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02 20:58:46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优化方案;深入研究;人机结合;创新

在当今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和应用。由于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全的一个自动化过程,因此一定会与会计人员有相应的联系,而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往往就是企业的一个管理盲点,最容易出问题。因此,如何将会计电算化的效率提升到最高,让会计电算化由会计人员很好地掌握与控制,达到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目的,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讨论两者的结合之前,首先要了解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同时了解其中的一些不足,从而对之进行改善,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实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计算机已经完全替代了手工记账,而这种会计工作手段的改变,也对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会计电算化更好地实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当计算机入驻会计工作环境之后,许多工作方式都需要改变。比如在以前,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记账,填写报表,对账本进行统计等;在有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人员只需要按时将相关凭证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制作报表等工作。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而会计人员在有了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工作,他们要对系统安全,记账的凭证与审核等进行内部控制,这就需要制定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要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确保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都需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这种制度相对以前也更加复杂了。只有是这种制度得到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实行计算机的应用。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前文我们讨论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大小企业中,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也已经开始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在改善内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下面就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对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制度流于形式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与“企业内部”产生紧密的联系。因为不同的制度针对的是不同的企业,如果两个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程度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却采用相同的内部管理制度,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这种问题。有一些企业中的领导或者是会计人员没有意识到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制度只是一种摆设,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在制定制度的时候照搬照抄,这样子就没有与企业自身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人员分配等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制度出来的制度也没有办法有针对性的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比如: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制度形成后相关部门对制度的检查落实力度不够

通过上一点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对于制度的正确建立重视不够,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建立制度。但是,建立了一个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 许多企业即使建立了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去实行,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在制定制度后对相关制度的实行与否进行检查和落实。因此,重视制度建立却轻视制度检查与落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对制度检查落实的力度不够,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些企业可能本身就不重视制度的建立,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重视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第二个原因是形成了恰当的内部管理制度,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中的领导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考核和监督,这就会导致内部工作无法做好,间接导致了不当使用会计电算化,从而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其实比制度没有建立好还要严重,因为在对制度进行考核和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制度的实行,如果制度没有执行好,也没有被发现,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存在于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方案

经过前文的讨论,我们首先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对当今会计工作的重大改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其次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来完善会计电算化,而前文我们又分析了现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因此,最后我们重点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论学习

之所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的展开,就是因为员工对于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转变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应该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来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了解到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他们职责的转变。在员工当中,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管理最为重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更加了解当今制度的变化,充分增强他们对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解把握能力。

(二)内部管理制度中要明确不同会计人员的分工

在内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不同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具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需要在进行经济业务时对可能造成欺诈和舞弊的行为进行分工,这样才能减小风险。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职务划分的内部管理制度,而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就应该在新型内部管理制度中添加专门针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分工。比如,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增设监控和检查方面的人员,而可以减少或者合并记账的人员,同时也要对操作人员制定严格的规定,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等行为。这样才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

(三)要加强对制度的监控和指导

在一个企业中,具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同时还有各级的财政和主管部门。这些部门都应该对内部管理制度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主要能做的就是加强对制度的监控,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管理部门看问题的角度是比较宏观的,因此我认为他们应该能够对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令相关部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四、总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很多现今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取代手动会计在企业中逐渐成长起来。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因此它在企业中生存和发展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之进行改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这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之后就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案,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使企业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同时还要加大对制度本身的管理,从而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合喜,王吾.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武慧洁.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J].中北大学学报,2006(6).

[3]罗文.建立健全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4).

[4]曹颖.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物业,2008(6).

[5]贾燕.浅谈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5(9).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业务的开展和执行是保障,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较强的管理执行力,对当代企业的发展来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的能力实际也是对企业效益的管理。

企业发展对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作用不可替代,企业内部管理的优秀效果能够对企业对社会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长远来看,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管理的提升。

一、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外在的体现,虽然不能直接体现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规范和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作用重大。

