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3-18 12:27:49

【前言】高职会计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职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首先应融入区域经济。高职会计专业应紧跟市场趋势,把专业建设融入产业发展,锁定专业方向;把专业需求融入培养过程,锁定培养标准;把技能培养融入实际工作,锁定培养目标。基于当地区域经济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会计专业培...

高职会计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要面向广大中小企业需求,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就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形成以实现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会计专业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新体系。论述了高职会计专业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展开的几个层面。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64-02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面向广大中小企业需求,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按照会计岗位群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而高职会计专业要构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就需要突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形成以实现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主要由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素质培养三部分构成,该体系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方向,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同时高职会计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把中小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纳入新的课程体系之中,并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相融合,推行“双证书”制度,体现职业性。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会计技能竞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等方式来强化实践环节,促进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首先应融入区域经济。高职会计专业应紧跟市场趋势,把专业建设融入产业发展,锁定专业方向;把专业需求融入培养过程,锁定培养标准;把技能培养融入实际工作,锁定培养目标。基于当地区域经济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功能,并具有一定职业发展能力的一线高技能会计人才。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能够按财务会计准则或制度进行账务处理,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监管部门的要求,同时还要能够根据税法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并且更高要求的是,会计人员还要能够领会管理层对信息需求的意图,并能够向管理层提供其决策所需的相应信息。因此,由于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对会计人才需求存在特殊性,在培养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的目标定位上应该准确把握三个基本的职业 “素养”:会计人员的“技能”素养――各种财会业务岗位的职责和能力集于一身;会计人员的“职业”的素养―― 既要忠诚于企业,又要正确遵循会计职责公正的责任;会计人员的“全能”素养―― 即应对财务、税务、债务、业务的全方位能力。

二、面向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就是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训和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胜任职业岗位。从市场调查和分析入手,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可以重组理论教学模块,搭建能力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通过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构建体系,形成“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构建“221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始终以职业面向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循序渐进:在第1~2学期设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和职业品质模块;第3~4学期设置专业核心模块、职业技能模块、ERP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纳税申报技术模块;第5学期设置专业拓展模块、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模块;第6学期设置实习岗位模块、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2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作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专业要着力构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品质模块五大教学模块。紧扣专业核心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专业能力要素、知识点分解到每门课程和各实践教学环节中,根据专业化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三、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对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就要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结构和企业需求结构的一致性。改革的核心问题,一是注重职业能力、 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注重实际操作和知识体系。从专业知识结构上讲,要在基本素质模块的基础上,加大专业知识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加大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企业需求结构上讲,为了适应中小企业需求,要着重在企业成本核算、会计方法以及财务会计与税务、债务方面的能力培养,增设银行、税务、信贷等办理的具体业务课程,并加大基于此的实践能力强化训练。在创新能力方面,注重对中小企业在投融资能力方面和税务实践方面的训练和培训,同时,还要加大对会计方法的教育、养成和启发。

总之,现代中小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本核算技能,还要了解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原理、内部审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等管理知识。因此,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必须涵盖会计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高职会计专业要针对培养目标,在充分市场调查基础上,对原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按照会计岗位群的要求,对现有课程及课程内容实施整合。从这个原则看,支持会计专业“2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优质核心课程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法这六门课程。高职会计专业要以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教材建设为手段,强化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以实践操作为重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六门优质核心课程,以满足会计专业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

四、锁定核心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围绕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高职会计专业还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一是结合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渗透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课堂化。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上,与理论教学相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三阶段两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阶段”是指按课程间的内容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两能力”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促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树立全程实践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系统化。实现“专业认知课堂渗透单项模拟综合仿真顶岗实践实习实践”的层次递进,把单项与综合、模拟与仿真、感知与顶岗、校内与基地等实训和实践有机融合,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手段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实践教学实现突破性发展。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刚性化。通过制定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标准,明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总体目标和要求,确定各门实训课程的具体目标、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通过制定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规程,编制各门课程实训指导书,明确该课程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和要求、实训准备、实训步骤指导、考核标准等内容,规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制定会计专业校内、校外实训管理制度,规范校内、校外实训组织、管理、考核。四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为抓手,检验实践教学。通过新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将比赛项目引进课程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起到检验实施新课程体系的效果。五是“双证”教学为特色,体现高职会计教学的职业性。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施“双证书”教学,使学生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适当取舍和模块组合改革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使其基于三种证书考试的范围。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以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敬采云.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小企业需求视角[J].会计之友,2008,(9).

[2]崔秀芹.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0).

[3]朱莲美,丁日佳.“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课程体系设置[J].财会通讯,2010,(5).[责任编辑 魏杰]

上一篇: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比较分析 下一篇: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欠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