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清理范文

时间:2023-11-27 05:46:22

债权债务清理

债权债务清理篇1

【关键词】 校办企业; 债权和债务; 分析与启示

一、案例情况介绍和分析

ABC企业是XX省内一所地方性大学的校办企业,由于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校园面积严重不足,为了增加教学使用面积,学校决定撤销校办企业,潜心做好高校的教育工作。在得到省教育厅的同意后,进行学校校办企业的撤销工作。

现以ABC企业为例,分析和说明企业债权和债务的情况。某会计师事务所于200X年底对该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出具了审计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建议200X年12月31日核销部分债权和债务。

(一)企业债权部分情况

1.事务所建议核销的部分债权(表1)

2.需要追回的部分债权(表2)

3.事务所建议债务核销情况分析

按照相关规定可以核销的企业债权分以下几种情况: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按规定进行核销。应收安一公司机械配件款2 465.20元,因对方破产无法收回,符合上述规定可以核销。

(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按规定进行核销。应收何先生配件质保金14 115.00元,因债务人何先生病故无法收回,符合规定可核销。

(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按规定可核销。区龙湖基金会因为意外事故出现,损失巨大,应收担保赔款30 000元无法收回,符合规定可核销。

(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按规定可核销。应收苏先生欠贷款5 300元,经法院裁决后,苏先生无资产无力偿还欠款,符合规定可核销。

(5)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按规定可核销。应收石化铁运公司机械配件款233.98元、不锈钢经营部贷款2 000.00元,由于双方对产品质量问题存在争议,金额不大且已达5年,可以核销。但需在备查簿上登记,便于日后查实。

(6)确认日后不再有业务往来的且金额较小、时间较长的结算尾款可以核销。预付永顺机械厂0.10元货款和应收省化建公司0.43元就可以直接核销。金额较小是指相对而言,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也属于较小金额也可以核销。

(7)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无法得到欠款单位的地址、电话等企业详细信息的,可以核销。预付长安永华五金厂购货款13 410.00元,经过多方查找仍无结果,可以进行核销并在备查簿上登记。

4.需要进一步追回的债权分析

(1)应收质量保证金还没有到期的,实华东成化工公司 2 300.55元及龙池石化公司质保金48 357.04元,到期可收回。

(2)其他应收款中付铁运石化公司租房合同保证押金2万元,到期不续租可以退回。

(3)预付账款中有1 238.27元,经常有业务往来结算时留下的尾款,待下次结算处理,或者直接找对方进行账务处理。

(4)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企业的全部欠款都能收回,则坏账准备作为企业资产处理,如果企业的债权有部分收不回,则坏账准备先冲销未收回债权后再进行处理。

(5)信誉比较好的企业,因目前经济困难,资金周转不灵,可以分期分批的收回,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收回,如以来料加工或委托单位加工产品、用产品抵债等。市矿山机械厂就属于此情况。

(二)企业债务部分情况

1.事务所建议核销的部分债务(表3)

2.需要偿付的企业间部分债务(表4)

3.债务核销情况分析

(1)由于对方单位名称变更、单位经营体制变化、经营地点变迁到等原因无法得到企业详细信息而无法支付款项,而且本企业已按规定在当地报纸上公告,公告后无单位回应,确认无法支付的可以核销,建立备查簿登记。

(2)目前无业务往来的小金额款项核销。如公馆溶解乙炔厂0.2元应付款。

4.需要按规定付款的债务分析

(1)由于是常年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在企业与债权单位的交易中有较好的信用,所以有应付款。如:应付永新阀门配件公司922.00元。

(2)由于与债权单位业务交易中因为质量、数量或者价格等方面有分歧,合同上又没有很明确规定的情况,可能全部或者部分需要付款。如:欠红旗物资公司8 439.01元。

(3)应付单位的合同保证金。与某运输公司签订的产品质量保证金3年到期产品质量无问题则付款3 370.30元。

(4)企业在清理过程中职工的薪酬(原来会计科目为――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是必须支付的,另外还需要按照新《劳动法》对辞退职工进行安置和补偿,一般按工作年限计算,每年补发一个月工资来补偿职工。

(5)应交税务局的应交企业所得税是必须支付的。

另外,按照《公司法》各种应付单位货款已经确认,应按实际金额进行结算,同时,企业清理债权债务时按有关结算顺序支付。

(三)关联方部分债权债务情况

1.ABC公司关联方部分债权情况表(表5)

2.关联方部分债务情况表(表6)

3.关联方情况分析说明

关联方间债权债务可直接相低减,债权债务相抵后余额转清理收入或者清理费用,再按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二、债权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因素

一是由于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中,有时候盲目追求快节奏、高效益,对市场信息和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容易被市场表面现象所迷惑,盲目扩大生产和经营,使得企业的商品由畅销变为滞销,从而使所销货物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而形成债权。

二是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无序。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以信用的形式进行业务往来,信用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销售,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债务问题,尤其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情况下,债务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三是缺乏诚信环境。有的企业缺乏诚信,故意不还账,甚至还有的企业以交易为名,骗取货款。

(二)单位经营管理目标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经济有些过热,投资膨胀,有些单位在大批资金不落实的情况下竞相上马新项目,一旦银行将预以贷款支持的项目改为自筹资金解决时,项目便被迫停工,企业则又因不能支付已购货物资金而形成巨额债务。

二是特别是一些成立时间久远的老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常常因为领导频繁更替,加之有的负责人又新官不理旧账使一些原先能清回而不尽力去清理的债权也因此变成呆账。

三是有的企业本来资信度很高,却在过去几年由于领导法制意识淡薄,感情用事,给其他企业或个人搞贷款担保,当被担保者由于经营不善而无力还款时,单位便承担连带责任,背上沉重的包袱;还有的企业利用银行贷款,随意开支或消费,使企业在银行信用度极低,导致企业资金严重不足,难以为继。

四是还有的企业对自身的能力与资本了解不足,一味求大、求多、求快,盲目地合伙经营,很容易跌入别人设置的圈套之中,使得最终付出的资金难以收回。

(三)单位销售策略方面的因素

一是企业不合理的销售制度。如一些企业采取销售人员收入与销售任务挂钩的制度。这种做法虽然调动了销售人员积极性,提高了企业销售收入,但其结果往往是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却忽视回款,导致呆账坏账大量发生。

二是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有些企业为了尽快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作深入的调查,就和客户签订短期的赊销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还有的企业采用价格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把订单数量视为经营成功的标志,而忽视了对资信的调查。这些盲目的缺乏风险意识的做法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因素

一是企业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销售与核算脱节,账龄老化,严重阻碍了应收账款的良性循环。

二是企业缺乏法律保护意识。表现在企业合同签署时存在明显漏洞,或者宁愿坐视应收账款沦为呆账也不愿诉诸法律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单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方面的因素

一是企业的个别业务人员见利忘义。与外部单位或个人进行商品交易,既不考察对方诚信度,也不对经营货物的质量等进行了解,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常被一些奸商的花言巧语、小恩小惠所蒙骗,轻则造成企业部分资金损失,重则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营亏损,从而一蹶不振。

二是在销售过程中有些业务人员利用人情网、关系户,凭交情经营,缺乏完善的购销手续,对方收货后,又找出种种借口不付款,加之业务人员不积极清收,致使货款一拖再拖,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形成钉子债权。

三是领导有意和无意的不作为。如长虹公司明明从2002年已经无法正常收到回款,却仍然将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美国,导致窟窿越来越大,难以弥补。应归责于长虹公司领导人在几年中的不作为。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通过对以上单位债权债务情况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一)制定债权和债务的定期对账制度是解决企业债权和债务的基础

随着高校校办企业的快速发展,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要求是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管理效率,有效保证校办企业正常、规范、快速的发展和经济运行合法性,通过制定严格、完善、科学的债权和债务定期对账制度来管理、约束企业的行为,以提高校办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日常债权债务的对账是解决企业债权债务工作的关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解决企业债权和债务的基本保证

由于债权和债务的科目设置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对方单位的名称来确定的,但有时对方单位名称太长,需要用简称,简称必须明白、具体,保留关键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不能使用相同的简称;单位名称较长的需要用单位简称设置会计明细科目的,需要建立债权债务明细台账,具体登记单位的经营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员等内容,便于进行债权和债务的核对。单位名称有变更时,应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确认相关的债权和债务,并将其名称在会计明细科目中更改过来,最好将相关的单据(原始凭证)也进行更改。以便日后债权和债务的核对。

(三)与债权债务单位期末进行定期对账

企业的债权与债务经常是在变化的,期末进行定期的对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时间比较短,如果发现企业账目与对方账目有差异,查找问题原因也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定期对账,甚至几年没有对账,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很查出来,尤其是单位名称变更的,会计人员变动的,企业所有制形式变化的,就更难查询与核定了。另外,一些20元以下的小金额债权或债务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手续核销。

(四)处理与关联方债权和债务的清理是解决企业债权和债务的重要内容

关联方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关系,学校可以通过校办企业制作一些学校需要的物品,还可以给企业员工垫发工资等等。由于双方是这种特殊的关联方关系,有时一方记账,另一方未记账,或者是一方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导致欠款金额越来越大,甚至企业债务大于企业资产。

(五)合理处理单位的债权和债务

本着“合理、合法、激活僵化财源”的原则,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债权债务管理机制。单位的债权和债务都有一个收款和付款的期限,在既不影响单位的债权的收取,也不影响企业的信誉情况下,尽可能用单位的债权来偿付单位的债务。

(六)加强债权和债务的内部管理与控制

一是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与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二是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制订适合自己的赊销方针。如: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欠账期提供相应的担保;附条件的销售,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等。三是建立多层次,有制约的赊销审批手续,确定经办人、部门审批人、企业负责人各自应负的责任,制订相应的奖惩办法。四是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及催收制度。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对大宗赊销商品建立台账进行单独管理,按照合同规定催收货款。对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明确谁赊销谁收款,并以实际回收的货款作为经销人员、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以增强业务人员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罗永华,何明光,吴肖林,李英晖.民营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实证分析及启示[J].茂名学院学报,2007(5):27-29.

