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应具有的精神

时间:2022-03-03 02:11:20

图书馆员应具有的精神

[摘 要] 目前我国图书馆存在职业精神缺失的情况。这些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涵,提出了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 职业精神; 内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50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79- 02

作为人类社会记忆的装置,图书馆承载着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启迪人类智慧、教化人们思想的重任。在漫长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延绵不绝,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支撑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这就是图书馆职业精神。

1 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含义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指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观、价值观。

图书馆的职业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的脊梁,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它是图书馆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图书馆抗冲击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图书馆的风格,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图书馆职业精神内涵分析

图书馆是一项事业,又是一种职业。所以图书馆精神有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之分。图书馆职业精神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从宏观上看,有的专家提出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包括爱国、爱馆、爱人、爱书。从微观上看,图书馆职业精神包括一些对具体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具指导意义的内容。

2.1 服务精神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服务是图书馆人的天职。“服务第一,读者至上”不能仅仅是句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当一个读者走进图书馆,希望感受到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平和的。这里有适合自己使用的文献信息,也有方便的检索手段。看到的不是到处的“不许”、“禁止”、“杜绝”,而是适当的引导、指南、解释,受到的是和蔼的接待和应有的尊重。所以,合格的图书馆员首先应该具备的是服务精神。

2.2 奉献精神

为读者服好务,把读者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广大图书馆员最崇高、最根本的义务,是一种使命。刘国钧先生指出,“馆员应认清自己责任。盖不能读心爱之书,为事所当然;在办公时间内不能读书,实为我之职务。其为人群效劳,亦自具可贵之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义务观,正确处理职业义务与个人兴趣、愿望的关系。馆员的职业义务与个人兴趣、愿望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会发生冲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馆员要把履行职业义务放在首位,在履行好职业义务的前提下,再满足个人的兴趣、愿望。奉献精神还包括不向“有偿服务”靠拢,努力扩大免费获取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馆员要有一点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2.3 科学精神

做好图书馆工作需要馆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增长自己的本领。馆员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变化。当前,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技术、恪守与超越交织在一起。如何取舍、如何倚重、如何平衡,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头脑、客观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地做出判断和抉择。

2.4 创新精神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尤其在当前,现代化设备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管理理念。图书馆员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把握时机的敏锐性和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开阔思路,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新境界。

2.5 爱书和爱读书的精神

一个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图书馆的功能尽管有了很多拓展,但对纸质文献的合理收集和有效保管还是必要的。古人对知识是很敬重的,对书籍是很爱惜的。如今不同了,人们不再对书籍那么毕恭毕敬。但也不能忘乎所以,胡作非为,把书籍视为负担、累赘。不应该过于注重对当代文献的检索,而忽视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馆藏文献不仅要与时俱进,还应该有些底蕴。

2.6 据理力争的精神

在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待遇偏低,职称晋升与其他系列存在差距,有时不能兑现,有时安排不合理,大大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的上级部门给图书馆的人员配备也不理想。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图书馆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大胆负起责任来,不能碍于情面,不能麻木不仁,消极接受,表现出职业倦怠。而要打起精神,挺起腰杆,敢于说“不”。信誉有时是争取来的,有时是坚持得来的。对于不合理的现象,图书馆员要以知识分子的标准,有勇气在公共领域运用理性,客观、公允地面对工作。

2.7 勇于实践的精神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有的兼具二者的特点。有的工作很繁琐、很枯燥、很单调,工作成绩不易显现。但工作人员不能有推诿的想法,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拈轻怕重、好逸恶劳。而要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图书馆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图书馆科研成果,是实践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2.8 淡泊明志的精神

图书馆工作是服务育人的工作,是清苦的,也是高尚的。图书馆人要少看外面的利益,多看自身的价值。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蕴含在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事业之中。如果馆员只把工作当作一件事情,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就无法对工作保持持久的热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3 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的途径

3.1 加强学习,注重培训

图书馆是文化、知识、信息的集聚地。在此工作的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修养、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科学、全面、深刻地认识图书馆事业、职业、工作与个人的关系,才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除了馆员自主学习,还要提高馆员对职业道德、工作责任、义务、目标的认识。注重对馆员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

3.2 以人为本,关心读者

对读者以人为本,要求馆员以和蔼、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读者,帮助读者培养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养成阅读、求知、和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爱好。据统计,读者对图书馆的不满意,固然有书刊缺乏、检索手段不方便等方面的原因,但很多的抱怨却是馆员对读者的态度不妥当。如果对读者不以人为本,图书馆的一切建筑、藏书、设备、技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图书馆不仅是传送知识的地方,还是育人的场所,是建设精神文明和优秀文化的场所,为此,馆员首先要为读者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3 物心一体,关怀馆员

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馆员压力大,负担重,对他们要多一些关怀。我们强调职业道德,奉献精神,但不能走极端。“过于劳动和过于娱乐,都是人的精神失去平衡的表现”。馆员可以在一段时间不计个人得失地工作,但这种状态不会持久。馆员是普通的人,具有人的本性。有追求精神高尚的一面,也有追求物质享受的一面,这无可厚非。管理者要注意加强对馆员在物质待遇、休闲娱乐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3.4 资格认证,保证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从业门槛非常低,不同能力素质的人很容易进入图书馆。遗憾的是,其中有些人学历偏低,学无所长,职业道德不理想,缺乏图书馆员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素养,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员。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近百年的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很有必要在我国当代图书馆采用。通过这个制度,可以提高图书馆从业的门槛,把那些业务能力低、道德素质差、无心干好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挡在图书馆外,防止一个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馆员队伍的形成。实施这个制度,可以从起点上保证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整个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3.5 绩效考核,优胜劣汰

绩效考核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只有对馆员做出公正的评价,才能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馆员才能主动、认真地履行工作职责,才能积极向馆里提出合理化建议。考核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纪律等方面。考核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制止不负责任、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的行为和做法。在任何一个团体组织中,赏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赏罚是否有道理,是否公平。公平对待人和事,可以说,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力量。对于经过批评、教育、处罚仍无悔改之意,无进取之心,不能胜任图书馆工作的,要把这样的人淘汰出图书馆,以此达到提高馆员素质,构建一个朝气蓬勃、精干高效的馆员队伍的目的。

开创图书馆事业新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管理机制的健全,上级部门的支持,有关法规的出台,更需要员工们的共同努力。只要图书馆员职业精神不垮,坚强的信念不丢,励精图治,众志成城,我们就能顶住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完成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神圣使命。

主要参考文献

[1] 肖希明. 论图书馆职业精神[J]. 图书馆论坛,2004(6).

[2] 程焕文. 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之五)——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访谈录[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6).

[3] 程焕文,周旭毓. 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J]. 图书馆,2005(2).

上一篇:基于学生视角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探析 下一篇:基于商务智能的智慧校园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