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9 03:24:07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作者:齐玉萍 杨培记 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要求。⑴《职业卫生防病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⑵《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这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所必须旅行的举证责任。⑶《职业病防治法》第33条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病防治法》第64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有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的基本要求:(1)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案卷归档前要做好准备工作。①简明扼要的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执法机关、内容、文种3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内容。②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③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④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3)档案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做好交接手续。(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补修复制。(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6)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2)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3)职业卫生专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①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②建设项目初步计划书。③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④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⑦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等内容。(7)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数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与评价报告。(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维修档案,包括,①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②安装、调试验收记录。③运行使用记录。④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10)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11)职业健康监护资料。①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证明单及调离情况。③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治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④职业病检出名单。(12)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13)职业病含工作有关疾病发生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14)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15)各种监督文书,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16)各种汇总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培训情况汇总资料,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劳动者死亡资料等。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意义重大,非同小可。一是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控制、治理、研究、和开发职业病防治技术以及职业病诊断监督的重要依据。二是有利于用人单位系统记录所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积累相应资料。为提高自身职业病防治水平提供基础数据。三是在劳资关系、职业病诊断与保障等方面有利于区分健康损害责任,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能发生的纠纷。四是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强自身职业卫生管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

2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要求

(1)《职业卫生防病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2)《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这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所必须旅行的举证责任。(3)《职业病防治法》第33条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病防治法》第64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有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的基本要求

3.1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案卷归档前要做好准备工作。(1)简明扼要的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执法机关、内容、文种3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内容。(2)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3)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4)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3.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3.3档案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做好交接手续。3.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补修复制。3.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3.6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4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

4.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4.2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4.3职业卫生专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4.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4.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2)建设项目初步计划书。(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4.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等内容。4.7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数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4.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与评价报告。4.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维修档案,包括,(1)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2)安装、调试验收记录。(3)运行使用记录。(4)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4.10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4.11职业健康监护资料。(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证明单及调离情况。(3)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治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4)职业病检出名单。4.12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4.13职业病含工作有关疾病发生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4.14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4.15各种监督文书,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4.16各种汇总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培训情况汇总资料,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劳动者死亡资料等。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我市职业病危害状况

我市共有800多万人口、100多万产业工人,同时在外务工人员100多万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有粉尘、噪声、高温、微波、X-Y射线有毒有害气体、化学物质等。主要分布于冶金、化工、矿山、建材、公路养护、电子通讯、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据全市2007年底统计:我市现有职业病人5499人,其中:尘肺5400人,其它职业病99人;近三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5件,涉及25人,死亡1人。

二、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政府重视,部门协调,合力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加强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同时,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市疾控中心投资数百万元购置了气相色谱仪等高档设备,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和服务能力,取得了法定的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技术服务等6项资质,能全面承担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工作。二是卫生部门在人员少,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年都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市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和市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三是积极协调联合安监、工会等部门,在每年的五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召开相关企业代表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共同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治意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职业病防治法》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和劳动者健康权益保护意识。一是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一周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各级卫生监督所与疾控中心在主要街道及广场开展宣传和咨询,出动卫生监督员630余人,出动宣传车辆260辆次,展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版报130余块,悬挂横幅630条,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万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3册,《预防职业病》5万册、《职业中毒预防》2万册,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接受现场咨询4000余人次。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电视、广播、赣南日报、晚报等媒体深入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报道60余次。三是开展农民工宣传活动。为维护农民工健康权益,利用中秋节、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在汽车站、火车站开展农民工《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发放维权卡3万份,职业病防治知识5万份。四是加强用人单位负责人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举办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46期,累计培训10023人次;深入厂矿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以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小册子25000余份。

(三)实施三级预防,努力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为有效减少职业危害,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我市在职业病防治中以“三级预防原则”为主要手段,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抓好一级预防,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在项目立项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验收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让职业危害在源头上得到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我市的水泥行业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接尘工人数减少和粉尘危害程度明显下降,一些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随着技术进步,落后的工艺被淘汰,粉尘危害有所下降。二是全力抓好二级预防,即定期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岗中、离岗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职业病损害,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健康。三年来,市本级开展职业健康体检15984人,发现职业禁忌症91人,疑似职业病人198人。经检查发现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比如东芝电子有限公司不断改进工艺水平,积极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让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和成为减少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创造和谐、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有色冶金化工厂被评为全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三是认真执行好三级预防,对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1980年至2007年,我市职业病诊断组对90000余人进行了职业病诊断,诊断尘肺病2400人,职业中毒1000余人,为职业病人的治疗和劳动保障提供了依据。

