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13 21:07:33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员工 ; 培训

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仅靠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吃一辈子”。“终身学习”已不是一种义务或特权,而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样,任何一个企业雇佣到了优秀的人才也并不等于拥有了优秀的员工,企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确保员工掌握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质,才能保住在招聘人才方面的投资,并使这种投资产生更大的效益,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员工培训是关系到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保持和增进组织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员工培训的意义

企业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时,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员工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

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完成未来的工作任务。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应培训员工将学会的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是员工的能力提高,为其取得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也为员工提供更多晋升和获得叫高收入的机会。

2、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员工培训就是不断培训开发高素质的人才,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人类社会已步入以知识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新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获取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不再依靠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而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才资本。因此,这就要求建立一种新的适合未来发展的竞争的培训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质量等。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即直接提高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培训可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降低成本;增加员工的操作知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因加强对员工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培训。

4、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高级”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培训不断教给员工新的知识技能,使其能适应或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实现其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使员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且使员工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

有效的培训系统是员工培训的重要保障,因此,精心设计员工培训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员工的培训系统包括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培训成果的转化及培训评价和反馈等环节。

二、培训的内容

1、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企业应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这是因为:第一,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借助企业培训外的教育方式获得,而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企业培训获得。而企业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最终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所以,企业通常把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录用员工的一项条件,而把录用后的培训重点放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第二,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在任何一个企业都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如读、写、口头表达能力、基础科技知识等,而专业知识和技能,则是在特定企业和岗位上才能用得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之外学不了,带出企业也没有用。接受这类培训的员工,由于所学知识技能的专门化和特殊性,员工对企业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不愿意离开企业。反之,如果员工接受的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新学的知识技能在任何一个企业都用得上,往往会产生重新择业的动机,企业的培训投资也就会随着员工的离职而丧失。因此,企业一般都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

2、职业品质

职业品质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这些必须和本企业的文化相符合。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因此,企业不仅有应该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还应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品质,这样才能保证员工不仅有能力,而且有动力做好工作。员工培训应注重职业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培训,建立起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

三 、培训的种类

员工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员工业余自学四种类型。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指以企业新录用的员工为对象的集中培训。新员工加盟企业的第一天,他们的所见所闻形成对企业的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新员工在企业最初阶段的经历是其在企业发展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对其职业生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有必要为新员工提供考虑周全、信息丰富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新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意识,促使新员工认同企业提倡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和基本的工作流程,帮助新员工规划、设计在企业的个人发展。

岗前培训可以通过发员工手册、专人讲解、座谈会和带领新员工实地参观等方法进行。岗前培训要达到使新员工感到自己加盟企业是受欢迎的、是值得的,达到为企业好好工作、谋求更大发展的效果。

2、在岗培训

员工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训;有效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115-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

一、员工培训的内涵与特征

1、员工培训的内涵

(1)培训是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培训是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教育。

(3)培训是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4)培训是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2、员工培训的特征

2000年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的培训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员工培训的全员性;(2)员工培训的终身性;(3)员工培训的多样性;(4)员工培训的计划性;(5)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

二、员工培训的作用

如果人力资源部是企业职能部门的“第一部”,那么,教育培训则是企业运作经营的“第一道工序”。第一,教育培训是企业获得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二,教育培训是将职工的个人开发与企业战略目标融通一致的最佳结合点。只有最大限度地促成这种融通,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第三,教育培训是实施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1、员工培训是实现人事和谐的重要手段

近二、三十年来,人类社会进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对人的要求越来越新、越来越高,人与事的结合处在动态的矛盾之中。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一是人员调动,二是人员培训。人员调动是用“因事选人”的方法实现人事和谐,而人员培训则是用“使人适事”的方法实现人事和谐。即通过必要的培训手段,使其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和能力,重新适应职位要求。显然,这是实现人事和谐的更为根本的手段。

2、员工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所谓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以其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较多贡献的人。社会以人才的需要千变万化,对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专门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必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而职工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点。

3、员工培训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而技术在竞争中的地位益显重要。技术创新推动和要求管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办公自动化进程日新月异,国家机关和企业职能机构的管理活动,也必须和应该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对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的“白领”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必须通过培训环节加以解决。

4、员工培训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时代呼唤人才,人们渴望成才。员工虽然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但就其大多数而言,都渴求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种加强自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将会产生深刻而又持久的工作动力。应该说,培训是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5、员工培训是建立优秀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

近十年来,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界的热闹话题,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风气,也逐渐进入人员培训的课堂。企业文化成为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而人员培训则是宣传、讲授和强化企业的价值面的重要环节,因而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

三、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而三种培训中的哪种培训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四、影响员工培训的主要因素

