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5 00:10:39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设想: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预设教案;即兴创造

在中学教育中,所谓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不顾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合理的思考和安排。实际上,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两者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一、课堂不能全是预设教案的展示过程

兼有预设与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展现课堂的动态美,才能使课堂充满人文美。

案例一:

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学习的是《夸父逐日》,教师在课前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夸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学生的回答是:有理想、不懈追求的人;无私奉献、为理想甘愿献身的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等。

但有一个女生的回答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

课堂上,教师在这里并没有关注这一声异样的回答。

教师如果抓住这个女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神话创作的目的和意义,即夸父为什么逐日?(教师在课前预设中没有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在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是不能做出科学的阐释,只能借助神的力量来解释。“夸父逐日”反映的正是远古时期人类在认识和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对黑暗的恐惧和对光明的追求。此时,夸父的形象就初步有了:为了追求光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古代英雄。

再结合教师课前预设的另一个问题:课文最后一句“弃其杖,化为邓林”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解决了,夸父的英雄形象就更完整、更丰富了。至此,文本的人文目的也基本达成,即学习夸父身上所表现的为理想不放弃追求,甚至甘愿以生命为代价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案例一中,学生的回答已将教师预设的几种答案汇报了出来,可以说生成都是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意料之中”的。但当女生有不同的见解时,教师却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并没有有效地利用这个随机生成的资源,对女生独到的见解与创新意识没有给予肯定和赞赏。

“课堂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如果上课仅仅是执行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课堂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

凡事都有度,重要的是和谐、自然。教师不能只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动态生成性教学”,而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扰乱视线,为求“生成”而“迷失”文本,“迷失”目标。

案例二:

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学习的是《夸父逐日》。教师在“课堂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天动地,移走了两座大山,但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破坏了生态环境,你是怎样看待的?

一位男生这样回答:实现目标,不一定要有坚定的毅力,运气好同样能够实现目标。因为两座大山最后是天神帮着移走的。

教师预设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回答只是默认了。但是,想一想,学生的这种发散理解是不是游离于文本的思想核心之外了呢?

愚公面对困难、别无选择之时,毅然选择了搬走两座大山。面对艰巨的任务或困难,愚公身上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不懈努力、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不论在哪个时空都是应该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这正是学生学习文本之后得到的生活启示。

即使在文本最后,借助于神的力量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愚公面对困难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这不也正诠释了“天道酬勤”这句话吗!要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不言放弃,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就文本中人物和思想的评价与分析,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更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文本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否则,学完了文本,再回头去问学生:为什么学习夸父逐日?如何评价夸父?学生的回答很有可能会游离于文本、人文目标之外。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三、教师要形成课堂生成意识,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要善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

教师在课前的预设中留出生成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意料之外的问题要积极地做出反应,将生成看作一种资源,激起智慧的碰撞,才是教学的精彩。

由于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教师不能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束手无策,也许学生的问题就是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契机,只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瞬间即逝的生成作持续探究,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给课堂生成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意义,使全班学生受益。这样,就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用师生之间的对话转化成教学的亮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成源于预设,我们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对预设灵活机动地进行改变,有时只是教学顺序的调整,有时删减一些费时费力却效率不高的无用功,有时只是对提出的问题换个说法,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把握契机,抓住课堂精彩闪光的生成火花,灵活机动地改变预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灵动、更精彩、更有效。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要、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新情况,重新调整教案设计,把师生互动的探究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想碰撞,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3篇

1.移山这件事很难吗?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

2.移山这么艰难的事情愚公竟然坚持去做,他是不是很愚蠢?说出理由。

3.做寓公的做事并不愚蠢,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通过这样的三个问题,老师试图引导学生将寓意总结出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有志者,事竟成。”理解寓意后让学生讨论成长历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总结得到什么启示。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感受,落实教育目标,感受愚公的伟大形象。

上海赴港交流的十几位教师都认为这是一堂经典设计的语文课,设计思路堪称完美,但在面对香港学生授课时却遭遇了无比的尴尬。

在学生读课文理解寓意环节,关于“愚公是否愚蠢”这一问题时就卡了壳,全班同学都认为愚公做法实在太愚蠢。

老师千方百计地渲染愚公移山难,苦口婆心地说明移山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却怎么也无法改变学生“愚公移山之举太愚蠢”的判断。一生说:“就算当时科技不发达,就算很有必要移山,还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在山里凿一个隧道比移山容易得多吧,可见移山确实不是聪明之举。”还有的学生说:“搬家不就行了吗?比移山轻松得多吧,真是死脑筋!何谈聪明!”