(四)强化监督监测和监护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都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利

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分层次、抓重点,有计划的开展监督、监测和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三年来,全市监督管理企业1026家,职业健康体检15984人,发现职业禁忌证91人,疑似职业病198人。

一是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水泥厂、采石场粉尘危害严重的场所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98人次、车辆266台次、检查用人单位101户、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9877人。二是开展对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进行拉网式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371人次、出动车辆153车次;检查用人单位457户、接触各类职业危害因素人数14101人、体检549人、给予行政警告的23户、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57份。三是对262家单位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专项检查,检查正式用工7779人,非正式用工10534人,结果发现实行上岗前体检只有342人,在岗期间体检只有4604人,建立了企业监护档案的只有176份。四是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积极开展职业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放射卫生工作处于领先水平。放射工作人员持证数92%,放射人员体检1898人,受检率91.86%;个人剂量监测1584人;监督放射单位956个,射线装置设备监测率达98%。五是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在开展预防性、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的同时,结合职业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查处并处罚148家;接到群众举报5件,受理5件,已查实处理5件。通过监督检查与处罚,促进企业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使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鉴于我市职业病防治监督和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设备仪器陈旧老化,监测检测手段和水平不高的现状,我市大胆改革,积极探索职业病监管的新方法,根据企业职工危害程度的大小、企业规模、职工人数,将中心城区工厂企业划分为重点监控、一般监督和无毒无害三部分,集中有限精力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明确市卫监所和市疾控中心对我市中心城区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四大行业的41家重点单位和其他82家存在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事业单位,114家放射工作单位由市本级直接监督监测,市卫生监督和市疾控机构,克服一切困难,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档案,帮助企业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200余条整改意见,有力地维护了员工的健康权益,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人员缺乏,投入不足。当前,我市职业卫生工作机构底数人员不足,水平不高,设备老化检测能力薄弱。全市有职业卫生专(兼)职监督人员23人,没有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承担全市的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和健康监护工作任务。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评价审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市对新建、改建、扩建企业防尘防毒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难于开展,特别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审查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峻工验收工作开展为零。主要原因是卫生部门无法得知新建、改建、扩建企业的相关信息,项目的审批无需通过卫生部门审查。

(三)职业病监督的职能有待进一步理顺。根据中编办对职业病监督职能的划分,原来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部分职能划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等职能的划转,给职业病防治监督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四、今后工作思路和对策

《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涉及面广,而我市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数量多、职业危害因素复杂、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多,职业病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完善我市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

《职业病防治法》是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是关系广大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怀。卫生部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理念,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和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地分析、研究和解决,争取政府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整合各种卫生资源,尽快建立完善我市职业病体系建设。

(二)开展基线调查,掌握本底情况

要以《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对辖区职业病危害分布及其特点,包括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数、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接触相应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人数以及技术服务能力等,进行调查,掌握本底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三)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企业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责任主体。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关键在企业。各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将加强对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法律规定的防治措施,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落实,专兼职人员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经常性检查考核工作的落实,劳动者健康监护、作业场所危害检测与评价、有毒有害作业操作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办案能力,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企业和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肃查处。

(四)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及能力建设

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适应辖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培训和引进人才,不断提高检测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积极摸索和推广新形势下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服务水平。

(五)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保障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县职业病防治重点人群是煤矿、水泥厂、砂厂及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从业人员。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相关部门、各企业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监管,坚决遏制职业病危害。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增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卫生保护的自觉性,使广大劳动者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坚决杜绝职业病危害转嫁现象的发生。三是要抓好对执法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执法监管水平,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要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合法权益。

二、协调配合,切实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是(来源:文秘站 )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为扎实抓好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县卫生局、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联合印发了《威信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通力配合,共同搞好我县职业病防治工作。

