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7:57:53

自由教育论文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9世纪以来,大学开始有限度地介入社会,并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中心。“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无论是社会经历涓涓细流般的改革,还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大学都屹立于世,特别是在政治论哲学盛行之时。人们最初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今后生活的准备,可当他们一旦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学和学院就是生活的本身,它们不再是一首插曲,而是成为了主旋律。因此,“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成为仅次于政府的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正因如此,宗教和教会此时难以像以往那样在大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广泛推进,“垂而不死”的资本主义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冲击着教会的枷锁。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已经从当初的为上帝增加荣耀,转向了知识本身。大学开始试图挣脱教会的牢笼,以新的方式认识社会、解释社会,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源于宗教和神启的探索发展到了对世界本身的关注。这一过程的变革方式,是通过严厉批判圣书、高举进化论和新物理学,在暗中破坏主教们建立起来的神圣秩序而进行的。既然如此,大学是不是彻底与教会决裂了呢?毫无疑问,正如大学在获取教会的特许状时表现出的对宗教的忠诚一样,大学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大学明白,“由于学者完全并且只能是上帝的仆人,因此,其自由是由一个超人的权威批准的。所以宗教信念是学术自由的必不可少的特点”。大学天然不是教会,但它却始终以宗教的虔诚和对上帝和真理的执着追求来约束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世俗权力和已有权威并未消退,只是被大学的自我约束机制所取代。这些约束机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本义,即是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的大学在不受控制、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因此,学术自由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从表面上看是掌握了高深知识的“专业特权阶级”服务自我需求的表现,但实际上,学术自由最终还是为了公众利益而存在。社会依靠高等教育机构作为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并作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对个人而言,追求学术自由更是个人道德感的体现。这种道德感与对真理的体悟一起构成了学术自由的信念。学术自由植根于作为学者的专业团体对高深知识的认识和训练之中。学术自由是自由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与理智自由相反并仅适用于学术界。学术自由来源于高深学问的性质及其内在逻辑,而公民自由则源自于政治原则和契约精神。学术界并不自然遵循民主政治,而是坚守学术本身的规范。因此,公民的理智自由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力,而学术自由则成为了作为学术团体的一项特权。强大的教会与作为“特权阶级”的学者团体在学术自由上达成的共识是一种“妥善保护”的体现。这种学术保护即是教会对日益壮大的学者社团的妥协,更是学者社团对真理和信念的坚守与执着。一旦拥有了学术自由,学者社团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学者王国,与教会形成了对立。“如果妨碍了一个学者追求真理到它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如果他们用神学枷锁束缚了学术思想,即使很松,那他们也是在那个范围内侵犯了学者王国的自治权”。从此,学者王国开始形成自己的规范,并用学术自由捍卫自身的权利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是在教会所属的大学中亦是如此。因此,北美天主教大学国际联合会认为,天主教大学也不应该接受宗教裁判的控制、审查或监督。而对教会中的牧师来说,“如果牧师想成为学者,他们就必须拥有学者的传统学术自由。因为,如果学术研究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受到尊重的话,它就不会对教会有任何贡献”。可见,学术自由已经从最初的“妥善保护”转变为教会和学者王国间达成的共识,从而奠定了随后几百年来西方大学的灵魂和根基。

二、“有而无在”:作为现代教会的大学

现代大学已经成了知识的工厂和现代社会的思想库。在独立发展的轨迹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保持着自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同时也巩固着自身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柏林大学的创立,使人们认识到了大学的社会担当,认识到了研究对教学的裨益,尽管最生动地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的是在新大陆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科学研究使大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与教学的结合中把大学引向深沉。正如杜威所言,对于智慧的信念仿佛变成了本质上是宗教的东西。对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不断揭示真理的信念,究其本质而言,要比其他任何一种对完美的宗教启示的信念都更加具有宗教性。在这里,大学教师俨然成为了探求和传授真理的“高级牧师”,而大学则变成了世俗的大教堂,变成了净化人类灵魂的场所。人们不再依赖教会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的价值和信念的推崇,并最终产生了对大学的依附心理。“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学已经成为社会中超自然的机构,因为它似乎发展着社会的概念。在这里,人们感到自己身后有强大的后盾———学者、学问、书籍、思想和过去”。诚然,这种依附心理最初来源于宗教对人们的启示。正因如此,大学在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的交替作用下,一方面逐渐走出象牙塔,融入时代和改革的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大学也在彷徨和失落中试图找回教会和宗教曾经赋予它的大学精神。大学和学者王国是允许犯错误的。“正如从前没有人会向教皇和身负神授之权的国王提要求一样,现在也没有人要求学者事事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过程。正如圣•奥古斯丁所说,如果能够认识的都认识了,那么就没有犯错误的权利了。而学者们所做的,仅仅是追求真理,而从来不是穷尽真理。正因如此,大学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颠簸,但其对真理的执着却未曾改变,“人们在真理方面可以自由犯错误的社会,在道德方面优越于必须把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接受为真理的社会”。伴随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大学的扩张,伴随着科学的革命和学科的形成,知识也开启了扩张之路,从前居庙堂之高的高深学问也开始以各种形式融入到社会当中。然而大学毕竟还继承着中世纪以来形成的源自宗教的保守与坚持的一面,大学虽然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地带,但并不必然地一切都听从于时代的召唤。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