[2] 杨会青.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0中旬):76.

[3] 李龙刚,巨亚平.加强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3中旬):91.

债权债务清理篇2

【关键词】代位权;自由处分权;直接受偿;三角债权

债权人的代位权,最先出现在《法国民法典》中,是一种对债权人到期债权的保护制度。这种制度现在已被许多国家立法所认可。《法国民法典》第1166条规定:“但债权人得行使其债务人的一切权利和诉权,惟权利和诉权专属于债务人个人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423条规定:“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行使属于其他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不在此限。债权人于其债权期限未届至间,除非依裁判上的代位,不得行使前款规定。但保存行为,不在此限。”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随后出台的1999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里第二十条则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从上述法条不难看出,我国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发生了变化。《合同法》七十三条的规定只说了“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就是说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次债务人向债务人清偿了债务,法律并没有对债务人获得清偿后的行为进行限定,债务人对次债务人清偿的这部分财产仍然有自由处分权,也就是即使债权人费心费力帮助债务人行使债权,自己却很可能落得没有回报的结局。但是这一法条符合传统代位权观念,即先将被清偿的财产加入到债务人的财产中,再根据债的清偿规则予以清偿,较好地解决了同一债务人存在多个债权人时的债权清偿问题。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则赋予了债权人向次债务人直接请求清偿的权利,省略了次债务人向债务人清偿的这一中间步骤,与《合同法》的规定相比有了很大改变,属于由保全型向回收型发展。在本文中,我想探讨一下我国法律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规定改变的原因和法律效果。

我认为产生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受偿对象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债权追偿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越来越频繁。如果始终按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先向债务人清偿之后,再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这个步骤过于繁琐,虽然更好地符合法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更何况如果债务人在获得清偿后,恶意地不愿偿还债权人债务,那么债权人费时费力帮助债务人获得清偿就没有了意义,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法律手段进行追偿,这不符合当代法律越来越实用的发展需求。

所以我赞成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里第二十条的规定,允许债权人获得次债务人的直接清偿。我认为这种制度变迁会发生以下积极法律效力:

首先,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为保障债权人利益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基础,打破了债权的相对性。回收型的代位权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避免了债权人向债务人再次追偿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使整个债权清偿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更有利于方便债权清偿,能减少社会冲突,从宏观上看有利于社会安定。

第二,这一制度解决了债权人代位权行使动因不足的问题。在传统代位权制度下,很多债权人因为得不到直接清偿,反而被债务人侵占了劳动果实,所以怠于行使代位权。而在现代代位权制度下,他们能够得到直接清偿,也就有了追索的积极性。

第三,节约了追偿成本。如果次债务人先向债务人清偿,那么债权人再向债务人追索要再花费一部分成本。尤其遇到债务人不愿意清偿的情况,债权人可能要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加以解决,这就增加了债权人的追偿成本,给债权人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我国现行的代位权制度既然有着优于传统代位权制度的方面,那么必然也存在着不如传统代位权的地方。

第一,我国现行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打破了债权平等原则,赋予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以优先受偿的权利。如果发生同一债务人存在多个债权人的情况,只有某个债权人知道存在着次债务人,便向次债务人请求清偿,而后获得清偿,那么这种行为就对其他的债务人不公平,不符合债权平等原则。

第二,代位权并非是债权,它仅是债权的从权利,必须依附于债权而存在,因而其与债权是有区别的。代位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因此就建立起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则不符合债的相对性原则。

第三,这一制度剥夺了债务人处分其财产的自由。传统代位权是先向债务人清偿,债务人就获得了财物的处分权,可以自由处分其财物。但是在我国当前代位权制度下,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清偿,向债务人清偿的这一中间过程便被省略,也就剥夺了债务人处分其财物的自由。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采取的代位权制度是正确的选择,它简化了追偿过程,提升了债权人的追偿积极性,总体上来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它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与很多立法原则相悖。这就说明我国代位权制度的发展还很不完善,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分不同的情况加以立法,在情况比较简单清楚,只存在着三角债权关系时,可以采取我国目前的代位权制度,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直接清偿,然后三者之间债务关系归于消灭,这种制度可以促进债务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是多方债权问题,就可以适用传统代位权制度,因为此时适用这一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先由次债务人先向债务人清偿,再由债务人根据债权平等的原则向多个债权人进行清偿,这样可以维护债权人之间平等的合法债权权利。两种代位权制度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并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这样既符合法理的要求,也能提升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史尚宽.债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

[3]日本民法典[M].王书江,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4]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债权债务清理篇3

当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要公正解决债务清偿问题,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实现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就必须有一种与原有的债权制度和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不同的特别法律制度来调整,这就是破产法。

破产法的直接调整作用,是通过其特有的调整手段保障债务关系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的有序公平实现,解决对多数债权人的公平清偿,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利益与经济秩序。这是破产立法的根本宗旨。就债务清偿而言,破产法将当事人的个别清偿转化为集体的清偿,纠正在破产临界期间债务人有碍公平清偿的行为,将债务人所有的财产集合起来,将所有的债权人组成团体,按照债权不同的优先性质、顺序、比例给予公平清偿,这是破产法产生之初的主要调整作用,而后又逐步产生通过免责等制度维护债务人的正当权益,通过和解、重整制度预防破产发生,进而维护社会利益等调整作用。而破产法的间接影响,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或对产品结构、资源配置的调整,可以采取行政手段解决。唯独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对债务关系的调整上,破产法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法律或行政措施所无法替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破产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其立法目的就是为“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前,破产案件中的欺诈逃债行为十分严重。一些债务人利用破产程序终结后余债可免于清偿的规定以及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优惠政策,策划各种欺诈逃债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有些还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默许下进行的。如不坚决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破产法的实施将步入误区,为此新《破产法》确立了撤销权制度。破产法以维护债务公平清偿为首要目标,撤销权则是维护公平清偿的关键环节,故各国均将撤销权视为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撤销权作为体现破产法公平原则的一项关键制度,在保障破产立法宗旨实现、维护诚实信用原则、纠正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破产程序中的撤销权,又称否认权,是指在破产程序中管理人对于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法定期间内,与他人进行的欺诈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或者损害对全体债权公平清偿的行为,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其效力的权利。破产撤销权的设立,是为了防止债务人在明知自已破产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以隐匿、无偿或低价处分其财产,或者偏袒性清偿债务等方法侵害全体或者多数债权人的利益,破坏破产法公平清偿的原则

撤销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可撤销的行为均以财产或财产权利为标的,不具有财产性内容的行为不属于破产法规定的撤销行为之列。

②撤销权是为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故从理论上讲,其构成应有债权人利益因该行为受损的事实,即可撤销行为发生在债务人存在破产原因的情况下。立法如采用这一实质判断原则较为公平,但因存在债权人举证困难、债务人账目混乱等问题,在实践中甚难实行。

③撤销权的行使主体为管理人。撤销权虽是为债权人之利益设立,但各国法律通常规定,撤销权应由管理人行使。法院在受理破产案件后即指定管理人,所以,撤销权在破产案件受理后就可以行使,有利于维护债权人权益。

破产法上的撤销权,为了使法院对于债务人的行为是否给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应否撤销其行为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新破产法分别针对债务人的不同行为规定了不同的时间期限:第三十一条对于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和放弃债权五种行为规定的法定期间是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第三十二条对于债务人在具备了破产原因后,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法定期间为法律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

可撤销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一)无偿转让财产的;

(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五)放弃债权的;

(六)个别清偿的。

第一、无偿转让财产。所谓无偿转让财产,是指债务人在没有取得对价的情况下,将属于自己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债务人如果以无偿转让财产的方式损害债权,第三人无论主观上是否存有过错,也无论是直接受益人还是间接受益人,管理人均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恢复财产原状,保护债务人的财产。但是,如果债务人以无偿转让财产的方式损害债权,而直接受益的第三人又将取得的财物以公平价格售给他人时,则只能向债务人和第一取得人行使撤销权,不能追及有偿取得人,第一取得人应当将所得的价款返还债务人。

第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所谓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是指债务人以明显低于市场同类价格的条件,或者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价格的条件,与他人进行交易。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或者是低价将财产或者权益转让给第三人,或者是高价受让财产或者权益,都将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与第三人虽然以有偿的方式但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损害债权的,无论第三人是直接受益人还是间接受益人,管理人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恢复财产之原状,保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

第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所谓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是指债务人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对于本来没有设定财产担保的主债务,又设定财产担保。例如,债务人的财产仅能或者已不够清偿现有债权,但债务人却又将财产抵押、出质给新的债权人,损害原有债权人的利益;或者将财产抵押、出质于债权中的一人,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通过担保方式害及债权的,管理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其抵押、出质行为。

第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所谓对耒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又可称为提前清债,是指债务人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对于本来没有到期的债务,提前予以清偿。债务的到期与否,以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履行期限来确认,如果债务尚未到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就已经履行了债务,即可认定为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需要洼意的是,如果合同对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为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对于债务人提前清债的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

第五、放弃债权。所谓放弃债权,是指债务人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对于依法或者依约享有的债权,予以放弃。债务人放弃债权,等于是放弃了财产或者财产利益,所以性质上与债务人以无偿转让财产方式损害债权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论第三人主观上是否存有过错,管理人均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

第六、个别清偿。债务人在对多个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情况下,只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行为。个别清偿的条件,必须是有多个债权人,如果只有一个债权人,债务人的清偿债务的行为,就不属于个别清偿,如果只有两个债权人,也不是个别清偿。债务人个别清偿损害的是其他多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了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对个别清偿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临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刘莹)

