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7 06:59:17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提升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功就业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我校2006年与北京奔驰合作开办奔驰试验班,培养的毕业生在奔驰企业广受好评,以至于供不应求,成为抢手货,表明了奔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其中“软技能”的培养是奔驰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亮点。

经过近七年的教学体验及奔驰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的探究,近年来招生方式、选拔形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影响是显著的。奔驰班的教育教学不仅继承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更重要的是适应奔驰班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适度进行培养模式本土化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一整套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其中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原则,运用和强化德国先进的职教方法中的“软技能”训练,广泛深入开展以“生存与发展”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大力开展与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的渗透性训练和与公选课结合的专题性训练,从课程的宽度、广度,向课程的深度拓展,即在原有“软技能”的训练项目基础上,配合综合开发的提升与拓展训练项目,夯实训练基础,巩固训练成果,切实达到提升与拓展奔驰试验班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效果。

1.职业核心能力是奔驰班学生在奔驰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1.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学生在奔驰企业的各类工种,适应岗位的各种变换,是伴随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用一句话表示,即职业核心能力是奔驰班的每个学生,一辈子,在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的基础能力。它包括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数字应用、信息处理和自我学习等八项核心能力。

1.2奔驰企业需要职业核心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北京奔驰对奔驰班学生的要求,相比较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本身,更看重的是学生身上的“软技能”,即职业核心能力的高低。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职业方法能力是指学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是学生作为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而职业核心能力中职业社会能力是指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奔驰企业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他是学生在奔驰企业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北京奔驰选拔录用校企合作班学生成为北京奔驰的“准员工”的面试评分表可以看出,北京奔驰对员工的要求,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责任心、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工作的主动性等各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在奔驰企业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奔驰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强化岗位专业能力培养,加上职业方法能力与职业社会能力培养并重,并相应地增加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具备由职业方法能力与职业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核心能力对奔驰“准员工”十分重要:⑴职业核心能力适应就业需要,帮助学生在工作中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的与他人相处。⑵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⑶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今后学生在奔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新知识;可以很好的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北京奔驰录用员工,比起专业知识本身,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现代化企业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

2.员工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现代化企业的根本要求

根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广东珠三角地区2100多家企业进行历时四年的跟踪调查,以18项基本素质为基础,明确了大型转型升级企业对技能人才素质的需求。北京奔驰这样的国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用人标准与此结果基本一致。

3.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与拓展要通过具体课程设计实现

奔驰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即具体训练方案,重点锻炼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及责任心的培养。

4.关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效果的测评方法

我们将十个训练模块,六项职业核心能力归纳在实际评估表中,每个模块都由学生、评价者共同完成。

5 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水平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兼顾结果考核。考核以行为目标为依据,在培训过程中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来评估,要将培训目标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最终达到提升和拓展奔驰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峰,吴颖岩.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2.17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2篇

1.拓展训练的校园文化特性

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这一“心理具有文化属性”观点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在高校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教育性、引领性、传承性和创新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外力,对群体心理产生影响。通过营造一个积极、乐观、奋进、健康的大环境来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也提出了要求,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思维、行为模式。拓展训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承载了心理的校园文化属性。因此,拓展训练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活动形式,在高校广泛开展。

2.拓展训练的校园文化价值和作用

校园文化承载着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校园文化的特点具有教育性、引领性、传承性、创新性,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包含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先进文化的传承。而拓展训练突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特点,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特色,强调通过参与者的实践与体验,挖掘自身潜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内驱力,感悟生命与成长的意义。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对校园文化的教育、引领、传承、创新起到了方式、方法的丰富和补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开阔了参与者的视野,实现了思维与理念的更新与改革。其作用如下:

(1)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丰富和发展。在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采用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的实践活动,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拓展训练中,注重教育引导和情感体验的力度,突出爱的教育,并把活动内容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同时,由于拓展训练具有新颖的方式、活跃的气氛、立体的互动、深刻的体悟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能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的持久性。

(2)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融入校园文化的拓展训练,借助精心设计的特殊环境,以户外训练的活动方式营造团结共进、合作共赢、尊重接纳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团队建设,将个体融入到团队中,寻求其在团队中的定位与支持系统,通过协商与配合,参与和互助,让个体体验到融入团队的和谐文化以及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感悟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内涵,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在拓展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坚持学生亲自体验,独立完成,自主分享。这种方式即有利于启发他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还有利于引导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会客观认识事物,消除抱怨、不平、无奈等负面情绪,学会向他人学习,并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的信念,做一个人格健康发展的有为青年。

二、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思路与策略

1.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具体思路如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具有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的亚文化群体,根据这一群体特点,让校园文化充满时代的气息和适应学生求新的心理需要是我们丰富校园文化方式、手段的思路,即探索与实践以拓展训练为活动载体,促进各类教育之间、各专业之间、各系之间、各班级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资源整合,推动校园文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的优化。

2.校园文化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策略拓展训练具备典型的“先行后知”的特点,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以学生自身体验和经历为起点、以学生成长为目标、透过把每个体验内化为生命动力的这种富有创造、探索理念的活动,推进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进程,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坚持“一核心”坚持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围绕校园文化内涵,通过对拓展项目的精心设计,以感受性活动为方式,以学生领悟内省为提升,促进学生内驱力的形成,探索和实践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

(2)把握“两结合”①自愿参加与协商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拓展活动项目本身所包含的奇、险、有难度、具挑战和群体学习等元素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历奇和勇于接受挑战的需要,吸引学生自愿参加拓展训练活动。而对于需要特殊辅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协商的办法,以尝试性的活动巧妙地激励这部分学生参加,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全员成长理念。②自主成长与教育引导相结合。通过开放式、探索性的活动,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体会“尝试错误”中主观与客观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鼓励学生自主成长。同时,适时的建议,平等民主的交换意见以及活动整合阶段中活动目的的阐述、导向性的感悟和理解等教师引导环节,促进学生将感悟体验升华为人生成长的经验,从而实现预期的活动目的。