今日的大学已不再是昨日纯粹的学者社团,不再是以保存和传播知识为己任的边缘机构。相反,现代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而这种官僚体系本身又是在学术自治和宗教等级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学术自治和宗教等级仿佛是大学的左膀右臂,为大学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大学教师作为个体的影响力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无论是梅贻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还是如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教授Rabi所言“教授们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都表明大学早已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点。大学教授作为高深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往往有着超凡的魅力,为社会所敬仰。他们也往往会突破自己的学科限制,对公共事务品头评足,成为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学者关注社会问题并进行专业性的反思并无妨,只要是在其自身的研究领域之中,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素材。不过,正如社会这个万花筒一样,学者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像在自己的专业之内那样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对教授们的敬畏往往源自他们对公共事务的评论,并把他们对本专业的权威性移植到其对所有热点问题的言论上。而教授们往往乐此不疲,并立志从社会的公知变成社会的良知,甚至成为某一派的代表。其实,“魅力非凡的教授必须谨慎小心,不使自己有力的个性发展成为自己变身‘宗教首领’的起点。相反,他们应该注意当教师和当首领之间的微妙而又重要的差别”。不少教授对非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而专业的学者往往不会随便对实事和热点进行公开解读,这既是鉴于学术的严谨,更是对公众的负责。而正是有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在某些时候引导了公众舆论的走向,把大学和学术置于尴尬的境地。大学曾经彷徨过,也曾徘徊过,因为它曾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社会进程中迷失了自我方向。

三,结语

因此,现代的大学也急切需要反思自身的行动,并谨慎地在公众心理的造就者和社会改革的自觉人中间做出选择。曾几何时,大学作为一种“世俗的教会”,凭借宗教的力量,一如既往地充当着社会的良心。今天,大学也需要担负起“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责。“大学是美国生活中最为崇高、最少腐败的机构。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大学和教会一直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或者试图为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机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中世纪之前,教会不仅承担了德育的功能,也担负起了智育的功能。随着大学的兴起,智育从教会中分离出来。时至今日,回望大学的千年历程,大学作为世俗的教会,正同时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职责。大学作为人类的灵魂,仍然延续着最初的信仰和追求,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着自己的领地。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

中学文言文教学究竟要把握在什么样的位向上?对这个问题,必须提出明确的界释和可操作的要求。因为这是关涉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我们先看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界述。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拨乱反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此外,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都在“阅读能力”部分列出各年级阅读文言文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层分明的不同要求。不过,1990年前的四个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取向,只是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与前四个大纲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1990年前的大纲没有差别。

那么语文界的先辈们为文言文教学又提出过什么要求呢?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吕叔湘先生的话:“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至此,我们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吕老先生说:“接受文化遗产非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可,也就非有基本训练不可。”(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把是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能否“接受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而能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则全靠“非有基本训练不可。”这就是说,“基本训练”是培养“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而“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形成,则是“基本训练”的必然结果,它们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正应从这里起步,在教学中,着力不懈地抓实抓好下面几项基本训练。

抠紧字词认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当然,阅读文言文,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这是无疑的。但是,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 han)、单于(chan yu)等,都要指导学生准确认读,切不可读错。其次,要精确认准字形。辨认字形,注意力要放在通假字、象形字、形声字上,尤其要重视形声字的认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意。再次,要准确理解字词义,这是抠紧字词认读的目的。吕叔湘先生指出:“难字固然要注意,常见的字更需要注意。常见的字大多数都不止一个意义,而这些字又常常有时代限制不但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并且同是古义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意义。”(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的话为我们理解文言文指明两个要点:一是要注重大量存在着的一字多义的理解,二是要特别留意古书字义的时代变化,切不可用今义解古义。这一点正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学会句意转换

这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理解句意靠理解词义支撑,因此,教学中要把理解字词义放在首位。理解字词义,虚词为辅,实词为主,实词中又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为最。要指导学生运用归类、比较、列表、调换等方法,理解字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意思,这是能否准确转换句意的关要之处。要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会学“保”(保留人名、官名、地名)、“调”(调换句中的词序和句子结构顺序)、“补”(补出句中省略成分)、“去”(去掉不切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的语词)等转换句意的方法,使之成为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的技巧。要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句表达习惯的异同进行比较,让学生按语言表达规律实现古今顺意的准确转换。

练习文句诵读

这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他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但现今文言文教学都未能认真实践叶老提倡的这两种读法。虽然诵读文句的训练各有分差,但训之有效、终成良习的几步总是切不可错过的。一是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是宣读文句。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宣读是最基本的诵读训练,它要求学生放开喉管,张口朗朗诵读。借此,一可检验默念通读的理解程度,二可在宣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文句内容,真可谓一切二得。三是吟诵。叶老说:“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吟诵之妙,贵在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这种诵读文句的训练,已步入理解文言的佳境,非有通读、宣读做铺垫不可,更少不了老师示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的功夫。实践显示,训练诵读之法,全在激发学生目之视之、口之诵之、耳之聆之、脑之思之。发

