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权益范文

时间:2023-02-21 03:50:07

债权人权益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司债权人;权益

一、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概念、成因及缺陷

(一)公司债权人概念

1.债权人的概念。债权人是除股权资金以外的公司主要资金的提供者,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法人单位及企业债券持有者。公司债权人在本质上是普通民法意义上的债权人的一种,与普通法意义上的债权人并无实质的区别,只不过公司债权人是在公司法律关系这个特定的框架内享有债权,因而在其请求权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对其保护的方式以及它的特殊需要等方面与其他普通债权人存在区别而已。

(二)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成因

公司,传统意义上来理解,即以盈利为主,重在对股东的利益的保护,而轻于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由于制度上的缺陷,甚至会出现为了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片面的牺牲社会正义来换取经济效益,增加对投资人的保护相应的减弱债权人的债权人的地位。使得债权人的利益更加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地位上的不平等,债权人地位上处于劣势。根据有限责任制度的规定,公司股东有可能将部分风险转嫁给外部的债权人。那么股东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风险将会失去均衡。这势必对债权人有失公平。

第二,公司股东可能会依靠自身所掌握权利从事有利于自身的不正当交易,使公司和其他债权人蒙受经济损失。

第三,规避侵权责任。因公司的侵权行为任何不特定的当事人都有可能成为非自愿债权人。他们无法在公司的交易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自己,常常得不到足额的补偿,使得公司与股东从中受益,债权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丧失自己的权益。公司法规定的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法律原则也遭到一定的破坏

(三)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缺陷

1.我国公司法采取公司越权行为无效的原则。这样会让公司法不能有效的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而对公司债权人从事其登记的经营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的处理原则未作明确规定。但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可知这种行为是越权无效行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必然会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2.在对公司清算上,制定的一些规定并不严谨

在公司的清算上,由于前后出现的时间不同,出现的情况也会不同。但公司法并没有分情况规定,一种情况是,公司运营期间早已难以清偿债务,公司空壳,公司仍继续经营的,董事是否应否对债权人承担个人责任呢?第二种情况是,在清理债权债务关系时,发现自公司设立后就有从事欺诈行为的情况时,对此,债权人或者清算人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呢?

二、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意义分析

(一)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与法律地位

传统公司法认为公司的所有者是股东,因为股东是公司的唯一投资者,对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承担亏损的风险,认为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是相同的,利益关系也是一样的.现行公司法规定中认为公司债权人是基于契约等原因而对公司享有请求权的人,并非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有利害关系,所以公司债权人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公司的局外人。

(二)公司债权人保护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的经营事项也逐步在各领域渗透。公司的地位在如今社会中也越来越重要,凸显其重要性。契约通常都是人民基于自愿行为而产生的,履行自己的承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仅意味着个体自由交往的权利实现,也代表着社会对个体自主行为应有的尊重。因此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构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如果不积极地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社会秩序就会遭到冲击,造成混乱,这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公司法不仅仅而且不应仅限于面向少数股东,更要保护其他不断加入的其他交易参与人。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不仅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因此,这种制度的建立是在维护各方利益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既可以使债权人受益,也可以降低股东通过公司形式取得债权资本的成本,从而让债权人和股东都能从中受益。

三、完善我国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发生经营危机,这样一来债权人的利益就会存在被侵害的危险。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保证债权人的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其可以由下面两个部分构成:

(1)公司灭失预警管理机构。

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应该建立公司灭失预警管理机构,及时的通过财政,物价,统计等手段,收集企业运营情况,实时监测。应当明确一点,管理机构不能直接干涉公司的经营过程,不参与公司的决策,应保持公司决策的独立性。

(2)建立公司灭失分析机构在对于公司经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司的灭失分析机构,有利于及时把握公司动态,对公司信息及时分析把握,从而分析出公司灭失的征兆,及时保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另外,该机构人员也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因其他外部因素干扰,影响其公正性。

(二)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我国公司法存在着的一些缺陷,这正是休眠公司产生的重要原因。使得无法对股东、董事,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民法或刑法上的责任。因此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此对休眠公司的债权人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股东、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同公司生存与发展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后,他们就会顾忌公司休眠的经济和法律成本,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公司通过休眠而进行投机的情形发生。(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 《法学研究》1998 年第5 期

[2]刘俊海:《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商事法论集》(第2 卷)法律出版社

[3]参见张民安《公司少数股东的法律救济》,《法制与社会发 展》1995年第3期

[4]张民安《论公司法上的越权行为原则》,《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债权人 权益治理权配置

财务管理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这其中的权益配置问题自然是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问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受到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等诸多方面的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也是一系列市场契约的组合体,其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利积极参与治理,但是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由于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各自的参与方式以及参与权利的大小有所区别,即权益配置是不同的。财务治理权关注的重点是公司财务的监管权、执行权以及决策权等。

一、债权人权益治理权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企业权益治理配置中,管理者的研究重点往往只是放在了经营者以及投资者上,对于债权人这一企业重要的利益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治理配置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债权人的治理权益必然会受到削弱,并进一步致使债权人的正当权益收到损害,在这一背景下,难以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强调债权人权益配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企业来讲,其主要的债权人是银行,因此在分析企业债权人权益治理权配置时可以通过银行这一市场主体来进行研究。

在我国银行不能够直接投资于非金融类企业,对于银行来讲虽然是债权人,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只是按时收回债务本息,并且按照理论,银行在借出资金之后跟企业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在这之后银行便不能够再干涉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只有在企业不能够按时偿还债务本息时银行才能依据优先索偿权来企业的资产进行索偿。而且银行在进行索偿时也并不是对所有的资产都具有无限索偿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得损益的分配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不对等,这就造成了股东具有很强的动机进行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正是基于企业财富在这一类投资活动中会从债权人转移到股东,而相应的投资风险则会转移给企业的债权人。

企业债权的属性和性质也就造成了在企业权益配置中债权人的地位往往比较弱势。能否顺利实现企业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债务人,即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身手中,这就使得债权成为一种相对的要求权,债务人必须积极配合,债权人的债务权益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债务人如果对债务进行逃避势必会严重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利益。

同时,我国企业高负债现象十分普遍,正是由于银行的高负债率也决定了必须重视债权人的治理权配置问题,在企业的财务治理权配置中不仅仅关注到经营者和投资者,还应当强调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配置地位。

二、强化债权人权益治理权配置地位的建议措施

首先,企业债权人积极结合企业的股权治理与债权治理。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债权人不能够有效实现对公司财务的控制,难以有效保障自身的债权权益,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债权人可以同时通过获取企业的股权及债权,以此来获取企业的治理权利,并将企业的债权和股权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以此来强化自身的债权权益。同时企业债权人也可以采取表决权这一制度来获取治理权益。

其次,企业债权人可以有限度地介入到企业自身的财务治理结构中。企业债权人要想实现在企业治理权益中的配置权限,需要将自己的局外人身份转变为局内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债权人可以明确企业控制权的相机转移制度,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的权益,并在企业的监事会以及董事会重吸收债权人有效参与企业治理等方式来获得。如果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债权人就可以得到以下权益: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的实施都需要经由企业债权人的同意,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监事会或者董事会,企业债权人能够有效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及经营管理。

再次,企业债权人可以适当参与企业人事管理。企业债权人可以通过建立股权关系基础或者债权关系之上的人事结合。尽管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债权人的兼职董事无法干预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但是企业债权人的这些兼职董事在确保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性、保障两者之间关系有效性以及两者之间信息沟通方面也能够发挥不小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讲,强化债权人在权益治理权中的配置,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效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有利于整个市场中资本的流转和良性循环,并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市场的信息体系建设水平,有助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平.从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看债权人权益保护[J].工业会计,2002

[2]姚晓民,何存花.论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债权人地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

[3]余畅.《OECD公司治理原则》下高校财务治理结构探析[J].财会通讯,2009

[4]程爱娣.完善财务治理结构,促进公司治理发展[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5]贡迪.论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6]孙斐,罗婷允.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

[7]王纪平,陈蕾,朱浩云,杜旭东.企业财务治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6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债权人;利益保护;破产重整;管理人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114-02

1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必要性

企业破产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包括债务人、债权人、政府机构、雇员以及其他相关人,而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是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的。

首先,债权人在企业中处于被动地位。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因此企业追求的目标也不应该仅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应是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其次,则是建立一个有信用、有保障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金流动,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需要。当债权人的利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时,市场经济秩序得不到保障,债权人的投资的风险性上升、回报率大大下降,企业融资就会更困难,市场经济发展受阻。因此,债务清偿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大程度的保护债权人利益得到清偿,有益于维护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2我国关于破产程序中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立法演变——新旧破产法对比

1988年1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旧破产法),而经过近二十年的试行,原破产法的局限性显现,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2006年8月27日表决通过了现行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称新破产法)。对比新旧两部破产法,我们不难发现,保护破产债权,维护债权人的权益,始终是破产法的基本宗旨之一。两法的第一条都开宗明义规定,制定破产法的宗旨之一是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但新破产法在贯彻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精神方面,较之旧破产法,有明显的不同,新破产法无疑更加注重对破产债权的保护。以下择其主要方面加以介绍。

2.1破产原因更容易认定、适用范围扩大

旧破产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并将破产原因限于“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并导致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与旧法相比,现行破产法在破产原因的规定上打破了旧法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法人适用不同破产原因的模式,对所有的企业法人都适用统一的破产原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并且规定只要“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充分保障了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权利。

2.2引入破产重整制度

企业破产法(试行)中没有专门规定重整制度,只规定了和解整顿程序,而新法则列出专章对重整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保护措施、重整计划的内容等作了规定。尽管重整制度中很多规定是对债权人利益的强制限制和削弱,然而这却是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的,通过恢复企业的生命力,从而维护企业相关群体的利益,当然也包括债权人,将把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建立在债务人复兴的基础上,从而使债权人能够获得比破产清算情况下更为有利的清偿结果。