1、影响员工培训的外部因素

(1)政府的因素;(2)法规的因素;(3)经济水平的因素:(4)科技水平的因素;(5)工会的因素;(6)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2、影响员工培训的内部因素

员工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才短缺员工培训有效性

21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国内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加大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便成为目前企业解决人才短缺、挑战国际人才竞争的最主要途径。经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才能真正把人力变成了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企业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训不仅是发展员工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形成了一套基本规范的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虽然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没有多少成效,国企尤其如此。因此,展开对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如何增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具体来看,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1.管理者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未转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进而策划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或者制度是有了,但实际工作中的培训未按制度实施,很多时候是当作上级指示来应付了事,根本没有关心员工实际的培训需求、企业的长远需要,也没有认真仔细地策划安排培训的整个过程。

(2)培训控制不力,效果评价滞后。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在培训活动中,没有进行控制或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培训活动放任自流,即使已经发现效果欠佳,也不积极进行适当的调整。培训活动结束后,效果评价方式往往十分单一,一般就是书面考核,这只能考核受训者是否从中学到了知识;而实际工作中的考核又没有严格的考核体系,就只凭管理者的观察等主观感受,有的根本就是培训完了就了事,没有任何的考核或要求。因此,培训是否取得了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就无从知晓。事实上,培训组织者、培训师及受训者都了解培训后无人问津,因此没有压力和动力,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2.培训者方面的问题

(1)培训师的自身素质影响。无论是外聘还是企业内部选拔的培训者都肩负着企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其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荣辱。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企业培训者的素质有好的一面,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培训师的思想陈旧;②培训师的知识贫乏、过时;③培训师的道德规范存在着问题。

(2)培训师不了解受训者。要把培训做好,培训师在进行培训之前应事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以及他们的知识背景,然后制定具体的课程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但一些培训师往往按照企业给的培训大标题,自己想象一些培训内容,常与员工需求不符,也背离了企业培训的目标,从课程方案设计上也较少考虑员工的知识层次。

(3)培训方法存在失误,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但目前,大部分培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情景模拟游戏、行动学习、小组讨论等增加实感的方法采用较少,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3.受训者方面的问题

(1)靠不住的员工忠诚。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但伴随着素质的提高,某些员工过分追求物质回报,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再加上企业之间的“挖墙脚”行为,这时受训员工若对本企业不满,经过权衡就有可能“炒老板的鱿鱼”。企业管理者本希望通过培训让员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却不料由于受训员工的跳槽会给自己的培训带来负回报。这种负反馈常常会降低管理者对培训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甚至可能不再愿意进行培训。

(2)受训员工选择不当。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受训人员时,常常担心业务骨干离岗培训会影响工作,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忙、不太重要,但与培训内容不怎么相关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是应该接受培训的员工因为工作忙,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而去参加了培训的员工又因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在培训时积极性不够,往往应付了事。

(3)受训员工的投机心理。所谓投机心理是指某些员工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正确。他们乐意参加培训是为了“镀金”,为了拿个文凭,为自己晋升捞些资本,至于能学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则很少关心。目前不少企业的员工进行脱岗培训仅仅走形式,受训者关注的只是能为他们带来政治、经济利益的文凭或证书,究竟能否为企业多创造一些效益好像与他们无关。

4.培训成果转化难

受训员工的惰性使企业员工难以摆脱固有的、已成定式的行为模式,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用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原有行为模式;而管理者也没有给予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得不到领导支持便没有应用的工作环境,受训员工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实际工作转化为习惯性的行为,也就无法对企业产生效益。

二、增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员工培训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如此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认识到培训的价值所在,都希望借助培训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为增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企业培训制度的制定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培训理念,决定了培训在企业的地位。员工培训是企业的大事,是辅助公司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的保证,高层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和关心。对于中、高级管理者及技术骨干等关键人才的培训要树立一把手亲自抓的观念,主要是从宏观上加以把握和调控。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制度化问题、培训规模与培训目的和方向问题以及把员工培训纳入企业用人体制的问题等。必要的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时间保证制度、培训经费单列制度、培训考评制度、培训质量跟踪制度等等。对于培训部门组织结构的选择,企业可在人力资源部下设培训科或直接由人力资源部来完成培训工作,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最好还是单独设置培训部(或培训中心)来履行员工培训职能。

2.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当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低于所要求的水平时,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只有针对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规划与设计每次培训活动之前,培训部门主管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培训需求分析是日常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定位包括人员分析、任务分析和组织分析。