(3)遵守“三原则”一是多元化的内容体系原则。在拓展训练内容的设计上包含着各类对象和团队的内容,包括针对学生、辅导员、新教职员工等个人成长要求的拓展方案;针对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团队精神培养的训练方案;还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构建的大一至大三学生心理训练方案。例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相逢是缘”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主题训练,针对大二学生的“我是最棒的、相亲相爱一家人”自信心、团队凝聚力主题训练,针对大三学生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压力弹簧”职涯规划和就业压力管理训练等。二是多层次的人际互动方式。在项目实施中贯穿着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体验,例如“我是谁”、“自画像”等个人项目鼓励学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罐头鞋”、“有轨电车”、“穿越电网”等团体合作项目为“个性独立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与同龄人相处、交流和体验的机会,培养团队意识。三是多角度的人格提升。在项目效果上以促进学生突破自我,挖掘潜能,挑战极限,融入团队等内心成长为目标,帮助学生将包容理解、接纳合作等心理素质升华为全局意识,完善人格。例如“空中抓杆”要求学生独立爬上9米高25厘米的圆盘上跃起去抓住横在空中的单杠,为学生提供了充满信念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冷静、果断、坚韧的良好品质。

三、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启示

1.制定“接地气”的拓展训练实施方案

拓展训练最初是作为企业管理、社会培训、军事训练等领域的培训方式引进的,当它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出现时,应根据校园文化内涵以及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制定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接地气”的实施方案。

2.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让“软实力”不软

在学生自助成长过程中,专业教师在拓展训练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专业的指导水平决定着拓展训练能否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学校在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应结合学校自身人才、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重视专业教师“软实力”的培养与职业认证体制度的建设。

总之,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通过拓展训练这种全新体验式的活动,探索一种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校园文化传承方式,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丰富与发展,进而培养大学生忠诚与信任、团结与协作、接纳与包容、追求与奋斗、乐观与幸福的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在今后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将遵循规律、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发挥拓展训练对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生动,多姿多彩,提升育人成效。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3篇

一、了解企业,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

高校的产品是学生,客户是企业,所以大学生和高校应聆听“客户”的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

了解和融入企业,才能有效地解决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才能最终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当今企业,不仅需要理论型的通才,更注重实际能力的干才。一名优秀的人才应具备面的素质归结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

企业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既要有理想、有抱负又能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不断进取。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明确定位并且能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毕业生最受企业的欢迎。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2.品行端正态度谦和的人

要求就业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所有企业招聘员工的共同标准。很多企业在毕业生实习期间考察学生,更多的是看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撰文指出,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许多企业把“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作为选用人才的警语。

3.敬业笃实对企业忠诚的人

职业道德是企业最关注的,这是人才能否成为企业财富的重要内在品质。只有爱岗敬业、忠诚企业、具有事业心的人才能最充分的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来,才能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从而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企业创造出好的效益。现阶段有一些刚工作的毕业生急于求成、情绪浮躁,频繁跳槽,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所以,爱岗敬业、对企业忠诚是企业对员工很重要的考量标准。

4.锐意进取富有工作激情的人

企业欣赏勤奋上进、开拓进取富有工作激情的人。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员工,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不用说创造业绩了。企业在对外招聘时,除了要求求职者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要看他是否充满自信,豁达乐观、富有工作激情。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看重的人才。

5.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企业用人的最终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能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员工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些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敢于提出问题和建议、善于解决问题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受到企业更多的青睐。因此,是否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说是最基本的,毕业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同时还要善于观察、积极实践,主动地向有经验的员工学习。

6.具有团队精神善于沟通的人

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还特别强调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他们认为,员工具备团队精神,是企业和谐,提高效益的基础条件,也是企业立足市场争取优势地位的不二法宝。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全体员工能否团结协作,所以,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重视接口训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所以,高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关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重视大学生就业接口训练,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就业接口训练即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学生主体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设置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依照方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富有个性化的辅导,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基本素质,以提高就业能力,以应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

接口训练一方面要关注职业分析、职业标准、职业资格(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更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个性(教育功能),其核心就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应注重职业教育的整体性。即高校教育应把专业知识教育和应用技能、社会职业活动融为一体,不能单纯的强调知识或技能,应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就要明确行业标准和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资质和职业素养。

2.要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定向性。即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分层次地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工作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专业技能,第三个层次是求职技能的训练;从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方面,对学生职业选择的阶段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其表达初步的职业选择或职业目标;采取行动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训练一定的求职技巧以实现目标;获得绩效成就,并形成反馈环路,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形成。

3.应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性。相对于学科体系课程而言,它是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建立的接口训练课程体系应该由所谓“学科体系”转向“行动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通过有效的就业接口训练,一是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二是能有效的缩短大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培养适应性强的合格员工。三是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提高其竞争实力,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除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品德、综合能力、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而对高校来说,要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重要的是应当从学校内部寻找突破口,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际上,新生一入学就已经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可是大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感到很茫然。有的学生进入企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诸如职业道德、品德修养、人际交往等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使大学生在校的四年里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尽可能的提供必要的条件,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从思想、心理、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将其培养成企业青睐的人才。

三、实施就业接口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要建立和完善就业训练指导服务体系。高校应成立就业训练指导机构,做到人员到位,由主管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专、兼职人员组成,成为就业训练指导的专家,他们即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实战经验,尤其是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能够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资金和必要的设施到位,有就业训练指导专项资金,有就业训练的场地和设备;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确保就业训练指导顺利进行的相关制度,如:就业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2.要以学生为本,实行全程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从大学生一进校起,就应围绕就业这条主线接受一系列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训练、教育和指导。学校应尽可能的提供必要的条件,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从思想、能力、心理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形成这样一种模式:对大一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思想教育;对大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大三学生进行综合的就业接口训练;对大四学生进行就业实习指导和就业观念教育。

3.要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首先要编制一套科学有效、适合学生特点的培训教材,并注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新的信息和新的方法;第二要尽可能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就业训练指导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优化;第三要注意短期集中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按照年级、文理科和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有效的辅导训练。

4.加强校企合作,联合打造合格人才。首先,高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专业实训基地,且校企双方应当有专人负责相关事宜。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企业运作的管理机制、工作内容和程序,提高其对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度。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实习中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品德修养,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在实践中观察挑选出适合企业的员工,使学生无形中争取到就业的优先权,更重要的是可以缩短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周期。其次,选择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聘为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就业培训指导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学校开讲座,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对其进行有效的就业培训指导。再则,大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完成自始至终应结合毕业实习的全过程,由校企双方分别安排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缩短毕业生日后对工作的适应周期,更快的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5.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点,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涯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热爱自然和服务社会的精神。这些品质和能力正是企业所需要的。目前,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素质拓展训练场地、设施和培训队伍,高校可以借助社会上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培训机构为己服务,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实践教学计划。