挥目、口、耳、脑的整体功能,对文言词句进行由音及义、由形及义、由表及里的全面感悟,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天长日久的磨练,便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 注重读背积累

这是接受承继优秀文化遗产的奠基工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吼”,这是说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全套教材总篇目的20%左右。教学这些文言课文,要求学生学过之后都能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这是万不可降低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编者规定背诵的篇章、句段,要一律字准句确的背出来,并能手写无讹,呼之即出。这是铁板一块的定规,教学中不可打丝毫折扣。抓住课本文言篇目的读背积累,这仅算有个“基本口粮”,还不能称“温饱”,更算不上“小康”。教师应从课本篇目出发,再精选若干类似篇目,供学生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自读自解课外选篇中的疑难;教师可在课外,解疑答难,指导欣赏,也可在教课本篇目时适当联系课外相关篇章,举一反三,内外结合。还可指导学生把高初中所学文言课文中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文化掌故、文化文学常识等分门别类,梳理成条,以利记忆,这是加强积累的好办法。总之,读背积累这项基础工程的实施,全在坚持要求,着意做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当我们学生头脑中的优秀文化精品愈积愈多时,我们学生的人文品位也便会渐渐提高起来。

编导专题赏读

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较高层次的训练。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古典作品的丰厚底蕴和精美的艺术方法。进行这项训练,首位在选好赏读专题。确立专题,可按中国文化文学发展史列出若干专题:如诗经赏读,诸子散文赏读,史传散文赏读,南北朝乐府民歌赏读,唐诗赏读,宋词赏读,等等,使学生在掠览祖国文化文学发展史的长廊中,认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辉煌轨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亦可按同一文学体裁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作比较赏读,让学生欣赏文化长廊中镶着的一颗颗璀灿明珠的奇光异彩;还可就作品的内容列成赏读专题,如赞美爱国精神、高尚情操的,揭露黑暗腐朽制度、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歌颂祖国山河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的等,使学生从多层面的赏读中汲取优秀精神营养,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赏读专题列好后,赏读方法的指导是否到位,则是赏读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结构谋篇、作品的艺术技巧等方面,全面客观评价分析作品,特别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参考前人的评价中有主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机遇,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将大有裨益。赏读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课堂示范,师生同台赏读,教师指导学生赏读,学生自主赏读,请专门家作赏析报告,等等。赏读形式的安排,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赏读,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指导古为今用

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归宿。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古为今用,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语言材料的充分积累。对课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优秀诗、词、文的篇段,均要学生熟记背诵,鼓励他们在口语、习作、生活中灵活应用。二是指导学生继承弘扬古代文化遗产中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抗残暴,争取自由,舍生取义,追求真善美等优秀传统道德精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新一代。三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充分发挥汉语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古为今用的训练,内容极为丰富,施用的方面也极其广泛,对学生的教益也深刻而久远。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用武天地。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拨乱反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此外,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都在“阅读能力”部分列出各年级阅读文言文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层分明的不同要求。不过,1990年前的四个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取向,只是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与前四个大纲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1990年前的大纲没有差别。

那么语文界的先辈们为文言文教学又提出过什么要求呢?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吕叔湘先生的话:“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至此,我们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吕老先生说:“接受文化遗产非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可,也就非有基本训练不可。”(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把是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能否“接受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而能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则全靠“非有基本训练不可。”这就是说,“基本训练”是培养“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而“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形成,则是“基本训练”的必然结果,它们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正应从这里起步,在教学中,着力不懈地抓实抓好下面几项基本训练。

抠紧字词认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当然,阅读文言文,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这是无疑的。但是,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han)、单于(chanyu)等,都要指导学生准确认读,切不可读错。其次,要精确认准字形。辨认字形,注意力要放在通假字、象形字、形声字上,尤其要重视形声字的认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意。再次,要准确理解字词义,这是抠紧字词认读的目的。吕叔湘先生指出:“难字固然要注意,常见的字更需要注意。常见的字大多数都不止一个意义,而这些字又常常有时代限制不但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并且同是古义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意义。”(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的话为我们理解文言文指明两个要点:一是要注重大量存在着的一字多义的理解,二是要特别留意古书字义的时代变化,切不可用今义解古义。这一点正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学会句意转换

这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理解句意靠理解词义支撑,因此,教学中要把理解字词义放在首位。理解字词义,虚词为辅,实词为主,实词中又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为最。要指导学生运用归类、比较、列表、调换等方法,理解字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意思,这是能否准确转换句意的关要之处。要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会学“保”(保留人名、官名、地名)、“调”(调换句中的词序和句子结构顺序)、“补”(补出句中省略成分)、“去”(去掉不切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的语词)等转换句意的方法,使之成为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的技巧。要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句表达习惯的异同进行比较,让学生按语言表达规律实现古今顺意的准确转换。

