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8 02:25:44

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探究多从问题入手,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思考、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几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一、激发提问意识

爱因斯坦说的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或许只需要一定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问题是开启科学的钥匙,也是小学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是思想、方法的种子,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知识。因而必须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敏锐观察力的一种表现,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时,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上,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实验现象、探究反思等环节留心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如在上《电磁铁》一课时,由于学生都知道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起大头针,而铁钉不具有磁性,不能够吸起大头针。当学生观察到教师手中的铁钉在缠绕了导线通电后能够吸起大头针,产生了“铁钉”为什么也能吸起大头针的疑问,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样在《电磁铁》一课,当学生通过制作电磁铁,发现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具有磁性时,学生就想到了电磁铁是不是也和磁铁一样也有磁极,也能指南北?是不是还具有磁铁的其它性质?从而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及经常问为什么好习惯,并逐步学会抓住关键进行提问,使得提问能力越来越强,提问质量越来越高。

二、通过预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预测能力的培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预测。二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判断选择。方法得当,不仅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而且能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十分简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知识的生成与运用能力。作出预测与解决科学问题的本质是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灵活应用,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模块,得以顺利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模块的能力提高了,在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建立起相应的科学模型,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的,如“看哪里挂的大头针多”及“用磁铁去吸铁钉、两个磁铁放在一起”等,这时教师应该根据所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去自己讨论、选择实验方法去探究。在《勺柄为什么会变热》一课中,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并未放在热汤中的勺柄也变烫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预测:热可能是沿着勺子传到勺柄的。那如何去证实自己的预测正确与否呢?在学生提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出:在“勺子”上涂上一层蜡,然后在“勺子”一段加热,看看蜡是否从加热处向另一端融化,这样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探究方案,使得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三 、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教师应提供典型的材料,让学生摸摸、看看、做做,让多种感官参与,对问题作出预测,再讨论如何探究验证,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在设计实验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逐步从集体合作到个人独立设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所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处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在《勺柄为什么变热》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长条形、方形铁片等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操作来研热是怎么传递的,并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了热在物体中是沿着物体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在教学《摆》时,设置情境让生提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鼓励学生大胆作出预测: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线长度、摆角大小等因素有关,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再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论得出原先对问题的预测是否正确。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问题入手,让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积极的探索尝试、自主主动的进行探究、有效的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把解决问题与探究能力的发展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探究能力同步发展,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 江苏】

上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