(1)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能够提升企业凝聚力。企业员工是企业业务完成的基础,人心向背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实现企业的公平管理和公平竞争,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下能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依赖感,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在广大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下,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能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经济效益。企业想要发展不是去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应在与客户的交易中巩固和发展客户关系,员工是与客户交流的主体,因此,企业内部对员工的管理就特别重要,在客户关系维护中,企业可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3)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塑造是关键。企业在社会中,是以法人的形式出现,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后动力,企业的外在声誉能够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对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根据木桶理论,只有整体实力提升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上可见,企业内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实中,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些消极因素能够从内部开始影响企业的发展,而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主要是制度和人员因素,以下几点则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通常,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是这套制度能不能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是个问题。同行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大都相差无几,比较形而上的论述容易上员工难以理解,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企业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还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进行完善和修改。总体来说,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完善的企业管理很容易导致企业的发展缺少管理的依靠。

(2)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管理观念需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想要获得提升,根本上还是源于管理层人员的理念上的提升。企业内部个管理人员如果观念落伍,势必影响企业在变化莫测的社会经济形势中失掉先机。很多落伍观念会认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企业和同行业直接的竞争,但是殊不知,企业最重要的是用先机的管理理念与世界接轨,发展出属于企业自己的特有业务。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不成熟。企业内部管理说到底还是对人员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有一套完备的人员管理方案,包含人员的工资、绩效、奖金、补贴、保险、升职等方面,能够保障员工在企业内的公平成长,通过合适的动力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将可能导致人员配备不合理甚至人员的流失,企业员工的过度流失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内部管理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着不太成熟的发展现状,针对企业的综合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几条相关建议,为企业内部管理出现的问题提供部分借鉴。

(1)搞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基础,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管理事半功倍。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发展的步伐加快。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在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不同部门的参与下完成,结合企业的自身状况,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要和企业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对企业形成整体认同感非常重要。

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员工可以在体系范围内发挥个人能动性,既有利于管理,又便于员工之间的竞争发展。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员工可以遵循既定的程序去完成任务,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内容。企业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可以按照相应的制度去查访问题源,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

(2)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企业文化点。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内涵积淀。企业文化归根到底体现出的是人本思想,是以企业全体员工为基础进行总结的。企业内部管理刺激着企业外部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中起着思想指导的作用,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品质好、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3)企业领导管理观念的转变。企业领导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执行者,首先,企业领导要改变自己的陈规陋习,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多多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模式,对本企业的内部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企业管理者还要注重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模式、理念推广到整个公司的发展中来,让各个部门可以互通互享,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实现内部各部门共同运作、良好发展。

(4)重视人才,关心员工发展,实现艺术化管理。当今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应该时刻注意引进各方面相关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通过外部人才招聘和内部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企业的人才储备管理战略。

另外,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让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路线相结合,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避免员工过度流失,将企业员工的能力转换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创新性的、艺术化的企业内部管理,将企业带入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企业不能对此有丝毫的倦怠和松懈,企业内部管理在现阶段遇到的问题也大致是管理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现状,企业应当积极重视企业内部管理,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推动企业内部管理进程,最终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勇,龚强. 浅议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怀化学院学报.2006(S1)

[2]熊伟. 论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3]王晓莹. 管理者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对策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02)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建行 基层网点 内部管理 制度

一、前言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建设银行内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绩效考核,不仅涉及基层网点管理层,也涉及基层网点普通员工的切身利益。完善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经营和管理,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开展经济环境分析,还要从微观层面开展管理制度建设、人员考核、绩效管理、信贷审核、会计监督等层面的基层网点内部管理制度模块的研究。

二、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内部管理现状分析

(一)绩效考核指标主观性太强

在目前的建设银行员工绩效管理中,基层网点的业务考核指标较为突出。这与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业务经营管理相匹配。对于建设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员工而言,其具备了一定的公关能力,但是对于建设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却不容乐观。制定建设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是由基层营业网点的支行行长掌握。对于建设银行而言虽然存在固定的KPI考核指标,但是这些指标体系相当宽泛,其具体执行还要依赖基层网点的实际负责人的主观设计。

(二)监督体制不完善

按照相关规定,建设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必须配备专门人员开展纪检和会计监督,上级行虽然向各营业网点派出了营业主管,但并未向所有基层网点派驻纪检监察特派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基层网点人员相对紧缺、员工工作量大,有的营业主管兼职太多,无法全身心投入会计监督岗位的工作,经常出现内部监督岗位人员和岗位要求不相匹配的局面。由于营业主管和纪检监察特派员,人员编制在基层营业网点,部分绩效工资由基层营业网点考核发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和纪检监察在基层营业网点的力度。