练习文句诵读

这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对此,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他说:“读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但现今文言文教学都未能认真实践叶老提倡的这两种读法。虽然诵读文句的训练各有分差,但训之有效、终成良习的几步总是切不可错过的。一是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同时列出疑难之点,准备发问解疑。二是宣读文句。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基础上,“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宣读是最基本的诵读训练,它要求学生放开喉管,张口朗朗诵读。借此,一可检验默念通读的理解程度,二可在宣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文句内容,真可谓一切二得。三是吟诵。叶老说:“文言的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但是都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吟诵之妙,贵在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这种诵读文句的训练,已步入理解文言的佳境,非有通读、宣读做铺垫不可,更少不了老师示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的功夫。实践显示,训练诵读之法,全在激发学生目之视之、口之诵之、耳之聆之、脑之思之。发挥目、口、耳、脑的整体功能,对文言词句进行由音及义、由形及义、由表及里的全面感悟,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天长日久的磨练,便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

注重读背积累

这是接受承继优秀文化遗产的奠基工程。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吼”,这是说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全套教材总篇目的20%左右。教学这些文言课文,要求学生学过之后都能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这是万不可降低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编者规定背诵的篇章、句段,要一律字准句确的背出来,并能手写无讹,呼之即出。这是铁板一块的定规,教学中不可打丝毫折扣。抓住课本文言篇目的读背积累,这仅算有个“基本口粮”,还不能称“温饱”,更算不上“小康”。教师应从课本篇目出发,再精选若干类似篇目,供学生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自读自解课外选篇中的疑难;教师可在课外,解疑答难,指导欣赏,也可在教课本篇目时适当联系课外相关篇章,举一反三,内外结合。还可指导学生把高初中所学文言课文中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文化掌故、文化文学常识等分门别类,梳理成条,以利记忆,这是加强积累的好办法。总之,读背积累这项基础工程的实施,全在坚持要求,着意做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当我们学生头脑中的优秀文化精品愈积愈多时,我们学生的人文品位也便会渐渐提高起来。

编导专题赏读

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较高层次的训练。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古典作品的丰厚底蕴和精美的艺术方法。进行这项训练,首位在选好赏读专题。确立专题,可按中国文化文学发展史列出若干专题:如诗经赏读,诸子散文赏读,史传散文赏读,南北朝乐府民歌赏读,唐诗赏读,宋词赏读,等等,使学生在掠览祖国文化文学发展史的长廊中,认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辉煌轨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亦可按同一文学体裁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作比较赏读,让学生欣赏文化长廊中镶着的一颗颗璀灿明珠的奇光异彩;还可就作品的内容列成赏读专题,如赞美爱国精神、高尚情操的,揭露黑暗腐朽制度、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歌颂祖国山河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的等,使学生从多层面的赏读中汲取优秀精神营养,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赏读专题列好后,赏读方法的指导是否到位,则是赏读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结构谋篇、作品的艺术技巧等方面,全面客观评价分析作品,特别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参考前人的评价中有主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机遇,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将大有裨益。赏读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课堂示范,师生同台赏读,教师指导学生赏读,学生自主赏读,请专门家作赏析报告,等等。赏读形式的安排,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赏读,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指导古为今用

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归宿。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古为今用,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语言材料的充分积累。对课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优秀诗、词、文的篇段,均要学生熟记背诵,鼓励他们在口语、习作、生活中灵活应用。二是指导学生继承弘扬古代文化遗产中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抗残暴,争取自由,舍生取义,追求真善美等优秀传统道德精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新一代。三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充分发挥汉语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古为今用的训练,内容极为丰富,施用的方面也极其广泛,对学生的教益也深刻而久远。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用武天地。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科研引路 精益求精 勇创佳绩

——记东华小学教师李同志

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及格率均达96%以上,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稳居同级同科第一或全县第一,先后有6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数学小论文。所代六年级四班68名学生在全县毕业会考中数学及格率96.92%,优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综合成绩93.71,再次名列同级五个教学班第一。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 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选《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媒伦理,责任,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传媒伦理”一词,检索到相关论文成百上千,有关注新闻伦理的研究,有对广告伦理的研究,还有对网络伦理、影视伦理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传媒伦理研究的内容。

在近年出版的传媒伦理研究著作中,陈超南的《彩色的天平——传媒伦理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传媒伦理”命名的专著。该书论述了传媒伦理学的兴起、现状及传媒伦理与当代社会等相关问题,指出传媒的伦理原则应当包括言论自由、社会责任、人类正义、职业道德等因素,该书为整合性的传媒伦理研究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近年来反响较大。该书从传媒伦理维度,对传媒所面临的自由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闻的真实性、传媒娱乐化、传媒市场化、传媒的后现代性四类最为典型的媒介伦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及伦理解读。

黄富峰在《大众传媒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通过分析大众传媒应有的道德理念、道德品质和媒介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在社会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道德对策和建议。

罗哲宇的《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则是立足于当下伦理失范现象日趋严重之时,以伦理重建的角度,以当代中国伦理转型与重建过程为背景,探讨新闻报道是否存在失语、失范等问题,对新闻报道中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伦理的重建展开研究,最后落脚于转型期社会新闻媒体在伦理重建中的社会责任。

在已经发表的传媒伦理著作及论文中,对于目前传媒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第一,涉及传媒价值与利益冲突的研究。

传媒伦理本质上应该注重其自身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然而在我国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传媒为了追求利益而出现了一些价值上的偏离,背离了传媒伦理责任,这为广大研究传媒伦理的学者普遍认同。大部分学者都把传媒偏离价值原则的原因归结于传媒市场化。持此观点的学者及其著作有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黄富峰的《大众传媒伦理研究》、张君浩与兰海燕合著《以传媒伦理再造实现传媒的规范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5月)等。

