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4 05:00:21

综合实践论文

综合实践论文篇1

【关键词】探析 中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理论 实践

中学语文的教学是中学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随着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不再仅仅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学习,也不再只是作为一门应试教育的课程,它有很多的实用性,能够促进人的品质的塑造和思维的开拓,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思维创造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老师在教学时,就一定要注重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只有充分地把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方式,才能够实现真正地综合性学习和教学过程。并指导学生用语文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不断的开拓创新。下面本文就简单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和总结。

1.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1.1 顺应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和学习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做好中学语文的学习和教学的全方位发展,那么就必须寻找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道路,这也引起了我国范围内自发地形成了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的发展氛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追求中学语文课程的综合化教育改革,培养科学精神,不断地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方式进一步实践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与此同时,中学语文基础教育也呈现出了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1.2 适应课程的综合趋势和中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需求

中学生只有学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塑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方式的养成,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美好,能够对学习语文充满激情和乐趣,才能够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兼顾了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育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

2.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是借鉴不同的教育理论来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下面我简单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加以介绍。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学说发展和实践理论成为了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个性化心里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那么综合性学习就要求学生要注重个性化和整体的发展,注重在实践中对语文学习加以利用。

2.2 教育学理论

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就是不断地吸取不太能够的教育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式地学习方式,同时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学习和联系发展,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这些方式和理论都深刻的体现了教育学理论挂念和思想。

2.3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上说,人的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是一个统一和分化的过程,那么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既要做到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又要做到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实现了分化统一的发展过程。

3.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3.1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讲究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发展,根据学生个人不同的素质、性格、爱好、优势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察,对学生的课程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展开,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索学习,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比如学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有关钱学森生平的相关内容的搜集,课外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收集等方式,从而更加地对钱学森的事迹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了解,那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习发挥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比如针对不同学生获取的有关钱学森的知识内容不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互相学习,通过对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给予的适当指导,从而提供信息给予学生,启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地完善。

3.2 重视学生调查实践等活动过程的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进行有效地教学,在学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这一课时,由于其涉及到的是比较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那么学生最好是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获取最新的相关信息,可以尽量地扩大获取教学信息的途经,比如一份研究报告、一份展板等都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获取和收集。

3.3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注重经验交流、总结和分享的实现

比如《在出狱欢迎会上演说》这一课,学生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进行课题结束后的演说,从而在每次的主题学习结束以后,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能够将学习成果不断地扩大,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经验总结和课程总结,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一方面促进了学习之间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尽量做到自我反省。

4.结束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单调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师的适当参与,以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开展主题活动,从而使中学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好教材有关预设性材料、方案等设计问题,同时做好语文学习评估,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中学语文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巧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08:01~47

[2]靳彤.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建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4):31-36

综合实践论文篇2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我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来表达对诗意理解的能力。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利用课改理念,让学生学会评价。

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以来,课堂评价由教师为主体到由学生自己、同学间,小组间和老师的多主体评价的转化。从上学期开始,我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他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我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这其实也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 也不利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所以我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评价语式。这样的评价语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他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出思维过程。我训练学生学会评价,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评时要引导学生先看优点和长处,然后再提不足。在学生自评或互评时,我不在一边旁观,而是把关注的面铺开些,适时对评价者进行再评价,及时鼓励和表扬会评的学生,激发他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兴趣和自信。经过训练,不少学生初步学会了评价自己和别人。例如:“我听他读课文,就像看见课文中的景物了。”“他说的真流利,真有趣,我都被吸引住了。”“我要像他学习,也要写出像字帖上的字来。”“老师,我觉得自己今天写得字比上次漂亮多了,你可以奖我一朵小红花吗?”等等。学生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还能做些评价,这不正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吗,这也是未来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

综合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语文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37-02

被和宋庆龄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树立了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教育理论财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和“甘当骆驼”的身体力行精神流传千古,永远哺育着后代千千万万的教育者。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现在看来仍然具有意义,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笔者就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浅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念的体现和运用,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促使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展开。