2.3引入破产管理人

旧破产法中并未引入破产管理人,而是规定破产事务主要由政府组成的清算组来承担的,这种机制带有政府干预的色彩,具有很强的弊端。现行《企业破产法》中则引入了破产管理人制度,规定了管理人主要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使破产程序能够更加公正、公平、高效、顺利地完成,也使债权人的利益有专业人士的保障。

3我国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及建议

3.1重整制度

《新破产法》第八章关于重整的规定,是借鉴国际经验引入的新制度,对于通过重整程序挽救困境企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与重整法律制度发达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新破产法》规定过于简单,考虑尚不周全。具体而言,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破产重整的启动条件不够严格、完善。现行《破产法》第七十条只规定了企业资不抵债,有不能清偿债务之可能时可以申请破产重整,却未对企业重整能力有更多规定。一旦企业不具有重整能力,没有成功的希望却仍启动重整程序,那债权人将遭受极大损失。又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申请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裁定债务人重整,并予以公告”,将破产重整的审查通过权赋予法院,却未明确规定法院的审查环节以及具体审查标准、审查措施,使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细览国外的破产重整制度,不难发现大多数国家都把企业具有“再建希望和重整价值”作为提出重整的前提条件。如《日本公司更生法》第一条便明确规定:公司更生适用于处于困境而又有再建希望的股份公司。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更是明确指出,公司重整的原因为“因财务困难,暂停营业或有停业之虞,而有重建更生之可能者”。因此我国《新破产法》不妨将企业必须具有重整能力作为条件写入法条,使重整程序的启动更为严格,提高重整成功率,避免债权人遭殃。

(2)债权人担保物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我国《破产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对此期间担保权人的保护措施却基本没有,仅规定担保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担保权人权利的,担保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恢复行使担保权。实践中债权人又难以证明这一点,于是所享有担保权的财产被拖入重整程序而无法优先受偿,债权人的债权将大幅缩水。对此我们可以细化担保物权的法律保护,如德国允许别除权人就担保物获得利息清偿,而且在担保物变价前即开始定期支付,我国《破产法》也可以增加对担保债权人利益补偿的规定,规定支付利息以补偿冻结担保债权而延迟执行担保债权的利益损失,允许破产管理人灵活采用定期支付现金、替代担保、使担保物增值、为担保债权人支出费用等方式保护担保债权人免受担保物价值下降的利益损失。从而提高担保债权人对重整计划的认可度。

3.2管理人制度

(1)选任制度不完善。《破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的情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可以看出在管理人选任上我国采用的是法院指定、债权人会议可申请更换的模式。这一做法虽然保证了管理人的中立地位,却往往导致在管理人未尽勤勉诚实义务时债权人难以举证、行使异议权出现障碍的局面。并且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破产管理人要具备的任职条件和评审条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管理人名册是由评审委员会做出,一般来说,评审委员会由审判委员会、破产审判庭、检察机构等组成,但最终决定权在于法院,容易滋生腐败。

对此,可以仿照德国立法例,法院选任和债权人会议选任相结合。在债权人会议召开前由法院任命管理人管理事务,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后由债权人选任管理人,当债权人选任的管理人不能胜任职务时法院有权进行撤换。这样一方面在破产程序中发挥了团体自治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监督。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又要保持管理人中立的立场,因此赋予法院监督撤销权。同时,相比较现有的债权人建议权,法院具有的职权和地位更容易调查取证,因此在管理人没尽到勤勉尽职义务时由法院进行干预更方便。

(2)破产管理人准入制度有待规范严格。针对各类公司的破产管理事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同,应建立破产管理人的准入制度。现行的破产法律法规中只是规定了各类管理人要具备的资格标准和申请编入管理人名册的主体要提交哪些材料,侧重于职业能力、业务业绩、合法经营、责任承担能力等方面,而对于成为破产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没有做出规定。

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对于破产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测试的制度,参照我国已成熟的法律职业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制度,设置一种破产管理人资质考试,取得该资质证书才可以进入法院的管理人名册。这样,提高了破产管理人从业队伍的专业素质,也可以规范破产管理人的执业行为。同时破产管理人的准入制度中,还可以规定破产管理人入围需缴纳执业保证金、参加执业责任险,提高风险保障,避免因其出现执行职务造成当事人损失而无力赔偿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借鉴英国《破产法》的规定——破产案件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政府承认的职业团体或者凭借申请取得工商部门的个人执业许可,设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破产管理人队伍,同时设立管理人的报酬责任制度等,既增强管理人的专业度,也更利于监督个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债权人利益。

4结论

我国《破产法》实行至今不到十年,虽然相比之前的《破产法》(试行)完善了很多,但比较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成熟的破产制度难免显得粗糙、僵硬。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比现行《破产法》与1986年《破产法》(试行)的变化,思考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借鉴他国先进的做法,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破产中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问题有更全面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黄锡生.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职业化研究[J].浙江学刊,2004(5).

[2]贾纯.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

[3]王卫国.破产法精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李国光.新企业破产法教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273.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4篇

在世界各国的公司法内容中,有关于公司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以及相关问题都是其中的重点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在有限责任制度确立背景下,公司的债券人将对公司的股东个人财产无权提出任何相关请求。对于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在公司法中有明确规定,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但是,公司法自身也存在着部分法律缺陷,由此必然导致公司法对债权人的保护效力受到影响,所以,为了对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需要对我国的公司法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入手,综合分析了公司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完善之思考以及我国的公司法的完善建议,其中通过完善公司债的监管制度以及摒弃公司越权无效原则,都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我国公司法的完善。

关键词:

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公司法

一、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存在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制定现状来看,我国的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对公司的债权人应具有的合法权益以及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依然存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导致实际的债权人保护不到位。其中的重要问题集中在公司法中,对于公司债权人的明确条款规定欠缺,与股东以及公司的权益保护相比,公司债权人的权益保护明显处于劣势。从最初的公司法制定原则中,对公司利益、股东利益以及债权人利益进行同等保护的立法原则比较,目前的法律内容以及立法状态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第在公司的创立初期,股东出资的相关部分的责任以及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完善。尽管在公司法中对其他股东的连带责任在非现金出资情况下的制定进行明确,但是对于现今出资状况下,股东之间的责任承担以及连带责任没有进行明文规定[1]。

(二)造成债权人权益保护不足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时展现状以及我国的传统公司法立法规范等影响因素都是造成公司债权人权利保护不足的重要原因。首先,从传统公司法立法观念影响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公司法虽然认识到了法律的完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重视内容的革新,但是我国的公司法在一直以来的变革发展中都始终没有脱离传统的法律制定原则,一直以公司的营利性要求以及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法律完善为公司获得更高收益服务,主要目的在于为股东赚更多钱。所以这种传统公司法观念的影响下,公司法的制定和完善很难满足制度发展需要和责任的合理划分。第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过渡的转型阶段,我国的公司法制定处在经济转型阶段背景下,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很多的企业法规制度完善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实际要求[2]。

二、公司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完善之思考

(一)完善公司资本制度

首先应该对规定的最初发起者以及公司股东对于公司资产不足情况下的补缴责任进行明确。进而将《公司法》中对于股东出资过程中非货币形式的资产投入产生资产不足情况下的责任人补缴责任规定进行明确,对法律规定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使其更加适应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的情况。同时,在公司增资是也可以利用此类资本缴纳连带责任法律解释,进而实现责任制度在整体公司存在过程中的实施。对于股东以及公司之间进行交易需要进行必要的内容限制,在实际的公司交易过程中,股东与公司之间在交易环节很容易出现出资出逃现象。因此,未来避免此种问题的出现,很多的国家公司法中都会对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交易进行明文规定。同时,应该进一步增加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第三人的责任。应该对公司高层的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因为行为不当造成债权人利益受损进行规定。最后还应该对公司注册的资本验证制度进行严格监管[3]。

(二)严格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

在很多公司出现债务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股东的虚假出资以及股东通过私自的公司人格利用以及进行公司人格虚有化操作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2005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伴随着该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防范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滥用的问题,一直是司法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尽管05年公司法增加了相关条款,对该制度的原则性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条件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了制度的滥用,损害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2013年,全国人大对涉及公司资本制度的公司法相关条款做了修改,影响到对法人人格否认中资本显著不足问题的认定。

(三)完善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

债权人会议制度的确立是属于对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划分以及债权人的共同利益等问题进行交涉,同时可以进一步对债权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债权人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防止债权人之间出现欺骗以及欺诈行为,同时可以防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出现权利利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我国2005年颁布了新《破产法》,随即也出台了相应的司法解释,将债权人会议作为债权人自治的基本形式,并对债权人会议的相关事项作出了规定。填补了以往的立法空白,有利于发挥债权人会议的职能,保障债权人利益。但是在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完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提高其监督地位。完善债权人会议的决议,设置相应的救济程序。切实保障职工债权人的地位和权利,明确其在债权人会议中的法律地位和表决权。

三、我国的公司法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公司债的监管制度

我国的公司债拥有自身的明显发展特点,其中包括了有效期限较长,实际的债券人数超过其他部分,所以,国际范围内普遍在公司债权法的规定中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公司债权人、社会公共利益的游侠保护。很多的国家在公司法中还规定了公司的债权人对于公司债务具有实际的监督和管理权力,大部分在公司债务偿还以前。公司的债权人会议主要由该公司的所有债权人共同参与,同时对公司涉及到债权人利益的问题以及事项进行共同研究决定。所以,债权人会议在经过法院了解认可以后可以发挥临时法律机构的职能,受托人监管是通过委托的机构经过发行债券的单位对公司债务进行合理监控。

(二)摒弃公司越权无效原则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法,应该从实践的需要入手,摒弃公司越权行为的无效原则,从而进一步维护公司债权人在实际交易中的安全。虽然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已经开始对公司越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实际的无效行为后果规定不明确,所以需要进一步以维护社会交易安全入手,维护社会资源的安全配置,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司法的进步和完善。

四、结语

我国的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已经对我国的债权人权利进行了保护,但是实际在法律条款中的明确体现部分较少,法律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积极行为结果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所以,应该对公司法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内容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进一步体现我国公司法以及公司制度的时代进步性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民安,丁艳雅.公司债权人权益之保护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33-40.

