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2 04:07:52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见到有人跳江,孟祥斌无暇顾及萧瑟寒风,无暇顾及冰冷的江水,毫不犹豫地选择跳入江水救人。当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却永远地沉入江底,就这样地离开了我们。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他的死久久感动着我。

这段文章,文句通顺,素材也能为话题服务,但给人的感觉是仅仅为“感动”而“感动”,并没有透过材料去挖掘令人“感动”的内涵,很肤浅、不够深刻。“深刻”,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它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即使不考虑考试的要求,仅从学生的自身发展来看,高中生也应该能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挖掘素材,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的要求。

如何挖掘作文素材的内涵,使作文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呢?

(一)揭示素材的精神内核

写议论文,一般都会用一些素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素材,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堆砌在文章中,而是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要拨开素材的表象,挖掘其潜涵的精神内核,使文章彰显思维的纵深性与宽广性。比如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从“威武不能屈”这个角度来剖析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骨气。

由此,我们可以将上面学生习作的最后一句改成能够显示素材精神内核的话语:他的无私与善良,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但已经点出感动的内容――无私与善良,而不是“他的死”。这里的“无私”、“善良”已不是普通的两个形容词,而是一种概括,一种认识,是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深掘,这两个词挖掘出了孟祥斌舍身救人事件的精神内核。

(二)挖掘素材的意义

素材,一般都具有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剖析素材所具备的意义,可以使议论更加深刻。所以,我们在挖掘素材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就经常使用这个方法。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他列举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后,写了下面一段文字:“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段文字深刻剖析了自由主义的危害,从“危害”这个角度剖析要反对自由主义的原因。从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中,挖掘出它的消极意义,更进一步揭示出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文章的论证由此更加有力。

利用这个方法,在“感动”这个话题中,我们可以这样运用孟祥斌舍身救人这一素材:

这些时日以来,我一直在这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出的乐章里穿行,揣摩着它在壮美与悲怆里所点燃的人性之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这束光,将照见我们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将照见我们性情中某些深深的劣根,并促使我们自己主动的揩去斑点、除去劣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感动中,一支支人性的火炬被点燃。一束束光的叠加,将会高筑我们民族之魂。

孟祥斌的死,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但这个意义不仅仅限于用一条生命去换取另一条生命。这个学生在此指出了两点意义,“照见”和“燎原”。这样,感动的内容更显深刻。

(三)追溯素材的历史文化渊源

余秋雨曾说:“我曾经苦苦设想过未来东方的文明形象,但一旦设想又会投入对以往的追寻。”每一种人文精神,都有一片滋润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土壤。每一个素材,也一定能够寻找到它的最开始的地方。

在援用孟祥斌舍身救人的事例之后,有学生这样写到:

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物欲涌动的世界里,总还有许多丹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身上的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把温暖裹进脚下这片绵绵的黄土,以高尚的品格紧紧守护着这片精神的阵地。长城坚挺的脊梁,因他们而更加坚挺;黄河奔涌的生命,因他们而生生不息。

孟祥斌舍身救人,不是偶然。历史上先哲的足迹,生活中传统的道德准则,都无声地濡染着他。而他自己的行为,也将汇入其中,影响着后来人。挖掘素材,追溯素材的历史文化渊源,说明其发生的必然性,从而使文章显得更加深刻。

(四)对比相关的生活现象

生活是对立统一的,任一素材也必定有与它相对立的生活现象。将两者同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会产生更强的震撼力,文章因此更显深刻。

有学生这样处理孟祥斌舍身救人这则素材:

在商品经济的炽热气焰里,在忸怩造作的通俗音乐中,在虚拟缥缈的网络世界里,许多人一度迷失了精神的航向。他们崇拜金钱,赚钱不择手段,将善良抛在一边;他们自私自利,不管他人冷暖,将大爱束之高阁。他们与汉民族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越来越格格不入。

但孟祥斌却用自己高举的双手,书写善良;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拥抱大爱。同样的是生命,不一样的是生命的价值。孟祥斌用善良与大爱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晴空。

将现实生活中两种极端对立的现象同时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在丑和美的强烈对比中,孟祥斌的伟大、他舍身救人的意义就深刻地显露了出来。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多元化;视角

国家经济法兴起于二战之后,是刚刚起步的一项法律,同时也是概念饱受争议的领域。尽管如此,国际经济法这一领域却没有出现过百家争鸣这样的景象,理论较为单一匮乏。然而随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开放,国际经济法这一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丰富,逐渐出现学者丰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上知识,并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剖析国际经济法的视角。

1时代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格局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英国与美国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拉丁美洲陷入债务危机中不能自拔、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苏联解体而导致的东欧剧变等,一系列国际方面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影响,迫使各国改变自身的经济体制,逐渐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全球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并逐渐结合,也符合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国际层面,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WTO、IMF以及世界银行同样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全球性的经济制度变革,对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环境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环境为例,各个国家发展经济,就必须采集生产所必备的资源,如今,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分开采,部分资源已濒临消失,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使环境受到污染,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紧张。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已不再仅仅涉及经济方面,其对政治、人文、环境等问题都有所涉及,国际经济法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相关学者的视角也不可只局限于经济,应拓展自己的视野,挖掘国际经济的内涵,从而使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各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2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具体视角

2.1杰克逊实用主义政策视角。

杰克逊对国家经济法的剖析角度与理论别具一格,其将国际经济法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宪法对待,以政策与制度作为切入点,对国际经济法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两点:第一,杰克逊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的具体内容,还是论述的总体风格,都体现其所秉持的实用主义与提出的政策导向。杰克逊的研究风格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公法和私法、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外交和贸易、国际和国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虽然在杰克逊的论述中,依旧可以发现经济优于法律、私法优于公法、国际优于国内,但相比之前的国际经济法学者,杰克逊更善于处理这些问题,其能够将各派理论即历史材料糅合在一起,对自身理论进行证明。杰克逊没有纸上谈兵,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并没有脱离实际,其没有抽象地探究国际经济法存在的意义、价值以及自由贸易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是将国际经济法的存在与价值、以及国际法可以使自由贸易得到发展,结合时事进行论述。即可探寻到世界贸易体制应建立一定的规则导向,利用规则引导各个国家进行跨国贸易。然而,杰克逊并没有急于为世界建立严苛、明确的国际公共法律以及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凡是较为宏伟的计划或理论,杰克逊本着实用主义理论,都对其持有怀疑态度。杰克逊强调利用强调利用多元化的互惠、交易、协调过程,从而使各国决策者对自由贸易持支持态度,并支持制定国际经济法律。第二,杰克逊不仅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法对世界贸易进行导向,并制定详细的规则与秩序,要求各国遵守,还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甚至一般的国际经济关系所制定的体制上升至宪法高度。杰克逊从国际经济宪法的角度看待国际经济法,将其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强调利用规则对贸易进行导向,而非通过强权对贸易进行干预,杰克逊认为可以通过国际组织的“SIFT”过滤功能,选取国内政策符合要求的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国家,减少国家政府对自由贸易的限制,避免部分国家假借自由贸易对其他国家造成伤害。