参考资料:

①《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王新欣)

②《破产撤销权研究》(王新欣)

③《论破产原因》(王新欣)

④《破产别除权优先性限制》(王新欣)

⑤《破产撤销权研究》(王新欣)

⑥《新破产法立法宗旨的创新》(王新欣)

⑦《浅析破产撤销权与民法撤销权的联系与区别》(孙福杰)

⑧《新破产法加大了对假破产真逃债行为的处罚和监督》(胡永平)

债权债务清理篇4

关键词:债务契约;优先权;资本成本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和债务优先级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一、引言

本文主要讨论了债务人怎样利用他们的信用等级预期这一私人信息选择债务契约期限和优先债务。在竞争性的债务市场,债务契约期限和优先债务的选择都将影响债务人项目的融资和投资,以及影响债权人对待债务人的方式。对债务人而言,债务结构的选择有两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债权人能够转移债务人权利的能力;二是最近未来公共信息对债务人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假设债务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不依赖于任何与现有债权人之间达成的不完全协议或契约。另外,即使额外未来债务稀释长期债券持有人的长期债券价值,长期债券持有人也会允许未来债务的发行。本文对举债经营中的初始融资和再融资结构以及债务融资理论几个假设和结论进行阐述。

二、前人研究

诸多学者对公司债务契约期限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一般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债务融资契约期限理论。一是基于契约成本理论,契约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包括债权人、债务人、股东、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客户、员工、政府)。所有的债务契约都会存在成本,称之为契约成本。契约成本通常分为交易成本和成本。Jensen Michael(1986)指出,现在的企业通常存在两种冲突:一种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因为股票融资而产生的冲突。另一种是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由于债务融资而引起的冲突。二是基于税收的理论。学者基于税收对债务契约期限结构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并将税率和利率、企业价值等经济变量考虑在内。Brick Ravid(1985)提出只要利率的期限结构不是平坦的,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的预期价值就一定取决于他的债务期限结构。债务违约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企业利息的税盾价值在债务违约时会减少。Brick Ravid(1985)得出结论发行长期债务减少了企业预期的纳税负担,因而增加了企业当前的市场价值。Lewis(1990)认为,税收这一因素对企业的债务契约期限结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三是基于期限匹配理论。期限匹配理论是将企业的资产期限和企业债务期限理论对应起来。Morris (1976)认为将资产期限和债务期限进行匹配,能够减少由于企业未来预期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投资需求和债务而产生的风险。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短,则资产也许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长,则在资产可能已经停止产生收益时还要偿还债务。Myers(1977)认为企业负债的期限不取决于企业的有形资产的期限,而是取决于期限的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四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Flannery(1986),Kale Noe(1990),Diamond (1991)和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且比较直观的模型。Flannery是最早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企业的债务期限进行分析的。Flannery与Kale-Noe研究了当企业管理者和外部债务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有关企业质量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时,企业债务期限选择的信号含义。Diamond则研究了有关企业质量的非对称信息和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的企业负债期限选择问题。

三、债务契约期限假设和债务优先级选择决策

(一)信用评级私人信息。拥有私人信息的债务人并不希望选择那些可以使他们信用评级降低的债务契约。也就是说,债务人必须选择那些信用评级高于平均水平债务人倾向的债务契约,除非他们希望表明他们比平均水平还低。处于平均水平,拥有增加的信用评级水平的平均水平之上的债务人再融资时会根据新的信息去评估短期债务价值。即,平均水平之上的债务人接受的是不好的消息对其对短期债务价值评估也有帮助。如果出现不好的消息,债权人不能偿还债务,债权人会选择通过资产清算或替换管理层转移债务人的控制权(称为债务清算)。短期债务在资本结构占比例越大会使得这种控制权丢失的可能性更大。

(二)清算决定。清算也有积极的一方面,并不能被忽视。在未来项目回报中,债权人可能因为忽略债务人控制权租金这一部分而倾向于选择清算。如果将控制权租金考虑在偿还价值内,债务人将有能力支付而不用破产,但债权人忽视债务人的控制权租金,债权人可能会选择并不该清算债务人的决定。如果债务人在公司有任何商议能力,或者其地位无法取缔,那么控制权租金就会存在。简而言之,本文假定控制权租金是存在的。预期未来信用评级非常低的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将会被债权人清算。另外,其他预期未来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务人没有被清算。还有些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即使债务人的包含控制租金的总经济价值比清算价值高,现有债权人可能偏好于选择清算债务人的项目。当这些债务人与新的债权人重新融资时,现有的债券价值就会被稀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通过重组债务避免由于清算导致的严重后果。其他的债务人能够预期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并且重新融资并不会稀释现有的债务。

(三)信息敏感度。对于给定的管理层控制的保护,短期债务优先选择和长期债务的次级选择以及额外的优先债务选择都可能增加融资成本对于新信息的敏感度。额外的优先债务选择会导致选择更多的短期债务融资和减少长期债务融资,并导致对信息的敏感度。当债务人选择债务契约时拥有私人信息,债务人就倾向于信息敏感度。存在道德风险时也会增加信息敏感度。在后一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些措施使得债务人有执行恰当行为的动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恰当的契约会提前惩罚信用等级降低的债务人和更多的奖励那些信用评级上升的债务人。也就是说即使关于信用评级的私人信息未被公开,本文结论也不受影响。

(四)债务契约结构。即使债务人和不同的债权人在未来可以随时协商,现有债务契约结构也同样影响清算决定。为了简化研究和说明结果在初始债权人协商中保持一致,假设一个债务人拥有所有初始发行债务,包括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如果协商不存在约束条件,不同的初始债权人有不同的债权,单个初始债权人的成果也是一个均衡。和单个初始债权人一样,多个债权人为了达到有效成果而使他们集体回报最大化。多了初始债权人有不同债权时,债务契约结构和决定也是一种均衡,未来重新协商也就不可能了。

(五)债务观点和债务契约管制能力。本文主要解释了两个相互辩驳的债务观点。第一个是消极可悲论,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管理层违约,会使得管理层接受严重的后果。所以管理层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尽量采取行动避免违约行为。第二个观点是有效重组论,这个观点认为,如果重组债务没有障碍,债权人在没有更合适的管理层人选的时候,会做出让步不选择清算或替换管理层。也就是说,如果现有的管理层足够优秀,没有更合适的管理人员可以替换,那么违约行为对债务人并不会又严重的惩罚行为。债务契约只是对管理层有有限的管制作用。对管理层的管制方面,即使管理层是相对公司而言是最优秀的,债权人可能转移管理层的控制权,损害管理层的控制租金,所以控制租金使得债务具有更多的管制能力。当债权人偏好于清算(资产变卖或替换管理层),违约行为可能惩罚债务人,对债务人有严重的后果。然而,如果债务人违约,承诺给投资人的未来现金流价值超过清算的价值,债务人就会选择重组债务。初始债务契约结构对清算或重组的决定主要与特定情况有关。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短期债务优先于长期债务,而且长期债务允许能够稀释其价值的额外债务发行。如果将短期债务作为次级选择会导致未来可获得再融资债务的减少。债务人期望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资本以掌握公司控制权。而债权人并不希望债务人拥有太多的控制权,这也就是现实中短期债务优先于长期债务的重要原因之一。短期债务债权人做出让步进一步协商的决定主要依赖于债务人的债务契约结构。当债务人筹集资金既有长期债务又包含短期债务时,并无法全部偿还所有债务时,短期债务债权人将不会做出让步,短期债务利率的变化差异低于他们总债务结构的违约风险。短期债务债权人倾向于清算决定,因此债务人通常会及时偿还到期的短期债务。为了充分获得控制权租金,债务人通常需要提升长期债务的资金部分从而获取更多的控制租金。同样,如果债务人只通过短期债务方式筹集债务融资,而不选择长期债务,情况将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短期债务风险性会增加。如果债务人存在金融或债务危机,只要清算价值低于让步所产生的价值,短期债务债权人会有时做出本金以及利息上的妥协。短期债务以银行作为债权人为例,长期公共债务和短期银行债务的混合会导致银行提供持续性的低风险债务,降低利率以及延长还款期限等决策。这种情况下,并不会导致债务人因此降低信用评级。当银行预期并不计划延长债务期限,外部投资者则倾向于清算决策。

债权债务清理篇5

[论文关键词]遗产;债权人;清偿

我国1985年颁布的《继承法》和《继承法意见》虽然对遗产债务清偿这一项作出了规定,但规定得抽象、简略,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制度。经过二十几年社会的发展,《继承法》上几个简单的条文和概括的原则已经不能解决实践中层出不穷的问题,由于立法上的缺失,债权人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如今这一点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完善遗产债务清偿制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使债权人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现行法律的缺失和完善途径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保护的缺失

(一)缺少债权人申报债权的规定以及具体要求

这是我国立法的一大空白。公告遗产债权有利于促使债权人申报权利,避免继承人分割财产后又遭债权人提出请求带来的麻烦和纠纷,提高效率减轻成本;同时也能避免继承人与部分债权人勾结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目前在实践中,由于此项措施的缺失,债权人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消息,从而不能及时申报债权,既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继承人(在分割遗产后)对债务的分担,总而言之,没有一个申报债权的制度,从一开始就会对遗产的清偿造成许多不便。

(二)无条件的限定继承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继承的类型分为限定继承和无限继承两种。所谓限定继承,指继承人限定以因继承所得之遗产,偿还被继承人债务之制度,或以如此保留而为继承承认之意思表示。①也就是说,继承人清偿的责任仅仅限定于遗产,被继承人债务超过遗产的部分,继承人不予清偿。所谓无限继承,则是无限制无条件继承被继承人一切权利义务之继承方法。②简单地说,无限继承就是继承人继承了遗产,也对被继承人所负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不以遗产范围为限,遗产不足以清偿的,须以自己固有财产清偿。

