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5 11:34:58

综合教学管理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15-03

一、引言

所谓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综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广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综合教学管理效率。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需要攻克的难关较多。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之后,才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促进我国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和要求

1.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与过去传统教学体制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选课、教师评价等教学体系的相关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随之而来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大,面对这样的状况,进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对高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建设方面的要求,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现代化科技的运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计算机等硬件的建设,另外一方面是对校园网络的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了,才有可能进行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次,高校综合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就是要求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综合教学管理信息体系必须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内容,例如: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的选课、考试安排,教师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资源平台等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途径。

2.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传统模式现状

传统的高校综合教学管理出现了很多漏洞,与现代信息综合教学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处理比较缓慢,在信息扩散方面也很不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当前,高校为了突出学校教学的综合化管理,主要是以服务化、数字化为主,重点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提升了一定的档次。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结构繁琐,很多组织结构形成了方面的延伸;第二,高校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以及高校人数的扩招造成了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第三,缺乏信息的时效性以及组织结构要求信息发送是逐级的上传下达,信息处理非常缓慢。

3.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新要求

高校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需要新技术、新手段、新思想、新观念、教育改革内容、新方法、教育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重点融合的一个系统。从现代教育管理角度分析,现代教学综合化模式需要一个综合体,主要包含教育教学新观念、现代教育新手段、现代管理新方式、服务内容等管理整体模式,这样会使教育管理方面产生高效率的管理势头。教育管理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在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管理决策。

高校现代化决策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实现高校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发展科学的决策体系,需要一个完整的决策程序和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发展平台,是一个从传统信息处理的过程发展为信息技术处理的过程。学校教学信息技术不仅为了学校管理,还为发展学校知识等传输管理提供了方向。校园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校园综合运行状况的全面分析,提高高校领导层的决策和对学生服务工作的改善。

三、校园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

1.指导思想

思想建设对于高校校园综合信息化来说存在着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思想建设指导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高校统筹规划

高校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也是改革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高校统筹计划工作来说,需要对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法、项目管理等进行多方向开发与发展研究。重视高校统筹计划工作是当前高校发展教学信息工作的第一步。

(2)项目分步实施

项目分步计划与安排,是发展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思路之一。涉及对系统信息的需要进行仔细调研,对系统方面的数据进行设计,对需求进行分析与实施,对专题进行拓展,加强管理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等诸多环节工作。

(3)专题分析应用

专题建设,是让高校信息建设分小项目发展的核心思路,使得内容更为专题化、细分化、科学化、决策化、信息化。根据高校专业化部门的不同,可以详细细分到各个部门进行资源管理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系统推广使用

系统处理好有利于高校综合教学管理的实施。依靠科技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是当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推广过程中,需要高校领导做好领头作用,重视高校信息化工作在高校综合管理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与优化高校综合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方向。

2.利用校园综合信息系统进行决策分析

高校系统信息体系是需要一定的结构设计的,根据高校系统技术分析,主要内容由数据采集层、表示层、资源层和其它系统层4个层次组成,它的核心是业务层。综合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向现代化管理迈出了第一步,它只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工具,要想实现科学的决策还需要充分发挥咨询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咨询系统还不够健全,许多高校虽已设立了一些咨询机构,但其“智囊”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般的高校领导者仍习惯沿用“经验”来进行决策,这已远不能适应愈来愈复杂的高校管理工作。新世纪的高校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后,加强决策咨询系统建设。

四、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树立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理念

先进的综合教学管理理念引导综合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要促进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首先应该树立相应的理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落实相关措施。相应的管理阶层应该时刻注重理念的宣传,高校管理者以现代化信息管理理念作为思想引导,作为建立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动力。管理阶层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学生更好地运用相关管理体系,管理阶层应该注重教学信息管理体系的切实可行性。只有真正实用,才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否则,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只是一纸空谈。

2.构建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体制

合理的理念是体制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管理阶层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合理构建。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并不是仅仅将原有的综合教学管理体系机械化,而是使之现代化、合理化、高效化。不同高校的教学信息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在将其信息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构建。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内容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学生信息反馈等等。高校在构建这些基本的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体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增加学生奖惩制度、教师等级评价等内容。

3.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应该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真正实现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实时收集相关信息是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信息交流平台的基础。应在第一时间及时与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相关的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否则就失去了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意义;其次,信息交流平台应该包括各种体系化的信息。关于教师的信息应该有教师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式、教师人员管理、督导教学检查等等。而关于学生的信息就更为庞大了,不仅包括基本的学籍管理,更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建立健全教学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学生及时地了解相关信息,更好地促进其自我工作学习的完善,真正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教师、学生管理信息化