2.2彼得斯曼自由主义理想视角。

彼得斯曼是著名的经济法学家,同时也是国际经济法中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创始人。彼得斯曼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法的理论同实践、历史相结合,提出知识与价值的最终体现是个人,如果个人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自由使用财产,在跨国市场或国际市场都拥有自由使用财产的权利,便可体现国际范围内分工的专业化与合理化,从而使各国国民财富能够得到长久增长,而各个国家的经济也可以得到稳步发展,进而使世界经济呈现持续繁荣的状态,若要使世界经济状态能够到达这种状态,并得以保持,便需各国制定相关的民主宪法法律制度。然而,各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都极为小心,各国长久以来都以重商主义为主要思想,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从而保证本国企业的发展,对外来企业进行限制,甚至打压,从而避免国内部分生产部门受到冲击与伤害,然而这却为国家整体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总值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如果希望解决国内自由贸易政策失灵,体制失效的问题,便需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帮助。WBG、IMF、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这类国际经济组织通过建立经济制度调整各个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各方面的细节,如关税,对各国经济事务尤其是对外经济事务方面进行指导与干预,并警告与约束一部分违背国际经济规则的国家,甚至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制裁,避免国家的公共权力被部分人滥用,从而对国家经济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世界经济的安全。彼得斯曼提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干预范围逐渐扩大,法律规则也日益明确、检查机制也得到完善与强化,从而证明国际经济法能够借助完善的机制对跨国使用的私人财产进行保护。

结束语:

现今,世界经济逐渐向一体化发展,国际经济法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各国学者对这一学术领域的探索越发深入。学者应从多方面角度剖析国际经济法,完善国际经济制度,使国际经济能够得到稳步发展,进而使世界各国受益。

参考文献

[1]那力,王彦志.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02:61-67.

[2]骆旭旭.“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反思与构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87-96.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儒家搅动一潭秋水

若要给2011年清理出总结思想的主线条,那就是:儒家搅动了持续全年的几场重要论战,自由主义、学者、新威权主义、甚至新左派都因应儒家的话语,轮番进场激辩。除了袁伟时、易中天与秋风之间的大型辩论,在诸如微博等场域,萧瀚与民间儒学爱好者互贴标签的意气之争从未停止过。而儒家成为所有激辩的挑动者和影子辩手。

由儒家而引申至于传统,如何对待历史遗产,并且用于批判现实,则延展到其他思想领域展开。臧棣对北岛的全盘批判就是一例,它将新旧中国、批评家与诗人、历史书写者与现象参与者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诗歌意识形态之争一点也不比儒家之争更平和,反映的都是“破”与“立”的宏大命题,思想之辩则为宏大命题增添了莫衷一是的细节。

当然,在更切近现实的地方,思想之明争暗斗仍在继续。庙堂也许思虑沉重,但江湖心知肚明。而在两者的边缘地带,譬如作为公共媒体的微博平台上,甚至连中央党校的教授也不隐藏改革观点,王长江教授在驳斥极左机会主义分子时词锋锐利,讥讽他们为“刚入门的党建工作者”,显示了思想阵营的复杂格局。不管是真问题还是假命题,都影射现实中国的种种面向。

孔门是与非

孔子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门前的遭遇很有隐喻意味:它先是被尊于象征国家文化殿堂的门口,在引发议论风潮后又被隐匿于后院。摆在广场空间里尊崇是在宣扬什么,后置于庭院又是为何,没有人站出来解释,就好像思想领地属于无主之地一样。但是,独立学者秋风尊孔的行为非常决绝,他用包装孔子,轻易就与自由主义驳火。

秋风的学问本沿袭奥派一路,六七年前开始转向儒家式主义,用为六经作注。秋风的转向被认为是可疑的,停止奥派追问而回头向儒家寻找依据,并着力创制出所谓孔门,易中天等学者坐不住了。双方的正式论战借《南方周末》展开,秋风以《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为论战揭幕,两下互掷商榷文章。

秋风断言:孔子是自由的圣人,追求自由也构建自由制度。这种论断不仅让自由主义愤愤不平,也超出了政治儒学的谨慎范畴。孔子再次成为象征物,秋风终于挑明了他的理论转向。究竟是我注六经还是借“孔子注我”,界限模糊。但不得不承认,秋风的西儒嫁接法,制造了相当轰动的思想论题。西装革履的孔子要受到鉴定。

自由主义要捍卫的纯正血统,更不愿意被历史面目复杂的儒家横插一杠。秋风曾著有《立宪的技艺》一书,当他向孔子寻求的中国精神时,自然也是不愿屈服于昔日同路人的“狙击”。辩论双方都使用了很不客气的驳斥法,秋风指斥袁、易二位“困在概念的牢笼里,而以自己的墨镜看待传统”,属于“自我否定,自我仇恨”。

权且不问动机,事实上,新儒学和自由主义阵营都被迫面对自由主义者秋风的易帜。易中天在驳斥秋风时提及儒家当权的历史,他说,“儒家要参股,先得交‘投名状’”,似有一语双关之意。

秦晖执教辛亥反思潮

在vs孔子的论战中,不管双方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阐释有多么背离,在就论据进行交换论点的论辩中,隐含了强烈的阵营划分色彩。从一些自由主义论者的话语中可见,他们已经把秋风从自由主义派别中分离出去。尽管秋风仍是受大众媒体欢迎的专栏作者,其时评的立论基础依旧是自由主义,同时被极左认为是打着儒家反儒家,是所谓“西奴”。

而由辛亥百年所引起的思想界反思,虽没有明显的派别之分,但同样展现了在看待/改良、革命/反革命时泾渭分明的立场划分。辛亥百年纪念,是儒家之争外的另一场低烈度辩论。重新发现新的史料,重新解读辛亥历史,将清末民初的国家道路选择放在现实背景下予以观照,借辛亥这杯酒浇灌的是现在、此时的胸中块垒。

辛亥百年是出版界的丰收年,尽管主题图书品质差强人意,但对深入理解辛亥仍然提供了有别于意识形态的角度和材料。而在围绕辛亥革命展开的思想辨析中,当以秦晖的一组6篇文章分量最重。秦晖的辛亥系列文章超越了革命和改良之争,站在大历史的高度和历史细部,梳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坐标中的辛亥。对于流行的知识分子话语加以甄别,比如他认为在处理现实时提倡“告别革命”的逻辑漏洞,重新审视历史上的制度问题,借古喻今。

