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16:37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

核心素养是近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也在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统领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可以预见,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增长点。作为学校层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应对核心素养引领的教育发展新趋势,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利于学校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核心素养内涵中,价值取向、核心关键、能力导向三方面的特质反映了时展的要求,也将影响学校的教育实践变革。

一、明晰育人目标――从学科育人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整体育人

核心素养的一个特质是它的价值取向。核心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从学科视角转变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视角,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科课程实现的,学科育人的现状容易导致学科本位、目中无“人”,偏重知识的体系性,却轻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的情况。因此,学校育人目标的明晰尤为重要,它是统领学科育人的灵魂。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完善,确立了“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选择,并提出了“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尚礼明德、健康乐群、自主善学、求真崇美、开放创新”的学生核心素养。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基于儿童立场是中关村一小一直倡导的,学校提出“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当作社会中的人来培养”“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自主发展是课程整体育人的顶层设计。

二、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从过度细化到综合、整合、融合

核心素养的第二个特质是其“核心”的界定。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的指向是学生发展中最基础必备的和最关键的部分,这一特质突出反映了在目前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终身学习成为常态的社会中,精选学习内容,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时展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破原有的学科各自为政的状况,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增强课程的综合性,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统整学习领域,精选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中关村一小构建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构建了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六大学习领域。并在低年级实施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教学为线索的融合课程,在毕业年级实施超越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毕业课程。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的综合性、整合性、融合性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让现有的学科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转变教学理念――从偏重知识到关注关键能力、着重实践与应用、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特质是能力导向。核心素养中“素养”的指向是品格和能力的集合,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加强调的是作为结果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能力与品格。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能力为重”的主张一脉相承,从强调知识的视角转为强调内化和应用的能力与品格。这种能力导向、素养导向的趋势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2015年北京市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中关村一小在实施自主发展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了教改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取向,通过增设两节连排、走班选课的六大领域选修课程,激发教师研发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自主性,提倡教师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解决具体问题的真实而新鲜的“学材”,增加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设计制作、调查、参观体验等学习活动。与此同时,通过增强主题学习活动的形式,统整学科学习内容,统筹家校、社区、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在北京的一场连日大雪中,学校开展了围绕“雪”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各个学习领域教师联合起来设计活动与课程,让学生赏雪、吟雪、画雪、玩雪、探究雪……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建立学习环境与真实世界的直接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与品格。

四、构建评价标准――从学业标准到可测评的能力表现标准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2

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收获知识与技能,又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对美术的切身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美术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创作,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各种切身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展融合美术学科各领域或跨越美术学科界限的实践活动。

一、基于活动课程理论理解美术学科实践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推动了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活动课程,“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由此崛起,并形成了“活动课程”与 “学科课程”相对互补的课程关系。我国现有的教育学理论普遍将“活动课程”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其定义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增设了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课程形态体现了活动课程的优势,并用学科课程的形式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既有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完善了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建设。

从美术教育或艺术教育的层面看,国内外对活动类课程和综合类课程都有较多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对学科实践活动也有一定的涉及,但缺少对学科实践活动提法的专项研究与实践成果。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北京市和北京市海淀区相关文件的要求,我们将学科实践活动定义为:“学科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内容为主(也可以跨学科内容整合);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要突出学科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避免单纯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避免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活动。”2我们提出的学科实践活动概念,综合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优势,试图通过活动课程完善学科课程的不足,通过学科课程体现实践活动课程所蕴含的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等特色。基于学科自身特点的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将进一步丰富美术课程教育体系,从而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美术学科实践活动框架的搭建

结合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考虑美术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搭建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图1)。

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各板块内容,注重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以美术学科实践活动《钟声的祈福――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为例,我们首先用简述的方式明确说明该活动适用于中学段,基本学时为2学时;接下来,通过第一个板块“主题简介”说明该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第二个板块“设计背景”从理论层面阐述本次实践活动的背景,重点说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以及学生参与该实践活动的特点;第三个板块“活动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表述活动目标;第四个板块“活动内容整体规划”通过流程图整体展现活动的全过程;第五个板块“实施过程”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关键板块,它具体细化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实施目标”“实施流程”和“实施建议”三个环节,“实施建议”环节又细化为“师生准备”“具体操作”两个步骤;第六个板块“活动评价”分别对应各阶段设定评价标准;第七个板块“效果评价”汇总学生、教师和专家三方面的反馈意见形成对实践活动整体效果的评价。上述七个板块建构起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整体框架,为进一步开发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架构模式。