教师、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实现高效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信息化不仅仅是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的要求,更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教师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更多地体现在其教学过程的现代化、信息化,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则要求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化管理,力求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管理者应该优化管理体系,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获得帮助。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教学考核、个人培训等相关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相关领导以及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个人发展。只有使教师看到个人在高校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前景,才更加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管理者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要求,管理者在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更应该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我定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状况,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制定自我培养计划,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趋势,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也应该积极实现自我转型;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管理方法运用较为悠久的高校,更应该将传统管理方法的优势与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真正实现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实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一方面要按照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实施针对性措施,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信息化进程中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并不是表面上的管理机械化,而是管理理念的信息化。只有运用真正先进的管理理念,才有可能做到高校综合教学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陈锋敏,李颖智,罗田.校园金融信息化与高校管理现代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0(5).

[2]程蕾.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13(22).

[3]刘晓玲,魏晨,镇卫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理念先行;协调运作;多级联动;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49-03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在“985工程”一期,清华大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学校机构改革,将管理与数据处理相分离,减少管理层次、缩短工作流程。在综合教务、网络教学等教学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当时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自1998年开始运行以来,在国内高校率先实现校园网上的学生注册、收费、选课及成绩查询,不仅使清华大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处于全国高校领先水平,而且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的支撑条件。[1]

在“985工程”二期,清华大学设立了专题项目“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开发和建设,并于2009年正式上线运行。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规划建设了十一个业务系统,一组公共基础中间件和一个教学综合数据库,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2]其中,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是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的核心系统,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庞大、复杂和用户量最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承载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承载教务管理各项工作、保障教学管理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理念先行,管理部门主导系统需求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是整个系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业务需求分析做得是否合理、全面、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清华大学新版综合教务系统的建设,改变了以往由技术部门主导需求分析的模式,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注册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学管理部门为主导,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建立各个功能区域的信息模型,制定研发策略。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一方面,组织召开由教学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参加的方案论证会,对于在需求分析讨论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设想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形成决定;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及技术研发人员一起多次讨论具体的业务管理需求,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完整准确地体现教学管理理念的需求分析报告。在系统测试阶段,教务管理人员充分参与各业务模块的具体功能测试,并邀请任课教师、学生等教学主体参与系统测试,从而保证了系统建设与原始需求的一致性,进一步保障了教学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二、实现跨部门的协同运作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在支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局上,还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缺少统一规划、技术架构不统一、业务模型不一致、系统之间条块分割、功能交叉不覆盖等问题,[3]难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清华大学在“985工程”二期新版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中,注重以人为本,重视顶层设计、统一规划,通过用户行为和权限模型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的协同运作,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1.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技术平台

通过对全校教务管理业务的综合分析,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界限,划分出职能区域,建立相应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遵循“大集中”的建设原则,以顶层设计为核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执行统一标准,互通互联,实现教务管理的跨部门运行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理念的有效落实。[4]

2.建立灵活有效的权限管理体系

教务系统用户众多,不同用户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职权亦不同。在旧版教务系统中,通过给用户直接分配相应的业务模块或菜单来实现权限管理,这种做法不易于管理,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为了给各类用户提供全面、完整、准确、快捷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引入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机制,根据业务规则和安全策略设置不同的角色,再将相应的角色分配给用户,从而实现用户和权限的隔离。[5]

三、完善多学期并行的运行机制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教务运行周期一般只包括春、秋两个学期,同时在暑假期间,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但是暑期的教学活动安排一般不作为正式的学期来组织教学管理。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包括春秋两个长学期和夏季一个短学期。在长学期里,主要安排基础课教学,保障基础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夏季短学期里,组织较为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等。[6]当时的教学管理重点是对春、秋两个长学期的串行运行,而夏季学期不完全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安排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随着“985工程”二期新版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流程按学期串行运作的方式,实现了教学管理的多学期交叉运行。一方面,在教学流程中贯穿学年学期的动态信息,支持夏季学期同春、秋两个学期一样,灵活地进行开课任务书的录入,机动地组织排课、选课、成绩管理等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7]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学年学期,查看教学过程、课表、教学评估结果等。同时,改变了小学期仅仅安排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理论课、研讨课、讲座课等。另一方面,教务系统的流程由串行改为并行,支持多学期交叉并行的运作方式。例如,在春季学期里,交叉安排夏季学期和下一秋季学期的选课,同时正常进行春季学期的教学活动。多学期交叉并行的运行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灵活性及工作效率。

