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课堂范文

时间:2023-08-18 17:03:25

智能教育课堂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培智学校 职业教育

分类号G764

1 问题的提出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是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第13条指出,“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强残疾人中等专业学校骨干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章提出,“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该《通知》第六部分第4条指出,“开展多种形式残疾人职业教育,使残疾学生最终都能掌握一项生存技能”。

党的十报告第七部分第1条也指出,要“支持特殊教育”。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和残疾人职业教育。同时,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是使智力落后儿童掌握一技之能,“从学校步入社会,实现自食其力的立交桥”。因此,加强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在学生观、培养目标、课程教材、教学及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与智力落后儿童自身特点相脱节的地方。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理论。无论是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如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还是心理取向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其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以适应生活并使其成为社会的建设者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仅有这些理论还不够。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在其《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构成及内涵。他认为,传统偏重智力商数(IQ)的这种“唯一机会的教育理论”会造成许多学生失去自信,并指出:人的成就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智商。智商高的人无非是语言智力高和数学逻辑智能高。而事实上,个体除了这两种智能,还具有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即七种智能。到1995年,加德纳又对其理论做了补充,提出了除前面的七种智能,还有一种自然观察智能。他认为,八种智能是独特的,一种智能不能由另一种智能来替代。它们都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无法说哪一种智能最重要,它们同样重要。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而传统理论则是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该理论提醒我们: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判断一个人能力如何,不能仅凭学业,还应参照其它多种智能,才能评定一个人的成就。要倡导智力落后儿童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其自身发展的潜能。不能单纯以其考试或考核的成绩论优劣,而应从各方面发现优势,发展潜能,培养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公平地对待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落后儿童。在学生观方面,倡导要面向全体智力落后学生。不论是轻度智力落后,还是中度智力落后或重度智力落后的学生,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有同等的学习责任与义务,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意的完整的个体,要全面悦纳每一位智力落后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不同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使其有机会利用自己相对发达的智能学到知识。在课程设置中,要优化专业领域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学评价中,要强化多元,各类智能要统筹兼顾。

3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智学校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及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关注。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教育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培智学校传统的职业教育,或者过分注重以学生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为基础的职业知识教育,或者过分注重单调重复的技能训练,而容易忽视与学生其他六种智能相关的职业技能开发和培养。教学是以课堂、教师、课本三者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兴趣,不能正确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缺乏生活化和个性化。

3.2培养目标相对单一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指出,弱智青少年职业教育的培养总目标与其他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一致,即培养德、智、体、美、劳(职业劳动技术)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初级技术工人。但事实上,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智力落后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特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存在课堂教学偏重学生对一门劳动技能一般操作规范(知识)的掌握,但对学生的劳动态度、体质体能、职业道德等方面重视不够,在与学生个体特性和潜能发挥的接合上不够紧密等问题,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开发相对薄弱。

3.3对学生的多元智能认识不足

智力落后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如“自言自语”、“大哭大闹”、“任意离开座位”等)很多,这是学生主体自身特点造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此往往重视不足,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调控学生情绪,调整教学策略,以致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果。而由于一些教师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学生智能观,不能发现并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开展培训,教师应树立学生的多元智能观,注重对不同学生不同智能的培养。

3.4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与普通职业教育一样,存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课外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利于智力落后儿童掌握职业技能,导致课堂效率低;同时,有些教学中缺乏趣味性、生活性和科学性,存在机械训练的问题。

3.5缺乏多元视角评价

对智力落后儿童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并举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极为开放的教和学的过程,学生的很多学习活动在教师的视阈之外。实践中,有的教师单方面地依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发挥课堂优势,结合智力落后儿童智能特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

4 多元智能理论对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智力落后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障碍,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及评价带来诸多困难。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考察培智学校职业教育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为我们的智力落后儿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4.1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智力落后儿童知识生成、技能形成与智能发展的过程。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应重新认识教学对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都有机会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正视学生的智能差异,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适合不同智力落后儿童身心特点且易于接受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4.2在职业教育中重视智障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智力落后儿童的智能也是“多元”的,而且每一种智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而,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学生智能结构差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不同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找到切入点,对症下药。因此,要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制订出个别化的职业教育计划,采取多元介入的方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

4.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提高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充分融合,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和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优势智能充分结合,把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变成孩子们想学、乐学、会学的过程。我们提倡把职业教育课堂讲解与职业技能训练及工厂等实习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尽可能运用示范、模仿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的生活化,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4优化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开发教学资源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课程和教学要围绕多元智能展开。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掌握。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智能特点,使不同职业教育课程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把智力落后儿童的智能领域和学科课程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强势,带动弱势,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从课程开发角度来看,强调使用对所有儿童都有好处而非特别针对特殊儿童的材料、策略和活动。教师要树立一切适应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整合性课程观,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和整合课程,使整合后职业教育课程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5注重培智学校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多元性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多元评价

一、多元评价的概述

1.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动作、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只是这八种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更多更新的研究对加德纳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人的智能不仅仅只有这八种,可能是九种、十种,甚至更多。而这个理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多元的、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优势,通过挖掘和发展个人的优势智能,可以促成一个人的成人、成才。

2.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多元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

