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时间:2022-02-22 06:29:07

【答题技巧篇】

2008江苏高考语文卷涉及到概括能力的考点较多,得分普遍偏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读懂语段 辨其细处

文言文阅读有一道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项: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原文是这样的:

(吴汉)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谢)丰等不觉。明日,(吴)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很明显,“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在先,“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在后,C项错在将时间先后倒置了。

这种题型的错项设计一般有以下形式:1.实词误译。根据某个关键实词的一词多义,选择不符合语境的义项“误译”,或有词类活用而未正确译出。2. 张冠李戴。选项概括将甲身上发生的事安插到乙身上,或将彼时段的事挪到此时段发生。3.违背原意。选项概括与原文意思相左。4. 转述倒错。如本题就是将“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与“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先后倒错。

概括要建立在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上,目前此类题型的失误点主要在不能仔细辨认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上。通读原文之后,如能将与选段有关的文字认真核查,根据上面提示的设错方式一一核对,找出暗藏关节,即可筛选出正确答案。

融会诗意 归类整合

2008江苏卷古诗鉴赏考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是一首知名度很高的诗。其中有一题是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内容。此题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题目要求对原诗句内容进行概括,而许多同学答题时,仅仅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这两联,不会提炼与概括。

概括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去粗取精,是分辨、归类与整合。先搞懂原诗写的是什么,所写对象属于哪个范畴,然后再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颔联写的是吴国宫殿荒草漫漫,晋国士大夫风雅不再,只剩一片坟地――这样回答仅仅是译诗,没有进行概括。吴宫花草与晋代衣冠代表什么,分属诗歌描写内容的什么类别?回答这些问题就是从具象到抽象的提炼。“吴宫”与“晋代”代表的是王朝,诗题是“登台”,“忧时伤世”是登高类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幽径”“古丘”则代表了萧条冷落,即当年的繁华如今衰败了, 因此答案便锁定在金陵的“历史遗迹”上。

颈联同样,仅答青天作了三山的背景,水流分隔开了白鹭洲,不得分。再追问一句,这些描写对象代表了什么?无论是青天、三山、河水还是白鹭洲,联系诗歌标题,可以看出,写的都是登上凤凰台后所见的金陵美丽景物。答案的关键就是“自然景物”。

爬罗剔抉 纲举目张

选做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是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这一题得分也很低,原因仍是缺乏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

许多同学能从原文摘出如下答案:

(1)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结识名流,游学日本,广泛涉猎。(3)吸收前人成果但不盲从;有考据学基础,又能吸收新知。

这是按原文顺序摘出并适当整合的答案,但还需将具体原因分分类,找出支配这些条目的“纲”来。譬如第一条的三点实际说的是主人公的“好学精神”,第二条说的是主人公成功的机遇――“广泛交游,开阔了视野”,第三条讲的是“治学方法”。

回答这类概括性题目,主要对策是从原文中筛选整合信息之后,还要做适当提炼,找出支撑这些条目的大纲。实际上这也是个思维问题。只知从文本中摘写答案,不会分类、整合、提炼,不会从“目”透视“纲”,跟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习惯有关。如果同学们能做到“进得去”又“出得来”,从整体和生活、文化常理上去观照文本,提炼概括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本栏目引用的2008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可在如下网址查询:)

上一篇:向微型小说学写作 下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