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23:41:51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继续采取优惠农民的培训措施,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5期,共人

针对市拖拉机驾驶持证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从降低培训门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出发,继续采取优惠农民培训的措施,疏通“生源”渠道,通过认真协调,取得了不错的培训工作业绩。截至目前,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完成年培训任务%,有效的推动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拖拉机驾驶持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心组织,完成了54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一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本年度农机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达到即提高培训质量,又学习方便的目的,我校首先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了州、市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其次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冬季这个特殊的农闲季节,进行了市XX年度专业课程培训;三是严格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和到课制度,从管理层面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根据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授课内容;五是于5月下旬聘请老师完成了公共课教学。使全市54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丰富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提高XX年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之冬”措施得力,培训任务完成好

针对去年新机械、新技术和“膜下灌”、残膜治理配套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幅度大,以及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届农机行业科技之冬培训,在市农机局的领导下着重抓了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上,一是确定了9项培训内容;二是选派了11名高、中级工程师组成讲师团;三是每个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文字备课,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备课;四是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察。在管理上,一是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培训责任目标,二是根据责任目标进行了“三结合”的培训,即市乡(镇)培训结合、乡镇培训与村组培训结合、市级专业教师讲课与乡镇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三是建立了农机科技之冬工作规范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共完成农机科普培训0.73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及农机大户培训率100.4%,农民农机科普培训率30%,特别是极大地限度的支持了我市本年度膜下灌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为全市的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十、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⒈农机化教学交流极少,师资培训的途经缺乏。农机培训师资水平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学习才能提高,不是走走形式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在干中学,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去学。

⒉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还需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目前,我们仅仅取得了一个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格,其职业技能培训的交通保障问题、实习设备(施)问题、师资及待遇问题都有待于认真计划、统筹解决。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我市每年城乡退役士兵约有XX人左右,近年来,培训人数逐年增加,从XX年开始实行了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培训,当年达XX人,2008年增加到XX人;培训项目有计算机维修、计算机操作、硬件组装、计算机制图、电工、汽车驾驶、厨师等七个项目,根据退役士兵要求还可以临时增加;学历教育方面,中心和XX学院合作,举办了高中起点升大专和大专起点升本科的学历教育,中心从学历教育应收费用中给予每一位参加学历教育的退役士兵XX元优惠,到目前为止,已有XX人参加学历教育;推荐就业方面,2008年中心已安排就业XX余人。

1、完善机构。我市退役士兵培训中心成立于XX年,但当时只是挂牌,退役士兵培训工作是东找一家西找一家,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鉴于这种情况,我局于XX年上半年正式确立市科技局科网中心为合作培训机构,明确培训中心负责人,中心成立了管理部、教学部、就业办,直接为培训工作服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有z人,管理人员和教师由中心招聘,工资、福利、保险等都有中心支付,中心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政府只是按退役士兵的数量拨付培训经费。

2、运作方式。中心隶属市安置部门领导,中心各部门领导对中心主任负责。一是严格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培训大纲,所有培训都做到按培训大纲规定的范围进行培训。二是采用“两化”教学方式,即教学管理现代化、教育模式现代化,提倡学员对任课教师民主评议,教师认真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

3、培训方法。采取集中授课加实习的培训方法,首先进行集中授课,弄通培训专业基本知识。其次是动手操作,第一步在培训中心提供的设施基础上进行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增强学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4、时间安排。根据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家庭住址的远近和具体要求等情况安排不同时段进行培训。如住地远的安排在周六、周日学习,近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晚上培训,尽量使更多的退役士兵在适合自己的时段参加培训。

5、推荐就业。中心对每一位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都制作了专门档案,并把有关信息输入电脑。对农村退役士兵和学习较认真的学员优先推荐就业。2008年已有zz余人推荐就业。2009年3月份,中心将举办一场大型招聘会,组织至少20家有影响的民营企业提供不少于zz个就业岗位供学员进行双向选择。

二、拓展功能

2008年我市在退役士兵培训中心应有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安置矛盾比较突出的形势,逐步把培训中心打造成退役士兵的心理驿站、安置政策宣传的前哨阵地、安置部门和退役士兵的沟通平台,努力使退役士兵培训中心成为安置部门的得力助手和适应新形势的有效延伸机构。

1、温馨的心理驿站。退役士兵刚从部队退伍,心理上暂时不适应、就业形势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躁情绪,这其中包括农村退役士兵攀比的情绪、城镇退役士兵不能安排就业的情绪、特招士官征召时的征兵宣传和政策不对号的情绪,严重的可能产生敌视政府、敌视社会的的极端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将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扰乱社会的稳定。我局领导要求培训中心,一是所有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对待退役士兵要和蔼可亲,要做到有问必答,态度不要生硬。二是确定培训中心的主任和管理部主任为疏导退役士兵情绪的责任人,具体负责退役士兵情绪疏导和平时的观察工作,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的苗头,及时进行疏导和解释工作。三是尽量为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特别是对农村退役士兵的就餐提供便利,积极联系有国防观念的就餐单位,尽量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培训中心还准备饮水机、空调、常用的药品等,努力为退役士兵参加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使他们真正把培训中心视为他们的贴心人,有的农村士兵就说,没想到培训中心还能把我们农村孩子高看一眼。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退役士兵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观,部分经常有牢骚、说怪话的退役士兵也了解了民政部门的良苦用心。