老师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学生的认识呢?也不无道理,但课堂教学目标遭遇了现实的障碍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由此,我想到了相似的事例:

在“金鹰卡通”栏目中,动画出示:你从李白的故事“铁杵磨成针”中得到什么启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说出:“铁杵能磨成很细的绣花针,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功。一女生回答:“老婆婆把一根铁棒磨成了一根细小的绣花针,花费时间不说,该浪费多少钢铁呀!”乍一听啼笑皆非,细一品,不无道理,难道古代没有卖针的吗?犯得着把大铁棒磨成针吗?

综合两个案例比较,它们共有相同之处:设计严密的逻辑,经典的问题包含着似乎天经地义的正确价值观,都在现在的孩子眼中不堪一击,学生不仅没悟到“真理”,反而“反戈一击”,批判貌似正确的传统价值观――老师认为正确的“真理”。对于这种现象,在提出“以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教改百花繁盛的春天,它就像一枚投入溪中的石子,“咚”地溅出了水花,震动了我的心灵,我对此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中重视传统的“文以载道”,忽视了课堂内容的回归生活。

传统语文观认为:“文以载道”,即认为文章是阐述、传承道理的,学生应从学习的文章中明白、领悟相应的道理,文章中蕴含着千真万确的、不容置疑的真理。第一个案例中,让学生理解这则寓言,理解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从而明白:对于成长的道路上的艰难和险阻,只要勇于面对,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就能克服,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老师据此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精彩问题,试图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但社会在发展,价值观念也在进步。当经典设计的观念和现实生活实际相悖而行、严重脱节的时候,教师在设计中一味地借助寓言故事传承真理,想把所谓的传统道理灌输给学生,却完全忽视课堂内容应回归生活。那么不符合现代孩子生活实际的观念只能是镜中月、雾中花,被有崭新的价值观的孩子所摒弃,达不到预设的目的。

二、重视了教学设计思路的完美,忽视了课程改革的内核――“学生”的实际。

第一个案例中老师设计的三个问题可谓精思妙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从传统教学来看,是一篇堪称完美的教案,如能充分考虑学情,顺利执行,必能成就一堂轰动的课。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明确告诉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准备一片沃土。那么,作为上课的前奏――教学设计也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体察学情,了解新时期学生崭新的情感、价值观。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的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灵活性、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反之,不能充分考虑学情,那么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更何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感?

三、顺势利导,“预设”因“生成”而摇曳多姿。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充分预设会使生成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说“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结果。当“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正确认识和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预设”常因教师精心备课和授课学习而处于强势地位,而“生成”却似乎是“节外生枝”,但只要运用恰当,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事实证明,“预设”是必需的,但可以因“生成”而调整,因“生成”而更加丰富、精彩。

课例:一位老师教学《精卫填海》这则寓言时,一个小学生提出:“精卫怎么这么傻呀?凭他一只小鸟的力量想把大海填平,真是不自量力!”这一结论一下引起了一部分同学的赞同:“就是,真是不知好歹,一只小鸟那能把大海填平?”老师见此情景,因势利导:“照你们这么说,它实在太傻!明知填不平,还用生命为代价去填海。那么,发明家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失败了六七百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是不是很傻?”学生:“是。”师:“那么最终呢?他研制出了白炽灯,为世界电学的使用增添了光明,结束了黑暗时代。当他当初失败时,如果停止了试验,说不定人类处在黑暗时代还需要很长时间,哪来的社会进步?”学生默然。师:“美国莱特兄弟从小就想像鸟儿飞向蓝天,并且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遭受无数次失败,受到当时人们的耻笑。但他们没有气馁,始终锲而不舍地研究,最后终于造出了飞机,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如果他们失败几次后,变‘聪明’了,停止研究,那人类飞向天空会延缓许多年,这又说明了什么?”生答:“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上述情景表明,当“预设”与“生成”冲突时,教师如能因势利导,运用教育机智进行适当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提供多元化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非得到绝对的“真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语文课堂内容让学生意见不一、各执己见时,教师就要有灵性而多元地把握文本的能力,可提供多元化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畅说所想,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如三年级有一篇文章《三袋麦子》,课后有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帮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理由即可。老师预先设想:小猴最勤劳,肯定大家都赞成小猴。谁知课堂上的反应是:多半同学赞成小猴,因为它勤劳能干,把一袋麦子种下,收获了更多的麦子;一少部分同学说:“我赞成小牛,因为它省吃俭用,一袋麦子吃了好长时间。”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说:“我喜欢小猪,因为它很可爱,贪吃的样子太好玩了!”

