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概括能力的尝试

时间:2022-09-06 08:55:32

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概括能力的尝试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关键词:抽象 概括 归纳 总结

过去,教育一直遵奉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原则,对学习缺乏起码的主动性,所学的知识一点不会整理、概括,可以说不会学习。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所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表往往会掩盖事物的本质。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郦道元《三峡》一文,表现了三峡两岸绮丽的景色,文章通过描写几幅风景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课文画图,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语段让学生去读,读完之后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所画之图,可以写下来,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可以发现自己在景物描写方面的不足,或者是词汇,或者是观察的角度。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蒙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文言文时,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类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中的“罾”(《陈涉世家》),“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察今》),“公将鼓之”中的“鼓”(《曹刿论战》),“客将至,不冠不袜”中的“冠”和“袜”(《大铁椎传》)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名词所处的位置,就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一例;(2)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技能,并进行抽象概括,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教科书本身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鼎湖山听泉》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织材料。《林中小溪》通过描写小溪和森林之美,显示出小溪的生命力量。《飞红滴翠记黄山》围绕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来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特点。《画山绣水》紧扣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特点来描写。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要进行语文知识的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从单元扩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文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蒙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舒缓恬淡、意境幽远、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写景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文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流泪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郁闷。春天里的一个嫩芽,会使你怦然心动;秋日里的一片落叶,竟让我们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比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时,看着一张张亲切温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考,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我们只有让学生思考怎样去概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学引论》,主编 阎立钦。

《语文教学参考书》,主编 洪宗礼。

上一篇: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作文教学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