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时间:2022-04-09 12:44:57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摘要:从盘肠纹的概念出发,认为盘肠纹源于绳艺,指出中国结是盘肠纹不同语境下的称谓;从盘肠纹的形态、结构和类型人手,揭示了盘缠纹的艺术符号能指功能;盘肠纹的符号所指就是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吉祥的企盼,是世俗审美活动在器物装饰上的映射,盘肠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中能够独立存在的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纹样。

关键词:盘肠纹绳艺吉祥纹样对称和连续

1.背景

中华民族遇事喜欢求吉辟邪,企盼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这可以在许多传统文化现象中找到证明。其中吉祥文化便是一种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语言、民俗、图画,以及在后来的文字、数字中几乎都有对吉祥的要求。如:过年张贴对联与年画门神,拜年、结婚、祝寿说恭喜的话语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吉祥的祈求与希冀,于是吉祥文化便在此需求下应运而生。张道一先生曾将吉祥文化归纳为语言、文字、民俗、数字、图案五类,而传统吉祥纹样又可分为自然与动植物、社会风土民情、历史经典故事、宗教神话传说、文学与曲艺、文字与符号六类。由此可见,传统吉祥纹样的形成有着心理需求、、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成因充分地表明人们生活中追求吉祥和对幸福的寄托,表现在形式符号上逐渐演变成了传统吉祥纹样。随着社会的流变与历史的演进,传统吉祥纹样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盘肠纹是传统吉祥纹样中常用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常见于建筑、陶艺、服饰之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何谓盘肠纹

2.1 盘肠纹的概念

盘肠是佛门八宝之一,佛教经常用八种器物来象征吉祥,人们称之为“八吉祥”或“佛八宝”。八吉祥是指佛教所用的八种宝物,被民间称为“八吉祥”:即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肠。在《雍和宫法物说明册》中是这样解释这八种宝物的:“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谓;,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谓;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谓;白盖,佛说偏覆三干净一切药之谓;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谓;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谓;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坏劫之谓;盘肠,佛说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盘肠位居第八位,排列在“八吉祥”的最后,其重要性恰如中国民间俗语“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人们常将盘肠作为“八吉祥”的代表。“八吉祥”初始多用于寺院供佛,后流传于民间。

由盘肠纹衍生来的盘肠结是中国传统结饰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被艺术化了的中国民间传统绳结手工工艺。这种绳结工艺创生于华夏民族远古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它是用一条没有断头的绳线,图案以“肠行”而绘,由模拟绳索编结而来,有规则的穿插、盘缠连接,纹样无头无尾,无终无止,形成许多结(吉)。喻意恒长永久、连绵不断,十分恰当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吉祥观与世界观。因其编织具有连绵不断的工艺特性,常被人们作为诸事顺利、连绵不断的象征。又“肠”和“长”同音,故又称“盘长”、“幸运盘”、“吉祥结”等,象征贯通天地万物的本质,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的至高境界。“盘肠”正是将这些意义加以引申、提炼,并以中国“花结”的形象固定下来。为追求吉祥的民族所钟爱,将其看作幸福、吉祥的符号。它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代言物,象征着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盘肠纹仍被广泛使用,如陈绍华等设计的北京申奥标志、天大星辰广告公司励忠发设计的中国联通公司标志、彩石大方(北京)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标志等,其造型及构成骨骼均源于盘肠纹。由此可见,盘肠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风格。

2.2 盘肠纹的历史沿革

2.2.1 源于绳艺

在中国,“盘肠纹”应是源于传统的“绳艺”。它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字发明以前的结绳记事。《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绳节而为网罟(网的总称)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上古时期,“结”己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媒介功能,曾用绳子打结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记事帮助记忆。而在战国铜器上所见的象形符号上都还留有结绳的形状,很巧妙地用一根线,通过六个点子做出对称而富有变化趣味的图形,应是盘肠纹的雏形。由这些历史资料来看,绳结确实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可说是文字的前身,“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此时,最初的编织活动已经出现,但这并不含有审美的目的和意识,只是一种实用的生产行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古人形成了对绳子的崇拜。“绳”与“神”谐音,据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盘曲的蛇龙,因此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由此可见,盘肠纹是中民族原始文化之神灵观念中产生的,作为吉祥结饰,在流传中逐渐成为了中国结的一种基本编织结法,以肠形的线条缠绕,相互牵制形成复杂美观的菱形结式。