(三)内部管理独立性较差

建设银行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主要依靠相关管理层,特别是依靠基层网点负责人即支行行长的执行。基层网点在实际执行管理制度过程中,既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身兼数职,不能很好地管理。当前社会经济增长乏力,银行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基层网点负责人职务的升迁、收入和网点员工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业务指标的完成程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讲发展的多,强调内控的少,讲营销的多,强调风险防范的少,讲建章立制的多,强调执行的少。使得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受限于一定的业绩指标要求,不得不降低内部监督管理的实际标准,造成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致使案件的发生和银行坏账的出现。

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内部管理的问题探究

(一)专门性人才较为缺乏

在绝大多数的基层网点内部管理中,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人员并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基层网点的业务运作。由于基层网点工作量大、工资水平较低、绩效考核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人员流动性大。商业疑难专门性人才相对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员工把基层网点当作跳板,导致基层网点的专门性人才相对匮乏。随着员工年龄的不断增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不如前,许多员工希望获得薪资更高、工作更轻松的岗位,而不愿意留在基层网点岗位工作。

(二)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基层网点管理的主观性较强,基层网点的审批权限和实际审批观念落后。比如部分基层支行行长的管理理念唯业绩是从,放松了对基层机构关键环节操作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的防范,导致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的出现。尽管银行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基层网点出台了不少的监管要求、办法,但大多基层网点负责人对现代商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不深刻,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且从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管理疲劳。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经营管理而言,部分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信贷审核部分的审批权限,基层网点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存在审批能力和审批权限不匹配、审批独立性差的问题,这对于改进基层网点的实际运行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部分支行行长的审批权限和审批项目所要求的权限之间往往呈现出较高的不匹配性,经营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四)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业务量不断扩展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影响下,社会创业热潮不断涌现,直接对资金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银行基层网点的内部监督管理过程中,一定的社会背景是资金提供的前提和条件。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业务量的扩展不仅增加了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员工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业务量的不断扩展是基层网点员工维持生存获取绩效奖励的主要途径,但也给增加不良贷款的比例留下了隐患。

四、改善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内部管理的路径依赖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改善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内部管理制度,首先要从管理更新入手。加强基层网点的目标考核的合理性,同时也加强管理的更新。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展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管理思路,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建设银行基层网点普通员工的关心,要更加体现出基层支行管理层,帮助广大员工尽快适应基层网点的工作环境。

(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在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管理层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和制度建设的可及性。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基层网点而言,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一定层面的银行监管体制障碍性问题,并对银行监管构成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设银行内部监管首先要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端正经营思想,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健全的员工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是稳定基层网点员工的重要保障。要形成员工流动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提高不同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也从另一个层面保障当某个岗位出现空缺时得到及时地补充。对于基层内部管理者而言,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快实现内部管理的重要步骤。对于绝大多数的管理者而言,这些管理措施的推出,不仅有助于改善基层网点经营管理上的可持续性,更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基层网点管理的主动性。

(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直接关系到建设银行员工的生存保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要从业务主导型向实际绩效型过渡,对于一些绩效管理者而言,要避免主观性思维模式、重视客观实际标准的推行、完善内部管理中的实际绩效指标的可操作性。

五、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设银行基层网点的业务量不断增长,对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是,建设银行基层网点存在着绩效考核指标主观性太强、监督体制不完善、内部管理独立性较差等问题,造成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此,建议通过更新观念、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加以改进和克服。

(作者单位为建行萍乡安源支行)

参考文献

[1] 徐华. JT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经营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剖析;意见

国营企业,即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参控的企业,在我国国营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于保值或增值国有资产。因此,国民企业经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1]。内控管理制度是规范、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以达到经营取得最佳效益。近年来,为提升国营企业效益,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踊跃,原来内控管理制度弊端不断显现,引发了众多内控管理问题发生。为确保国营企业经营效益,内控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内部管理制度及其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这种制度,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为了让企业将自身的目标实现,进一步保全企业的财产完整,从分工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内部的控制工作,主要还是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配合,从而明确不同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相互之间的合作进行制约以及协调。对国营企业而言,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新时代企业革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防范风险,全力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并能获取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经营管理者如实了解企业动态,为企业市场发展策划提供可靠的参考[2]。

