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创新精神

时间:2022-03-29 07:04:04

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争论”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好像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而向四面八方产生的辐线,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

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没有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奏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一、创设和谐气氛,营造争论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缺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能产生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二、鼓励质疑,激发争论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产生了疑问,又能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才会有“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普罗米修斯盗火》中写到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有的学生则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直接去到太阳神那抢火种?而要偷取火种呢?”我鼓励孩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争论,认识到的确也有这样的可能,但是这样不明智,可能当时就被宙斯惩罚,不能将火种安全带到人间。同时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善于质疑,敢于争论。在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有学生提问:“李时珍自己尝百草,万一中毒怎么办啊?”;学了《虎门销烟》,有学生会问:“在销毁鸦片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撒盐巴啊?”……种种的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这些有质量的疑问,都是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课文的结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争论,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创设“生疑”情况,指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说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语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通过表达,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愉悦,能调动学生争论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的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充当“播音员”、“解说员”,让学生自始至终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不断追求知识、探求科学奥秘,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研究。近年来,在怎样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即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讲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1、变“软性”作业为“硬性”作业,使学生的课前预习落实到位

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内容,是一般教师通常只要求的口头作业。但是学生往往把这当作软性作业来完成,因此预习基本不能到位。经过探索研究,我采取了将“口头作业”变为“本上作业”,即变“软”为“硬”。

2、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新课内容的主讲者

抓好新课预习,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的实质有极清晰的认识,使他们感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味的劳动”。

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已知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这时的学生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了解的东西,因此,教师从课堂引入开始就由学生进行,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到课堂研究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新课内容的主讲者。学生充分体验到展示学习成果的快乐,同时又使预习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相信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记的更牢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使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好了,上课时则能充满兴趣和信心,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研究中去,这是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一个很好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任务。

上一篇:激活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氟化钡晶体生长的进一步研究及生产工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