试想,这时如果老师横加干涉,后果可想而知,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激励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发言,积极地参与,不管结论如何,在“讨论”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素养确实得到提高,自主阅读的信心和能力也大大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可见“问”之重要。课堂如同一台戏,教师如同导演,高效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也包含了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提问。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幽默风趣地问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说:“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若能引奇激趣,则可使大家如坐春风,教学效果更佳。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问时,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我就引用了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我了》来启发学生。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次外出忘带了钱,便向他的邻居借钱。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赖账不还,邻居发脾气了,一怒之下就打了他,他要去告邻居,邻居对他说:“去你的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属于唯心论。我通过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彻底明白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生动形象地问

生动形象就是寓抽象内容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在提问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时,先引用了“诗训不孝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大爷,与一儿一媳一孙同住,由于儿媳不孝,老翁衣不暖身、食不果腹。一年腊月临近春节,老翁饥寒交迫,一同村人深感同情,写了一副对联:“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把祖孙三代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对联贴出去后同村人议论纷纷,儿媳感到内疚,到老人面前赔礼。这个事例既典型又生动,使同学懂得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受启发,然后结合书本内容把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回答得非常到位。

三、曲问

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提问叫直问,曲问则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直接提问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若能转换一种方式,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一个例子堪称曲问的经典。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2]学生们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遗男在古汉语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四、辨与问

在比较辨析中提问,利用反差效应突出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或相似,可达到加深认识、全面认识的目的,增强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能力。在教《六国论》(苏洵)时,问:苏辙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了秦灭六国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在教《答韦中立师道书》时,问:柳宗元《答韦中立师道书》和韩愈的《师说》,两文有什么异同?通过这些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应追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让提问变成课堂上严肃紧张时的一种调味剂,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次心连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5篇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能力

一、在读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叶圣陶语)语文课堂是要读的。朗读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杨再隋教授也说:“课文内容及其包含的思想是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即自己用心去领悟。悟的过程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多读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丰富了想象力,更调动了阅读兴趣。好多文章就是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的目的的。如教学名篇《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如何理解这句话?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没有给读者作出解释的,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一、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才能从字里行间找出问题的答案,认识到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人物形象。

二、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性质,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确实要改掉“演说者”的角色,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阵地让出来,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在交流中培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积极鼓励他们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感、不要怕同学取笑,要敢于积极主动参与交流。学生说错或意思表达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多表扬,多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教师应当用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问题的答案。只有教师放下架子,平等的去与学生探讨、沟通,学生才愿说、敢说,对问题的阐述才能流畅、准确。比如一位教师在教《范进中举》一课时,课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进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是为什么?一位学生没有思考好便举手回答:“因为范进是他的女婿,衣襟皱了,没面子,所以胡屠户替他扯平衣襟。”惹得满堂哄笑,学生本人也满脸通红。出现这种情况,这位教师没有批评、纠正他,而是和蔼地让他坐下与同桌讨论。结果这位同学再次举手回答:“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态度发生转变,充分暴露了胡屠户爱富欺贫的丑恶灵魂。”话刚说完便赢得了全班的掌声。正由于这位学生得到了鼓舞,信心十足,在与同桌的交流中受到启发,再次陈述时语言丰富了,表达流畅、完整,能力也得到提高。很多的试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三国演义》《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聊斋志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飘》推荐的篇目: ;推荐的理由: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实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在思维撞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任务,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开放化,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营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学生畅所欲言,在思维摩擦与撞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大胆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具有“司马光砸缸”式思维质疑问难、敢于创新。如,在《愚公移山》一课教学时,在认识愚公移山的精神时,可能学生的思维就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愚公移山是愚蠢的行为,何不绕道或搬家呢?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太不划算了!这显然是学生的一种理性思考,对学生这样的认识,当然值得我们肯定。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开发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与平台。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的这三种能力,教师就会改变传统教法的束缚,就能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理念就能得到落实。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它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今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落实。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是配合教师展示教案,而更多的学生则称为“观众”,教师让学生能照搬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确保能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沿着教师的“教路”走。教师最担心地是完不成自己精心设计的“密不透风”的教案,力避学生的“节外生枝”,故而教师“珍惜”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大讲特讲“自我陶醉”,而学生疲于奔命、昏昏欲睡。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如何得到发挥呢?因此语文教学呼唤主体意识,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的兴趣、知识和能力得以尽情展示。

