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8:47:41

在职硕士论文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大致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季建业马不停蹄地攀升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点。几乎他的官位每提高一级,他的学历也随之提高一级。

恕我孤陋寡闻,见过官员读“在职博士”的,但真没见过能从“在职硕士”,一路绿灯读到最高段位“在职博士后”的。利用十年“在职时间”径直摸到中国高等教育天花板的人,就只有这位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免职的江苏省南京市市长。

事实上,博士已经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而“博士后”并不是一种学历,而只是表明一种工作经历。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般不超过四十岁,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还需要提供脱产证明;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再授予其他任何名义的学位称号,同时“博士后”也不是专业技术或行政职务。

然而,吊诡的是,在当下中国社会,很多人把“博士后”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或许,这就是季建业“在职博士”毕业了还想去读“博士后”的主要原因,更何况他年龄早已超过四十岁,也不可能提供所谓“脱产证明”。

每当看到“硕士”、“博士”这些字眼,我的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些没日没夜坐在教室里,或者黎明前就在图书馆门前排队、抢座位的莘莘学子们。季建业的工作记录表明,近十年正是他一生中最忙碌的十年,身为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市长,每天大会小会、讲话汇报、征地拆迁、挖坑砍树、开工剪彩、出国考察、迎来送往,能有多少时间来读书、应付课程、考试和写学位论文呢?

人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从季建业的人生经历看,他显然是“比别人聪明一点”,但季建业绝不是超人。比如,从季建业的博士论文里人们就发现了破绽:早在六年前就有人提出指控,季建业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他人论文。从被侵权人罗列的证据看来,这一指控有理有据,季建业事后也未做任何回应。此外,依照公众的一般判断,他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博士后出站论文”是否真的由他本人撰写完成,其中依然悬疑重重。

近十几年来,官员们的学历年年跃进,文凭逐浪攀高。可是,这与我们今天所见所闻的事实大相径庭。很多官员平时并不热衷读书,或忙于工作事务无暇读书,但他们却往往能在短期内“”式地取得学位。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准备身居高位的官员们,之所以需要这样一纸文凭,显然为的不是更新知识,而是在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升迁铺路石。

官员学历造假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不但损害了高校的学术风气,助长了官员造假之风,同时也侵占了全日制大学在校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其结果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和信用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年,每当人们谈起中国的大学,一些图案就会浮现于我的脑海。一幅图案是:那些在教授们面前目光焦虑、神情紧张、恭敬谦卑的年轻学子们,他们勤奋好学、求知若渴。另一幅图案是:近年来,中国各地大学的硕导和博导们(以法学和经济管理学专业最为突出)开始成为一些官员的座上宾。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全日制大学的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廉价的文凭又是怎么被出售给这些官员的呢?难道我们的大学就没有责任吗?

【原载2013年11月14日《法治周末・专栏》】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模式

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做好项目建设速度与质量双提升,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提升经济效益,赢得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解析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全企业的管理和全员的管理。全过程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全企业管理强调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全员管理要求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质量问题。

(二)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方法

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是为达到项目建设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一般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实施阶段和检查阶段,即PDCA循环。在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动态的,它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目标、过程和活动的跟踪,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将工程实际状况与目标计划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偏差,采取改变措施,或调整具体措施,或修改预算,乃至修改目标计划,使项目建设正常进行。

二、加油站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一)施工组织设计方面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编制前经过各部门的详细讨论后才能最后确定,要明确工程项目主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明确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在现实项目实施中,项目领导负责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却不负责具体的施工技术操作,对项目工程的了解程度不够深、不够细,对项目复杂程度认识不够,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未融合各部门,尤其是具体操作层面人员的意见。

(二)项目全面管理方面

项目管理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对项目进度、成本或质量进行管理,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既互相关联又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度提前或延迟后会对项目的成本带来直接影响,并不是进度越快越好,项目质量的高低会给项目成本造成直接的波动,而项目成本的多少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有反作用,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质量管控手段方面

建筑施工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不自觉的会根据以往的管理习惯进行管理,对于新的管理手段的应用积极性较低,这会造成加油站导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仍是习惯性的、传统性的,未能按照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进行。

(四)信息技术使用方面

加油站点建设长期以来多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多通过传统方法进行项目各项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资料依靠人工查询,报表依靠人工填写,计划依靠人工编制,数据依靠人工采集等等,尚未达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三全”模式

加油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应是全项目、全过程、全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是基于信息技术与智能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一)全项目的质量管理

加油站要采用工程总承包(EPC)的方式运作,项目部按照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和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搭建,实施全项目管理。项目部职能部门应包括控制部、费用控制部、设计部、采购部、施工部、QA/QC部、HSE部、试运行部和综合部。

(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在总体计划安排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现场施工段与施工工序,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根据总体施工组织,加油站典型单站的关键路径为:挡土墙及围墙施工卧罐区基础施工储罐主体安装罐池施工工艺管线安装电、信、仪安装单机调试、联合试运。每个阶段的工作不是孤立的,在一定时间内是相互叠加的,各阶段的工作是穿插着进行施工,并且相互协同、相互影响。

(三)全人员的质量管理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各部门具体人员负有具体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责任。包含项目负责人、施工经理、专业QC工程师、施工分包商项目经理、施工分包商质量工程师、施工分包商各专业质检员等。全人员的质量控制要求全体人员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对所要实现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把相应的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各个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控制度,使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施工过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跟踪,逐级把关,共同实现质量目标,达到质量管控的目的。

(四)信息化的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实时性。信息系统不仅要对整个项目进程、各个环节实现实时管控,还要通过软件编程及岗位授权将相关工作赋予相应岗位,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项目信息系统与施工方、监理及公司本身建立链接,工程往来可通过信息系统完成。

参考文献:

[1]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24。

[2]周玉龙.耿洪志等,加油站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分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第五期。

[3]王继平,呼市立志学校教学附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研究,津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2008,P26。

[4]李治,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研究,天津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06,P30-34。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10年前,郭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2008年,她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郭晖掌握英、法、日、拉丁、古希腊5门外语,翻译了3部书稿,以及总字数达3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

她有一个梦想,希望到世界高水平大学学习。去年,国家公派留学地方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全票通过郭晖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郭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不能走路也要读大学

1970年,郭晖出生于河北邯郸市,父亲郭荣茂是河北工程学院教师,母亲徐孔镕也在该校行政部门工作。1981年5月,小学5年级的郭晖在课外练习跳远时,不慎碰伤了左腿的膝盖。没过多久,左腿膝盖处出现红肿现象,医生诊断结果是滑膜炎,连续治疗10多天,没有疗效。后来,郭晖被确诊为滑膜结核,结核已扩散到身体的腰部等部位。

当年秋季,郭晖感冒了,发烧怕冷,在床上躺着,后来就发现双腿发麻,渐渐没了知觉。郭晖问妈妈:“我的腿呢?”妈妈愣住了,说:“腿不是在你身上吗?”突然间大小便失禁让郭晖痛苦万分,她号啕大哭:“我成了废人?我不想活了!”

