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油画消费浅析

时间:2022-03-08 04:45:40

商业油画消费浅析

[摘 要] 油画作为艺术品一旦进入市场,产生了买卖与交换关系便成为了商品,具有商业性。商业油画的魅力与价值何在?通过一轮轮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热潮与背后冷静的思考我们可以得出商业油画所具有的商品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价值正是其魅力所在。

[关键词] 油画 商品性 艺术性

在中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的时代背景之中中国油画的商品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高到2006年11月底香港佳士得的秋季拍卖会上冠军徐悲鸿的《奴隶与狮》成交价5388万港币,低到武汉市行画商业街上随便拿起一幅成交的小油画40或80元人民币。无论是深圳的大芬村批量油画生产还是北京798工厂的各个艺术家的自产自销式的小作坊。说明商业油画的进程,油画在当今是当之无愧的商品。当然,这个商品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商品,其成本的物质载体无外乎是画布,油画颜料和画框,其制作过程也无高新尖端的科技含量,其价值的价格体现何以如此之高?商业油画的消费何以特别?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谈我们要考察的油画,必须先肯定油画是劳动产品,因为艺术家为了它付出了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其次,要用于交换。如果这些画家们的劳动产品仅仅用于自娱自乐或画家把它作为礼物赠于他人,那这些油画就只实现了它们的使用价值。而只有那些进入市场用于交换以换取酬劳的油画我们才称它为商品油画。最后,就是油画商品的消费过程。

与一般商品相比,艺术的消费过程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

―幅油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精神方面的需要,能够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快慰。生活于社会的人,都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基本需求,在追求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在寻求着精神满足它的消费过程,实际上是实现了一个由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在购买油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选择其中那些有益于自己精神需要的东西,经过反复的品味、咀嚼、消化,以记忆、联想、类比、推理等形式存储于人脑,进行对生命本质和生活本质的思考,形成精神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成为人行动的指南和与人、与社会交往的准则。尽管作为商品的物质外形已经消解,但它的价值却一直在延续着,有时甚至还呈现出扩大和膨胀的态势。因此,油画的商品价值体现形式会更为特别。油画作为商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主要是用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调整情绪、恢复与蓄积新的劳动势能等,同样具有使用价值。

人类的天性中有向往美追求没的愿望,这就培育了艺术的一种――油画的沃土。因为艺术的创造总能带给人身心的愉悦和快慰。原始艺术阶段,艺术创作活动经常是自娱自乐式的自我创造和自我消费。

例如,1879年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壁内用油彩涂抹的《受伤的野牛》及许多猎兽场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能力和水平越来越高,自我创造常常不能满足自己艺术鉴赏的要求,于是就向社会去寻找美。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同别人进行交换,或者说去到市场上购买“美”。这时消费就产生了,不仅是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基础,客观上也刺激了艺术市场的发展,使得拥有较高的艺术劳动技能、专事艺术生产的人有了把个人劳动变成社会劳动的可能。艺术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形成了它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油画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由于再创作过程需要以消费者自身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又由于艺术产品是思维、创造、历史、文化与评判的凝结,蕴涵和携带着非常丰富的社会信息量,使艺术消费的结果呈现出复杂的、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突出的表现是:不同人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会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程度、鉴赏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得出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效果(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个人欣赏同一幅油画作品,也会因为时间、心境、情绪、精神状态等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体会。

我们来看一下商业油画的消费人群。粗略分为以下三类:特定消费人群,藏家和国家学院及官方机构。

特定人群是当代商业油画中的消费小众,力量相对小,这类顾客的消费目的很简单。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纯粹的欣赏比重较大。置于家壁起装饰的效果或因喜好与情节而收藏。例如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手拿烟斗的男孩》以一亿四百万美金的天价成交。卖家是德国一位富商也正是这幅名画背后有一个凄美无比的爱情故事的主角。这幅画的消费远远高于它作为物质载体的使用价值,但正是因为这幅油画满足了消费者个人的一种情节,于是消费构成成立。

商业油画的藏家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投资以获得经济利益。艺术品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被公认的三大投机市场。中国油画市场萌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时候的藏家几乎都来自海外,根据许多现已成名的画家们回忆,当时藏家们是按照省和学院为单位进行了解来对作品采购范畴所以大部分集中在各地的画院与美术学院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艺术村兴起,艺术家们彼此择邻而居,逐渐远离旧有的市场体制,形成直接面对藏家的风气。整体而言,当时市场资源的运用还是都掌握在各绘画机构或艺术家手中,交易方式与结果也一般维持相当的私密与妥协性。彼时式微的画廊及拍卖行等,往往都仅能处于市场边缘提供基本的中介服务,这个现象,直到本世纪初由拍卖行主导的油画市场经济日渐壮大,藏家们才也开始了体制性的市场转变。

在新浪的官方网站关于主国艺术市场调查这一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资料显示,中国油画拍卖市场的崛起,归功於本世纪快速增长的中国本地藏家数量,他们的年龄介于40岁~50岁之间,多与现在成名的油画家们有着相同的生命背景与生活经验,也已经都在各行业中成功、快速地积累了庞大的财力与资产。拍卖公司作品征集时的多元取向、市场推广时的爆发性资讯与快速透明的交易模式,不但满足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为他们在艺术商品化的时代中,提供了「收藏与投资最便捷的商业互动模式。相对于大陆市场,中国台湾和香港的艺术品市场发育较早,早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源于台湾和香港的艺术品毕竟资源有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精明的港台商人就把挖掘艺术宝藏的触角伸向大陆。他们以办展览、签约和代售等形式,低价购进大量大陆名家的作品。但是,1989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重创这两地的艺术品市场。有相当数量的画廊倒闭,一些国际知名的拍卖行也纷纷撤离,特别是台湾的艺术品市场,已经一片狼籍,回天乏力。据中央美院某位著名的老油画家讲,亚洲金融风暴后,他作品的台湾商连同他百余幅油画作品一起突然失踪。据说这位台湾画商已债台高筑,只有避走海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臻佳境,这无疑给台湾的油画藏家带来了无限商机。许多台港商人把事业的落脚点选在了大陆。北京和外地的数家知名拍卖行,其背景就是台湾的艺术品商人,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从某种程度上说,大陆油画市场的发展不仅吸收了港台经验,还整合了港台的人才和资金,而大陆的艺术品市场也为其提供事业的舞台。

在2005年6月19日举办的北京翰海春拍中,台湾“山艺术基金会”的藏品拍卖专场尤其引人瞩目。上拍的作品总共75件,除去少量国画、雕塑外,共有50件油画作品中,大陆油画家的作品达37件之多。这些作品总成交额3535.29万,成交率达到100%。

这些资料显示商业油画的藏家们是油画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他们甚至可以通过人为的“炒作”和背后的“操纵”来左右和影响市场的状况。

国家美术馆是官方机构对油画进行购买与收藏消费形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留油画的艺术与学术价值和地位。简单的作以下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美术馆的藏馆作品都是具有时代特征和有学术纪念意义的油画作品。就当代而言,其一是中国写实油画,代表有杨飞云、艾轩、王沂东等。而以刘小冬、王广义为代表的当代画家的作品开始受到喜爱先锋类艺术的收藏家的追捧同样被中国美术馆藏。另外,新生代的许多油画虽然还没有荣登馆藏但它们是未来的趋势,是现在油画市场的新生力量。

总的来说,商业油画在中国还将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商业油画的消费也将随之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饶平山 杜湖湘:《艺术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浮动抵押 下一篇:英文促销信的写作要领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