新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一共五册课本,每一册每一个单元中都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超过一半内容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学习感悟并获取相关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在这些教学活动别要注重“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所谓的“教”就是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精心备课巧妙点拨。所谓“学”就是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学到真知识、真本领,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谓“做”就是“活动”,这种活动绝不能局限在课堂内部,而是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是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良性结合、相辅相成的重要“桥梁”。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即是其典型形式。

陶行知先生这样解释过“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的中心,正是获取学习方法,得到真知的实践活动。

再看目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在中职语文被边缘化的现实前提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是被弱化和边缘化。教师没有重视,学生更是没有重视。绝大多数语文教学中把综合实践活动放在极其次要的位置,教师教学重点都是放在每个单元考纲规定的篇目,尤其是文言文和古典诗歌教学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几乎没有展开。学生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更是肤浅,只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语文课本每个单元后面的附加内容,从未认识到这也是必须参与其中并把握相关知识和提升语文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充分领会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精髓,处理好“教”“学”“做”之间的关系,使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高效地开展,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学”“做”定“教”

“以学定教”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然而在教学中,很多人只是把“做”狭隘理解为“做题”,这样背景下的“教”与“学”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要以“学”确定“教”之外,还要以“做”确定“教”,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确定教学方法。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筹备工作。

1.为了宣传“低碳生活”,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社区宣传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一份活动计划。要求:安排合理,措施得当。

2.近期,社区举办了“低碳生活进社区”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你参与了活动的筹划工作。(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标语。(2)你打算设计哪些具体的活动形式。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确定教案,只是把这项活动看作是一个考题。此项教学内容是“筹备活动”,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没有实地考察了解,学生写出来的计划或者标语必将缺乏针对性,只是人云亦云而已,教学结果就只是学生学会了几句空洞的口号,没有了解现实社会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教师的备课以及教学也就等同于一般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完全脱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违背了课程计划。作为语文老师在组织开展此类综合实践活动前应该对“做”进行详细备课,确定活动地点,考察活动环境,保证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能够让学生从调查活动中有所感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活动前做好准备,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活动高效。

二、以“做”“教”促“学”

学生的“学”,需要有效驱动,这就必须有巧妙的教法和切合实际的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做”的角度来讲,课本上已经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还可以此为核心,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除了课程已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还可以从实际出发,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紧扣社会热点,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这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课程的兴趣。把课程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和本课程创设核心理念契合的。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也正是批判旧中国八股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以考取功名为目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象而产生的。例如,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语、名句、典故交流会

1.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名句进行赏析。

2.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滕王阁序》

上文中运用多处典故,请仔细品读,并写出你的感悟。200字左右。

这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时,一定要举行交流会活动,一般情况下因为白天课时紧张,许多老师就简而化之,把此项活动变成诗歌阅读鉴赏课堂教学,无形中改变了课程性质,对学生来讲也失去了兴趣。所以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把该项课程上成活动形式的课程,如果课时紧张完全可以安排在晚自习时进行。教师要精心安排活动程序,组织学生做好各种课前准备,并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设置竞争性环节,可以采用分组交流竞争的方式展开,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交流会这样的活动形式非常好,我们可以拓展延伸交流的内容。除了课本设置的成语、名句、典故,我们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比如,举行“家庭温馨故事”交流会,要求各位学生采撷家庭或者亲朋好友的家庭温馨故事,在活动中交流。这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人,还可以弘扬中国传统家庭美德,传递促进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这也就实现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的培养“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

三、以“教”“学”成“做”

我们所说的“做”,也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一个平台,但它又绝不是个冷冰冰的平台。陶行知先生对“做”的阐释非常深刻,下过一个广义的定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寻求出路。”他又说“是活人必定做。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他主张学习应该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出发,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学做合一”其中的“做”是核心,他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在语文方面,我们给“做”一个范畴,至少是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无论“教”还是“学”,都应该在活动中指向上述课程目标,方能显示出本质光芒,充分彰显育人功能。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决不可忽视,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把老师教学的智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融入其中,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来,慢慢成熟起来,成为一种语文教学乃至所有学科教学的优良课程模式。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很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极好的范本。如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流行风・古典风――流行歌曲歌词欣赏”。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请你写出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并说说他的“风流”之处,对你有何影响。