2.2.2 中国结是盘肠纹不同语境下的称谓

盘肠纹是中国结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人们最早了解中国结应是从盘肠纹开始人手的,盘肠纹与流苏相结合是典型的中国结的代表作。那么盘肠纹是否就是中国结呢?笔者以为,盘肠纹因丰富的艺术样式,被赋予多彩的吉祥功能,成为馈赠对方吉祥祈愿的“信物”。随着社会的变革,朝代的更替,由于语境的不同,盘肠纹称谓发生着变化,中国结就是在现代语境中的一种称法。随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希冀,中国结的意涵不断增加、丰满。如图3所示,随着古代先民的针线编制工艺的进步及源于生活的创造,结饰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菩,盘肠结最终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使得盘肠纹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独立地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纹样。

盘肠结亦是古代闺中女子所必修的女红之一。中国结在明清时代走向成熟,绳结的装饰性得到极大的发展,逐渐转变为一种特殊的女红工艺。如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五回中还详细地描写了饰物与结颜色的调配以及结的式样、名称等。

盘肠纹样最大限度地融会了中华民族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冀。作为民间艺术,盘肠纹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蕴,它深刻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民俗文化,是其它艺术样式无法比拟的。

3.盘肠纹艺术符号的能指

符号是一种标志物,是人创造活动的产物。在我国早期一般称为表号,古时也称为表识。是指将某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形成规范的、简洁的图形样式,并将其纳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使之具有吉祥的涵义。在古代工艺美术中,远古的纹样大都有符号意义,其标识作用大于说明作用,表号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对于盘肠纹艺术符号能指的分析包括造型、构成以及盘肠纹样的形式类型分析。

3.1 盘肠纹的形态

对于纹样的造型手法之一,先哲们将其概括为“观物取象”。李砚祖先生在《装饰之道》中写道:所谓“观物”,即府仰观照的视觉感受方式,观天察地,所观临之物是大自然中、生活环境中的具体事物;所取之象,是“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之象,即经过思维的抽象概括之后形成的不同于原有物象的形象。

盘肠纹是由一条无头无尾、无止无终的线组合而成的线形几何图案,它是线纹盘曲环绕、循环穿插之后,首尾两端相连而成,给人连通贯穿、永无止尽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盘肠纹样编织制作的过程,把盘肠图形用实物线来表现时,它就是一根来路清晰、缠来绕去,自始至终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线绳,拉直了就是一条连续的直线。这种永不中断、无限延长的意象,自然极其美好,所以用一根绳编结出来的图形,都有了吉祥的含义。

3.2 盘肠纹的结构

在盘肠纹艺术符号中,其形式特点一般外轮廓都比较有规则,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或组合形等,其组合构成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称式”,二是“连续式”。这两个特点几乎体现在所有的与盘肠纹相关的纹样之上。“对称式”是盘肠纹常用的一种骨骼形式,视觉形象的各组成部分是对称安排的,所有各部分可以沿轴线划分为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对称的特点,符合中国人传统装饰的习惯和审美观念。“连续式”就是利用重复产生出一种节奏和韵律,能够向外扩展、变化无穷,盘肠纹在装饰中大量使用连续反复的手法,这符合盘肠纹连通贯穿、永无止尽的美好意涵。在构成的同时讲究韵律、疏密、节奏的关系,做到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增强了纹样的层次效果和人文内涵,从而产生出强烈的艺术形式美感。

