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净化亟待网络素养的提升

时间:2022-04-06 04:45:29

网络环境净化亟待网络素养的提升

网络科技的发展,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思维方式都不可遏止地被强行扭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管体系,以遏制不良信息的泛滥。然而,舆论就像洪流,从来就是“宜疏不宜堵”,防控监管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全社会网络素养的提升。

“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抓,严打网络谣言成为一时间的热潮。网络谣言自网络兴起之始,就一直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网络反谣言风潮也是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新浪微博的官方辟谣帐号、抢盐风波后的全民理性抗谣都一度让我们以为谣言终于能够被止住了,有净化渠道了。但事实却是,我们依然在第二天太阳升起后,点开、转发、评论另一条谣言。

新一轮全国性的打击网络谣言行动,能够起到的作用多少,其效果还有待观望,但至少这一次行动传达的意图是清晰的,在强调抓好宣传工作后,打击网络谣言必然是对于现有的舆论生态的一次大的改善之举。然而正如有经济市场、有思想市场一样,谣言从人类诞生之日就伴随出现,也说明谣言有自己的市场。套用一句中学政治课本的惯用语:“政策和市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都要抓。”在全国打击网络谣言的热潮之中,或许我们也可以潜入谣言的社会学肌理,去看看谣言为何始终都有市场,我们又该如何在政策的手之外用社会的力量抗击谣言的危害。

若要讨论世界上第一条有资可寻的谣言,可能这更多地是史学家们的工作,但是讨论所有谣言共同的起源——人类心理意义上的起源,或许对我们的意义更大。从表面意义上看,人是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动物,所以按照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看法,我们做一件事情目的应该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群体利益最大化。然而从最普通形式的谣言——那些邻里之间的嚼舌根、朋友之间的八卦——来说,它本身无法完全符合这样的规则。网络兴起后,谣言制造者诸如秦火火们尚可以以点击率博眼球获取经济效益,但生活中八卦式的谣言在利益上就并非那么明显。而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一些无心的谣言更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有利可图四个字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深究谣言的起源,可能物质上的催动力反而是小部分,生活里谣言更多植根于心理意义之上。而这种心理动机我们不妨从神话——人人都相信的谣言入手。

人们创造神话是为了解释无法解释的宇宙和自然,从谣言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而其他的人选择相信神话是因为另外的人都信的集群心理和“不怕一万”的投机心理。当我们把神话两个字替换成谣言,上面这个句子依然可以成立,制造谣言的人可以从听众那发光的眼神里获得平时要靠学识、地位、财权才能获得的认同感,而听众一旦获知传说中的小道消息就立刻换位成高高在上的“内部人士”。而社会学里知名的“搭便车”心理——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做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让人人都不愿去花费力气证实一个消息的真实性,于是,谣言得以从小道消息开上8车道的康庄之路。

如果生活里的八卦小道消息还只是一些闲时的谈资而已的话,同样的心理逻辑应用到更为虚拟的、人人原子般存在的网络之上,个人传播谣言的成本几乎为零,让谣言找到了自诞生以来的最好土壤。

是以,谣言这个从来都是“有市无价”的产品能够横行人类社会这么多年,丝毫不应该感到奇怪,它原本就是为人类脆弱的心理定制的一份夏娃的“禁果”。然而从现今的谣言市场来看,我们不得不惊叹人们的造谣能力与信谣智商。此时再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可能要被戴上种族主义的帽子,所以不如从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图提出的著名的谣言公式来看看为何我们屡次禁谣不止。

谣言公式R = I×A/C:R是rumour的首字母,指的就是谣言的传播量;C指公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I是importance的首字母,代表事件的重要性;A是ambiguous的首字母,指的是事件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程度。

R:网络的出现,平头百姓把传播这个词从媒体精英的手中彻底夺过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谣言的传播量同样也享有其他信息的待遇,这也是为何网络的出现让谣言更为嚣张的原因。

C:对于公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尽管“搭便车”的心理不管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都有,但是为了防止“搭便车”心理损毁公共利益而建立的奖励机制却不是每个国度都有。其次,当一个国家国民教育水平和公民意识越高,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往往越少。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是媒体素养的问题,人人都有麦克风却并不代表人人都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麦克风。媒介素养能力在业界都甚为缺乏的现今社会,公众对于谣言的批判能力建设的确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然而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里,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公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建立在其自我素养的提高之上,或许又难免会走入另一个企图。最完美的社会结构——“橄榄型”也必须以一部分的底层人士为基础,所以要想抑制谣言,要有公众的自我提高,更需要一个理性的对话平台的建设,任何人都可以将信息拿到一个公开的平台进行探讨,公众对于谣言的能力才有生根的土壤和生长的活水。

I:事件的重要与否可能与治谣关系不大,但网络奇异的审丑情结总是能霸占热点头条的现象不得不令人驻足。对于特殊事物的好奇人人都有,但是整个社会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去关注一批又一批的丑角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秦火火等人的一朝得志不仅仅让我们看到我们为谣言付出的代价,更让我们对于自我的网络足迹作出反思——当感叹信息的泛滥与深度缺乏时,我们又在将自己的眼球抛向何处。

A:抛砖引玉,谣言公式对于现今的舆论生态最为重要的或许是A这一点。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日益深入人心,伴随着打击网络谣言工作的另一项工作是网络反腐。网络反腐与传统的纪委内部反腐的最大不同即在于其公开性,当然还有其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网络式反腐反映的是公众渴望表达话语权的表象,但由于社交网络的属性特点决定了网络反腐只能是一种渠道而不能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公众都打着反腐的旗号,肆无忌惮,造成舆论的混乱,且不论其信息的真实与否,我想那也是有悖我们的初衷吧。

谣言的危害性来自于它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是ambiguous(不确定的,有歧义的)。既然谣言的彻底消除不可能,那么不确定的消除或许才是正途,因此打击网络谣言需要通过惩处恶意的造谣以儆效尤。反过来,要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信息的合理公开性,还是那句话,以信息的阳光驱散谣言的乌云。

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们很难保证我们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多维度的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保证自我的相对独立、如何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事物的原委,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青少年朋友们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而网络也是大家参与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流言止于智者”,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都能够做一个智者,在纷繁庞杂的网络洪流中不至迷失了方向。

上一篇:大型综合性商场的消防电气设计思路分析 下一篇:播种梦想 放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