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指导;(2)以具体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内容;(3)设置多元的评价主体,一改以往的单一的师对生的评价;(4)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5)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由此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评价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既评价学习结果,又评价学习活动的过程和发展;既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和水平,又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和创造天赋等;不仅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拓创新。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课堂的评价内容有基于学生对心理知识掌握的评价,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等;有基于心理活动的评价,评价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对活动的理解和感悟、对规则的适应和服从、领导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基于课堂组织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集体感、自我控制能力、班委的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根据这些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反应,抓住有价值之处,及时反馈、评价。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难免有所不足。多元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在进行“师生评价”时更要加强“生生评价”,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1)以小组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小组评个人;(2)以个人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个人互评、个人自评、个人评小组。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主体。

3.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在进行多元评价的时候,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励所有学生树立信心,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成长。

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平均发展,每个学生各有特点,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很难适应客观实际需求。因此,评价标准既要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要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标准,进行以人为本的评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让心理健康课堂过程中的评价有效,就要求教师设置适当的评价环节和活动,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应用实用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现列举一些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1)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收集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例如课堂作业、心情日记、他人反馈等等,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栏目,让学生根据小栏目自定目标、自选形式、自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展示或反思

让每个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说出自己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

(3)优点轰炸

让学生对其他同学或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挖掘他人的优点,客观地肯定他人。

(4)大家来找茬

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寻找他们表述中欠缺之处,被评价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辩驳。

(5)观察员在行动

在小组中设置观察员,让观察员对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分享环节中,将观察记录展现出来。

(6)寻找“最”

让小组成员对自己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推出小组中的几个“最”,“最”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表现来评定,比如,最有人气、最聪明、最理性等等。

(7)活动报告

让学生将小组的活动填写成一份活动报告,活动报告的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的独立能力、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多元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目标设计适当的评价活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与应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3篇

依据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普教领域已倡导多年,但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这一理念,推行参与式教学有没有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可以为其提供支持。

(一)多元智能理论

现代认知科学和神经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替代性,研究者们对患有癫痫症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整个半脑被切除后,他们剩下的半脑基本可以承担普通人整个大脑所拥有的功能。另外,在智力与脑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虽然人类的智力存在着共同特质与共同区域,但人的智力并非单一构成,而是由许多相当特殊、相当独立的智力形式而组成,即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并且不同的人其智力的构成结构和构成方式是不一样的”。美国学者加德纳(Gardner,1983)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Theory),他提出了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观察等八项主要智能,并认为这些智能以不同的结构和方式同时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作为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支持。首先,依据该理论,每位学生的智力构成的多元而丰富的。尽管在传统的智力理论视角下,特殊儿童的语言和逻辑智能或许有所不足,但他们的其他领域的智能仍然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其次,加德纳主张教学的过程是生成性的,即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互动来达成教学成果。参与式教学正是一种高互动性、高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知识的生成,也能帮助其开发人际、内省等智能。另外,加德纳提出“,增强‘多元智能’的看法本身并不是教育的最佳目的,它应该被视为有助于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即多元智能理论的落脚点应该是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开发优势智能,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这也是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其意义并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更在于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

(二)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1975)提出的,他认为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自主选择个人生活的能力”,另外,“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它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助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便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对特殊儿童而言,自我决定不仅有助于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更能提高他们的适应行为,进而改善生活质量。而在传统式课堂殊儿童自我决定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相应地,其自我决定潜能也没有很好的开发。参与式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决定、获得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这恰好能弥补传统式课堂的不足。

(三)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Collabo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强调积极人际互动关系的培养和训练,并认为这有助于学生在认知、情意与技能等各方面的成长。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积极地相互依存关系(positiveinterdependence)、个人责任(individualaccountability)、面对面的正向互动(face-to-facepromotiveinteraction)、社交技能(socialskills)、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目标设计和结果评价(groupprocessing)。参与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实践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原则,其通过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互动关系,促进知情意行各方面的进步。另外,参与式教学也提倡分组活动,主张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共同合作、携手进步。

二、特殊教育课堂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学生为本原则

参与式教学是对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实践,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实施这一教学方式,也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要肯定特殊儿童的能动性和发展潜能,为他们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其次,要尊重特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避免“虚假性主体”的现象;再次,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赋权于特殊儿童,培养他们的自我决定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鼓励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自我比较,将学生的参与度纳入评价标准。

(二)个别差异原则

特殊教育的精髓在于差异化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也要坚持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即要依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基础,既尊重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又保证全员参与教学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层式教学等方法,下文将会有详细介绍。

(三)整体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特殊儿童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即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强调特殊儿童的参与;第二是,特殊儿童整个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践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看到”学生的参与,而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认识、情意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因而参与式教学要做到特殊儿童行为参与和心理投入的有机统一。

(四)开放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主张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并不是通过机械式的“复制”,而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建构。因而,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均是开放的,教师可依经验设定教学纲要,但并不受限于此,所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事件”都有教育意义。

三、特殊教育课堂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设计

如前所述,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参与式教学要建立在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应引导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现况和学习需求,进而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为自己确立长短期目标。另外,教师可以协助特殊儿童设计“自我需求检核表”,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意识。而在操作层面,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特殊教育的教学设计之中有较大的难度,笔者建议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首先,在基础类课程中,如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应将关注点放在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材教法选用上,即教师以学生参与为目的设计教学,如选用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制作学生熟悉的教具等。另外,在职业类课程中,如园艺技术、手工制作,应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选择学生感兴趣、社会有需要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执行