三、基于校内外资源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

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开发实践活动的重点,好的主题应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厘清知识结构,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创新;好的主题可以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统一,聚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养成;好的主题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经验出发。为此,我们尝试基于校内外资源从以下三个角度设计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

一是利用学科资源,即整合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主题。美术教材与校本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科实践活动的主题。美术教材中包含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就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美术学科实践活动。

例如,人民美g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全国)》在六年级中关于“家乡”的主题单元。借鉴这一内容,我们开发了《家乡特色家乡情》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在“实施过程”板块,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学习制作小胸章;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美食、文化风俗等。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小组合作交流,设计一件最能够体现家乡特色的胸章;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小组之间汇报交流设计方案,提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完成胸章的制作;第五阶段的任务是集体交流、展示,推荐自己设计的家乡特色胸章。这一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家乡文化特色,并形成相互包容的文化氛围。

美术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的特色美术项目,如陶艺、面塑、皮影、剪纸、扎染等,因此,可以基于这些美术特色校本教材设计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如以改造废旧玩具为主题的《玩具再创意》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收集废旧玩具,重新组合、设计装置艺术作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的不只是艺术创作带来的审美提高,更多的是人文素养层面的变化。

二是利用学校资源,即跨学科开发、设计主题,建构“美术+”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既可以综合两门学科内容;也可以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设定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主题综合”“兴趣综合”等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比如,“美术+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美术+语文”“美术+数学”等。

“美术+”实践活动开发的难点在于找准各学科的契合点,将不同学科有机统一于共同的实践活动主题下,这样,学生的实际收获才能大于单一学科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开发的“美术+音乐”主题实践活动《渔歌唱晚》,在“渔歌唱晚”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的交叉教学,让学生在古筝乐曲中感受韵律美,在国画水墨中感受情境美,从而使学生产生审美共鸣,提高艺术素养。

三是利用社会资源,即借用校外资源设计实践活动主题。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都可以成为开发美术学科实践活动主题的资源。近年来,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课程探索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利用区域社会资源开发了《钟声的祈福――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颐和园文化遗产》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与生活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文化、提高了审美能力,提升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四、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科实践活动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4当前,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正在向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标转变,“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成为美术教育的新目标。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建构、实施、评价等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

因此,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应突出“美术活动主题”“美术单元学习”“综合性与跨学科”“自主性与合作学习”“研究性与批判性思维”“自我反思与评价导向”等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学科实践活动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美术学科实践活动应逐步形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构建高效的美术教育创新模式,最终提高美术学科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⒖嘉南祝

[1]韩绍祥. 活动课程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制订. 海淀区实施《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解读[S].2015.

[3]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应用;多维联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07-02

【作者简介】赵东金,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南京,210000)副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副校长。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其核心是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研究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既是践行十提出的“立德树人”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课程发展的需要。现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也需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关的知识与方法”主要是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方法。“综合与实践”内容是其他三部分课程内容的整合、延续与拓展。“整合”主要是指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延续”主要是指在实际(或现实)中的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现实)问题;“拓展”主要是指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包括数学活动经验和其他活动经验。基于核心素养来审视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

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验性数学问题,二是理论性数学问题。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在每一个数学分支中,那些最初、最老的问题都是起源于经验,是由外部的现象世界和经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所谓的经验性数学问题。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是实际问题,属于经验性数学问题。人类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主观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理所应当且有理有据。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经验。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比如,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促使新的计量单位、分数等数学知识产生的动力源泉。生产生活中需要不同的测量精度,计量单位的选择与测量精度直接关联,计量结果需要借助数来表示。依此设计某经验性数学问题,该问题一方面需要学生能根据测量精度的需求,选择测量工具,用数据表示测量结果;另一方面,随着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需要学生能创造性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将已掌握的最小测量单位等分,创造新的、更小的测量单位进行度量,且用数来表示。这种创造“更小的测量单位”解决问题的做法,是人类解决现实测量问题的重要经验,与众多测量单位产生过程一致,这个过程也伴随了分数的产生。

二、数学应用

数学是人类认识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理解需要借助数学;另一方面,解决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认为,把对自然作用力的神秘、玄想和随意性去掉,并把似属混乱的现象归结为一种井然有序的可以理解的格局,走向这方面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数学的应用。数学应用成为数学核心素养,是由数学的工具性和实践的需要共同决定的。通过数学应用,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帮助W生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例如,学生在家务劳动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就要做到统筹与优化,这些就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数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多维联系