2、安置政策宣传的前哨阵地。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宣传,我们除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外,退役士兵大量集中的地方——培训中心是一个极好的面对面的宣传阵地。我市从退役士兵回到家乡后就开始培训,今年首期已开办11个班,市局分管领导和安置部门的同志,对每个班都进行至少两次的安置政策宣传和解答退役士兵提出的问题。如退役士兵提出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不安置?我们就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的规定和不能再进退役士兵的必要性;农村退役士兵提出为什么我们和城镇人一起当兵,尽同样的义务,城镇的不能安置工作还有补助金,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要上访等,我们就耐心解释安置政策的演变及我们今年将优先推荐农村退役士兵就业,说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特招士官提出为什么征召时征兵部门宣传回来都能安置工作,而现在连安置资格都没有等棘手问题,我们都耐心地进行解释解答。通过培训中心这个事前的前沿宣传阵地,使我们的安置政策宣传工作争取了主动,有效的避免了可能的上访和过激行为,给民政部门的领导、安置部门的领导减轻了压力。

3、政府和退役士兵沟通的平台。在对退役士兵进行心理抚慰和政策宣传的同时,必要的沟通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规定培训中心每天必须确定一名管理人员在培训期间实行坐班制、分管领导和安办负责人定期到培训中心帮助工作,对重点人和重点群体进行有重点的谈心,尽量多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存在的困难。如今年有一位特招士官许兵,按文件规定不符合安置政策,但我市从人性化出发考虑,如果他能找到工作单位,安置部门还是给予开具介绍信的,他的继父是铁路部门的,母亲在XX矿业集团工作,他首先要求到铁路,但铁路方面审查后认为他母亲和继父结婚时,他已到18周岁,不符合到铁路安置,退回了档案,而矿业集团有以他们安置工作已结束,不能再单独研究接受他。因此,他感到工作无望,有轻生念头,培训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进行安慰和谈心,并帮助他联系了一个民营企业先上班,稳定了他的情绪,分管局长又亲自做工作,并帮助联系铁路部门和矿务局联系做工作,使他切实感到民政局、培训中心都在为他帮忙,在关心他,使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又如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役士兵今年已不能安排工作的情况,他们感到反差太大、情绪激烈,我们联合培训中心都进行了多次沟通和谈心,及时稳定情绪。总之,我们利用这个沟通的平台,有效地拉进了政府和退役士兵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他们充分了解政府的安置政策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深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认识得到提高,信心得到了增强,并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农广校联系自身的业务工作,对晋宁县“三合村”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实现三次跨越的典型案例,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典型案例分析材料,同时对**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分项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大力发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流作用。结合新**的建设, 19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水平低的实际,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大发展,创新培训途径,提升培训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和探索,为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制度,我们已逐步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远程手段建立健全全市农民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市农广校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求创新、坚持提高素质强服务。农广校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工作中,一是抓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正责任制,不论是在单位工作或是借出工作的同志都勇于开拓,扎实工作,为单位树形像,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抓岗位目标责任制,今年年初市农广校各处室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全校职工服从分工,认真履行岗位目标,作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积极主动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市农广校在强化对全市农广校系的服务工作中;一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农业局的各项任务的实施作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导向,联系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探索和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法;三是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层次、开辟办学角度。四是整合各方面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增强办学支撑;五是强化现场督促、指导,市县联合办学;六是扩大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管理出质量,质量求发展。

(市)区,目前已落实100余人,年底完成200人的中专招生计划和1万人的绿证培训任务能够完成。目前我单位的招商引资是和石林县农广校联合开展的,计划引进农业产业和加工产业项目,计划投入1500万元,现在正在工业园区进行土地核实。

1、办学评估 取得实效中央评估验收专家组的专家、云南省农业厅和云南省农广校的领导对我市农广校工作和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第一,要充分用好评估结果,对办学水平不同的县农广校要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引导、管理的针对性。第二,要坚定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突出特色。第三,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出台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免费政策,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专业,突出农业办学特色。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方式、新方法,建立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加强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的主动性,使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更加符合农民需求。

2、 创新发展 实施绿证

**市、县农广校,牢固树立以“三农”为本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的精神,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工作宗旨,围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当前现代新**建设与改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最富活力而且变化最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又应该如何与时俱进、抓住契机、创新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研究的新课题。

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按照绿色证书制度要求,总结了**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的经验,完善和细化了专业门类、课程学时、机构管理、考核发证等培训和管理环节,对《绿色证书管理办法》进行补充和修订,使绿色证书培训质量得以提升和更加符合农民的培训需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上改革和创新,严肃技术资格凭证的作用,在继续做大做强绿色证书这一农民教育培训品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绿色证书定位,使绿色证书制度步入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轨道。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深化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突出培训实效上力求创新,2009年我市绿证办全面推行《绿色证书管理办法》和“**市绿色证书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化平台,使绿色证书培训更加顺应“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需要。