综合普教领域参与式教学的文献发现,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一般注重学生行为方面的参与,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投入。特殊儿童认知或社交能力有所欠缺,因而,在特殊课堂实践该方法更要注意这一问题,避免“虚假主体性”现象的出现。另外,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尽量组织一些游戏类和动手操作型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制作卡片等。还有,为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笔者建议进行分层式教学。如教学活动为榨苹果汁,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设定个别目标,分别为:甲生可依沟通图卡表示“要”“不要”;乙生可指认方位──左边、右边;丙生可数出正确1-4之数量;丁生可用眼神追视物品十秒。教学活动的开展即为:教师介绍时,在丁生前面,拿苹果缓缓由左到右,使之以眼神追视苹果;发材料时,双手拿相同物品,请乙生依指令选择左边或右边的东西;并请丙生协助拿四个杯子,发给同学;榨完苹果汁,在享用前,请甲生以沟通图卡表示要不要喝苹果汁。

(三)教学评价

特殊儿童个体间的异质性高,能力和需求差异大,因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与自我比较。针对特殊儿童的教学评价则需以个体的起点行为及个别需求为基础,教师关心的不应是全班或者全校的学生有没有达到既定的“及格线”,而是每位学生有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有没有真正的成长。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简化程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比如利用分别表示学生对这一段时间学习表现的满意与否。再者,学校应组织教师设计“学生参与度检核表”(内容应包括行为参与和心理参与),将学生参与度纳入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参与式教学是对以学生为主体之教育思想的实践,是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再造,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不仅有利于培养身心障碍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而且可以增进其群体归属感和自我成就感。但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教学策略都有其弊端,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学校、班级实际的路子。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4篇

(1)音乐史学(2)音乐美学(3)音乐基础理论(乐理)2.非学科音乐课程切入点(将结合图示说明)(1)音乐史学(图1)课程一:音乐与人生目标智能:音乐智能存在智能支持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学科内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史,作曲家、代表作品赏析非学科课程内容:不同时期的相关文学、绘画作品,作曲家的生平、所在地域的著名建筑、风土人情等。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史、作曲家及代表作品,能够结合本专业内容从音乐的角度分析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例如:旅游服务专业能够结合特定音乐进行营销策划。可结合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外语教育文秘服装设计课程二:音乐鸡尾酒目标智能:音乐智能存在智能支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学科内容:印象主义、20世纪现代音乐的音乐发展史、作曲家、代表作品赏析非学科内容:绘画、舞蹈、电影作品、酒文化相关知识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印象主义、20世纪、现代音乐的音乐发展史、作曲家、代表作品。能够将所学专业相应作品联系起来,如:谭盾音乐的中西结合与“鸡尾酒”效应。可结合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文秘营销课程三:音乐茶馆目标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支持智能: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存在智能学科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古代音乐作品赏析非学科内容:古典文学、绘画、舞蹈、古代服饰、茶文化相关知识教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历史、音乐文化、音乐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于本专业。例如:茶艺专业能够按不同的茶艺要求,选择或配置相应的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可结合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公关礼仪文秘服装设计烹饪课程四:音乐与诗歌目标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支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存在智能学科内容:中国古代乐教思想古代音乐发展史古代音乐作品赏析非学科内容:古典诗词教学目标:结合古代诗词中的音韵,讲述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学派的音乐思想,结合经典诗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史。可结合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公关礼仪文秘课程五:岁月如歌目标智能:音乐智能支持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学科内容:中国从学堂乐歌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发展史、代表作品赏析非学科内容:中国近代史、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美术作品、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近代音乐代表作品,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在近代的发展,以音乐为脉络进行分析并创作。可结合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公关礼仪服装设计烹饪课程六:音乐与政治目标智能:音乐智能存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支持智能: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学科内容:建国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作品赏析非学科内容:建国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具有时代特征的歌剧舞剧、绘画、文学、社会流行语、服饰等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建国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代表作品,并对所学专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结合同时期音乐作品风格进行分析。