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沟通了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多向性,称为“多维联系”。“多维联系”的水平能衡量人综合素养的高低。由实践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多维联系”应成为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受到问题的现实背景、隐藏在问题中的数学内容、解决问题者的知识与经验及其解决问题方法选择的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思维方向会导致“多维联系”的形成。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内部之间的联系等。

如何发展学生多维联系的能力呢?就数学学科内部联系而言,可以用公理化思想来概括。分数的产生与测量、计数的需要密不可分。例如借助等分“长方形”,计算“++++=1-”,这种做法将分数的计算与人类实践活动(即分数的产生)联系了起来。公理化思想告诉我们,整数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分数,由此引出问题“32+16+8+4+2+1+++++=?”,可以将单位“1”看作“64”,则算式的和为“64-=63;+++++……=1”,属于无穷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极限方法”是解决不规则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们与借助等分“长方形”求和相联系。再比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六上《树叶中的比》时,不但了解了同一种树的树叶长宽比例较接近,而且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通过一片树叶的长宽之比,来判断这片树叶属于哪棵树,这就是数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四、交往与合作

实践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需要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完成,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而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与合作”应成为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4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之一是人才,而我国物流教育开始时间较短,理论、实践技术都处于探索阶段。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侧重于专业理论的教育,而高职教育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时既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又要突出学生的物流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培养纯学科型专业人才向培养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转化。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学科内容极为丰富,有许多内容比较枯燥难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这就决定了现代物流教育要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锻炼,使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技巧。而物流实践性教学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加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物流行业人才结构分战略层、策略层和操作层三个质量层次,其岗位能力要求具备选址、运输、仓储、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和采购等岗位技能。明确培养目标后,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完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或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课程,使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实践教学时间应在半年以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1左右,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运用卓有成效的“七环节一制度”的高职教育新模式(七环节即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一制度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证制度)。

实践教学环节应以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物流职业岗位的发展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应突出“三个环节”:一是专业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试验、课程实训实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四个实习,即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三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通过毕业定岗实训或毕业设计(论文)实现能力培养逐步递进,直至达到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要求。

二、运用灵活、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力求改变传统的“重灌输,轻启发”、“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决策相结合,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与顶岗实训活动。聘请专家教授到校举办讲座,介绍国内外科研新进展,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路。

三、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培养过程

物流服务是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链状服务中的业务人员,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爱岗敬业、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素质的培养。职业化是人们社会化的基本形式,就业是高职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特定职业或职业群需要的必备职业素质,成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而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以身体心理素质为依托,以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导向,以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所以,职业院校应始终坚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坚持教育观念创新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主渠道与“第二课堂”(含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逐步构建起由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组成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

四、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积极探索考试模式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考核推行口试、实践操作、论文、答辩、开卷考试或部分开卷考试等模式,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淡化知识记忆考核。理论课程考核依据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实验实训考核根据技能操作、成果整理、报告编写等完成情况综合评定;课程设计考核根据学生设计成果、技能操作、态度、考试、答辩综合评定。对于技能要求强的课程采用模拟实践的考试形式。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专科教育的显著特征。多证制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双证书制”,明确要求学生毕业时除毕业证书外,还必须取得一种以上职业技能证书。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岗快’,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从事本专业工作范围内相关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们应以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顺畅的运行机制作为依托,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在校内仿真环境下的实习和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和知识,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王恩涛 邵清东: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物流技术,2003.10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5

一、知行课程的背景与内涵

1.背景

一方面,构建知行课程是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此,学校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构建知行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及十八个基本要点,要落实核心素养,学校就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2.内涵

知行课程是在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立足知行学堂文化,围绕“三育并举、全面育人、知行合一、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它具体包含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艺体课程。

知行课程面向一至九年级学生开设,覆盖德育、学科、艺体三个方面,旨在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知行课程的实践

在知行课程的构建中,学校遵循“诊断―计划―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路径,并专门成立知行课程领导小组统筹课程设计和实施。

1.知行德育课程

知行德育课程是学校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学堂等整合而成,包括知行学堂课程、知行研学旅行课程和知行德育综合课程。

知行学堂课程建立在知行学堂的基础上,在知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课程有九大论讲内容、五大开办形式,至今已成功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一百余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知”的积累,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知行研学旅行课程是在落实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中形成的特殊课程,它通过审慎的主题选择、路线设计以及健全的保障机制,形成体验盛唐文化、红色圣地体验、航空航天探究等11个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行德育综合课程围绕书香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日常活动,使学生热爱阅读和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懂得感恩和回报。