3、 结合绿证培训 扩大招生

4、培养新农民 组织技能鉴定

5、深入开展 农民培训

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广泛支持的范围,强化行政执法,强化行业准入,持证上岗,下大力气加强培训力度。总结农民培训的经验和方式,初步探索了一些新的、更加人性化的培训模式,探索农民培训的最新机制,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管、培分离,并加以落实。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制度,用制度来保证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认定以农广校等政府培训机构为主导,社会各界、多科形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一是,从酒店自身的角度来说,开展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十分重要。酒店是为客人提供服务,创造经济收入的企业。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酒店开展日常业务经济活动的需要,通过对服务员进行服务态度、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训练,提高酒店服务员的素质水平,并在酒店日常接待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因而,凸显了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二是,从服务员自身发展角度来说,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酒店服务员到底能干什么?该怎么干?这也是困扰很多酒店管理人士的问题。而对于酒店,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不熟,酒店服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处于不同的轨道之上,酒店服务员频繁流失等。而要解决这些,必须通过加强对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让其认识自我并做好职业技能培养及生涯规划,在特定背景下规划自我以做好自我管理,从而尽可能提高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促进服务员自身素养的综合发展。

因而,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无论对酒店服务员个人,还是企业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二、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1.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强

酒店开展对服务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本目的要使受训服务员更能适应酒店经营业务的需求。酒店是一种综合行业,客房、餐饮、商场等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完全相同,为了增强各部门服务员对不同工种业务需求的适应能务,要求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计划安排、课程设备、训练方式方法、选择等方面,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讲究实用为出发点,注重针对性,才能收到切实效果。

2.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对服务员进行在职训练。培训对象是广大服务人员。由于人员结构层次复杂,服务员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酒店服务员工种也涉及不同种类,技术要求不同,因此,酒店的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然是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这种特点要求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须长期坚持分阶段培训,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方法。对于同一工种或从事同一项工作的服务员,培训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求训练质量呈螺旋式上升。3.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广泛复杂。

由于酒店的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以实用性为主,各部门各工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培训内容比较广泛复杂。覆盖专业进修、技术训练、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实务操作训练,涉及多种学科的范畴。各部门各层次服务员要求全面掌握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质能及相关的各种常识。因此,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要做好计划安排,坚持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重视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内容上要有系统性与连贯性,因人、因地、因时间、因需要制宜,以取得最佳的实效。

4.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艰巨性

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要在酒店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因而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实施安排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培训课程或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出勤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往往要受到经营业务的冲击而不能按计划进行。因此,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在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或活动时,要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可能,尽量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或活动做到时间紧凑与内容精练。同时,在计划安排中,要准备各种应急与应变的措施,以适应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多变特点,使培训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标准

根据笔者日常对酒店行业的调查,总结酒店服务质量的五项标准如下:

一是服务的可靠性强,主要体现在前台服务员需要能够及时接待客人以及服务客人的需要、结帐等服务准确,餐厅服务员出菜上菜等服务符合标准且让客人满意,服务员对待客人始终如一、一视同仁。

二是服务的可信性强,是指员工知识礼仪把握适度,沟通中显示出信任与自信。如前台服务员能完整回答客人问题,客房服务员能让客人进酒店能感到舒适,获得尊重,餐厅服务员能主动微笑提供菜单,介绍菜肴成分,加工方法等信息。从而让客人能够感受到酒店的可靠性,同时也体现了服务员的教养,职业性和经验。

三是反映灵敏,是指酒店服务员乐于帮助客人并能提供快捷服务。如服务员之间能相互合作,保证服务速度、质量,时时提供快捷服务。

四是有形性完美,主要指服务员仪容仪表端庄,对设施、设备、环境等维护良好。如餐厅卫生间等前后非常清洁、时时保持桌椅、台面整洁、舒适、宜人。

五是无形,让服务员能够提供无微不至的个性化服务。如时时微笑,主动细心体察到客人个人需求、愿望,而非呆板的属于规范制度。让客人感到特别礼遇。为每一过失细节负责,表示歉意、同情,并保证事不过二。以顾客获得最大利益为己任。

若通过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不同岗位的服务员达到上述目标,则体现了职业技能培训达到了相应的要求。

四、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关键性问题

1.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加强酒店服务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服务员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能适应酒店行业的要求。并对酒店服务员的职业前景进行规划,使其能主动、自信地投入到酒店日常服务运营中。

2.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其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酒店服务各环节的特性,让酒店服务员能熟练地掌握各服务的工作流程,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如以餐厅服务员岗位为例,通过工作流程培训,让其能与同事配合好完成中、西餐的服务环节,特别是熟练地为顾客安排座位、点配菜点,进行宴会设计、装饰、布置,提供就餐服务。通过培训,使酒店餐厅服务员掌握从事中、西餐厅的零客、团体及宴会等服务工作的技巧和服务技能。