2.古典诗歌单元鉴赏结束后,班级就“流行风・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在本单元《山居秋暝》《八声甘州》《青玉案・元夕》中任选一首,创编一首流行歌曲,并简单谈谈演唱的歌手、伴奏器乐、舞台背景方面的安排。

再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加强消费指导,培养勤俭美德――职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

1. 班级组织了一次对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并分小组完成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在专题讨论会上,各小组都派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1)请你设计两个问卷调查的问题。

(2)针对学生中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请你提出三个可行的建议。

2.社会调查显示:现在95%的中职学生拥有手机,75%的中职学生拥有智能手机,32%的中职学生拥有苹果手机。手机主要用于上网QQ聊天、看小说、打游戏,每月的手机费用占生活费的20%。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当代学生手机消费的看法。要求150字。

此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又是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体现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紧密关联。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这些课程内容,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体现“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的典型课程形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最能彰显“生活教育”理论。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应该好好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方法,促进职教语文改革的深化,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明. 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陈跃英.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尝试[J] .职业技术,2013,(12).

综合实践论文篇4

(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当前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且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具有创造性、简单性的体验活动。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音乐、舞蹈以及游戏元素等,在这些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性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通过以上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成功吸引其注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好奇心的趋势,其学习参与性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最终达到了语文教学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有利于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课本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跟现实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大都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说小学语文是搭建在小学生日常生活和书本之间的桥梁。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让学生学到了生命成长的过程,了解到了青蛙由蝌蚪到成蛙的生长过程。再比如《王冕学画》一文,能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总的来说,通过以上这些寓言故事的学习,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并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格,在教材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小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学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实践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一)引导式实践

不可否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性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综合实践的运用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实践为目标,并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对小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实践结果进行纠正和补充。这就在另一方面决定了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感受到进行综合实践的自和选择性。比如在进行《扬州曼》古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西湖美景、聆听扬州小曲、参观扬州八怪纪念馆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扬州城的繁华,在此基础上加深其对该诗歌主题的理解。

(二)自主性实践传统

“先教后学”的教学传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搭建起小学生自主实践平台。自主性实践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做到充分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最终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鼓励式实践

所谓的鼓励式实践就是针对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弱项,比如口头表达能力差或者是书面写作能力差等问题,预先设计好教学实践内容,并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小学校园中经常看到的学生海报多是刊登学生书写的内容,对于海报编写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海报绘制小组,通过一系列的跟踪学习和模拟操作等过程,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在获得肯定性的表扬之后其学习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合作式实践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实质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合作式实践的综合实践方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能有进行亲密合作的空间,实践活动只有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在小学生进行合作式综合实践中,在其头脑中初步形成了对于团队力量的认识,使其在互相学习、互帮互助的综合实践过程中达到了增加同学友谊、激发自身潜能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引导其自主性的进行任务选择,最终通过合作的方法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三、综合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综合实践,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目标,在进行目标制定时应对以下方面进行着重考虑。首先,活动目标的制定应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为出发点的。其次,活动内容应充分满足小学生群体的兴趣和爱好,并与其知识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相适应。再次,综合实践过程中应注意小学生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完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起具有综合素质的小学生。

(二)广泛参与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整体参与性,针对当前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问题,应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差异化分配,在任务分工的基础上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使其能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自身价值并获得成就感,最终使学生在互帮互助过程中形成良好品性。综合实践能有效弥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小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并最终挖掘出小学生潜能,达到扩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综合实践论文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地理、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课程形式正是有效联系语文学习与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有力纽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效完成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注重体会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的快乐

