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突破户籍改革坚冰

时间:2022-03-11 11:48:53

城市化进程:突破户籍改革坚冰

2012年2月24日,本是一个平静的周五,上证指数在2400点左右犹豫盘整,周五难有上涨的惯性似乎继续掌控着盘面。然而,在中午收盘前半小时左右,地产建材等类别的股票却突然启动,一些地产、建材股在半小时内从前一天收盘价起步迅

速封至涨停。当日上证指数收在2439点,一举突破此前持续近一个月的盘整。股市上涨的动力何在?在国家调控房价的背景下,为何地产股和建材股乃至机械股反而大涨?这要从国务院办公厅2月23日对外公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说起。这个通知意味着中国在有序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带动房产市场的购买力,也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仍会持续发展。虽然房价在调控之下会走向合理价位,但房产市场的前景必然会因为城市化进程的迈进而显得充满光明。房产、建材市场的前景看好自然也就带动了相关题材股票的上涨。

国办的户籍改革通知明确:“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

翻开历史,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英国的圈地运动因为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成为人类城市化历史上相对丑陋的一幕。城市化过程中只有结合社会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过慢会影响历史进程,过快则会产生因为社会承受力不足而牺牲一些个体利益。中国的户籍制度虽然从学理上受到诟病,但却并非无可取之处,维护社会稳定之外,还可以成为调节城市化进程循序渐进的手段。近年来,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逐步普及,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取消户籍差别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逐步取消户籍差别,推进城市化进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进中国的制造业更上层楼。进城务工人员因为户口不在城里,一些相应的福利得不到,往往不能在城市安心工作,他们在城里务工三年两载后返回家乡,使得企业员工不稳定,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也会受到影响。城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循序渐进地推动户籍改革,是顺应中国制造业提升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

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目前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口的增多,也意味着中国内需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化意味着真正的现代化,中国社会治理的重点会进一步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本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一步,包括户籍改革在内,中国的深层次改革一直在有序地开展。

上一篇:共青团,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2012两会:再改革的春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