3.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应加强直观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训演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要组织服务员参观类似酒店现场,使服务员增强感性认识,尤其是要对典型的酒店岗位和技能进行参观学习,让其亲身体会到服务环节的各种技能,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实践工作当中去。

五、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策略探讨

(一)培训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于培训内容来说,一般应根据岗位要求,推出不同的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表1。

(二)培训的策略

在酒店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的理论讲解中,可以采用讨论法让服务员联系实际谈谈日常生活中对服务的切身体会;在操作课中结合音像资料让学员多看多练,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要借助直观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训演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增强感性认识。

另外,在培训过程中,对于技巧要着重进行培训,如在培训餐厅服务员的过程中,应介绍中餐的特点时,可以介绍西餐的特点进行对比学习。2.介绍菜系的代表名菜时,要结合其传说或典故,在学习点菜服务的技巧中,要结合不同的顾客消费心理及相应的推销技巧进行讲解。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根据党的*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曲政发〔*〕7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曲政发[*]63号)的相关规定,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更好地培养新型务工农民,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惠及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积极性,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多地培养技能人才,有利于推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素质就业战略的内在要求。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现代产业生产技能和业务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

(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尤其是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它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就业步伐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的发展大局,对于推动劳动保障年度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指导思想

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以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劳动力供给,壮大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任务

根据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总体安排,在总结过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在五年内(*年-2012年)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万人,其中:劳动预备制培训5万人,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0万人。*年,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2万人。

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类型

(一)实施分类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

1.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3-6个月,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门技能,具备外出求职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且能够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

2.劳务输出培训。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劳务输出培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训时间1个月,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够促进就业。

3.技能提升培训。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农民工就业人数较多的领域,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技能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组织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时间为1-2月。通过培训,达到稳定农民工就业和增加择业机会。

(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由培训机构向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报鉴定,指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特点,大力开展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争取大多数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向职业能力证书。

五、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方式

(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荣国章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陈于红、李利民、吴士忠同志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由李汝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孙林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程勇、薛平、敖琳娅等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协调,办公室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

(二)*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成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师资安排、落实教学计划。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协调发展、提高层次、优化结构、促进就业”的要求组织开展,统筹好现有培训资源,以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培训为主,其他社会办学机构培训为辅。

(四)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挖掘培训生源,认真做好培训工作。

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一)经费来源: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减免费培训鉴定,开展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再就业资金中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安排,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给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超过补贴标准部分,由参加培训人员自负。

(二)*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与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开办的培训班,均由*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培训鉴定补贴。培训结束,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对组织开展培训的各县(市)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开展培训的人数、班次适当给予经费补助。

(三)其他方式的培训鉴定补贴按规定程序和标准执行。

七、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和要求

(一)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实施培训计划,确保我市各年度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任务的圆满完成。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作用具体操作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是高级职业技术类院校的主要的教学工作之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科生、硕士生身价一降再降,而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职学生反而在这场没有战火的霄烟中胜出,越来越成为各企业重新洗牌时争抢的对象。同时,江苏省提出的“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具有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类院校无疑是承担此项培养任务的主力军。甚至有些知名高校的本科生毕业后到技校或职业学院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发出大学四年有点虚度,不如学一手技术的感慨。

然而,从大量企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反馈来看,近几年毕业的大多数高职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强,许多高职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需3―5年的过渡期,或者进行专门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现在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用工方式都是希望能招之即用,各个院校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则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或缩短融入社会的适应期。

如何全面地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过程进行科学评价,不断完善和规范新形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要,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进行评价的作用

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教学评价既是对高职学生技术素质评估的过程,又是对技能培训的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社会的外部组织、权威机构对技能培训教学的检查评价,又包括学校、专业老师和学生的自我检查及评价;既重视技能培训教学的总结性评价和对技能鉴定和确认,又重视对技能培训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便改进技能培训教学,不断完善和规范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

结合近十几年的具体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同行们的经验,以及已经作过的大量的教学评价工作,我们认为对技能培训和鉴定进行评价的作用大致如下:

1.信息反馈作用。首先具体指导老师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找出起点的基础情况与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适时因人施教,达到调整技能培训教学工作、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而学生也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学习。

2.鉴别作用。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对老师进行考察鉴别,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操作与教学水平;还可以考察和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从而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提高培训质量。通过鉴别,一批年轻的指导教师在经验丰富的年长的老师的带动下,操作水平猛进,而且理论起点又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方面更能与时俱进。

3.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调动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教学的潜能。而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表扬、肯定及技能提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共同进步的理想境界。

4.促进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对培训所用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的具体操作

在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把学生技能培训和鉴定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效果,就必须采用过程中的诊断评价、形成评价和总结评价来逐一实施。

1.诊断评价。在一个专业培训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用诊断评价对参与培训的学生的入门水平进行预测和预判。具体做法是:发一些练习图纸和练习课件给学生,通过作业和提问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技能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可以通过快捷的多媒体播放教学,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对新技术、新技能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和修正合适的教学计划,做到因人施教、因班施教。