[2]喻磊.公司债权人的保护与我国公司法之完善———建立在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讨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02:41-44.

[3]许登龙.从<公司法>资本制度的修改到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14,08:67-71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基本方式,法律缺陷,保护制度完善

传统理论认为,公司债权人和公司股东是两种性质不同、权利义务有别、法律地位迥异的利益主体。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成员,是公司的所有权人,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1]公司债权人则仅被公司法看作是契约法上的一种请求权人,与公司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它除了依据与公司的契约主张契约上规定的权利以外,对于公司事务不得享有更多的权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债权人的法律地位是不重要的。事实上,现代公司法一直十分关注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此种关注有其合理性,因为公司股东责任有限性原则的确立意味着公司债权人不能对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我国公司法十分注重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第一条明确规定,公司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护。此种保护始于公司设立之际,贯穿于公司营运之中,终于公司清算结束之时。然而,应当承认,与其它国家的公司法相比,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并不是强有力的,有着一系列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地方。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方式

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公司重大事项公开性原则之遵守、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之贯彻以及公司清算规则之适用。

(一)公司重大事项公开性原则之遵守

这是指公司在设立、营运和清算活动中,必须按照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公开、公布公司的某些重大事项、某些重要信息以及某些重要资料和报告。依据我国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载明有关公司、股东和董事的权利和义务等重大事项的公司章程,必须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将核准登记的事项记载于公司登记薄上,供社会公众查阅、复制和抄录。[2]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 还应当在其设立登记被核准后的30日内公司设立公告,并应当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将的公告报送公司登记机关备案[3]. 在公司设立后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公司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经营范围等重要事项变更的,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未经核准变更登记,公司不得擅自改变登记事项[4].如果是以募集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必须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告其财务会记报告[5]. 公司如果因破产或解散而要终止其存在时,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6]清算事务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公司股东大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公司登记机关,由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7].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使公司潜在的或现实的债权人在同公司从事交易前或从事交易活动中,能对公司的基本情况作较全面、较清楚的了解,从而作出是否与公司从事交易的决定。

(二)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之贯彻

这是指公司必须达到公司法明确规定的最低资本额,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缴纳出资,并且在公司设立后不得滥用公司资本,侵吞、非法分配公司资财,导致公司资财被不当使用、削弱和流失。公司资本不仅是公司设立时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之一,是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公司债权实现的总担保(general guaranty)。为保护公司债权人免受公司资本削弱之危害,我国公司法以大量的条款规定了公司资本维持原则。此类条款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抑制进入公司的资本被不当削弱的规定,具体包括公司法第24条、第80条关于股东、发起人和认股人出资的规定,公司法第25条、第82条和第88条关于出资额或股款缴纳的规定,公司法第23条、第78条关于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以及公司法第131条关于股份发行价格的规定。 第二类是阻止公司资本从公司分离出去的规定,具体包括公司法第104(2)条关于公司资本遭受严重损失时的规定,公司法第108 条关于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规定,公司法第131条、第178条关于股份溢价款用途的规定以及公司法第177条关于股利分配的规定。 第三类是关于防止公司管理人员非法侵吞、处置公司资本的规定,具体包括公司法第34条、第93条关于出资和股本抽回之禁止性的规定,公司法第59条关于公司董事、经理、监事侵占公司资财的禁止性规定,公司法第60条关于董事、经理、监事挪用公司资金、将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或其他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公司法第60条关于公司资金用于借贷或用于公司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担保的禁止性规定。

(三)公司清算规则之适用

这是指在公司由于某种原因而进行清算时,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不受公司股东或清算人非法处分公司财产行为的危害,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及时组成清算组织,依照有关的财产接管和清算的规则开展各项清算工作。依据我国公司法,在公司因破产或其它原因而被解散时,公司应及时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织应当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得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8],负有如实清理公司财产、 编制公司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的义务,不得隐匿财产,不得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9]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其他非法收入,因故意或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0]

二、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之保护存在的缺陷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上述三种保护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损害公司债权人权益行为的发生,极大地改善了公司债权人的不利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法存在着某些缺陷,使公司债权人之权益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维护。这些缺陷是:

(一)我国公司法采取公司越权行为无效的原则,使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公司如果与债权人从事其登记的经营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其行为之性质如何,公司法未作明确规定。但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可知该种行为为越权无效之行为。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法人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行为,因而根据民法通则第59条第(一)款的规定,应为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11]根据这一原则,公司如果在其经营范围内与债权人从事交易活动,则此种交易活动为合法有效,公司和债权人均应按照契约规定承担有关的义务和责任。公司如果超越其经营范围与公司债权人从事交易活动,其行为对公司和债权人均无约束力,任何一方均无向对方承担履行越权契约责任的义务。因而,即便公司明知自己欠缺有关交易方面的权利能力而仍然与债权人缔结合同、从事交易,它也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它已根据越权契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而该种义务之履行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好处,公司还可以提起越权无效之诉,要求公司债权人承担返还它根据越权契约所取得的财物于公司的责任;如果公司债权人没有查阅公司章程或虽然查阅了公司章程但未明了公司权利能力的范围,公司还可以以公司债权人有过错为由而提出损害赔偿之诉。在前一种情形下,公司债权人的合理期待权因公司拒绝履行越权契约而落空;在后一种情况下,公司债权人的交易安全权因公司越权无效抗辩权之行使而被剥夺,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以公司之人-董事-超越公司授权为由,拒绝追认董事超越授权但未超出公司经营范围的交易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会受到更大的危害。 正如英国著名公司法专家Cower教授所言:“大量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人并不是十分幸运的,如果公司靠否认那些代表公司利益行为的人之权限达到逃避自己责任的目的,那么,公司的债权人会更加不幸。”[12]

(二)我国公司法未明确规定公司董事是否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使债权人在受到损害时缺乏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

董事在代表公司对外进行活动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承担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和禁止竞业义务。董事在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执行公司职务时,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没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3]如果侵犯公司股东合法权益,股东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董事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14]然而,董事在执行职务时是否亦就其过错行为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公司法没有规定。董事的过错行为与公司债权人的关系有两层重要内容:其一,董事在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时,是否就其侵权行为直接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二,董事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是否就其致公司之损害而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但参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可以作否定性的理解。我国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董事作为公司的代表机关,在对外进行活动时,执行的是公司的决议,体现是的公司的意志,因此,公司机关-董事的侵权行为也是公司的侵权行为,应由公司对债权人承担责任,而董事不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然而,如果董事的侵权行为使公司遭受灾难性损害甚至成为公司直接破产的原因,则债权人的债权就面临着不能清偿或不能完全清偿的危险。就第二个方面而言,我国公司法也没有规定。但是,根据传统的公司法理论,可以作出否定性的结论。根据传统公司法,公司债权人除非依据他与公司之间缔结的契约主张权利以外,不得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活动。董事作为公司的管理机关,在管理公司事务中,仅受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约束,如果违反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超越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范围,导致公司损害的,也只有公司和股东能够对此提讼,除非此种行为也同时违反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明示契约,否则,公司债权人对此无能为力,不能加以干预。然而,董事损害公司资财的行为,同时也侵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为它们削弱、动摇了债权实现的基础。

(三)我国公司法有关清算制度的规定极其简易且不完善,使公司债权人难以在公司事务中享有更积极主动的发言权

我国公司法第196条规定,因公司解散而清算,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以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然而,在公司即将解散以前,公司如果大量从事某种欺诈易,非法处置公司财产,使本来有清偿能力的公司丧失清偿能力而陷入破产的,公司此种欺诈的效力如何,公司法未设规定。另一方面,公司早已资不抵债,难以清偿债权而公司董事仍予以经营的,董事是否应对债权人承担个人责任,公司法也欠缺规定。再则,清算组在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关系时,如果发现公司在设立以后开展商事交易活动中的某些行为具有欺诈债权人意图的,公司债权人或清算人可否对此采取某种措施,公司法也没有规定。这离公司债权人“通过法定的清算制度完全有权期待着能取代公司股东和董事的权利”[15]、“使债权人在其债权未获清偿前能够在公司事务中享有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发言权”[16]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由于我国公司法存在着上述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弊端,在公司的实践中,大量的肥公司股东而损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公司的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我国公司法应当积极地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的成功经验,克服这些弊端,完善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

(一)适应公司法的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公司法应摒弃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公司越权行为无效原则