6.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校要对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进行研究,对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进行研究,对增强大学生就业适应性训练方案、训练辅导方法不断进行实践研究;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素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过程管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27-02

拓展训练从它诞生到现在,风靡全球50多年而长盛不衰,已逐渐形成一种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辅相承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我中心为了更好地发展创建特色培训,自2004年引入拓展培训项目,筹建了“启新拓展“基地。在我中心参加拓展培训的有: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郑州燃气公司、邓州市电业局等单位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做为一名拓展培训师,笔者就拓展训练目的、过程及培训效果保持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拓展培训的过程及作用

首先从以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拓展训练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讲通过拓展训练的各个环节学习者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克服心理惰性,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在行为和思想方面突破。对于团队,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加强小组的相互信任,提升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使整个团队能够更为融洽的进行合作,并鼓舞学习者积极的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企业来讲拓展训练就是一个温情管理平台这些温情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凝聚员工的企业精神,减少员工的可能性流动,增强团队的稳定和员工归属感,事业向心力,从而赢得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拓展训练的本质魅力是什么呢?说到企业培训人们通常会想到各类文凭培训取证或各种MBA的培训班。实际上知识和技能都是有形的资本而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动手能力和意志的坚定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有效和使用,同时,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而力量,怎样才能弄清,您与他人的沟通和信任到底能深入到什么程度,这些,就是拓展的真正意义。拓展训练由此应运而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形式。

在从事几年的拓展培训工作后我深刻的发现,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不仅需要培训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广泛的知识面,整个培训的前期调研,培训实施,回顾总结等环节联系紧密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以上问题简单的阐述。拓展培训必须遵循的学习圈: 体验――分享――交流――回顾整合――应用(循环往复):

体验:此乃培训过程的开端。参训学员投入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完全是自己做,培训师不做示范或讲解。

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参训学员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队友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队友探讨、交流。

回顾整合: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具体做法:对所有学员顺利完成任务给予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学员都发言,对于每一个学员的发言都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注意不成功学员的表现,注意表现突出的学员;让学员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引导学员从项目中体会出深刻道理,所有道理应该是通过学员自己悟出来,而不是培训师“填鸭式”的讲授;注意培养学员的团队学习精神,要求每个学员自始至终保持对活动的参与;可以引导学员对其他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培训师担当的角色及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培训师要全程参与拓展训练项目的各个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应担当起导演、催化者、主持人和现场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作为拓展训练项目的真正实施者,通常对拓展训练师的要求较高,既要熟悉器械、场地,又要具备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师在进行缜密的课前准备,拟定拓展训练方案的时候,至少准备一套备用方案来应对拓展训练课程实施时出现的变化,如自然的因素的影响培训过程中突然下雨,送配方培训人数与先前的较多或较少等意外发生的情况。培训师要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拓展训练中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在培训步骤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体验式培训”的特点。如开始的破冰、热身是让大家在欢快的活动氛围中彼此更加了解熟悉,培训师在此担任的角色是组织者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应变能力;“空中单杠”是要学员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个人项目,当学员站在8米的高空恐惧时,培训师此时的角色不仅是保护着更是引导者,培训师巧妙地语言和鼓励的话语能激励学员克服恐惧的心理,从而挑战成功;“信任背摔”就是要让队员们首先体会到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真诚及换位思考,此时的培训师不仅是组织者还是引导者,还要注意保护学员的安全等责任;在天梯这项活动中更能体验的是合作与付出,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整个训练过程中各项内容,环环相扣不宜或缺,而且要在整个训练全面而细致的科学管理过程中,拓展训练的培训师在培训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启迪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严格性原则。

三、培训过程的精细管理,更有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将管理职能贯穿于训练前和后以及整个训练过程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注重训练过程中的管理;另一方面,不仅仅只注重拓展训练本身,还要关注训练前的调研、沟通以及训练后的强化等工作。对于受训单位前期的调查和有效沟通,通过了解受训者基本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培训计划;培训效果测评表。根据前期调查得到受训方的基本情况,由资深拓展培训师对该组织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训练的设计方案。确定培训的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以及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本次培训需要进行的课程设计;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等。与送陪单位负责人进行面谈或电话联系等方式,进一步确认培训需求、签订协议,准备培训。培训师在刚组建团队时要有严格的纪律,拓展训练机构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精细的培训流程。

四、拓展训练效果的持久性

训练效果短暂,难以持久。就培训而言,效果的巩固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拓展训练培训的后期强化没有跟上,造成了学员在“拓展训练课堂上激动,回到工作岗位上复原”的局面。怎样才能保持训练效果的持久性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拓展训练的核心概念,参训者对于拓展训练的认识不够,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参加培训的许多单位和组织对拓展训练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他们认为通过一天或几天的拓展训练就可以将团队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定位错误。长久以来,在企业实践中,人们都偏离了拓展训练的核心定位――“团队熔炼”,将五颜六色的管理概念包装在拓展训练身上,从领导力到高效沟通,从卓越销售到时间管理,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结果却让人们坠入五里云雾,搞不清拓展训练到底要带给大家什么。而又有甚者将拓展培训看作是娱乐项目玩玩就好的态度。其次培训项目单一没有创新,不管培训对象是机关干部、企业员工、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培训方案一成不变。这就将本该是技术含量高、针对性强、复杂脑力劳动的拓展训练,流于形式变为简单重复的体力活儿。训练中的管理是粗放式的不够精细化。以上这些这都是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课程设计和创意是拓展训练的灵魂,在企业的实践操作中,一个团队是不会参加两次雷同的拓展训练的,不仅培训地点需要每次不同,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更是要不断更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企业希望用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培训回报;但这一切造成了拓展训练的效用低下,一个团队缺乏足够时间的融合、沟通、互相扶持,如何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呢?所以,拓展训练的时间也不宜少于两天。少于两天时间,人们将缺乏相互之间的充分交流和了解,缺乏共同面对困难所激发出的团队情谊。一天或半天的所谓拓展充其量只能起到散散心,娱乐大众的作用,与真正的拓展训练相形甚远。更谈不上效果了。拓展训练的效果只与深度有关,与次数无关。拓展训练不在多,而贵在精!一次震撼人心的拓展之旅足以让人获益匪浅,受用终生。