2.知行学科课程

知行学科课程基于学科,包括知行学科拓展课程、知行学科社团课程和知行学科综合课程。

知行学科拓展课程立足学科和学情,以新颖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科视野,培养学科素养。该课程已实现学科、教师和中小学全覆盖,形成了百余个优秀课例,如语文学科的《姓名中汉字的美》、数学学科的《生活中的数学》等。知行学科社团课程旨在发展学科兴趣、培养学科特长,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实行走班制授课。目前开设了国学诵读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等。知行学科综合课程旨在克服分科课程对学生知识和思维的影响,打通不同学科、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基于综合分析、跨界和创造的高阶思维。

3.知行艺体课程

知行艺体课程在于提高学生艺体素养,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拓展课程外延,包括知行艺术课程、知行体育课程和知行艺体综合课程。

知行艺术课程以“秦韵”艺术社团为主阵地,开设了安塞腰鼓、秦筝等42个艺术社团,激发了学生兴趣,传承了三秦艺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通过“新华美育”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美育”的课题研究。知行体育课程以“健体社团”为主阵地,倡导“一师一特色”“一师一社团”,形成多项目体育课程,开设了“尚跑田径社团”“炫彩乒乓球社团”等十多个体育社团。知行艺体综合课程注重各艺术门类的共同特点及其与社会、自然的联系,体现出开放的、既容纳又扩展的艺术教育特征。

三、知行课程的评价与成效

1.评价

知行课程评价旨在为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革新课程实施策略提供依据。评价包括采用学生学习评价表、学生活动评价表、教师教学评价表、课程效果调查问卷,实行多方面检测和发展性评价,强调主客体对“知行合一”课程文化的落实,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2.成效

知行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更高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为更多的学生搭建了激发兴趣、发展特长的平台,提高了全员运动意识和健康意识。

通过开发知行课程,教师拥有了课程领导权,体会到更强的职业自豪感,掌握了课程研发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新理念和新教法的应用水平。

知行课程使学校的育人目标得到了落实,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陕西省教育厅授予学校“新华美育”微课程公益项目创研及应用基地,“互联网+美育”已应用到艺术教学及评价中;西安市教育局提供专项资金,将课改成果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大学区推广等。

四、知行课程的优化

一是形成统一的开发策略。为确保课程构建方向和方法的正确,需要坚持专家与学校指导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研修与课程开发相结合、自主实践与配套支持相结合,将课程改革摆在重要的位置。

二是秉承反思的心态投身教学实践。只有行动者才能获得和承担作为反思性实践的特定行动的观点和义务,因此反思性实践只能由行动者自己来研究。学校和教师应将自己的课程开发视为一次反思性实践活动,通过研究不断完善知行课程的构建。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必要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政治学科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必须发挥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综合涵养等各个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政治教师需要密切结合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一、发展核心素养的历程和内容

初中政治学科是以激发中学生心理、智力和体能等方面的潜能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身、他人和社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核心素养分为六大要素,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国提出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来发展核心素养,初中政治学科能更好的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素养。

随着初中学政治学科的不断改革,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在立思考、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长时间的学习,其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初中政治学科的改革、演变,与核心素养有着很深的关系。

二、初中政治学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政治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在课文中其教学内容是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层层相扣,而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的,它使人能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要能力。初中政治学科所含内容多样化,是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结合,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成长中的我模块的教学内容注重于学生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我与他人和集体模块的教学内容注重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意识;而我与国家和社会模块的教育内容则注重于学生国家认同、法治意识和人文底蕴的培养。

三、借助初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学科知识的积淀结果是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就是学科知识。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课程意识,是奠定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说,对初中政治学科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首先,教师本身应将学科的整体课程计划明确下来,在每个教学版块过程中,要有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能力,使要学习的知识和要让学生了解的社会技能充分掌握,在此之中,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这就考验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然后,对于政治教研组来说,可组织教研组会议,一方面有利于交流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为初中政治学科更长久的发展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此,可分为以下几点:

1.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新时代的引领下,用社会实践来开展初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在,校园中的教师可举办辩论赛、小组讨论等各类实践活动,运用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提高了内地班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园外,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正能量的事物,如参观博物馆、走进水利局等,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自身的探究,树立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有利于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能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通过了解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筛选,最终解决问题,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

2.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尊重每个学生对事物和社会的看法,他们会通过实践活动找出相应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组织讨论,教师在经过监督和判断发现问题的确是存在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行去解决问题。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遇到问题的适应能力,也能使他们对初中政治学科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说,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中生培养核心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能使初中生培养核心素质的更高效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初中生有实施的必要性,另外提高初中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初中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关键问题之一。初中政治学科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成熟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初中政治学科的弘扬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99-100.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5]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67页.