关于中国传媒价值观的问题,学者普遍认为应该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如薛国林、李志敏在《论中国传媒价值认同—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为视角》(《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认为中国传媒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促进各利益群体互动、共赢,并最终为促进社会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唐励在《论当前我国传媒的价值导向》(《文学界》2011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传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倡导真善美的价值目标,鼓励人们提升和美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努力。

第二,涉及传媒自由及社责任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言论自由与传播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媒体道德的原则之一。但随着大众传媒滥用传媒自由现象的日渐泛滥,为了矫正这种过度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开始兴起。

我国传媒界,大多把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解为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或者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严晓青在《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现状:现状、困境与展望》(《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何志玉在《传媒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中国报业》,2011年8月)、鲁玉琴在《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与和谐发展》(《东南传播》,2010年第8期)、朱辉宇在《传媒社会责任理论再思考》(《传媒》,2010年第11期)等对此问题在文章中作了具体论述。

第三,涉及传媒娱乐化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的娱乐化是传媒娱乐功能的异化,而传媒的这种异化消解了传媒应有的功能,使传媒的娱乐功能走向了反面。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一书中对当前我国传媒的娱乐化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这种现象进行了伦理反思,认为真正的娱乐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是美的,是法律和道德许可的,是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杨新磊在《“娱乐化”的“去伦理化”本质及其忧思》(《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也表达了对当前我国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杨新磊在该文中指出,当前传媒娱乐化滋生了许多伦理危机,如传媒业的唯利是图、人文关怀缺位、反道德化、漠视深层问题等等;贺琛在《传媒“背道”的伦理反思》一文也对传媒的娱乐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第四,涉及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普遍关注始于2003年,之后媒介素养研究蓬勃发展并出版了大量关于媒介素养研究的专著。如蔡国芬与张开等人合著的《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龙的《媒介素养通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段京肃与杜骏飞的《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袁军的《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李军林等的《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与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荣建华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媒介素养的发展及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论及我国的媒介素养状况时,普遍表现出了对我国媒介素养现状的担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媒介素养研究的论文中,有对中国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如张志安的《中国知识精英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王琦的《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4期)、胡娅莉与胡劲松合著《提升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的对策探讨》(《新闻世界》,2012年第4期)、王娟《提高官员政务微博媒介素养的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处第4期)、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杨真《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传媒伦理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也为后学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重复研究较多。笔者认为,伴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对传媒伦理的研究也要不断的深入和加强。对于如何全方位地加强传媒伦理建设,使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正面和积极作用,控制传媒的消极影响,这仍是传媒伦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富峰.大众传媒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 叫“ 因噎废食”,出自《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意思是说,假如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而想要禁止天下的人吃饭,那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出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提出取消毕业论文,此论概与“因噎废食”无异。

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意义在于,对本科期间的学习做一个综合的运用实践,并由此检测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取消论者大约只注意到了检测的功能,而忽略了毕业论文的实践意义。很显然,如果毕业论文仅仅只有检测作用的话,那么取消也是可以的,因为学业水平的检测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是,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体验,却是无法用其它形式所代替的。学习就其核心价值而言,就在于使学习者获得一种实践体验,形成某种能力,因此,教育最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换句话说,是本科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学习体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提升素质、磨练能力。没有毕业论文的实践,本科教育将是残缺的。打个不确切的比喻,就像一盘散落的珍珠,没有用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它们就难以成为美丽的佩饰,更不能成为艺术品。

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以为,首要的责任在学校和教师。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顺利就业,不少本科四年级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就业实习上,而有些学校睁只眼闭只眼,不采取措施,为的就是提高就业率。学校如此,一些教师也落得顺水推舟,毕业论文也就成了走过场的形式。学校、教师固然有难言之隐,但放任之举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重要教学环节的缺失、核心学习体验的缺少,将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样对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没有好处。学校要真正爱护学生,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着想,就要为之计深远。在复旦大学就有这样的实例,有的学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很严、很高,部分本科毕业生论文能在国内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他们的毕业生不仅就业竞争力一点也不逊色,而且发展的空间更大、实力更强。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就不会松懈。如果教师要求不高,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降低要求。人本性就是“经济”的、“短视”的,能用更小的“成本”就获得眼前的利益,他不会愿意去付出比它更多的“成本”。事实上,不能排除部分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上也不愿意支付“成本”。现在,大学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出研究成果,在这种导向下,不重视教学较为普遍。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为了在以学生评价为基础的教学评估中得到高分,有意讨好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给学生以“廉价”的高分,明知毕业论文“灌水”,也视而不见。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部分地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恪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毕业生论文质量才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有人说,现在很多本科毕业论文都是网上资料“东拼西凑”起来的,对这种现象也有一个区别分析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地搜集学术信息和文献资料,有效地提炼出材料,综合形成自己的文章理论,提出独立思考的见解,也未尝不可。我们应当看到,过去传统环境条件下数周数月查考出来的文献,现在可能只需要数小时、数天就能完成。对于现代做论文的“速度”和“方式”,不必过于敏感。尤其是一些还不谙电脑、网络的教师,不要凭想当然,就认为学生做法不正当。当然,我们反对剽窃,反对纯粹的“电子剪贴”的游戏文章。关键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规范的,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教育论坛》常务副主编,教育学博士,研究员)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 嬗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可以说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古典先驱。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最初的自由教育思想,到19世纪初美国的新兴教育家提倡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在这漫长的历史源流中,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的内涵意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高等教育的理念不断发展创新,从19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自由教育逐渐向通识教育演变,但这并不代表否定了自由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在。