在现代公司法中,已很少有国家采取严格的越权行为无效的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中,绝大部分国家采取了欧共体1968年关于公司法的第一号指令中的第9(1)条的规定。根据该条,任何由公司的机关实施的行为对公司具有约束力,即便这些行为不在公司的目的性条款所规定的范围内;如果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种行为超出了公司目的性条款所规定的范围,公司呆以逃避自己的责任,但公司章程的披露本身不能成为此种事实的足够证明。英国公司法为同欧共体的此种规定保持一致,制定了1972年欧共体法,其第9(1)款规定:为了保护善意与公司从事交易的人,任何由董事会作出决议的交易均被推定为是在公司权利能力范围内的交易,公司有权从事的交易,并且董事会之约束公司的权力应被推定为是不受公司备忘录和公司章程对董事所授予的权利的限制之约束……除非有相反的情况能够证明,否则,与公司从事交易的人应被推定为是善意。而美国和德国公司法则走得更远,根据这两个国家的公司法,公司董事的行为,即便超出公司的权利能力的范围,仍对公司有约束力,不得因为公司欠缺权利能力而对其行为予以攻击。可见,公司越权行为之无效已被相对无效和有效所取代,成为公司法上的一大发展趋势。我国公司法应当适应此种发展趋势,摒除越权行为绝对无效的原则。目前,可以采取有限制性的越权行为相对无效的原则,即:1.公司越权并非绝对无效,在越权双方对越权交易无争议时,法律不应加以主动干预,只有经过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审理撤销以后,此种交易才为无效;2.公司越权相对无效之抗辩仅能由善意一方援引,明知自己欠缺权利能力而仍与对方从事越权交易的一方当事人,不得援引此种抗辩。3.公司越权相对无效之抗辩仅能为尚未依越权契约履行自己义务的一方援引,已依此种契约履行了自己义务的一方,不得援引。为确立此种立法例,我国公司法应积极完善公司越权行为的阻却和抑制制度,在公司法中规定公司解散、不公平损害救济、公司诉讼制、股东个人诉讼(包括代表人诉讼)制以及股东代位诉讼(英美称之为派生诉讼)等制度[17],借以从公司内部来抑制公司、董事越权行为的发生。最终目标,则是在阻却和抑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实行德国和美国公司立法例,采取公司越权完全有效的原则。

(二)适应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公司法应当确立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义务之承担的原则

在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中,董事不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的传统观念已被废除,判例法和制定法已确立了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受信托义务或受任人义务的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中,这一原则是通过一种迂回的方式确立的。首先,为摆脱判例法确立的董事不对债权人承担义务的观念之束缚,英美法庭使用了“公司的利益”这一术语作为拓展董事责任的基础。法庭认为,“公司的利益”既包括了股东的利益,也包括了债权人的利益,因而,债权人也应受董事的保护。[18]其次,确立了董事有考虑债权人利益的义务之原则。在Walker V.Wimborne[19]一案中,Mason J.认为,公司董事在管理公司事务中,负有持续不断地考虑债权人利益的义务,而不管公司是否破产。董事此种义务如果被违反,仅公司能够对董事提讼,公司债权人仅能要求公司对自己承担赔偿责任。最后,确立了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受信托义务的原则。在Jeffree v. 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eeuritiesCommission[20]一案中,澳大利亚法庭认为,公司董事对于公司债权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均负有受信托义务。董事如果违反此种受信托义务,公司债权人可以向法庭提讼,要求董事抑制某种不适行为或对某种不适行为承担责任。加拿大商事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可以对董事提起法定派生诉讼(statutory derivative action)。 [21]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中,关于董事对债权人义务之承担的原则,有两种立法例:其一为法国、丹麦和瑞士公司法所采取的原则,根据这些国家的公司法,董事在管理公司事务中须尽勤勉义务,董事如果违反了此种义务,应对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承担责任。股东和债权人通常只能请示公司就董事故意或过失行为对自己负法律责任[22];其二为意大利、卢森堡和比利时公司法所规定的原则。根据这些国家的公司法,没有尽勤勉义务的董事应对公司和债权人承担责任,提起要求董事承担责任的诉讼可以由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来进行。[23]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该义务如被违反可以由债权人诉请法院对自己承担责任原则之确立,具有重大意义,它打破了公司法固有的观念,重新确立了债权人在公司法中的地位;因而,被学者誉为公司法上的一次革命。 [24]

在我国,董事居于何种法律地位,仍是有争议的问题。董事是否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更无明文规定,已如前述。我们认为,鉴于公司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我国公司法应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在这一问题上的成功经验,规定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的原则。根据该种原则,第一,董事在代表公司进行活动时,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并使他人遭受损害的,不仅公司应该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而且公司有关董事也应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不论他是作为人还是作为雇员,是为别人的利益还是别人进行活动,均是如此。[25]第二,董事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未尽注意义务、忠实义务,导致公司资财不当削弱、不当流失和不当处分的,不仅公司、股东能够提讼,而且公司债权人也能够提讼,要求董事对公司、股东和自己承担责任。因为,任何导致公司资财的行为必然削弱债权实现的基础,危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三,依据公司法上的“大多数规则”,董事对公司的责任虽可由公司大多数股东以决议的方式予以免除,但是,如果因此危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要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大会赦免董事责任的决议。

(三)我国公司法应借鉴其它国家有关公司清算、破产时保护债权人的制度,完善公司清算制度,使公司清算制度真正体现为债权人权益服务的宗旨

1.为抑制公司在即将解散或破产前大量非法处置公司财产的行为,我国公司法应借鉴英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26],明确规定,在公司破产时或公司清算开始前6个月内,公司隐匿、 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的行为,对原无担保的债务提供担保的行为,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行为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行为,均是无效的行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司这些行为是欺诈公司债权人的行为,是对处于平等受偿地位的债权人予以不平等待遇的行为,因此,应严加禁止,赋予它们无效的后果。

2.借鉴英国公司法中有关“欺诈易”(fraudulent trading)的规定,加重有关人员的责任。根据英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司清算中,如果发现公司任何交易带有欺诈债权人的意图,法庭可以在接到公司注册署、公司清算人、公司债权人或负有连带偿还责任的人的申请以后,宣布有关人员为知悉欺诈交易情况的“内幕人士”,该人士即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27]我们认为,公司在依法设立以后从事的经营活动中,任何交易均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进行有损债权人利益的交易行为。在公司清算中,如果清算组在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关系中,发现某些交易不利于公司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要求人民法院责令有关人员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并可予以一定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刑事责任。只有这样,公司违法犯罪行为才能被遏制、公司债权人才能获得公平的保护,公司也才能健康地发展。

3.借鉴英国和法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强制董事在公司已界破产时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宣告。根据法国1967年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司已实际上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公司董事如果不告知破产法院,则有关的董事应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28]英国1986年破产法也规定,董事如果“知道或应该知道公司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而没有适时地使公司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则公司董事应以自己的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29].我国公司法也应采取同样的原则,通过强加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个人责任的方式使已经资不抵债的公司及时进入破产阶段,防止公司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注:

[1][3][5][6][7][8][9][10][1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1)条,95条、176条、194条、197条、198(1)条、217条、198条、63条、111条。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47、48条。

[11]张民安《论公司法上的越权行为原则》,《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73页。

[12]L.C.B Cower,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ForthEdition,London Steve‘ns & Sons. 1979. at P. 184.

[15]Street C.J.in Kinsela v. Russel Kinsela Ptytd(1986)4N.S.W.L.R.722,730.

[16]K.R.Abbott Company Law, D.P.Publications, at P.21.

[17]参见张民安《公司少数股东的法律救济》, 《法制与社会发 展》1995年第3期,第38~45页。

[18]P.D.Prentice,Creditor‘s Interests and Director’s Duties (1990),Oxford Journal of Leaal Studies 265. 273.

[19](1976) 137 L.R.6~7.

[20](1989)A.L.C.556.

[21]S. 231 of the Canada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22][23][28]参见(英)迈恩哈特著:《欧洲九国公司法》的有关内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24]See Razeen Sappideen,  Fiduciary Obligations to  Corporate Creditor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No, 4,July,1991. at PP.388~389.

[25]C.M.Schmitthoff J.H.Thompson, Palmer‘s Company Law,21rd Edition, at P.572.

[26][27]英国1948年公司法第320、332条。

[29]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214(1)条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6篇

为了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尤其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资本制度由此而生。公司资本制度是调整公司法人、债权人和股东间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是利益平衡的艺术,因为人们认为,资本信用是公司信用的基础,即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信用的基础,公司资本是对公司债务的总担保。基于此认识,为了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全和债权人的利益,大陆法系国家纷纷设置了严厉的公司资本制度,如法定资本制、资本三项基本原则及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试图利用公司法定资本制度所彰显的信用机制,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严厉的资本制度如果确实能够起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并维护交易秩序安全的话,则本无可厚非。但事实是,严厉的资本制度无法负载立法者所预期的担保功能,该制度既损害效率又无益于安全,反而限制了债权人的自由选择。由于资本信用难以实现,于是出现了资产信用的思路,即认为公司的资产是公司信用的基础。学界也普遍认为应从资本信用走向资产信用。公司资本不是公司随时实际拥有的资产,只是公司成立时登记注册的一个抽象的数字。资产与资本的差异是公司财产结构的永恒状态。公司资本是一个静态指数,而公司资产则是一个动态变量。公司资本一经确定,除经法定的增资、减资程序,不得随意变更。而公司资产随着公司的经营状态(赢利或亏损)和财产的变化(增值或贬值),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公司的资产往往会大于或少于公司的资本。通常情况下,公司经营存续的时间越长,资产与资本之间的差额就越大,甚至于可能会完全脱节。因此,在对债权人进行实际清偿时,公司的资本数额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法律意义的参数,资本所昭示的公司能力或信用对债权的保障其实不过是一个理论和立法上的构思和假设。实际上,人们一般也是用资产负债率来反映公司的信用能力。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公司的净资产率就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净资产率就越低。而净资产率才是决定公司清偿能力的直接指标和数据。从总体资产对总体债务的根本意义上说,资产信用就是净资产信用,就是公司总资产减去公司总负债后的余额的范围和幅度。因此,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债权人或投资者来说,公司净资产是防范公司经营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是对公司债权的总的担保。对公司来说,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或盈利能力才是衡量公司信用的重要指标。此外,公司现金流和资产的流动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的现实偿债能力。