二、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程的实践报告与反思

在以上课程设计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多元智能自评量表等实证研究法。笔者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开展了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采用多样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音乐与人生”主题单元教学时,选用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将音乐作品与该音乐家所在地域的著名建筑、风土人情以及该时期的服饰、饮食文化相结合。如:结合巴赫的音乐讲解巴洛克时期的建筑、服饰,以及巴洛克风格在当代建筑、服饰、家居以及其他领域的运用。受加德纳教育理论中情境化教学的启发,笔者组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商场、酒店、餐厅等公共场所对所播放的背景音乐进行调查研究,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在进行“人人音乐”的主题单元教学时,笔者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当地景区进行采风,鼓励学生以音乐的角度设计富有创意的旅游策划文案,力求教学能够突破脱离社会和实际生活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力度,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强项得以激发。在一系列努力之下,学生们在音乐教学课程中得到了启发,并结合自身的智能强项,在学期末进行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展示。旅游管理专业的崔洋同学写出了论文———《回归自然领悟音乐真谛———蟒河风景区的音乐元素》,刘栋同学在《朔州门神之旅》的旅游策划书中加入了朔州秧歌的内容,秦鹏飞同学受到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利用莫扎特对旅游产业进行开发的一系列措施的启发,将当地各县区的地方特色音乐整理归纳并进行设计,写出了《山西省晋城市八音之旅》的旅游策划书,贾琼同学写了《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旅游》,许玉茹同学则为“西湖十景”的导游词设计了背景音乐……酒店管理专业的成龙同学对当地3所大型商场的背景音乐进行调研后写出了《商场与音乐》,辛俊阳同学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写了《德彪西与酒店大堂音乐》,刘晋芳同学表演了酒店餐饮部的餐巾折花,并将音乐作品的名称和风格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吕琛同学以课堂中欣赏过的音乐作品《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为音乐素材,将酒店礼仪中的手势编排成舞蹈进行表演,张茹茹等同学则为茶艺课中所学的十八道茶艺表演设计了背景音乐……这些作品是学生在自己智能强项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又一种理解和运用方式。学生们富有创意的作品使笔者再一次看到了多元智能理论和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巨大潜力。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当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问题一: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如果按照笔者设计的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教学,音乐教育的课堂就不仅包括与音乐相关的知识。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音乐、美术、文学、建筑、历史、地理等,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而根据本人的调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的音乐教师,大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问题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地域或其他原因,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在中小学阶段却没能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以至于对学习和自身的发展丧失了信心,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厌学情绪强烈的学生。学校如能够在专业基础课之余,安排丰富的选修课内容和课外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在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中逐渐发现自身的智能强项,树立发展自我的信心,同时为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音乐教育提供良好的实施条件。问题三:音乐教学设备有待改进长此以来,人们认为音乐教学设备无非是钢琴、多媒体等等,但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中,各种实训室的配合使用是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的必要条件。如果能够把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和实训室二者互相结合进行音乐教学,将最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问题四: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有待改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音乐教育课程需要更加系统、细致的建设。本文设计的课程框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如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脱节,导致学生学习中流露出畏难情绪等等。此外,与本系列课程配套的教材需要统一规划,才能使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时更有针对性。对教材的制定和选用是高职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扩大课程量,就需要行政干预,需要一定的行政力量对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音乐教育的理解和支持,需要音乐教师通过理论研究和一定的教学实践成果提高领导、同事、学生对这一课题的认可程度。这一过程是对音乐教师自身对多元智能理论和音乐教育知识掌握是否过硬的考验,更是对音乐教师职业责任心和信念的考验。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丰富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的创新、利用和评价,从而使得高职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成效提高。

1当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一直处于发展和改革中,当代的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强调单一的教学过程技术,而是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结合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虚拟现实教学技术、网络化计算机教学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技术等多种教学技术的综合体,是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1.1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它是集影片、声音、图像和文字一体的,并且具有灵活性强,易操作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欢。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多媒体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可视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易于掌握更多知识,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因为多媒体教学诸多优势,所以它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1.2虚拟现实教学技术。虚拟现实教学技术,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模仿现实世界,使学生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一般。它是通过一些特殊装置和设备,使的学习者产生幻觉,丝毫不会怀疑虚拟世界的真实性。随着科技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现被广泛的运用,如模拟军事、模拟设计和模拟装配等,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现代教育技术。

1.3网络化计算机教学技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网络化,互联网的应用早已覆盖整个地球,所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为高校教育教学提高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资源被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从不同国家借阅书籍、与各国知名学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在互联网的应用下,高校教学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学生可以不用去学校和教学,在家利用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和在课堂上一样的学习。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灵活性强,所选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是学习者自主选择。在当代社会的网络全球化,网络计算机教学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1.4人工智能教学技术。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人工智能教学具备和优秀教师相同的教学效果,它能够了解不同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且根据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特点,对学习者进行个人针对性教学,并且可以使学习者和“老师”交流。

2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内容、方式和效果都有了空前的改变。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大幅度提高高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高职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掌握技术、善于管理、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专业人才。为达到此教育目标,院校应摒弃传统生搬硬套、机械练习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模式。知识不是单单依靠黑板和粉笔就能表达出来的,知识具有抽象性,这种教学方法只能给学生生硬的、模糊的概念。

3现代教育技术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已经广泛应用在高校教学,但是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教育和教学环境相对较差。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环境和水平不同,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有较大差异。

3.1高职类院校教师缺少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高职类院校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少,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重视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依赖于黑板、粉笔和教师单一的讲授,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中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3.2教师选择并依赖单一的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教学技术有众多可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如人工智能、网络虚拟、远程教育等,但高职教师却只选择的多媒体教学,虽然相对于传统教学有所改进,但是课件的制作确实枯燥文字的整合,类同板书或者在课件中添加不恰当的视频、动画,追求课件美观,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依旧无法提高。

3.3少数高职院校不具备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使用也是要有物质和经济的支持。我们高职院校经营资金主要是自己筹备,国家和政府拨款较少,部分院校资金困难,现代教育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落后,领导和教师虽然想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但是没有设施装备,这也是严重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4结束语。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也有了全新发展和机遇。高职院校应该要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专业过关、适应力和实践力超强的实用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亚雄.基于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12):51-53.

[2] 鲁文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25-26.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高校课堂教学;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计

0引言

现如今是信息碎片化社会,高校教育也受此社会氛围影响,其教学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将移动智能终端为教学载体,融入更多新媒体技术,与高校专业教学会产生剧烈化学反应,弱化大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灵活性,弥补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进程中的种种缺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学生也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展开自主探索,完成课堂教学上的知识延伸,展现移动智能终端之于高校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力。

1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结合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当代高校越来越多将智能移动终端与新媒体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希望以此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为大学生提供更佳学习体验。将现代高科技教学模式与传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相融合是不错的尝试,所以基于这一目标,本文主要对二者结合背景下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势分析。