二、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重成本、轻建设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只是看到当下的成本支出,为了约束成本支出,对企业内部的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就需要定编定员,要明确落实不同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或者自身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很多企业都没有办法保障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专项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只有形成专门的职能机构,才能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是否配合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现象从原因上看,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在转型期间产权移交上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法人还没有真正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细,导致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产权出现责任不清晰的状况,也随之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重管理,轻控制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从管理以及会计两个方面实现的。不过很多企业往往只是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但是却忽视会计技能的独立性。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内部会计制度往往是服从于内部的管理制度,而会计制度只是采用相对比较笼统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所以对于会计的内部控制变成一种表面的控制,但是没有回归到实质上的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没有依法管理的理念。因为中国当前的法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有章程必依据的局面。

(三)履行制度不健全,重大事,轻常事

近年来,企业员工低价销售产品,吃回扣事件频繁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履行制度建设中,过度重视企业投资、经营等大事件问题,而对日常现金、物料等小事件问题未作过多规范或监督。以至于培育了一批“硕鼠”、“蛀虫”,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权责低价销产品、吃回扣,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分析原因:首先,从人为上分析,任何“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存在缺陷。其次,从管理上分析,内控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内控制度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再次,从内部关系上分析,有效的内控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串通而失效。

三、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加强领导培训学习,提升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是内部管理的关键人物,若企业领导自身法律、管理意识淡薄,那么企业所构建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会存在诸多漏洞、风险。因此,应加强培训,提升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如采取劳动竞赛、岗位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不断获取吸新,进而提升相关法律、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注重企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提升自控、约束等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做到廉洁自律。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权利义务

科学的企业管理结构,能够让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因此,从科学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出发,才能够实现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企业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从公司法的角度,构建合理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结构。不同的结构互相之间应该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够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和制约,各项权力和职责都能够落实到位,适应企业的科学发展。其次要对职责进行明确,用合理的约束以及制约方式,对企业的进行内部协调,协调好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样的要用合理的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发展。此外,适应市场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进一步的具备效率,而且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尽到自己的责任去履行好日常的义务,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运转。

(三)加强内部稽核制度,严格考核监督

内部稽核制度需要企业员工有效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考核、监督作用。而要确保企业员工自行履行职责,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对内控的认识。首先,应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以切实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强有力的管理及监督约束机制。3、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技术更新。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管理、维护及技术更新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企业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可设置专人对计算机进行管理,严格制定主机房授权制度,充分确保公司计算机安全[3]。同时,还应不断更新网络技术,以期逐步改善系统,给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四)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及时纠错避漏

国营企业管理链较长,高层领导无法亲自监督各项业务,而更多是靠内部审计来实现。因此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对提升企业内控管理非常重要[4]。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主要用于监督、检查,因此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系统,以期各级能及时发现错漏并纠正、堵塞,进而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国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关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市场或国际综合竞争力。而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状,加强企业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从内控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内控制度上综合考量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革,才能促使内部管理制度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对应的作用。(作者单位:北京市西郊农场)

参考文献:

[1] 王晶.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人口与经济,2011(S1):50-51.

[2] 光宪.国企改革与内部管理创新的逻辑穆[J].经济视野,2014(16):145-146.

[3] 叶晓芳.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13(27):95-95.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对策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很大程度上对企业在竞争市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还能给资产经济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会计能及时有效得到可靠、完整统计信息。必须明确合理的分派工作职责,让内部成员做到自我评价、适度调整以及控制约束等等方式和程序。由于近年来在房地产企业投资力度太大,在周期上时间太长,导致内部出现分化难以控制,若要改善内部控制问题,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在市场竞争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长。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现状

1、房地产企业对内部管理的忽视。在房地产企业当中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忽略对内部加强管理,许多企业只在乎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内部节源意识,如若要在房地产行业内站稳脚跟就必须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将来给企业带去更大的效益。但不能只在成本和会计控制基础上进行管制,而是要正确了解内部管理去完善控制制度。

2、内部管理人才稀薄。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改革控制的力度,使得房地产行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了极大的压力,由于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欠缺专业的管理人才,使得许多企业内部出现分化,而针对财务管理、业务运营、制度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相关管理人士的经验以及知识方面有所欠缺的话,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3、管理制度不严谨。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人员水平一般般,对管理制度就缺乏执行力度,而具体表现在内部财务的控制完全不符合会计的现状,在交流沟通上频率较少,在经济合同上管理不严谨。虽然有些企业会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太大,没有严格把关的管理人员,制度没有执行力是一样没有任何作用的。

