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的多元思考

时间:2022-03-21 06:39:58

当代设计的多元思考

《易经》有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纵观当今设计行业,不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文化意义,而且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令设计师在不断积淀自身文化、美学以及哲学等知识领域的基础上,涉猎更多虽学科不同却彼此有着密切关系的领域,从而令“设计师”这一身份的界限变得模糊。在国际上,有为数不少的团队并不限定自己所在的领域,擅长以多样化的思考及方式去处理设计任务,这令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次接受我们采访的范赫烁来自台湾,其业务和研究范围除了室内设计之外,还包括媒体艺术、数位建筑、策略设计、视觉设计等等方面。多元的关注与研究令他对当代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背景下的设计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及理解。

《现代装饰》杂志对话范赫烁

范先生,你所探索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媒体艺术、室内设计、数位建筑及策略设计等等,我想知道,您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乐此不疲呢?媒体艺术等其他领域与室内设计领域是否会产生交集或影响?

从小一直接受艺术教育的培养,所以观察与创作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对应环境的思考方式里很自然而然的事,乃至于长大接受设计的教育,则是一个理性与逻辑的训练方式。特别是在交大的受业与研究阶段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启发与转折。而当代重要的数位媒材也在此一阶段经历,虽然在2000年时大家已经认知到运算开始产生强大的影响,但是一直到电脑、网络与30终于产生汇流时,我们才看到大量产业的剧烈变化,乃至于对人类行为、生活与文化的显著改变。热爱事物的创新思考与人的对应关系的我,自然一直都有着驱策的动力,也喜欢各式各样的挑战;其二,设计的存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每一个专案的问题在当代因着不同的策略与使用者关系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解决方式,这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思考方式,冲击着设计者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媒材与专业分工方式来解决一个跨界性的问题,往往会超越一般的概念与创新。

过去建筑在其发展的几千年中,建材与建造方式可以说没有太大的改变。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技术与艺术互为表里关系。媒体科技与艺术只是当代技术与人类生活文化的一个表征,使用这些媒材与人们过去使用传统媒材——木石与颜料,并无二致。而新媒体艺术更强调对于新科技的使用与实验,新科技潮流的当代强调连结与互动(Interaction)的生活与文化状态。因此,数位时代的科技潮流迅速覆盖了各个领域,是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最大的影响。我个人看待这样的新媒体艺术所创造的氛围,当然是围绕在我们生活圈的各个议题,也包括我们的生活空间,其所使用的照明新科技概念对于虚拟影像的利用,以及无所不在的运算对于生活智能观的连结效应与人的互动关系,也包含各类的仿生科技对于空间有机感知议题的涉及。

你曾经做过艺术展览的展场设计,你认为如何才能营造适合的空间来配合展览内容?

当代的展场设计基于围绕在人与物的关系演进,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使用者中心概念,发展了体验式的感知性氛围(Ambient)的设计概念。强调展场中虚拟与实体的整合,也重视使用者对于物的互动性阅读体验,并整合出

种以文本概念为主题架构的展演方式。根据不同的主题,定义出使用者可能对应的脉络(Context),藉由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演绎出一种沉浸式的以及强调自导式的体验式展场。

台湾的新媒体艺术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目前公众对新媒体艺术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台湾在与国际潮流的接轨过程中的艺术发展,一直是有迹可循的。特别是当媒体艺术在美国蔚为风潮的阶段,台湾正好处于媒体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的背景下,自然赶上了这样的创作潮流: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开始进入资讯时代的经济转型期,台湾又适时加入全球科技业产业链的其中一环,这也助长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加上台湾自2002年起更加注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艺术成为重点,从政府到学术界乃至于整个产业都对此产生推波助澜之效。不管室内还是室外的各类新媒体艺术展演,公众多半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其已成为一种高度整合科技与艺术的当代产物,特别是具互动性的展演,更特别吸引观览与互动,重要的展演也常成为大众的话题讨论,只是一般大众未必能清楚分辨何为艺术?何为设计?而这也是当代艺术的其中一种现象。

你认为新媒体艺术如何才能将新的媒材与艺术进行完美融合?或者说创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审美、艺术追求、品味等因素表现出来?过去的艺术创作训练与艺术家多数使用传统媒材,以人文观察的社会科学类别为主体,而且也缺乏理工教育的训练,这使得以依赖科技的技术操作能力为主的新媒体艺术出现了门槛,在量化基础不够的情况下,能具备使用操作科技媒材的技术人才并具备人文思考与观察的创作者便显得凤毛麟角。不少创作会让一般的艺评或大众只觉得出于新奇或眩目,而将之归类于“哗众取宠”,其所因皆在于即便是新媒体创作,与艺术的结合也需透过对技术的了解以及沉淀,并长期积累对人类生活常态的观察与批判能力,才能较好地演绎艺术思考。

新科技日新月异,一般刚入门的创作者会特别沉迷于技术表现的绚烂与惊人特质,殊不知这往往与艺术的创作起点背道而驰。艺术与品味定脉动于当代与当地的社会现状。再者,好的艺术品味也是文化品评的一个标杆,东方文化自来不同于西方的艺术品评系统。如以文人画为例,品评不再限定于笔墨技巧,而是在创作者的格与德,文人养瞻天地以抒块垒,这是东方内化精神的个表征,也是一种美学的象征,这自然是社会共同投射的一种样貌。然一时一地的创作者,其创作价值不就在于,再呈现当代文化的美学与思考吗?时代不同,人们对艺术的看法和追求也随之变化。在你看来,当下大部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主流追求是什么?