四、创新多级联动的管理模式

清华大学通过“985工程”二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成运行,改变了传统的校级、院系、实验室教学管理相对独立、缺乏联动、缺少统筹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校级、院系、实验室的教学管理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实行多层次、多部门、多用户统筹运行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真正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

教务系统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统一管理,通过一起下达教学任务、录入开课任务书、排课、选课等教学环节,统筹安排暑期实践课、独立实验课、带有实验学时的课程等,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教学时间的协调一致。

2.一级选课与二级选课的协调运行

随着学校教学活动的不断丰富,仅有一级选课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对于实验课、辅导课、讲座课等,需要在一级选课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组、分项目、分班、分时间、录成绩等二次组合安排。教务系统支持一、二级选课学生名单的连带维护,即一级选课名单的增删改,直接连带二级选课系统。学生在一、二级选课时,系统统一进行时间冲突判断,从而减少了学生的课业冲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3.课上与课下教学管理的优势互补

网络学堂作为校内主要的教学辅助系统,使得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完善和拓展。网络学堂的教师、学生、课程、班级等信息全部来自于教务系统,并不定期地保持与教务系统的同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教学服务。

4.校级管理与系级管理的有机结合

教务系统支持校级管理为主、院系级管理为辅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排课、选课、教室、排考等方面采取校级统一管理的模式;而在新开课申请、培养方案维护、开课任务录入、成绩录入、学位管理、综合审查等环节,采取校级管理与院系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两种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教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高效性。

5.多层次、多部门、多用户的统筹运行

教务系统涉及教务处、研究生院、注册中心、各院系等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广大的任课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等众多用户;涉及选课、成绩等二十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支持多层次、多部门、多用户的统筹运行。

6.学历生与非学历生的趋同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在支持研究生、本科生等学历生教学管理的同时,支持校外旁听生、国际进修生等非学历生的教务管理。非学历生与学历生的教学管理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共性环节上,将非学历生直接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在个性环节上,构建国际进修生管理、旁听生管理等业务系统,适应教学管理的需要。

五、构建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运行体制

教务系统是连接学校与院系、协调教师与学生教学关系的中心纽带,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保障教学计划实施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教学管理者必须明确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本理念,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进一步实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1.构建教务管理与服务的专门机构

清华大学设有负责全校教学管理运行工作的注册中心,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以及任课教师和各院系提供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并主要建设和运行教务管理系统。注册中心负责的主要工作有注册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教学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等。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注册中心在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以及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在系统运行中体现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管理同样离不开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来体现。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的根本。通过运行教务管理系统,将教学运行的管理文件,如选课管理办法、成绩管理办法等纳入到系统运行的相应环节中严格执行,使教务系统成为各种规章制度的运行载体,有效地保障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3.在系统运行中体现人性化服务

首先,建立个性化的用户环境,通过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贴切服务。

其次,构建教学信息服务体系。为全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实时提供教学过程信息查询。例如:任课信息、选课信息、成绩信息、培养方案完成情况等;为教学管理人员适时提供准确有效的培养信息、预警信息等;为学校各个管理职能部门提供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例如:为定向办提供所有定向生、国防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为留学生办公室提供所有留学生的学籍、交费、毕业审查等信息;通过对教学状态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各级领导提供深层次的决策支持信息。?

参考文献:

[1]吴敏生,沈培华,王映雪,李学农,赵熊.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2]宣华,郭大勇.构建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3]宣华,郭大勇.依托信息技术的高校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4]宣华,蒋东兴.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2).

[5]吴海燕,苗春雨,刘启新,孙方成.Web应用系统安全评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4).

[6]宣华,郭大勇,邓伟.构建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J].教育科学, 2009(3).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3篇

开放式教学法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增进与学生的联系、提高教学管理效果。为促进该方法在教学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应该结合教学管理工作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完善教学管理内容、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法;高职教学管理;目标;内容;方法

0引言

教学管理是高职学校的重要工作,做好该项工作能有效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教学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学管理的观念更新和学生的发展,开放式教学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高职教学管理中通过该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增进与学生的日常联系,促进教学管理效果提升。

1开放式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开放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顺应现代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1概念。

开放式教学法就是围绕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营造开放、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管理氛围,密切师生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2特征。

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发式教学法具有自身显著特征。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师生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同时该方法还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师生互动,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最终实现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目的。由于该方法适应高职教学管理需要,有利于增进师生互动,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因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2开放式教学法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高职教学管理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开放式教学法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增进与学生的联系。

开放式教学法注重增进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该方式的利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开展学习活动,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