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要按要求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技术措施,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县卫生局要经常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培训,做好职业病防治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和建档管理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要加大对与职业病有关的重大安全事故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采取有力措施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与职业病有关的卫生安全事故,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处理。要及时组织辖区内的企业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并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本月下旬,我县将启动职业健康体检及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县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要认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接受体检,县卫生局要充分履行卫生执法监督职责,确保健康体检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完善。

三、加强管理,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县卫生局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主体,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忠于职守,秉公执法,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高质量、高效率地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要认真开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工作场所落实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岗位警示标识设置情况、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帮助和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增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能力。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专项治理,督促其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职业病危害严重,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关闭。

同志们,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珍贵的,任何部门、任何企业都不能为换取眼前利益而忽视职工身体健康,忽视职业病防治,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工保护之间的矛盾。各企业、各相关部门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狠抓薄弱环节和隐患整改,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保障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县职业病防治重点人群是煤矿、水泥厂、砂厂及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从业人员。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相关部门、各企业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监管,坚决遏制职业病危害。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增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卫生保护的自觉性,使广大劳动者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坚决杜绝职业病危害转嫁现象的发生。三是要抓好对执法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执法监管水平,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要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合法权益。

二、协调配合,切实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为扎实抓好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县卫生局、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联合印发了《威信县2008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通力配合,共同搞好我县职业病防治工作。

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要按要求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和技术措施,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县卫生局要经常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培训,做好职业病防治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和建档管理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要加大对与职业病有关的重大安全事故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采取有力措施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与职业病有关的卫生安全事故,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处理。要及时组织辖区内的企业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并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本月下旬,我县将启动职业健康体检及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县安监局、煤炭局、经贸局要认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接受体检,县卫生局要充分履行卫生执法监督职责,确保健康体检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完善。

三、加强管理,强化卫生执法监督

县卫生局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主体,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忠于职守,秉公执法,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高质量、高效率地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要认真开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工作场所落实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岗位警示标识设置情况、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帮助和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增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能力。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专项治理,督促其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职业病危害严重,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关闭。

同志们,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珍贵的,任何部门、任何企业都不能为换取眼前利益而忽视职工身体健康,忽视职业病防治,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工保护之间的矛盾。各企业、各相关部门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狠抓薄弱环节和隐患整改,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调整和充实**县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邓红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余开**、县卫生局局长**、县政府督查室主任**任副组长,县卫生局、县监察局、县安监局、县劳动保障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工业局、县乡企局、县商务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总工会、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广电局、县科技局、县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职业病调查,实施对职业病患者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

二、落实部门职责

县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县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要点、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信息网络平台,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与技术指导;负责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及其日常监管工作;负责职业健康检查,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完善职工健康监护措施;负责配套尘毒作业场所监测设备及健全监测体系,搞好尘毒作业场所的监测,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实施卫生行政处罚。

县安监局:负责把好职业卫生安全准入关,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行为;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县劳动保障局:负责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工伤保险的管理;负责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完善劳动保障体系;监督用人单位落实对职业病患者的法定救助责任。

县发改局:负责按《**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将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作为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并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督促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办理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手续。在企业新建、改建、扩建计划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过程中,严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预评价报告书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批认可书的建设计划审批关。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认可的,不得批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计划。

县建设局: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要督促项目设计单位增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征求卫生部门意见并将职业卫生审查意见载入审查会议纪要;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县财政局:负责筹集职业病防治救助专项资金,并监督其使用。

县民政局:负责全县无工作单位、无工伤保险的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救助及职业卫生救助基金的发放。

县环保局:负责将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工作与工业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工作紧密结合,无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报告书和职业危害因素预评价报告书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县监察局:负责把优化经济投资环境与依法开展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患者救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职业卫生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县商务局、县工业局、县乡企局:负责管辖企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督导落实,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县总工会:负责贯彻落实《工会法》,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督导用人单位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条件,建立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在企业建立基层工会组织。

县司法局、县广电局、县公安局:负责配合卫生、安监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法制培训工作,化解劳资纠纷,依法保护生产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县工商局:结合市场管理和企业年审年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把好企业新、改、扩项目的“三同时”审核关。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各项职业病防治与救助措施的督促落实,协助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工作。