那么由以上几点得到一个结论:对于拓展培训要有正确的认识,培训项目要有所创新,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受训的组织共同配合来完成。要有相对充足的培训时间。重复刺激,经常回放参加培训时的照片、录像或者音频资料等。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体验,将体验联系到工作中,引发出新的体验,进而使体验效果得以延续,这对于培训效果巩固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五、拓展训练的前期沟通和调研需要做到细致周密

活动实施是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中心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总结、反馈和回放是后期强化效果持久的保证,需要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地反复进行。作为培训方与送陪单位及培训对象三者之间要做到目标一致,三位一体。整个培训的过程管理应该是严谨的、各环节是息息相关不可缺少的、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菲利浦・萨德勒.管理咨询:优绩通鉴(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评估.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河南南阳 473132)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主要是一种以户外环境为训练基本条件的体能活动训练。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欢,满足了体能训练多样化的需求。该训练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意志,同时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甚至该种训练常常被运用在员工训练中,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而针对高职院校的个体情况,需要针对其课程开展问题做对应情况的改善,从而才能发挥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

一、当下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运用情况

当下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运用的频次和水准都有待提升。

首先在课程内容中仍旧以传统单项运动内容做课程教授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能力的训练学习,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其二、实际的拓展训练运用中,又因为学校基本硬件环境受限,可以开展的拓展训练丰富程度受到局限,无法让拓展训练更具有多样化与吸引力。

其三,教师对于拓展训练的设计缺乏多样性与针对性,通常情况上是拟定几个训练方案,而后反复使用,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时代学生的针对性调整改善,也缺乏拓展训练的创新意识,训练内容僵化且没有新颖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没有充分的吸纳当下拓展训练的各种精华,对于经典性拓展训练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利用。

其四,教师承担着一定教学压力,同时私生活也需要个人花费更多精力处理,因此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时时创新的拓展训练设计,更愿意沿用已经操作纯熟的老式拓展训练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教学压力。

其五,学校在拓展训练的重视程度上也较为缺乏,没有教好的硬件与软件支持意识,导致教师能力发挥有限。在用人制度上,也缺乏选择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性,因此在操作的安全性、多样性、创新性与针对性上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进而导致拓展训练的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升拓展训练作用的方法

(一)积极吸纳专业拓展训练人才

在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中,可以依据情况选择具有拓展训练能力的优秀教师。也可以定期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拓展训练教练来对本校学生做训练活动开展以及教师相关能力的培训。提升本校拓展训练操作上的专业性。对于聘请的兼职拓展训练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进行形式或者薪资形式,有效达到吸引专业人才,同时提升人才的利用率。将课程进行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留存下来,对日后训练的开展进行一定指导性。或者让专业教练将其训练开展的技巧做有效的辅导与记录,便于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学习。

(二)充分吸取网络教学和社会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充分的吸纳网络教学资源,模仿其具有创造性的训练内容。同时拓展训练也具有专业的网络教材,可以进行专业的学习,提升拓展训练在创新性、安全性、趣味性上的水平。教师要充分的懂得专业的教学资源搜索网站,懂得视频内容或者教材内容的下载。学校可以提供这些资源的下载渠道或者账号,提供更多的学习便捷性。而面对国内外各大综艺节目的开展,其中部分涉及到拓展训练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度的学习模仿,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特别是高收视率的节目,学生关注度高,对于其中的拓展训练有更多的熟悉性与兴趣,在操作上更加的顺畅。学生由于在节目中进行了前期的学习熟悉,了解操作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与危险,因此在操作中会更为谨慎与提升操作水平,因此可以达到更高的训练效果。

(三)充分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在拓展训练中,主体应该学生,而教师只是主导,要充分的听取学生的感受与意见,同时全面的表达自己开设相关课程内容的用意与专业性。一方面得到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想法来调整课程内容。双方良性的互动交流可以有效的让拓展训练内容设计的更为安全、丰富性、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学生广泛参加。如果固步自封的自我想象,那么当学生的感受被忽略,其参与热情就会大大降低。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态做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内容安排,要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拓展训练中的项目融合、规则设计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处理。关于安全措施,一方面要让设计方案本身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将安全注意事项做充分的说明,让学生能够在训练开展前得到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束语

拓展训练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是高品质的拓展训练仍旧稀缺。要达到高品质是因情况而异的,需要充分的结合现实基础条件,人员素质和教师实际控制能力所决定,公认最好的拓展训练不一定适用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已有的拓展训练做重新的改良包装,从而让其符合实际情况需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而学校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学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与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 田振停.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积极意义[J].新校园(上旬刊).2015,(1):119-119.

[2] 刘长红,熊焰.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27-30.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企业团队 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TD353.5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执行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要加强企业团队的竞争力,必须先要提高企业团队的执行力,至于如何提高企业团队的执行力是当今社会倍受关注的话题。素质拓展作为一项新兴的培训方式,通过情景塑造将受训者放入特定的困境中,迫使受训者迸发潜能,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走出困境,解决问题。本文意图以“拓展训练”为切入点,探究影响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奥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收集到大量相关的论文与专著,为此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对参与研究的四支队伍每位成员拓展训练前后发放《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测评表》,并且回收统计。

1.2.3数理统计法

用 Microsoft Excel2016和 SPSS 2.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

2拓展训练

2.1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动后总结,边做边学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使受训者在专门设定的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模式或者困境中,通过自己独立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利用多种活动形式解决一系列考验的体验,而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而改善心态、提升能力、增强企业团队合作意识与执行力。

2.2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源于世界第二次大战时期落水海员的获救经验。二战时期,战争原因,许多船只在航海时沉没,大批船员落水。但令人惊奇的是,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船员,而是那些经验丰富、品质坚定的年长船员。这种现象引起了德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的注意,哈恩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并且总结出一套训练方案,即拓展训练。

3企业团队执行力

3.1执行力概念

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运用 ,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的能力。不仅是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规划、策略转化成为效益与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囊括完成任务的心态、责任感、能力及任务完成的程度。从一般意义上说,执行力就是朝着一个目标,执着行动并得到预期结果的行为和能力。换句话说,执行力就是去完成预期目的的全部过程。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运用,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的能力。

