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时间:2022-02-24 02:13:20

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蔓延的形势下,金融经济周期对于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尽可能使我国经济发展稳定,全面的分析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而掌握其中运行规律,采取科学的措施,建立金融经济周期控制理念,从而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与运行,文章首先将金融体系理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又对其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监管;启示

中图分类号:S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82-01

引言

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而非均衡性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经济周期,我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现阶段金融经济周期和金融监管的对我国经济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并掌握其最为基本的特征,进而提供金融监管的力度,确立更加科学的监管体系和方法。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体系理论分析

1.金融体系显著影响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的开创性研究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后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并建立了一般理论框架。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法国中央银行专家组将金融经济周期作了如下定义,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度量的经济实质性、持续性波动。因此,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

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然而,历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证明,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1890年,巴林危机不但令阿根廷陷身囹圄,而且波及奥地利和土耳其;1914年,美国的金融恐慌导致经济衰退;1931年,中欧货币危机波及全世界,并引发大规模国际债务违约;发生在1980年前后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使拉美经济增长在随后十几年里持续萎靡;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再现了拉美债务危机的阴影;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消极效应至今犹忆。金融因素决定着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国际游资、汇率和货币危机、外债清偿问题等无不对经济周期起着重要的影响。

2.目前,由于世界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虚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不断增加,这导致了金融周期的出现,金融周期叠加在实体经济周期之上就形成了金融经济周期,表现为:一是实体经济周期的频率更不规则。实体经济周期不再符合传统的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康德拉捷夫周期的规则分布,而是频繁波动;二是实体经济周期的峰谷差更大,经济景气时出现“虚假繁荣”,经济萧条时出现严重的“经济寒冬”,总体上表现为“大起大落”。

二、对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以“次贷危机”以来为例

金融经济周期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以次贷危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我国的影响,具体如下:

1.“次贷危机”中的我国金融经济周期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由来已久,并且也殃及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初期影响发生在07年十月,开始的表现是我国金融市场的货币紧缩现象严重,随着这样的情况不断加剧,我国证券股市市场也开始出现公允价值不断下降的问题。

2.2009年以后的金融经济周期苗头

2008年年底开始,我国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次贷危机”。积极财政政策被认为是刺激实体经济的政策,总计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都是以直接项目的形式投入实体经济中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是刺激证券市场的措施。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松动不会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由于“流动性陷阱”问题的存在,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信心的提升则极为显著。2008年年底我国货币政策放松后,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立即改变了,2009年1月开始我国金融市场领先实体经济约半年左右,实现了率先回升。上证指数从1664.93点回升到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翻了一番还多,出现了一轮“牛市”行情,但此时实体经济还没有见底,因此还处于继续低迷状态;那么反过来看,再缺少金融市场反弹的情况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也比然会遭到无法预测的问题,11年我国股市也开始经历低谷,并且实体经济也逐步呈现出问题,到2011年10月后实体经济才开始回落,股市回落领先实体经济约半年左右。

三、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宏观监管的启示

1.金融宏观监管的提出

针对金融经济周期问题,国际清算银行与上个世纪中期,提出了金融监管框架体系。然后,又相继提出了界定金融宏观的监管概念。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专业人士认为,将宏观的经济走势作为稳定金融体系得以稳定的基础是作为重要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委员Borio等人则强调金融监管应从微观向宏观全面转变。理论界已经认识到,仅凭微观层面的努力难以实现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监管当局需要从经济活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行为之间相关联的角度,从整体上评估金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健全金融体系的制度设计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反应。一个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被认为能够提供监测和处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风险的总体框架,从而更加合理地检测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减轻经济周期中的溢出效应。

2.我国金融经济周期问题对金融宏观监管的启示

2.1 必须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我国金融监管总体上还侧重于微观监管,宏观监管意识依然薄弱。宏观监管理论在国际上还是一个前沿理论,提出的时间还不长,真正成为热点还是最近几年,我国国内金融监管部门总体还没有确立宏观监管的理念。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很少有针对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进行研究的情况,缺乏像IMF那样定期公布金融经济周期研究报告,这表明我国金融监管总体上还处于合规性监管上,其监管的依据是管理办法及其技术性指标,缺乏与金融经济周期之间的协调,这也表明,我国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防控的需要,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2.2 必须构建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想要有效施行金融监管,首先就要从其核心问题入手,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把握经济手气问题,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跟踪并分析其作用,进而实现对金融周期规律的把握,这就需要我国相关监管部门需要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并确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从而为其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在这个方面还是十分欠缺,尤其是在金融监管部门中,所以说,要实施金融宏观监管,就需要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经济周期检测体系。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金融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是非常明显,从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低迷逐渐开始复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监管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文章将美国次贷危机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金融监管体制的相关问题,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夏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其完善[J].中国金融.2010(22).

[2] 王力伟.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政策工具[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

上一篇:绿色包装未来之路 下一篇:小小说的布局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