二、公司资本制度设计面临的新课题:风险与收益

在现实中,追求安全、防范风险只是债权人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追求赢利和收益也是债权人考虑的一个方面,并且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一般来说,信用风险是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越大,收益就可能越高。考虑到风险和收益的比例关系,债权人必须从风险和收益的整体角度考虑,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即冒多大的风险,可能获得多大的收益。而具体的决策取决于债权人对风险的态度。一般来说,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存在三种类型:即风险厌恶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立型。风险厌恶型是指要使投资者冒一定的风险,必须给予比较高的风险溢价收益;风险偏好型是指投资者冒一定的风险,只需较少的风险溢价收益;风险中立型居中。从公司股东的角度来看,相比公司完全以权益资本为资金来源的情况,当一个公司部分运用借款来进行运作时,权益持有者会受到激励,愿意去以一种更有风险的方式管理公司的资产。债权人预见到了权益持有者使用借款去冒更大风险的激励,因此,必须消耗相当大的资源来对公司进行监督,或者签订复合合同,并相应地索取补偿。当债权人承担更高的风险所得到的补偿高于自身所要求的风险溢价收入时,债权人便乐于借贷。否则,债权人便不愿借贷。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对债务人(公司)来说,他并不是想要违约,而是要增加其预期利润,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冒更高的风险。当然,对债务人(公司)来说,风险和成本也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支付的成本也就越多。一个信用比较低、风险比较大的公司要想得到债权人(投资者)的青睐,必须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一个风险比较低、信用比较高的公司则可以以相对比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另外,公司筹集的资本数量及结构是有一定经济理由的。首先,是因为公司的资产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问题,还包括组织的规模经济问题。其次,默顿•米勒和弗兰克•莫迪利安尼共同提出的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实际上,公司的资本结构即债权融资(借入资本)或债权融资(自有资本)的比率存在一个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均衡点。当企业的负债率提高时,由于成本的降低,企业价值会相对提高。但当企业的负债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企业破产风险的存在,企业破产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反而会下降。当两者引起的变动额相等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詹森和麦克林指出了他们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一个基本结论:最优的资本结构应权衡债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方式的利弊,使成本最小。因此,资本制度的确立也应当给股东最大限度的自治空间,将股东视为具备诚信的基础。所以,公司与债权人(或投资者)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一些风险厌恶型的债权人(投资者)钟爱信用高而收益低的大公司,一些风险偏好型的债权人(投资者)偏爱信用低而潜在收益高的小公司。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银行只对一些大型的信用比较高的公司发放贷款,而市场中的一些所谓信用很低而潜在收益较高的垃圾债券或创业板块公司的股票却经常受到市场追捧。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即使承认公司资本是公司信用的基础,从而设立严厉的资本制度,也无法对债权人(投资者)的利益给予保护,因为它影响债权人(投资者)对收益的追求。公司资本制度设计还必须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更为合理和科学。严厉的资本制度不仅在负载立法者预期的担保功能时无效,而且妨碍了人们对效率的追求。相反,宽松的资本制度将风险和收益的考虑留给公司和投资者,利用市场机制加以调节。所以,宽松的资本制度是考虑风险和收益关系后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风险的视角:有限责任还是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并不是消除风险,而只是重新分配风险,是一种风险转移的制度设计。而其实,公司有限责任和法人资格制度最关键的在于可以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从而使投资者通过投资组合多样化以降低风险成为可能。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公司制度是一种合理分配风险的制度。按照合理分配风险的要求和效率的考虑,风险应该配置给更有优势的风险承担者承担。一般来说,由于股东相比债权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要强,而且股东享有剩余控制权,因此风险控制能力要强。相比债权人,股东是更有优势的风险承担者。所以,公司风险一般先由股东承担,然后才由债权人承担。这是完全符合效率要求的。虽然公司股东相对债权人来说是最优的风险承担责任,但是股东愿意承担风险并不代表其愿意承担无限的风险。因为,现实中风险的发生除了股东可控制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因素是股东不可控制的。为了使通过公司进行大量融资成为可能,或者为了使股东自身的其他资产安全,都必须承认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当然,有限责任并不是一种消除企业失败风险的手段,而只是将风险从个人投资者转移到了公司自愿或非自愿的债权人身上,由他们承担公司违约的风险。但必须澄清的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有限责任使企业或公司将其失败风险外在化。其实在这里并不存在外部性,因为,第一,债权人承担这种风险已经得到全面补偿或通过各种措施以限制风险。第二,当债权人不愿意承担过高的风险时,还可以将以下要求作为贷款的条件:坚持由股东个人或其他公司担保公司债务,或在贷款契约中写入限制债权人风险的其他条款。将风险从个人投资者转移到公司自愿的债权人身上的理由是,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相比并不一定是风险偏好者,虽然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要强,但是一般的中小股东与一些大的债权人相比其控制能力并不更强。所以,对该部分不可控制因素导致的风险由股东承担和由债权人承担无甚区别。并且按照保险学的原理,让更多的主体承担风险似乎更合理并更富有效率。所以,公司法一般设立了股东有限责任,即承认公司的法人资格。但是,什么情况下股东将承担连带责任呢?从风险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当股东将可控制的风险或超出投资者本来愿意承担的风险转嫁给非自愿的债权人承担时,股东将承担连带责任。什么情况下属于股东将可控制的风险或超出投资者本来愿意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承担呢?理论上的阐述一般是基于谈判理论,在法律实务中,一般以虚假陈述和特殊侵权作为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主要依据。由于在虚假陈述中,股东欺骗债权人相信公司拥有大量的财产(比实际拥有的多),使投资者对风险的估价不足,从而接受了相对比较低的补偿或超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特殊侵权中,由于在事故之前加害人和受害人不可能进行商议谈判,那么债权人(受害人)就不可能收取更高的利息率以反映增加了的违约风险,从而使公司有限责任的风险成本外在化,即受害人承担了公司有限责任的成本。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司法 注册资本制度 债权人保护

一、引言

公司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主体,在与各方的经济往来中创造价值,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日常状态也与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股东、债权人、债务人各方面利益的平衡。股东作为公司的拥有者和掌握者,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掌握公司动态维护自身利益,但债权人却不能随时了解公司财务经济状况,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债权人免受因公司经营不善或者一些违法行为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公司法》规定,“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我国于1993年12月2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三次修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对《公司法》做出第四次修订,并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新《公司法》在公司注册资本金额、资本缴纳方式、市场主体等方面有较大的改革。对于新法中关于注册资本制度的较大变动,是否会影响到债权人利益?本文对此探讨。

二、新《公司法》修订的具体内容

新修订的《公司法》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改为“由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所谓“一元钱办公司”。二是取消对于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的规定,将原《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修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首次实现“零首付”,同时对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出资期限,不再限制两年内出资到位。三是删去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于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的修改,使创新型企业可以灵活出资,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有利于这类企业的发展。四是删去第二十九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在第二十九条关于登记注册环节,改革后,在进行公司登记时,也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同时对于一些特定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等,由于行业自身和政府监管的特殊性,仍然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方案》提出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做出具体规定。

三、新旧《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对比

(一)设立阶段

传统的《公司法》在设立阶段,通过注册资本制度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在立法上强调了“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同时严格规定了出资期限、最低限额、出资方式、验资的各项事务,以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行政责任等。注册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成立之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司债务的总担保和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注册资本在企业设立之初确实能够代表企业的实力,足额的注册资本确实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一种保障,但在实际中却滋生了许多虚假验资、抽逃资金事件,在实际操作中,较高的注册资金限制反而成为迷惑债权人的一种假象。笔者认为运营良好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累积的资金才是还债的重要保障。

(二)运营阶段和清算阶段

修改后的《公司法》在公司运营阶段和清算阶段仍然坚持遵守原《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制度:1.公司财产合理处分制度,对公积金,自由股份等做出严格处理,使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全部法人财产不受他人侵犯或者滥用。2.公司重大事项公开制度,要求“公司在设立、营运和清算活动中必须按照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公开公布公司的某些重大事项、重要信息及重要资料和报告。”该制度防患于未然,使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3.优先权制度,使公司债权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有权要求还本付息的权利优先于股东享受公司盈利分配的权利,同时还规定了公司破产时债权人有权优先于股东获得清偿,使公司债权人处于有利地位,侧重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4.提前请求清偿债务制度,《公司法》规定公司自做出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法律规定允许公司债权人提前请求清偿财务,利于债权的实现。

四、新《公司法》中债权人保护机制的创新

(一)构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体系,确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公司法》修订以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相应的关于“强化企业自我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自律作用”、“强化司法救济和刑事惩治”、“加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监管”的内容和措施,有利于实现“严管”的要求,对债权人的利益起到切实的保护作用。笔者认为新法在修订时最大亮点就是构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以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搭建中央和省级两级信息平台。市场主体登记机关通过该系统公示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监管等各方面信息;市场主体通过该系统公示其年度报告、股东出资情况、获得资格资质等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向有关政府部门或有关国家信息系统开放数据接口,各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可以获取市场主体公示信息,作为其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在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赋予市场主体更大权利的同时,强化市场主体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的义务,以尽量减少交易、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年度检验是企业登记机关依法按年度根据企业提交的年检材料,对与企业登记事项有关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的监督管理制度。随着企业注册登记条件的放宽,企业数量势必大幅增加,原有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宽进严管”的要求。将现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便于企业按时申报;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的义务,要求其向社会公示年报信息,供社会公众查询。把传统的通过年检的方式,市场主体向监管部门负责,改为市场主体通过有关信息的公示向社会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来查询企业的有关信息,增强了企业披露信息的主动性,也就增强了企业对社会负责的意识。这对债权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保障。

(二)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新《公司法》通过各种措施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如: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未按照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和公示义务的、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督促市场主体改过自新的同时,提醒社会对其警戒;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大企业失信成本,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形成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将有欺诈和违规行为或违反认缴义务的境外投资者及其实际控制人列入“重点监控名单”,严格审查或限制其未来可能采取的各种方式的对华投资。种种严格监管的举措大大杜绝了违法乱纪行为可能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危险。

因此笔者认为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没有因此而损害债权人利益,反而更重视并明确权力保护机制,同时这一措施不仅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潘文涛.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现状浅析[N].贵州民族报,2013.