3.2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

为了调查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影响,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且借鉴了文献中相关企业团队企业执行力测评及提升策略的研究成果,在征得多位专家认可的情况下,制定了《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评测表》,并用此表实际测量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形象。经研究后,在《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测评表》中具体确定,企业团队执行力由队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反馈能力、责任心以及决心五个指标组成。经过专家认可,得出具体企业团队执行力测评标准指标比例:沟通能力0.35,协调能力0.25,反馈能力0.16,责任心0.20,决心0.04。用此测评指标计算企业团队执行力具体得分。

4结果与分析

4.1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4.1.1进行素质拓展时项目安排

企业团队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根据自己此次培训的希望达到的结果和效果,选择合适的拓展课程,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以企业团队目标为始而设计相关的活动项目。

此次拓展训练开展的项目有:破冰起航、摸石头过河、突破雷区、穿越电网、信任背摔、高空断桥、毕业墙等。

4.1.2拓展训练前各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得分情况

由表4-1可对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各项指标得分率进行分析:在调查的企业团队中执行力最高的只有0.7002,而最低的却达到了0.66934,处在一个中等偏下的位置;在调查的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各项指标中,得分率最低的是B队的沟通能力,仅为0.632,得分率最高的是D队的反馈能力,为0.742。企业团队执行力各指数的得分情况与整个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得分基本一致,但是分数并不乐观,表现也比较中庸,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调查企业团队的执行力都不高。

4.1.3拓展训练后各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得分情况

由表4-2可对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各项指标得分率进行分析:在调查的企业团队中拓展训练后执行力最高的达到0.83075,而最低的也达到了0.77481;在调查的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各项指标中,得分率最低的是A队的协调能力,为0.739,得分率最高的是C队的协调能力,为0.871。企业团队执行力各指数的得分情况与整个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得分基本一致,分数处在一个中上等的位置,表现也比较优秀,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调查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已经很高。

4.2拓展训练前后的对比分析

对拓展训练前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进行分析,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大值为0.7002,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大值为0.83075,增长了0.13055;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小值为0.66934,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小值为0.77481,增长了0.10547,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均值为0.68425,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均值为0.80553,增长了0.12128.综上所述,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有了全方位、较大幅度的提高,拓展训练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团队提高执行力。

5 结论与建议

5.1大部分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数处在中等偏下水平,亟待提高。

5.2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各评价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同时表明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数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5.3为更好增加企业团队执行力,在企业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增加拓展训练频次。

参考文献

[1]吕振凯,梁锐在.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3:24-25

[2]刘忠坤.高校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研究.文教资料.2012,5:142-143

[3]张利刚.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J].2014,7:76-79

[4]杨红玲.对企业拓展训练中团队精神培养的再思考[J].企业管理,2010(7)

[5]李旗.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作用[M].石油教育.2008,04:17-18

[6]何忠,许志琳.户外拓展训练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8),55-57

作者简介:刘传奇(1992―),男,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凝聚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人众人公司客户分析》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养;训练;养成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中职教育是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一线,如何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现实的课题。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内2006年开始,着手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系统训练和养成,探索出一套职业素养的管理目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及内谷,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主导构建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课程体系,以岗位基础课及岗位课程为主体开展行业职业素养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课程,即以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训练基地为载体,开展系统的学生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日常训练,即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专业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日常训练载体,将职业素养养成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中。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期间,分别在六个学期实施,具体如下:

一、学生职业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第一学期)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在专业方面,强调安全规范操作、爱惜电子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在教学中体现企业岗位要求;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强化企业5s管理的必要性,并贯穿于实习过程的始终。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方面,设计了为期3周的职业素养强化训练周,请部队教官进行军事化训练,其间穿插课堂行为规范(起立、坐姿、课堂礼仪等)和课下行为规范(清洁卫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等)的项目训练等等。

二、学生职业化行为养成训练(第二学期)

中职生从学校到社会人、再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再从职业人到企业人,学校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学生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以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弥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资源和手段的不足,我校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增加“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职业人向企业人转变”的培训过程。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育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倡导问题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技能导向课程教学模式、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课程教学基本模式,既有力地提升了专业技能教育实效,更使得职业素养培育理念深入人心。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培养学生“文明、规范、服从、吃苦”等职业素养,根据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我校制定了一套“学生职业素养强化训练方案”。此方案包含队列训练、理论课程、拓展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整个训练从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站立行走、吃饭叠被、礼貌问好等日常行为规范开始,以此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素养。理论课程以教育学生做个感恩的人、有责任的人为主旨开设一系列相关课程,通过对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震撼从而达到警醒的作用,感恩课堂让学生重新回头再找找平时被忽视的父母之爱,再想想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用心感恩、学会用情感激。拓展活动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人生大舞台角色很多,每个角色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责任,全心投人做自己应做的事,不逃避、不推诿,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邀请用人单位人事部门领导为学生讲解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每一个环节都是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以提高素养为目标,军事化的管理与理论、思想教育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进而达到短期强化的目的。

三、专业的职业特点强化(第三学期)

在全面实施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贯穿融入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融人到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校企合作。系列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完善的保障体系,使学生的职业定位、职业意识、职业规划“从无到有,从低到高”,逐渐具备了一名合格“准职业人”应有的素质。

在专业教学实施时,模拟企业的用工要求,提高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如电信专业的电子技能实训,在第一学期时,要求学生每十分钟焊30个合格tht穿孔焊点,到了第三学期,每十分钟需焊100个合格的tht穿孔焊点,并且还要熟练掌握表面贴装的贴片元件焊接技巧,通过螺旋上升的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教学实习和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无缝对接。例如,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办法,将电信专业学生送到富士康进行为期3个月的smt生产线实习,亲身感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学习最先进的电子工艺技术,返回课堂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为日后成为合格企业人做好准备。

四、准员工培养计划(第四学期)

职业素质的养成受管理和教育的影响。许多在校比较调皮的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其职业素质能够得到很快提高,这和他们身处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密切相关,尤其是真实职业情境中的管理要素对员工素质以及能力提高能起到非常有效的影响作用。简单地沿用道德教育的说教是无法有效地培养职业素质的,必须的途径是通过职业情境的建构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因此,在情境建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将达到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开发相互促进的效应。