众所周知,综合性实践活动给我们所呈现的只是一场活动,或者一节展示课,但这仅仅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冰山一角,更多、更广阔的快乐在于准备过程中搜集资料的不断“发现”。从中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为综合性实践活动本身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会到了操作、发现的快乐。由此,他们会由衷地爱上语文知识,爱上生活本身,爱上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在举行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准备阶段从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入手开始搜集资料。结果很多学生在后来的课堂陈述中表示,以前像戏剧剧本、诗歌、随笔这些在课堂上较为冷僻的体裁,他们根本不感兴趣,觉得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但这次搜集活动过程中,他们竟然深刻体悟到了这些文学内容的巨大魅力。一名学生在看《三块钱国币》的过程中,为丁西林最后一刻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的艺术性想象写作手法尤为赞赏,当了解到他还是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时候,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并坚定了自己全面发展,绝不偏科的学习原则。有名学生在整理徐志摩的诗歌材料过程中,对其回环往复、首尾呼应的写法由衷地钦佩,并不断地模仿,不断地写作,竟然写得有模有样,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甚至还有几篇“豆腐块”在相关报刊上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全员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猛,国际竞争日趋复杂,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强大能力,更在于其能够有效融入到具体的团队活动与集体组织当中。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学活动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与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中流砥柱型人才。这方面,综合性实践活动就需要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元旦前夕,结合这一重大节日,笔者将“新年寄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搬到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为“新年寄语”活动准备几个节目。不用教师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自觉组成小组,有效合作,排练精彩有趣的节目,为新年的到来献礼。排练过程中,朗诵小组的成员全体上阵,或独口,或齐声,有模有样,煞是好看。甚至有的学生还设置了对白展示,集体发声烘托气氛,运用音乐背景为朗诵增色等活动环节,将学生们的朗诵才华与青春活力展示得淋漓尽致。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谈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学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相信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挖掘条件,倾情投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延展无限时空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基于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而开设的一项学习形式。为了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几节课来进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积极组织,即使是在学校,我们也需要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一些活动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创造条件,延展无限时空。

从地点来说,不仅仅课堂是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阵地,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电教室、广播室、形体室、活动室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活动的有效空间,结合这些场所的具体职能,将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融入其中,会一石多鸟,取得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在时间选择上,每周学校组织的升旗例会、班级班会、植树节的植树活动、团委的入团仪式、德育活动的教育讲座、安全活动的主题会议等,都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多方联系,与这些活动相整合。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锤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升华了这些专题活动的活动效果。可以说,只要我们教师有心,学校与家庭、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无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我们需要积极挖掘,倾情投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永.职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0(12).

综合实践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北京;农村雨洪利用;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0)01-0045-02 北京市近年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雨洪资源利用,建设了一批农村雨洪利用工程,在涵养水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形势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郊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农村雨洪利用的意义 1.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 北京市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 m3。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汛期短历时强降雨致使河道防洪压力增大,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调度,大量雨洪水未经利用而白白流掉。在2014 年南水北调水入京前,有效利用现有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科学利用和管理雨洪水,是提高地区供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2.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类型,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用水保障,是水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农村雨洪利用工程,可利用蓄积雨水补充苹果、樱桃等优势产业的灌溉用水,同时可改善水环境,营造休闲、采摘等产业园区景观,更好地服务于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3.创建乡村优美环境 城乡接合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又是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区域。该区域的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活污水沿街漫流,汛期形成雨污混流后全部进入村内坑塘。建设农村雨洪利用工程,整治村内水环境,成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4.挖掘雨水资源潜力 北京市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平原区雨洪利用实践,通过拦蓄汛期雨水,入渗补源,调节浅层地下水。 1997 年后,在山区县建设雨洪利用工程9300 处,增加蓄水能力203 万m3。目前,农村雨洪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巨大潜力。据统计,全市郊区尚有953 处废旧坑塘、砂石坑、老河湾等,可以用作蓄滞雨洪,蓄水能力3 000多万m3。农村雨洪利用面临新形势、新政策和新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创新雨洪利用建设与管理,成为郊区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农村雨洪利用的主要做法 北京市按照“雨洪管理、科学利用”的循环水务建设理念,坚持“山区增加水库蓄水、平原增加回补地下水、村庄增加农村生产可用水量”的建设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收集回用汛期直接排放的雨水资源,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 1.夯实基础,规划先行 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依据规划安排建设项目。采取发放普查表、现场调查、基层座谈等多种形式,对郊区可利用废旧坑塘、老河湾、砂石坑等进行了普查,在摸清雨洪利用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雨洪利用潜力分析。结合村镇规划、排水规划以及防洪等相关规划,编制北京市农村雨洪利用工程建设规划。规划重点建设3 类工程。一是与村内水环境整治相结合,以雨洪利用工程为载体,对村内污水、垃圾、厕所、沟道、环境进行同步治理,改善村内水环境;二是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在通州、大兴、顺义等郊区平原区,利用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通过拦蓄雨水、蓄滞雨洪、连通水系河网,减轻河道防洪压力,发展蓄水型雨洪利用;三是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农业园区的温室大棚棚顶、硬化路面等集蓄雨水,补充作物、绿地灌溉用水的同时,营造景观水面,实现增加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和提升园区环境质量,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服务都市农业型雨洪利用。 2.部门联动,资金聚焦 农村雨洪利用工程被列为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折子工程”,市农委、财政、水务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将新农村建设资金、郊区水务建设资金进行整合,设置专项资金以政府资金补助的形式用于工程建设,其余费用由区(县)、乡(镇)、村各级进行配套。市财政局负责农村雨洪利用建设政府补助资金的安排、下拨及使用和监督,