1 自由教育的起源

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它推崇的是对道德和智慧的培养,摈弃实用与功利,以达到身心和谐。在古典传统中的自由教育,是指“对自由人的教育”,或“适合于自由人的教育”。

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手工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文化、科学、哲学、艺术等人类文明也相应地发展较早。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教育发展起来了,并天然地带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那个时代,只有非奴隶身份的“自由人”才能接受正规化的教育,当时的理解认为,自由是由“地位、个人的不可侵犯、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及不受限制的行动权利”组成的,而奴隶“就是这四项属性的缺失。”①这个时期的自由教育,是专门面向自由民、只有自由人才能享有的教育。

从其承担机构来看,自由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院(Academy),是由柏拉图创立的,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世纪西方古典大学的雏形。当时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艺”( 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和“四艺”( 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

这个时期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首当其冲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自由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自由教育关于教育的“理想人格”以及“自由人知识”的观念,对后世影响至深。第二位是提出“自由教育”一词的词源cultura animi(灵魂的耕作)的,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他宣扬对生来自由人或出身名门者的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从事政治活动的雄辩家,正如布鲁斯・金博尔所论,西塞罗所代表的是雄辩家的自由教育方案。③另一位塞涅卡(Seneca)在自由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主要源自他的一封回答友人关于“自由人普通学科” (artes liberales)的书信,即著名的第 88 封书信。④在这封书信中,他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自由教育理论,“自由”主要是一种“理智的自由”,真正使人自由的主要不是一个人的出身,而是心灵的自主。⑤

2 自由教育的探索

中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方面,教育开始从社会体系中分化独立出来,内部出现分流别派地偏向性发展,自由教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神学和基督教在中世纪处于主宰地位,教会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解释神学,改组了古代希腊p罗马学校中的一般文化学科,古希腊的著作成为中世纪教育的主要内容。当时的自由教育思想,突出体现在以“七艺”为主要学科的构建,包括文法、修辞、辨证法、算术、数学、几何和天文。⑥在教会的眼中,七艺是为进一步学习神学以达于神明的基础学科。与基督教的神学知识相比,自由技艺成为了“世俗的学问”、“异教的知识”,其地位比古希腊时期降低了。13世纪初期, 以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为典型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七艺”构成了巴黎大学文学部的主要科目。

中世纪的自由教育不再是指充分发展人的理性,而是作为基督教的工具,服务于神学,这背离了传统自由教育为理性发展、为人的价值提升而存在的宗旨。⑦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基督教徒奥古斯丁,他在宗教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由技艺的合法性,在《论基督教教义》这本被称为“基督教文化”的著作中,奥古斯丁指出“自由技艺”蕴含了一些“非常有用的道德规则”以及一些“有关一神论崇拜的真理”,因此,基督徒为了理解圣经、传达福音,可以正当地利用自由学科。⑧

至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教育受到反对神性、呼唤人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演变为一种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提倡通过古代经典来解放现在的人性,尤其是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理想,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准确研究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经典,当时的自由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学习古代的诗歌、历史、修辞学以及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古典拉丁语上。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些以自然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甚至包括了自然科学。⑨

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学的片面强调下,自由教育的概念慢慢地发生了重大改变:古典文学研究本身就等同于自由教育。⑩这在实质上是对传统自由教育的又一次背离。在当时来说,推崇人文主义教育是具有进步意义和显著成效的,然后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的社会环境下,偏向性提倡古典人文学科逐渐凸显其格格不入的保守性,并且容易导致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盲目排斥。

这个时期自由教育的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Vittorino da Feltre),他创建人文主义新型学校,以“文行并重”为宗旨,通过“完全教育”培养“全人”。另一位是P.P.韦杰里乌斯(Vergerrius.P.P),他提出“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 并对七艺作了较大的修改,使历史、伦理学和雄辩术成为基础科目。

3 自由教育的演进

18p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自然科学和实用主义学科得到社会的重视,现代科学开始挑战自由教育的传统地位,培根(Bacon)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昭示科学脱离哲学取得了独立地位。 大学课程不得不让与自然科学一席之地,自由教育的根基开始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以纽曼(Newman)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坚守自由教育传统,提倡回归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相对立的自由教育。他在《大学的理念》中全面阐述了他的自由教育思想,即大学应该传授所有的知识;大学的目的是自由教育,是心扩增,是理性文化的培养;自由教育是最具“有用性”的教育。这明显是对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尽管这种捍卫古典学和神学的意图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但纽曼关于大学理念,特别是自由教育的论述已成经典。