医院大夫说:“孩子瘫痪了,你们去北京看看吧!”得知女儿被确诊瘫痪的消息,父亲几乎一夜之间愁白了头,母亲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父母将女儿转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郭晖进行了第一次手术。这次手术清除了结核症状,但是,扭曲的椎骨仍然挤压着中枢神经。医院方面让回家调养。郭晖只能在床上躺着,无法坐立,也不能行走。妈妈上班前把水、食品、收音机等准备好,让郭晖自己取用。一天,郭晖口渴得难受,她伸手去拿杯子,不料从床上掉了下去,摔得半天起不来。

父亲听北京结核病医院的医生说,孩子虽然瘫痪时间长,但年纪还小,可以再做一次手术。1985年1月,郭晖做了第二次手术,希望去除骨头对中枢神经的压迫。手术30天后,郭晖的左脚大拇指可以动一点了,可没高兴多久就又不能动了。

从首次治疗开始,郭晖就告别了校园。此时,懂事的郭晖心态已平静下来。父亲摸着女儿的头,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虽然不能走路了,但智力是非常出众的,你如果刻苦读书,也许能改变你的命运。”郭晖点了点头。父亲找出两年前的5年级课本,让她自己学习。由于郭晖躺在床上,只能后背垫得高一点才能看书学习,身体疲劳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看。一个星期下来,她的胳膊肘磨破了皮,鲜血直流,父母心疼得直掉眼泪。

郭晖学完初一课本,父亲就将初二课本放到枕边。初中、高中6年的课本,郭晖都是在床上自学完成的,课本上的作业也一个不少的都做完了,遇到不会做的,就查字典和看参考书完成。

“孩子,你想考大学吗?”父亲问女儿。“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呢!” “可我这不能动弹的腿,哪个大学愿意要我呀?”郭晖这么一说,父亲也一下子犯难了。郭晖想要参加高考,可是,她那时仍旧不能坐稳,时间一长,腿会抽筋,后背还会痛得受不了。而且,那时高考需要预选,郭晖不是在校学生,没有预选资格。为了能上学参加考试,郭晖抽出半年时间锻炼身体。

当郭晖准备参加高考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不能同正常人相比,自己半年时间锻炼的身体仍然不争气,腿一抽筋,还会摔跟头。连考场上的椅子都坐不稳,怎么考试?这一刻,她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废人了。

1990年,郭晖在河北工程学院遇到了一位老师,他告诉郭晖可以去参加自考,因为这种考试可以一科一科地考,一科一科地结业。老师建议她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家做翻译工作。郭晖看到了一丝希望,她要努力抓住它。

郭晖第一次参加自考,报考的3门课: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综合技能都是全市最高分。考完试,郭晖自己摇着轮椅,急匆匆地去邯郸市八一自控厂报到,这是她联系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标准是每月60元。郭晖很高兴,她终于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1993年,郭晖获得了全国英语专科自考毕业证书后,开始做英语家教,她教的学生有20多人,学生中学历最高的还有一位硕士生。她把每月做家教的收入交给父母,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有些家长听说郭晖的英语水平非常高,就让她业余时间帮助辅导自己的孩子,每个月给25元的报酬。郭晖很喜欢这份工作,这样可以复习自己学过的知识,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学生们都管她叫“老师”。

年末,郭晖来到河北一家学院应聘教师职位时,校方说:一是身体太差,不能走路;二是学历太低,不能胜任学院教师工作。学校需要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这让她真正地体验到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次求职,让郭晖知道了自己学历偏低,她开始攻读本科学位。1997年6月,郭晖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学士学位,顺利地通过了另一门日语的全国统一考试。当年,河北工程学院办了一个英语硕士进修班,进入该班学习3年后,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郭晖去打听,校方说:“我们只招收已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但自考生如果本科已经取得5门主科合格证者,也可以录取。”当时,郭晖已经取得8门主科合格证,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这样,郭晖在英语本科即将毕业时,又步入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攻读北大博士

硕士毕业后,郭晖再次来到河北一家学院求职,而这一次,郭晖已经取得了自考的本科学历以及在职硕士进修班的资格证明。这一次,郭晖想求得一个心仪的职位,得到的答复却是“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根据规定,不能录用”。残酷的现实,让她再一次感受到找工作不容易。

在求学的道路上,郭晖奋力前行。2003年,郭晖被山东大学录取,毕业时,山东大学授予郭晖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她的硕士论文是《诗歌翻译的韵律问题》,其诗歌翻译方面的造诣连郭晖的导师也钦佩不已。

毕业前,郭晖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这时,从答辩室走出一位老教授,父亲郭荣茂紧张地问:“我女儿郭晖的论文行吗?”老教授显得很激动:“你的女儿是个人才,这孩子答辩干净利落,十分精彩,日后必成大器。”郭晖的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晖渴望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愈加强烈。

北京大学,郭晖视为神圣之地。但是,北京大学能向一个严重残疾、自学成才的女青年敞开大门吗?郭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大学英语系沈弘教授写了一封信:“我是一名高位截瘫女青年,是坐在轮椅上读完研究生的。我想报考您的博士生,不知是不是可行?”10天后,郭晖收到了沈弘教授的回信。信里的话让她既惊喜又温暖:“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北大重视的是学生的学识,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请你不要有顾虑。”

读到沈弘教授的回信,郭晖十分激动。由于她选的英语诗歌翻译是个冷门专业,从事研究者寥若晨星,就连找学习资料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父亲郭荣茂走遍省城的各大书店,也找不齐资料,只好向自己当年教过的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求助,终于获得一套完整的书籍资料。这时,距离博士生考试只剩下75天时间。父亲担心女儿压力过大,就安慰说:“不要有思想负担,这次考不上没关系,咱们下次再考。”女儿只是笑而不语。

2003年3月,郭晖的父母陪着她来到北京参加博士生考试。当郭晖出现在考场时,就有热心的同学帮忙抬轮椅,郭晖很感激,她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5门考试结束。郭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家人相拥而泣。为支持郭晖完成学业,邯郸市残联向她赠送了3000元现金和一部轮椅。

圆梦哈佛

到北大读书了,郭晖的学习、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郭晖的父母商议决定,由母亲到学校照料女儿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在北京打工挣钱养家。

北大宿舍主管人员为郭晖母女提供单独宿舍。郭晖和母亲一起住进北大一栋宿舍楼内。从此,郭晖每天奔波在课堂、食堂、宿舍之间,她抓紧时间,拼命学习。郭晖在北大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在拿系里的奖学金。她要用学识和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郭晖上课前,母亲推着轮椅把女儿送到楼前。旧楼有台阶,需要把轮椅抬上去才行。见母亲推着郭晖来上课,同学们纷纷上前帮忙。由于教室门窄,轮椅推不进去,郭晖只能被母亲背进教室,坐在椅子上。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郭晖一动也不敢动,一节课下来,郭晖苍白的脸上直冒虚汗,累得不行,有时大小便失禁。每次上课的时候,母亲就拿着女儿在厕所用的木凳,在门口等着。每到课间休息时,就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把女儿背进厕所。

对于她的专业,郭晖笑着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消遣,但是做研究则必须下苦功才行。”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英国17世纪的一位叫琼生的诗人,这位诗人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要研究他的作品,首先得能够看懂有关他的书籍资料。所以郭晖在学会英、日、法和拉丁语之后,增加学习一门古希腊语。一年后,学业成绩也名列前茅。

由于郭晖在英语诗歌翻译方面卓有建树,国内外一些出版社开始注意上她。2003年12月,南海出版公司负责人找到她,请她为《海鸥乔纳森》一书担任翻译。郭晖在学习之余,着手翻译书稿。这本书出版后,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

在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她撰写的论文先后获得2004年度北大“挑战杯”论文比赛三等奖。翻译出版了长篇译著《尼罗河两岸》,为出版社校对了9万多字的《战争与和平》丛书分册。

在未名湖畔,坐在轮椅上的郭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师生们投以赞许的目光。团中央还授予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08年8月,郭晖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历和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两次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语言论坛”和“世界诗歌研讨会”。

扛住了命运的打击,一步一步坚强地走向未来,郭晖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社会。她先后获得中国残联的表彰和奖励,河北省政府、省残联授予她“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她“北京奥委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郭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路攀登中,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天遂人愿,郭晖受聘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至此,郭晖用27年的时间,终于“站”上三尺讲台。2009年3月,郭晖开始在河北工程大学教英国文学史。最多的时候,她为一个90多名学生的大班上过课,英美文学、英文诗歌、英文散文,郭晖都教授过。

2012年,郭晖获悉河北教育厅全额资助优秀高校教师赴海外留学的消息,勇敢地递交了申请,成为河北开展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以来第一位申请的残疾人。最终,郭晖的申请获得了国家公派留学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全票通过。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初探

工程硕士教育在所有的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1]。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自1997年开始招生以来,全国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院校目前已发展到218所,招收专业发展到40个,到2007年已有114945人被授予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推广,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质量难免会出现质量不高、浮于形式等现象。