三、强化工作措施

l、加强工作调度。县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调度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强化工作调度。县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督查,督促各部门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

2、开展宣传培训。相关单位要以每年3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对相关用人单位的法人进行一定学时的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强化其守法意识,明确其应该履行的义务。

3、抓好检查认定。县卫生局负责牵头做好接尘接毒人员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患者的确诊须依据法律程序由法定职业卫生专业机构鉴定确诊。凡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要报县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建立台帐。

4、落实救助基金。县政府设立职业病患者救助基金,基金专户设县财政局,由县民政局和县劳动保障局依据各自职能分别予以救助和发放,县财政局对专项基金的使用实施监督。基金的使用原则是:原属县国有、集体、乡镇企业接尘接毒人员,已无挂靠单位的由县财政负责,有工作单位的由用人单位负责。相关企业每年要安排生产总值0.5%-1%职业病防治与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由县财政统筹。

四、工作要求

1.进一步统一思想。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积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2.强化工作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工作规划与工作措施分阶段检查落实,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严格兑现救助政策。各相关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救助计划,认真落实职业病患者的生活与医疗救助工作。要严格掌握政策,坚持依法办事,严禁出具假证明,严格资金发放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或克扣职业病救助金。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第一条 为加强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根据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中外合资、合营、外商独资、私营工业企业(以下统称企业)以及与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乡镇企业的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消除或减少有害职工健康的因素,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第四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业劳动卫生工作,保证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做好本辖区内工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防护措施

第五条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的基建项目(包括引进项目),以及挖潜、革新、改造项目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应按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

(二)设计审查必须有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竣工验收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派员参加,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产;

(三)工业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没有建成的项目,不予验收,不准投产使用。

第六条 现有职业危害的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强)度限期达到国家工业卫生标准,应做到:

(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改变原材料和工艺流程,必须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增加;

(二)企业劳动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有专门队伍或人员进行定期维修保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三)企业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必须经常进行安全劳动卫生教育,把预防职业危害纳入安全卫生管理规程。

第七条 企业不得将有尘毒危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转交或外包给没有劳动卫生防护措施的企业或生产者。

第三章 管 理

第八条 各级经济主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劳动卫生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为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九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负责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分管工业劳动卫生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承担各自职责相应的责任。

第十条 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单位,应确定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确定专(兼)职管理人员,管理本系统和本单位的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其职责:

(一)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及上级的部署,制定工业劳动卫生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职工进行有关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组织、管理企业的工业劳动卫生监测,负责呈报职业病报告和统计报表,制定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的措施;

(四)指导本系统所属的工业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和企业医院、卫生所开展工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五)组织、管理企业职业病人的治疗和安置工作。

第十一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工业劳动卫生档案和接触有害因素职工的健康档案,并加强对档案的管理。

第十二条 企业应将有害因素监测数据、职工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的发生和死亡情况,及时报告所在地企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

第十三条 遇有职业性炭疽病、中毒死亡或三人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时,企业应按国家和省关于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企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禁忌的有害作业。

企业对患职业病的职工,按规定需要调离有害作业岗位的,应从职业病诊断确诊之日起两个月内调离。

第四章 行政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管理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实行国家卫生监察。有关工业劳动卫生监督、监测、监护的职责 ,由其所属的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具体执行。

第十六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监督国家和地方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贯彻执行;

(二)制定所辖区统一的工业劳动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开展工业劳动卫生监督、监测、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工业劳动卫生宣传和专业人员培训等项工作;

(四)参加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设计和竣工所进行的工业劳动卫生学审查、评价、鉴定和验收;

(五)定期或专题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劳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监督、监测及职业病防治情况,同时抄送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

(六)参加急、慢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七)对违反工业劳动卫生法律、法规的企业和责任者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铁路、交通、企业卫生防疫站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在管辖范围内执行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接受地方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八条 上级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对下级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工作负责检查、考核、指导;对下级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未依法处理或处理不当的违反工业劳动卫生法规的案件,依法处理或纠正。

第十九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员的条件、审批程序和设置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调查、监测和健康监护结果,签署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意见书;

(二)现场检查时,遇有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危险,有权责令停止生产、疏散人员;

(三)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四)负责企业劳动卫生及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工作;