秦晖的系列文章除了正面剖析辛亥,还有意无意地对秋风与自由主义的论战加以点评和仲裁。他沿用《传统十论》中古儒与法儒(即汉武帝之后)的概念划分,认为“共和理想的很多内容可在不满‘秦制度’的古儒传统价值中找到支持”,但他强调,这种支持只是价值观层面,“不是说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已经被古儒发明”。

秦晖的组文发表在7月到9月间,正好与儒家的论战重叠。因此,将秦晖的话语看作是对这场论战的评判不算唐突。对于秋风认为儒家主张“封建”,秦晖予以赞同,但他对秋风就“封建”中包含“”,进而推断出儒家从来就有“”表示反对,认为这个逻辑有问题,靠不住。

臧棣暴烈抗议北岛

秦晖说他不是文化决定论者,臧棣从抗议北岛及北岛现象中表明心迹:他也不是文化决定论者。要解释的是,因为臧棣对北岛的反对带有强烈的反传统意味,或者说存在着今人如何处理传统的问题,同样带有显著的焦虑。

北岛是写进诗歌史的美籍华人,是世界认可的中文诗人。这是臧棣可以认同的表达,他反对的是把北岛当成诗歌史的起点,反对他以中国诗人混迹于世界诗歌圈。成名于80年代的北岛始终没有隐退,反倒成为大陆现代诗歌的代表,而且北岛本人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对大陆诗歌持贬抑的悲观态度,这些都是臧棣要加以狠狠反驳的。

臧棣批评不无刻薄,但用意明显:要在诗歌意识形态上反对北岛的“统治”,要恢复大陆现代诗人的主体地位,要在诗歌政治的外来遮蔽中寻求独立自治。这些举动被北岛及其支持者预设成诗歌界的“弑父”行为,而这种神话北岛的做法恰恰是臧棣予以暴烈批判的一个方面。总之,臧棣掀动的论战是要与北岛切割,确认后者的陌生人身份。

犹如新儒家自认为了解国情,臧棣对北岛的批判中强调的是本土诗歌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强调这是居于境外的北岛所无法理解的。北岛抨击大陆诗歌界庸俗化、物质化,强调诗歌精神的现代沉沦。臧棣使用诗歌生活的在场感一举击败北岛空洞的诗歌意识形态。臧棣对诗歌生存的现状有着同情心与同理心,而这恰恰是北岛所匮乏的。

北岛的批判话语秉持的是知识分子的价值感,而在诗歌的生长中,价值感恰恰是可以排除的。即使在诗歌政治的压制下,诗人仍能凭借个人智慧和对真理性的追求,保持诗歌的自洽本分。当诗人北岛换上了教授北岛的身份,由于疏离与知识局限,北岛有点丧失批判的资格。这起由诗歌界贡献给思想界的案例带着意味深长的寓意。

对话映衬裂痕

在上述列举的思想论战中,还要注意到那些只在圈子里流行,尚未进入公共领域的部分。当然,思想界的学术之争也只有被大众看见,才具有多重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论战不是思想界的全部,而且在每一场论战的背后和边缘地带,还发生着零星的、多层次、短平快式的辩论。它们共同组成大陆2011年的某些思想侧面。

知识分子的分化是不争的事实,在分化中寻求对话也是一条线索。无论什么思想,只要可以对话,就有交互理解的可能,也才能越辩越明,获得真理性认知。但也要看到,稀少的思想对决并没有凝集更多共识,反而显露了愈加深重的裂痕与焦虑。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新威权和新儒家等,如何看待和处理对方,成为一个颇具挑战的思想使命。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根据公安局、处贯彻部局1.28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在切实加强责任感、危机感、使命感的“三查找一加强”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现将本人剖析如下:

一、思想政治觉悟有待加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我的立场是坚定的,对上级部署交待的各项任务能够较好的完成,对于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主义倾向和问题是坚决抵制的;其次作为一名基层的线路民警,我能服从领导的安排,实事求是的去对待工作,但存在片面认为我所是小所,春运只是大站、大所才有的事的现象,没有春运的紧迫感。

二、工作纪律作风方面。作为一名见习民警,总体来说自己还是能够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是没有存在侥幸心理的,能够带头遵纪守法,不敢钻法律、纪律、制度的空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对酒、枪、钱、法、车等重点问题管控能力比较强,没有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倾向和苗头。在平时工作中有时也存在粗中无细的现象,工作不够深入,负责客运工作上欠缺统筹兼顾能力,大局观有待加强,处理突发事件存在心浮气躁,应变能力欠缺,经验还需向老民警学习。

三、生活、内务管理方面。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我能够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待在所部,有事会跟所领导请假报告情况,在外我也时常提醒自己是一名警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结交社会上的不良朋友,出去能够及时归所部。但是业余时间大多是荒废在上网、聊天上面,作为新警自己业务不熟,今后自己应该把时间用在提供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方面。

根据自我剖析中存在的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有效整改措施:

一是主动学习政治理论。作为一名党员,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党的大政方针,用马列主义及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做党的坚强盾牌。

二是提高工作积极性。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年起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发扬老一辈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优秀精神,积极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切实帮助老民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及时的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按照街道党委《实施意见》的要求,第二阶段是整个学习教育活动环节最多的阶段,直接关系整个活动的效果。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联系班子和个人的思想实际,认真查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差距,查摆在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方面的突出问题,撰写了班子和个人的自查剖析材料,组织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查摆剖析。在学习提高、听取意见建议的前提下,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搞好“六查六看”:即一查本单位确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举措,看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要求;三查是否符合合理规划长远发展的要求;四查和谐构建的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五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队伍结构、细化内部管理、看是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六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作风建设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的政绩观。着力解决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要着力解决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二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观念不强,不注重发扬民主,不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和以集体研究为借口,不愿负责、不敢负责、推卸责任等问题。三是在履行职能方面,着力解决,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四是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着力解决脱离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漠不关心;五是在组织纪律方面,着力解决纪律观念淡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六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着力解决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言行不检点,交友不慎,道德情操低俗等问题。

(二)征求意见。班子和个人剖析材料形成后,要以通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沟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除党员干部外,扩大到普通居民。对征求的意见梳理汇总,以原汁原味地反馈给干部个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采取个别谈话、集中研讨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查找和分析问题。对查摆分析不全面、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时指出不足。班子和个人对剖析材料作出了进一步修改。

(三)召开民主生活会。在充分准备、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召开了一次严肃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检查自己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方向和措施,通过健康的思想斗争,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

三、认真把握了第二阶段要求,认真贯彻整风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走好群众路线;抓住查摆剖析这一重点环节,深刻检查、深入反恩、明确努力方向;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分清是非,增强党性,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贯彻这一要求,第二阶段要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新华社区全面贯彻街道党委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扎实有序地组织好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努力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查找问题、剖析根源上下功夫,在深刻反思、明确努力方向上下功夫,不断把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伦理道德 新闻价值 伦理学

记者该不该救身陷危险的小女孩这个经典的问题在社会上存在各种声音,现笔者尝试立足伦理学,结合相关理论视角进行剖析,并尝试回答“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希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一、回顾两难背景

有一天,一个记者下班回家(由于工作需要,此时带着相机),碰巧看到一辆货车驶过一个还未意识到危险的小女孩且其立即穿梭而过。此时看到发生意外的小女孩,他会怎么做?

