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3-19 04:42:28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力求学生能有效参与,从而达成高效学习。

关键词: 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设计 学法指导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诸方面都取得最优效果。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是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教师在开学之初就要反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要求告诉他们,通过反复强化,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课堂常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必做之常规。如我要求学生每课必先预习,预习必做好几步骤:(1)字词“搬家”。所谓字词“搬家”,就是把单词表上的拼写和词的含义搬到课文上。(2)质疑。阅读时必带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等等。这些事情虽小,但一旦养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这样做使每节英语课都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前奏铺垫。

除此之外,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六个一”,具体是:会一个单词,能写,能用。背一句谚语,了解意思。背一段对话,理解其意,掌握重点字词。写一段话,能运用当天所学的句型和单词。听一段英语新闻,不管懂不懂,培养自己的语感。练好一段对话,随时准备做值日报告。课堂常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指每天的值日报告和英语名言警句。值日报告从入学一个月后就开始坚持,现在我班几乎100%的学生都能流利地说出值日内容。而且随值日时间和内容的变化,可联系历史和现实,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学生拓展很多东西,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进而实现了东西方文化感受的培养。这样做使每节英语课都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英语情景,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前奏铺垫。

二、合理的课堂导入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开端

课堂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使整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帮助我们顺利、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导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新课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中。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对新知识产生期待,形成学习期待,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在课堂导入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重形式也要重内容:将目标在导入中呈现,从而让学生借助导入形式,明白老师的意图和自己应掌握的内容。这样,就使课堂教学做到了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2.导入要注意时效性:作为外语学习课,教师在导入时的主导程度要强一些,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课堂导入,限制在3~5分钟之内,把学生的有效注意引向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注重导入的时效性。例如,在教授初中八年级下Unit 10“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时,我先向他们提问:What is my sun going to be?Do you know?屏幕上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抗西班牙的情景,并同时播放学生熟悉的令人振奋的、激动人心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此时,单元标题“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飞入画面中。接着,鼠标指向图片的奥运会会旗,并向学生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把各种职业的图片边投影边启发,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置于情景交融的环境之中。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端正学习态度,与教师“共频共振”,深入理解教师讲授内容,甚至会跳出课文的局限,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新知识,变“怕学”为“想学”,变“厌学”为“乐学”。

三、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实施有效课堂的保证

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单位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证。由于初中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上难免出现开小差、做小动作、说闲话等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地组织课堂,采用多种方法适时适当调控课堂。良好的课堂秩序得力于教师采用多种方法,适时适当地对课堂进行调控。

1.活动法: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课中有游戏、活动穿插,使学生快乐接受而不会开小差。

2.隔离法:采取隔离的方式分散影响,从而控制课堂教学。如对两个容易讲话的学生,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3.提醒法:当发现学生出现走神或教室内出现小骚动时,为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可以立即停止讲课,用目光注视这些学生,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并提示他们注意听课;或者运用提问法,请他们回答问题,牵动他们的注意力回归;也可以教师在授课时,走进学生当中,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摸一摸他的头,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提示他注意听讲。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静坐或站立1分钟,以示警告,从而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4.齐读法:当我们分析好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神情有些倦怠时,可以让他们大声齐读,使注意力回归。

还有如提问法、无声法、幽默法等不一而足,灵活运用,可以保证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学生都是兴致勃勃、精神焕发的,这样一节课的效率就可以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有效参与、高效学习,在于教师高明的课堂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9.

[2]王跃著.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摭谈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 下一篇:大学英语师资力量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