一、把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

目标明确了,学生才有了学习的方向,内容才会学的主动。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更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还要领会其思想内涵且受到启迪,其次目标要恰当,应分层次;后进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中等生完成发展目标即理解知识有一定的深度,运用技能比较熟练,优等生则要完成上限目标即知识理解深刻,既能运用熟练,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如学习散文《春》一课,后进生的目标是识记文中的生字词,背诵描写春花、春风的两段及末尾三段,明白春是美丽的;中等生要欣赏写景角度、方法;优等生的目标是学习写景技巧,能形象描写你心中的春天。

二、把时间交给学生

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真正树立起“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的教学思想,心中装着全体学生,使爱的阳光照射到每个学生的心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学习活动。最近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故乡》,听课老师反映,这节课上的活动使人耳目一新,学生也认为自己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我也深深体会到只有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才会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去年秋末新的教学形式吸引了我,令我蠢蠢欲动;今年春杜郎口之行令我茅塞顿开。我毅然决然投入到教改洪流中,首先将任教的班级变换了座位,并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还给他们划分了“势力”范围,学生们又很自豪地写上自己的“豪言壮语”。我提前两天给孩子们设置了预习问题,让他们合作思考,查阅资料,拓宽思维,作出解答。课上分给各组展示,之后各组间相互补充,接着我对学生尚未全面和恰当地给予补充与修订强调,好!同学们欢呼雀跃,争着为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了,或娓娓道来;或天马行空;或旁征博引;或激扬文字。讲解的自我陶醉,听讲的啧啧赞美,识记牢固了,理解深刻了,知识丰富了,技能提高了。语文重在朗读,这时朗读比赛在默契中开始了,那字正腔圆阴阳顿挫的声音,回荡在教师内外。你们会了么?我要看同学们的收获,不行,张三要提问二组,李二要检查四组……整个教室都被同学们饱满的热情充斥着,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那欢乐的求知中。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朗读分析讨论研究,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质疑,积极讨论,大胆想象。如学完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后,开展了以“感受春天、享受幸福”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把全班分成六组,各组派五个代表分别完成“古诗词默写(关于春)、作诗、作画、作文、范文朗读”等任务,然后抽调有语文美术特长的学生组成评委予以评比,百分之七的同学都参与其中,结果古诗词囊括历朝历代,诗作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绘画栩栩如生,作文想象大胆,寓情于景。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知识,个性张扬了,性情陶冶了,能力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学生们说“我的课堂我主宰”,长期被老师“霸占”的课堂终于回到了我们手中。

又如,教学《愚公移山》一课,在疏通文义、体会内容后,安排了辩论的学习方式,设计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愚公很愚”和“愚公不愚”,让持不同意见的两方学生进行辩论,一方学生认为,虽然山高大、人员少、工具简陋、路途遥远,但愚公胸怀远大理想,知难而进,不退缩、不屈服,不畏冷嘲热讽,很坚定、很执着;移山何时能成功姑且不论,我们欣赏的是他的勇气,敬佩的是他的精神。

另一方学生认为,明知山那么高大,移山困难重重,把家搬走比较容易,却执迷不悟,他太不聪明了,智叟的话不是很明白吗?此时教师引导:试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条件差我们就甘心吗?倘若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我们就逃避吗?不能,我们更应该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辩论学生们明白了本文的主旨,是说明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学习的是那种坚定不移、不畏艰难的决心与意志。虽然教师的活动很少,但学生都参与了,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当然,丰富的知识,高超的驾驭能力也是活跃语文课堂的关键,转变观念是前提,语文教师要勇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培养能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合格人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享受成功的祝福与喜悦。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 课堂生成 认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7-0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用叶澜教授的话说就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也有人用“未曾预约的精彩”来形容。即,“生成性”是相对于教师对课堂的预设提出来的,是随机的,“意外”的。

课改以来,开放、动态的的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而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但是,课堂教学明确的目的指向和特定的时间限制,让部分教师感到,学生的参与比重越大,教学过程脱离教学预设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达成预定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课堂驾驭就越困难。那么,面对课堂中的这些“意外”的、随机的“生成”,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和把握呢?