3.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一旦培训需求确定,就可以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即编制培训计划。计划的内容要做到尽量细致、全面、具体、明确,让计划成为培训工作的行动指南。培训计划包含培训应达到的目标和培训课程设计。培训目标要尽量具体、可度量,但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制定虚空的、无法实现的目标。对于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培训,除了“师带徒”这种在岗培训外,培训组织者都要进行培训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对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欲望十分重要,其重要内容包括教材选定和课程时间安排。有效的课程设计,首先教材内容是针对培训的真实需求,而且是以受训者具有掌握这些教材和其他课程材料的基本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前提。课程时间安排上也应考虑到受训者的精力,让他们能够消化吸收而不是疲惫应付。

培训方案的具体实施就是开展设计好的培训方案的过程。培训的主要方式包括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及案例讨论。培训方式选择应与培训目标、受训者特征(如职务特征、技术及心理成熟度、文化水平、工作可离度等)构成匹配战略。

4.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培训成果高效转化

要成功地完成培训项目,受训员工必须持续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技能适用于工作当中,最好是转化为受训者的习惯行为,成为其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被称作为培训成果转化(其实质是一种学习迁移)。如果培训活动结束后便无人过问培训是否起到了作用、受训员工是否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改变他们的态度或行为、真正改善工作绩效,那么这个培训项目就是失败的。即使是受训者无意识地有所运用,但仍可以说这个培训只是走过场。培训转化是培训学习的迁移,培训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培训转化这个环节对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可谓生死攸关。

5.防范培训风险

培训风险的存在既可能降低培训的回报,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不愿组织员工培训。企业领导最担心的就是员工受训后离开企业,让企业蒙受损失,更有可能加强了其竞争对手的实力,削弱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开展培训,但必须能动地加强培训风险的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1)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员工培训,受训者的选择应有一套严格的考察制度和长远的人才管理应用的规划,做到“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对象有可塑性”。同时对受训后的员工应有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并将评价结果与其福利待遇挂钩,使受训者有动力、有压力去参加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有效性。

(2)依法建立劳动、培训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员工劳动合同时间长短以及所在工种、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当的培训计划,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明确服务期限以及违约赔偿有关的协议。同时,应根据企业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真正的人才和学有所长的专门人员实施激励来留住他们,

(3)鼓励自学,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自己投资接受培训的比例已明显上升,企业应适时调整有关的培训政策,对于基础学习教育及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为主的培训,应以个人投资或个人、企业按一定比例投资的方式进行;对高层次或有较强针对性的有关培训,可实施政策倾斜,保证培训经费的重点使用,同时应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并对这类人才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或适当奖励。

员工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培训培训方法团队精神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其适应企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在提高老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执行力时,招聘新员工也是增强团队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经常性的有效途径。招聘的新员工无论有无工作经验,入职培训是企业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企业应从多方面重视新员工培训工作。

一、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新员工培训,是员工进入企业后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的第一步,因此它又被称为“入职培训”,是企业帮助新聘用的员工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新员工融入新的团队、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新员工作为从其他企业加入到本企业,或是从校园步入企业的“新人”,对于职业的理解、敬业度、接受和沟通交往能力等都各有差异。为使企业精神得到贯彻、企业目标的得到实、企业文化得到传承、企业优势得到发挥,企业有必要将自己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融入到新员工的行为与观念体系中,从而使新员工真正成为本企业的人。

(二)帮助新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使新员工树立团队意识,逐渐被新的团队所接纳;也使老员工与新员工充分接触、相互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成功的新员工培训,它在新员工和企业内部其他员工之间架起了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使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得到传递,塑造员工行为等积极作用,为新员工完成角色转变、迅速适应企业环境,与其他团队成员展开良性互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帮助新员工完成角色转变。员工通过逐渐熟悉组织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定位,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使新员工从一个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将新员工塑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培训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见图表)

图表 新员工培训内容

(四)通过岗位培训,可以使对新员工的评价更加全面,使招聘与甄选活动中假象或偏见得到纠正和证实,加深企业对员工的了解。通过新员工培训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积累的信息,为员工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后备干部的选拔等提供信息反馈。

二、新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得不到重视

目前,新员工培训在有些中小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培训工作只是由某些临时部门负责,有的企业甚至只是把企业简介或是一些材料拿出来让新员工进行简单的阅读;认为培训就是某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员的责任;也有的企业只重视在岗员工和基层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

(二)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新员工入职后,为使员工对工作流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其尽快熟悉工作,往往仅对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工作职责等进行详尽介绍。除此之外,很少涉及工作中应如何与同事合作、企业文化等方面。企业不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训,主要是因为这种培训无法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如果不能将入职培训做到位,就很容易造成新员工的流失,使招聘的前期工作成为“无用功”。