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展开了对自由教育的批判,认为其已脱离社会实际,赫胥黎祖孙二人更是从理论上把自然科学纳入自由教育,并对自由教育进行了改造。祖父汤姆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将自然科学和实践能力加入到古典自由教育的内容中,把自由教育解释为文p理兼备的普通教育。 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祖父确立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总体框架内论述了自由教育,认为自由教育应当为受教育者做两件事:一是锻炼受教育者的心智和情趣,发掘出受教育者的各种才能。二是供给一个宽廓的机架,其中的杼轴经纬是历史的、逻辑的、以至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现象所交织成的种种关系。

4 通识教育的出现

高等教育的体系在工业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驱使下逐步向多样化改变。欧洲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中出现革新的呼声,提倡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来取代已然不合时宜的从英国引入的自由教育理念,不少大学校长也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此种改革。通识教育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以自由教育的替代物身份,来弥补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的偏窄。

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对教学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耶鲁报告》,又称《为古典学科辩护》,为自由教育哲学和古典课程作了全面辩护,主要论证了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门课程都在学生心智发展中有独特的功用,进一步指出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且均衡的教育。为了支持耶鲁报告,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北美评论上撰文,为大学课程设置中包括古典语文、文学和科学课在内的公共课辩护,认为作为进行专业学习的前提,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公共课,以得到应有的培养,称这部分教育为通识教育。 这是通识教育概念的最早提出。

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是一种“范式”上的嬗变,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二者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人性观和认识论。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通识教育独立于自由教育,成为崭新的教育学概念。它既是对自由教育继承前提下的更新和升华,又是对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批判和回应。

注释

①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3~14

② 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04(4):20.

③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75-76.

④ Lucius Annaeus Seneca. Letters from a Stoic.Harmondsworth:Penguin,1969:151.

⑤ Martha Nussbaum.Cultivating humanity,1997:293-297.

⑥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4-45.

⑦ 王迎兰.论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77-79.

⑧ Frederick Van Fleteren.St. Augustine, Neoplatonism, and the Liberal Arts.[A] Arnold, Duane W. H. De doctrina Christiana : a classic of western culture,1995:14-24.

⑨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60-161.

⑩ 吕向虹,论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J].闽江学院学报,2008(6):106.

滕大春等.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76.

胡毅,王承绪.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1.

[英]T. H.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

赫胥黎.自由教育论.潘光旦文集13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6-0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到突破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经验少,但他们教育论文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这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就如何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谈一些精浅的认识。

一、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教育专家常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表明,只会论文动脑不会动手的人,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会动手的人能促使他去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到位,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数学“按不同标准分类”这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铅笔,四个人为一组把铅笔放在一起。我先让他们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过后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顿时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后来我让各小组汇报一下他们分的情况,发现学生的想法竞如此地出人意料:(1)按颜色来分;(2)按笔杆上带不带字来分;(3)按有没有削过来分;(4)按笔杆上有没有花纹来分;(5)按圆柱形和棱形笔杆来分;(6)按铅笔长短来分;(7)按有没有橡皮头来分;(8)按铅笔的是一头削还是两头削来分……学生的思维是多么开阔,他们想出了这么多分类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去创新,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所学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反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时,在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表示0,有的学生把口袋掏空,说口袋里东西的个数是0;有的学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拿空,说桌子上东西的个数是0……在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起点”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运动会上的赛跑,都要从起点起跑,这时的起点就表示0,接着,我让学生在教室前面的起占“0”开始跳远,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起点“0”起跳,才会跳得公平。这样,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对0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学,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由学生为其评说,教师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由学生自己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四、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创新潜能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写教学故事”就是让教师将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某一教学事件,具体地记叙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可以不拘形式地结合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或体悟。显然,这样的教学故事和教育论文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如在表达方式上,“教学故事”是以记录实事为主,而不是以论辩为主;在文章体例上,“教学故事”是记叙为主,兼有一点夹叙夹议,而不是纯粹的议论文;在写作思路上,“教学故事”常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方式;而不是由论点为中心的演绎思维方式。由于“教学故事”记叙的就是教师发生在自己工作中的那些具体事情,有着亲历的基础和“情境性、形象性和行为性”的依托,教师把它写下来不仅不会觉得困难,而且会善于、乐于讲述众多的这样的故事。

请先读一读俞东江老师写的一则题为“感悟‘笑笑’”的教学故事:

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我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后句:“更羸此时为何‘笑笑’?他在笑谁,笑什么?你们能读懂这里的‘笑笑’吗?”

学生很有兴趣地默读思考。一会儿,议论便展开了,而且出乎意外的热烈:

“更羸在笑魏王,笑他大惊小怪,笑他无知。因为当更羸说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时,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当大雁被更羸‘射’下来后,魏王又大吃一惊,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我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笑。因为更羸说到做到,他成功了!”