3.3 盘肠纹的类型

盘肠纹的变化非常丰富,可衍生出套方胜盘肠、方胜盘肠、万代盘肠、百吉盘肠、四合盘肠、葫芦盘肠、梅花盘肠等样式。根据盘肠纹的形状特点可以将盘肠分为方形、圆形、复合型、自由型等类型。如图5所示,外轮廓基本型为四方形的盘长属于方形盘肠,如有套方胜盘肠、方胜盘肠、四合盘肠等;外轮廓基本形为圆形状的盘长属圆形盘肠,如万代盘长、梅花盘长等;外轮廓基本型为方形与圆形结合的盘长属于复合型盘肠,如葫芦盘肠、蛇盘九蛋、双盘肠等;盘肠与其它吉祥图案组合形成的盘肠为自由型盘肠,如盘肠与如意的组合被称为如意盘肠、盘肠与寿桃和蝙蝠组合的被称为福寿双全盘肠等等。

4.盘肠纹艺术符号的所指

“形外之意”,是艺术形态所揭示出来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物化”的延伸和扩展,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

4.1 对生命的崇拜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对人和生物的繁衍生殖尚未有科学的认识,在原始混沌思维和神话的作用下,给生殖和生命蒙上了一层神秘且神圣的色彩。因为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足够的经验而对未来没有充分的预见能力,面对外界的灾难亦缺乏足够的应付能力。这样的情况下,生命的保存和繁盛是第一要义,于是对维系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的崇拜、对延续生命所必须的生殖能力的崇拜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夙愿。人们的生命观念与世界观相联系,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习俗,同时也反映到原始的艺术设计创作观念之中。盘肠纹正是这一观念影响下的外延产物,它是线纹盘曲环绕之后,首尾两端相连而成,给人连通贯穿、永无止尽的寓意。人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图形符号与自然、天地交流,在交流中祈求掌管生命的神灵庇佑和呵护。盘肠纹这一艺术符号的出现,并非是一种自然的生成物,它的出现是人们对生殖崇拜、生命延续观念的物化形态,凝聚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气、神之中。

4.2 对吉祥的企盼

我国自古以来就视“吉祥”二字为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吉祥,始见于战国时《庄子》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词。东汉许慎《说文》说:“吉、善也,从士口;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唐朝成玄英注疏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之下,长年困守于封闭的文化国内,天灾、人祸、疾病常常侵扰着他们,这样的生活地位和生存环境使人们从心底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渴求吉祥的心理。人们祈求一年到头丰衣足食、风调雨顺,希望老人长寿、儿孙满堂,期盼爱情永结同心、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这些吉祥企盼长期积蓄在人们的心中,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艺术创作过程中常用不竭的主题,盘肠纹便是在这些朴素的理想和美好愿望驱动下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吉祥物化的艺术造型。

5.结语

盘肠纹艺术符号从最初诞生和后来进人文明社会的延续发展,其形态却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尽管在不同语境中称谓也会发生变化,而其意蕴却在这变化中不断增加、丰富。盘肠纹有着鲜明的东方理念及艺术表现形式,是在特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深深受制于固有的生态环境中的文化情愫。盘肠纹艺术符号是对生命的崇拜和对吉祥的企盼心理的物化,是世俗审美活动在器物装饰上的映射;是在神话思维、生活观念交织营造下,情感的寄托和吉祥的象征;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体的共同认识,并具体地反映出约定成俗的观念。

盘肠纹艺术符号所蕴含的无始无终、源远流长的寓意,印证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其构图特点是对称性和连续性,装饰感强;盘肠纹的诞生似乎就有着明显的功利性,但这吉祥的象征情感,蕴含着强烈的情愫和艺术的因子,为最早的艺术设计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彩和审美心理,加之工艺上的独特性,使盘肠纹艺术符号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使得盘肠纹成为中国传统纹样中能够独立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纹样而流传至今。

上一篇:视觉符号的语言 下一篇:论设计竞赛对产品设计创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