2.形成评价。在培训和鉴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形成评价的方法及时了解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不断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具体做法是:采用教学管理部门和几位参与培训的老师分别对学生完成训练的课题课件打分,掌握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也可根据每位老师在巡回指导中观察到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及时提醒老师改进教案或调整教学进度。指导老师要把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用集中讲解和现场示范的形式告知学生该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正,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总结评价。在培训和鉴定结束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给出总结性评价。通过聘请企业一线的生产和技术人员及指导老师一起对学生在完成规定零件加工情况、对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进行考核和技能鉴定,我们就能知道老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从而教师能判断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的管理水平及教学指导水平,也能及时知晓企业对技能培训教学和鉴定工作的认可度。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强化

Abstract : By fac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a well-off grand target, and fac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need, face the challenge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the scientific culture quality of the farmer,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placed i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This paper mainly on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do some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skill training; strengthen

中图分类号:B848.2

引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解决“三农”问题及推动城镇化战略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农民工劳动技能的提升、职业适应性的增强、就业部门和工种岗位的改善、收入的增加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因此,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可谓任重而道远。虽然最近几年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文件和政策,但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机制。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方主体对其认识不足 首先,政府认识缺乏高度是影响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最大因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事关国计民生,农民工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然而,教育部、农业部等多部门多方参与农民工培训却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农工教育未包含在教育发展主要战略之中;政府投入有限,全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难分其羹。显然,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一部分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认识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所具有的长效性,从而缺乏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便这些企业认识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性,他们也可能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相对更强而不愿投资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最后,农民工自身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训的长远眼光,自我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一些人可能并不缺乏长远的眼光,但没有多余的钱和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质量不高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滞后,最直接地表现在培训经费的投入上。当前,培训经费投入基本是以政府和用人单位投入为主,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仅有“阳光工程”的12.5亿元,地方配套的资金也仅为5亿多元;用人单位的培训经费是按工资总额1.5%~2.5%计提的,但实际上用于农民工培训的费用是少之又少,这对于解决2亿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投入的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虽然政府规定企业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但实际上多数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用于农民工的各种支出。还有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农民工大多数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而非正规部门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并不高,工资待遇也远远低于正规部门,所以农民工也不愿意投资于职业技能培训。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适度的政策,帮助农民工从各方面完善个人素质。农民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的个人质素、掌握职业技术的程度,从小的方面说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从大的方面说,这些都将影响到我们整体的工业发展进程和整体的实力,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年轻的农民工们,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和水平关系到大局,必须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来促进经济的进步。没有自己特长和可以傍身技术的农民工,只能被隔绝在城市之外。鉴于此局面,政府需要花费足够的努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主动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国家向来都非常重视农民工的素质培养工作,多次发文强调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素质的培育,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农民工,政府可以建立免费的职业教育架构,让这些人掌握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使得其成为合规格、达要求的劳动力储备。可以采取的政策是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之完全达到免费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新一代农民工培养成合格的技术人员。相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年轻的农民工们也要具备足够的自我发展意识,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主动融入城市生活,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

2.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农民工法制环境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优化。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的“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里面用于职业技能教育的比例,基本地区不低于20%,已经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的规定;要坚决贯彻《决定》中指出的职业学校所收的费用,各级政府都没有权利截留、挪用,以“保证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建设”,真正做到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要逐步健全新一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体系,虽然我国《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企业有举办教育培训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具体实施方案尚未跟上,或操作困难,不易落实,并且对违反法规的事例无监督、约束、制裁。二是拓展职业学校这一渠道,进行年轻农民工教育工作。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各类中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类培训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包括:职业学校拥有理论和实践兼具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还拥有非常齐整的实习训练场地和器具,更重要的是,该类学校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这些条件使得此类学校能够具备及其完备的设置。政府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使职业教育效果最大化,而达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对政府埋单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公开招标,然后赋予农民工自主决定接受培训的权利(农民工可以自由抉择接受培训的地点和内容)。为了保障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政府可以委托一些独立的民间机构,不定期不记名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抽查,这些机构建制完全独立,定期从政府那里领取相应的报酬,最大限度保证鉴定的公正程度。另外,还应当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开办专业,也可以和大型企业直接签订人才培养计划,按照企业的需要来生产“产品”,争取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的技术工人。除了一线的流水线熟练工之外,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完成从工业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以灵活多变的策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赶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之前,做好产业转移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三是加大企业培养的力度,最大限度培养出优秀的工人。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很多农民工希望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培训专业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设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不定期开展技能比武活动,使得培训和工作完全对接,针对性更强更有实效。

三、结束语

总之,农民工是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虽然在市民化进程中,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只要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把握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总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黄黎若莲,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程新征.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刘静心.浅析规范管理与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仅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帮助退役士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机构

经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确定县职教中心为全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决定成立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办公室,在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培训期间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职教中心,办公室成员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人武部及县职教中心抽调人员组成。各部门工作职责如下:

县民政局:负责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机构确定、宣传发动、人数预测、经费测算、资格审查、档案接转等工作。