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即刻抓起肩上的相机将这一新闻画面拍下;二是赶紧跑上前去将小女孩转移到安全地方,给她进行简单急救同时联系附近医院抢救(她已经血肉模糊,危在旦夕)。

二、剖析选择动机

针对以上提到的两种选择,我将在下面展开讨论。

首先是第一种选择,在一般情况下,笔者认为其可能是基于以下两种原因之一:

1. 他之所以选择先拍照,是担心破坏第一现场,是为了获得一线素材,提高自己所在报社报纸的销售量和网站点击率;

2. 他之所以选择先拍照,也是担心破坏第一现场,获得一线素材,但他不是站在自己或自己所在报社的立场选择这一行动,而是为了通过这一新闻引起社会大众的道德反思,从而减少以后这种情况的发生。

显然,它们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即行为动机不同,但这里或许第二种动机更能获得我们的理解。美德伦理学认为我们更应该以行动者为中心而非行动,虽然这两种行动带来的后果可能相同,但第二种行动的动机却是向善的,为了促进这个社会道德的进步,而第一种行为是基于个人利益,道德评价上远不及后者。

现在再让我们对这两种选择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第一种选择,倘若有人进行道德批评,记者可能会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自我辩护: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由权,享有选择做任何事情的权利,我选择进行拍照而不是救人只是我自己的一次选择,别人无权干涉;

2. 发现并获取一线新闻进行报导就是一个记者的工作,我只是在尽自己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的责任。

第一种辩护显然是从自由至上主义出发,而第二种则是站在职业道德角度,但我并不认为这两种辩护站得住脚。首先,自由主义确实强调个人作为主体的权利,但同时它也要求我们尊重他人有这样的权利,记者怎么得知这个小女孩愿意成为你报导的对象,如果她真的不愿意,记者说自己有拍照而不先救人的权利却忽视了小女孩的权利,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还有他这样做不就是将人当做牟利的工具,亵渎了人性了么?再者,义务论者会认为你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作为人本身就有选择先救人的义务,如果他连作为最基本的人的责任都没办法做好,怎么能谈作为记者的责任呢?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选择先拍照的第二种原因,此处记者可能是基于这个理由作出选择:他认为先救人,可能只是挽救了一条生命,然而如果先拍下镜头,可以通过自己的这次报导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守住社会的道德底线,从而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挽救在未来世界中发生同样车祸的更多人的生命,从长远来说这是有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功利的最大化。然而这里似乎也逃避不了我上面讲到的“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记者”,如果你是为了促进社会大众的道德思考从而去进行提高,但你却没有选择先救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他们。然后,难道为了使社会幸福最大化,可以选择牺牲小女孩这一个体么?这似乎都说不过去。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第二个选择:先救人。这个选择在道德上似乎应该是站得住脚的,记者的动机是善的(不管救得成功与否)、也尊重了人性,但这里似乎是没有办法保证可以得到最原始的新闻材料,这个是记者这个特殊职业所要求你做到的。功利主义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要使幸福最大化,那为什么要牺牲新闻报导的价值,难道没有办法兼顾救人与保存新闻价值么?这似乎是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三、笔者回应

下面我将尝试打开上面提到的死结:通常情况下,发生车祸的地方人流量偏多,倘若我是一名记者,面临这种情况我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呼吁周边路人帮忙抢救,人多力量大,单凭个人的力量想要及时抢救小女孩难度高于集体拯救,同时我会选择用相机记录下这个集体救人的画面,这样做不仅可以救人,而且它所带给社会大众的道德思考可能更多,一边是撞人后扬车而去的货车主人,一边是伸出援手帮忙的路人们,新闻的价值也因此提升了一个层面,在传递真实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

如果作进一步的假设,路上没有其他任何人或说没有其他任何人愿意帮忙时,如果我是记者,我会倾向于救人,原因也正是我上面说到的,“我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记者”,同时倘若我选择先拍照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大众对道德的思考,那我的行为显然是自相矛盾。

四、结语

一名新闻记者在面临新闻伦理道德及新闻价值这场拉锯战时该如何进行选择,如何找到可以一定程度上兼顾这两者的方法,是自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以来面临最多争议及困惑记者们的一大两难问题。本文借用经典的“救与不救”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作伦理上的思考。由于知识有限在论证上可能还存有不足,但希望能以此篇文章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更高程度上的剖析,能更好地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追求新闻伦理道德的同时不影响新闻的价值,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01).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7篇

为进一步推动全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对照检查阶段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际效果,根据学习提高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和对照检查阶段的任务要求,现就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对照检查阶段工作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6月9日至6月28日。

二、目标要求

围绕“唐山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我们怎么办、怎么干”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本单位和个人实际,认真查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撰写领导班子和个人自查剖析材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为明确和修订今后的工作思路、决策、目标和措施奠定思想基础。

三、方法内容

1、组织自查。各单位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组织党员和领导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局《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的意见》进行自查。

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搞好“六查六看”:一查本单位确定的发展思路、规划和举措,看发展思路、规划和举措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查为人民办实事的落实情况,看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要求;三查对科技情况,看是否符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四查和谐校园创建情况,看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五查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情况,看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是否均衡协调发展;六查干部政绩和作风建设,看干部能不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群众的服务思想、惠及子孙的科学政绩为发展服务、为人民造福。

普通党员干部要重点搞好“三查一看”:一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查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三查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通过开展自查活动,着力解决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要着力解决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二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观念不强,不注重发扬民主,不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和以集体研究为借口,不愿负责任等问题。三是在履行职能方面,着力解决,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问题。四是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着力解决脱离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漠不关心;吃拿卡要,故意刁难;与民争利,群众利益等问题。五是在组织纪律方面,着力解决纪律观念淡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六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着力解决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言行不检点,交友不慎,道德情操低俗等问题。

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普通党员要严格按照“三查一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和党员干部本人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具体职责进行深刻反思,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检查、自省自警,既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又要找准问题、不足和差距,撰写自查剖析材料。剖析材料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结合实际,把存在的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明确改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做到主题鲜明、认识深刻、剖析准确、措施具体。

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的自查剖析材料务于6月18日前撰写完毕。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各学校校级领导班子的自查材料报局学教领导小组备案,其他的有本学校负责审核备案。