1 工程硕士教育中的质量现状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2]是“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工程硕士的学习,在专业水平、应用能力和个人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3],为科学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从培养的角度来讲,工程硕士的教育成果是显著的,这也达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工矿企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学习、再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但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迅速扩展,教育质量也出现局部下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生源质量

培养单位没有固定的生源渠道,其招生受到企业需求的制约。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来自同一企业或同一工程背景的工程硕士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所以学校没有什么过多的选择,部分学校为创收,对这些人往往资格审查不严,专业基础和综合考试不规范、不严格,超低分录取。

1.2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工程硕士的理论学习时间有限,理论基础学习后,也只是应付考试,做做试题,不能真正领会理论基础的观点与概念。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院校负责人、指导教师还是工程硕士本人都认为外语基础、数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是工程硕士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真正碰到工程中需要用科学理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不能灵活运用了。而最新的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抽象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上的,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1.3 论文水平不高

学位论文最能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工程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工作人员,对论文写作不缺乏工程实例,因此论文选题也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自选题。但部分学生所采用的工程实例并没有采用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其学位论文的理论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当前工程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不被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所看好,有近一半的培养单位研究生院负责人认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性不强。

2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

2.1 学生因素

2.1.1 工作与学习要并举。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行政管理骨干,工作压力较大。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以前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多为较陈旧的观点与提法。他们迫切需要更新理论与专业知识。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做好繁重工作的同时,又要搞好学习,难度相当大,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会有冲突。

2.1.2 年龄偏大使学生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难度加大。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一般都在30岁以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占75%,超过40岁的还有10%[4]。这个年龄段的人与工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为20~30岁年龄段)比较起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也远不及年轻人。要达到与工学硕士相当的理论水平,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2.1.3学科理论结构老化。工程硕士一般是毕业十多年的本科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建筑工程中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十多年前只需要按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按规范考虑一定的安全富余即可满足要求。而现在的规范要求按极限平衡原理和有限元法计算,这从理论上已提高了一个层次。科学技术理论水平的更新,就意味着观点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对正处事业发展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刚刚形成了固定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又要再次更新思维,引进新的思维方式,是相当困难的。

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已成家有了子女。成家立业之后,不仅在经济上需要“养家糊口”,平时还要照顾家庭,照顾子女学习等,这必将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教师因素

大学专职教师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属教学研究性或研究性的。但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是将当前发达的高科技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工程、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工程应用实践与抽象的理论基础的关系,工程硕士的教育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高校的专职教师也需要将高科技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导师指导的学生越来越多,不仅有工程硕士,还有大量的工学硕士。这就很难保证用大量的时间对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

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大部分都是采用双导师制。校外导师多为应用性的人员,缺乏对最新科学理论全面的了解,且一般校外导师都是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工作繁忙,指导时间有限。

2.3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积极性

企业在工程硕士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硕士的生命力所在,也间接影响了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企业参与工程硕士教育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其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首先,科研院所需要向企业证明,参与工程硕士教育能增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制定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案,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其次,部分企业负责人存在人力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却忽视了科学技术只有武装到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某些企业负责人尽管十分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运作上舍得将资金用在设备的购置上,而不愿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甚至认为,人用完了可以再聘,无须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

再次,目前社会上人才的流动性较大,缺乏对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教育事业强有力的利益保障。

2.4 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教育属在职人员教育,采用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不脱产学习。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比较少,这不便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给工程硕士的教育与培养带来不便。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都分散在各个工作岗位,不但学生与导师之间交流困难,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学习心得交流,更谈不上统一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总之,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大量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学生与导师的交流不畅通、学生个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

3 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工程硕士的理论水平

3.1.1 加强工程硕士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工程硕士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工程硕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工程硕士重点建设课程及教材。着手制订并完善工程硕士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专门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选拔出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课程教学能力和具备工程背景并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和指导,并有意识地与学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论文研究相区分。根据工程硕士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基础偏弱、接受新知较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指导。其次,对于企业的兼职导师,目前的状况基本上是处于不要求状态,或是仅有职称等简单标准要求,今后也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定期进行审批,从工程实践经验、基础理论和指导能力及精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否则双导师制度就会流于形式。

3.1.2 加强工程硕士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是所有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现代科学发展,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各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并在实际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强化和放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在特定领域很深入,又要广泛涉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扩充、拓宽知识底蕴,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教学及指导素质。这一点在工程硕士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3.1.3 完善双导师制。由于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客观上造成了学员与校方导师接触较少,影响了校方导师的及时指导。加之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不够,指导起来存在困难。副导师与学员接触较密切、手头工作与学员相同或相近、工程经验丰富等优点就凸显出来。但副导师由于长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够,指导经验相对不足,这种情况下校方导师应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学员将研究引向深入,加强理论总结及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双方导师在优势互补方面十分明显,可以说双导师制度是工程硕士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独有优势。调查显示,5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内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特别是对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47%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为校外兼职导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特别是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发挥了很强和较强的作用[3]。

3.2 利用先进的通信设施,推进信息化建设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比较,最大的特点在于工程硕士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不能及时与学校、校内导师进行当面沟通。采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迫切要求学校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手段,突破时空限制,逐步完善各个环节,以满足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学优点明显,除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外,还具有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减轻学习压力,轻松学习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快捷方便的教育方式。但远程教育需要良好的网络通信设施,对个别网络通信条件较差的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

3.3 加强产学研模式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生产与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科学研究来源于生产实践,是对生产实践过程的本质认识与原理分析。认识是否正确,原理分析是否合理,都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去检验。工程实践的生产需要科学研究的理论去指导,这样可以使生产事半功倍。工程硕士的教育需要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带到工程实践的生产中去,同时又反馈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正是建立它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产学研究模式的构建,首要是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让学生毕业后能真正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理论,解决实践中的工程问题,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其次,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是高校积极参与的动力。再次,工程硕士本身要发挥重要作用,在联系高校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着产、学界优势的互补,并使学校的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使学员的研究由实验室延伸到工程现场;从而真正达到了产、学界的双赢。

3.4 加强工程硕士工作管理,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平台

由于工程硕士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缺乏与教师相互沟通的平台。远程教育也不能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面对面的互动,碰到专业问题不能及时与教师联系。远程教育还缺乏教师当面授课时的互动,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检验。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平台,需要建立教师、科研院所、企业与学生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3.5 制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重在科学技术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其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设置也应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对科研院所制定的课程培养计划还是适应或比较适应,但也有少数研究生(抽样调查约16%)不适应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工程专业硕士来说,掌握必要的法律、经管、文学等公共常识也是有必要的(抽样调查约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同时,对于专业内部不同的研究方向,课程的设置也应有所差别。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应遵循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材、强调学科结构的系统性、重视在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等原则。

3.6 结合高校资源,突出特点,创立品牌

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与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与保证。即使在一流的综合性高等院校里,所有招收工程硕士的专业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相当不容易的。对于大部分科研院所来说,突出专业特点,创立自己的品牌工程硕士专业,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方向。

3.7 把握工程硕士培养的生源质量关

招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口。首先,要扩大宣传。可以借鉴高考招生的成功经验,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宣传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其次,在扩大宣传、优化生源的基础上,严把招生关。要严格报考条件,要把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招进来;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强调覆盖面;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面试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着重考察其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把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员录取进来。这样方能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3.8 规范培养过程

首先,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工程硕士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分散消化、分段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设实践可根据学员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主要的课程教学环节一定要保证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学、实验、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给工程硕士学员补充知识、技术手段、检测手段等,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其次,要有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既要注意保证水平,体现与本科生教材的不同,又要照顾工程人员的实际应用。再就是把握好进校环节,一般的课程学习在学员单位进行,这样可兼顾到学员在岗工作,但有些课程必须在校内完成,而且要严格考核环节。

3.9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工程硕士科研院所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程硕士的培养和管理。要制定出符合工程硕士特点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以及一系列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异地工程硕士班的管理,以规范整个培养过程。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好工程硕士的培养基地,共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4 结论与展望

4.1 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纽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对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显得更为关键。