(三)培训方法有待改善

有的企业不论是对哪个层次的员工培训,也不论企业的行业特点如何,一般都采用“老师讲,学员听”的集中授课模式,不注重“体验式”培训。

(四)没有培训结果反馈或反馈不及时

当一项培训结束后,管理者对新员工的评估和建议,对于新员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员工对培训效果和内容的评价,对于改进培训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一些企业由于培训体系不健全,常常会忽略培训评估,对新员工的培训情况缺乏有效地跟踪管理,不能及时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不能及时将信息传送到员工手中。没有培训反馈和评估,培训是否有效也无法得知,新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培训结果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做出有意义的改变。

三、针对新员工培训中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对新员工培训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给予重视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才能顺利开展培训工作。首先,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新员工培训工作,并给予支持,认识到培训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其次,要使执行者和新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培训不仅仅是有利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也有利于实现新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应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再次,要健全培训机构,明确人员职责。要想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明确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或人员,以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企业应注重团队精神培训

企业对新员工培训不仅要强调个人的业务成果,更应强调整个团队的业绩。因此,在强调工作方法与技巧的同时,也要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培训中使新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并使企业的发展目标成新员工努力地方向和目标。可以结合典型事例开展培训,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也可以通过员工手册、职位说明书、必要的参观活动等,使新员工获得职业生涯所必需的有关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三)新员工培训也要“因人施教”

首先要对新员工心理状态有所了解,这是做好培训的基础。从员工需求入手设计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需求也正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培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现场操作和角色扮演、导师负责制等方式,使培训方法更加有效。

(四)企业要注重结果反馈

每次培训结束后都应做好反馈,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培训活动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员工个人通过培训,个人学到了新的知识或技能,对工作熟识度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得到增强;二是企业通过新员工培训,能够使新人尽快进入角色,员工队伍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等。

参考文献:

[1]万希.上岗引导:新员工培训的关键一步[J].民营科技,2009年底11期

[2]曹莉,张立.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7年第7期

[3]张俊巍,戴良铁.上岗引导过程中信息搜寻问题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 年第 4 期

员工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企 员工培训 实践

一、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标志,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不断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力价值的发挥。企业员工培训是指企业为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使他们能在工作岗位上达到企业的要求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训练活动。国有企业依靠自身优势获得高素质的人才后,仍需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由此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具现实意义。

二、北京市A规划院培训机制

1.北京市A规划院概况。A规划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国企,是某控股集团的子公司。A规划院属于较为年轻的国企,成立至今一直都以项目承建为重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为服务部门,组织结构扁平化,岗位设置简单,主要以事务管理为主。

2.A规划院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培训应该从企业的整体战略出发,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目标。随着A规划院业务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近几年对员工的管理更加重视,设置了人力资源培训岗位,开始开展培训课程,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并实施小型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A规划院培训内容与方式。第一,A规划院现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上级集团展开的针对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为促进新员工快速融入工作而进行的新员工培训;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技术自主培训;为提高员工效率提升而进行的职能部门培训。第二,A规划院的培训方式包括:户外拓展,外出培训,课堂讲授,技术人员自主培训。户外拓展针对新员工,通过一些拓展活动促进新员工活力释放,增强新员工凝聚力;外出培训主要针对中层管理干部,中层管理干部需要具备较强的决策和用人能力等,由于最初A规划院偏重项目技术建设而忽视了管理,现阶段对中高层管理干部的培训格外重视;课堂讲授指请讲师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公文写作培训等,目的是提高职能部门工作效率;技术人员自主培训是自主考取专业资格认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以满足岗位专业技术需求。

三、A规划院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A规划院整体培训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培训工作有一个良好开端,但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培训工作系统计划性不强。培训计划的制定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A规划院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中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制定计划比较零散,存在急用先行的问题,导致一些培训的开展具有明显的突击性,只能收到短期效应,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2.缺乏内部培训队伍建设。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一支内部培训队伍是完整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A规划院实施师徒传、帮、带的运转模式,各部门都没有内部培训讲师,不利于A规划院人力资源培训长远科学发展。

3.培训课程与对象匹配度不高。不同层次员工需要不同的培训,A规划院存在培训目标不清晰、对象不明确、培训课程和培训对象的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例如表达与沟通,除了职能部门员工需要以外,一些项目经理也需提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A规划院却没把项目经理纳入培训计划中。

四、完善A规划院培训体系的措施

1.完善培训体系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有助于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第一,完善的计划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意愿,同时也能结合培训计划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第二,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员工需求,开发实用培训课程;第三,重视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提高培训评估的有效性。

2.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企业内部培训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表达沟通能力,通过不同课程讲授推动规划院培训工作。规划院应严格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培训、管理,除了督促讲师处理好本职与兼职工作以外,也要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培训师的讲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内部培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开发高效培训课程。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实际需求,灵活开发培训课程,利用最少的投入成本,花费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这能使员工在培训课程中有所收获,提高员工培训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同时,可以提供网络培训课程,员工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同时充分利用培训资源。