2、组织征求意见。从6月11日起,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与组织自查统筹结合,同步进行。按照“六查六看”和“三查一看”的要求,突出解决“六个问题”,印制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确保让群众参与进来,把群众的意见征求上来;各学校要安排召开全体教师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虚心诚恳地向大家征求意见;领导班子成员还要通过个别沟通、走访、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和建议。6月18日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的自查材料拿出以后,还要向群众通报自查情况,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以各种形式反馈给班子和个人。

3、召开民主生活会。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以自查剖析材料为基础,结合征求到的意见,认真准备发言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紧扣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实事求是地分析个人在思想观点、思维和行为方式、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相互批评要严肃认真、言无不尽、实事求是。

4、对照检查阶段小结。对照检查阶段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做好阶段小结,形成文字材料,于6月22日前报局领导小组。局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对照检查情况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批准转入案例剖析阶段。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照检查阶段是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检验学习提高阶段工作成果,为案例剖析奠定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具体安排,使对照检查阶段取得实效。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8篇

中国人习惯评价他人,但一般很少剖析自己。其实,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客观剖析自己,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不断修己以促提高,实有必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问题是,客观深刻剖析自己,确属难事,尤像棋局中所讲的“当局者迷”,不过,想要胜棋者,必须要学会摆脱“执迷不悟”,人生也当如此。

人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只要是真实的和属于自己的,就是最美好的。回想我走过的三十年,真的是一无所获,根本没有立起来,但我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很珍惜它并充满激情,仍为我的梦想而不停前行,因为经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期盼下一个三十年,能有所获。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优缺点很明显的人,应属于优点突出,但缺点也不少的类型,如能尽量改掉缺点,更好发挥优势,相信定有所获。

具体而言,我的优点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人正直、心地善良。此点可能与生俱来,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正直、善良,需更多让他人去评价。在生活中我一直坚持“宁可人负我,不让我负人”。

2、有骨气、能坚持原则。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曾当过军人,特别有骨气、讲原则,可能是遗传或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很有骨气,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3、有情有义、讲究责任。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很讲情义、有责任的,我也不例外,奉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有激情、舍得付出。我是一个从不乏激情的人,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为自己的目标去不断奋斗与努力,一直遵从靠实力生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原则,从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5、好学,喜欢看不同书籍。湖南人大多好学,心系天下,并大多靠才取胜,我虽无才,但喜欢学习,或许是与湖南人有关吧。

6、能吃苦耐劳。农村人大多很朴实并能吃苦耐劳,少年农村的经历,让我从小懂得吃苦耐劳对一个人的价值,有一种强烈的摆脱农村的危机意识,并不忘吃苦耐劳精神的珍贵。

7、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不挑剔。这可能与天生有关,也可能与我走南闯北长期出差的经历有关,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和奢望,从不挑剔。

8、性格随和、心态良好。性格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心态与经历相关。我性格很随和,从没打过架,争吵也很少,一般很难让我生气,或许是受看历史和哲学书籍的影响,心态也比较健康,对佛教讲的人生之苦有一定的认识。

9、良好表达能力。我个人觉得表达能力,一部分源于天性,一部分源于个人知识。我是兼有一点,但很不足,需长期积累。

10、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经验。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也很难有评价标准,适合的就好。它需要实践与知识的长期积累,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我是有一点实践,了解一点人性,看了一些管理文章,但仍远远不足。

11、真诚、不重利。真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真诚的人可以生活得很塌实,真诚的人一般不太重利,愿意靠实力获取财富。虽然我不希望像农村人那样贫穷,但我愿意永远像他们那样真诚,塌实的生活。

12、逻辑思维不错。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自我感觉逻辑思维还可以,或许与看哲学书籍有关系,就像哲人说的律师应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那样,仍需提高。

13、细心、认真。细心、认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我遇到过不少大律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认真、细心,或许它是律师成功之法宝。

14、心理素质良好。几年的法律工作与人生经历,逐渐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多都能冷静、客观的去面对。

我的缺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不大气。不大气与性格和经历有关,不大气有很多种理解,我更多倾向是不自信,可能是我过于拘谨的性格和经济比较拮据的经历,在为人处事方面,曾有人提示我不大气,放不开,我也意识到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不仅要了解更多为人处事规则,更要大气。

2、太土气。律师应该像绅士,农村出生的我,在很多方面的确太土气,在穿着、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观念和思维。

3、不善包装。在市场经济中,需学会适度包装,过于实在,朴实,反倒不利于交际与工作,应适当顺应社会,不能太死板。

4、有点理想化。人应该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不过,很多简单的道理,做到却很难,我感觉我在感情和工作上还是有些理想化,很难把握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

5、喜欢感情用事。人都有感情,但不能太感情用事。感性与理性是有冲突的,很难掌握其中的平衡,应更多从理性角度做事,尽量控制感情的不利因素。

6、不定性和成熟。虽然年纪不小,也看了一些书,但思想和感情还是不很定性和成熟,想法很多,不免有些虚浮,需要定下心来,尽快成熟。

7、有点先入为主、夸夸其谈。人不免年少轻狂,刚入社会的我,自以为了解很多,曾喜欢夸夸其谈,现在逐渐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以前的无知,应努力克服。

8、有点惰性、行动力有所不足。惰性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生活和工作上,还是比较随意,有时候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没正直做到知行合一,实乃惰性使然,应该改正并做到行胜于言。

9、有点好高骛远。人因梦想而伟大,但梦想不能不切实际、太抽象。我感觉我的心态还是有点偏高,从未给自己设定细化明确的目标,应对不同阶段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与计划。

10、不太擅长交际。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律师行业尤为如此。我是一个对交往主观愿望不很强的人,老担心给别人添麻烦,特别是对有权势的人,更不喜欢那种氛围,应突破心理因素,更好去适应社会环境。

11、太文弱。律师行业是一个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经验、智慧,还需要有勇气、胆识、魄力。我是一个相对文弱、太人性、太在乎别人,而没有太多霸气,狠劲的人,曾有人评价我书生气太重,有时候男人的确要阳刚一些,很多事不是仅靠情和理就能解决的,应不断提高。

12、英语不好。我的英语基础很差,现在基本都忘记了,无法用英语工作,也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更可惜的是现在连学的念头都没有了。

13、有点固执。中国大多知识分子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自以为是,一个是过度自负。我虽不是什么知识分子,但也有点知识分子的臭毛病,偶尔自以为是,还有点固执,不愿改变自己,还以为自己是对的,什么都好,并喜欢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此点以后一定要克服,学会倾听,多学他人长处,做到海纳百川。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9篇

一、时间安排

6月9日至6月28日。

二、目标要求

围绕“xx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我们怎么办、怎么干”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本单位和个人实际,认真查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撰写领导班子和个人自查剖析材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为明确和修订今后的工作思路、决策、目标和措施奠定思想基础。

三、方法内容

1、组织自查。各单位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组织党员和领导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局《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的意见》进行自查。