4.2 工程硕士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水平。教育质量抓不上去,教育浮于形式,最后极有可能出现“出钱买文凭”的现象,严重影响在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4.3 科研院所与企业双赢的结果是他们之间进一步合作的前提。让所有参与者都得到应有的权利与利益,才是工程硕士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4 调动企业参与工程硕士教育的积极性与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抓好工程硕士教育创造了条件;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更加促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与加强工程硕士质量教育等两项工作同时并举,相互促进,才能为构建良好的产学研模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华.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 (4):18~21.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 www. moe.省略/

[3] 马朝晖.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研究[D]. 重庆大学, 2006.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66-03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过去一直定位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1991年国家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旨在改变研究生教育类型单一的不利局面;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改革,扩大了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1-2]。目前,我国已设置40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年招生总数从2009年的11%提高到2015年的50%左右[3]。目前,全国已有51所高校设置了安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与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差距;(2)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缺少职业性,与学术型硕士没有区分度或者不明显;(3)师资队伍不足,“双导师制”落实差强人意;(4)生源结构单一、质量相对较低、学生认同度还不太高;(5)校外创新基地还不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南华大学于2006年获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学校在该领域最早开展铀矿山通风与辐射安全、核电安全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形成了以铀矿冶通风与辐射安全、气载放射性安全监测技术、核电站安全人因工程、核电建设安全技术管理等具有核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拥有“国家核应急教育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该专业领域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学校还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每两年联合培养40名左右的安全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近年来,学院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5]。

二、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流程,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6]。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其中培养目标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着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研究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处于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7]。本学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前后经过两轮的修订和优化,修订过程中主要调研了兄弟院校的做法及结合了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使该目标能满足国家和行业需求,特别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南华大学对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要求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生产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火灾与爆炸、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现代生产企业以及各类安全机构服务。

第三,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拥有扎实的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多种能力:(1)有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安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进行安全系统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4)有根据安全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5)有多种安全科技训练的综合能力;(6)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7)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深层理解;(8)有很强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外语能力;(9)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知识;(10)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实现以上全部10项能力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大部分要求,或者在培养过程中要求相关方注意培养学生以上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经过两轮的修订,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低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必修,不计入总学分。总体上来说,课程的设置较好地体现了南华大学的核特色。

此外,学院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以丰富研究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作了“台湾核电发展与核专业人才培养”、“改变观念,夯实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铀矿通风技术体系”、 “大气扩散物理模拟技术与进展”、“人因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概述”、“铀矿开采中的辐射安全”和“安全核能源的发展与可替代前景”等学术讲座,这些学术讲座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进一步彰显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办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导师),文中没有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讨论和研究。

在近年来,安全工程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先后从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和培养了数名安全工程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如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核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博士。安工系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超过80%,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接近50%。毕业于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博士加入可以优化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队伍,增加师资的多元性,改进教学效果。

在校内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学校在岗位津贴的评聘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导师有一定的要求,学校的关键岗位中的第九级、第十级岗位都要求是硕士生导师,且必须领衔指导一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安全工程系先后有四名年轻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进一步充实了导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8]。安全工程系近年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中核272有限公司、中建一局等,经费由学科建设平台经费进行资助。近年来,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七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六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五位教师取得高、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核272有限公司、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和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十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近年来指导十余名硕士毕业,成效显著。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院建设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与中核272有限公司建设的“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AP1000建造安全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与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年来,有10名学生在基地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且情况较好。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的论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硕士论文情况一览表

三、成效

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表现在:

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优化,能满足国家发展和核工业发展的需求。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明显的核特色,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对课程体系形成有效补充。第三,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硕士点办学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目前,安全学科领域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硕士生导师1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20多项,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年均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150余篇,出版专著6部。第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地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系统内就业渠道拓宽。2014年有2名学生分别就业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2015年有3名学生分别就业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深圳凯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核电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四、建议

第一,文中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进行改革。

第二,结合学校的核特色,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外实习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三,该学位点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工作:(1)课程库的开发与建设;(2)实习基地的拓展与巩固;(3)提升导师的科研能力,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培养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筱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

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

[2]杨国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

浅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

[3]崔华华,刘信鹏,施晓娟.权力制衡理论视角的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重构[J].研究生教育

研究,2013,(5).

[4]李向阳,蒋复量,旷梅华等.“铀尾矿库退役治理

技术中心”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J].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5]蒋承,罗尧.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研究[J].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14,(4).

[6]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7]杨秋波,陈金龙,王世斌.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目标生成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

[8]张斌梅,林荣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料库 文学作品 分析方法

借助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是近些年出现的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应用。这些分析主要集中在对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英文文本)的分析上。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语料库为依托,进行一些指标的统计。包括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句子数、平均词长、平均句长、句长标准差、段落数、平均段落长、段落长标准差等。其中形符数指的是文本中词语的个数,与句子数一起反映文本的篇幅;类符数指的是文本中词语的类别数,单独来看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与形符数一起构成的类符形符比(也叫词汇密度)则反映用词的多样性和语体的正式程度。由于不同容量的语料库类符/形符比不具可比性,故一般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衡量语料库的词汇密度。语体越正式,词汇密度越高;反之,词汇越口语化,密度越低。平均词长是反映用词的常用性程度和文本难易度的一项指标。而平均句长与句长标准差则反映了文本句子的长度,是否比一些简易文本的句子要长。

肖普勤 黄凤枝(2005)认为语料库除了可以进行上述文本总体特征的统计,在主题和情节、人物刻画以及修辞分析方面也有用武之地。如可以通过关键词词表了解文本的关键信息(包括故事主题、主要人物、时间地点、背景、一些重要的描述性信息等)和主要情节(杨建玫2002 有例证),如可以通过词图理清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等各环节,如可以借助人物关键词来认识包括外貌、活动、性格、心理在内的人物形象,如可以通过确定适当的检索项辨识作品中修辞方法的使用情况。

上述指标证明了语料库量化分析的这一优势,除此之外,李晋 郎建国(2010)认为,语料库工具在发现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验证理论模式、支撑以往的文学评论、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宋沁潞(2008)认为,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数理统计与分析的方法来考察某个作家的语言特点,可以为文学的计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开拓语言学与文学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认为,语言研究者借助于料库检索工具可以观察到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很多语言事实,能够对语言本身进行更加客观的描写和解释,增加解释的说服力。针对文学作品中的词汇,他们还进一步指出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语料库手段分析文学作品词汇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增强选词、用词的能力,从而提高对外国语言文化的欣赏水平。

尽管语料库是一种新颖、快捷、有效的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但前人也已看出其存在的不少缺陷。比如宋沁潞(2008)中提到的论文写作的几大难点都与语料库有关,一是用分词软件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后存在大量错误,需要使用人工干预的方法进行校对;二是小说中涉及到的很多专有名词,超出辞典范围之外,很难通过分词软件进行识别,增加了研究难度;三是在小说中创造性运用的词语单靠计算机很难识别,必须进行人工干预进行查找。该文最后针对用语料库分析作家的语言特色这一点上还提到,研究一个作家的语言特色除了他使用的词语之外还应该包含句法、句式和修辞方法的选用等方面,而这些研究仅仅使用语料库和统计的方法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提出了语料库的另一个不足,即建立费时费力,且研究方法比较复杂,不易在短时间内普及。

笔者总结了一下上述观点,概括出使用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的四个主要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包括迅速便捷;采用量化分析手段增强解释的说服力;提供文学作品分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及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不足包括会出现分词和标注错误,需要进行人工校对;语料库分析能力有限;语料库建立费时费力和语料库研究方法复杂。

