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治疗

时间:2022-04-01 02:25:12

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治疗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下颌骨骨折;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84-02

颌面部是人体最长外露的部分,故损伤也是很常见的,而下颌骨骨折则是颌面部最常见的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复位骨间内固定,加颌间固定6-8周。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坚固内固定技术和以钛接骨板为代表的主流接骨技术。由于该技术有操作复位坚固,简单实用,损伤小等特点,很快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1颌面部骨骼特点与坚固内固定的关系

上下颌牙列存在咬合关系,在骨折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离断复位时,必须保证咬合关系的恢复,这种严格精确的复位要求是全身其他部位的骨骼所没有的,如果固定缺乏足够强度及易发生移位,从而引起错位愈合,咬合关系紊乱,甚至直接影响到面部的美容,故内固定时必须用精细的夹板和螺钉,面部切口小而隐蔽。根据上述特点,下颌骨骨折更需要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

2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与坚固内固定的关系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坚固内固定的目的是减少或不用颌骨牵引,早保证骨折线稳定的前提下,及早行使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它保证恢复咬合关系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固定前利用颌间牵引,恢复咬合关系后做坚固内固定,然后拆除。二是利用器械如复位前在手术中行骨折解剖复位并恢复咬合关系,行坚固内固定,不用颌间牵引固定。

3坚固内固定的种类及放置位置

坚固内固定的种类有钛接骨板、拉力螺钉、加压钢板和桥接钢板等,其中钛接骨板临床使用最广泛。因固定的稳定性与接骨板放置的位置和骨折的是生物力学特点有重要关系,所以接骨板放置与数量有一定的原则。接骨板放置应遵循零张力固定原则,钛板应放置在张应力或扭力最大的部位,以克服下颌功能中的张力和扭力。我科用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68例,报告如下:

3.1临床资料

3.1.1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3岁,平均26岁,单纯下颌骨骨折是58例,其中线形骨折32例,多发性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1例;多部位联合骨折10例,68例患者全部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

3.1.2应用材料坚固内固定材料为西安中邦商贸公司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技术合作研制开发的纯钛小型钛板系列,厚约1.0毫米。有1.L.J.U形状,各有4孔、6孔、8孔、16孔,各有配套的钉、车针和螺丝刀。

3.1.3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局麻和全麻。仰卧、头正位和侧位,常规消毒铺单。口内切口,分离暴露骨折部位的外侧面,清除骨折处的软组织及游离碎骨,复位骨折块,调整关系。如果是单纯骨折,科进行固定,若为复杂性联合骨折,颌关系调到正常,先做简单颌间结扎,把骨折线两边的牙齿拴接在一起,然后进行固定。固定的程序是:挑选钛板,根据骨折部位的应力情况塑形钛板。用血管钳把钛板放于预固定部位,按照钛板上的孔用配套车针钻孔,盐水降温并冲洗钻孔,用配套螺丝刀将配套螺丝钉旋入钛板孔内。检查固定情况,若固位不好,可再加一个钛板固定,直到骨折片无任何动度为止。冲洗术区,置抗菌素粉剂,严密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毕时,由颌间结扎,将其拆除,如需颌间牵引,术后两天再拆除。

3.1.4结果68例坚固内固定术后患者,仅有1例陈旧性联合复杂骨折术后感染,个别部位钛板、钛钉暴露,没有将其取出,经抗炎治疗,创面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固定坚固,颌关系理想,颜面部对称。

3.2讨论

3.2.1生物相容性好下颌骨骨折治疗所用的纯钛小型钛板系列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组有1里术后感染,钛板钛钉暴露,没有取出,经抗炎治疗,创面愈合,无排斥反应。

3.2.2加快骨折愈合坚固内固定治疗,绝大部分不用颌间结扎,有利于营养物的摄取。面部肌肉和升降颌肌群的不断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减轻术后水肿,加快骨折愈合及咬合功能恢复。

3.2.3固定坚固,面部不留疤痕坚固内固定用配套的板、钉、车针及螺丝刀,固定牢固,再加上钛板的可塑性强,与固定部位贴合紧密,骨折复位理想,术后移位少,制动好,可达到坚固内固定的目的。坚固内固定的切口在口内,面部不留手术痕迹。

3.2.4方便实用小型钛板系列有多种不同形状,体积小,重量轻,可根据骨折部位的凸、凹、直、弯随意塑性,操作方便,只固定骨折部位的外侧骨板和骨髓腔,内侧板不用暴露,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3.2.5避免长期颌间结扎的弊病坚固内固定治疗一般不做颌间结扎,个别复杂联合骨折也只做短期颌间结扎,可避免长期颌间结扎带来的口腔卫生差,进食及语言障碍和治疗效果不稳定等弊病。

3.2.6坚固内固定的不足由于小型钛板,加压钢板属于坚固内固定,一旦固定不好,可能发生术后咬合干扰,另外需要配套的板、钉、车针及螺丝刀,医师需要掌握小型钛板对不同骨折部位的塑形及固定方法,患者费用要高于颌间牵引复位固定。

上一篇: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 下一篇:综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