在教学和日常学生管理中,学校从企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团队合作、有效沟通、企业先进生产方式、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要把敬业当成本份,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其即将就业的职业世界,强化其作为工作者的角色意识,激发其发展的愿望,是有效培养职业素质的前提途径。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处于稳定和平的状态,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磨难,尤其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大都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持续性,因为工作持续性是抗压能力最好的标志,不少员工是因为压力大而选择频繁的跳槽。通过在实训教学中逐步加大工作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抗压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求助,要有团队意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求助于他人,这对缓解压力很有帮助。

五、全程跟踪顶岗实习,形成良性循环(第五、六学期)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为保证职业素养教育的连续性,我校每五十名学生派驻一名顶岗实习管理老师,顶岗老师在生产一线,了解新技术、新工艺,以便提高教学能力。同时,顶岗实习老师驻厂期间,全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学生的职场压力。

顶岗实习老师还需关注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反馈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形成良性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对专业老师而言,每两年需下厂一个月,并纳入教师考核测评。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8篇

北京汉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专业从事数控设备及高端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在我国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没有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在人形机器人双足行走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第一次让国产人形机器人独立行走起来,摆脱中国人形机器人不会行走的尴尬。汉库虽然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年轻企业,但发展势头迅猛,至今已经成功和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通力合作,为其提供机器人创新训练方案及设备。此外,汉库还开发了适合国内的行走机器人研究开发训练方案HUMANLAB系列人形机器人实验室和类人双足机器人的创新训练课程。

在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汉库针对奥运福娃专门设计了“福娃机器人”,给“科技奥运”又添一抹靓丽颜色。一支由拥有多年研究机器人经验的留日学者和数控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在“80后”总经理张更深的带领下,正逐步走上机器人产业化之路。

让机器人行走不再尴尬

“它有17个自由度,舵机扭力可达14 KgCm,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如俯卧撑、前滚翻、后滚翻、侧翻、跑步、单杠表演等,添加遥控器等无线收发模块后可以组队表演。非常适合科技馆、学校科技节等科普展览和机器人大赛舞蹈部分的比赛。”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总经理张更深给记者演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HGR-3型人形机器人,这是专门为舞蹈表演、竞技设计的双足步行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国内还处于新兴领域。国内的类人型机器人竞赛主要有两个项目:机器人直线行走表演和创意舞蹈竞赛。机器人直线行走是让人型的机器人在一条绿色地毯上沿着两条白色直线前进,到指定距离后停止,在此过程中,机器人摔倒视为失败,以时间最短者获胜。机器人创意舞蹈表演是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器人配合自己选定的音乐进行舞蹈动作展示,评委从技术难度,表演效果,创意程度等方面给与评分,在这个项目上,往往几个机器人组合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我们作为专门研发、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会竭诚为中国教育做贡献。”

人形机器人是科技含金量最高的机器人,是所有机器人的代表。人形机器人本质是一种融合造型技术、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第十届科博会和V815中关村民族品牌精品展上,汉库机器人活蹦乱跳,手舞足蹈,吸引了众多的观众驻足观看。有些观众将其误以为玩具,事实上,人形机器人是一种高科技的集成品,其背后的一举一动都涉及到非常关键的技术。其中最典型的是机器人的行走技术。

目前,在国际上能攻克机器人行走技术这一难题的也仅限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我国,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科研院所自发地进行了一些纯研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形机器人的行走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据张更深介绍,国内曾有两家研究机构研制过人形机器人,其中一家研制的机器人具有人形机器人的外观,然而,却不能像人一样行走;另一家研究机构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行走动作,行走时必须像木偶一样用绳子吊着。

如果机器人不能行走,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机器人的行走涉及到17个关节要动,即要有17个自由度,每一个关节又涉及到程序植入、电机等内容。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又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国际上将该技术形象地比称为“无底洞”。

汉库科技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在人员投入方面也比较单薄,然而,在进行机器人研发方面却像一面旗帜,进行着艰苦的研发工作。据张更深介绍,研发人员在机器人行走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由于研发需要灵感,研发人员为编写程序,有一段时间简直是不分昼夜的,一宿不睡觉的事情也是常有的,每个程序员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000小时,使得汉库最终攻克了人形机器人的行走这一难题。

经过两年多的技术开发与储备,汉库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研发、批量生产和销售人形机器人的企业。

奥运福娃机器人呼之欲出

2008年8月,北京将举办第二奥运会,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将齐聚北京。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13亿人的期望,在“科技奥运”的统领下,各行各业的专家、企业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力争将最具科技含量的产品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高新科技的象征,机器人的制造自然备受关注。人形机器人是体现我国科技水平正在蒸蒸日上的最好的代表。

“当许多宾客在迎宾处的时候,奥运福娃机器人会依次用英语和汉语向大家介绍着自己:‘我叫贝贝,非常欢迎您的到来。您都喜欢看哪些奥运项目呀?我可以表演给您看,踢足球、举重、单杠……哦,您喜欢中国功夫和太极呀,我来演给您看……同时,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也向八方宾客们手舞足蹈。”总经理张更深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着未来的情景。

汉库将为2008北京奥运会设计一款福娃机器人,此机器人具有福娃的外观,能说会道,可表演多种奥运项目。“奥运福娃能使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2008北京奥运的科技内涵,以及体现在每个细节上的科技品味。目前,公司在技术上已完全具备制造福娃机器人的能力,获得相关方面的授权之后,汉库将生产奥运福娃机器人,让福娃动起来”。

在所有的机器人中,人形机器人是人类最接近的机器人。只有人形机器人才能象人类一样的行走,一样的生活。人形机器人不仅是所有机器人的代表,而且是世界各国最看好的机器人,也是继工业机器人后人类投入精力最大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行走。以日本为例,每年的投入达到180亿日元。

人类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长生不老,二是不要自己动手。前者就是克隆人、器官移植、器官再造;后者就是仿生人,即像人一样的机器人,我们一般称之为人形机器人。现今,从世界角度看,人形机器人还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最大,效果也最好。我国也十分注重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国家先后在国家重点大学搞起了人形机器人研究室。

北京汉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注册于中关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从事数控、自动化设备及高端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汉库于2005年3月开始涉足人形机器人研究,至今已自主研发、批量生产四大系列的近20款机器人产品。汉库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国内第一个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国内第一家将人形机器人引入科普、教育和服务业的公司。同时,汉库也是国内机器人种类最多的公司。

汉库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生产能力,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分别拥有加工制造工厂。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三维造型设计、模具设计、快速成型等领域有着多年的研究和成功案例。