笔者认同曹莉敏 李海滨(2010)的说法“语料库方法仅仅是对传统文学篇章分析的一种补充”,认为语料库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有限,且以较浅层次居多。如宋沁潞(2008)虽在其硕士论文中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利用语料库分析金庸小说的语言,但分析也仅仅停留在对高频字(词)、低频字(词)的研究上,得出的结论如“金庸小说共使用了三万左右的词条,其高频词都是单音节词,结构助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占了很大比例。……低频字主要出现在金庸小说的专名、诗句、奏章中。这些低频字很多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生僻字,这部分字的使用一方面说明金庸文字功底的深厚及其文史知识的广博,同时也进一步说明生僻字在构词方面的缺陷。……通过《鹿鼎记》中用词与《现汉》中词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金庸所使用的词语主要还是以典范的现代汉语为基础,为了创作的需要在专有名词、习用语、成语、拟声词等方面有所创新。这些创新的词语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反而因其大量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汇,或者将成语或俗语改造后使用,使得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这一点来讲,这也是金庸作品得以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结论,或者显而易见,并不需要通过语料库检索这样的方式加以验证,或者对于金庸小说语言特色的研究并无太大价值,例如文章的第四章 金庸小说语言特色分析就不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的。笔者认为全文与语料库相关的部分,只有两点可算作闪光之处,一是作者在人工校对的过程中,发现了金庸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用法,并通过分析该用法发现人物的形象特点,如“羞月闭花”、“一言既出,死马能追”等词刻画出了韦小宝胸无点墨,语言粗俗的特点。二是作者认为金庸语言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作品中大量的重叠形式,包括动词、形容词、量词等的重叠,具有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的价值,但同时指出,目前使用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却又无法将其一一挑出从而进行研究。

另外,曹莉敏 李海滨(2010)中对《金锁记》一文一些意象词,色彩词,叠音词,象声词以及人物塑造的分析,其实已经脱离了语料库本身,因而笔者认为使用语料库并无多少意义。

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在利用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辅助分析时需要时刻牢记的一点。语料库可以从大的、较为概括性的方面,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总结文学作品的一些大致特征。如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可以通过自建语料库与Brown语料库对比分析后得出,《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所用词汇普遍短小,词汇密度较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多采用动词,句子简短,叙事简洁、平实,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再深入一些可以得出动词中一般过去时的高频使用突出小说神秘感,与吸血鬼和人类相恋的主题不谋而合,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分析也仅限于此,更加细致的分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的体会。笔者还有一点想法,即语料库分析的方法比较适合篇幅较长,或某个作者笔下的一系列的文学作品,这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靠性较高,若对一则短篇小说进行语料库分析似乎就有些多此一举了。

结合语料库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笔者认为这可以作为随着时展产生的一种新手段,新方法来看待,但由于其较为粗略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此,更不能认为它能替代传统的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分析。我们“唯有深入地阅读和分析文本,熟悉包括创作背景等及文学评论界的研究现状在内的内容,才能发现并充分论证文本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曹莉敏 李海滨(2010)基于语料库的《金锁记》语言学分析,《语文学刊》第7期。

[2]贺亚男(2009)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语篇分析――以《外婆的日用家当》为例,《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3]李晋 郎建国(2010)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第2期。

[4]梁健丽(2009)1997――2007年语料库研究标题分析报告――从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标题看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和趋势,《吉林教育》第10期。

[5]宋沁潞(2008)金庸小说语言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肖普勤 黄凤枝(2005)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分析方法初探,《外国语》第8期。

[7]杨建玫(2002)《警察与赞美诗》的语料库检索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8]杨秀珍 续娜 刘美瑜(2010)基于语料库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词汇特点初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9]张海云 谢群芳(2010)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检索分析――以越南中篇小说《志飘》为例,《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考试都合格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都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都承认了职业资格,还能不是心理咨询师吗?但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心理学专业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心理学专业成为大学中的热门专业,心理咨询师考试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西方有快餐,中国有各种考试速成班,教育培训机构更是不遗余力地举办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师考试速成班,使得心理咨询师像汉堡一样一拨接一拨地“新鲜出炉”。甚至很多培训机构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仅速成,还可以包办,这使得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真的就是心理咨询师了吗?据了解,考了证的教师中有极少的人是心理学专业或者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兼修的教师,而大部分是学校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我曾经问过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你为什么要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他们通常有三种回答,一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如果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第二种是觉得心理学很神奇,学过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第三种是因为自己做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需要,而且学校也支持鼓励。第一类人是想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第二类人是出于窥探别人想法的目的去学习的,第三类则是工作中的需要。现在很多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有些在网上办各种咨询网站,提供收费咨询,有些在生活中给别人提供所谓的“心理帮助”。

笔者本科是教育学、心理学兼修的学校教育专业出身,在职硕士读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顺利地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是我从来不敢自诩自己是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在学校通过实践验证学习过的理论,然后运用学习过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咨询教师。

很多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都做着不太专业的心理咨询。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个脸上长青春痘的男孩找我做咨询。这个男孩是经朋友辗转介绍的别的学校的学生,他是被父母逼迫、不情愿地来的。来到我面前的他一副非常不友好的态度,直接对我说“老师,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会说‘男孩子长大了,都会长青春痘的,等痘痘破了,自己结疤了,就好了’”。我很好奇地看着他,问他:“谁跟你说我会这么说的?”“我又不是没有去做过心理咨询,我班主任就是考了心理咨询的什么证,跟我这么说的,和我妈说的是一样的。你们都说得很轻松,如果让痘痘长在你们的脸上,你们试试看谁还会这么说!”连珠带炮的一连串话让我一下子愣住了。他一连串的回答表明他从心理上对抗心理咨询,也排斥我。他认为我会和他的“心理咨询师”班主任有同样的说法。我开始试着转移话题,问他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上高几,学习成绩怎么样等。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一一作了回答。然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找班主任做心理咨询,他说因为觉得脸上长的青春痘实在是太多了,怎么也治不好,走路觉得大家都在看他,坐公交车也觉得车上所有的人在盯着他的脸,为了避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碜”样,平时基本上不出门。现在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要是父亲没有这种基因,他就不会长痘,就不会被别人笑话,所以和父母关系紧张。看着自己的脸就觉得已经毁容了,生不如死。他的想法吓坏了父母,因为机缘巧合,他父母偶然听亲戚说起我给他们的孩子做过咨询,很有效果,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带来的。

面对他的不友好和拒不合作,我开始向他讲述了我高中时的苦恼:脸太大。因为脸大,我那几年除非逼不得已的寸照,其他照片一概不照,怕自己留下丑样;谁要是说我脸大,不管是不是善意的,谁说我我就跟谁急;也曾经抱怨过母亲,为啥不把我生成父亲那样的瓜子脸,偏偏生成大大方方的“国”字脸。

他听了这些话抬起头来,不相信地看着我。我指指自己的脸问他:你说我的脸是大,还是小?他说是挺大的,挺方的。他的态度开始有所缓和,我告诉他,他所面临的问题是青春期自我关注。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都会产生自我关注,而且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都是与自己相貌有关的方面,比如说身高、胖瘦、脸型、体型等。有的人关注程度轻一些,有些人则会出现过度的自我关注,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半信半疑。我建议他回去之后,采访一下身边的同学,然后再来找我。一周后,来到我面前的他明显地高兴了许多,对我说他问过同学了,同桌最痛苦的是个子矮,说宁可长一脸青春痘,也不想长得跟个土豆似的;身后的女同学说最痛苦的是太胖了,虽然一直在节食,但是腰上的游泳圈还是一天比一天大……接下来的咨询就简单多了,三次咨询之后,他昂首挺胸地离开了。咨询过程中,破冰的关键就在于我准确地指出了他的问题属于青春期的过度自我关注,并适度地做了自我开放。他的班主任虽然也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是他的心理学知识仅限于应考,并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所以没有把握住咨询的突破点。

同样的感触不止一次。某次参加心理教研活动的间隙,和两个同样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聊天,其中一个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一个是中文专业的本科生,但两人都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聊天中,我们说起各自的咨询经历,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我谈到对“习得性无助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中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立刻问我,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我很惊讶,因为这之前有一次,在我们俩共同参加的一次考试中,就有一个案例涉及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我问她当时是如何作答的,她说自己就是随便胡诌了几句。我很愕然,假如当时她面对的是一个学生,而不是写在纸上的案例,她也会随便胡诌几句吗?后来我们又聊起了如何自我成长,谈及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高中课堂提问中的社会助长研究”。她一听,立刻问什么是“社会助长”,我和那位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哑然失笑。这位中文专业的老师,也许真的认真地学习过心理学知识,但是那种学习仅限于应付考试,当考试成为过去时以后,那些仅有的心理学知识又还给了培训机构。

这也许仅仅是我遇到的个别案例,但是我觉得,既然我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那就是进入了心理咨询的大门。当我们给别人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应该真正地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咨询,真正做到有理、有据、有效,而不是进行那些“知心姐姐”“热心大妈”似的空洞的劝说。虽然实践可以带给我们经验,但是与其单纯地等待咨询经验的积累,不如将经验积累与理论充电相结合,加速我们的成长。希望每个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都不要把获得职业资格证作为一个终点,相反它应该成为我们继续成长的起点,我们应该在平时注重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知识的积累,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心理咨询师”。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台资企业;工程技术类员工;高学历员工

AbstractTaiwanese-invested enterprises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Zhujiang Delta Region, the IT manufacturing ones among them are now suffering a increasingly worse problem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employee's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mobility. Selecting the M company, a typical one of these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ing object,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corresponding factors of those high-degree technical-engineering employees, dug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job satisfaction and put forward nine improving strategies.