4、严重缺乏信息高效化的认知。随着经济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而企业内部对信息化认知甚少,导致发展止滞不前。企业内部人员必须认识到信息化高效化的重要作用,严格将信息和内部管理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企业还要培养内部人员的信息知识素质,才不会因为社会商业化的问题产生影响。而且,内部管理人员在制度严谨的作用中必须互相监督和控制,才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意义。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规范当中才能起到根本性作用。

1、全面性的管理制度。在房地产行业当中,都有个庞大的企业内部系统,在执行制度时往往对牵制一连串的问题。所以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中,必须制定一个完整全面性的管理制度,要考虑制定的制度是否会出现牵制其他部门或者问题的链带反应,在制定了完善健全的制度后必须有高效的执行力,而不能将其变成一种摆设。

2、企业内部制度的合法性。在制定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时,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进行规范,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以及约束内部人员的合法性。

3、企业内部制度的前瞻性。企业内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该有效的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能力以及行业内的形式动态,对房地产行业发展有预见性,才能在制度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市场竞争力。

4、企业内部制度的严谨性。如何让企业在发展中避免一些风险,这就取决于制定制度的管理层,必须有着前瞻性以及一套完善严谨的制度,才能使企业发展道路平稳顺畅。

三、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作用

在制定好的一套管理方案后,必须严格控制管理力度,企业才能实现内部管理水平,为发展各个阶层的利益起到更完善的推动作用。

1、健康的内部管理控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房地产企业不断壮大的今日,从行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企业资金投入以及内部的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行业竞争当中利于不败境地,是企业发展所需。

2、控制好内部管理抵御风险。房地产企业发展出来会受到经济和竞争对手的影响以外,最大问题就是政治形势,由于其变数较大管理力度严格,近几年来金融问题严峻以及成本高的情况下,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抵御这些潜在风险,管理者就必须做到眼光独到,前瞻性强,以此给企业发展能够适应恶劣形式,增加发展中的活力,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强大。

3、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健全。企业的心脏就是资金,而财务管理就是连接企业的血管,在企业发展道路中,必须完善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由于在企业内部,经理层、股东、监事、董事等等职权和责任分化不同,都围着自身利益前行,导致企业真正的应用者对内部形式完全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为了企业能够健康正常的运行,就必然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对内部形式的控制要加强,防止错误和的现象,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不会伤害到企业自身的利益。

四、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完善内部管理的环境必须建立在内部制度的控制上,而这个环节最关键的部分就在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员工以及内部产权制度,如果体现企业发展价值,可分为三个部分:

1、企业内部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管理制度了解的非常透彻清晰,才能让内部管理制度的控制效应在企业发展中体现存在价值。

2、企业内部员工。必须让企业内部员工遵循管理制度的规范,把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以及相关制度的法律法规进行灌输,使员工意识到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利害关系,从而保证员工与企业密不可分的牵连。

3、完善内部产权制度。企业可通过外聘董事,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对企业外部发展带动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能够在董事会内部起到主导作用,才能起到完善健康管理制度的监督作用。

4、强化内部控制机制。为了内部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办法,在内部管理审计当中,就必须加大管制力度,对各个部门进行审核、监管以达到管理制度的控制目标。重点在于内部审核作为一个独立完善的机制体系,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上都要高效控制,才能促进企业实现管理效率。

5、加强房地产企业控制风险体系。随着国家政策和金融股市走向不清晰的情况,企业管理者不能太依照自我的主观判断对事件进行裁定,应该完善对内部管理体系控制,对抵制房地产风险才是良策。房地产企业在交易当中时常会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对风险意识薄弱,警惕性不高等等。因此,管理者对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意识,掌握合理的预警和评估能力,要把风险控制于可接受的范围当中,并且,要根据风险特征来制定一些控制方案,进行完善以及合理的控制实施,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6、完善企业考核制度。如果要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得当,就要完善一套合理高效的考核制度。在执行考核过程中,结果有效程度决定了这套方案实施控制的能力,考核机制一旦失去了自我完善和活力,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效率。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控制水平,就要在考核机制完善的情况下定期执行考核方案,在考核过程中接纳各方建议与意见,对企业发展有利有益。

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的趋势绝大部分在于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控制。而且,在原有基础之上还必须针对市场形势变化对管理内部制度进行更新变化,要不断的总结以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总结分析才能得出一套完整合理独立的管理控制体系,对房地产企业发展道路中出现的危机降低了风险程度,才能使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持续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荣.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低碳世界,2013(5).