综上,A规划院在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中,培训体系日渐完善,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未来仍需针对具体问题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进一步推动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昌涛.国企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天地,2015(3)

[2]于嘉力.国企员工培训机制的创新研究[J].企业导报,2016(18)

员工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员工培训;人力资源投资;企业可持续发展

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的一项连续而有效的工作。培训旨在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企业要使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十分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一、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手段

(一)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没有一种知识、技能可以终身享用。对新参加工作的员工,不论学历如何,都需要短期的“新人”教育,尽早适应工作环境;在正式分配工作后,企业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对技术人员实行车间办学、师徒互学、跟踪学习等形式;对管理人员需要企业全方位教育;在员工变动工作岗位后,需要对员工“再教育”。企业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培训员工,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开发人力资源潜力的主要形式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能动性、持续性、智力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其潜力巨大。最大地发挥员工个人的创造力是成功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

企业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自己的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使员工始终保持技术上先进地位,可以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

二、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投资

人力资源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资本的投入。在企业中并非一切人力资源都是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的投资方法——培训,才能使掌握知识技能的人成为企业中一切生产资源中的最重要的资源。培训,作为开发和发展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已突破其原来的纯教育意义。

培训是一种具有双赢的投资,并且它将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培训的价值会随着教育和培训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增加,它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员素质的基本动力。

(一)培训是员工的最大福利

从员工个人来看,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与员工的发展紧密联系。企业员工能否获得丰富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对员工的流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培训是一种间接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的功能。培训是通过人的改变来产生效果,企业员工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成正比的。日本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一般工人的建议能使成本降低5%,经过培训的工人的建议能使企业产品成本降低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的建议能使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30%以上。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人们经过学习得到有用的才能,可以变成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人力资源使用的这种价值是其他任何生产要素所无法替代的。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力度,以保持其人力资源优势。

三、员工培训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培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过程,而且这种开发具有可持续性。人力资源可以而且应该不断地开发、持续地开发,才能不断的增值,企业才能不断的持续的发展。

在企业竞争日益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的今天,培训无疑是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加强培训应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二)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和培训具有连续性,企业的发展也就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想永葆生产经营的能力,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保持竞争优势,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侯书森.美国著名商学院MBA核心课程人力资源整合精华读本[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

3、郭爱英.人力资源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4.

4、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马钧.中外最新管理模式全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员工培训范文第7篇

青岛总部培训的日子已经结束,回顾这次短短的三个星期的培训期,从咖啡学校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的学习,到咖啡店的下店实习,再到服务部的交叉培训。系统的培训流程,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会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

从直观上认识了公司总部的全貌,对总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实力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不论从美丽的国际社区,到汉白玉打造的会所,以及气派豪华的弄海园咖啡馆,处处都彰显着尊贵与骄傲,使我由衷发出感叹的同时并为之深深的折服。

按照培训大纲,我青岛之行的第一个星期将在公司开办的咖啡学校接受培训,咖啡的起源与传播,饮品的操作理论,食品的制作,设备养护,店务管理等等。在老师细致耐心地教导下,学员基本上能够很好地吸收和掌握。当捧着自己亲手调制的卡布奇诺,芳香四溢 那种成就感是无以复加的。

在咖啡学校学到的咖啡知识需要巩固、消化,我们必须实践出真知,理论结合实际,因此下店的一个星期实习就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与平台。一个干净整洁的消费环境对门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进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咖啡店的员工一起全面清扫卫生。礼貌用语和规范的服务流程直接反映出门店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给消费者宾至如归的感受。专业的食品制作和良好的品质以及丰富的食品种类则是门店营业额达成的关键。因此在咖啡馆内每名员工都为能早日上咖啡操作台而努力。当一天繁重却充实的工作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宿舍路上,回想这一天咖啡店工作还是有很大收获和收益的。

结束了咖啡店的工作,按照公司的安排将去服务部接受培训。服务部是总部与各加盟店的联系枢纽,起着将总部信息准确,及时的传达给加盟店,并将加盟店的情况向总经理和相关部门反馈。跟着带教师傅阮刚了解到公司服务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并对主要工作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如:日常订货,加盟店的开业档案管理,加盟店申请受理、设备维护、信息、网站维护等等 。

三个星期时间很短,但所学到的知识受益时间却很长 。结合展业工作,从以前的模糊概念到如今的直观认识,这次培训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信心!