一、敢于打破教学预设,重视“生成”,积极应对,因势利导

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预设,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理想的教学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讨论预设的问题,获得预期的结果,将活生生的动态课堂演变成以本为本的僵化过程,让充满灵性的课堂成为产品加工的“流水线”。师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在课堂中荡然无存。我们讨论课堂生成及其利用,首先就要敢于打破这种“模式”,重视、珍惜稍纵即逝的生成,因势利导,寻找、捕捉教育教学的最佳契机,绽放课堂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来看两个案例:

一位老师上《愚公移山》时,有学生问:两座好端端的山被挖掉,愚公一家是不是在破坏生态环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你争我辩,鲜活的思维活蹦乱跳――有从愚公一家的生存角度说的,有从愚公移山的后果说的,有从环境保护角度思考的,有从故事寓意方面思考的等等。面对意外,老师大胆抛开了原先的教学预设,抓住了这个生成点并加以放大,顺势展开――把“智叟”请出来,顺着学生的讨论说:“是啊,同学们,愚公一家主要劳动力都移山去了,谁来种田啊?好端端的山挖了,多可惜啊?这可不,智叟把愚公告上法庭,告愚公荒废农田,告愚公破坏环境……假如你作为愚公的辩护律师,怎么为愚公辩护?请大家分成四组,自由讨论,然后模拟法庭情景,进行表演,好吗?”经过讨论和模拟表演,同学们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又得到了生动活泼的训练。课后,有同学还在老师的辅导下合作编写了课本剧《愚公打官司》,获得了合作学习的绝佳机会与写作练习。

我校喻老师到五中参加语文优质课比赛,开始上课,一学生声音不小的说“这老师谁啊,真精华”,话是在说喻老师个子比较矮小,一些学生笑起来。眼看出师不利,喻老师急中生智,毅然走近这位同学面对全体学生大声问:“同学们,我是喻老师,比喻的喻,来自XXX,你们是谁?”生答:“我们是五中的学生。”“这里是谁的地盘?”“我们的地盘。”“谁作主?”“我们的地盘我们作主。”学生大声喊起来。“对,我的地盘我作主,今天你们是这堂课的主人,喻老师看五中的同学们到底能不能作主!”接下来,课堂在热烈的氛围里精彩进行,大获成功。

上述案例中,因为“打破”,学生思想和激情的火花被点燃,因为积极应对,孩子们激荡的心灵飞扬起来,教师的教育智慧也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师生生命的力量得到彰显,“意外”变得“美丽”,结果动人而精彩!

二、善于利用既有资源,促成精彩的“生成”,构建“美丽的意外”

课堂生成因其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有时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严峻挑战。此时,教师应该学会“跳出来”,不要局限于“师”、“书”、“物”,而要善于观察,将课堂的所有为我所用,包括学生、学校、老师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拿来为教学服务,力图促成精彩的“生成”,构建“美丽的意外”。

我校一堂教学《明月几时有》的语文公开课上,学习即将结束,教师总结说:“苏轼这首词,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生动且形象化的语言,抒发了……。后人还将它编成歌曲来唱,委婉动人,旋律优美,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课外学习唱。”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声问:“老师,你说得那么美,能不能唱给我们听听?”一下子,其他学生都附和鼓起掌来。面对这个情景,老师没有准备,面临尴尬和扫兴,她没有简单处理、轻易放过这个“意外”,她看到了自己之外的教学资源――短暂的思考后,说:“同学们,我唱歌实在不行,你们同意我请一个人代唱给你们听吗?但要求要跟着唱啊?”接下来,在一位听课女教师慷慨的带领下?全班师生放声歌唱《明月几时有》,课堂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学生兴高采烈,听课教师非常满意,上课老师感动,皆大欢喜。