2.2提高教学管理效果。

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效果,高职教学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开放式教学法适应教学管理需要,通过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与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构建和谐的教学管理氛围,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能促进教学工作有效进行,对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开放式教学法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为落实开放式教学法,实现提升高职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根据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应用对策。

3.1明确教学管理目标。

开放式教学法的目标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健康、思想觉悟等方面,教学管理中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根据高职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丰富知识储备,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思想觉悟等。教学管理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完善教学管理内容。

在开放式教学法的引领下,根据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教学管理包括课程安排、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等内容,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有效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3.3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开放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管理方法,规范学生的日常行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更好学习相关内容,促进教学管理效果提升。教学管理中,要注重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有效学习相关知识,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不断增强实践技能,实现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目的。

3.4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更为有效的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过程,开放式教学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合理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加深对教学管理理论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5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开放式教学法对教学管理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增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等,灵活应用开放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要注重优秀教师管理队伍引进工作,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4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法满足教学管理需要,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应用对策。从而规范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学生的行动自觉性,促进高职教学管理效果提升。

作者:杨晓英 潘漫漫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骆蕾.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5(4),191

[2]刘晴.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2-73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宇主编.广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分制教务管理创新

Abstract:Baseonteachingmanagesystem,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andmanagemeans,thetextexpoundthenewchangeof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workaftercarringoutthecreditsystemteachingmanageanddependonabsorbingtheformerresearchharsvest,discussing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ofhighschoolinordertopromotingscience,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onhighschool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manage.

Keyword:creditsystemeducationalmanageinnovation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宇主编.广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6篇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 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 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宇主编.广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按照特定的目标、原则以及方式实施科学的教学调控与管理,以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化开展,高职教学管理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及系统性的特点。文章将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希望能够对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中主要存在着教学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教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以及学生实践场所较为匮乏等问题。

(一)教学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机制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时展的特点进行灵活更换,进而满足不同时期的教学管理需求[1]。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中多采用着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没有结合当前市场变化的特点进行适当改革,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教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

当前教学评价的方式多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开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能力。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特点,学生的技能考核、综合素质等方面内容没有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指导活动也不利于有效创新,难以真正结合问题提升教学总体质量[2]。

(三)学生实践场所较为匮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进而真正发挥教学的价值,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当中[3]。但是在当前的高职教学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学生实践训练场所不足的问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足,一些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对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可以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以及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方式构建。

(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具体内容以及人才会具备的技能水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优秀的用人单位之间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学生能够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更多的“订单型”人才,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例如高职院校在教学教学体系构建之前,可以进行综合的企业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技能水平要求等等,并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特点,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等等,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注意岗位的针对性、实用性,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二)创新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于保证与提升教学质量,新时期背景下需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与管理,保证高职院校各项教学管理活动的有序化、科学化开展,达到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预期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单一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方式不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一些学生存在着工作中工作态度不佳、工作质量较差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需要加以适当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需要创新高职教学评价的方式,将单一的高职院校评价管理方式转变为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评价的方式,通过多方面的指导和评价,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支撑。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建立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活动的全面化特点。高职院校首先可以强化外部监督队伍的建设,融合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其次学校可以构建多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在线问答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家长以及其他同事对学生的评价情况,保证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的价值,并结合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指导方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综合质量。

(三)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教师个人的教学指导能力、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等均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鼓励专职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将这些专业内容,职业中会遇到的各项问题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能够更加贴近于工作实际。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完善教师的能力标准,结合发达国家教师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提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教育科技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表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以及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方式,真正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教学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教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以及学生实践场所较为匮乏等问题,为高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柴蓓.探析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80+82.

[2]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5:100-103.

[3]张会军,陈锋,许珍.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35:143-144.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8篇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9篇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宇主编.广西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综合教学管理范文第10篇

[摘 要]针对目前出现的以校园网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育系统,本文以点带面,基于对锦州医科大学的混合教育系统解析,运用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混合教学系统AGIL功能分析模型,从适应性、目标性、整合性和运行维持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应的教学系统,符合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AGIL分析;教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4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教育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学校地理及业务范围内的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园网,已成为高校发展必备的基础性教育教学辅助型综合业务平台。其职能之一是为学校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提供支持,另一个职能核心是为学校教学、科研等,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近些年,依托校园网平台的教学职能,新型的传统的线下教学和先进的校园网线上教学的混合教育运行系统不断出现,并进入运行实践阶段,相应的研究不断出现。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模型对校园网平台下的混合教育系统进行分析。