员工培训总结(二)

为了让新员工更快地了解公司、适应工作,公司特地在20**年8月3号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

这一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让新员工之间彼此认识,使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战略规划。

虽然是培训,但策划者的别出心裁让新员工在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培训的项目有:

2、新员工学习晚宴,晚宴主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将举行厨艺大比拼,所有员工两人一组(男女各一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每小组在办公室提供的原料中自选,选原料原则为先到先选,迟到者那就剩什么要什么了,每小组各出一道菜,参加厨艺大比拼,最终投票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厨艺奖、最佳人气奖、最佳组合奖、最佳搞笑奖、最佳难吃奖。

3、趣味游戏,大家可以选择游戏。目的在于让大家互相沟通,互相了解,更好的在日后工作中配合。

4、全体新员工学会,让新员工更好的了解公司,了解专业,更好的配合完成工作。

这次培训,领导让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及公司的优势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公司的优势资源。

这是公司的第一次培训,从培训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公司对培训是非常看重的,领导们也做了很多的准备,让新员工在两天的培训时间之内充分感受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良苦用心,也让新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端正心态、更加努力!

员工培训总结(三)

到xx公司工作已经2个多月了,在这期间,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会。由公司领导就公司的战略发展 思路,技术项目发展 方向,现代 企业 员工的观念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就短短两天,但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不管是从自身的修养还是本身工作状况都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我的工作岗位是接待文秘,那么就此结合培训谈谈我的工作情况。

x总讲解的有关公司战略发展 思路,需要站在一个高度来理解,但是听了之后,我对公司充满了信心。王总和吴总的相关内容 对我而言比较深刻,主要是纯技术的问题 ,让我了解了公司精湛的技术。与我岗位息息相关且印象深刻的内容 主要是关于现代 企业 员工应具备的观念,做事的方式方法 和工作目标及计划。

x总讲解的现代 企业 员工应具备的观念:事业心,责任感,危机感(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

这些观念中我最有体会的是关于创新。刚来公司时总感觉工作很多,杂且乱,经常工作只做了个表面,比如预交各项行政费用。公司所有可报销的手机的费用全部在本岗充值,先前认为只要单纯地按标准将费用充进各手机就完成此项工作了,根本没有站在公司的角度深入地考虑由我来做此项工作的直接目的。为此部门领导专门就此项工作内部进行了沟通要求将此项工作进行创新,告知行政人事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把好管理关,行之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为公司节省费用成本。于是,我便时常会注意移动或联通新开展的1系列的优惠套餐等服务,选择并办理相应的业务,以望在质上节省。

同时x总剖析了企业 员工十种常见的错误观念,形象生动,自己的工作心态有了可比性,有则改之,更新自己错误的观念。

员工培训范文第8篇

摘要酒店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培训是酒店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员工潜能的主要方式。目前,市场竞争愈加强烈,持续学习成为市场竞争对酒店的必然要求。酒店要想创造至善至美的服务,赢得客人的真正称赞,除了具有优良的硬件之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其根本。

关键词酒店员工培训 成果转化

一、酒店员工培训的重要意义

培训能使酒店在这种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的捷径就是提高酒店员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由于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用工成本和酒店不同岗位方面思考,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全部雇佣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在节约成本和雇佣高效率员工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就需要通过标准化的培训。培训已成为酒店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培训内容的调查

本文以沈阳某五星级酒店基层员工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100人,随机分层抽样调查。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

(一)基层员工对培训内容的了解程度。通过调查得知,员工希望通过培训,全方位地得到提高。特别是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充分说明大厦员工追求进步、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很高。更反应出员工希望得到培训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基层员工对培训目的的了解程度。通过调查得知,可知基层员工对培训非常重视,也从侧面反应了对提高自己岗位技能的希望以及对培训现状的不满意。不同岗位无明显差异。

(三)您在培训时遇到的困难是。通过调查可知,员工认为培训单一,平乏没兴趣,有些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提升处于迷茫阶段,综上所述,从员工自身看,培训受益甚微,对于自身无明显帮助与提高,从酒店培训管理来看,培训结果反馈工作欠缺。

三、酒店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一)国内酒店对员工培训缺乏足够重视,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酒店员工培训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是酒店在运营过程中更加健全更加完善。当科技进步或者酒店战略目标转移时,培训的内容也应该及时调整和更改。但是现在多数的酒店在培训员工时,只是单纯的将劳动技能教授给新入职员工,用较短的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然后就投入工作,只求企业利益不顾员工自身发展。不注重培训反馈,员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二)培训时间不当,员工有抵触情绪,培训效果不显著

如今企业为节约成本,只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便直接将其送入所属部门,采用比较保守的师徒制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由于刚刚接触本行业且缺乏工作经验,有些带新员工的老员工觉得与其重新返工还不如自己做,新员工观察,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员工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即使掌握了工作要领也不一定会做的很完美。这样甚至会打击新员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多的酒店会占用员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员工劳动一整天后身体疲惫的情况下,对培训内容的记忆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会好。还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三)培训投入少,培训师资质量较差,体系不完善