1.1优势分析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微课程新媒体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这三者的结合极大程度发挥了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固有优势,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与普及性。当前,大学生的智能移动终端持有率已经达到95%以上,它不仅仅是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的助手,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展开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可以更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更加自由,也能够充分利用零散时间与碎片化信息实现学习整合,在极短时间内就获得知识点,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对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文化知识也很有帮助。另外,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也能够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质量,它可以以新媒体微课程作为建工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例如国内某高校就开发了“中国民间织锦艺术”根据校内实际资源及教学状况,将云锦内容配合智能移动终端融入到微课程当中,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了解的事物出发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云锦的学习印象,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该课程教师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状况来调整学习进度,控制教学流程节奏,这也更好的体现了智能移动终端对学习进程可调控的有效功能机制,它合理把握了教学节奏,找到了适合于课堂教学开展的学习方法。

1.2现实意义分析

将智能移动终端、微课程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三者融为一体,这对高校课堂教学开展具有极大现实意义。首先,它从传统中教师以“教”为中心逐渐转化到以学生“学”为中心,在此过程中充分遵循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与因材施教原则,基本弥补了传统高校课堂授课中所存在的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不足,而且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展现了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将师生从课程准备到课后评价始终紧密联系到一起的实效性与互动性特征,对教学资源也实现了最大化有效分配利用。对大学生本身而言,开发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化,打破学生在空间与时间中的巨大限制,并且在课程中它也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对强化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广度与深度都有巨大促进作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的结合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照比从前更多,基本消除了师生间的教学交流与角色壁垒,让公共艺术能够更深层次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再者,大学生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智能移动终端,随时利用其新媒体媒介(微信、微博等等)与同学、老师交流,让高校的传统公共艺术教育不在那么高不可攀,逐渐转化为具有高度亲和力和普适性的教育交流过程[1]。

2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主要分为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和后期制作3个环节,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课后总结评价,以下基于这4个阶段展开全面的设计分析,围绕“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中的“民间印染”内容,探讨了其在高校课堂教学的设计应用过程。

2.1前期分析

“民间印染”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中第十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主要讲述各种纤维织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染色方法来实现印花工艺加工,可用于各种被面、服饰与工艺品当中,极富中华风韵。该课程主要分为4个部分:民间印染的种类与制作工艺、造型特征、文化意义以及审美价值。在教学方案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教学计划。“民间印染”课程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其中包括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印染相关概念知识,了解民间印染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制作工艺,同时熟悉它的工艺类型等等,最终向学生灌输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然后进行教学对象分析,该教学过程主要针对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他们都来自于非艺术专业,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对成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所以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与高尚情操。由于教学对象均没有艺术专业背景,所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并非专业的美术教学课程,而是主要以普及民间美术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面向学生,教师要尽量把控尺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过程。最后要为学生制定“民间印染”章节教学目标,通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微课程教学来明确“民间印染”本身的相关概念,能够分辨它的3种基本印染种类,并熟悉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历程,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来深入体会“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2]。

2.2中期设计

在该课程的中期设计过程中,主要结合教学目标与章节内容来总结重点内容,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结合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包括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这一微课程展开为例,以下具体来讲其教学设计流程。第一步,教师首先讲解“民间印染”的纹样造型特点,利用演示法和讲授法来结合动画素材,首先屏幕出现文字,渐渐隐去然后出现图片并扇形展开,学生根据图片来观察印染中的工艺纹样创造过程,看其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并在看视频后展开师生讨论总结,最后探讨“民间印染”的纹样造型特点。第二步,讲解“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此时微视频飞入文字,图片扇形展开,此片段主要讲述“民间印染”与其它民间艺术的差异性,并从造型图案中反映在一定时期、地域内的民族文化,让学生体验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而“民间印染”正是这一重要载体。第三步,展开微练习设计,通过微课程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当前国内“民间印染”市场发展的症结所在,并思考如何寻觅新的市场以及其开发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并展开课堂讨论。

2.3后期制作

课程技术后,教师要制作“民间印染”的微课程视频并出来,如果采用PPT课件制作,配合录频软件来录制微视频课程,再利用录音话筒、电脑和教材及网络资料来设计微课程讲稿,在制作过程中录入教师旁白声音,加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在利用标记工具与画中画功能来渲染微视频,最后利用CamtasiaStudio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课件字幕添加,在视频美化后完成“民间渲染”的微课程视频制作过程。教师将做好的微视频发送到班级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就可以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接收并观看有关“民间印染”的微课程,展开重复观看深入学习。

2.4教学评价

结合上述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给出细致的教学评价,并总结该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优化成效。首先要对教学本身展开评价,评价智能移动终端引入新媒体微课程展开高校教学的实操性,它更加贴近于学生现实生活,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改善当前传统课堂教学沉闷分为,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观看学习完“民间印染”的微视频后撰写读后感,了解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民间印染”的看法,并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内容,在下一节课上面向师生发表,然后教师给出评价,并展开师生再一次的讨论过程[3]。综上所述,“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拓展,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本设计还加入了移动智能终端与微课程先进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在信息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补充现代化设备,推行信息化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3总结

将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联系在一起,实现三位一体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它的可操作性、具体模式、对大学生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优势,并展开了现实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展示了智能移动终端与新媒体微课程之于高校课堂教学的优越性,为高校教师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借鉴学习机会,积累了他们丰富的现代化教学经验,也为学生带来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良好学习体验。在未来,智能移动终端也必将成为高校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实现多方实操经验汲取,配合新媒体微课程这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影响高校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实现高校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院

[1]颜芳.基于Android的移动课堂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5:20-22.

[2]任小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开放微课程建设初探[J].考试周刊,2014(90):152-153.

