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3-31 01:04:26

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分为非糖尿病透析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在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与贫血、降压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血液透析的治疗,对两组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透析后糖尿病肾病空腹血糖、中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下降程度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透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可引起较多并发症,应用胰岛素以及有糖透析液透析,减少血糖的波动,对并发症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临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18-02

目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人数逐渐增加,而该病患者经常出现高低血糖、酮症昏迷的并发症,使得血糖调节、胰岛素剂量调整更为复杂[1]。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通过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指标进行观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寿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其中男35例,女47例,年龄为40-79岁。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依据第七版《内科学》对尿毒症期以及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予以3个月及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糖尿病的患者皆采取相同的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即甘精的胰岛素笔芯加诺和锐笔芯的门冬胰岛素,服用的方法为基础的胰岛素加餐时的胰岛素。

1.3排除标准排除前一个月之内存在合并肿瘤、心力衰竭、严重的慢性和急性感染患者。

1.4方法由专人使用稳豪倍优型血糖的分析仪(美国强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厂),对患者透析的前1天与透析的后一天空腹、三餐后的2小时、睡前的血糖进行测定,每周控制在2-4次。采用挪威的特种蛋白分析仪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每三个月测量一次,采取美国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800对患者的尿素氮以及肌酐进行测定,每次透析之前以及透析之后进行测定。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高通透性聚砜膜纤维素透析器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透析,每周2至3次,每次为4小时。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1-2周一次的血液透析滤过,每次为4小时,采用后置换或前置换进行滤过,每次12-20L的置换液。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情况透析后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为(6.04±1.54)mmol/L、中餐后血糖为(10.21±1.18)为mmol/L、晚餐后血糖(9.74±0.91)mmol/L、睡前血糖(7.74±0.97)mmol/L,下降程度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4.88±0.61)mmol/L、(6.31±0.91)mmol/L、(6.61±0.90)mmol/L、(5.16±0.7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糖尿病肾病透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性肾病属于糖尿病导致的危害性较大的慢性并发症,本症的主要特点为糖尿病造成微血管病变,最终出现肾小球硬化的现象。大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硬化、肾坏死、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疾病,但是不属于糖尿病肾病范畴。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以及技术取得不断的进步,死于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人数逐渐减少[2]。

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多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是其最早的表现,其发病机理主要包括几方面因素。高血压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原有的高血压或者血压升高后加速肾功能恶化[3]。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不会出现肾脏病变,而一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出现家庭聚集的现象,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的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血液透析又称为血透、洗肾、人工肾,属于一种血液净化的技术。其运用半透膜的原理,通过扩散的方式,将流体内过多的电解质、多余且有害的代谢废物移出体外,实现纠正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净化血液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透析后糖尿病肾病空腹血糖、中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下降程度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透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可引起较多并发症,应用胰岛素以及有糖透析液透析,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

参考文献

[1]赵永强,田德增,郭永兵,王晓寒.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8):713-714.

[2]逄秋荣.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比[J].中国中医药,2012,10(23):2590-2592.

[3]吴晓婵.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9):190-191.

上一篇: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视盘分区指标改变与视野改... 下一篇: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