首先,酒店对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正规的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但是由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差异,员工的接受程度和管理者的培训方法是否适当仍是不确定因素。

其次,培训师的选择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培训师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培训质量的高低。优秀的培训师可以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记忆速度,有利于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我国大多数酒店的培训工作多数是由人力资源部门代替的,培训工作一般是用有经验的中层管理者,虽然他们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缺少理论方面的知识,培训工作缺乏规范性。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酒店工作

可以选择和国内具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专院校合作,从而提升酒店整体素质。由于现实社会环境和酒店职位设置的不同,酒店应从实际出发,为酒店融入新血液的同时,注重对老员工持续不间断的培训,弥补老员工自身不足的同时提升酒店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优化培训理念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培训制度,使培训内容更加宽泛实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培训手段突出科学化和现代化。酒店应注重追求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实现,重点培养员工忠诚度,从而增加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使大家可以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工作。

(三)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评估体系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员工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培训方案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③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⑤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⑥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①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1958年以前,在美国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1981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3.7亿美元以上,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982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quot;③有资料显示,美国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12%。④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1.2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3.6%,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2.25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⑤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曾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作过明确部署,要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⑥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大?quot;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恶劣的态度问题等,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培训,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则进行员工培训,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构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通过需求分析,明了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职务的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员工,预期中的职务大于现有的职能,则要求培训。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实施教计划,积极为实现目的而教学;对于受训者来说,明了学习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确,则易造成指导者、受训者偏离培训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培训成本,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失败。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它的各个部分,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成为"X"型人才,知识培训是其必要途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其容易忘记,组织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骑车、游泳等。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也可以指导培训,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做也锻炼了培训指导者本人的领导才能,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工作出色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培训出一个同样工作出色的员工,因为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外部培训资源恰好大多数是熟悉成人学习理论的培训人员。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组织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时,或确实内部培训资源缺乏适当人选时,才可选择外部培训资源,但尽管如此,也要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才为最佳。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即受训者。

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组织的业务和员工,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文化,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对于老员工来说,这些培训毫无意义。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在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后,根据需求会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根据需求分析也确定了哪些员工缺乏哪些知识或技能,培训内容与缺乏的知识及技能相吻合者即为本次受训者。

虽然培训内容决定了大体上的受训者,但并不等于说这些就是受训者,还应从确定的这些大体上的受训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适合受训。首先看这些人对培训是否感兴趣,若不感兴趣则不易让其受训,因为没有积极性,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另一方面,要看其个性特点,有些个性是天生的,既使通过培训能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他仍不适合于该工作,则他属于要换岗位,而不是需要培训。从培训内容及受训者两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培训日期的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这道理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却往往步入一些误区,下面的做法就是步入了误区。许多公司往往是在时间比较方便或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提供培训。如许多公司把握计划订在生产淡季以防止影响生产,却不知因为未及时培训却造成了大量次品、废品或其他事故,代价更高,再如有些公司把培训订在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而此时其实并不需要培训,却不知在需要培训时进行再培训却需要会出再培训的成本。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既使新员工进入组织进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他们也必须了解组织运作中的一些差别,很少有员工刚进入组织就掌握了组织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组织的老员工,对于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但晋开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则会产生新的要求,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对于新岗位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为了适应新岗位,则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对老员工进行不断培训。如引进新设备,要求对老员工培训新技术;购进新软件,要求员工学会安装与使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都在不断调制自己的经营策略,每次调整后,都需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你不得不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但实际使用上其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而择一或择多种配合使用。

(1)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③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④必要时应用板书。

讲授法虽是培训中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方法,但它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多缺陷。讲授法的优点:①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③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④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教育培训。其缺点为:①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受训者无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②学习效果易受教师讲授的水平影响;③只是教师讲授,没有反馈;④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⑤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2)演示法

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①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②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③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④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演示法用于教学同样优点与缺点并存。其优点为:①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②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③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演示法的缺点为:①适用的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演示;②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学场所的交更;③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3)案例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用于教学有三个基本要求:①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称为掩饰,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②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③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作为一个教学方式它也不可避免优缺点并存。案例法的优点:①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②在个案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培训可得到另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则;③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每一个案例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缺乏普遍适用性,不一定能与培训目的很好吻合;②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③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象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则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甄于完善。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一、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从培训方案的本身来说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二、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三、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药,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个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破产,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四、结语

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介绍培训理论的研究入手,系统介绍了培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在对比国内外培训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培训工作的迫切性。一切培训方案的设计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进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的分析与选择,从理论上初步对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了系统分析,浅要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然本文更倾向于实务性与操作性,又由于作者对此问题研究尚浅,故在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方案的评估方面阐述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对实际工作者们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①彭剑锋、包政主编,《人员甄选录用与培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张一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洛丝特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欧炳进、张育新、林克慧编,《人事管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⑥英:贝纳德.泰勒、美:戈登.利皮特合编,陈今淼译,《管理人员发展和培训手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⑦《中国改革全书·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卷》,1978~1991年,大连出版社。

