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改变

时间:2022-04-06 06:00:01

慢性肾衰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改变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37例慢性肾衰不同病期的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40例对比分析。结果,CRI期NS组Tch、TG、LDL及Apo100均显著高于noNS组,Apo AI、Apo AI/Apo B100比例低于noNS组,CRF期TG、HDL-C、HDL2-C、HDL3-C及LDL均低于CRI期,但ESRD期两组脂质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证明肾病综合症对早、中期、特别是早期慢性肾衰高脂蛋白血症有显著影响。结论慢性肾衰体内存在显著的脂质代谢紊乱,共同的特点是Apo AI降低,Apo AI/ Apo B100比例下降,LDL不同程度增高。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06-02

近年来认识到脂质代谢紊乱不仅是慢性肾衰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而且促使慢性肾衰进行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37例慢性肾衰不同病期的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37例中例男100例,女37例,平均年龄38.7(16-65)岁,病程平均1.7年(7月-15年)。其中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RI,SCr186-442μmol/L)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期(CRF,SCr451-707μmol/L)38例,终末期肾衰(ESRD,SCr>707μmol/L)55例。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肾病综合症(NS)39例,非肾病综合症(noNS)98例。全部病例均未经过血透或腹透治疗。

健康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8(18-65)岁。均为健康检查者。

1.2实验方法采早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当日检测。Tch、TG、HDL-C、HDL2-C、HDL3-C采用酶法测定。LDL采用公式计算。ApoAI、ApoB100均不增高,证明慢性肾衰虽多有高脂蛋白血症,但不同病期的脂蛋白改变不同。

3讨论

肾小球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系膜细胞上均有LDL受体,因此脂质可以在肾小球内沉积。脂质在肾小球内沉积不仅可以引起肾小球硬化,还能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侵润及血小板聚集,从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及水解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小板活性因子等。脂质还能促进活性氧生成增加,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脂质在肾小球内沉积,必然导致系膜细胞增殖,局部凝血障碍及纤维素沉积,肾小球损伤进行性发展。动物实验亦证明,高质饮食可加重肾组织及肾功能的损害。因此,近年来认为,脂质本身即是一种“肾毒性”物质。慢性肾衰时的脂质代谢紊乱,不仅使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同时也是慢性肾衰进行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病例各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与文献报告一致。但本组资料发现,慢性肾衰不同病期脂质紊乱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在CRI期,Tch、TG及LDL显著增高,但高密度脂蛋白正常;而CRF期及ESRD期LDL虽亦增高,但比CRI期低(P

载脂戴白为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具有载运脂质的功能,且血清含量比脂质及脂蛋白稳定。Apo 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它是卵磷脂胆酰酶的必需激活剂,能促使动脉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游离胆固醇的清除,具有防止周围组织中脂肪沉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po B100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它在调节周围组织胆固醇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可见Apo AI/ Apo B100比例在周围组织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组各期慢性肾衰Apo AI均降低,Apo B100亦降低,与赵榕富等报告相符。有关Apo B100在慢性肾衰时的改变文献报告不一,有升高有降低,也有正常的。有报告认为,慢性肾衰时Apo B100虽不增高,但BL7抗原决定簇的表达增加,亦可反应Apo B100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本组Apo B100虽不增加,但Apo AI/ Apo B100比例均降低,说明慢性肾衰各期抗周围组织脂质沉积作用示降低的。

一般认为,一旦发展到慢性肾衰阶段,原有的肾脏疾病对脂质代谢已无明显影响。本组观察结果发现,在CRI期,凡是肾病综合征者,Tch、TG、LDL及Apo B100均显著比非肾病综合征者为高,而Apo AI则显著低于后者,CRF期,呈肾病综合征者TG及LDL仍比非肾病综合征者高,而在ESRD期,无论是否呈肾病综合征表现,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均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慢性肾衰均存在高脂血症,但在慢性肾衰的早期,原发肾脏病对高脂血症的程度及脂蛋白改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而逐渐变小,至终末期肾衰,原发病对脂质改变已无影响。

综上所述,可见慢性肾衰体内存在显著的脂质代谢紊乱,共同的特点是Apo AI降低,Apo AI/ Apo B100比例下降,LDL不同程度增高。不同病期的脂质和脂蛋白改变不尽相同,慢性肾衰早期LDL增高最明显,同时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不见降低,随着慢性肾衰的进展,LDL呈下降趋势,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亦降低,但高密度脂蛋白却明显降低。同时发现,肾病综合征在慢性肾衰早期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的影响。了解慢性肾衰不同病期脂蛋白改变的特点,对临床正确使用降脂药以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锁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比较 下一篇:TSGF、CA125、CEA、CA153联合检测对妇科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