[2]胡青.浅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9).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8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总体看法和待人处事的行为。企业管理观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和相关理论来管理企业员工并指导经营事务的一套观念,主要涉及人才、时间、效益、市场等方面。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观念,思想僵化、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没有完全认清当前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压力,对待一些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严重不协调,甚至出现企业经营倒退和倒闭的危机。

1.2 管理制度滞后

管理制度是指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公司管理准则。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文化、公司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与员工职责、工作流程等。由于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没有形成一套与当前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制度管理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呈现严重的滞后性。企业管理制度滞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二是职能分工不明确;三是工作流程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信息传递滞后、管理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矛盾频发、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从而大大消耗企业成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就如同缺失灵魂的驱壳。

1.3 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关系到企业政策规划的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离不开管理者的有效领导,毕竟企业管理是一项“人”的活动。但是从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经营者的管理技能、专业素质、执行力、创新力等良莠不齐,不能严格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无法给企业员工做好榜样,无法调动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企业创新管理的策略

2.1 革新企业管理理念

当前的市场竞争高度激烈,好的经营项目只能为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而项目经营的好坏同时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够为企业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革新观念,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思想上跟上时展步伐,企业的一切管理创新才会按部就班地实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坚持“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改变以往畏首畏尾的发展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培养员工的战略意识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革新上,技术革新是观念创新的最实际的证明。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改革企业管理是必经之路。

2.2 改革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革新企业的管理制度要从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着手。企业文化是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能量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激发员工认同感、凝聚力、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总体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囊括在内,积极完善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改革以往不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协调员工间的利益关系,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自动管理和约束员工的作用。

2.3 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企业管理是一门涉及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必须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队伍。首先,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引进创新型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可采取技能培训会、能力竞赛的形式,革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其管理技能;最后,强化管理层的监督考核工作,针对管理层专门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针对有进步的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为企业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3 结 语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与当前市场经济现状不相符、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78-79.

[2]曾培能.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1(7):45-46.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1.1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总体看法和待人处事的行为。企业管理观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和相关理论来管理企业员工并指导经营事务的一套观念,主要涉及人才、时间、效益、市场等方面。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观念,思想僵化、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没有完全认清当前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压力,对待一些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严重不协调,甚至出现企业经营倒退和倒闭的危机。

1.2管理制度滞后

管理制度是指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公司管理准则。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文化、公司机构设置、岗位分配与员工职责、工作流程等。由于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没有形成一套与当前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制度管理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呈现严重的滞后性。企业管理制度滞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二是职能分工不明确;三是工作流程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信息传递滞后、管理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矛盾频发、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从而大大消耗企业成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就如同缺失灵魂的驱壳。

1.3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关系到企业政策规划的贯彻和落实,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离不开管理者的有效领导,毕竟企业管理是一项“人”的活动。但是从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经营者的管理技能、专业素质、执行力、创新力等良莠不齐,不能严格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无法给企业员工做好榜样,无法调动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企业创新管理的策略

2.1革新企业管理理念

当前的市场竞争高度激烈,好的经营项目只能为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而项目经营的好坏同时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够为企业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革新观念,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思想上跟上时展步伐,企业的一切管理创新才会按部就班地实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坚持“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改变以往畏首畏尾的发展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培养员工的战略意识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革新上,技术革新是观念创新的最实际的证明。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改革企业管理是必经之路。

2.2改革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革新企业的管理制度要从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着手。企业文化是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能量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激发员工认同感、凝聚力、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总体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囊括在内,积极完善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改革以往不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协调员工间的利益关系,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自动管理和约束员工的作用。

2.3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企业管理是一门涉及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必须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队伍。首先,企业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引进创新型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可采取技能培训会、能力竞赛的形式,革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其管理技能;最后,强化管理层的监督考核工作,针对管理层专门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针对有进步的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为企业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3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与当前市场经济现状不相符、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高效管理;必要性

一、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企业中,开展内部高效管理已经成为了所有企业的共识,企业内部实现高校管理的意义在于:

1.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从长期的发展来看,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是依赖狠抓内部管理而实现业绩告诉增长的,因此,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改革来进行,通过对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改革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3.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有效的资本运营之外,内部管理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必然要实现高效管理。