机器人产业化之路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三国时期马钧设计了一种叫“水转百戏”的木偶玩具,他用水力使木轮转动,轮子设置的木人都一起动弹起来,有的击鼓吹箫、有的唱歌跳舞、有的爬绳倒立,还有的舂米磨面、斗鸡杂耍,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变化无穷、壮观多姿。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其原理据说至今仍然是个不解之谜。如果说,上述记载还多少带点传奇色彩的活,那么,汉朝发明的指南车,利用齿轮定向机构,使车上的人的右手始终指向南方,则可以认为是迄今为止得到证实的世界最早的机器人。这比欧洲发明的报时机器人早了一千多年。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机器人的“祖先”在中国。

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科技与文化联姻,会使科技更加贴近大众。娱乐机器人是科技与文化互动的一大结晶,机器人舞狮子、抬花轿、敲架子鼓、挑灯笼正在吸引大众的眼球。如果把工业机器人归为第二产业的话,那么娱乐机器人将是第三产业的机器人,它将比第二产业的工业机器人承载更多的文化和服务内涵。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家用机器人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市场。专家预测,中国机器人到2010年拥有量将达到17300台,到2015年,市场容量将达十几万台套。

作为一家企业,拥有机器人技术的汉库公司不可能仅仅止步于机器人技术。将机器人产品推向市场,让大众认识并逐渐接触汉库机器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甚至比机器人技术研发更重要,因为只有做到了产业化,将产品卖出去,才可能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的技术研发。汉库对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做了认真周详的分析之后,将目光瞄向了机器人教育、娱乐和服务业。

目前,汉库已经将自己所掌握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向高等院校开放,高校可以使用汉库的源代码,进行机器人教学、实验,或者在汉库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对于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来说,人形机器人是进行工程训练、教学实验和研究的理想平台。

为此,汉库建立了HumanLab人形机器人实验室解决方案、LetsRobot仿生机器人实验室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实验室解决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全面采用国内外先进教学实验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使之能够广泛适用于各个专业教学实践、创新和竞赛要求。汉库虽然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年轻企业,但发展势头迅猛,至今已经成功和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通力合作,为其提供机器人创新训练方案及设备。

科普展示也是汉库市场拓展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表演是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形象体现和重要窗口,它集中展示了我国五千年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展示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据张更深介绍,国内已有数家科技馆表示出对汉库机器人的浓厚兴趣。

自2005年汉库涉足机器人领域以来,至今已自主研发设计、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四大系列的近20款机器人产品。汉库是一家小企业,员工不到30人,资金也很有限,当记者问及是什么让汉库如此自信时,张更深告诉记者,汉库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据他介绍,汉库是一家民营企业,资金全部是自筹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于机器人技术研发,其他开支能省的都省了,但公司技术研发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库目前每隔2―3个月都会推出一款新型机器人,目前汉库已淘汰了两代机器人。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创新环境的日趋成熟使得汉库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30年前,比尔・盖茨毅然弃学,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的领军人物;30年后的今天,他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9篇

按照资源库平台总体架构,完成包括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学习中心、素材中心、互动中心5大中心和培训认证营、技能竞赛网、校企直通车、车友服务站4个拓展模块的资源(信息)建设与应用。

二、完善“5大中心”建设与应用

(一)将“专业建设中心”建成院校专业建设指导中心

“专业建设中心”遵循“wwhs”思路建设,包括行业概况、专业简介、专业资源和名师专家四个部分,其中行业概况是确定不同企业行业需要什么人(what),专业简介是确定不同层次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who),专业资源是展示怎么培养人(how),名师专家是培养专家秀(show)。“专业建设中心”将建设“行业概况”“专业简介”“专业资源”和“名师专家”4个栏目。其中“行业概况”主要包括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前言技术速递及典型企业链接三个模块内容;“专业简介”及“专业资源”主要包括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层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视频等内容;在“名师专家”中则主要是行业企业专家及学校名师风采。为全国其他学校建设本专业提供了参考思路与指南。

(二)将“素材中心”建成碎片资源存储中心

在后续建设过程中“,素材中心”建设继续按照“最小学习素材、碎片化存储”的思路,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本资源库内20门课程所需的资源范围,以方便教师用户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用于自主拓展学习。同时,建设面向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技能提升的拓展素材。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7+7+1”素材(分别指7种教学应用类型资源、7种媒体类型素材,1是指微课程)。“微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三)将“课程中心”建成具备辅教功能的网络课程平台

课程中心功能定位于“辅教”,在已建10门课程的基础上,将建设20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四)将“学习中心”建成终身学习平台

通过进一步调研学生、教师、企业及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的学习需求,制作用户需求清单,依此完善“学习中心”功能及内容,满足教师、学生、企业用户等各类用户的共性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各类用户学习过程中实现“能学”效果,建设成为智能化、开放性学习平台,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的学习型社会要求。

(五)对“互动中心”作精心设计

在互动中心设置讨论区、聊天室、调查、投票、公告信息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进行在线讨论、作业互评、心得分享等,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学习效率、兴趣和参与度。

三、拓展“4个模块”的建设与应用

(一)培训认证营

培训认证营是为满足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技能提升的需求而设的。依托网络平台开设“职业资格培训”“师资培训”“创业培训”等栏目。该平台提供企业、院校、行业协会联合开发的分层次、个性化、可定制的培训、认证资源与信息,以培训和认证为主线贯通校企行三方,满足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的自我提升需求。

(二)技能竞赛网

技能竞赛网是为满足院校师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需求而设,及时大赛信息、公布竞赛题库(或模拟题库),以及合作院校技能大赛训练方案,增强各类竞赛的社会效应。除了能提供常规资讯,技能竞赛网还能提供在线竞赛服务,其特色表现为以下三个功能:其一,以考核点为基础元素,实现不同等级模拟竞赛要求,可以使学习者随着进度进行测试,体现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服务于教学内容;其二,模拟真实竞赛考试时间及题型,针对性强;其三,模拟题库为学习者设置“错题库”,学习者做错的题会自动转至错题库,并由其自动进行分析归纳,为使用者指出学习的不足,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平台还对学习者整体答题情况进行科学统计,以帮助竞赛培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校企直通车

校企直通车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交流平台。校企直通车包括“企业风采”“校企合作”“招聘求职”等栏目,为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汽车服务贸易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四)车友服务站