其中,限定继承又分为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和无条件的限定继承(大陆法系国家)。有条件的限定继承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如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为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制作遗产清册,呈报法院等。我国现行《继承法》采用的是无条件的限定继承,难以防范遗产转移、隐匿现象,明显偏重于继承人的利益,不利于债权人;另外,做法太过笼统,对债务的性质未作分类,一些因家庭利益而产生的债务未得到区别对待。

(三)放弃继承的期限未作明确规定

《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由此可以看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是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这样的规定意在防止继承人在分割遗产后才放弃,从而引起重新分配的麻烦和债权债务的纠纷。但“遗产处理前”是个不确定的期限,有些家庭可能迟迟不处理遗产甚至长期保持遗产共有的状态,如此一来,便不能及时地解决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债务,对债权人实现债权非常不利。

(四)没有相关约束,继承人容易隐匿遗产

在遗产公示方面,我国没有相应的遗产清册制度,遗产管理制度和官方请求清算制度。在我国,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继承一发生就归为限定继承,遗产也通常由继承人占有和管理,缺少一个完善的公示制度。债权人无从得知遗产的真实数目,继承人也容易采取隐匿、转移遗产,或低价转让遗产等诸手段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另外,对于继承人隐匿财产的行为,没有足够的惩罚措施,仅仅是《继承法意见》第59条提到,“人民法院对故意隐匿、侵吞或争抢遗产的继承人,可以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遗产。”没有提到对损害债权人权益应负的责任,如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五)现行继承法对遗产债务清偿顺序未作规定

当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清偿的顺序便极为关键。依各国法例,遗产债务通常分为继承费用、死者个人的债务、遗赠债务及酌给遗产之债。在这些债务中,谁先谁后,极大地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且死者个人债务中还包括应交税款和对他人的债务,税款和他人债务相比,先后又是如何?这些在我国继承法中均未作详细规定。《继承法意见》第61条规定,“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保留多少遗产?没有一个标准。到底怎么样才能称之为“适当”?无论是有担保的债权,还是普通债权,都不免遭受重大威胁。

法律是一门“公正与善良的艺术”,公平是法律所应当始终奉行的一种价值观,而公平作用之发挥又常在于“矫正自法规普泛性所生之弊端”。③诚实信用代表了民法的价值追求及社会正义,法律应以诚实信用为最高原则,公平无差地保护每一位当事人,因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完善遗产债务清偿制度,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是我国法制的迫切需求。

二、从债权人保护看完善遗产债务清偿制度的途径

(一)建立遗产债权公告制度

为债权得以顺利实现和减少纠纷,我国应建立遗产债权公告制度,旨在促使债权人及时申报债权,使遗产处理程序公开化,防止继承人自顾分割遗产而不管遗产上负的债务。在遗产分割前处理债务清偿事务,也就不会出现分割后共同继承人对债务责任分担的问题,因此,在清偿债务前,遗产应保持圆满状态,不得擅自处分。

关于公告期间,日本民法规定不得在两个月以下,瑞士民法规定至少须为二个月,德国至少为六星期、至多为六个月。

对于公告期届满后,债权人尚未申报债权的,各国的做法不同,依瑞士法债权人完全丧失债权,依德国法债权人只能就剩余财产受偿。从继承法的初衷和法律的公正性来看,公告期满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不宜使之丧失债权。公示制度仅在于高效及时地处理债权债务关系,非实现债权之必经程序,逾期不申报债权者已经承担了不能与其他债权人同时受偿的不利后果,如增加成本、可能不能足额受偿。那时共同继承人对逾期不申报债权人负的责任,依照现行继承法之规定。

(二)引进有条件限定继承制度

我国目前采用的无条件继承制度疏漏较多,对债权人不利,建议引进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制度。首先,继承人应为限定继承之意思表示,期间可与债权公告期相同,亦为三个月,如此既使继承人得以深思熟虑,又不拖延债权的受偿。意思表示可书面作出也可口头作出,口头作出则由法院记录。意思表示之后,继承人还应制作遗产清册,向有关部门呈报,保持自己固有财产与遗产分离。

继承人若不为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或表示后不履行相关程序,也未作出放弃继承之意思,则应按无限继承认定。对于无限继承,无论遗产是否足以清偿,继承人都应承担被继承人的一切债务。有人认为,无限继承的继承人若有证据证明遗产不足以支付,则可以不以自己固有财产偿付。但笔者认为。证明遗产不足支付,往往也要列出财产条目,与制作遗产清册无异;同时,用不足偿付的遗产来偿债,还要让债权人按先后、按比例受偿,其过程与限定继承别无二致,不必另外处理。无限继承,就应让继承人负责偿还被继承人的所有债务。

此外,对于不同的债务也要进行分类。对于为家庭或家庭成员欠下的债务,即便是限定继承,也不应以遗产为限,继承人无论是继承还是放弃继承,都应偿付。

(三)明确放弃继承的期限

我国《继承法》对于放弃继承期限的规定十分模糊,造成一些遗产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遗产的放弃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期限。德国、法国及日本规定的期限是“知悉其得继承之时起二个月内”,笔者以为,我国应以三个月为宜。前两个月可制作遗产清册,整理遗产,第三个月可让继承人基于清算的结果自行考虑。这个期限与债权公告期、限定继承选择期相同,能让债权人申报债权后,继承人经过充分地考虑选择是否继承、以何种方式继承,较为合理。

另外,放弃继承是否能附条件、附期限?德国和瑞士民法皆否之。我国亦应从之,放弃继承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四)对继承人隐匿遗产的防范和惩罚

为免继承人隐匿、转移遗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应从防范和惩罚两方面入手。首先,继承开始后,债务清偿前,应保持遗产的圆满状态,使遗产和继承人固有财产分离。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是采用遗产管理制度,继承开始后,由特定的遗产管理人进行管理,将遗产与其他财产分离,此做法通常能严格公平地保证遗产的处理。而大陆法系国家则以继承人为遗产管理人,继承人若选择限定继承,则必须清算财产、制作遗产清册等。根据我国现状和人们接受的传统,我国应采用大陆法系的做法,由继承人管理遗产,尽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如实制作财产目录,并经公证机关公证。在遗产债权公告期间,继承人不得擅自处分遗产。

若继承人出于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处分遗产,或与部分债权人勾结而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通说认为应取消继承人限定继承的资格,而强制转为无限继承,笔者亦认同。并且,此项与《继承法》规定的“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遗产”不冲突。两者针对的性质不同,一为对外,一为对内。

(五)确立遗产清偿的顺序

要确立债务清偿的顺序,首先应当确定遗产债务的范围。遗产债务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继承产生的费用。如财产清算费用,诉讼费用,管理费用,遗产执行人的酬金等;(2)被继承人所遗留的债务。如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以及生前所欠下的税款、罚金等;(3)酌给遗产之债。许多国家规定了遗产酌给制度,立法指导思想多为“死后扶养说”。我国《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4)特留份之债。特留份是对当事人遗嘱继承的限制,旨在体现“近亲之慈爱义务及确保其经济的扶养”的思想。我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5)遗赠之债。遗赠指对于他人无偿的与以财产的利益之行为。《继承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由此可见,应纳税款、罚金和被继承人个人债务应排在遗赠之债前。

明确了遗产债务的范围之后,接下来就是排序。继承费用因继承而产生,用途在于管理和处分遗产,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实现债权必要的开支,从借鉴破产清算的处理办法来看,理应放在第一位。

其次,债权又分为有担保的债权和无担保的债权,《破产法》中,有担保的债权在企业破产时享有别除权,得以优先受偿。同样地,在《继承法》里,在遗产上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也应享有别除权,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关于特留份,我国规定即便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为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者保留遗产。也就是说,特留份排在债权人实现债权之前。但笔者认为,这一条不合理。

如果说不存在对他人的债务,而预先保留遗产份额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弱者,那是体现了家庭功能;但是,如果他人对遗产享有债权,那么相应应当清偿的遗产份额应当视为不存在。试想,在被继承人生前,哪怕家里有无数个无劳动能力也无生活来源的成员,只要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债务人是必须以全部个人财产偿还的,法律不会规定债务人偿债前为家里的成员保留份额。那么此时债务人一死,就是身后空空,一点遗产都没有。那么为什么债权人在债务人死后来索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呢?难道问题就出在要债的时间上?法律这样规定,实际上无端给债权人增加了风险,要求债权人时时关注债务人家里有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者、债务人何时会死……让债权人情何以堪?