2.刘光波.论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例[J].甘肃金融,2013,(10).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8篇

【关键字】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一、权益有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由于企业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所以权益有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组成。

1.债权人权益又称为企业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实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实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会计期间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会计期间以上的负债。它是除了投资人企业的资本以外,企业向债权人募集、可供企业长期使用的资金。它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内容。

(二)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合计总额等于资产总额。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对象不同。所有者权益是对投资人负担的经济责任,而债权人权益是对债权人负担的经济责任。

2.性质不同。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投入的资本及投入资本的运用所产生的结果的权利,而债权人权益是在经营或其他事项中发生的债务,是债权人对其债务的权利。

3.享受的权利不同。所有者权益除了可以获得利益外,一般还可以参与经营管理,而债权人权益只享有收回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权利,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4.偿还期限不同。债权人权益必须于一定时期(特定日期或确定的日期)偿还,而所有者权益一般只有在企业解散清算时,其破产财产在偿付了破产费用、债权人的债务等以后,如有剩余财产。才可能还给投资者,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一般不能收回投资。

5.风险不同。债权人权益一般情况下均能收回本金和利息,其风险较小,而所有者权益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其收益的大小要随企业的经营好坏而定,其风险较大。

三、案例的运用

案例的运用,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是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的。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会计等式的关系和资金运动,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如果仅以理论来谈企业的资金运动,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1.教师引入案例:要创办一个企业,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首先公司要有资金,资金可以自己投入或别的单位、个人或外商投入。若不足也可向外界金融机构借入。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总结可知资金来源的两条途径:一是投资者投入形成所有者权益;二是向债权人借入形成债权人权益(负债),这两项就构成了权益。

3.启发思考:公司筹足了资金后如何运用呢?

4.学生讨论:公司要用筹集到的资金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原材料等。

5.教师概括与总结:公司用这些资金建造的厂房、购买的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原材料等,这便是一个资金运用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企业的资产。

从而得到下面的结论: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可置信博弈;不可置信博弈;道德风险激励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46-04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2002, both the net non-FDI capital inflow and the “error and omission” account have turned positive, reversing the pattern of the last decade. The “positive error and omission” account usually can explain the most part of the capital inflow volume out of the state supervision. The “double positives of both” should be partly contributed to the hidden inflow of speculative capital driven by the expect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 upon China’s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policy-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Non-FDI; financial stability; international capital

一、序言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家主导整个经济变革,改革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尤其是金融体制变革。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禀赋出发,改革必须要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这是政府目标函数中最为关注的两个变量,为此国家就必须垄断金融收益,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如果说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一个重要特征是产权多元化和国有产权收缩,这个特征只在非金融国有工业企业表现明显,而对国有银行来说,尽管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国家垄断金融收益,增量改革即非国有的金融产权则始终没有达到像非国有工业产权那样的规模及在经济中的地位。与非金融企业的产权结构调整方向正好相反,在其他国有产权开始调整、重组乃至相对收缩时,而国有金融产权的形式却经历了迅速的扩展过程(张杰,1998)。正是因为相同产权性质却经历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调整方式,导致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直滞后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于非金融国有经济的过程也是制度性金融风险积累的过程。人民银行在2001~2002年对不良贷款成因做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中,由于计划和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企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此外,社会信用环境,企业逃废债务严重(周小川,2004)。从上面的数字比例可以看出在国家主导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性风险的积累占了近80%的比例。这80%的不良贷款是政策、政府行为施加在商业银行身上造成的,这一方面和政府不当干预有关、一方面和转轨经济政策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司法、法律和执法对债权人保护不足有关。尽管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原有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如:政企不分、政策性贷款、不当行政干预等因素逐步得到解决,而且新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但是完善的法律法规如果执行不力也形同虚设,有效的法律执行力和完备的法律对保护债权人权益是同样重要的。

本文比较了贷款人和借款人在不同法律及法律执行力约束下截然不同的博弈结果,分析在法律不完备环境下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借贷过程中存在故意逃债的道德风险激励行为,并认为新《破产法》中也存在一些模糊权利界定,对债权人权益保护不利。

二、在相关法律缺乏和法律执行不力背景下借款人道德风险行为分析

信贷市场交易是一种跨期交易,涉及跨期交易的契约并不总是可以自我实施的。在信贷市场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违约,一种是由于经营不善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非自愿违约”,另一种是主动违约或策略性违约――债务人有能力也不偿还债务。不管是哪种性质的违约,对于债务融资,违约状态就意味着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转移(哈特,1999)。因为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债权人获得固定的合同收入;在企业陷入困境无法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没收担保品、债务重组或破产等获得企业的控制权。

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该制度是对信贷交易中违约方的法律约束,也是对债权人权益的法律保障。通过《破产法》相关条文和相关程序,可以保证当借贷方违约时,资产控制权由债务人转为债权人,债权人成为资产新的所有者,债权人有权决定对资产的处理方式。有效的破产法规、破产程序等相关制度可以抑制缔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产权提供保护,增强经济活动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降低债务融资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及时对闲置资源进行再配置,从而促进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

外部投资者保护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界定外部投资者的法律和条款;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些法律条款的执行力,任何法律如果没有负责执行机构的支持,无论条文中对权利的保护多好,都是无用的。法律完善,但由于执行机制的无效,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实际很差(La Porta ,Lopez-Silanes,Shleifer Vishny ,1999)。Pristor等人(2000)也指出许多转型经济国家书面上的法律已经达到了西方的标准,但这些标准由于制度原因实际上没有实现。缺乏透明性、法庭行为不端、腐败等都是影响法律效率,从而影响对投资者的有效保护程度的重要原因。

一个有效和正式第三方机制存在有助于产生对合同可实施性和产权安全性稳定预期,从而扩大交易域范围(青木,2001年)。在信贷交易中,如果没有明确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缺乏规范的破产程序、没有公正的裁决机构和有效的执法机关,外部投资者利益不能受到明确和有力的保护,导致即使有支付能力的借款人也不愿偿付债务。一个有支付能力的借款人不愿偿付债务的原因在于:违约收益大于他所预期受到制裁时的成本支付。

这个预期成本高低除取决于债权人是否积极主动实施制裁外,更取决于管理信贷市场整个制度安排,否则任何事前达成的合约在事后都可能作废,正因为如此,不同法律背景下的信贷博弈出现不同经济均衡。原因在于债务人面对跨期交易博弈,可以根据法律完备程度差异、法律执行力区别做出不同的对策。以可置信博弈和不可置信博弈分析受到不同程度法律保护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博弈均衡。我们把缺乏完备法律、法律执行不力或者二者蒹具统称为缺乏法律保障。

可置信博弈就是博弈一方对不遵守契约者宣称如果对方不遵守交易契约将进行惩处的威胁是可信的,因为慑于惩处,交易将按契约进行。所谓不可置信博弈就是博弈一方对另一方宣称如果对方不遵守诺言将进行惩处威胁是不可信的博弈。我们以银行和借款者为例分析惩处的威胁由于法律执行力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均衡结果。具体如图一图二分析。

在此博弈过程中,企业向银行借贷。借贷前,银行企业收益为(1,0);现在企业有一项目进行生产,如果能融资成功,且经营成功赢利则双方的收益都会增加,银行、企业的收益分别为(2,2)。面对借贷者,银行有两种选择:贷或者不贷。如果不贷则博弈在第一阶段就结束,银行企业收益不变为(1,0),如果银行选择贷,则企业就会有两个选择:还款还是不还。如果还款则银行企业收益分别为(2,2)出现帕累托改善。如果企业选择不还,银行的选择也是两个,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债权权益或者听之任之。如果法律严格保护债权人利益且执行严格,则银行会选择打官司。当银行选择诉诸法律且法律严格时则双方的收益变为(2,-2)。在法律执行严格的社会里,违约者要受到法律严惩收益为-2。所以从其理性选择角度,他会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就选择还款,出现可置信博弈均衡(2,2),此博弈是帕累托改善均衡。反之,如果是在法律执行力度小,法律保障不足且法律执行成本较高的社会里,对企业不还款的行为,银行将诉诸法律威胁就是不可置信的。具体分析如图二。

图中如果企业不还款,银行诉诸法律,但是没有对债权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或者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没有有效执行的机构支持,法律执行力度有限,执行成本很高,高到足以使银行的收益由于打官司而最终变为负值的结果,企业对银行诉诸法律的威胁就是不可置信。因为债务人清楚知道法律对债权人保障不足,法律执行成本很高,而且知道如果银行对企业不还款行为诉诸法律,银行不但收益不会增加,而且还会因为高额法律执行成本收益减少,所以企业的对策选择就是不还款,因为对银行打官司是不划算的事情。同时,银行也预期到企业不还款的选择,为了避免损失就选择不贷,从而在第一阶段就结束博弈,出现不可置信博弈均衡,即社会福利没有改善的非帕累托改善均衡(1,0)。由于法律保护不足及法律执行高成本导致原本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福利的信贷交易却没有实现,从而导致信贷交易效率低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对债权融资关系,债权人权益能否得到保证一方面要依靠法律制度和破产制度的有效性(Levine,2003),另一方面还要依靠有效的低成本的法律执行机构。如果存在严格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破产制度, 但是没有执行有力法律执行机构,那么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博弈,就是不可置信博弈。