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搞好“六查六看”:一查本单位确定的发展思路、规划和举措,看发展思路、规划和举措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查为人民办实事的落实情况,看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要求;三查对科技情况,看是否符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四查和谐校园创建情况,看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五查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情况,看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是否均衡协调发展;六查干部政绩和作风建设,看干部能不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群众的服务思想、惠及子孙的科学政绩为发展服务、为人民造福。

普通党员干部要重点搞好“三查一看”:一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查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三查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通过开展自查活动,着力解决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要着力解决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二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观念不强,不注重发扬民主,不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和以集体研究为借口,不愿负责任等问题。三是在履行职能方面,着力解决,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问题。四是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着力解决脱离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漠不关心;吃拿卡要,故意刁难;与民争利,群众利益等问题。五是在组织纪律方面,着力解决纪律观念淡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六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着力解决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言行不检点,交友不慎,道德情操低俗等问题。

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普通党员要严格按照“三查一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和党员干部本人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具体职责进行深刻反思,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检查、自省自警,既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又要找准问题、不足和差距,撰写自查剖析材料。剖析材料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结合实际,把存在的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明确改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做到主题鲜明、认识深刻、剖析准确、措施具体。

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的自查剖析材料务于6月18日前撰写完毕。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各学校校级领导班子的自查材料报局学教领导小组备案,其他的有本学校负责审核备案。

2、组织征求意见。从6月11日起,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与组织自查统筹结合,同步进行。按照“六查六看”和“三查一看”的要求,突出解决“六个问题”,印制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确保让群众参与进来,把群众的意见征求上来;各学校要安排召开全体教师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虚心诚恳地向大家征求意见;领导班子成员还要通过个别沟通、走访、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和建议。6月18日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的自查材料拿出以后,还要向群众通报自查情况,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以各种形式反馈给班子和个人。

3、召开民主生活会。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以自查剖析材料为基础,结合征求到的意见,认真准备发言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紧扣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实事求是地分析个人在思想观点、思维和行为方式、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相互批评要严肃认真、言无不尽、实事求是。

4、对照检查阶段小结。对照检查阶段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做好阶段小结,形成文字材料,于6月22日前报局领导小组。局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对照检查情况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批准转入案例剖析阶段。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照检查阶段是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检验学习提高阶段工作成果,为案例剖析奠定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具体安排,使对照检查阶段取得实效。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世界政治经济学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新秩序;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D80;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6-0157-05

2013年5月20日至30日,世界政治经济学会2013年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在巴西召开。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会议期间,大会为两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颁发了“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成为此奖项的获得者之一。同时,大会还为全球十名对世界经济理论及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世界著名经济学者颁发了“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此次国际学者交流大会围绕“不平等与世界资本主义:分析、对策及行动”的主题,从多个方面对世界性的经济理论及实践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不少观点很有启发意义。

一、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问题

面对21世纪世界各国出现的经济社会的复杂现象,不少与会专家表示应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并在解决经济社会各种问题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德国学者Eike Kopf认为,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曾经一度风靡世界,如今《资本论》又重新回到了普罗大众的视野。自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再也没人能合理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必要生产关系的运作过程,也没人能提出引导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基本理论。而中国运用21世纪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类型和基本要素正在形成“21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巴西学者Carlos Eduardo Martins认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康德拉捷夫周期的成熟期,拉丁美洲的事实表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已经打开了持久性及机会之窗,这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鲜活材料。阿根廷学者Jesus Munoz教授通过对比正统的、非正统的(明斯基)及马克思在金融危机上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金融理论对当今世界形成的金融不稳定性乃至金融危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按照这个理论来“产生一个新的体系——建立在公平分配之上——来消除泡沫、投机甚至是循环经济和社会非预期影响。”巴西学者Marcelo Milan和Mathias Seibel Luce通过近些年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保障的改革以及通过延长整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进行过度剥削的事实,认为这对工人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侵犯。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依赖理论中详述的劳动力过度剥削范畴的思想加以揭露,同时赋予马克思这个理论的新的解读。中国学者韩喜平教授对剩余价值的归属与性质进行了再探索,认为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现实的资本家也参与管理、监督劳动,有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使其收入多元化。但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非生产劳动阶级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对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剥削现象没有改变。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应充实的内容。墨西哥学者Richard Corell和Ernst Herzog将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与马克思地租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认为地租对次贷危机的发生会起到引发及加深作用。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如越南学者Hyungkee Kim认为,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相对马克思时代有很多不同,使马克思经济学出现了局限性,应该通过“创新议程”来进行发展。他提出了一个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议程及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方法论的研究计划。他认为马克思是永恒的,但也需要有超越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这样的愿景。为了达到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的目的,需要使用与自身方法论不同的其他方法论,还应通过突破性创新实现其研究范式的显著转变。

一些学者从新的角度阐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内容。中国学者舒展,从发展着的新政治经济学视角阐述了幸福观及发展观,认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各流派的观点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无论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如何,离开人类幸福的分析及考量有多远,但比较起来侧重数理分析工具,单纯以财富的增长衡量社会进步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更接近人类追求关于幸福的梦想。这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有重要影响。而中国学者吴茜则通过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剖析了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历史地位,认为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有四个最为显著的本质特征。其一,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以巨型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寡头垄断市场;其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虚拟经济主导世界经济,实现了攫取全球垄断利润的剥削方式创新;其三,出现了欧共体、八国首脑会议等超级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其四,形成了美国“一超独霸”的“新帝国主义”,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中国学者邰丽华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趋势,认真思考了“去经济学化”的现象,认为这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现实根源。这种“去经济学化”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轨迹,破坏了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而重拾政治经济学,恢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济学传统,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巴西学者Rubens R. Sawaya认为,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价值、价格、通货膨胀等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新表现,通货膨胀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冲突物化的结果,价格的决定过程是剩余价值发挥作用的一部分。葡萄牙学者Mario A. Solano则从主体性社会意识的产生角度重新审视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2012年欧洲及美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社会运动,这些都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的社会矛盾的重现。这些运动尽管不能撼动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人类的“主体意识”,这是一种社会主义意识,这将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新内容。

