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用技巧

时间:2022-04-06 04:59:38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用技巧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本人在课文的导入方法、教材的切入点、课堂问答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呈现此文,以期对语文同行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技巧

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注重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而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关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更需要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技巧。下面,笔者从课文导入的方法、教材的切入技巧以及课堂答问的指导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实用技巧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恰当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导若得法,则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门户,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为整节课“增光添彩”,给课堂带来活力,也会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

我在教培根的《论美》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罗家伦的《学问与智慧》,这篇文章说:‘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同学们,一个很有学问和智慧的人,你不觉得他很美吗?那么,外在美与内在美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向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

鲁迅的文章,学生学过不少,我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进行了这样的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都对老师怀着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笔著称的鲁迅先生,在回忆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却笔笔深情。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什么对他始终不忘?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这样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学生的兴趣被迅速调动起来,在短时间里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将学生引入阅读环境,为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切入,设疑质疑

前苏联语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三条思路的关系:第一条是文章中固有的作者的思路;第二条是学生阅读与理解文章时的思路;第三条是教师执教的思路。”教师的任务在于巧妙而又顺利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作者的思路,恰当地切入文本,设疑质疑,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切入文本:

一是找兴趣点。

在课堂设问中要细心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巧妙切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孔乙已》时,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很感兴趣,我便这样设问:(1)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已》。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已呢?孔乙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2)文章把孔乙已的悲剧置于众多的笑声中来表现,写了哪些人的笑?都是些什么类型的笑?(3)从不同类型的笑声中,你悟出了什么?这样把一个笼统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效果当然会更好。

二是找关键词。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深入钻研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弄清文章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找到关键词切入提问,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项链》一文时,我抓住文章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中的“也”。这是一个副词,表示前后两件事情相同,前边的可以省略不说出来。接着我又问,那省略的一句话应该是哪一句呢?请补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加以订正,这里省略的一句话应为“别人是个美丽的姑娘,生在一个富有的家里。”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玛蒂尔德和其他的美丽的姑娘进行对比分析,其他的美丽姑娘,由于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都能嫁到门当户对的有钱有势的人家,跻身上流社会,而玛蒂尔德虽然美丽,却由于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只能嫁给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过着下层人民的生活。至此,我紧接着问学生:“玛蒂尔德是不是甘于自己的平淡生活?”学生回答说“不是”,“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感到痛苦。”所以常常在无聊的时候,总是梦想能过上流社会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正是她的虚荣心,促使她不顾自身条件积极参加上流社会人物参加的的舞会,而恰恰在那次,她丢失了从朋友那儿借来的一串项链,换来自己十年的艰辛。如此,通过一个“也”字的分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以简驭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是找关键句。

这种切入是指不依循逐段、逐层设问的自然顺序,单刀直入,直接抓住能集中反映主旨,突出人物性格的关键句进行设问,这种设问内容涵盖面较宽,学生思维跨度较大,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拿来主义》一文时,就抓住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从“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切入。先让同学们找到本句的关联词语“所以”,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表示结果的句子。接着提问,“既然这是一个表结果的句子,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启发学生分析此段之前的内容。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我们之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

这样,学生就懂得了作者在前半部分采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接着再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那么,怎样‘拿来’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通过对下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的。作者首先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然后,用“孱头”、“昏蛋”和“废物”这三种人对待“大宅子”的不同态度来比喻说明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最后,用对待“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一群姨太太”的不同方法,具体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方法。这样处理教材,眉目清楚,重点突出,既能让学生体会本文论证的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特点,又能准确理解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三、重视答问,调动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认真组织落实好问和答这两个紧密相关的环节,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有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为了使课堂的答问互相促动,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答问的指导。

答与问是从问开始,问题能不能答,答成什么样子,提问的方式和语言很有讲究。问得太直白,学生会养成思维的惰性;问得太深奥,会让学生无从回答,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一般说来,问题的提出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既要能答,又不能没有经过思考就答得出。例如:这篇文章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悲剧人物?这样的问题就不容易答好,假如调整一下问法,变为:这篇文章分几层论述中心论点的?各层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属于什么论述方法?孔乙己的死与哪些人有关系?谁的影响大一些?这样,既体现了思维的渐进,又能顺利把问题最终吃透,学生自然有更高的参与思考回答问题的兴致。

当然,问题再怎么提得适当,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总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应想办法指点迷津,启发学生回答。

首先要介绍相关背景。

主要指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写作背景。例如:要学生分析细节描写,就得先讲清什么是“细节”;要学生理解象征意义,就得明了什么是“象征”;这是知识背景。再如,理解《孔乙已》就得了解科举,这是文化背景;要品出《背影》那淡淡的哀愁,就得明白作者当时生活的处境,这就是写作背景。通常背景了解越透彻,越容易找到正确的角度,解答问题的把握性也越大。

其次应联系相关知识经验。

学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些问题的回答可通过联想比较的方式,从过去的经验中来获取答题思路,如理解《孔乙已》主题时,可联系《范进中举》,这样适时引导,学生便慢慢学会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相关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了。

总之,问和答是从思维的隐性过程转变为语言的显性表达,教师应适时引导,随机纠正、评价,不仅包括内容,还要包含语言方式、习惯,这样,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才能落到实处。

当然,教无止境,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用技巧和方法很多,本文只是撷取其中几朵小小的浪花。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不断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技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 编著.《课堂提问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 王世群.《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与实践》,重庆出版社出版.

[3] 蔡明、胡延琴、张聪慧.《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 程一凡、叶红.《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

[5]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析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 下一篇:提高我国体育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