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指导县职教中心做好招生录取、计划制订、教学管理、技能鉴定、颁发证书及就业推荐等组织实施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经费的安排与监督,确保所需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县人武部:负责退役士兵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县职教中心做好退役士兵参训管理工作。

县职教中心:负责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搞好教学保障和日常管理,办理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手续,推荐完成学业的退役士兵就业。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7月上旬)

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和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张贴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单,召开职业技能培训动员大会,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退伍安置优惠政策,力争让所有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积极参加报名,享受到国家的就业培训政策。

(二)报名审核阶段(7月5日至15日)

县民政局安置办公室依据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动员全县退役士兵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凡是2012年冬季以后退出现役的士兵,持本人退役证、身份证,到县安置办公室报名,经县民政局审核合格后参加培训。

(三)职业技能培训阶段(7月17日至10月底)

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办公室根据退役士兵报名人数和专业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培训工种和课目。培训学校做好课程安排、教学和人员管理、职业资格鉴定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四、经费保障

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规定,退役士兵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所需经费,在退役士兵培训学习结业后,培训学校将学员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情况统一报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县民政局会同培训学校向县财政局申请拨付培训经费。

五、措施和要求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培训全覆盖。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前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县民政部门要把2012年冬季及以后退伍的城乡退役士兵纳入培训范围,做到凡自愿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都能参加培训。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程序。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县民政部门要做好牵头抓总工作,要针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一、天津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回顾

随着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天津市有关部门也相继开展了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鉴定机构不断完善。1998年1月,经原劳动部批准,农业部在天津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分别设立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24号和025号鉴定站。市农业局所属市农广校成立了024号鉴定站,负责沼气工、果树工、蔬菜园艺工等17个工种的初级、中级、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等农业特有工种的鉴定工作。之后又相继设立了4个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即市乡镇企业局职业技能鉴定站(59号)、市水产局职业技能鉴定站(142号)、市农机局职业技能鉴定站(143号)、天津农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175号)。这6个鉴定站成立以来,主要围绕着持证上岗的工种进行鉴定,如沼气工、种子繁育员、农机驾驶员等工种,鉴定的人员大多是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工且人数不多。农学院高职学院鉴定站主要对在校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工作。

天津市农广校鉴定站从1998年建站到2006年,主要在农民中开展了沼气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鉴定数量仅1200多人。2006年,随着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的实施,涉农职业技能培训列入政府补贴范围。天津市农广校抓住这一机遇,组织西青、东丽、津南、静海等区县分校,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示范性地开展了蔬菜园艺工等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2007年,组织农民参加农业工种的技能培训2500人,其中有2265人通过考核鉴定取得了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天津市开展大规模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从200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在圆满完成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农民职业技能的开发,提出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面实施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核心的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在农民中开展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农民、产业农民。天津市农广校具体承担了该工程的实施工作。全市农广校系统在市、区县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积极组织农业、农机、畜牧、水产等相关培训机构,扎扎实实地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截至2009年11月,全市培养取得劳动部颁发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农民26456人,其中蔬菜园艺工6229人、农机修理工6856人、果树工3249人、家畜饲养工2590人、花卉园艺工1375人、农艺工1514人、拖拉机驾驶员1414人。

二、天津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经验

1.明确工作思路。针对农民普遍存在的文化水平不高、轻理论重实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根据需要定工种,突出技能搞培训,学习理论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把农民需求和持证上岗需要摆在培训首位,以此调动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把培训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必须掌握的培训重点,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理论放在基础知识上,并作为应知的内容,以此提升农民的理论水平。

2.确定培训工种。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需要,主要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六大行业,重点开展了蔬菜园艺工、农机修理工等8个工种的培训,其中蔬菜园艺工、农机修理工这两个工种占取证总量的50%,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3.认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必须要具备完善的“硬件”和“软件”,特别要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按照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办公室制定的培训机构认定标准,经过严格审核,目前在全市已认定18个涉农技能培训机构,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技能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4.落实培训教材。技能培训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培训,需要培训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配有各工种专用培训教材。天津市农广校根据各工种的培训计划,严格配备相应的培训教材,保证参训人手一套。为增强培训针对性,编印了40余种相关地方培训教材供技能培训使用,而且还针对全市设施农业需要,与中央农广校一起组编了蔬菜园艺工专用培训教材,反映效果较好。一年多来,各区县征订教材75263册,其中地方教材29500册,光盘13927张。

5.组建师资和考评员队伍。加强师资库建设,从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出发,选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达到469人。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市农业系统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分三批参加了农业部职业技能考评员培训班。目前,全市仅农广校系统各工种职业技能考评员达到152人。另外,还组织10个区县相关领导参加了农业部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培训班,加强对考评工作的督导,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和考评人员的业务能力。