(五)对企业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和对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的医学鉴定提出依据;

(六)对违反工业劳动卫生法规的企业和责任者提出处罚意见。

第二十一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可以进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索取有关资料,企业不得拒绝和隐瞒真相。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员对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第五章 监测与监护

第二十二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测与监护,由各级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

具备工业劳动卫生监护能力的企业,可自行监测和监护。

第二十三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测与监护的主要内容:

(一)作业场所各种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及不良气象条件的测定;

(二)从事有害作业职工就业前的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已诊断或疑似职业病人的复查;

(三)工业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与鉴定。

第二十四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测与监护的时间期限:

(一)粉尘浓度每六个月测定一次,毒物浓度每年至少测定一次;

(二)有噪声等物理性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每年测定一次;

(三)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定期健康检查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年,危害严重的每年不少于一次;

(四)工业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鉴定,在投入使用时进行,其卫生学评价在设备大修之后进行一次;

(五)企业自行规定的工业劳动卫生监测次数多于本条(一)、(二)项规定的按自行规定执行;

(六)矿山劳动卫生监测与监护,按国务院的《矿山安全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企业招收从事有害作业职工必须经当地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有条件的企业卫生机构可自行进行就业前的健康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项工业劳动卫生监测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和省工业劳动卫生监测监护规定执行。

监测、监护费用的收取,按国家和省有关收费规定执行,不得重复收费。

第六章 群众监督

第二十七条 工会组织在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方面履行群众监督职责:

(一)宣传工业劳动卫生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督促贯彻执行;

(二)监督检查工业劳动卫生防护经费的提取、使用和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企业的生产劳动保护设施,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督促解决;

(三)发现强令职工在职业有害因素严重超标的作业场所操作危及职工身体健康时,有权向企业现场指挥人员提出职工撤离现场的建议;

(四)参加对工程项目的工业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审查工作;

(五)对违反工业劳动卫生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和控告;

(六)参加急性职业中毒,造成职业病或死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对本地、本部门的工业劳动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八条 工会组织督促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制止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行为发生。

第二十九条 企业职工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依照有关规定享受职业病体检、休假和治疗;

(二)作业场所的职业有害因素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在限期内又未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有权拒绝操作或撤离现场;

(三)对本企业加强和改进工业劳动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向有关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反映本企业的工业劳动卫生情况;

(五)必须严格遵守工业劳动卫生纪律、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工业劳动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限期改进;逾期不改进的,对单位处以一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对接触有害作业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或职业病复查的;

(二)安排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禁忌的有害作业的;

(三)阻碍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在规定期限内调离有害作业岗位的;

(四)自行监测的企业未按本条例规定进行工业劳动卫生监测,或者不向劳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谎报监测结果的;

(五)未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的;

(六)未按规定建立工业劳动卫生档案和接触有害因素的职工健康档案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处以二千元至二万元罚款:

(一)大、中型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中未编写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经审查提出编写要求,仍未编写的 ;

(二)工程项目中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未经审批同意,擅自施工和擅自更改甚至取消的;

(三)未经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作业环境监测和提出劳动卫生学评价鉴定书而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

第三十三条 有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主管部门应追究企业或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罚款五十元至二千元的,由当地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决定;罚款二千元以上至五千元的,须经县(市、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罚款五千元以上至一万元的,须经市(地、州)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罚款一万元以上至二万元的,须经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十五条 凡拒绝、阻碍工业劳动卫生监督人员依法履行公务的,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工业劳动卫生监督人员在监督工作中、、、索贿受贿的,根据事实和情节,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对违反本条例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时,涉及劳动行政部门监察范围的,应当会同劳动行政部门协商处理,避免对受罚企业和个人进行重复处罚。

第三十八条 所有罚款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所罚款项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自接到行政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做出处罚决定的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之日起施行。

《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中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2001年1月12日)

全文

……

五、将《吉林省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具备工业劳动卫生监护能力的企业,可自行监测和监护。”第二十五条修改为:“企业招收从事有害作业职工必须经当地工业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有条件的企业卫生机构可自行进行就业前的健康检查。”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总体思路