如果有人说这规定是社会善良道义的体现,那么事实证明这恰恰相反。保留遗产份额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弱者,然而无正当理由地牺牲他人利益照顾弱者,却也是损害社会公正的表现。举个例子,一个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向人借了一笔钱,当债权已届清偿期时,哪怕他分文没动,他也可以为自己留下一部分不还。因为他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人,法律要发扬人道,要照顾他的生活。按立法者的意思,当然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这结果显然是很不合理的。继承法上的情形无非是遗产是被继承人留下的,好像是属于家庭,然而溯本追源,其负债的部分其实是来源于债权人,此部分应剔除在继承范围之外。现行《继承法》导致的结果实际上跟上述例子没有本质差别。

非但如此,把特留份提到债务清偿之前,除了让债权人利益受损,也没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遗产都不足以清偿债务,那么保留的份额也不会很多,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遗产家庭成员就不能生活下去,那么在分到的那点特留份用完后,他们依然生活不下去。当然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不完善,提倡发挥家庭功能,但这样偷换概念地把赖占他人财产归入“家庭功能”,把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转嫁到个人身上,笔者以为万万不可。

既然“家庭功能”有瑕疵,“社会道义”又说不通,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建议把此条废除。特留份排在普通债权之后。

酌给遗产是基于社会道义、善良风俗,也属于限制遗嘱自由的一个方面。对象是继承人以外的人,条件与特留份对象有相同之处,如受死者生前扶养而又无生活来源。由于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是按比例同时清偿债务,说明只要获得遗产的原因类似,不以是继承人还是继承人以外的人来区分先后顺序。故特留份和酌给遗产排在同一顺序。

另外,税款和丧葬费用值得单独讨论。税款和一般债权的冲突体现了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在我国企业破产法里,有担保的债权优先于税收,税收优先普通债权,但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税收应排在普通债权之后。笔者同意这种观点,既然税收债权承受私法保障的便利,也应当接受由此生成的限制,不应当让脱胎于公法的税收债权威胁私法秩序的安定。从保护一般债权人利益出发,应使政府获得清偿的顺序排在一般债权人之后。至于丧葬费用,有人把它列入继承费用,也有人认为由继承人出于孝义自行负担。笔者认为丧葬费用不是处理遗产、发生继承之必须,不属于继承费用。但要继承人个人负担也不尽合理。丧葬费用可排在特留份之前,普通债务清偿之后,由遗产支付。由于继承人或受扶养人是就被继承人的遗产受益,因此对被继承人的丧葬费用应负一定的责任。

债权债务清理篇6

一、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

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是合伙债务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法律对合伙债务清偿责任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合伙人如何承担和清偿合伙债务,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充分实现。从世界各国对合伙债务清偿责任的规定看,各国均从保护债权人债权的角度出发,规定合伙债务,不仅要以合伙财产,而且要以合伙人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即通常所说的合伙债务清偿的无限责任。无限责任的规定,扩大了清偿合伙债务的财产范围,把合伙人个人财产作为合伙债务清偿的担保,这种加重责任的规定,对债权人债权的充分实现是有利的。但是,我们深入考察外国立法会发现,无限责任的规定,只是解决了合伙人个人财产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的问题,由于合伙人个人财产的有限性,必然会发生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自己应承担的合伙债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合伙人是否有义务以个人财产代替其他合伙人清偿合伙债务,即合伙人以个人财产为其他合伙人所应承担的合伙债务是否承担清偿责任,对这个问题,各国的规定不同,反映在立法上,就有分担主义和连带主义。

分担主义,就是合伙的债权人求偿债权时,对于每一个合伙人仅能按其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请求清偿,要求其承担无限责任。实行分担主义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和法国,日本民法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按损益分配比例分担清偿责任,同时还规定,合伙的债权人在其债权发生当时,不知合伙人损益分担比例的,对各个合伙人得就同等部分行使其权利。

连带主义,就是合伙的债权人,对于合伙债务,可以对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或其全体成员,同时或先后请求清偿全部或一部,合伙人中的一人如果被请求清偿全部合伙债务时,即应清偿全部债务,不得以有其他合伙人为由主张按其各自分担部分清偿。规定连带主义的国家主要是德国、瑞士、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德国民法典第427条规定:“数人因契约对同一可分的给付负有共同责任者,在发生疑问时,作为连带债务人负其责任。”

分担主义最早由英美法所确定,其优点在于:由于合伙债权人为了使自己的债权得以充分实现,须依照法律对全体合伙人提讼,法官可对合伙债务纠纷一案处理,使每个合伙人无一例外地按照合伙合同约定的份额承担清偿责任。这会使全部责任的承担一步到位,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同时,法官对全体合伙人的债务清偿纠纷一案处理,使每个合伙人均按合伙合同约定的份额承担清偿责任,对其它合伙人所负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人之间互相没有代位求偿权,这样就不会发生连带责任人之间的代位求偿问题,合伙人间也就不会再提起代位求偿的追偿之诉,因此会减少诉讼程序和不必要的诉累。另外,由于分担主义按合伙合同约定的份额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客观上会促使合伙人事先把责任承担份额划分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预防纠纷的发生。我国立法对合伙债务的承担虽然规定了连带主义,但实践中合伙债务清偿纠纷却是按分担主义处理的原因,就是因为分担主义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如果把分担主义同连带主义作以比较,我们会发现分担主义存在着许多弊端:

首先,合伙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债权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在交易过程中,债权人所关心的,只是合伙的信誉和财产数额及履约能力,至于合伙财产的构成、合伙人的出资比例和损益分配比例,都是由合伙合同规定的。由于合伙合同所调整的是合伙内部关系,债权人不是合伙合同的当事人,他与合伙发生的是外部合同关系,因此,债权人对与己无关的合伙合同的内容包括出资比例及损益分配比例,无从知晓而且也没有必要知晓。换言之,知道和了解合伙人的出资比例和损益分配比例,不是债权人的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因此,在债权人不知道合伙人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的情况下,分担主义却要求债权人按合伙人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向合伙人分别求偿债权,实际上是要求债权人承担举证义务,即用证据证明合伙人间的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而且债权人只能按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向合伙人求偿债权,如果债权人不能举证,其债权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出资比例及损益分配比例只有合伙人知道,一旦发生合伙债务,合伙人往往互相串通,隐匿证据,债权人很难收集到这些证据,因此,这种举证义务难以履行。由此可见,分担主义加重了债权人的举证责任,债权人常会因为无力举证而无法向合伙人求偿,这对债权人债权的保护是不利的,既使允许债权人在不知道合伙人出资比例和损益分配比例的情况下对各个合伙人可以以均等份额求偿债权,由于合伙人出资比例和损益分配比例不相同,有的出资多,有的出资少,采取等额方法求偿,那么,出资份额低于均等份额的债务人,必然会替出资份额高于均等份额的合伙人多承担合伙债务,实际上这是出资少的合伙人替出资多的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只不过这种连带责任是在平均份额限度以内承担而已,这与立法上规定分担主义相矛盾。

相反,连带主义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由于各国均强调合伙的人合因素,同公司相比,法律对合伙的要求相当宽松,法律并不要求合伙向公司那样必须具备最低的资本限额以作为债务清偿的担保,甚至合伙不必申报注册资金,而且合伙盈利后,法律也不要求合伙必须提留部分盈利作为企业的储备基金,这都导致合伙财产作为一种变量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合伙承担财产责任的程度大大降低,而且合伙人的出资,可以是有形财产,也可以是无形财产,无形财产虽然可以作价评估,作为合伙财产的出资,但却不能用作债权的担保,不能用来清偿合伙债务。可见,合伙财产对交易的担保是不牢靠的,法律规定合伙人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合伙组 织以外的财产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疑是对债权人债权提供了履行担保,但这种担保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每一个合伙人所拥有财产的数量,债权人是无从知道的,而且每个合伙人个人财产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多寡不均,拥有个人财产较少的合伙人对债务的担保责任是十分有限的,一旦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他合伙人不负连带清偿责任,势必导致债权人债权不能全面实现,有鉴于此,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法律有必要在规定合伙无限责任的同时,还要规定连带责任,如果说无限责任是合伙以自己的财产为合伙债务提供了履行担保,那么连带责任则是各个合伙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为其他合伙人的债务份额提供了担保,这种双重担保加重责任,大大提高了合伙的信誉,既完全彻底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债权,同时也促使合伙人精诚团结,精心经营,从而促进合伙的发展。

第二、连带主义更符合合伙的法律性质,合伙是基于人合因素而形成的人和财产的集合,作为经济组织,合伙本身不能从事民事活动,只能由合伙人对合伙事业共同经营、共享利益,每个合伙人以合伙名义从事的行为,都是全体合伙人的行为,其以合伙名义与债权人在经济交往中所产生的一切债务,自然应是合伙债务,每一个合伙人为合伙取得的利益,是全体合伙人的利益,由合伙人共享,同样,每一个合伙人因经营不善而为合伙招至的损失,应由全体合伙人共担,基于合伙行为的共同性和经济上的牵连,只有规定合伙人对债务承担的连带责任,才能加强合伙人的责任心,防止其相互推诿责任,以体现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切实公平地维护合伙债权人的利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其次,采用分担主义,不可避免地对债权人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实践中,债权人通常是采用诉讼的方式向合伙人求偿债权,由于并不是全部合伙都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对于不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合伙,债权人时,只能把全体合伙人作为共同被告,法院审理这类案件,也必须传齐全体合伙人,一并作出判决,而且只有在全体合伙人都到庭应诉且都具有与自己承担的债务数额相适应的偿还能力的条件下,债权人的债权才能得以满足,一旦有的被告失踪、躲债藏匿,债权人的这部分债权将得不到实现,这是因为,根据合伙规则,任何一个合伙人都可以对其它合伙人的民事行为享有异议权,没有参加合伙纠纷共同诉讼的合伙人有权不承认判决的效力,而且法院判决的效力,只及于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除非缺席判决,法院不能对因故不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作出判决。因此,这种判决的效力不能及于未参加诉讼的合伙人。此外,按照分担主义,合伙人间相互不负有以个人财产代替他人偿还债务的责任,债权人债权失去了合伙人以个人财产互相为他人债务负清偿责任的担保,合伙人中一旦有人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其对债权人所承担的这部分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将无法实现。尤为重要的是,实行分担主义,还会为合伙人恶意串通、逃避债务提供便利条件。实行分担主义,一旦合伙事业亏损,合伙人为逃避债务,可能互相恶意串通,修改合伙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约定由无力偿还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比较大的合伙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而由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比较小的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通过合伙出资比例或损益分配比例的修改,合伙人可以将合伙债务转嫁给无力偿还债务的合伙人,从而逃避合伙债务。例如: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按7∶2∶1的比例出资,盈亏均按出资比例分配,后因经营不善,发生亏损,用合伙财产清偿后尚有10000元债务,如果按分担主义规定,甲、乙、丙应分别用个人财产承担7000元、2000元、1000元的债务。但是,三个合伙人中,丙没有个人财产,无力还债,于是甲、乙、丙合谋,修改合伙协议,约定出资比例为1∶1∶8,出资比例修改后,债权人将向甲、乙、丙分别求偿1000元、1000元、8000元,因丙无偿还能力,按分担主义,甲、乙对丙的债务没有代偿义务,导致债权人的8000元债权无法实现,而甲、乙、丙却达到了逃避债务的目的。