设想假定是重复博弈,只要不存在有效且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执行有力的执法机关,足以对违约者进行可信的强有力威胁,则债权人的保护就是不足的,债务人就有道德风险激励,存在故意逃废债的行为,则信贷双方的博弈就是不发生交易。

在上文分析中没有考虑抵押贷款,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抵押贷款发挥甄别和激励作用,可以减少信贷风险,是银行应对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它在借款人违约时直接减少贷款人损失,既使抵押品的清算价值比预期要小,也可以有效降低银行贷款损失。但是,如果法律条文对有担保的债权人的保护置在无担保的债权人、普通债权人之前,清算不是按照规范的方式来处理债务人资产的,则有担保债权人也不能获得偿付。如果裁决执行不力,抵押品清算成本太高的话,银行宁可放弃清算,所以债权人在缺乏相关法律保护下,抵押贷款对借款人机会主义行为惩戒作用也是有限的。有效法律和相关执行机构的支持是债权人权益保证的关键,也是决定借贷交易效率的关键。

三、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是基于信贷市场的契约交易关系。但是我国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既不同于规范的可置信博弈,也不同于不可置信的银企博弈,而是银行企业之间的不可置信博弈同可置信博弈一样在经济中运行,该种信贷交易持续运行的结果导致了大量金融风险。尽管我国书面上的法律标准已经很完备,由于同质为国有经济,这些标准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信贷契约执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形同虚设,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明显具有不可置信均衡的特征。

国有企业违背交易契约一方面可以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又会受到相关法律和一些受制于政府的司法、执法机构的偏袒,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国有企业即使盈利也存在逃债的道德风险激励。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企业承担了许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国有企业在不能履约时就会冠冕堂皇以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能专注与经济目标为理由。另一方面,借款者违背契约时,法律条文、裁决机构、执行机构首先都不同程度地偏袒企业,企业不可能破产、重组。出于考虑企业破产的外部效应,即企业破产下岗职工的生存问题、社会稳定等问题,地方政府干预案件的处理,导致法律执行成本极高。地方法院迫于地方政府压力,在司法过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公正,偏袒企业而损害债权人利益,导致法院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案件执结率低,执行过程漫长,即出现所谓的“不处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宣判,宣判不执行” ,造成债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极大挫伤债权人利用法律维护权益的积极性。

当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权益不能得到保证时,那么为了减免损失,面对预期道德风险违约的贷款申请者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就应该不理会。按照不可置信的博弈,很多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可能发生。可事实上,二者之间的交易关系却如同可置信博弈在经济中一直运行。国有银行预期到国有企业的违约行为,仍然给予其贷款,而贷款的结果就是国有企业亏损违约,贷款变成银行的呆账、坏账。不可置信博弈均衡等同于可置信博弈发生作用。交易的结果却既不同于可置信博弈均衡,也不同于不可置信博弈均衡。既不是不可置信博弈维持交易前不交易的均衡结果;也不是可置信博弈均衡双方都获得利益帕累托改善的均衡结果,而是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博弈的均衡发生了变异,出现国有银行因为实施借贷交易关系发生受损,而获得信贷的国有企业也亏损的结果,具体如图三。法律制度是否完善以及法庭执行是否有效率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如此博弈结果在经济运行中持续导致严重后果,企业获得贷款,并没有赢利,反而是亏损,银行贷款给企业,作为债权人,债权权益因为法律、执行不力而受损,收益没有增加,而是出现违约的呆账坏账,债务人、债权人都亏损。违约企业因为政治目的、因为法院的不公正、因为司法机关的偏袒和执行的高成本不能做到破产清算,金融债权权益不能受到保护。这种现象渗透到跨期交易过程中,具有很强示范效应和传染效应。导致整个信用环境恶劣,欺诈现象充斥市场,社会信用关系扭曲,严重影响正常信贷交易,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在我国经济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国家、银行和企业之间相互博弈,信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已不是纯粹信息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很多是公然的欺诈。作为国有企业的债务人知道司法部门对债权人权益要求的执行反映很慢且成本很高,那么他就可以不偿还债务,因为不偿还也不会受到惩罚。显然,法律的约束力不足、法律的执法效率低下,都某种程度对借款人违约激励,社会信用败坏、金融风险的积累起了助推的作用。

四、对新《破产法》关于金融机构债权保护的思考

在转轨经济中,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银行的债权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及受保护的程度,取决于《破产法》法律条文的规范性、破产重组阶段政府管理人的态度、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及执行机构执行力度的有效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对信贷违约人惩罚的可信度。

从新近出台的《破产法》条文中可以看出,该法律对金融债权保护体现在把有担保偿付放在了清偿顺序的第一位,《破产法》关于多个债权人清偿的顺序确定问题直接决定了金融机构的清偿率。按照规范的破产程序应当保留要求权的绝对优先权,即最有优先权的债权人应当得到在有次优先权的任何偿付之前首先得到偿还,以此类推,即有担保债权人、职工债权人、税收债权人、普通债权人,而普通股东位居最末。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债权人主要考虑职工债权和到金融机构债权偿付的先后问题。1986年的《破产法》考虑到政策性破产首先要安置职工,所以把职工债权人置于有担保债权人之前,导致了地方政府高估职工债权权益(职工安置费)挤压金融机构债权人的清偿率的道德风险激励。新《破产法》承认了担保权的权利人优先受偿的地位,而把职工债权放在了有担保债权人之后、无担保债权人之前,但也规定了历史遗留问题,在新《破产法》正式实施之前(2007年6月1日)形成的职工债权仍然在有担保债权人之前优先清偿,在新《破产法》之后形成的职工债权的清偿放在有担保的金融债权清偿之后,这就消除了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是新《破产法》相关条文上仍然存在对法律权利及权利行使的模糊之处。破产过程中,破产管理人有很大的权利,破产管理人的任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管理人制度是我国新《破产法》引入的新制度。1986年《破产法》中相关的职能是由清算组来行使的,而清算组成员是由法院“从企业的上级的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的;而新的《破产法》设置的管理人是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小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但是法院按管理人的规定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指定政府官员组成清算组担任管理人,而由债务人主管部门和政府官员组成清算组操作破产重组是债权人权益得不到有效法律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春霖,2006)。在许多情况下,大的优先债权人最有能力做出管理人的任命。在英国优先债权人通常是银行经常把任命破产案管理人的权利作为债务合同的一部分来谈。当不存在这种自然的大债权人的时候,可以由法院来进行这种任命。

对于金融机构债权权益的保护,仍然存在法院在接到债权人破产申请时是否受理、是否重整及是否公正、公平地对待出资人权益等问题,而这些直接决定债务人惩罚机制是否对债务人构成可信的威胁。

从上面不正式分析中可以看出新《破产法》中仍然存在相关权利界定不清、裁决机构、执行机构公正与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银行和企业博弈过程中债权权益不能得到保护的原因所在,也是企业可以钻法律空子逃脱法律约束的原因,因为违约受惩罚的威胁是不可信的,而只要违约受惩罚的威胁是不可信的,信贷交易中的策略性恶意违约就会发生。

五、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看出债权债务关系作为一种跨期交易,必须要求有第三方公正法律的有效支持以保证整个交易和约的自我实施。因此要求国家要进一步完善保护外部投资者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要求法律要得到负责执行机构的公正支持。让不尊重债权人权益的借款人受到法律的严惩,要在全国形成良好信用文化和健全的征信机制,让敢于逃债者永远进不了信贷市场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J].比较,16期,中信出版社.

[2]张春霖.对新《企业破产法》的解读和评论[J].比较27期,中信出版社.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金俐.信贷配给:微观基础与货币政策含义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谢帜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6]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2001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债权人权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破产企业 债权人 利益保护 债务人 破产财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破产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现行的企业破产法的局限性也日渐显露出来。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是破产立法的主要目的,它符合商品经济的实践和民事交往的一般机理,从而使债权人的受偿与其债权的性质、数量相适应,因而成为处理破产问题所坚持的原则。但是,一些破产企业在破产时想尽一切办法,例如利用低估破产财产价值、压低偿债比例、转移破产财产等手段来逃避债务。这些“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这一角度来完善破产立法,规范破产行为就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破产过程中损害债权人权益的表现

破产法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其中更重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债权人权益被侵犯的情形屡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债权人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权利难以行使

据调查,大多数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提起,企业破产由债权人申请的不到10%,其他全是由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同企业领导秘密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由于对债务人经营情况难以全面了解,破产法对资不抵债企业破产的时间界限也未规定,即对企业负债多少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多久后应强制其破产没有作出规定,这就使已达破产边缘的企业在债权人因客观情况不能提出破产申请,债务企业又没有申请破产义务的情况下,企业的财产状况持续恶化,使债权人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扩大了。

(二)债权人在破产案件审理中的合法权利难以落实

依照《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破产还债程序的规定,债权人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通过破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然而在目前很多案例中,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在财产处理和分配方案上均没有表决权。清算组和法院确定什么方案,就实施什么方案,在没有得到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情况下,法院便裁定予以执行,债权人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和保证。

(三)债权人的抵押、担保物优先受偿权受到侵害

许多地方有意制造抵押权人之合法有效抵押为无效抵押的假象,剥夺银行等有效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强行宣布抵押财产并入破产财产,使抵押权人只同一般债权人那样享有同等的受偿权,因此造成额外损失。

(四)在破产案件执行中,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执行困难,债权人受偿财产得不到保障,债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屡见不鲜

据调查,在破产案件中,半数破产企业的清偿率为0,清偿率最高的只有30 %左右,其余清偿率均在7%――15%之间。由于破产企业往往是财务状况恶化到极点才进入破产程序,破产财产极少。而且许多破产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账目与实际脱节,清算难度比较大;再者,企业要债难是普遍现象,破产企业债权也很难兑现,债权难以全部收回,财产难以及时到账、准确评估,实践中往往又不能因一两笔债务尚未收回就停止破产程序的进行,其结果是直接导致债权人受偿率降低。