6.严格组织培训鉴定。抓好各环节的落实,从学员报名到取证,特别是申报表、照片、身份证号码、上报数据等都精心安排,严格核对,细致工作,注意把住每个环节。在教学上,根据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把培训班全部安排在村、基地、产销协会、合作组织等基层,方便农民就近学习。按照各工种培训标准,全部采取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解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农民技能的提高。在考评方面,每个区县都建立考评小组并聘任了组长,负责严格按照鉴定程序组织鉴定,特别突出技能的考评。

7.完善管理制度。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天津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制度建设,做到规范管理。制定完善了《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程序》、《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监考员工作守则》、《考评人员工作守则》、《鉴定资料档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8.健全档案管理。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各项培训鉴定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是检查工作实效的依据和参考。天津市专门对档案管理作出规定,明确市鉴定机构和区县培训机构的档案内容。根据全市培训和鉴定情况,建立了文件档案、培训班登记档案、考试鉴定档案、讲师团档案等18个卷宗。

三、天津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中,及时总结分析工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鉴定工作,更好地搞好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一是资金补贴问题。市财政补贴资金充足,但有的区县没有配套资金,不能完全落实补贴政策;市财政兑现补贴到位较好,但有的区县不能及时拨付到培训机构,拖的时间较长,培训机构垫付或赊欠资金较多,影响培训的积极性,更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

二是组织领导问题。虽然各级都成立了农民培训领导机构,但有个别区县、相关部门领导重视不够,特别是有的乡镇、村的领导积极性不高,存在推拖的现象,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是农民自身问题。天津市参加培训的农民大多数是妇女或四五十岁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对所从事工种的技能掌握的熟练,但学习系统理论的难度很大,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另外,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农民还处于“要我学”的阶段。

四是教材和师资问题。目前,天津市开展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全部配备了专用教材。但有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农民由于文化水平问题,对理论接受起来非常困难。而自编的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操作性强,深受农民喜爱。农民技能培训教材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适于农民的专业教材。另外,在师资上也存在知识面窄、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

五是证书的作用问题。目前,我国农业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职业)仅农作物种子繁育工等14个,绝大部分工种未作规定。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农民从事某一职业,应该有从业的标准与规则。目前,大部分干部、农民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学到技术就可以了,取不取证无所谓。所以,要加强对证书作用的研究,出台一些资格准入措施或鼓励政策,提高证书的含金量。

四、对现阶段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建议

1.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新型农民的培养,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从目前看,现阶段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的思想认识尚未达到“我要学”的水平,还需要政府支持和行政推动。各级政府要建立长期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引导,有计划、有目标地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2.完善政策补贴长效机制。虽然天津市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投入力度较大,政策非常好,但目前的扶持政策只是阶段性的补贴,缺乏长效投入机制。目前,天津市开展的《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立法工作,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要加快立法进程,认真贯彻落实。要保障每年从农业投入中拿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保持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的连续性。同时,要总结项目带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长期的教育培训规划和项目实施计划,把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常年搞下去。

3.突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农民技能培训要突出农民的需要,特别要突出持证上岗的需求,以培养职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引导农民从传统的身份型农民向职业技能型农民转变。要贴近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把农民技能培训与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培育实用人才带头人结合起来;与掌握实践技能,增加农业效益、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村农民,搞活一方经济。

4.创新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在下沉培训重心的基础上,推广前沿适用技术,提供全方位服务。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学,实现集中授课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和现场指导结合,采取注重实效的“互动式”培训,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积极与农民合作组织、产销协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联合,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工种,培养促进企业发展的技能型农业人才。三是要建立培训需求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员、电话热线、网上反馈等形式了解农民的需求,定期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调查和分析,掌握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

5.抓好培训鉴定质量。一是明确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技能培训要求,根据天津市产业发展需要,在各工种专业教材的基础上,编写适于农民学习的技能培训教材,并辅助使用农民欢迎的地方乡土教材。二是严把教学培训关。从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出发,突出实践教学,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从“专”上下功夫,把专项技术学深学透,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产业工人。三是加强教师和考评员队伍建设,严把考核发证关。每年要分批次组织教师和考评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要根据农民需要,突出实践技能考核,掌握一技之长。四是强化督查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督查。以检查培训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为重点,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完善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投入,发挥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渠道的作用,以农广校体系为基础,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建设完善市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场等项目的作用,完善培训条件。通过完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7.探索持证上岗制度。一是加强对现有持证上岗职业的管理,对农业职业14个需要执证上岗的工种,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主动协调、配合工商、劳动保障部门对用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积极探索推行农业行业部分职业就业准入制度,强化农业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作用,培养专业型农民。如在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时从事相关职业的农民要执证上岗。三是研究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对各类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评定农民技术职称;确有技术专长的执证人才,在聘用乡镇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时优先考虑,从而充分发挥农民技术任职资格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在用人、任职、待遇中的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职业技能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 关键词 ] 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一、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背景分析 根据对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90 %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刚放下农具,就到建筑工地从事建筑施工,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缺少应有基本技能,给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带来隐患。伤亡事故、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负担,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社会生活。这一连串的问题,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对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临海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我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大成绩,位居台州市的前列。为加强农村建房施工的安全管理,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2005 年 7 月份出台《临海市村镇农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在全市开展农村建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 2005 年 12 月 6 日 以来,在各镇、街道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共 2230 人,对培训、鉴定合格的2230 名农村建筑工匠核发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有力的支持了农村劳动转移工作。 2006 年对全市在建工地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油漆工、架子工、电工等 1110 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 1108 名技术工人通过鉴定,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能竞赛活动, 2006 年 6 月 2 日 至 6 月 3 日 ,临海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共有三人获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在于 2006 年 6 月 29 日 至 7 月 1 日 举行的台州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共有三人获得二等奖,三人获得三等奖,临海市建设规划局获优秀组织奖。在 2006 年 7 月 30 日 至 8 月 3 日 举行的全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陈章清(钢筋工)、万平(砌筑工)等二人获二等奖,何飞龙(镶贴工)获三等奖。