⑧胡振君,"你对培训知多少?",《行政与人事》,2000年第4期,第30~31页。

⑨龚亚平著,《企业培训方案评价研究》,1997年硕士论文。

员工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才 培训 对策

一、前言

企业员工培训要按照“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能力,学用结合;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原则,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在普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们厂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驶入了全员素质提高的良性轨道。

二、员工培训现状调查

(1)在基层车间,操作人员实行四班三运转,生产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学习,存在工学矛盾,使基层班组的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2)两级机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专多才的技能人才相对较少。而两级机关的培训工作开展的不规范、不深入、针对性不强。

(3)缺乏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厂虽然推行绩效管理,但力度不大,分配制度也不完善,无法体现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之间的差距,致使员工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动力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采取对策

在对我厂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后,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培训活动要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定好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设置与培训目标匹配,强化能力培养,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科学管理理念、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作为每个培训项目的“三必讲”内容,确保员工整体素质提升,在重点培训项目中,“三必讲”内容保证了一定的学时数。

培训主办、承办单位认真执行各类培训计划。有检修任务的单位,结合大检修,做好了现场技能培训。注重提高员工队伍实战能力,在装置现场“排兵布阵”,防止“坐在屋里,停在书面”。培训主管部门据情况随时进行抽查,监督学员学习及出勤情况。

(二)在基层班组推行“五个一”培训活动为增强基层班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员工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技能操作人员岗位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培训工作又能解决班组的“工学矛盾”等问题,我们厂在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推行 “五个一”培训活动(每班一问、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 “五个一”培训的特点一是化整为零,使培训工作常态化。培训时间化整为零,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厂四班三倒、没有副班也可以把人员集中组织培训的劣势。学习单位化整为零,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岗位、班组为单位开展培训,大大增强了培训的灵活性。培训管理化整为零,厂、车间、班组根据各自的职责,管理不同层面的培训,开创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结合生产实际,令培训内容更具体化。“五个一”培训,可以随时根据生产实际确定、调整学习内容,有效解决了学习内容滞后等弊端。三是搭建舞台,让培训师资多元化。“五个一”培训,为有一技之长的各层次人员搭建了舞台,技师、技术骨干、车间技术人员甚至车间领导都走上了讲台,师资的多元化带来了知识的丰富化,拓展了员工视野。四是资源共享,促培训手段现代化。我厂近几年来,推行多媒体课件培训法,利用电脑配置到班组的特点,鼓励车间、班组制作各类多媒体培训课件,课件内容包括生产工艺、设备维护、标准程序作业、事故预案等。利用课件组织培训,具有形式新颖、资源共享、反复使用等优点。

通过“五个一”培训活动,实现了导师带徒、马拉松练兵、员工培训课堂、技术比武的落实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和有效统一,使培训工作落脚在车间、扎根在班组。而通过活动的持续开展,使职工理论、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处理岗位各类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培训效果显著。

(三)在两级机关开展“提技能”、“精专业”的培训工作,制定了详实的措施,在两级机关开展了“提技能”、“精专业”的培训工作。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两级机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全员参与,自己制作培训课件,讲课听课,讨论互动,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培训主管部门及时做好检查督导工作,定期点评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起到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突出重点,做好专人、专题、专业培训一是精心选拔年轻、有基层管理经验和外语基础好的优秀管理人员和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公司组织的高层次培训,重点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提高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危机管理的能力。按照“培训专业、专业培训”的要求,明确专业部门责任分工,组织做好专业培训。各专业部门对专业培训项目全面负责,从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师资配备、教材选编,到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并负责组织本专业的业务技能竞赛。

二是强化职能部室专业培训工作的主导作用,发挥专业管理的优势,在各基层车间抓好本专业培训任务的引导,强化好服务意识,使各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有效管理下有序开展。

(五)加强激励督导

制定激励措施,加大“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一线操作人员学业务、学技术,推进“内操系统化、外操区域化”。建立抽考制度,定期督导检查。

(六)建立培训“信息平台”

为便于公开培训信息、共享培训资源、交流培训经验,我厂在厂局域网上建立了培训“信息平台”,各单位的培训资料存放在“信息平台”上,并及时进行培训资料的信息维护。

四、结束语

纵观我国国企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战略作用,开拓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最有效的推动力。

参文献:

[1]李强华.《管子》人才观探析[D].怀化学院学报,2009.

上一篇:计算机考试范文 下一篇:企业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