综合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 工作流程 毕业实践 软件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25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ion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Design Based on Work Flow 

ZHENG Xiang, XIAN Min, WU Pe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Deyang, Sichuan 618000)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 put forward by the enterprise workflow design grad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pproach. Firs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graduating from the problems, and then graduate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actice, for example,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of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raduation workflow design integrated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work flow; graduation practice; software technology 

1 当前高职教育毕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高职教学工作的开展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高职院校通常都会将毕业综合实践列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来实施。①高职学院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之后,都会安排到企业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毕业顶岗实习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长了学生的社会阅历,是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前一个必要的实践环节。然而企业中实际岗位的锻炼缺乏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总结归纳,毕业论文没有系统的毕业设计活动作支撑,导致论文的学术性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都是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渠道找到的资料东拼西凑而成,抄袭情况较为普遍。除了学生能力不足、指导渠道不畅通、指导教师对论文要求不严格等因素,造成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毕业综合实践设计及考核方式不当。②只有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进行整体式设计、阶段性推进和过程化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职毕业综合实践体系“有名无实”的现状,使其真正发挥教学“风向标”和就业“快车道”的作用。③ 

为了提高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我院将毕业综合实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在学校进行为期六周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再参加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活动。在毕业设计实训环节中,学生首先要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然后根据毕业设计内容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加毕业答辩。毕业生在单位顶岗实习活动中,只需要提交周记、实习单位评价和实习报告。毕业综合实践是以往课程设计、教学实验、实训等环节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术应用能力与技能在实践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是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前的最终训练。④ 

2 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 

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开展有利于毕业生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达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调研企业工作流程分析职业能力要求,然后进行毕业设计整体设计,最后制定具体实践环节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步骤 

2.1 企业工作流程及职业能力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首先要完成的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在毕业实践整体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对大量的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岗位配置情况;然后邀请了本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以企业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在岗位对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的要求。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能够清晰地认识企业工作流程、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加以修整转化为毕业设计项目,然后再对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项目细分,详细描述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⑤ 

表2 实践环节设计表 

2.2 毕业实践整体设计 

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结果,将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选题及需求分析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选择毕业设计所做的项目,然后与客户进行沟通完成需求分析任务,最后撰写需求分析文档,为期半周。第二阶段是系统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完成系统整体流程设计、系统用例图设计、数据模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以及开发框架搭建等工作,为期半周。系统设计对设计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有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业务流程和数据库设计等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参与。第三阶段是编码开发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在开发框架基础上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最终进行代码整合,为期两到三周。第四阶段是系统测试阶段,学生要完成测试脚本和案例的设计工作,对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如果发现Bug存在,还需要对Bug进行修正,最后撰写软件测试文档。第五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学生从项目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及测试文档中提取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此为基础撰写毕业论文。以实际项目为基础项目开发为主线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丰富,不会出现东拼西凑的情况。 