1 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育系统概述

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育系统是在高校原有的传统的实体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功能体系,是基于校园网系统线上教育教学的开发和实施,是传统实体教学的拓展和新模式。研究者在“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O2O教学模式研究”中对相应的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系统论和生态构成的角度说,校园网络平台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和运行系统。不同高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和线上教学系统的开发实施,属于定制的软件工程应用项目,因此,其系统构成和功能划分略有不同,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的校园网和线上教学模块为依据,给出了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育系统的生态体系,目的在于以点带面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

线下教学系统。线下教学系统运行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是基于高校已有教育教学的资源和环境开展的实体化教学,其形式已被大家所熟知。

线上教学系统。线上教学系统运行的参与者依然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但其教学地点与环境转移到校园网平台。锦州医科大学的校园网系统由辅助管理的职能体系(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图书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和其他职能系统)和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课程总览、师资队伍、课程运行、学生选课和自量保障等部分组成)构成,前者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通过相应的职能系统参与到教学组织与运行过程,后者是线上教学直接开展和运行的场所,其主要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

混合教育系统运行。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混合教育系统的运行采用申报制。教师根据所讲授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制订相应的课程线下、线上教学开展的详细计划、大纲、教案和考核方式等,并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申报给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审批后,线上通过校园网平台职能管理系统进行教学安排和设置,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由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部分进行支持和完成。线下依然按原有的实体教学过程进行。

2 AGIL分析

AGIL在功能上说明了系统的整合,指出行动系统的存在必须满足4个功能要求。一是适应(Adaptation)。任何行动系统都存在于特定环境,在环境中获取其生存、发展的资源,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控制环境状态,进而才能实现系统的存在。二是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目标是系统的导向,系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能通过系统自身的能力实现目标。三是整合(Integration)。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一个系统包含多个部分或子系统,相互之间基于不同的功能和职责相互配合、实现协调一致。四是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维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状态的保持,系统中断或暂停时应能保持其状态,二是系统在恢复时依然能正常运行。四种基本必要功能的满足,使系统得以保持稳定性。当系统出现越轨和偏离常态的现象时,可通过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使系统恢复到新的正常状态。

(1)高校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的适应性。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教育网络化发展的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思路,被定义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基于校园网平台是教育向网络化发展的主要举措。二是适应学生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多元化首先是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移动教学、网络课程、微课、在线教育联盟、在线实践等教育形式已进入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基于校园网平台的混合教育形式正适应多种形式的需求。其次是内容的广度不断增加,网络平台是开放的平台和资源的平台,适应教学内容的要求。三是适应经济上资金投入的需求。校园网平台下的混合教育系统是在已有的校园网系统应用的二次开发,对基础设施投入的要求和教学平台软件开发的投入较少,适应学校资金运转的能力。四是校园网平台下的混合模式适应教师及学生的技能能力。整个系统是一个服务性平台,只要教师、学生具备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

(2)高校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的目标性。高校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的目标是通过校园网平台的网络教学系统,服务于传统教学向网络化教学转变的需求,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其目标是确定的,其系统职能是明确的。系统线下、线上功能及职能划分明确,系统辅助系统完善,通过教师、学生及管理职能部分的通力协作,完全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已有的高校混合教育模式的运行结果也验证了其目标的可达成性。

(3)高校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的整合性。在传统的实体教育中,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辅助职能部门、教学环境与资源系统等组成了一个整体,服务于教学目标,构成了线下统一体。同样,校园网线上教学中,教学管理辅助管理职能部门影响到校园网教学管理的各个子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起了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学生于一体的有机的教学整体。线下、线上混合模式的运行依赖于教师教学内容的线下、线上的统一化安排,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线下、线上教学基于教学内容又构成了有机统一体。最后,校园网的作用范围是高校个体本身,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与高校自身又是高度整合体。

(4)高校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学系统潜在模式的维持性。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高校的校园网络是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平台,其自身具有功能的维持性,平台系统运行过程中混合的教学模式可以由教师、学生自行调节,随时开始、中断和继续。同时,校园网具有灾难恢复功能,这是软件类应用必备的特性。

3 结 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教W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校园网是高校基础性综合教育教学服务的平台,依托校园网平台的网络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各个院校也纷纷开展了基于校园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的混合式教学系统为切入点,进行了系统的生态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用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模型进行了适应性、目标性、整合性和维持性分析,指明了校园网平台下混合教育模式系统基本功能的要求,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智慧,赵建华.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4(5).

[2]肖凤翔,董显辉.基于AGIL模型的职业教育发展分析[J].职教论坛,2013(34).

上一篇:城镇管理范文 下一篇:智能化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