Key wordsJob satisfaction; Taiwanese-invested enterprise; Technical-engineering employee; High-degree employee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在所有的人力资源中,高学历员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人才竞争越来越国内化,如何吸引、留住和管理好高学历型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和组织在管理工作中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也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三十年。而在外资中,台资IT制造型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巨大、员工数量众多。但在这些以制造为主业的企业大规模运营的同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的一个典型问题便是人员流动率太高尤其是工程技类的高学历(大学专科、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情况更为严重。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频繁的流动,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负担和经济损失,让人力资源部门和职能部门不堪重负。

Porter&Steer(1973),Mobley、Horner&Hollingsworth(1978)等认为工作不满意是员工实际离职行为前的一个关键步骤和意向。Price(1977)、Arnold&Feldman(1982)、黄英忠与赵必孝(1994)等指出,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预测员工离职倾向甚至是离职行为的重要依据。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业已证明,有效的测量和分析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能够合理和有效的预测员工个体的离职倾向或该方面的趋势的。另外,尽管从整体上来看员工的离职行为是必然存在而不可能避免的,但从个体上来看,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单个员工的离职行为却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本课题从现实的状况出发,选取了珠三角地区台资IT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展开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寄希望于通过调查和实证,发掘出在珠三角地区台资IT制造型企业工程技类高学历员工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改善的方面,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通过对位于珠三角的大型台资IT制造型企业M公司的工程技术类员工进行调研而展开,调查对象涵盖到该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类部门,抽样样本占样本母体的22%。课题中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课题的重点是调查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度。

1.工作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

本课题将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以下5个方面:

①员工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资、职务等级、地域羁绊、经济羁绊等8个变量,其中地域羁绊和经济羁绊是本课题研究别提出的概念。

②组织宏观因素及员工个体与组织宏观因素的适应性,主要包括公司状况与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薪资等因素。

③组织微观因素及员工个体与组织微观因素的适应性,主要包括领导形态、工作环境、工作执掌&执行、团队形态、部门气氛及个人与同事关系等因素。

④员工个体心理过程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公平感、成就和成长需要等因素。

⑤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2.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作满意度的测量一般有单维和多维之分。本课题中采用的是多维的测量方法,从9个构面着手,对每个构面都取得一个相应的的满意程度得分,然后将各要素的得分进行乘积后开9次方而得出整体的工作满意度。每个构面满意程度的取值范围都在1~5之间。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基础来自于Vroom(1964)、Amold & Feldman (1982)、JDI(1969)、JSS(1997)、陈云英&孙绍邦(1994)、冯伯麟(1996)、刘金钵&邢明杰(2001)、冉斌(2002)等人的研究。

3.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本研究采用Minitab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具,所采行的统计和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子方差(One-way ANOVA)分析。两种方法中,可信区间设定的都是95%。

4.样本统计性描述

本研究中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共收集到有效样本238,包括在职员工样本176个和已离职员工样本62个。数据分析表明,这些有效样本的关键属性像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务等级、工作年资、工作部门与生产线的联系关联度、部门类别等,分布都比较合理,基本上同实际总体母本成比例。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小结

从上面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在珠三角地区台资IT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中,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于员工个体层面及其所服务的公司和部门层面,而外部环境因素拉力效应强度同工作满意度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P值=0.084,Pearson相关系数=0.112)。

员工个体因素中,年龄(P值=0.017 ,Pearson相关系数=-0.154)、年资(P值=0.003,Pearson相关系数=-0.194)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别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相关性(P值=0.015,F值=5.98),男性的工作满意度比女性要低;其它的因素,包括学历(P值=0.081)、婚姻状况(P值=0.855)、职务等级(P值=0.314)、地域羁绊(P值=0.379)、经济羁绊(P值=0.067)等同工作满意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组织宏观因素及员工个体与组织宏观因素的适应性方面,公司状况与发展前景指数(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549)、员工个人同企业文化的适应性程度指数(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368)、管理制度的优越性与合理性程度指数(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578)、薪资和福利的优越性指数(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681)等因素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同时,管理制度(P值=0.000,F值=7.24)和企业文化的类型(P值=0.000,F值=11.07)也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方面呈明显的相关性。在管理制度类型方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越人性化越自由,员工的满意度越高;在企业文化方面,积极竞争或合作型的企业文化比规矩迟缓型的企业文化更能让员工满意。

组织微观因素及员工个体与组织微观因素的适应性方面,工作环境的优越性(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527)、员工同部门工作执掌&执行的适配性(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814)、员工对领导形态的认同感和适配性(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331)、员工对团队形态的认同感和适配性(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644)、部门气氛及个人与同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390)等因素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此外,员工的工作部门(P值=0.021,F值=2.94)、工作同生产线的联系关联度(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645)、领导形态类型(P值=0.000,F值=8.02)、团队形态类型(P值=0.000,F值=12.000)等因素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相关性。员工同工作与生产线的联系越密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在领导形态方面,民主型或技术权威型的领导更能赢得员工的高满意度;在团队形态方面,团队合作越密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

员工个体心理过程相关因素方面,员工体验到的公平感(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714)以及成长与成就需要的满足程度(P值=0.000,Pearson相关系数=0.798)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四、关于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结合台资IT制造型企业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为有效提高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出以下9点建议。

1.加大对年龄比较大、年资比较长的高学历工程技术类员工的关注力度。数据表明,年龄、年资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这类员工已经成为部门的骨干力量,同时他们也正处于一个买房安家的关键时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让他们留下来,对公司的人员稳定是非常关键的。

2.加强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尤其是在对高学历工程技术类员工的管理方面。台资IT制造型企业,往往比较偏重于接近军事化的管理制度,这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这些企业的超大规模和庞大的一线员工(操作员层次)群体。但在具体的管理制度方面,应该考虑到高学历员工工程技术类的背景和工作特质,给他们以足够的发挥余地和自由度,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优越、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空间和工作环境。

3.在企业文化中注入积极合作或有利于员工积极合作的企业文化因子。高学历的工程技术类员工更倾向于高度竞争型或团队合作型的企业文化。所以,应该在企业文化中注入适当的因子,以便于让工程技术类职能部门从部门工作执掌的具体实际出发,鼓励员工间这种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充分调动部门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工作创造性。

4. 适度提高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的薪资和福利水准。工程技术类高学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获得往往是需要员工个体特别的付出的,所以,他们也会相应的要求在薪资和福利方面享受到相对优越的回报,否则他们的满意度会极大的被降低。

5.建立合理的奖赏和激励制度。在相同的样本测试中,工作开心和工作成就感排在薪资和个人能力提升之后,是员工看待工作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其实这种奖赏和激励,关键是是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合适的执行,并不需要耗费多少经济成本,但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工作成就感,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6,建立合理的制度或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公正性。这种合理的公正,应该包括部门之间的公正和部门内部的公平,设计的内容至少需要涵盖到薪资和福利、工作的分配、人员的升迁、特殊成长机会或培训机会的分配等几个方面。