总结临海市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拥有经验丰富、布局合理的培训机构 临海市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相对较早,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于 2004 年 3 月 30 日 被浙江省建筑行业协会确定第一批建筑技工技能等级培训办班点,于 2004 年 5 月派出混凝土工、抹灰工、砌筑工、架子工等工种老师到杭州市参加建筑技工技能应知应会讲课教师、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取得了相关工种的教师、考评员资格证书,拥有临海建设大楼多功能厅 1 个、大会议室 1 个、小会议室 10 个,共 1750 ?的教学场所,随时可提供面积达 10000 ?以上的在建工地作为实习场所,同时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教学设备,作为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用。

(二)形成了初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运行体系在组织方面形成了 “ 一个中心,两个网络 ” 的工作体系。 “ 一个中心 ” :建立了由分管建筑业的副局长任主任,局办公室、建筑业科、城建科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工作。 “ 两个网络 ” :一是建筑业企业教育培训服务网络,主要是以建筑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组织在建工地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二是农村以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为基地的农民工培训网络。对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和各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实行资源整合,实现师资、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发挥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的优势,带动各镇、街道成教中心开展培训。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则发挥贴近农民的优势,负责开展宣传、招生等工作。

(三)探索形成了多种农民工培训模式第一, “ 职业技能培训夜校 ” 模式。这种培训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的职业教育资源,以在建工地民工教育为平台,以 “ 夜校 ” 为主要形式,以公司、项目部、民工三方分担培训费用投入,以满足民工教育需求为基本原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 2006 年 24 月 10 日至 6 月 4 日 组织的砌筑工、混凝土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利用夜间民工休息时间,在不影响授课老师、民工日间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市建设大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建筑工地对民工开展技能鉴定工作。第二,“ 民工学校 ” 模式。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开办了 “ 民工学校 ” ,把教育服务送上门,把各种教育培训的菜单送到民工手里,受到民工的欢迎。因为集中居住便于组织管理,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如 2006 年 10 月,送培训到临海市旭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分包施工的建筑工地民工学校,集中培训了 200 名民工。第三, “ 成人教育学校 ” 模式。在我市各镇、街道开展的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以政府、建筑工匠分担培训费用投入。其中上盘镇采取镇政府全部买单,该镇农民涌跃参加,共有 600 多人参加。目前全市共有 2300 名农村建筑工匠参加培训,使镇、街道建筑工匠整体素质和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 一 ) 缺乏对民工持证上岗的检查制度。虽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对大量农民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但是后续的检查制度未及时跟上,使施工企业、农民工认为有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都一样,因此他们的参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施工企业参加架子工、电工等特种作业的积极性较高,因为《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无证上岗人员的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过高。 农村劳动力是培训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对培训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也最终决定了培训的规模和质量。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费,经临海市物价部门审批共为385 元,实际收取 300 元 / 人,相当民工 5 天劳动的工资,高于普通民工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使得大多数需受培训的民工不愿或无法参加。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因有政府的补贴,只对民工收取 135 元培训、鉴定费,普通农民工能够承受,农村建筑工匠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相对高些。

(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 企业在培养民工职业技能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因建筑行业流动性较大,民工不稳定,今天这个企业培养的民工,明天可能就跑到其他企业的工地去了,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在民工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培养技术工人。

(四)没有形成对技术工人的激励机制。建筑企业内部没有建立鼓励技术工人钻研技术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收入分配机制,持有初级以上技能证书的工人拿不到比无证上岗工人高的报酬,因而激发不起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行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议各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部关于开展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相关政策,全面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督促无证操作人员参加培训,接受鉴定,开展技术工人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检查,未持证上岗情况严重的,给予项目经理计分、列入建设工程不良行为记录等处理。为便于施工现场的持证上岗管理,建议各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持证上岗胸卡,胸卡上印制了持证人近期免冠照片、姓名、技术工种和岗位证书编号,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作业技术工人必须佩带胸卡上岗,并建立上岗证网上查询系统,加强对上岗人员的管理。

(二)加大企业培训力度 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工资总额 2.5% 用于职工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企业普遍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行业、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主力军。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工人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 “ 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 ” 的做法,逐步建立民工凭技能和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提高高技能工人待遇水平,并逐步实现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上一篇: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园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