突出重点,市深化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统一政策。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统一政策,就是坚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既要与年全市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相连贯,防止改制反复,又要与国家和省里国企改革的现行政策相衔接,操作上合法合规;突出重点,就是结合我市实际,把改制的重点主要放在完善改革,妥善处置解决有关问题上来;分类指导,就是对尚未改制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制定既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又切实可行的改制计划,不搞一刀切;全面推进,就是将我市国企改革工作从工业企业向商贸流通等其它领域企业全面推进,从市直国有企业向县(市、区)国有企业全面推进,确保依照省里的要求和时间全面完成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

二、工作目标

已有55户企业完成改制,市国有企业改革自年启动以来。29户企业已启动但尚未完成改制,13户企业未启动改制。下一步我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妥善处置企业改制中的有关遗留问题;完成29户已启动但尚未完成改制的企业改制;对13户未改制企业实施改制,争取在2010年5月份以前全面完成改制。

三、主要内容

(一)筹措改制资金

要协调银行,筹措资金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各部门要将所属企业可变现的土地、房屋等资产理清楚。对于权证抵押的土地。收回抵押权证;对于有债务纠纷的资产,要通过法律顺序解决纠纷;对于有企业自管公房的土地,要通过棚户区改造,尽快置换土地。通过产权交易和土地收储等办法,将企业有效资产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变现。土地及其它资产变现收益统一进入市改制专户。改制专户资金由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各系统所属企业资产变现收入,原则上单独列帐,首先用于本企业改制,多余局部用于系统内调剂或市直总体平衡。各企业改制费用支出统一由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市财政复核,由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签批后方可拨付。

(二)解决完善有关问题

1.解决改制企业职工养老平安接续问题。年我市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由社保部门支付基本养老金。由于当时未考虑缴费基数的增长因素,所提资金缺乏以为职工缴纳10年的养老平安金。为了兑现政府许诺,统一为中断缴费人员依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规范(缴费费率为20%缴纳保费,为职工补交满10年养老平安金,所需资金通过再就业社保补贴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人员接续养老平安关系消化一部分,缺乏局部从改制经费中调剂解决。

2.解决工伤人员医疗费用和伤残补助金问题。对伤残人员旧病复发或职业病治疗。统一定点在市人民医院治疗,医疗费用经市工伤职业病医疗费鉴定专家确认,由市医保办在财政专项资金中报销;对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因公致残1-10级伤残人员享受伤残补助金问题以及矽肺病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问题,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市第七届政府第29次市长办公会有关精神操持。

3.解决企业档案移交及企业人员社会化和属地化管理问题。企业改制后。完善社区组织,切实承担起原企业负责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团组织;档案资料由企业依照档案管理规定要求自行整理后,职职工档案移交市劳动就业局管理,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市社保局管理,企业文书、财务及技术档案,移交市档案局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档案管理费用从企业资产变现收入中列支,实行专户管理,逐年按实际支出拨付。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确保移交工作顺利完成。

4.解决企业生活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问题。改制企业职工生活区的水、电、气、下水道、车棚、公厕、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纳入乡村管理体系。并搞好维护、建设和改造,确保设施完好,功能正常发挥。改制企业原用于社区管理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原则上一并移交当地政府,实行政府所有、街道管理、社区使用。

(三)完成已启动但尚未完成改制企业的改制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病 尘肺病 疾病预防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和健康已成为劳动者的殷切期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尘肺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1 煤矿职业病发病特点

①煤矿尘肺病发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职业病患者中,尘肺病人占79%。②职业病患者存活率低 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死亡率极高。③尘肺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 尘肺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潜伏期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发病时常不被患者所重视。

2 尘肺病患病因素

2.1 劳动防护投入不足 由于某些煤矿企业职业病防护意识淡薄,一味降低生产成本,致使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2.2 职业卫生法律不健全且防范意识淡薄 《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缺少法律支撑,使现《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的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等相关权益得不到维护。

2.3 制度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某些煤矿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缺乏针对性,只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忽略,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只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缺少进一步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因素。