三、关注细节和“意外”,聆听“花开”的声音,成就精彩的课堂

生成不经“预约”,教有法而无定法。充分关注有价值的教学细节,善于利用课堂意外事件,理智对待、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常常能绽放“美丽的意外”,让我们的课堂神采飞扬,魅力无穷。

我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在讨论问题“你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时,大多学生讨论后,得到“虚伪、势利、自私、冷酷”等结论,却有个学生转头对同桌小声说“他们其实也很可怜的”。声音虽然小,理不直气也不壮,但这话被我听到了。于是,我决定不放弃这句小话:“有位同学的见解和大家很不同,他认为菲利普夫妇很可怜,同学们怎么看?”结果只有少数同学支持这位同学的看法。于是又追问:“同学们再看看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经过点拨,学生支持的声音开始多起来。我立刻安排:“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就这个观点发表你的看法。”渐入佳境的对话交流中,学生越来越明晰――小说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揭示出在这种金钱关系熏陶影响下,人性沦落,下层人民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一个教学的目的水到渠成!善于倾听,促成了教学的精彩。

还记得一节课上《我的母亲》,教学流程到了板书“母爱”时,天降大雨,突然有位女家长到教室外来给孩子送伞。这位母亲送完伞走了,我们的课堂却因此意外被打断。看着孩子们那羡慕、敬佩又嫉妒的目光,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羡慕吧,想说什么?”课堂沸腾起来,感慨之声不少,老师乘机布置课堂练习:写话“母爱是____”,允许商量讨论。看看结果吧:

母爱是一把小小的雨伞,让孩子免遭风吹雨打;

母爱是一句句反复的叮咛,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

母爱是一个个关切的眼神,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母爱是一曲深情的歌,温暖世上每一个孩子的心;

母爱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抒发世界上最永恒的爱……

意外的事件让原本怕写的孩子们下笔如有神,交流情深深,感悟雨朦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值得提出的是,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并不一定那么完美,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选择性地做一些引导,准确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加以发挥和利用。还有些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因时间等关系,教师不能也没必非要当堂处理,这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等办法,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苏格拉底也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生成最能体现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和发现,最能点燃智慧的火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不断学习、共同探索, 促成语文课堂更多精彩的“生成”,展现语文课堂更多美丽的“意外”,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1997。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吴刚平《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2004。

[4]郑金洲《生成教学》,2005。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8篇

一、 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只是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我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我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对学过几篇体裁相同的课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同异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不仅使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在理解课文,明白道路的基础上,我还设计了扩展性训练。如学习古诗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将其改写成小散文,学习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让学生改变人称复述故事。如学习〈〈牛郎和织女〉〉后,我让学生改用牛郎或织女作第一人称复述能丰富文章内容,使听众感到真实可信。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开放教学形式

开放的教学形式是注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努力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是有个性的学习者,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他们在干什么,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去,都有机会展现才华,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个性发展,无论学得好与坏,都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摸索探究得出结论,使他们从灵魂深处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活力四射的个性得到无限舒张,鲜活四溢的思想得到自由飞翔。“教”只能给学生死的知识,而“导”却能使学生得到活的源泉。“导”的价值就在于更多的精彩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我还让学生选择表达方式的自(抒情、议论、说明、辩论)。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在作业“超市”中选取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作业去完成,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分层性、实践性、适时性和适量性。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而做,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

三、开发教学空间

开放的教学空间是学生的思维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虽身处教室,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异想天开。如何开放教学空间?我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有与别人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新主意,有些甚至是教师不敢想或想不到的。我指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的矛盾,利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来找到疑问;引导学生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提出问题。质疑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在学习《愚公移山》后,我问学生应学习愚公什么精神?大部分学生答出:应学习愚公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精神。我问:“还有别的看法吗?”有的学生提出:愚公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搬山呢?绕开它走不行吗?也有学生认为愚公很笨,不移山也行,搬家比搬山容易多了。我针对学生的发言,展开了愚公是愚笨还是聪明的讨论。这样,发散性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开放教学课型

