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思维训练

时间:2022-06-26 07:01:13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思维训练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动脑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让学生从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知识中跳出来,教师充分考虑思维训练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运用,可以有目的、有意识、科学、巧妙、机智的对中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学习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独特作用。

一、浅析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思维训练背景

1、活泼教学气氛。尽管信息技术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或基本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呆板的放羊式的教学太枯燥,信息技术学习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幸福和思维,营造课堂活泼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盘活思维能力。呆板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思维的拓展训练、实践训练更是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以学生的智力挖掘、思维训练为出发点,把思维培养作为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好的盘活学生思维能力。

二、简读思维训练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表现形式

1、巧设疑问激活思维。疑问是学生阶段最大的基点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开启往往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可以说,疑是学习过程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疑,常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一课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每个搜索引擎网站都会介绍相关的搜索技巧,为了达到信息查询的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同学们谈谈自己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方法。通过一番讨论,学生们这样回答:直接访问要找的网页;查询在线数据库;尽量少用通配符与含糊的词语;用进义词代替关键词;改变关键词。这样就能更好的启发学生自我思考的思维能力,培养自我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2、勤于实践突破思维。动手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学习的思维发动机,许多思维的开启都是从劳动与实际操作中发展而来的。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上机操作,熟练对键盘、鼠标等操作基本技能。适当培养信息技术上左右操作能力,让左右脑共同发展。同时强调双手协同配合,增强大脑与双手协调动作有关的神经联系,加大思维的训练。举个例子来说,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关于画笔圆和椭圆的工具教学,可以在操作的同时加入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在画一些简单的圆或椭圆图形诸如太阳、气球、五环旗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物的相关性联想和表述,培养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

3、目标训练方法思维。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对思维训练采取通过课例教学的形式,展开对探索――思考――训练――再探索――提高的训练过程,教师只充当理论指导员的角色。譬如在教学“集合画板”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图象、计算、图形变换等功能,教师在教椭圆定义时,先用《几何画板》形象生动地表现椭圆形成的过程,然后教会学生画椭圆,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描述椭圆定义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下的操作实践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学生根据所感知到的现象,抽象概括上升提炼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椭圆的定义,进而再利用发散思维来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离心率概念等,学生掌握知识效果明显地提高。这里,《几何画板》起到“搭脚手架”作用,用“支架式教学法”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帮助学生顺利地来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维训练模式

1、过程细化。信息和思维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学习更是建立在思维训练的基础之上,适当的把思维当作一种对知识进行吸收、分类的工具。比起思维来说知识要容易教得多,知识可以通过考试客观地进行测验。教材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给出了所有必须的信息(像数学中的已知求解)。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却往往是开放型的,没有确定的解答,还会缺少很多相关信息。

2、启智训练。信息技术学习是培养思维的温床,信息教学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放在重要位置,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去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并弄清概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抽象和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时,把握好信息技术学习的优势,提供各种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观察、比较、概括等多种手段和学习方式达到启智的理想效果[1]。

3、以练促思。中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一半以上时间应该是操作,这是中小学生学习电脑关键的实践活动,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上机操作时,更要给学生提供机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尝到学习的艰辛与乐趣,不断地思考。例如:在LOGO语言中,介绍画正多边形这一类图形的方法时,有的同学上来就套用公式:REPEAT 边数 [FD 边长 RT 360/边数].这样,虽然他们也能画出正多边形,但是如果问一问他们:重复次数为什么是边数?转角为什么用360/边数?不少学生还是说不清楚,还是不理解,独立运用时就会错误百出[2]。因此,在介绍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用重复命令画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引导他们观察所画图形的边数与重复次数及转角度数之间的关系,在讨论分析之后,得出画正多边形的公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是一种培养思维,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加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这些思维能力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作者单位:三亚市教育局电教站 海南】

上一篇: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探索 下一篇: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