新媒体艺术可以说是观念艺术的一支,探讨科技风潮下的人类的各种思考与对应关系。新媒体艺术使用具有高度操作性的科技以及网络的特征,也特别凸显了人类在高度操作科技的背景下,逐渐弱化的人性本体。对高科技的追求与使用不仅常常扁平化人类的生活层次,令人类在新奇与方便的表象下,成为一个个形象不明的工具体。相对来讲,使用这些科技媒材的艺术家,本身也常常落入这样的危险边缘,创作个个虽具实验性但也偏向娱乐与操作满足感的电子装置。不过这是媒体艺术发展的一种过渡过程,一旦作品的文化属性渐渐被激发,品评与体验的次数多了,便会使得新媒体艺术渐渐沉淀出人性的反射与真实议题的探讨,即便透过互动操作,看似游戏的过程,也能揭露出问题的矛盾,直指人类生存的命题。毕竟,艺术的追求仍在于人类生存的真实价值探讨,追求美善与真实的再现都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据了解,国外已拥有完整的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体系和架构,但在中国内地,由于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度不够,所以关于这块的收藏体系还处于未开发阶段。我想知道台湾是否已建立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体系,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台湾主要以博物馆与美术馆来领导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也有私人的收藏渠道,但目前的收藏规模仍不能与西方相提并论。

你认为新媒体艺术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数位汇流趋势创造了扁平的世代,科技的强势发展与未来自然能源环境的困境必然影响人类对自身生存的思考,也就是混合各种产业变化的进步加剧,以及演化各种追求创新的跨界模式的时代里,新媒体艺术的探讨议题与形式会更多元,甚至模糊创作者的身分,而这也是当代创新潮流的现象。

Keep Interacting XMS媒体艺廊

创新工作者的办公环境多重视工作者的虚拟空间,也就是休息区的安排。休息区作为工作者独处的空间,通常被建构在一种不同形式的对话与融合之上,并且其功用不仅被限定在内部而且还包含对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文化理念与氛围。本案是一个Media Gallery,处于这个工作环境的一楼,正面对着外面好奇的来来往往。层迭的再生木块堆砌出一股向上却又踏实的步伐,并且尝试不同的姿态与互动方式,令不同的工作者都能得到休息与放松,找到更多的灵感。

CSID for Design Expo

世界设计大展CSID展区

我们常常讲,“活在当下”。真正的情况是,我们不仅处在当下,而且是一个充满冲击的当下。如果说历史的推进是一道垂直的轴,那么当下的这两道力量——“全球化”与“数字科技”便成为这道横向轴线下憾不可拒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空间工作者,就像是这片空间中一片片皮层切片下的倒影。新媒体的使用在当下除了凸显“虚拟”与“真实”间的冲击,也展现了它“叙事”与“再呈现”的新能量。设计师特别利用了当下“影像投射实体的技术”(Projection Mapping),让虚拟图像在实体表面缤纷地演绎当下的新图像文法(Shape Grammar),让不同思潮与影响下的每个设计者,扮演时代交锋下的每一个可能的群像,或许包含着你与我。

他们说设计,他们描绘设计,他们“呈现”(Represent)设计……面对着这些图像的我们,就彷佛在空间中与各个群像对话。在偶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就似乎投射在他们的作品里,彷佛是其中的一环。这样一个利用“动态撷取技术”的互动设计,是设计者为观众设下的另一种交锋意涵,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话。

墨影意形

“墨影意形”为知名策展人张元茜女士策划的“白驹过隙·山动水行——从刘国松到新媒体艺术展”的其中一件作品。该展览希望以新媒体的技术、当代思潮的多元样貌及缘起于刘国松先生的水墨革命精神,制作一系列与观众在时间、空间及心理三方面交流的作品。

本案利用水作为媒介并使用多点触控互动技术,设计出一个互动装置,重新展演书法墨迹的动态和有形的意义。以水为媒介的数位投影对于使墨水具备动态特性的可行性有事半功倍之效,并可保持流动性和书法墨迹的触感。在物理环境设定中,此装置是由一卷长卷轴的宣纸组成,在卷轴部分位置用压克利框覆盖并在其上装满水,用数位投影使彩色墨水沿着长轴的一端到另一端飘浮。

过去的参数式数位运算,其呈现效果多为规则化及可预期性,偏向数学性的视觉效果。本案的互动装置则偏重于对使用者行为的撷取,鼓励参观者触摸对位于纸张顶部覆盖的水面,唤起随机出现的彩色墨水或拖动标记。出现在纸张上的油墨,将缓慢地漂浮到滚动消失。设计师透过转化使用者的实体经验,传统书写行为的过程转移,将水韵的变化透过运算衍生更多不规则的视觉效果。

连续性的变化与反馈会让使用者继续探索与操作,在长廊般的画境空间中,参观者会找到各种皴线与墨韵的三度空间。水墨的生成与变化不仅在自然与数位间飘忽且无法定义,其产生的墨形墨影亦同于自然,瞬间转逝无法再现与复制,此亦为山形山灭的墨形意境。

上一篇:Two Younger Women Come In And Pull Out A Ta... 下一篇:[新·声New Echo]Design Can Change国际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