开放的教学课型是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鼓励百家争鸣,鼓励尝试。我把开放的教学课型分为五大环节:自主学习——质疑合作——探究解疑——运用延伸——尝试小结。(1)关于“自主学习”。学生以课文中的预习、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为依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自读课文,查阅字辞典认字识词,圈点画记,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汇报通过自学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2)关于“质疑合作”。“质疑合作”这一环节安排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后。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难点、关键的地方提出他们自己不懂的问题。(3)、关于“探究解疑”。这一环节是开放的教学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我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学生自学汇报和质疑问难的情况,提出对于理解课文最重要、最关键的建议,让学生再读课文,独立思考或互相探讨,教师相机点拨。(4)关于“运用延伸”。这一环节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我在教案中设计好学生的运用作业,按照教学目的明确地提出任务要求。如仿写课文中的句式或段落,抄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表演课文中某些精彩片断,进行课堂中的听记训练和课文朗诵比赛,等等。这些“运用”重在感悟和积累,而不是枯燥的语文知识方面的死记硬背。例如《穷人》一文,课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学生针对这这一课外廷伸大胆想象,结果故事五花八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关于“尝试小结”。这是开放的教学模型的最后一步,是对整个教学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或总结评价,目的在于检测教学效果,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从小培养学生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我让学生谈一篇课文学下来有什么收获,也让学生评价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9篇

摘要: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推进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导作用;发挥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小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然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中,通过反复实践,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目标

为了避免课堂中学生漫无边际地发问,乱撞乱闯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紧扣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无论“自读”、“导读”、“品读”、“熟读”中的哪一个环节。学生由于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总会出现课堂提问漫无边际、有的滞后、有的超前、提不到点子上的现象,这时就很需要教师“扶”一把,把学生“导”到课文中来,“导”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上来,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盲目地“主体”,课堂教学就迷失方向,将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层次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课文内容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训练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如在以读为主的课堂中,可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领悟中心;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熟读课文,积累语言。这样层层深入,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吃力的感觉;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更好推进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这个道理。这在具体教学中,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1.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即备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编制设计出每堂课的程序结构、实施方案,即常称的“教案”。教师要在上课前对整个课有个大概的构思,做到“胸有成竹”。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思路的设计、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都能在教案中得到体现。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为了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特点的个体差异性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同时教师应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另外也可通过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传授“自我学习” 的自学能力。在上每一堂新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学、尝试练习,从自学中发现问题,从自学中得到提高。

3.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

四、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有兴趣不等于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课。如果不加以引导,有些学生仍然不会重视,上课玩玩电脑了事,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初始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课程的教学上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准备适量的范例与练习,组织好教学。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兴趣,力求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引导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接合点。

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

掌握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现行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完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必太受教材限制,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明确每节课的任务,设置范例,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时,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细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五、教师要当好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舵手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优化策略

1.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把着讲,学生在教师管理下一直听,那么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他们受教师支配,只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个性地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样的课堂,就必定是沉闷的课堂,低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想方设法与学生交往,努力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过去“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上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变教学为“教思”。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随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有的知识,教师不讲,他们可能早就明白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要不厌其烦地讲下去,那么便会使这一部分学生“倒胃口”,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信心,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语文。这样就可以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2.优化教学环境,创造和谐空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学生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上每一节课。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事半功倍。上课前,我把情绪调适到符合教学内容的最佳状态,把激情和微笑、信心和爱心带进课堂。如教学《愚公移山》这篇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我首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渲染和体态语言诱导,询问“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喜欢”,由此,我趁机播放动画片《愚公移山》有关片段,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奥妙新奇而情感丰富的世界,也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其乐融融的忘我的情境中。看完动画片后,我又机智地牵引同学们说出这个故事的名称,以及这个故事的寓意——说明只要有决心,并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理想终会实现。同时还让学生说出与此类同的寓言故事,如精卫填海等。此时,学生们的表现欲、学习兴趣已被撩拨得无法抑制,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绪相互影响和激发,达到了师生情感共振的理想境界,也为后面舒展教学的拳脚搭建了有机合作的平台。当后面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开火车比赛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让他们分组讨论愚公和智叟的人物形象、愚公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他们个个各抒已见,热情澎湃,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在此后的课堂学习中,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和发展,我十分重视建立合作、友爱、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力争为学生们展现一个崭新的、色彩斑斓而又独到的世界。

3.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合作者,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效率才会大大提高。例如:我教必修一散文两篇中的《窗》时,另外讲了一篇与窗有关的故事,让学生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选材立意方面有何异同点。这样既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又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互动合作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明显了。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4.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把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例如,我们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切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师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用幻灯片来展示诠释孔乙己的不同形象、不同情况,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在比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上一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下一篇:圆的认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