7.具体职能部门应该努力提升部门员工的技能。工程技术类部门应该根据员工个体的工作特性和个体特性,为他们做合理的安排从而让他们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必须注意的是,对每个员工而言,把自己原有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转移给其它人同个人自己突破原有的知识瓶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这2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才会让部门员工整体都有机会成长,从而都会有较高的满意度。

8.加强企业尤其是职能部门的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工程技术的员工,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区解决工作中的某些极具挑战性和难度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往往能让员工感受到部门和团队的重要性和吸引力。数据显示,任务-合作型和教练-队员型的团队形态因为能在较大程度上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让员工感受到更大的满意度;同时,融洽的部门气氛和人际关系,也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有利因素。

9.选择合适的主管来带领工程技术类的部门。民主型和技术权威型的领导往往能够发挥他们在统御权和专长权方面的优势,加强领导的内在影响,加大员工在理性崇拜和感情方面对领导的依附感和跟随意愿,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向征,曾国平 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学历员工满意度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2期

[2]王竹青 企业高学历员工需要特征研究[J],探索,2002,(2):101-102

[3]汪彩玲 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郑州市场调查数据,星火论坛,2004年第1期

[4]时勘,卢嘉 工作满意度与公平感、离职意向的关系的研究

[5]蔡昆源 华进集团员工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硕士班硕士论文,2000

作者简介:陈明寿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主管

特别鸣谢

在职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当今世界独有、中国唯一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稳定新疆、建设新疆、繁荣新疆的一支关键力量。作为兵团高等教育的龙头,石河子大学担负着兵团“人才库、思想库、智力源”的重要任务。正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将对口支援我校纳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整体规划中,并作为北大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落实。天津大学也将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本着实事求是的校训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支援高校也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支援我校。石河子大学更是将对口支援工作当作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深入挖掘对口支援的各项资源。

五年来,石河子大学以对口支援为契机,抓住机遇,统筹规划,乘势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2005年我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在新疆率先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博士点从无到有,已建成4个博士点学位授权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取得立项,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文科硕士点申报成功,留学生教育和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位居新疆高校前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美誉度迅速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校正一步步朝着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开放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对口支援工作在我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北京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成果丰硕

(一)名校名师支教,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建设明显改善

五年来,北大先后有100多位学者、教授来我校讲学、支教。2003-2005年教育部实施“李嘉诚基金会重点课程教师选派计划”,北大派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30位教师来我校支教,重点支持我校新办专业,使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在短期内都得到提高与完善。我校给每位支教老师配备了1-2名助教,使这些青年教师足不出校就可得到名师们的指点。一批批北大教授来我校支教的同时,将北大百年名校的精神在我校传递。中文系孟二冬教授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支教期间,他忍着病痛坚持完成了支教任务,最终咳血住进医院。他在我校支教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总书记为孟二冬同志题词:“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北大精神孕育培养了孟二冬,同时,他对学生高度负责、对科研锲而不舍、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我校得到了升华。

名校优秀教师群体所传递的奉献精神与我校一贯秉承的艰苦奋斗的兵团精神高度融合,这两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校的教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校教师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决心明显增强,我校教师流失率从2000年的10%下降到2006年的1%。

(二)实施“文化西援”工程,开展“名校名师讲坛”,校园学术氛围空前浓厚

“文化西援”工程是北大对口支援的文化盛宴,是弘扬学术精神的主阵地,是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柯杨、原北大校长吴树青、著名学者梁柱、陆俭明、阎步克、魏英敏、曹文轩、王晓秋、胡壮麟等在内的31位专家学者先后到我校开展了66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伦理学、经济管理、医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听讲师生多达三万余人次。“文化西援”工程引起了新闻界、学术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新疆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名校名师讲坛”掀起学术高潮。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带动科研和学科建设,2007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名校名师讲坛”计划。邀请北大、天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名家名师来我校开坛讲学。从2007年4月至10月将陆续有40位国内一流学者来我校讲学,为我校十年并校庆典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学术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对口支援工作伊始,我校就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对口支援的中心任务认真落实。五年来,石河子大学共派出120余名教师赴北大进修,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7人作为师资后备力量前往北大学习。200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重点为我校培养高层次教师。目前共招收我校21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占目前我校攻读博士学位教师总数的18%。

(四)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以科研为突破口,四个学科取得重大突破

对口支援工作伊始,北大确立重点扶持我校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四个专业。五年来,四个专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药学方面,在北大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申报新专业1个、硕士点1个,立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级重点实验室1个,合作申请国家“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联合申报部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生物技术方面,两校共建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综合类、设计类实验课程的开出率,申报国家“863”转基因项目获得立项。计算机科学方面,我校教师与北大教师合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采取共建EDA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室、计算机联合实验室、实施远程授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在自治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课程评估中,我校名列第一。汉语言文学方面,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我校成立了文学艺术学院,改变了我校文轻理重的局面。2006年6月在北大的帮助下,文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文学与文化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区的专家、教授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在北大的带动下,我校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层次显著提高。在国务院学位办第九、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我校共获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32个硕士点,博士点和文科硕士点取得零的突破,我校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五)举办干部培训班,互派干部挂职,干部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北大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知识信息密集的优势,于2004年10月为我校中层干部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我校42名机关部门、各学院、直属和附属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了培训。短期干部培训开拓了我校干部的视野,转变了我校干部的思想观念。北大还通过与我校互派挂职干部,帮助我校提高管理水平。北大先后派东方语言所所长赵杰教授、校长助理于鸿君教授出任我校副校长。根据我校需求,北大派出研究生院彭万华、国际合作部潘庆德、药学院李长龄、政府管理学院王磊担任我校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挂职干部们管理经验丰富,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思路明确,管理方法科学,既能出成绩,又能带队伍,为我校的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北大接受我校10名中层干部到相关部门挂职,加强了两校干部交流。

(六)积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毕业生自愿留疆工作人数逐年增加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口支援以来,我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本科学生赴北大插班学习,感受北大名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我校联合北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进了两校学生间的友谊。2003年,两校学生开展题为“西部开发,教育先行”的同台演讲,以“相约在西部”为主题举行了两场文艺晚会。此外,应北大邀请,我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作品在北大图书馆展出,我校学生参展的87幅美术、摄影作品受到北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2003年12月,应北大邀请,我校5名优秀学子赴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实习营”活动。我校每年接受北大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团来新疆兵团进行社会实践,加强了双方学生的交流。通过开展活动,与北大学生交流对话,开阔了我校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我校学生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随着我校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疆及兵团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大,让许多内地毕业生看到了巨大的创业空间和自身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口支援五年来,一批优秀的内地毕业生志愿“服务地方经济,投身西部开发”,到新疆和兵团基层农牧团场建功立业已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一大亮点。西部大开发人才需求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我校创设的教书育人的内部环境共同作用,促使教育留人扎根西部的新的人才流向机制逐步建立起来。自2003年以来,学校毕业生中自愿留疆工作的内地生源人数和比例不断扩大。2003至2006年内地生源毕业生中在新疆和兵团就业率均在53%以上,2006年达到了70%,截止目前已有2084名内地生源毕业生扎根在了西部,不少学生已成为新疆及兵团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七)开放办学,扩大交流,石河子大学声誉明显提升

对口支援之初,北京大学就积极帮助我校做好外事工作。经北京大学牵线搭桥,我校已同日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岩手大学、韩国忠南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欧亚太平洋地区大学合作中心等多所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学者和学生交流、交换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科研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面与上述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校接待国外友好院校访问团近30批次,接受日本岩手大学赠图书700册,与国外高校合作科研项目2项。北大还介绍国外基金资助我校教师到国外研修,和我校共同组团参加国外和港台学术交流活动。自2004年起我校开始发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已培养巴基斯坦、韩国、日本留学生百余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外引内聚,我校五年来的外事活动量超过了建校以来外事活动量的总和,形成了开放办学的局面,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八)物资捐赠,资源共享,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北大组织出版社每年向我校捐赠新版图书,动员全体教师为我校捐赠自己的出版著(译)作。五年来共捐赠图书一万四千余册。由北大牵线,北京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石河子大学图书馆签署了三校学术资源共享协议。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向我校开放了网上电子资源,北大图书馆在外文全文期刊查新上给予我校支持和帮助。