二、关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问题

不少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投入了许多关注。秘鲁学者Alfredo Sumi Arapa 对全球化进程中秘鲁的国家主义经济的活力进行了分析,认为现在应重新定义反垄断斗争的议程,从而激发秘鲁国家经济的活力。墨西哥学者Caio Graco Valle Coberio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墨西哥及巴西农村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两个国家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研究了其中的社会及权利阶层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马克思的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才可以将暴力、频繁冲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主导、保守政策和法律等研究因素包含在内。不同的农业改革历程及墨西哥当地人和没有土地的巴西工人的运动都是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的产物,也是21世纪人类人道主义和进步议程中的关键点所在。巴西学者Cleidianne Novais Sousa和Paul Cooney则以巴西与阿根廷为例,分析了拉丁美洲地区的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他们认为新自由主义的三个关键要素: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特别是第四个要素劳动力弹性化,对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使这个地区的劳动力不安全感日益增加。墨西哥学者Juan Cervantes认为,国际社会建立的管理国际货币的机构,之所以提倡世界各国从事绿色发展方式,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自身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仅仅是为了实现新自由主义扩张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在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不少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中国学者杜书云、刘晓英认为,诸多因素将造成劳动力市场低水平均衡,从而造成经济失衡。而巴西学者Andrea Dantas则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危机背景下巴西改革及其卫生政策的影响因素,认为巴西应保持自身相对与周边国家的特殊性及改善工业化之后的经济稳定,才能使改革成果保持住及使卫生政策很好落实。澳大利亚学者Alan Freeman认为文化、劳动力及资源将对可供选择的增长路径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迄今为止被看做是任意奢侈享受的人类文化发展投资如今已成为逃离目前经济危机的必需品了。技术的进步已达到一定的时点,以至于经济增长的主导驱动因素——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的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因素——在物质生产中找不到了,但在服务生产中可以找到。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发展经济,也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巴西学者Niemeyer Almeida Filho认为,在马克思的依附理论中,拉丁美洲的依附经济里最根本和最具决定性的特征是对劳动力严重剥削占了支配地位。在拉丁美洲的经济中,资本家支出的这部分巨大需求将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由国家资源和国家行动提供。另一个巴西学者Vanessa Petrelli Correa则认为,在2004—2010年间的巴西经济中结构转变的发生和发展强度可以根据增长动态的分析来鉴别。土耳其学者Zafer Baris Giil及Mehmet Zanbak对20世纪后基于分类的社会核算矩阵框架下的土耳其财政调整分配经验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及劳动间的收入分配是从李嘉图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基本盈余政策可以稳定公共部门,获得财务稳定及国家理性,但却使家庭陷入债务之中。根据这一分析,城市工人阶级和养老金领取者是在财政调整过程中受损最严重的阶层。日本学者大田广教授认为,日本民间经济社会的成熟是伴随着奇怪的日本政权之下的政治意识发展进行的,这种奇怪的经济与政治现象,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选举制度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匹配造成的。委内瑞拉学者Juan Kornblihtt认为,过去几年油价大幅上升意味着经济转换扩张的可能性,这种转换与委内瑞拉本国及国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相关。在此背景下,过去十年中由国家分配的租金实现了不断增加的废弃资本的再生产以及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活跃部分的争夺,表明作为扩大社会政策的结果对生活标准的提高,但并不改变其特性。巴西学者Alessandro Andre leme等人还具体地联系到巴西本国的著名的贝罗蒙特水坝工程的案例,认为该工程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利于巴西的民族经济,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狂野的资本主义”的“巴西模式”的复制。

一些学者对近些年新自由主义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也十分关注。例如日本学者Hiroshi Onishi及Atushi Tazoe除了运用置盐定理对当前日本经济进行了实证外,还认为新自由主义后的日本局势与欧洲、中国的情况类似,人们的根本斗争是为了反对新自由主义。而英国学者Ozgur Orhangazi利用美国经济危机的资料,认为新自由主义对结构性危机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认为结构性危机并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来解决,而需要体系的制度结构作出显著改变。而葡萄牙学者Maria de Fatima Silva do Carmo Previdelli通过对葡萄牙加入欧盟20年后的经济状况的分析,认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加入欧盟被证明是葡萄牙当前面临不断上升的公共债务及生产领域糟糕表现的危机原因。印度学者V.K.Ramachandran等人,则从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角度分析了印度的农业收入问题,认为新自由主义对印度的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Vitor Schincariol及Paul Zarembka分别分析了21世纪美国将实行的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行为以及美国经济中的物化资本及其稳定性,而中国学者邰丽华也类似地利用新自由主义下美国当前的“财政悬崖”,反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的正确性。加拿大学者Salimah Valiani分析了加拿大对外贸易的历史以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拉丁美洲的投资状况,认为尽管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加拿大的话语权不大,但因为加拿大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因此加拿大的资本主义在金融危机这个关键节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各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及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作为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大国,使其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模式及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更加引起学者们的兴趣。法国学者Jean Claude Delaunay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模式只有一般要求。后资本主义的政体将建立并且在本世纪席卷全世界;伴随着全球化和解除金融监管的特征的资本主义不会很快灭亡,但会严重地衰退。美国控制及领导下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使其金融资本主义和其依赖的军事力量将进入生命尾声,这使得被称作社会主义或者自己命名为社会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权将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建立。在全球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下,一大批试验性的社会主义解决方案将出现。越南学者PHAM VAN DUC分析了越南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在越南改革前时期,越南人民和社会主义国家经常提及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概念。在那个时期,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敬仰及追求的理想模式。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越南的马克思主义者分析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主、客观原因,并得出了结论,这就是社会主义具体模式的解体,并非是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失败。当前越南的改革成功,使越南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建立越南的社会主义模式。巴西学者Hermann Dworcza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角度解读了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认为中国需要对其模式进行重大变革。他谈到,尽管前些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但由于生态及经济社会原因,中国不应退回到老路上去。中国现有的出口及利用劳动力红利的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了许多社会冲突及社会灾难,收入差距严重。这些消极的发展完全来自于对市场机制的扩展使用和无限制地与国内外资本的合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可以用到市场机制,否则建造一个基于国际团结和民主计划的社会机会就会消失。中国学者白永秀、吴航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经济增长的演化规律、类型划分及中国当前的应对之策。中国学者方福前认为,当前应当抓好三个转变,分配改革的重点由收入再分配转变到收入初次分配和财富再分配,当前的改革要特别关注和解决财富占有不公的问题。而中国学者高红贵则提出,鉴于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了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应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康瑞华、宋萌荣等中国学者则从理论分析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转变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福斯特对资本主义财富观及进步观的批判,提出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启示。他们认为,要对资本主义狭隘的财富观保持批判性思维,树立宽广的生态财富观;清醒认识物质财富增长的代价,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自然生态财富;重新思考人类进步的内涵,摈弃从数量方面判断社会进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生活本身,适度而不是更多才是正确的态度;树立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的进步观,对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聂志红这位中国学者通过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的剖析,结合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思想,努力探索中国模式建立的原因。中国学者毛晖、庞凤喜更是针对转型期中国的权力资本化的问题,认为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实施了政府主导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这成为权力资本化的制度环境。为了遏制权力资本化的蔓延,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及打造公民文化,实施政治民主、经济市场化及社会法治化。