车友服务站为满足车友掌握汽车资讯的需求而设。车友服务站开设“品牌故事”“新车概览”“用车指南”“汽车资讯”“互动平台”等栏目,为推进车友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为增强职业院校服务能力提供平台,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四、完善PC平台,开发APP客户端

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APP应用,支持Windows系统及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等全媒体浏览与互动。所有资源统一存放在资源中心,通过云计算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资源的格式转换、元数据更新、打包解包等服务由服务器端统一进行。把主要的应用服务包装,既避免了资源在服务器、客户端之间的频繁传输,又解决了客户端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弱的问题。

五、结论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规划建设包括5大中心和4个拓展模块。通过资源库建设,带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教师职前、职后教育需求,推广专业领域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如将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缩小汽车贸易服务领域专业教学水平区域差距,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员工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10篇

1装备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新军事体制变革,装备类课程教学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常规的以“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意志品质”为主要理念的任职教学正在朝着具有实战化背景的集机械、电子、信息、软件系统和管理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方向发展。实施装备实践教学,就是要置学员于实战化训练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使学员在装备管理、使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为学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实践教学要贯穿任职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开放活动、毕业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因此,创建具有贴近实战水平的装备实践教学中心是实施实战化实践教育的必要条件;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装备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任职专业特色的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是实施装备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的保证。

2任职教育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分析

任职培训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胜任岗位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确定性和相对的唯一性。因此,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结构特点体现在教学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监控机制等方面,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为达到装备实战化实践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实现“三转化”:简单重复向独立思考转化,单纯模拟向综合分析转化,模仿操作向自主创新转化;同时坚持“三突出”:突出原理内容的基础性,突出教学手段的先进性,突出联合考核的双向推动。

2.1课程体系实践课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达到胜任本职岗位的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职教育始终坚持以部队需要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打破传统的以院内实践课程为主的体系设置,建立以院内教学课程体系、部队实训课程体系和综合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为支撑的“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相融合”实践教学课程新体系。1)精要、实用的院内教学课程体系。按照岗位实际需要,以装备运用为目的,以基础理论够用为度,压缩课程门数,每个方向集中力量打造1~2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教学科目进行运作,主要原则为:第一,以任职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第二,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地确定教学课程结构;第三,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行实装、模拟器、软件系统分类教学。根据不同课程的实作项目设置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强化式、辅导式、训练式、对抗式;第四,加强重点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典型装备为主体,加强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逐步将任职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第五,增入经费投入,建设实践训练平台。良好的实践训练条件是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建设特色实验室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原理课教学平台,大力拓展综合性、创新性和仿真性实验项目。2)能力主导的部队实训课程体系。首先,将部队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构成院内-部队教学并列的“双元”体系。按具体装备运用原则设计实训内容与形式,针对每个型号都设计装备原理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等,在课内和课外、院内和部队共同实施;其次,增加部队实训比重,突出技能培养。加强院校部队合作长效机制,将课堂搬进部队,定期赴部队进行装备实习实践。采用“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院内部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任职教育的本质是“装备理论+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理念。3)贴近实战的综合素养培养课程体系。综合素养培养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员爱装、管装、协作、学习的能力,以提升学员指挥素养和竞争力为目标,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立体式综合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2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创新和自主开发,采用软硬件结合,实装与模拟器结合,单机与系统平台结合,形成“实装、模拟器材、运用环境互联互通”有机结合的装备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装训练情景模拟与示教软件演练的动态交互,从模块级、操作级到管理级逐阶实训的理想,突破传统训练的时空限制,可灵活进行不同训练方案或特种受训场景模拟,提供系统综合训练、应急处理、装备保障等内容的训练手段,形成满足实战化训练要求的模拟训练环境与方案。

2.3教学模式1)实施方案。在实践教学指导方法上,建立以原理型实验为基础,综合操作型实验为主体,自主创新型实验为提高的三层次“渐进性”实践课程模式,改革前,实作中只有指定实作任务;改革后,除指定任务外,学员还可进行自拟运用背景,如目标转换、应急情况处理等,极大地调动学员参加装备实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员的个性发展。构建具有专业特色、教学-科研-服务-资源共享的四个融合型实战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让学员在实践中提高评判性思维、观察与分析问题、协作与沟通、能力与技术等核心素质,实现实践教学的三大转变:由“师傅带徒弟”、“被动训练”向“主动训练”转变;由“强调动手能力的技能训练”向“提高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创新意识的协同训练”转变;由“培养意志品质”向“培养综合素养”转变。2)实施要领。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型号装备特色,充分利用教员“双员(教员+实验员)型”优势,采取“多模态”实践教学手段,如模拟实训、小组合作操演、教员学员对抗、创新科目设计与训练等,通过参与、协作、反思相互渗透的方式,让学员在“学、看、练、研”中锻炼与成长,系统训练学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

2.4监控机制“教、学、评相互融合”的全方位、多元化实践教学管理,在已有教学工作线、学员工作线、督导工作线“三线监控”的基础上,建立质量监控保障系统的“四个三”,实现实战化教训训练质量全程监控与保障。即坚持学员评教、教员互评、督导评价“三评监督”;坚持“记录表、总结表、反思表”全程跟踪测评学员的“三表抽查”;坚持教员、部门长、业务长联考的“三方会考”;坚持“课程更新、平台更新、模式更新”的实践教学三级联动。

3任职教育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运用效果

根据上述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先后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了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尤其在研制新型装备模拟训练器材基础上,基于实装开发了协同实验项目,模拟不同操作状态下所产生的信息特征和效果,设置装备工作状态,创造近似实战的环境,使学员身临其境,提高其技能训练的效果,并通过创立讲授新知识、教练新装备、运用新手段、活用新训法的方法形式,提高装备实践教学质量。通过与实习单位合作组织装备管理与使用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最终检验。从对学员的问卷调查看(见图3),学员对装备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效果的满意度很高。

4结束语

装备实践教学新体系是岗位任职教育最为重要的实现形式,其建设思路、运行模式、管理思想,充分体现在“院校模拟训练、装备实习训练、实际操演检验”的双向服务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有关专家及广大学员的充分肯定,可辐射影响任职教育中相关装备类专业群,有效培养和提升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对其它装备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上一篇:拓展训练培训心得范文 下一篇: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