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13 11:00:41

文化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内涵与文化产业价值诠释

1.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价值诠释。

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之分。其显性价值是指在考虑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在合理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内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本结构等因素,把其预期自由现金流量按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假设企业风险适中,并永续存在,那么决定文化产业价值的核心就是产业内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预期自由现金流量取决于文化企业自身合法经营获得的利润以及投融资增减的资金。其具有隐性价值,是由于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担当道德机构角色,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们引领舆论导向,倡导并践行低碳,不但有利于低碳经济下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获利能力。该隐性价值的存在是文化产业的文化特质决定的,它是潜在的,不可定量度量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共同构筑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文化产业的显性价值是其在外界环境约束下合法经营的直接结果,而隐性价值是其反作用于外界环境,强化低碳的社会影响力,间接获得的。隐性价值的存在促使其显性价值的提高,显性价值提高后又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印证隐性价值的彰显,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低碳经济的涵义及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内容。

在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能够低碳发展主要取决于正确的环保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树立环保价值观是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基本看法和观念。它规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舍和价值追求,同时还包含着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低碳经济不但给产业发展带来碳排放的约束,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使用碳金融的机遇。文化产业如何决策、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等都体现其价值观念。其次,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虽然文化产业总产值不断飙升,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存在文化含量缺失的情况。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必然存在资金瓶颈,借助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很多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偏离主业,近几年不乏有多角化经营到房地产业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创新,努力打造文化主业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产业长久发展和低碳化带来的社会效益。

二、二者的互动关系

1.低碳经济能提高文化产业的运行效率。

首先,低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内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树立长期观念。低碳经济对文化企业碳排放量有约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应当作为资产来管理,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一个企业在追求利润时必然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为提升企业价值,必须重视碳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作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对碳资产投资回报并不能凭借短期的效益,比如低碳技术的改造,低碳技术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利润,而潜在利润现实化是需要长期的投资,其结果必将是丰厚的回报。并且企业改变能源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更新风险管理理念。低碳经济要求文化产业低碳发展,需要对碳资产进行投资,那么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创新风险管理理念,树立碳风险管理有助于文化企业长期发展。如果企业被社会公众在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将在市场上遭受消费者歧视。并且企业是否履行其社会责任对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也对企业商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低碳与金融行业相结合创新出碳金融,为文化企业投融资带来方便,同时也可以优化配置碳排放量的分配。但投融资风险无处不在,这需要企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树立低碳风险理念。第三,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丰富其预算管理体系。碳预算是管理的延伸,是在文化企业低碳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测与决策,对企业生产活动以及日常活动的碳排放、能源消耗进行计划和规划,使企业碳排放量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运行。并且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低碳预算是其内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该预算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参与,有必要把低碳预算纳入到全面预算范畴之内。

2.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促进这一经济模式的推广。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左右舆论导向,可以宣传一种价值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也是文化产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方面。产业内有些企业率先实施低碳发展,并以该产业为标杆,利用其媒介的作用,不但可以让低碳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左右人们的行为,让这一种经济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同并相互监督履行。

三、低碳经济下促进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路径

1.打破区域划分促进大型综合文化集团形成。

利用低碳约束,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文化集团。虽然当前各大城市群抱团发展,但不同城市群间的地域划分仍是文化企业大发展的阻碍。如果能够打破文化企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有序竞争的文化大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必然为文化企业抓住低碳化的机遇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2.不断完善碳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

由于我国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没有对碳信息披露的严格规定,使得资本市场不能对碳信息进行定价,造成了投资者投资的盲目,从而可能影响企业的价值。虽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国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碳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外披露督促企业管理者按照低碳发展思路管理企业。

3.提高人们低碳意识并借助资本市场和舆论效应约束文化企业行为。

由于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意识单薄,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碳信息不甚关注,我国金融机构、文化传媒对的环保意识不足以通过资本市场或舆论对违规企业股价造成影响。这使得低碳停留在口头上,所以需要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加强人们对低碳的了解。并且除了利用法律条款约束企业外,还应该利用看不见的手来约束企业行为。

作者:吴玉娟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上一篇:交通运输低碳经济论文 下一篇:我国能源结构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