一些国外学者在认识社会主义模式及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时另有视角。日本学者Makoto Itoh阐述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几种模型并根据哈维的建议提出了四种更为具体的模型实现形式。其一,凯恩斯主义。认为许多美国和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包括哈维支持凯恩斯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其二,绿色复苏。认为鉴于低碳经济的提出,更应重新注重提高本地生产以满足本地消费;其三,基本收入。认为应设计一种经常性收入,以平等地提供给所有的社会成员;其四,当地货币。通过当地货币的运用,保持经济的稳定。他同时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需要重新思考21世纪激进社会主义战略模型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另一位阿根廷学者Mariano Feliz认为阿根廷出现了一种新发展主义的社会模式,强调出口的增长、产业适当竞争及劳动力市场的特殊作用是新发展主义社会模式的关节点,新发展主义的计划将着力消除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阿根廷带来的消极影响。墨西哥学者Aurora Furlong则结合中国及拉丁美洲的情况,分析了世界粮食危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政府食物政策所做的工作都没有以协调一致的方式面对这些挑战,在此过程中,这些因素影响决定了人类的未来。美国学者Marlene Grade根据社会主义模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基础,人们物质生产的历史进程形成的社会模式,是以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为前提的。希腊学者Mylene Gaulard对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十分脆弱,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其房地产泡沫膨胀,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爆发,突发投机泡沫在过去几年形成的困难和问题,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英国学者Nicholas Jepson认为应更多关注中国模式的崛起对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这个过程尚处于萌芽阶段,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系统的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开始,这有可能发展成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制度的花蕾。

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内涵及本质进行了分析。例如美国学者David S·Pena论述了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的内涵。他认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社会应有六个组成部分:第一,经济体制。它用来发展生产力,建立生产关系,稳定持续地促进共同繁荣;第二,政治体制。它用来支持旨在实现有利人民民主的人民政治机构;第三,强大的、团结的、完全的社会主义祖国;第四,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五,资源管理政策,以满足人们需要并同时促进繁荣和谐的自然环境;第六,成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而越南学者Tran Tuan Phong分析了人类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是更高的社会形态,在每个人都充分、自由的发展中形成了社会治理原则。而中国学者周瑛、罗洪铁则以中国为例,阐述了全球化境遇下社会主义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问题。

四、关于各国不平等关系及正义问题

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不平等及正义问题,因此各国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印度学者Pradip Baksi通过分析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从全球角度来看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建议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机制,即利用性别不平等研究中的关于雇佣劳动的数据来拓展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雇佣劳动的相关内容。中国学者方世南认为,要解决不平等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正义观是十分重要的,而社会正义观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冯颜利、孟献丽两位中国学者,认真研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们不同意詹姆斯·奥康纳的观点,认为“生产性正义”不是“正义之唯一可行的形式”。正义是关乎人类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性问题。从人类正义诉求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看,实现正义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逐渐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正义要超越正义本身。巴西学者Marco Bulhoes Cecilio分析了世界财富生产与分配的不平等及原因,他利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数据,论证及比较了当代世界财富积累的模式及在世界体系形成中所采用的战略。认为有意控制市场力量的组织——布罗代尔的反市场形态——仍然处于财富积累过程的中心,并在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中起关键作用。美国学者Erwin Marquit分析了2011年美国纽约发生的占领运动,认为华尔街是美国资源不平等的标志。该次运动的标语“我们是99%”主要针对资本主义体系引起的不平等。尽管这次运动有许多不足,但对反抗经济不平等作了很大贡献,也是对奥巴马对美国1%高收入者提高征税的支持。日本学者Satoshi Niimura则回顾了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不公平的四大观点,认为亚当·斯密的四大观点是:其一,勤勉工人和懒惰工人的工资不平等是有益的;其二,一个不平等但富裕的文明社会比一个平等但贫穷的原始社会更令人满意;其三,通过资本积累,工资率会上升,利润率和利率均会下降;其四,通过税收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是重要手段。这四大观点中,有两个是赞同经济平等,有两个是反对经济平等。日本学者Setooka,Hiroshi从不平等的角度,对贫穷的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贫穷不仅仅是与收入相关,而贫穷分为个体层面的贫穷;社会层面的贫穷;全球层面的贫穷,必须分阶段来消除贫穷。美国学者Roger Seifert则建议设立新的政治经济学协会,认为成立此协会的目的是为了挑战现有的对不平等解释的主流观点,因为协会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文化机构,文化比其他人类活动更有作用,如果想要人们对真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平等关系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推进文化方面的建设是不二选择。中国学者张志军提出了一个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一个全面拓展框架,认为这是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可以发现及勾画出持久性不平等的现实路径,持久性不平等的事实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普通事实存在的真实映射。而另一个中国学者张忠任论述了收入分配问题的本质,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强调平等是一种权利,公平是其外化。而所谓社会平等则是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实现途径或手段。平等的前提是生产条件的分配。

不少学者还特别讨论了各个具体区域或国家的不平等及正义问题。中国学者周小亮、卢雨婷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利益失衡成因进行了解读,并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英国学者Jenny Clegg比较了中国及非洲的现实情况,认为中非合作论坛(FOCAC)已成为南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形式,这种形式是双赢新动态机制的创立者而不是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不平等关系的缔造者。巴西学者Atenagoras Oliveira Duarte则以巴西东北部1960—1990年间的政治经济状况,认为不正常的政府行为及不同的阶级利益是造成不平等及非正义的重要原因。他还对2000—2012年巴西东北部的经济变革过程,特别是透过收入分配指标,看到了更具活力的巴西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巴西学者Ana Maria Rita Milani分析了拉丁美洲2000—2010年的数据,认为拉丁美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执行地区结构调整模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平等共同进步,这说明生产结构的转变对发展经济,消除不平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学者贺钦则分析了拉丁美洲的不平等与替代一体化运动的情况,认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地球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但这些财富的受益权不属于人民。历史和现实使拉丁美洲的进步力量认识到,只有通过地区一体化与团结,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独立与公正。巴西学者Amanda Aparecida Marcatti 及Dumont Henrique分析了巴西牛肉行业中的经济与劳动关系,认为不同行业中的劳动者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而阿根廷学者Juan E. Santarcangelo以阿根廷为例,认为阿根廷在2001年底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差的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和政治危机,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短短15天经历了5位总统的变换,并经历了比索贬值、汇率剧变、外债违约等,加速了阿根廷的收入不平等。而经济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及畸形的工业化过程,加剧了剥削的产生。乌克兰学者Andrei Gritsenko和Elena Gritsenko分析了乌克兰倒置经济中的不平等问题,认为与发达国家相反,乌克兰经济在以倒置的形式发展,财富不平等的分配发生在私有化过程中,导致了大多数人口没有得到资源的所有权。这在劳动力市场上尤为显著。乌克兰已掉入了全球化倒置的陷阱,经济增长导致了经济结构的恶化,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以及生产的下降。

五、关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上一篇:从严治警剖析材料范文 下一篇:为警不为剖析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