[3]陈晓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37-60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7篇

全人教育;多元智能;教学目标;设定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这八种智能且有着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1]造成人与人差异正是人们智能中相关的强项与弱项的差异。要使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成功的应用,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应是多元的。若让教学目标只关注学生语言与逻辑——数学智能,拥有这两种智能较弱的学生就会遭到教学上的轻视或被称作差生,从而影响其完整人格的形成,最终与实现个人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全人教育背道而驰。因此,从多元智能理论取向的教育目标入手,并以该目标为导向实施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

一、多元智能理论取向的教学目标界定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2]多元智能理论追求总的教学目标是——为理解而教。加德纳“哈佛大学零方案”的协同主持人柏金斯认为,所谓“理解”是指个体可以运用信息做事情,而不是他们记得什么。[3]因此,“理解”是指要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所学知识。

二、多元智能理论取向的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以一定的课程内容为媒介,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相连。

(一)切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定全面可行的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全人”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看作是具有整合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偏失。因此,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多方面发掘人的潜能,同时要考虑其可行性,以便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学生能学有所得。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一课为例,[4]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方案一:

(1)通过看、做、比,学会辨认对称图形。

(2)通过剪、拼、画等操作,体验学习的快乐。

方案二:

(1)使学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过程中,认识对称图形。

(2)探究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审美能力。

方案三:

(1)通过找、剪、说等,逐步认识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

(2)探究对称图形和现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对称的美与实用性。

(3)通过想象,适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案一中教师提出的目标仅锁定在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培养上,但“通过剪、拼、画,体验学习快乐”这一目标的设定过于单一,未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很可能会使这节课成为一堂“手工课”,忽视对课堂内容的真正理解。

方案二中因为目标过于片面、远大,太强调“感受美,探索美”。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难度,难度表现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对称美与培养处理信息能力,因此这些目标的设定欠缺可行性。

方案三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较之一、二更为全面、可行。因为它的设定既有助于教学任务的落实,又能突出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培养。例如,第一条通过“找、剪、说”的方式,来达到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目的。也就是说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在学生自己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而且课时教学任务也能得以很好的实现。该方案涉及的智能较为全面,照顾到学生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发展。如,第二条涉及学生的自然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第三条涉及到学生逻辑——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等。

(二)教学目标设定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全人教育主张以学生为核心。要实现全人教育,教学目标也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让学生参与对自我发展的规划,预期学习后应达到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过于远大,容易使学生感到达到目标可望而不可及,因而失去积极努力去实现的热情;目标过于窄小,其结果就会使学生陷入机械的活动中,产生枯燥和厌腻感。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通俗来说就是“跳一跳,够得着”),教学目标应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例如,关于《背影》的教学目标设计:[6]

方案一:

(1)能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2)能正确把握文章段落的划分。

这种目标设计在教学中很好操作,但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兴趣的调动和内部情感需要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智能差异,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益。

方案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体会文中父亲的爱子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4)尝试同学间交流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

这种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情感,关注到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且难易适度,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语言智能方面占优势的学生提供表现机会;“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为逻辑智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学生提供;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可自信地实现第三、四条目标。可见,这些目标的设定能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自然而然他们就会主动地朝着这些目标去努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会生成新的目标,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情况,鼓励在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5]这一课时,教师既定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鉴赏巨人这一人物形象,渗透善与分享的观念,发展学生自我认识智能。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学生提问:“没经过花园主人的允许,就进入花园,孩子们难道就没有错吗?”这一问题在课堂上立刻引起讨论,也促使老师再思考,便就问题重读课文又生成一新的目标:语言智能、人际智能的发展。若这位教师仅停留在最初所定的教学目标上,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以“育人”目标为导向设定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全人教育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身心、美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主张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关注物质世界,而且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自我良好品格的养成。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时,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7]教学目标的设计主体不只是教师,应该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选择和决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

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明确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才能有的放矢地设定好教学目标。除了教师主导设定教学目标外,也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化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成为自发的学习者、思考者和创作者。

另一方面,教师应信任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注意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除了大脑受损的人,所有的人具有所有的智能,只是每个人的优弱势智能不同而已。所以,教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充分展示其智能长项的同时,将其优势领域的意志品质等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从而使其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发展。

总之,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发现学生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科学灵活地设定。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好后,教师、学生通常会专注于教学目标的内容,而相对忽视那些没有列为教学目标的内容。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以外,还要有意识地注意目标以外有价值的学习契机和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全人教育及其培养目标还可能是一种理想,一种可能不会完全实现的理(下转25页)(上接14页)想,但又是一种不能放弃的理想追求。[8]设定多元智能取向的教学目标不失为实现这个理想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6.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8.

[3] 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 (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23.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68.