“从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大雁掉下来是在更羸的预料之中的,而且课文前面就讲到‘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从‘只要……就……’可以看出更羸对这件事很有把握,大雁被‘射’下来,不是凑巧的。所以更羸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是得意的笑。”

“啊!是胸有成竹的‘笑’,也是十分得意的‘笑’。”我点了一句。

“我有补充,更羸的‘笑笑’不是得意忘形,而是包含着一种谦虚。尽管他很有把握,可他还是说:‘我可以试试’,并不是很狂妄的笑。所以,只是‘笑笑’,没有大笑。”

“我认为更羸还在笑那只‘惊弓之鸟’。因为那只大雁,虽然受过箭伤,但也太胆小了,听到弦响就被吓坏了。”

……

我为大家的议论感动了,说:“同学们对更羸的‘笑笑’理解得非常透彻,那更羸的本事又是怎么来的?”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学们的思路又开始登临一个新的制高点。

课文中仅此“笑笑”二字,但感悟的空间却很大。让大家自由地议论,就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的思考,才发现了在“笑笑”背后的丰富蕴意,以此“点”带动“面”,使“笑笑”这个不起眼的词成了“感悟”的触发点。

过去,我常为学生感悟不起来而困惑,现在看来是没有找准“感悟””的“触发点”。一旦找对了这种极富挑战性的“触发点”,学生的感悟就会自由地奔涌而出。这与更羸的“只拉弓,不放箭”之巧妙,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理。

这也许只是一个发生在课堂上普通的教学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可能每位教师都可以写出许多。这并不奇怪,因为教师的职业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使他们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占有着最为丰富的研究机会。而记叙这些鲜活的案例,正可以扬教师之长。积极倡导这种叙事研究的学者波尔金霍恩认为:人的存在形态是“自我”的活动,而“自我的活动”又是一个故事性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一个“自我”总是在编织的故事中展示着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教师的存在方式就在许多教育、教学故事之中,所以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应当从讲述、反思这些故事开始。《感悟“笑笑”》的教学故事就是从现场生成的一次关于“更羸笑笑说”的议论,使教师反思到一直深为困惑的“学生感悟不起来的”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富有挑战性的“触发点”。由此又联想到寻求触发点来激发学生自由感悟,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与更羸“只拉弓,不射箭”的巧妙是否亦有异曲同工之理。这样,从一个小小的具体而又生动的教学片段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原理。从这样的视角看,也许一个好的教学故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的宏篇长论。

自由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程;内涵;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就成了探索的必要。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背景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来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活动课程”理论,有的来源于“自然教育”和“实用主义”思想,有的则来源于“活动主义”思潮。而无论哪种“活动课程”都体现出同一种教学思想,即“活动教学”的思想,活动教学的思想最早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儿童的个性,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

到了近代,活动教学的思想在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得到迅速发展。卢梭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保持儿童的自然本性,他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他不仅要求从现实中去找真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教条主义而着重行以求知,他说:“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

学。”\+①他的后继者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福禄倍尔则主张“自我活动”。这些思想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欧美各国新教育运动的开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这种哲学认识和“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组”、“从做中学”、“儿童中心”等观点,杜威认为教育“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课程理论即后人通常所说的“活动课程”理论,且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关于活动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活动的本质所做的明确规定也可以作为佐证,他把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为本质活动,他既不同意费尔巴哈的纯客体理解,也不同意黑格尔的纯主体的认识,而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活动课程”来源于什么,其要义都只有一个,即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基础,围绕儿童的活动来设计课程,重视儿童的本性与自由,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

随着1896年~1903年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这种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活动课程,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影响深远。我国于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中就有关于活动课程的规定,日本1947年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日本初中开展“特别活动”,这些举措显然都受到了杜威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理论的影响。

(二)新型活动课程界定

我国新型活动课程是对杜威“活动课程”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杜威主张为了学习,必须动手做些事。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④叶圣陶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⑤新型活动课程吸收借鉴前人的理论精华,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的课程形态。

我们把“活动”定义为一切内隐和外显的精神和肌体动作,是“外在的物质活动与内在的观念活动”的统一。\+⑥新型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相比,从内容上看,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从师生关系来看,活动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教师则起辅导作用;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活动课程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活动课程表现为学生的亲自实,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活动课程可以开展群众性活动、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尽管在课程计划中,学科课程是主要部分,活动课程是辅助部分,但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诸多不足,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直接经验为辅,学科课程可以满足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学生掌握直接经验的需要,而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必须通过活动来帮助理解,从而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又相互联系。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最新信息,同时使学科课程知识融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变成学生的有机知识构成;育人功能上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实现特色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

要充分说明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应当从什么是“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始。课程论专家钟启泉老先生在《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论述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科、学生和社会为理论基础,由此就构成现代课程的三个板块,即:理科课程、实用性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而语文活动课程便是以学生因素和社会因素设计为主的,是一门实用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常被人们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目前学术界对于活课程的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对活动课程内涵的论述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

三、语文活动课程的作用

语文活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

(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才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⑦而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实现,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放性,决不是仅限于语文科内。

(二)语文活动课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和系统化。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语文活动课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要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上升到理性活动,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

(三)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的朗诵比赛。

(四)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而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学生可能在 “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通过教师的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五)语文活动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参观人文景观、检查城镇标牌规范用字情况、了解民风习俗等等。而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语文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长期以来比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在现代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就非常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语文活动课中不但要求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完成任务,而且特别强调满足学生个性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培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注释]

①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③选集编委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卷第18页.第2卷第118一119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页

⑥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5页

⑦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16页8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

上一篇:广东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培训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