2.3 实践环节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第三个步骤就是实践环节设计,为实践过程中每个环节制定任务目标和知识点要求,教师要监控学生整个毕业实践过程中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学生掌握情况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辅导。学生在系统设计阶段将系统开发框架搭建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开发。学生针对每个功能模块,在SSH框架中进行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持久层的开发即可。表2中提供了用户登录验证功能模块开发环节的设计方案。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实施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完成后,经实践效果证明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准的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环节前加入了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创建了一种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教育模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整合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教学效果与以前相比有明显改善。 

注释 

① 毛成波.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现状分析[J].才智,2012.9. 

② 于燕,刘小兵.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9. 

③ 吴建平,顾志刚.导生制在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8.1. 

④ 张雪妮,徐挺.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综合实践论文篇8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69-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其显著的特点。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毕业综合实践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把握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处于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加强和改进毕业综合实践教学。

1 当前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实习环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工作启动都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学生开始准备应聘求职。一方面,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找的实习单位可能跟所学的专业不是很对口,所以实习兴趣不足,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即使接纳了学生进入实习,也觉得因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担心实习生的操作影响产品质量或工作任务,因此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具体重要的工作。另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较大,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尤显得重要。

1.2 毕业设计环节

由于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一般都安排在第六学期,通常是由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大部分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学生还在找工作阶段,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找到了工作,毕业设计(论文)随便做一下,答辩也会通过的。错误的学习态度导致了许多问题:第一,学生选题是很容易跟风,觉得哪个老师好说话,哪个课题简单,就选哪个,很少去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就导致了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实习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几乎没有推动作用,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由于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很茫然,加之分散的实习地点,指导老师指导不直接、不顺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加之网络资源的便利,论文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从教师方面来说,毕业实习通常是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学校指导老师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检查和指导,管理较为松散。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一般也是通过网络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

2 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充分体现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的“实践性”,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贴近度”, 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三个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质量。

2.1加强校企联动,创新毕业实习教学环节

加强深度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联动,并对实习生的输送、实习生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达成一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联合企业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学生们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内容,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毕业设计内容,也更有利于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延长选题时间,引导学生科学的选题

将毕业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时间提前至第5学期初,给每位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和行业需求等确定大致的课题方向,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专业实训的同时可以对选题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导师的指导,对课题方向不断修正、完善。并在相关资料收集、处理和方法等方面逐步积累,为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选题:在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围绕工作实践和行业需求,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是来自行业一线的、跟学生的实习岗位贴近的课题或项目。

2.3 加强毕业综合实践的过程管理

开题是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开端。学生应该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在进行认真调研、查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作出总体规划,填写开题报告。在学生形成开题报告后,就进入设计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要监督和指导。在每一个环节,师生要进行沟通交流,指导老师也可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指导和进度检查,及时解决学生毕业实习和课题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4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最终总结。在论文写作环节上,指导教师可以给出如“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模板”等文档资料,指导学生拟定提纲、提练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不但加深对本课题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

2.5 创新毕业综合实践成果和答辩形式

鼓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和答辩等环节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形式可结合具体专业的特点,采用毕业项目实践、作品制作、就业性顶岗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成果的呈现形式与实践形式相适应,选择调查报告、项目实施报告、项目设计报告、作品设计、说明书、工作过程及岗位流程分析报告等。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小组采取不同形式的毕业答辩。

3 总结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培养信息人才的计算机专业,随时需要根据专业、技术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要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学校与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重视、规范毕业综合实践的各个环节管理,积极探索和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继专.关于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思考[J].教材教法,2009(9).

[2] 吴晓琴.探索新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

上一篇:毕业实训论文范文 下一篇:实践报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