鄂庄煤矿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策划建立起一个高效、健康、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一是领导重视。领导决策是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才能有序开展。二是制度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三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和责任体系,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与矿井年度工作任务做到同时部署。四要全员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和参与有关职业安全健康实践活动,使员工深刻理解和领会标准要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掌握体系方针和目标,真正认识到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给员工带来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危害防治。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增加产生粉尘及噪声等职业危害设备的防护设施,同时定期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在作业场所增设职业危害警示标识,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建立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的体检制度和健康监护档案,这样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规范职业病的管理,确保职业健康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有效遏制各类职业危害。粉尘防治,建立完善防尘系统,矿井上下敷设齐全防尘管路,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喷雾洒水、通风除尘、净化风流、水封破煤、清除积尘、粉尘监控等有效措施,防治粉尘积聚。噪声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对矿井的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采煤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风镐等使用地点进行时时监测,确保噪音不超标;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

个人防护方面,制订严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个人防护用品登记审批台帐,对从事接尘接害作业人员发放防护手套、防尘口罩、耳塞等防护用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警示方面,在矿醒目位设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健康监护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每年对接尘接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检查,上岗前的体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避免已患有职业病或存在职业禁忌的人员入矿。

安全评价方面,每年委托具有资质并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矿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监测评价,并将结果报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并及时向员工公示。

③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宣传教育。一是严把“入矿关”。新招收的拟录用人员统一组织的面试、体检和考核;二是严把“入井关”入矿人员一经录用,在矿教培中心参加学习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安排上岗;三是严把“培训关”工作过程中利用班前会、岗位培训和外出培训等各种培训形式,通过培训学习,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鄂庄煤矿持续改善作业环境和保护设施,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安康和谐”的职业安全健康示范矿井,紧紧围绕矿井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作业过程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重要环节,深入研究和探索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健全完善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由被动防治到主动预防再到人性化关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楼生.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2]顾风龙.浅谈煤矿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方法[J].价值工程,2010(17).

职业病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单位(以下简称有害作业单位),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推广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职业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的卫生监督工作。 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好职业病防治的劳动保护监察工作。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群众监督。

第六条 有害作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本系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七条 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预防

第八条 有害作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系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对所属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九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十条 有害作业单位必须接受卫生或者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测机构对其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检测。 有害作业单位有条件的,应当建立检测机构,加强本单位的自身管理。

第十一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档案制度,全面记录生产工艺流程中有害因素的状况,监测或者检测数据及职工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结果等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按规定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护措施外,必须配备应急防范装备和医疗急救用品,并设有专(兼)职急救人员。

第十三条 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其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并根据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项目卫生学预评价。

第十四条 凡转让有害作业项目的,必须同时提供有关卫生防护资料。引进或者接受转让的生产设备、工艺或者原材料中存在职业危害的,必须配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并同时安装使用。

第十五条 凡引进、使用新化学物品的,应当附毒性评定资料。缺少有关资料的,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六条 有害作业单位应当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和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安排从事与其相关的作业。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人员,在退休、调离时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性健康检查,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第十七条 有害作业单位的职工应当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保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遵守本条例及本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第三章 诊断治疗

第十八条 职业病诊断工作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闻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按国家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

第十九条 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全市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第二十条 对确诊的职业病病例和因职业病死亡的病例,由确诊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残废者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有害作业单位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申请诊断,对职业病患者必须进行治疗与疗养。

第二十二条 急性职业病由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诊治,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 监督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监测工作;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技术培训、咨询与指导。

第二十四条 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员制度。职业卫生监督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任命,执行卫生监督任务。 职业卫生监督员依法执行卫生监督任务时,凭监督证有权进入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给予指导。 职业卫生监督员必须秉公执法,严格遵守执法规范。

第二十五条 街道、乡镇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可设职业卫生检查员,经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发给检查员证,按规定权限执行职业卫生检查任务。

第二十六条 有害作业单位的职工,对本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有害作业单位对监测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监测机构申请复测。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进,可处以1000元至30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0元到100000元罚款,并可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 (一)建设项目的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峻工验收擅自投产的;

(二)有害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逾期不改进的; (三)不按规定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的; (四)拒绝接受监测或者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 (五)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或者安排有禁忌症人员上岗的; (六)未提供毒性评定资料,擅自生产、使用新化学物品的; (七)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处罚决定,必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有害作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可处以300至1000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职业卫生执行法人员、、,侵犯有害作业单位合法权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档案室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工商局档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