[6]陈振华.如何设计好教学目标[J].基础教育课程.2006(06):24-25.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1-44.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7.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8篇

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把素质教育理论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知识系统的理性简化形式,是设计、组织、调控课堂内部要素结构和运动论过程的方法论体系。它既是课堂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又是课堂经过内部各要素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的运动过程的程序,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各要素——教材、教师、学生等的组合关系,又是教学各阶段、环节、步骤的活动方式;前者是结构,后者是程序,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各自动态变化,有紧密相联。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有三大特征:

1.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课堂教学模式的素质教育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简单易行的教学要求的结构框架和教学过程的操作程序。

2.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特点,同时又体现教学内容和可行特点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群体,共同构成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3.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有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由于素质目标的定位和导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必然是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作用的过程,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须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最佳功能。

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1、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即突出三个要素,一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让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二是全面发展,让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依据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有关教育科学理论。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依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理论。强调对课堂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取得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整体功能。

2、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特殊素质目标。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具体内容因课程、学科或活动、教学内容及课型而异。

一般素质目标。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治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其具体内容同各类课程。学科或活动、教学内容以及课型基本相同,但层次上则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加深。

3、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科或活动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特殊素质和一般素质两方面功能目标作为定位和导向,并体现不同学科或不同活动的特点,双线并进,对应联系。以主线实施特殊素质的教学,以辅线实施一般素质的教学。其中作为特殊素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般素质的载体,在运用主线进行特殊素质教育的同时运用辅线进行一般素质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课型的变化模式。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变化,并体现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具体课型的特点。

三、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政策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应从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主动发展,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三个角度去选择。

1.面向全体,促使学生主动学。

维护学生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废止“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题海”中摆脱出来,真正贯彻“轻负担,高质量”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在教学上要掌握好上、中、下三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切记“一刀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强化反馈和矫正环节,努力促使大多数学生达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在教学要求、作业练习和课业辅导等方面区别情况,分别要求,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之在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上都获得成功。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即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机能活动等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并科学合理的配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使教学的量、度、序、法、情、时等仅仅围绕并作用于教学的特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实施愉快教学法,使学生爱学。

由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传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抓好基础,实施愉快和谐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心。在施教中,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运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易变性等激发求知,启迪思维,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愉快地接受知识和技能。

潜心设计教学情景,增强教学中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发挥富于情感特征的课堂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在教与学双向信息传递交流中不断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使之产生学习兴趣。

3.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善学。

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在教育学的双向信息交流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问题意识,加大信息量,鼓励他们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加强实验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课是学生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学习方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加强实验课教学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老师讲课与学生实验同步进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配合实验,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自己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小学机器人,机器人教育,发展趋势

1引言

当今全球基础教育正发生巨大变革,知识成为学习的载体而不是目标,机器人教育正是体现这一教育思想的最佳方式之一。《2007年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的与会人员经过交流研讨会达成共识,提出机器人教育的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近几年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机器人活动也逐渐的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基于中小学机器人的各种竞赛和培训蓬勃发展,因而基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一系列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师培训与实践教学研究”,通过检索近年关于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文章,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研究展开综述,并对其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2机器人教育简介

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彭绍东教授对机器人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其定义如下:“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对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机器人教育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理论方面,机器人教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实践方面,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工具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开展机器人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优化教与学的效果;二是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劳动方式。机器人教学有五种基本形式:机器人学科教育、机器人辅助教学、机器人管理教学、机器人(师生)事物、机器人支持教学。机器人教育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发展;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将引起人类教育的重大变革”。

2006年王海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机器人教育不仅是把机器人当作学习对象,而是要将其作为提高学习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工具,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机器人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要求,培养智能时代国家、名族发展所需的竞争人才,是一种应时展而兴起的教育。机器人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资源,为信息教育带来了新的前景,机器人教育是应技术的进步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机器人教育一直是个热点:早在 1994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就设立了“设计和建造 LEGO 机器人”课堂(Martin)。这是在大学开设的机器人课程。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机器人课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指整个学期中开设;另一类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独立活动期间开设的。独立活动期开设在课堂没有设定的课堂安排,主要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项目就可以了,并且部分课堂的参与也是自愿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参与课堂学习来补充知识。在课堂上教学主要是以项目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开展的。因此其教学设计的流程主要是以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形式展开的。它的教学设计是灵活的。美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器人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机器人技术课程;二是课外活动,类似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三是机器人主题夏令营等定期活动等。

在美国,机器人厂商是机器人教育的一个隐形推动者。美国教育者在进行机器人教学设计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对项目和时间进行管理、信息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分配、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等信息科学素养。这是值得我国教育研究者学习和借鉴的。

日本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己经走在了欧美国家的前面。虽然起步晚,但是日本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文化的普及。在日本,几乎每所大学都进行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以及机器人教学。每年定期举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一般在大学开设的课堂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电子控制、应用变量的高级编程设计、机械结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工作能力等。在中小学一般开设:机器人概述、编程设计基础、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等内容。但是,在中小学中并系统的规划机器人教育课程。

我国自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以来,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活得了迅速发展。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首次在“通用技术”科目中设立“简易机器人制作”木模块。2004年12月11日-13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学组”成立大会和“首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湖北宜昌市召开了《2007年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

张秀杰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机器人教育课程及课堂进行了分析,从课堂的目的及内容两方面入手,将机器人教育课堂分成两种类型,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课堂分为知识型课堂和竞赛型课堂,分别研究两种课堂的特点和教学设计过程。另外,通过分析,发现了机器人教育课堂及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适合机器人教育开展的 FLL 的特点以及其教学的独特性,梳理了其课堂教学设计原则与流程。在此基础之上,分别整理出了机器人教育知识型课堂及竞赛型课堂的教学设计流程方案。

