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动口、动笔的能力

时间:2022-02-12 01:03:20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动口、动笔的能力

语文课姓“语”,这个应该没有任何异议,教师们都认为语文课就应该上出语文味。但是,“语文味”到底是什么?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语文味离不开“读”,离不开“悟”,离不开“美”。让课堂书声琅琅,让学生多些诵读,从“读”享受课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感美,那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成功的课。

诵读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还是对内容的深入感悟,都需要学生去披文入情。课堂上,要让学生投入地读、用心来读,要把读的过程当做是一种心灵神游的旅程,读出理解,读出真情,在充分地触摸语言中感受名家经典的精妙。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和价值观”,教学中应该摸准学生的感情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触摸课文的感情脉搏,使课文的感情点、学生的感情点与教师的感情点能够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老师,如果老师首先能够有“语文味”,以他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语文素养去感染学生,有了这样的氛围和气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让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掌握语调、语速、节奏,去体会文章中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精彩,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就在学生的内心留下“声音影像”,营养着他们的身心。

可以说,有“语文味”的课堂,“品读”是前提,“体验”是重点,“享受”是目的。这就需要老师把课堂营造成和谐、平等、自由的天地。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前,老师先在黑板上出示了以下的句子: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然后提问:这句话出自哪里?写的谁?文中的“~~”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么读?

出自哪里很简单,写的谁也不难。“~~”的意思,学生们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是声音的起伏,抑扬顿挫,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

老师也适时做了补充。引文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不过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原作“倾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个性。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以致读错了字词也浑然不觉不以为意;从内容上看,让寿镜吾入境入神的不是什么名家的经典段落,只是浅显的清人的作品。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的专注投入。他是真正是用心在读,是在用读的那份陶醉感染自己,当然也间接地感染学生。尽管学生一时半会儿还很难理解老师,很难理解课文,但是毕竟给了学生一种感染的氛围。很难说以后的鲁迅没有受到当时寿镜吾的熏陶。

这里,寿镜吾调动了自己的人生阅历,读文章读出了自己的个性感悟。我们在阅读课文时也应该学习寿镜吾先生,真正带着感情来读,读出那份投入,读出感情,读懂作者的内心。

这个教学片断,老师靠船下篙,借助文中人物,着重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当然,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都能够尽量带着感情去读,读得聚精会神,那么这篇课文的理解也就不是难事了。

所以,语文味是学生在读中“悟”出来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指导学生多些品读,在朗读上下功夫。它能让学生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动能动性,真正的让学生与作者零距离,与作品面对面,在作品中畅游、体味,神游其中,陶冶情操。

阅读教学不但要读,还要引导学生动手,有道是“不动笔墨不看书”。 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教学实践,用“圈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效果非常突出。所谓“圈注”,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文章中圈点勾画,批语注释,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圈点批注的过程其实就是是学生读、思、悟的学习过程。

在语文课堂,让学生用圈注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乃至思考,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有用。“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对文中有所感悟的地方进行评点,品评优劣得失。它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全身心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在批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批注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随感式”、“质疑式”、“补白式”、“对比式”,重在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下面是学生在阅读《孔乙己》时所写的批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又“穿长衫”,反差很大,引入注目,浓缩了孔乙己的个性特点)。他身材很高大(说明身体条件不错,为下文写他不务正业留伏笔);青白脸色(暗示无正当、稳定的收入,说明食不果腹),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暗示饱经磨难,印证下文的偷窃);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乱蓬蓬”说明他不修边幅,邋遢;“花白”暗说年龄大,已失去了维持生活的能力)。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暗示是唯一的衣服,唯一的脸面,唯一的符号,不会脱下去)。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思想上,精神上中毒很深)。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表明他是这个社会的多余人,可有可无。有姓无名,暗示身世可怜)。

这种学习方法,无疑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动“心”,动“口”,动“笔”,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上一篇:《石钟山记》“见闻”考辨 下一篇:“评价有效性”课堂观察的“终极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