采用连带主义,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

依据连带主义,在合伙财产不足清偿合伙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选择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甚至全体,被的合伙人须作为被告应诉,而且不得以尚有其他债务人或有出资比例为由作为不履行全部清偿义务的抗辩,债务人中的一人清偿全部债务,就免除了其他债务人的债务,减少了债权人的诉累,即使债务人中有人无力还债或失踪、躲债藏匿,由于有其他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作担保,债权人的债权仍然可以实现,况且,连带主义规定每个合伙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合伙合同中关于责任承担份额的约定对债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合伙人已无修改合同约定的责任承担份额的必要,而由于合同约定的责任承担份额在合伙人内部仍然有效,并且同合伙人的个人利益紧密相关,修改责任承担份额,无疑是加重自己的责任,这也使责任承担份额的修改成为不可能。

分担主义弊多利少,最大弊端是对债权人的债权保护不利,市场经济要求法律侧重保护债权人利益以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连带主义最能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因此,我国立法采用连带主义是完全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法通则第35条规定了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正确理解民法通则规定的合伙债务清偿责任的性质,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第35条第2款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对于民法通则第35条第2款的规定,理论界认识较统一,实践中也无异议。但是,对于第1款所规定的责任的性质,争论极大,有的学者认为这里规定的是有限责任,因为是按出资比例承担责任,按照出资比例,就是有限责任:有的学者认为这里规定的是无限责任,因为是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凡是以各自的财产承担就是无限责任;还有的学者认为这里规定的是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混合。[①b]上述争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表述得不科学、不明确。笔者认为,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规定了两种性质不同的责任;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

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的规定,究其立法原意,包括二层含义:一、合伙债务未超出资额的,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承担债务,就是说,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前面一句话规定的,是按出资比例承担清偿责任,即有限责任。例如:甲、乙、丙三人以500元、300元和200元出资合伙经营,负债500元,债务如何承担?因为负债数额未超出出资范围,那么,甲、乙、丙三人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前面一句话的规定,按照出资比例承担债务责任,甲承担250元,乙承担150元,丙承担100元,甲、乙、丙实际上是按份承担了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二、合伙债务超过出资额的,由各个合伙人以各自财产承担无限清偿责任,这就是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后面一句话的含义,同样是上例,如果亏损3000元,对于超过出资额以外的2000元,甲、乙、丙就要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各自的财产,是指投入合伙的财产以外的合伙人个人所有财产,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的规定表明,这种债务的承担,没有数额的限制,每一个合伙人都有以各自的全部财产清偿2000元债务的责任,因而这种责任的承担是无限责任而不是有限责任。如果弄清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规定的真正含义,合伙责任的性质就不难理解了。

前面谈及,合伙债务从最终表现形态上可分为经营债务和清算债务,由于经营债务不超过合伙财产总额,而且合伙组织清偿合伙债务时,又总是先用合伙财产来清偿,因此,经营债务,合伙财产就足够清偿,不需要用合伙人个人财产清偿,也不发生无限连带责任的问题,这正是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前面一句话规定有限责任的原因;而清算债务是合伙解散或资不抵债时所负的债务,这一债务,用合伙财产已不足以全部清偿,合伙财产清偿后尚余的亏损额,只能用合伙人个人财产清偿。因此,只有在合伙出现清算债务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用合伙人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问题,这就是民法通则第3 5条第1款后面一句话规定无限责任的原因。实践中,合伙经营债务由于用合伙财产即可清偿,所以发生纠纷的很少,经常发生的是清算债务,人们常把这两种债务混为一谈,导致了对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理解的不一致。事实上,通常所说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是针对合伙清算债务而言,总体上讲,民法通则第35条第1款规定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只是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前者适用于经营债务的清偿,后者适用于清算债务的清偿。

二、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清偿债务的顺序

民法通则第35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是,对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清偿合伙债务的先后顺序却没有规定,各国法律对这一问题规定了两种不同的原则:并存主义和补充连带主义。

并存主义,就是对合伙债务,由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负担连带清偿责任,债权人可就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选择请求清偿。采取并存主义的国家,主要有瑞士和德国,[①c]德国民法典第427条规定:“数人因契约对同一可分的给付负有共同责任者,在发生疑问时,作为连带债务人负其责任。”补充连带主义,就是对合伙债务,债权人应首先要求以合伙财产作为清偿,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各个合伙人就不足之额连带负其责任,即合伙人个人对合伙债务仅负补充责任。[②c]世界上规定补充连带主义的国家和地区,仅有巴西和我国台湾,台湾民法第681条规定:“合伙财产不足清偿合伙之债务时,各合伙人对于不足之额,连带负其责任。”

就并存主义而言,由于有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作为合伙债务的双重担保,而且就合伙财产还是就合伙人个人财产偿还债务的请求权由债权人选择行使,这无疑对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并存主义的规定,对债务人的要求过严,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补充连带主义,其理由是:1.合伙经营是共同经营,合伙财产是共同共有财产,其对外所负的债务,自然是合伙共同债务,它与各个合伙人固有的单纯的个人债务自然不同,合伙债务不应当成为合伙人个人的当然债务,对于共同债务,应当先用合伙共同财产清偿,同时,合伙债务的承担责任与个人经营的责任也应当有所区别,只有在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各个合伙人对于尚未清偿的部分,才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①d]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才有权对合伙人中的任何一人请求全部清偿,如果合伙财产足够清偿合伙债务,债权人只能请求用合伙财产清偿。[②d]2.在合伙债务的清偿中,并非所有合伙债务的清偿都会涉及到合伙人个人财产,合伙债务中的营业债务,常不超出合伙财产的范围,用合伙财产完全可以清偿,无需用个人财产清偿,如果债权人在合伙财产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仅要求合伙人以其个人财产单独承担全部合伙债务,将发生下列后果:首先,虽然合伙人个人对合伙债务须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是,这种责任对于合伙债务具有相对性,由于合伙人拥有的个人财产的数量有限,且常常少于合伙债务,因此,单个合伙人个人财产对合伙债务的担保就具有有限性,如果债权人指定某合伙人单独承担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一旦被指定的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合伙债务,该合伙人一时又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履行给付义务,会导致债务履行的迟延。其次,合伙债务是设有担保连带之债,连带之债消灭而在合伙人内部转变为按份之债就成了无担保之债,某个合伙人单独履行了结付义务之后只能分别向其他合伙人求偿,而不能要求其他合伙人对他承担连带责任,他能否及时得到补偿取决于许多因素,他的债权远不如合伙的债权人来得可靠,这样有可能发生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的争议[③d]。因此,合伙人的连带责任,只是对不足额即亏损承担连带责任,并存主义导致合伙人对全部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与合伙是合伙人的共同事业,合伙财产是合伙人共同财产的团体性不符。

3.补充连带主义同样可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补充连带主义与并存主义,就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言,只是债权人求偿次序不同,就债权担保而言,二者的效力和后果完全相同。补充连带主义的规定,强调了合伙事业的团体性,界定了合伙财产与合伙人个人财产的范围,既保护了债权人的债权,又公平合理地解决了合伙人的债务承担,从理论上讲,我国法律规定补充连带主义是科学的。

我国规定补充连带主义,理论上是必要的,实践上是可行的。我国对该问题的处理,实际上已经采用了补充连带主义,1983年国务院《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规定:“合作经营组织如有亏损,由合作成员共同负担,并负有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7条规定:“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亏损额,对外应当负连带责任”,这里,“亏损”和“亏损额”,都是指合作组织或合伙财产总额以外的损失。由此看出,我国实践中的作法正是先以合伙财产清偿合伙债务,不足部分由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这完全符合补充连带主义的特征。

三、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

在合伙债务中,如果同时存在合伙债务和合伙人个人债务,当合伙人与合伙都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时,如何确定清偿这两种债务的先后顺序,这是一个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探讨国外立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会对我国未来立法有所裨益。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这一问题,但是司法院的判例却确定了处理原则:“某甲个人所开商号,与乙、丙、丁、戊合伙所开贸易商号,因负债相继倒闭,关于合伙债务与其他合伙人均无力偿还时,所有债权人亦得对于有资力之某甲求偿全部,即与多人经营商号之债权人无异,若其债务发生在民法债编施行后,债权人得依合伙员连带负责之规定者,更不待论,故商号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商号债权人除有优先受偿权外,均得就某甲其他财产同等受偿”(十九年院字第三五三号)[①e]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台湾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实行的是并存债权原则,即合伙债权人就合伙财产优先受偿,不足部分,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就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共同受偿。