为改善我校办学条件,北京大学方正集团向我校捐赠了100台电脑建立了“第五微机实验室”。北大向石河子大学化学系捐赠价值30万元的化学实验设备。北京大学资源集团向我校捐赠了40台NC机和4台服务器,由北大牵线,美国明导公司向我校捐赠了价值1亿元的计算机软件,三方建立了美国明导公司一一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成为新疆电子设计第一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天津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注入新鲜活力

(一)两校互访频繁,重点突出

我校校领导先后多次赴天津大学访问,就对口支援工作与天大领导沟通交流。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先后组团赴天津大学寻求支持与合作。2006年6月22日,天津大学校长率代表团来我校,落实两校的对口支援协议工作,并签订了两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协议书。11月23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元英进、党委书记冯亚青率相关专家教授等一行13人来访我校,就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召开科技洽谈会。2007年4月,来自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化工学院和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的领导、老师一行12人参加天津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联合招生的工程硕士班开学典礼。

(二)人才培养措施得当,力度显著

天大化工学院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签订联合开办“化学工程类专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班协议,并于2006年在我校招生。经过组织报名、考试,目前已有我校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的22名教师、工作人员被录取。该工程硕士班的开办,对于我校提升化工专业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帮助兵团培养高水平化工人才,适应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二产、三产转型等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今年,我校化工学院教师徐晓琳考取了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免收全部学费。为帮助石河子大学提高英语语言学等专业的教学水平,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还与我校外国语学院决定为我校联合培养单考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天大研究生院和社外学院领导、教师等多次来我校组织报名考试工作,该班今年招收我校15名教师作为师资培养。同时,天津大学接受我校选派的第一批工科类5名教师赴天大进修。2007年4月,天津大学聘任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李春、代斌两位教授为该校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带动学院发展

在天津大学的支持帮助下,我校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的组建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2006年11月,该实验中心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实现了我校自治区级基础实验课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零的突破,并成为自治区向国家推荐的两个实验中心之一。目前,该实验中心正在积极准备申报2006年部级示范中心,迎接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为了更好的加强院际之间的合作,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正在积极准备组建联合学院,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并针对新疆生物质富集畅通等特点,筹建旨在解决能源短缺等问题的生物质转化工程中心。

(四)选派名师支教,我校教师受益匪浅

截至目前,天大已派出9位教师来我校短期讲学。天大派出的教师都是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荣获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的老教授。他们怀着对西部教育的满腔热情来到石大,认真准备了授课内容,将自己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校师生,详细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受到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2007年5月22日,天津大学李淑芬教授来我校为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学院、药学院的师生们作的题为“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进展”的专题讲座,使我校三个学院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三、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构建全新办学格局

(一)签订学科建设计划协议,积极出访加强校际交流

2006年4月-6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校长向本春分别带领有关学院、部门前往这5所支援高校就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事宜进行磋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07年2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就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专程前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高校考察,具体商洽选派援疆干部事宜。

2006年6月,教育部在新疆召开“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我校与天大、浙大等5所高校分别签署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协议书。2006年8、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武学校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等先后率团来我校进行调研考察,落实两校签订的有关协议。

2007年伊始,我校校领导、各院系组团积极出访各所“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支援高校,落实对口支援各项工作。2007年3-6月,我校党委书记周生贵、校长向本春先后组团访问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支援高校,就学科建设、选派挂职干部、申报部级重点学科、师资培养等事宜与各高校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落实了工作。在此期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先后组团赴天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访问,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校师资水平

2006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接受了我校医学院选派的1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该校在职博士研究生班学习。该院还决定在我校医学院举办一期在职硕士研究生班。2006年10月,根据两校签订的协议,四川农业大学破格录取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一名教师为动物营养学博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接收我校选派的两名硕士研究生前往该校相关实验室进行硕士论文实验。今年,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一名教师报考川农大的动物营养学博士,三名教师报考浙江大学动物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确定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两名。

(三)广泛进行教学、学术交流,促进相关学科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部石年、李龙和吴汉荣三位教授先后来到我校,为我校2002级预防医学专业方向班学生讲授课程,并留下了他们的授课资料及相关多媒体课件。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又将有4位教师来我校讲授课程。

2006年11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祖辉教授来我校举办讲座,并被我校特聘为客座教授。2007年4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动物营养学教授许梓荣应邀来我校访问,与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院领导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谈。许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介观动物营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在我校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前往兵团科技局、兵团发改委及兵团农业企业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同申报部级项目、联合研发产业化项目等事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结合新疆地方资源优势特点,我校动物科技学院联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共同起草了兵团“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受到兵团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争取到了兵团科技局工业科技攻关计划的立项支持,双方教师还共同参编专著1本。近日,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两项科研项目意向。

(四)挂职干部积极沟通,促进学院学科交流

对口支援实践证明,选派挂职干部是加强学科交流的有效途径。我校党委研究决定,以共同院长、挂职干部、副院长等形式大力引进支援高校的优秀管理人才,在1-2年间给我校17个专业学院都选配上支援高校的领导干部。2006-2007年,共有7名“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所属高校的挂职干部来我校工作。他们是天津大学张毅民博士任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吕家高博士任我校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余东游博士任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北京阜外医院任晓庆博士、熊长明博士先后出任我校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四川农业大学傅体华教授任我校农学院副院长,江南大学王洪新教授任我校食品学院院长。这些挂职干部都来自名校,学有专长,不仅能够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指导实验室及学科建设,而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为学院建设出力,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与支援方良好的沟通作用。

此外,2004年8月,教育部实施“50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新疆高校选派教师计划”,确定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我校。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派出9位教师来我校支教,成功举办两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口支援工作,我校更加积极地与内地名校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我校先后与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开展校际之间的合作。

四、对口支援工作几点体会

五年来,我校党委紧紧抓住对口支援这一历史机遇,在教育部的大力扶持下,借助北大、天大、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等支援高校的力量,我校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口支援工作硕果累累,对口支援工作规模逐步扩大。回顾五年的对口支援工作,我们总结以下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到位。从受援角度讲,兵团领导、学校领导对对口支援工作十分重视。我校将对口支援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写入规划中,把对口支援当作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来抓。从支援角度讲,北大领导也十分重视对口支援工作,闵维方书记一直强调:“对口支援是北京大学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实,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北大许智宏校长把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看成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天津大学校长也明确表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高起点、见实效地做好对口支援我校的各项工作。支援、受援双方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组,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口支援日常工作,每年切块对口支援专项资金。建立了对口支援例会沟通机制。中央、兵团、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面开展,重点突出,树立精品。在对口支援中,我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采取教师单科进修、访问学者进修,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学位,建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天大、华中科技大学等支援高校以联合开办研究生班等形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共培训、培养师资近200余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1/6。同时,以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互派挂职干部等形式提高管理层整体素质。落实“重点课程教师岗位计划”,带动我校药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汉语言文学四个学科的发展。天大通过学科重点建设带动我校化工专业建设。我校强力打造“文化西援”工程、“名校名师讲坛”、“西域法学高峰论坛”等扩大我校学术影响力的精品项目,提高社会声誉。

(三)积极合作,优势互补,科研攻关。我校教师与北大、天大、浙大、华中科大等教师利用新疆的地区资源特色,结合双方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一同立项申报科研项目,取得包括国家“973”预研项目立项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项目。申报立项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兵团重点实验室1个,植物分子学实验室1个,EDA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室1个,组建基础化学实验中心1个。我校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与支援高校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上取得了突破。从兵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发,我校同天津大学联合与新疆石化企业合作,增强我校科技服务能力。

(四)借助名校,促进交流,提高声誉。经北京大学牵线搭桥,石河子大学已同7所境外高校签订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协议,营造了良好的对外交流氛围。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石河子大学的外事往来量大幅度增加,超过建校以来的总和。同时,我校借助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品牌优势,利用名校品牌的无形资产,积极扩大对外影响力,提高了社会美誉度。

上一篇:机械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