刘琼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一文中,围绕中小学机器人课程的知识点-红外避障传感器,运用“四位一体”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对该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手段以及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并且针对课程实践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数据搜集,对数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王同聚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一文中,针对中小学机器人课程实操性较强的特点,结合目前“微课”研究热点,在分析“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部分,重新构建了以“微课”和“研学案”为载体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微时代背景下为实操型课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_微课_的制作与应用研究》中,王同聚把“微课”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两个当前研究热点结合在一起,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开展“微课”资源的制作和应用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供参考和借鉴。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潜心研究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特色与创新共进,机器人微课应用模式的创新也是未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和微课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解决了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微课设计开发的技术门槛,提升了中小学机器人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把“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机器人教育中加以创造性地应用和升华,在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教育的春天就可以早一天到来,微课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王娜在硕士论文《如何在中小学进行机器人教育教学》中,通过对国内中学机器人竞赛开展情况的研究,结合其所在学校机器人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智能机器人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是比较紧密的。当前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智能机器人课程计划,怎么办?可以把智能机器人课程包含在信息技术课程计划中,通过压缩信息技术课程课时,适当删减和调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来完成一定量的智能机器人课堂教学。从近两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反馈来分析,在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前后,学生对常规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下降,应用能力反而大大加强了,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更准确、深入。

4面临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卢燕,赵晓声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当前形势下,阻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1.教育行政部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2.课程标准和评价机制缺失,机器人教学难以走进课堂;3.没有统一的机器人教材,机器人产品各自为政;4.机器人竞赛的价值导向存在误区。

张琪,李杭州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及竞赛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缺乏统一的技术层次结构;

2. 评价体系不完善;

3. 教具昂贵,不利普及;

4. 过度产业化,呈现出垄断性和封闭性;

5. 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

6.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综合知识,而且受到了职称评定等问题的困扰;

7. 机器人竞赛项目设定和规则制定缺乏科学的技术层次规划。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仍然比较火热,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虚拟教育机器人的研究;校本课程与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机器人教学评价系统研究;智能机器人教学研究;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机器人兴趣小组教学课程设计等。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和成长都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也是如此。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更与全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彭绍东.论机器人教育(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6):3-7.

[2]张国民.虚拟机器人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3]王海芳.中小学机器人指导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秀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5]刘琼.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

[6]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6.

[7]王同聚.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_微课_的制作与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7-110.

[8]王娜.如何在中小学进行机器人教育教学[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9]卢燕,赵晓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1):35-37.

[10]张琪,李杭州.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信息技术,2014(9):3-17.

智能教育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 数学价值 课堂教学 综合课程 整合 和谐发展

天生我才必有用!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同时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

研究表明,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不过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形状态,而大多数孩子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正因为有了人的多元智能,我们的数学也有了相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符号化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极限,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一、多元智能在数学价值中的体现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应有原则: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促使发展的数学呢?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不是在数学学习中孤立的、机械的仅仅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因而可以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中,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渗透多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多方面的成长。如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反馈交流,多元评价来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和分析综合思想;在认识空间图形的课堂上,如"直线与线段"的认识,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孙悟空的金箍棒出发,假设这根金箍棒现在开始慢慢变长,穿越了教室,穿越了学校的围墙……以此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感受无限延长,培养他们的空间智能和极限思想;在兴趣活动课内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或讲述平时积累的数学小故事,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和化归思想;在家庭作业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多层次的练习,如A组基础题,B组提高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组作业,以发展学生的自处内省智能和类比思想等等。只有在我们的数学价值中体现出多元智能的存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的数学课程才更显完美。

二、多元智能在课堂设计中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学习充分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把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协同操作,强化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动"的内容和形式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也越有利于学生在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诸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取得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量,动用学生全部认知和情感方面储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曾有教育人士说,让学生"动"起来,是使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最直接最易于操作的要领。例如,在一次优质课展示活动上,一位老师这样设计《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教师先动手将纸张对折,并撕出一图形,然后让学生也跟着将纸对折后撕出各自喜欢的图形。这环节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肢体――动觉智能。紧接着,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观察发现撕出的图形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得到了发展,同时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认识。在练习设计环节,该教师也是从多元智能的发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来考虑的,练习之一就是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利用迁移和类比思想,想象另一半并画出另一半,结果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在这动脑又动手的过程中,突显出了学生的空间形体智能和类比思想。但该教师不局限于此,还让学生自由创作轴对称图形,使他们的空间形体智能得到了训练和发展。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轴对称现象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学生再次多维度、多感官的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语言的美,数学的美。学生的多元智能也在这一系列的"动"即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动心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多元智能在综合课程中的整合

现行数学教材能够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素材比较少,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身边的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搬进课堂;把数学学习与其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我们教师也要以此为借鉴,在实际的教学中对现行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努力提供适合学生的多元智能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开发课程资源。如,在《认识左右》这节课中,一位数学教师将课堂位置变了样(教室里课桌两张一组靠墙围成一圈),上课铃声响起,教师做了一个体育课专用的整队手势,学生半信半疑的排好队。教师接着又发号:请第一排右边的第一位同学向前一步走,这位同学左边的三位同学也向前一步走,请这四位同学围坐一号台……。学生一坐就被桌上的玩具吸引了,原来是让他们设计一幅合理的城市交通图。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就考虑到国内交通靠右走的规则。然后教师伴着轻音乐介绍国外的一些交通规则,之后音乐转入奔放、热烈的《健康歌》。学生跟着教师不由自主的跳起来。这节课在保证主要"营养"――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配置了一些其它"养料",如学生身心的愉悦、审美教育的熏陶、交通知识的渗透、设计能力的培养,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等等。学生无时无处不在丰富的活动中唤醒、感受、体验、发展着数学知识。这堂集体育、音乐、美术、数学于一体的 "营养"丰富的数学课,正是多元智能的综合体现,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巧妙渗透。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范文 下一篇:知识管理概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