英美等国家的合伙法,解决这一问题,大都采取双重优先权原则,所谓双重优先权原则,是指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优先于合伙的债权人从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中得到满足,合伙债权人优先于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从合伙财产中得到满足。企业的债权人立足于企业的财产,个人的债权人立足于个人的财产,换言之,合伙财产优先用于清偿合伙债务,个人财产优先用于清偿个人债务。[②e]目前,这一原则已为许多国家所肯定,美国的《联邦破产法》已明确接受了双重优先权原则,该法第5条第7款规定:“来自合伙财产的净收益应用以清偿个人债务”,“合伙人清偿了全部个人债务之后还有剩余财产的,其剩余部分得于必要时添加到合伙财产中,用以清偿合伙债务”。美国《统一合伙法》第40条a项也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这一规则,把合伙债权和合伙人个人的债权置于平等的清偿顺序,同等地得到清偿,无疑是受到了“对等即公平”这个古老的衡平法原则的深刻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对双重优先权原则持反对立场的大陆法系国家,已经逐渐摈充了并存债权原则,转而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德国就规定了与此类似的规则,“合伙尽管不具有法律人格,但它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而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合伙可以被宣告破产,这对合伙的债权人是有利的,他可以先于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从合伙财产中得到清偿。[③e]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双重优先权原则,但司法解释中已经采用了该原则,1957年最高人民法院第1480号文件曾规定:”关于合伙经营的企业与独资经营的企业均负有债务,独资企业无力偿还时,拍卖合伙企业的财产,应先清偿合伙企业所负债务,然后才能就各合伙人按比例分得部分,清偿其独资企业所负债务。“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联营合同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该《解答》明确规定:”联营体是合伙经营组织的,可先以联营体的财产清偿联营债务,联营体的财产不足以抵债的,由联营各方按照联营合同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清偿“。”从债权人的角度讲,合伙的债权人对合伙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即有权主张就合伙财产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当合伙共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只有在合伙人的个人债务分别得到满足并且合伙人还有剩余的个人财产可用于偿还合伙债务的前提条件下,合伙的债权人才能求偿于合伙人的个人财产 。相反,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就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即有权主张就合伙人个人财产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当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只有在合伙的债权人已经得到满足,合伙人共有财产还有剩余的条件下,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才能就该合伙人在合伙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主张求偿权。在合伙债权人应就合伙财产满足债权之前,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无权要求该合伙人以他在合伙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来偿还债务;在合伙人的债权人就该合伙人个人财产满足债权之前,合伙的债权人无权要求该合伙人以他的个人财产来偿还债务。[①f]“

不可否认,并存债权原则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保护合伙债权人的债权,当合伙人同时承担合伙债务和个人债务时,合伙债权人就合伙财产优先受偿,不足部分与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就合伙人个人财产共同受偿,体现了合伙债务清偿的彻底性和无限连带性。但是,这种保护是以牺牲、损害合伙人个人债权人的利益为前提的,这种彻底性和无限连带性,是建立在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的基础上的,如果过分强调合伙人对合伙债权人的无限连带责任,由于合伙债务常常大于个人债务,那么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有可能永远无法从合伙人个人财产中得到全部清偿。因此,并存债权原则漠视合伙人个人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对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是不公平的,相反,双重优先权原则强调企业的债权人立足于企业财产,个人的债权人立足于个人财产,区分了合伙债务和合伙人个人债务的不同,划分了两种财产的性质,更强调合伙债务应当用合伙财产偿还,这更符合合伙的特征,双重优先权原则强调:合伙人清偿了全部个人债务之后还有剩余财产的,其剩余部分得于必要时添加到合伙财产中,用于清偿合伙债务。这在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结合我国法人合伙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知是立法上的疏漏,还是立法经验的不足,我国民法通则还没有禁止复合伙(一个合伙人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的规定,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企业同时加入多个合伙的清况是大量存在的,一旦某个合伙破产时,其财产责任只能涉及合伙人作为法人的那一部分财产,如果合伙人作为法人独立经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那一个企业也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这就会出现法人企业的债权人、合伙企业的债权人纷纷要求用法人企业财产来清偿债务的局面,如果该法人企业同时参加的各个合伙都宣告破产,就会有更多的债权人要求企业法人用它的独立财产来清偿债务,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双重优先权原则来确定偿还债务的先后顺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②f]。

双重优先权原则公平合理地维护了合伙债权人和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双方的利益,使两者都有均等的机会从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中得到清偿,它是对合伙人无限连带责任的必要补充。因此,我国法律应规定双重优先权原则,以解决当前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不确定,债务清偿责任不清的问题。

①a钟元茂:《论合伙债务的清偿》,载《广东法学》1990年第1期第1页。

①b江平等著:《民法通则讲座》,人民法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①c史尚宽:《债法各论》,台湾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7月修订版,第667页。

②c郑玉波主编《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5年9月改版第161页。

①d刘友均(下加金):《民法债编通分则实用》,台湾正中书局1975年版第681页。

②d王利明等:《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0页。

③d郑立等著《企业法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页。

①e刘友均(下加金):《民法债编通分则实用》,台湾正中书局1975年版第684页。

②eRoscoet Steefen:《Agency_Partnership》P275,转引自王利明等著《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1986年版第356页。

③e《International Encydepedia of Comparative Law》Vol XIII Chaper I P161.转引自王利明等著《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7页。

①f王利明等:《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36页。

债权债务清理篇7

关键词:破产法完善措施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8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以替代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原破产法)。破产法与原破产法相比,其内容有很大的改进。如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上,原破产法规定,破产程序仅适用全民所有制企业,而破产法则规定破产程序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法人,因此在破产资格方面,实现了对所有企业法人的平等对待。

在破产的条件上,原破产法规定,企业必须是“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院才能宣告其破产。但企业的哪些亏损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哪些亏损是因为政策等原因造成的,有时很难确定。而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申请。至于债务人是否亏损、亏损的原因是什么,都不是能否宣告其破产的条件,这非常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设置了破产管理人制度。原破产法没有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而是规定了破产清算组制度,在破产进行过程中,由破产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破产法设立了破产管理人制度,这种制度是英美法系破产法比较成熟的制度。破产管理人由熟悉破产业务的专业人士担任,其工作成效必然会超过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清算组,这有利于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破产法的内容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破产原因需要完善

所谓破产原因,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债务清偿能力,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即引起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破产的原因是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破产法将“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作为破产原因的组成部分,是不合适的。因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全部财产的价值低于全部债务的数额;而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是指债务人的资产明显不具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以债务人是否拥有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的财产作为能否对其宣告破产的条件。

但是,破产法这样规定破产的原因,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因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的破产财产应当在清偿完破产费用、共益债务、职工工资及其他应向职工支付的费用、税款等以后,才能够向债权人清偿。因此,债务人的财产中,只有一部分能够用于清偿债权。而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已属于“资不抵债”,即使将其全部财产都用于向债权人清偿,债权也不能得到全部清偿。在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优先清偿有关费用和债务后,债务人可用于向债权人清偿的财产数额将更少,因此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这样,债权人更愿意直接对债务人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往往还可使其债权得到足额清偿。

从实践情况看,因为破产程序时间漫长、程序繁琐,并且申请破产的债权人要与其他全部债权人共同分配债务人的财产,从而使自己债权的偿还比例很低,甚至为零,因此在实践中,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情况较罕见,大多是债务人申请自己破产。出现这种情况,与破产法对破产原因的规定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当对破产法的规定进行修改,以完善企业的破产原因。笔者认为,破产法应当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企业破产的唯一原因。这种规定,可以避免债务人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的破产对债权人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害。并且,从实际情况看,债权人一般只能知道债务人没有向其偿债,至于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如何,债权人很难得知。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完善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负责破产企业的业务经营、破产财产的管理、处分、破产方案拟订和执行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组织,它具体管理破产中的各项事务,破产程序进行中的其他机关或组织仅起监督或辅助作用。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率的基础上顺利进行,与破产管理人密切相关。这一机构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被称为“破产财产管理人”或“破产管财人”,英美法系国家一般称之为“受托人”或“破产信托人”。

(一)目前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原来的破产法没有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与破产管理人相对应的机构为“破产清算组”,破产管理人制度是企业破产法新设立的一项制度,设立此制度,对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保障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破产法在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面需要完善。

目前,各国选任破产管理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法院选任,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这种形式,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二是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采用这种形式;三是债权人会议选任和权力机关选任相结合,如英国、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用这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第三种形式吸收了前两种形式的优点,更为合理。

但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2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况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由此规定可知,在我国,破产管理人基本上是由人民法院单方面决定的。因为从破产管理人的产生看,其是由法院指定的,债权人没有任何参与、决定的权力;在破产管理人产生后,债权人会议如果认为破产管理人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务,可以申请更换,但破产管理人是否能够履行自己的职务、是否应当予以更换,完全由法院判定。因此,债权人会议仅有请求法院更换破产管理人的权利,对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和解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企业破产法在这方面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应当予以改进。

(二)实行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的制度

笔者认为,在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上,应当赋予债权人较大的权力,实行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以人民法院指定为补充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最合理的。因为在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对债权人、债务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破产管理人,则对债权人、债务人及其职工都是有利的,这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债权人的利益就是使得自己的债权得到最大比例的清偿,而债权得到清偿比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和破产财产的总价值。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是由破产法明确规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因此债权人要得到最大的清偿,只能依赖破产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在破产案件的各方当事人中,笔者认为债权人是对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最为关心的。因为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位于破产清偿顺序的最后一个,破产财产价值的减少或者评估过低,受到损害最大的是债权人。因此债权人会议选任的破产管理人,实际上就是债权人的代表人,其必然会竭尽全力使破产财产的价值最大化。而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务人选任,则破产管理人往往会更多地从债务人方面考虑。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考虑更多的将是如何向本企业的职工清偿。我们不能指望债务人会为债权人利益着想,去考虑如何多偿还一些债务;甚至,还会发生破产管理人与债务人串通隐匿财产,以逃避对债权人的清偿责任,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如果破产管理人由人民法院选任,则一般情况下,他们应当能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保持中立,但正因为其处于中立地位,在破产程序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因此缺少使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的动力,反而不利于债权人及其他破产案件当事人的利益。也就是说,破产管理人的中立地位可能会导致对债权人利益的忽视,甚至严重损害。第二,破产管理人作为债权人的代表人,有利于债务人对破产管理人工作的监督。破产管理人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处置破产企业的财产。将破产企业的全部财产纳入破产清算,无疑对破产的各方当事人都是有利的。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务人选任或者由人民法院选任,则当破产管理人与债务人串通,实施隐匿破产财产、虚构债务等违法行为时,债权人是很难得知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并不知道破产财产、债务等的真实状况。但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权人选任,作为债权人的代表人,则当其与债权人串通,在破产过程中有隐匿破产财产、虚构债务等违法作为时,则很容易被债务人发现,因为债务人对自己的财产、债务状况等应该很了解。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选任的规定应当改变,以完善该制度。考虑到在破产程序开始时债权人会议不可能召开,不可能亲自选任破产管理人,因此可以由法院在受理破产申请时先指定临时管理人,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由债权人表决决定是否聘用该临时管理人。这实际上就是“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以人民法院选任为补充的制度”。