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数学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3-0054-03

【作者简介】刘晓萍,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4)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理念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参照欧盟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界定,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或行为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W,应注重学生解决与数学有关的复杂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素质要素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这也充分体现了现阶段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

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它要以核心的数学问题、知识、思想方法为载体,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化而获得。“综合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活动属性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对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更是对新时代数学教育目标的积极回应。

一、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综合与实践”有何独特的价值?

“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其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从学科性质看,“数学是一个过程,通晓数学等同于实践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发生的。

从活动过程看,“综合与实践”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观察、猜测、推理、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与解决的过程。学生从中感受着数学的力量,孕育着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从教学目标看,学生能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魅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培育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与实践”凸显了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综合与实践”如何由理念走向实践?

“综合与实践”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问题,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设计“大视野”。

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内涵,挖掘教学内容所承载的实用价值、理性价值和发展价值。

北师大版四下“数学好玩”专题活动“密铺”,以多维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全面、长远发展:“让学生通过探究习得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体现了教学内容所承载的实用价值;“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能力”,让学生利用平面图形的特征等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的数学问题,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程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彰显了教学内容的理性价值;“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在欣赏密铺图案等活动中,初步体验数学内部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这是本课追求的发展价值。

2.教学过程“大不同”。

鼓励学生“想”。“综合与实践”的源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问题是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直接动因,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因此,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高质量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点。教学专题活动“密铺”时,教师可以演示几种常见的瓷砖铺法,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密铺的概念,同时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在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哪些能密铺,哪些不能密铺?密铺的条件是什么?来自于学生的真问题和核心问题,可以引导他们在研究中收获知识、理解方法,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可以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1)在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中,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密铺可能与什么有关?(2)在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中,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密铺后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角有什么特点?(3)特殊的四边形能密铺,一般四边形能否密铺?(4)一般的四边形能密铺,一般的三角形能否密铺?密铺后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角围成什么角?(5)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不能密铺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由对特殊图形的研究走向对一般图形的研究,由对一类图形的研究走向对另一类图形的研究,再类比迁移到对其他几类图形的研究,最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课尾,教师再次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外还想探究什么?密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是否可以利用密铺原理进行创作?一旦学生有了研究的欲望和方法,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鼓励学生“研”。“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应该给学生宽松的话语环境、动手实践的机会、展示交流的空间,这样他们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精确掌握,对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所感悟。因此,“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是重点。

学习“密铺”时,学生在三个环节中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做真研究、真探究:一是基于经验,感知“密铺”;二是动手操作,探究“密铺”;三是拓展认识、设计“密铺”。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猜一猜、铺一铺,学生参与了观察、操作、比较、分类等实践活动,经历了猜想、验证、交流等思维过程,在“做数学”“思数学”“说数学”的过程中,思维不断碰撞,方法不断内化,信心不断增强,经验不断积累,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鼓励学生“做”。从数学研究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学来源于实践,动手实践、做实验是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因此,实践是“综合与实践”的核心。

教学“密铺”时,当有学生猜想特殊多边形中有的能密铺、有的不能密铺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猜想,那么,究竟谁的猜想是对的呢?”,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验证猜想,这一过程与数学家用数学实验研究数学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动手实践是学生发现密铺规律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此同时,学生将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先猜想,再通过动手操作去验证猜想并归纳出结论。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数学学习不仅需要理性的思考,也需要感性的操作与观察;数学学习不仅有演绎,还有合理的归纳与猜想。

鼓励学生“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专题活动“密铺”时,面对多个图形,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的图形、比较简单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入手,逐步推进研究的进程,关注知识的整体建构。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经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思维活动过程。如此教学,学生的思维将不断被挑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泛性得到了有效发展。

及时总结收获是课标十分重视的教学环节。课尾,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在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充分交流,畅谈收获,以帮助他们积累相关数学活动经验。

促进学生“用”。教学专题活动“密铺”时,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如:多边形内角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又要引导他们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如:从特殊到一般、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教师要促使学生将前后知识、方法进行有机联系,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课堂评价“新标准”。

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评价必然要同步跟进。“综合与实践”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在教学专题活动“密铺”时,“能设计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是对活动设计能力的评价,“能够运用所学图形尝试密铺活动”是对动手实践的评价,“能把密铺活动与学过的图形知识相联系”是对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评价涉及学生的思维活动、独到见解、言语表达、倾听状态、提问意识、问题质量、主动学习、练习情况、目标达成等。

4.课程资源“新补充”。

上一篇:初中数学常见问题范文 下一篇: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