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时间:2022-03-29 10:33:52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杭州近旁芍药山上有座古庙,住持严伪和尚是有名的禅师。唐朝诗人李翱慕名上山,问“道”于严伪禅师,禅师不答,再问,还是不答。问得急了,禅师以手指天,而后又指指身旁的水瓶。李翱恍然大悟,作诗一首:“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吾今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不借助语言的诠释,直接地领会到“道”的要旨,这就是禅宗的“顿悟”。

禅宗的顿悟,与审美体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艺术中的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从感知到整体把握,往往是刹那间完成的,其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一种以感性为桥梁直达理性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习得言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即文本的知识结构经由教师的剖析、点拨、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能力形成的标志即是学生达到某种感悟,否则,外在的语文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累积是知识迁移的前提,知识的累积同样是感悟的基础,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倡导多读多写有其合理性。然量的积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质的飞跃,而且这种飞跃带有主观能动性。“感悟”顾名思义是由“感”而“悟”,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开悟,必须着眼于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养成,而不是停留于知识的累积,执迷于繁琐的习题训练。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又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诠释费力甚多,但引导学生吟诵课得很少。读书既少,课堂中又没有吟诵,这就很难让学生产生语言的美感、情感的共鸣和认识的开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理智地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常常是触景生情,若有所悟。宋代周紫芝评杜甫诗句:“余倾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也。”此情此景,不在多言,感悟与感慨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在教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豁然开悟,教师的职责与教学艺术全在情境的创设与语言的相机诱导。

语文课堂教学有着特定的时空背景,各种教与学的机遇和灵感不断生成与消逝,所有的预设都是不完备的。当我们视教材为圣经,以教参为标准,以应试为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规训学生时,很可能会在不经意中扼杀学生感悟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性。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是……的家”造句,一个学生说“地球是太阳的家”,老师纠正说“太阳是地球的家”,因为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学生的本意是说,阳光洒满大地,所以地球是太阳的家!很可惜的是,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遭到了老师的打击,这是用成人的固化思维否决儿童的灵性感悟,同时被扼杀的是儿童的好奇心、灵感思维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生活中美的欣赏和由此产生的愉悦与幸福。

语文教学要改变由来已久的积弊,要从根本上解决阅读的浅表与作文的浅薄,就必须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云:“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感悟是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转识成智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清简语文:尤靖希的美学理想与教学追求 下一篇:简约清晰:小学语文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