破产费用制度的完善

破产费用是指为破产程序的进行以及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申请的受理、破产财产的管理、变价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以及为破产财产进行诉讼和办理其他相关的事务而支付的各项费用。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上述各项费用中,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支付,不存在由谁决定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由谁决定破产费用的支付,诉讼费用总是一样的,与作出决定的人的主观因素无关。但其他破产费用就与此不同了。

首先是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8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2条的内容可知,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是由法院以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为根据,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确定。也就是说,破产管理人的报酬,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比例确定的,法院在确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方面,享有很大的裁量权。

其次是其他费用,即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及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5条的规定可知,这些费用由破产管理人负责支付,但其数额的多少并非固定不变的,与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如破产财产的评估、拍卖费用是可以协商确定的;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也是可以压缩的,但这需要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也就是说,这些费用数额的多少与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

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报酬和其他费用支付的规定是不合理的。根据破产法第43条的规定,破产费用“由债务人的财产随时清偿”。从表面上看,破产费用是用债务人的财产偿还,实际上是用债权人的财产偿还,因为债务人的财产最终是要向债权人分配的。既然这些费用实质上是用债权人的财产支付,债权人当然有权参与协商决定其具体数额。但根据企业破产法第61条的规定,债权人会议只对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可以进行审查,但没有予以变更的权力。对其他费用则连审查的权力也没有。债权人作为实际的投资者,对投资的数额却没有决定权,这明显不合理;尤其是,上述各项费用都没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数额,与审理破产案件的法官和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他们又不是这些费用的实际承担人。因此,不管是法院还是破产管理人,都缺乏降低、节约破产费用的动力。有时甚至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即他们不仅不考虑如何降低、节约破产费用,而是加大一些支出。因此,由法院和破产管理人决定这些费用的支付,极易产生腐败并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在破产费用方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企业破产法应当改变现行规定,赋予债权人会议对破产费用的最终决定权。

共益债务制度的完善

共益债务是指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由债务人财产及其管理人而产生的债务。破产法将破产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规定为共益债务,笔者认为破产法这样规定是错误的。破产法规定的破产管理人有两种:单位担任管理人和个人担任管理人。在单位担任管理人的情况下,实际的破产管理工作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该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其在执业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应由其所在单位赔偿。因此这种债务应当是破产管理人自己的债务,由破产管理人用自己的财产偿还。在个人担任管理人的情况下,根据破产法的规定,该破产管理人依法应当参加执业责任保险,因此其在执业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实际上是保险公司的债务,应由保险公司赔偿。因此,不管破产管理人是单位还是个人,其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都不应当作为共益债务不能用破产企业的财产偿还。破产法将这种债务作为破产程序中的共益债务是不当的,应当将破产法的这项规定删除。

参考文献:

1.王欣新.破产法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

2.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债权债务清理篇8

一、关于债务重组定义的比较研究

根据原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第十八条则指出:“本制度所称的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比较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一,原准则强调债务人在债务重组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这是判断对已存在的债务重新安排的事项是否属于债务重组的显性条件。新制度和新准则删除了这些显性条件,但从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事项需由债权人同意的规定可以推测,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仍然是债务重组的重要隐性动因。笔者认为,这一改动主要是为了扩大新制度所规范的债务重组的范围,从而适用修改了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第二,原准则把债权人作出让步作为债务重组的本质特征。让步的结果是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新制度放弃了将让步作为债务重组的本质特征的规定,而将凡是有关修改已存在债务的各项条件的事项,不论债权人是否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是否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统统归入债务重组,按照新制度的规定,采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和原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依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第一,都是以持续经营作为债务重组的条件和目的之一,即债务重组双方都是以债务人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被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为前提,旨在维持和改善持续经营的条件,以便债权人最大限度地维持自身债权;第二,债务重组都是重组双方依法进行的行为;第三,都是对已存在的债务(或债权)作出的重新安排。这些共同点体现了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或基本要素。

二、债务重组方式的比较研究

原准则将债务重组方式划分为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新制度和新准则对债务重组方式的分类也基本上同原准则一致,只是将“以资产清偿债务”区别为以现金清偿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并在新制度上就其会计处理作出原则规定。

三、关于债务重组规范范围的比较研究

原准则所规范的债务重组的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包括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前提下的几种情形:(1)债权人和债务人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现金受偿和清偿债权债务;(2)债权人受偿(债务人清偿)的非现金资产或债权(债务)转为股权(股本)的公允价值低于重组债权(债务)的帐面价值;(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人未来应收金额(不含或有收益)低于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4)组合重组方式下出现让步的情形。

新制度扩大了债务重组的规范范围。由于新制度不再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显性条件和不再以让步作为债务重组的特征,其范围包括:(1)债务人(债权人)偿付(受偿)的非现金资产、债务(债权)转为资本的公允价值等于或大于重组债务(债权)的帐面价值;(2)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人(债务人)未来应收(应付)金额,不含或有收益(含或有支出),大于或等于重组债权(债务)的帐面价值;(3)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应以现金清偿债务,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当属修改债务条件。

需说明的是以上关于债务重组几种情形的描述,均是以原准则所定义的各种概念和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基础的。新制度抛弃了让步概念,也不以公允价值作为非现金资产、股权的入帐价值。

四、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原准则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收益和转让资产损益的界限。如以公允价值为界限,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之间的差额为转让资产损益,债务人重组的帐面价值高于抵偿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将债务重组收益在“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科目核算。债权人以受偿的非现金资产和债权转为股权的公允价值,以及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收金额(不含或有收益),作为入帐价值;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高于上述入帐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原准则相比,新制度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作出了较大的变动。

第一,新制度不再坚持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必须区分债务重组收益和资产转让损益,而是依据两者的综合是收益还是损失分别处理。当两者的综合影响构成企业损失时,统一计入当期损益,在“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科目中反映。当两者的综合影响产生企业收益时,统一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不计入当期损益,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反映。上述处理原则体现了以下理念:首先是简化会计核算工作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遵循了明晰性和重要性原则;其次是体现了国家对陷入财务困难寻求企业债务重组方式的鼓励和支持。债务重组企业产生的资产转让收益或债务重组收益,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是直接贷计“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

第二,新制度规定:“如果接受多项非现金资产的(指债权人,笔者注),应按接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进行分配,并按照分配后的价值作为所接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帐价值。”新制度对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拥有的多项股权入帐价值的确定也有类似的规定。新制度将原以公允价值作为与债务重组相关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计价基础,调整为将应收债权帐面价值分配给多项非现金资产或股权以作为其入帐价值的分配标准,显然是有意识地降低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处理中的作用,消除公允价值对确认债务重组损益即让步的消极(盈余管理);同时,也符合我国各类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尚不健全发达的客观实际,防止公允价值并不公允而造成的偏向,也简化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程序。

第三,新制度对债权人债务人债务重组时涉及的相关非现金资产、股权(或股本)入帐价值进行了重大调整。新制度对债权人受偿的非现金资产和债权转为股权的入帐价值作出了以下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等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帐价值。”“以债权转为股权的,应按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等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帐价值。”(第十八条)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结转。”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总额或股权份额作为股本或实收资本(第七十条)。与入帐价值的调整相适应,债权人债务人债务重组过程中的相关损益的、依据、、类别及核算也作了大量改动。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小于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大于或小于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计入当期损益。以债务转为资本的,按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作股本(或实收资本)的金额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在现金受偿的情况下,应将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应收债权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或以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下,由于其非现金资产和股权应按应收债权的帐面价值等作为入帐价值,故而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

第四,新制度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的规定与原准则相比既有所保留,又有所变动。

1、债权人确认债务重组损失的日期、方法和内容均与债务重组原准则一致。即在债务重组日,按未来应收金额(不含或有收益)小于应收债权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其或有收益待实际收到时,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债务人在确认债务重组过程中产生收益的日期、方法和内容均不变,即在债务重组日,债务人按未来应付金额(含或有支出)小于债务重组前应付债务帐面价值的差额予以确认。

2、新制度仍然遵循了谨慎性原则。当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下存在或有条件时,债权人不将或有收益包含在未来应收金额中,债务人则将或有支出包含在未来应付金额中。

3、新制度仍然将未来应收或应付的利息包含在未来应收或应付金额中,但不对未来不同会计期间现金流量予以折现求现值。这主要是消除折现率的主观选择导致信息失真的可能。这样处理虽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异,但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善,对未来现金流量依据合理的折现率折现也应是可行的。

4、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未发生的已记录的或有支出转入资本公积,也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是与原准则的相关规定显著不同的地方。

5、当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时,债权人未来应收金额(不含或有收益)大于等于重组前债权的帐面余额,或债务人未来应付金额(含或有支出)大于等于重组债务前的帐面余额的情形,符合新制度债务重组定义,理应划入债务重组范畴,纳入到债务重组的规范体系之中。但在会计处理原则上,债务重组时,债权人只做备查登记,债权人债务人均不进行帐务处理,而按一般债权债务进行会计处理。这与原准则不将其纳入债务重组的规范框架中是不同的。

上一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范文 下一篇:债权转股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