(五)一些破产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除确实由于破产企业无产可破外,债务人想方设法低估破产财产价值、压低偿债比例、转移破产财产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将企业财产转移,另立公司或划小核算单位,搞空壳假破产,待破产清算结束免去余债后,以原企业的有效资产为基础再重新开张,甚至出现了企业一面静悄悄地酝酿破产,一面又紧锣密鼓地投资兴办新厂的怪事;有的企业利用破产清算中获取的高额优先受偿费(包括职工安置费) ,重新组合、入股联营建立起新的企业;一些部门从地方、部门保护出发,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以使企业“起死回生”,破产成了某些地方政府保“一方平安”,使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的最佳选择。如此“破产”,令债权人叫苦不迭。

二、企业破产过程中债权人权益屡遭侵害的原因

(一)政企不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我国有较长期的政企不分的历史,至今旧体制形成的诸多利益关系尚未理顺。一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没有分清。造成国有企业破产的一般原因,往往是国家对老企业注资不足,索取过多;而直接因素又多为政府代企业进行的投资决策失误或者选择经营者不当。因此,许多濒临破产的企业的干部和职工都有“破产之过不在我们,怎么让我们受罪”的看法。正是这种认识,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支持逃债的群众基础。二是长期政企不分,使银行成为企业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又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由于银行实行垂直业务管理体制,银行受不受损失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不大,故此“让银行吃点儿亏没什么关系”的错误认识比较普遍,想方设法少还债也便成了自然。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收益由中央和地方共享,但职工都在地方,故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一旦破产,国家不会直接拿钱安置职工,法院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而地方却要负责职工的安置、分流、培训,所以怎样减少这方面的压力是地方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宁可损害别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也要“保一方平安”这一狭隘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根源。政企不分使现行破产法带有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企业破产变相地成为地道的政府行为,法院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因为企业破产涉及到职工安置、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破产企业的名单似乎只能由政府来决定。企业破产从立案到清算终结,从实体处理到程序进行,基本上取决于政府:政府批准了,债务人去法院申请破产,法院则根据政府的计划宣告破产,法院没有完整的、主动的审判权。在企业资产评估中,只要政府拿出破产企业的账目,经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财政局盖章后法院就必须认可。事前政府定好了调子,划好了圈子,整个破产过程完全由地方政府一手“导演”,《破产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则流于形式。政府的态度对破产的开展影响甚大。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破产是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是往政府脸上“抹黑”,再加上社会上就业压力很大,破产是政府给自己出难题,因此企业亏损得一塌糊涂还是不让它破产。随着对《破产法》认识的逐渐深化,破产作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已为大家所理解、接受;而如今有的地方政府怠于对困难企业区别对待、重组改革,简单地将破产当作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手段,一哄而上搞破产。在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又疏于对之管理,自然会出现较多问题。更为错误的是,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看中了破产制度保护债务人利益、免除其不能清偿债务的一面,钻法律的空子,为甩掉债务包袱,轻装上阵而搞“破产”。有的地方甚至将它作为一条搞活企业、搞活地方经济的经验来推广。在企业破产时,将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安置费及所欠国家税款列入第一、第二顺序优先受偿,债权人的债权往往被悬空,实际上是将应由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全部转移到债权人身上,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有的反而被提拔重用或异地做官。这样做,最终不是破债务人的产,而是破债权人的产、破银行的产、破老百姓的产,损害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

(二)《破产法》不够健全、破产制度亟待完善

1.在破产申请方面,没有规定企业申请破产的具体标准,只要是经营不善、不能偿债,债务人就可以申请破产,经营失败的后果则由债权人来承担。而且实践中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营管理不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严重亏损是否出于经营原因很不好认定,有时候政府干预经营、决策失误,客观上的表现就是企业经营困难。就破产申请的主体而言,《破产法》规定债务人可以提出破产申请,但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如果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企业破产,企业亏损加剧,由此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害却是无人负责。尽管《破产法》也规定了债权人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但缺乏保障债权人实现这种权利的机制,债权人也就无法真正实现这一权利。因为债权人很难真实了解债务人的经营状态,企业除注册资金公开外,其生产经营状况、盈亏状况处于保密状态,是否严重亏损,债务人一般不会向债权人提供真实的经营状况,使得债权人特别是异地债权人无法掌握债务企业情况,从而无法及时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往往是债务人财产所剩无几,或已被转移殆尽时,才进入破产程序,这就使债权人的权益不能及时得到保障。

2.在具体制度方面,试点与非试点城市企业破产的政策之间,政策、规章及与法律的规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如破产主体适用法律问题,《破产法》规定主体为国有企业,而有关政策把适用主体又分为国有工业企业和内外贸易企业。《民事诉讼法》的破产程序则适用于国有企业以外的全部企业法人,范围、称谓不统一,具体操作上常令人感到无所适从。

3.在破产清算方面,《破产法》规定破产企业被宣告破产后15 日内成立清算组,那么宣告破产前的企业财产审查、清算工作由谁来做? 有关《破产法》规规定破产清算人员的组成由法院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物价等部门及有关专业人员中指定组成。没有债权人代表参与清算,使债权人对清算情况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对破产财产究竟有多少心中无数,在破产财产处理中难免受制于人。

4.在破产财产分配方面,《破产法》规定了分配顺序,但有关标准不明确,给一些人侵害债权人权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地方破产费用提取标准混乱,费用提取过多,使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减少,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有的企业破产清算组、评估机构等在破产清理中高收费、乱花费,企业微薄的变现收入消失在清理过程中,致使本已不高的清偿率更为降低;在有的破产案件中,将企业离退休职工将来可能支付的全部退休金和福利列入第一顺序优先清偿,而且数额、比例之大十分不合理,使可供分配的财产所剩无几,债权人损失严重。

5.法律关于破产违法责任的规定弊端较多。除构成犯罪外,《破产法》对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只给予行政处分的制裁。同时,因为没有相应的经济责任,使债权人的损失得不到赔偿。此外,该法虽规定了对于严重违法行为给予刑事制裁,但对于故意转移、隐匿财产的严重违法行为打击不力,这也是目前债务人逃避债务、侵犯债权人权益现象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6.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破产制度的规范运作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而目前一些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度尚不健全,使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一是尚未形成规范、公开的产权交易、财产拍卖市场,破产财产的变卖、转让困难,秩序混乱,价格难以体现价值,使债权人的利益在破产企业有效财产的处理中损失加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现象比较严重

侵害债权人权益的现象,有许多是有关部门、企业肆意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致。如《破产法》第37条规定:“清算组提出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后执行”。而一些地方法院不经债权人会议讨论就直接裁定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故意违反这一规定。法院、破产清算组、评估机构等部门的公正执法是破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对其缺乏有效监督,致使破产案的处理存在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公正现象。由于我国《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法院受理,一审即为终审判决,一律不得上诉,这也导致执法中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一些地方法院为袒护本地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银行和外地债权人的利益,对债权人要求赔偿权设置重重障碍,不承认债权人的抵押贷款合同、担保合同,在破产企业资产评估时,对一些地产和财产不作价,不纳入全部财产范围。有的地方政府在企业破产时把原财政对企业的拨款改为借款,并且还加收利息,优先偿还,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根据《破产法》第42 条规定,企业被宣布破产后,由政府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查明企业破产责任。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给予行政处分。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对该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法定代表人和主管部门领导因造成企业破产,致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但实际上破产企业主要负责人绝少受到处分,对其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更是无从谈起,破产过程中的一些违法行为也难以受到追究,法律起不到应有的惩戒、警示作用。

三、破产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债务公示制度。债权人在商业保密原则的基础上,有权要求债务人增加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的透明度,使债权人及时掌握自身权益损益的情况,将其享有的企业破产申请权落到实处。一旦企业因资不抵债达到破产的标准,债权人可以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资产实施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然后进行庭外“整顿”,使债务人能积极地与债权人相互沟通,尽可能地扭转破产局面。如经整顿,证实企业确无生还希望,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宣告企业破产还债,使债权人的权益尽可能地得到保障。

(二)充分发挥最大债权人―――银行的作用

作为金融机构的银行可以充分运用其本身具有的专业知识来确定一个企业的合理负债指标。银行可以运用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负债状况,揭示企业负债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负债过高,说明企业的利息支付也高,财务风险加大。反之,则表明企业没有发挥适度负债对企业经营的调节作用。这样,在大量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使企业决策层有针对性地作出借贷决策,适时注入资金,以增量促转化,增加企业的造血功能,改善自身状况,合理地搭配长期、中期和短期债务结构,防止还债高峰的过早到来,切实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经过论证和科学分析之后,企业没有起死回生的希望,银行就应及早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还债,防止国有资产和债权人的损失继续扩大。

(三)消除行政干预,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对破产企业实行的应该是宏观调控,总体规划,有序展开的方略,通过不断地完善《破产法》规,相应地制订出宏观的破产规划,明确破产企业的目标、数目,掌握和控制企业破产的方向、进程、范围,使企业破产始终处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框架之中,改变盲目和无序化的状态。笔者认为,现行的国有企业债务人由政府批准方能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的法律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某些行为使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滋生,使企业破产逃债得以实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从而真正解决行政干预企业破产、损害债权人权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爱国・破产企业债权人权益保护之我见・法学评论・1999.

[2]王林・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民主与法制・1999.

[3]冯刚・破产犯罪研究・律师世界・1999.

[4]冯大同・国际商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

[5]邹海林・破产程序和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

[6]张邦辉,季文茹,田文・企业破产实务・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7]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北京:比较破产法初论,1993.

上一篇:劳动者权益范文 下一篇:维护消费者权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