二、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措施

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要采取全面管理的方式

企业的内部管理对象包括了企业所有的部门,要想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就要针对不同部门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保证内部管理的全面性。对企业采取全面管理方式,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件大事,由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众多,在职能部门行使权力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职能部门的有效运行。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管理,就要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2)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措施。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把握全面性,需要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环节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目的。所以,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管理措施,是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保证。

(3)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案。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必须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了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使企业内部高效管理成为可能。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案,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2.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要采取全员管理的方式

企业内部管理的最基本对象是员工,企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员工,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管理,必须要发挥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需要激发员工的参与精神,因此,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需要采取全员管理的方式。采取全员管理的方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激发员工的参与精神,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员工,只有激发每名员工的参与精神,才能使企业内部管理措施得以推广和实行,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把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下去。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促进作用。

(2)建立与每个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考核制度。企业要想实现内部管理高效化,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考核制度,要通过考核制度的推行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推动者是广大员工,因此,在建立考核制度的时候,要使考核制度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做到依靠员工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3)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的对象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内部要想实现高效管理,就必须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成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

3.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要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方式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职能部门、管理环节众多,管理过程复杂,要想加强企业内部高效管理,必须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方式。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创新企业管理方法。 在企业内部采取全过程管理方式的时候,需要对现有的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在保持现有管理方法优点的同时,要对企业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保证企业内部管理高效化。

(2)关注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控。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环节众多,要想实现内部高效管理的目标,就要对企业运营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就需要关注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控力度,使企业管理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3)提高过程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整体提升。提高企业过程管理效率,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高效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企业过程管理效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内部管理效率提升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要下大力气,提高企业过程管理效率。

三、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不但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所以,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对推动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往小一点说,可以推动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方法。往大一点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是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

参考文献:

[1]刘贵兰.简述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必要性[J].商业文化,2010年08期

[2]侯从夫.论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有益思考[J].科技与生活,2011年05期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有大型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就目前而言,内控管理制度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应用,然而,由于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制度不成熟等原因,致使我国各单位部门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应用存在意识薄弱、执行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最终阻碍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给大型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和实施统一的、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国有施工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国有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二、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能更好地实现国有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因为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国有施工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以及降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成长。其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内控管理水平高低息息相关,为此,内控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第一,我国大型施工企业部分管理者并不特别重视内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对内控管理的有效监督和评价。国有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与时俱进,企业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第二,部分企业管理者惯性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集于一身。这种情况将导致一些管理者位于企业之上,所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将无法约束这部分的管理者。第三,虽然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中得以运用,但因为企业不能充分认识该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致使内控管理制度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

(一)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企业管理层对内控管理不够重视的现象比较普遍,管理者大都认为内控管理作用不大,制定该制度只是一个形式,对企业并不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就算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旧形同虚设,因为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不了解内控管理且把内控管理看作是监督机制的另一个说法。为此,就会出现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不向上级反映以及随意执行上级交待的任务等问题,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并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严重的将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环境不协调

企业控制环境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惯性思维根深蒂固;行政管理的氛围浓郁,管理者习惯于独自制定决策,员工总是被动接受。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中一个员工行为的失控,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命运,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的倒闭,就如巴林银行,因一个员工的问题导致了银行负债差额达到五千万英镑,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三)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内控管理的质量。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把内控管理制度作为进行活动的前提。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管理起到引导作用,然而,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完善、不合法地制定内控管理制度,而且把内控管理制度当作是为了应付国家相关部门检查而制定的无关痛痒的制度。同时,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但企业并无计划好内控管理的工作内容,最终使内控管理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四)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内控管理信息滞后是因为信息与沟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种有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企业的管理层,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现状,进而阻碍了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合理的内控管理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不合理的内控管理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滞后,最终致使管理者不能准确作出有效的决策。就当前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发展状况而言,内控管理信息一般都是单向的,这将会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严重影响。如郑亚集团,因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从而导致了集团的倒闭。为此,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五)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有施工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休戚相关,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整体的业务素质。但是由于目前国有施工企业用人机制方面的原因,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在上岗之前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整体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管理者要端正对内控管理的态度,客观、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管理者要优化内控管理的方式,制定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内控管理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制度镶嵌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同时,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重点关注企业经营风险预防,从而更好地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另一方面,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检测出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及时解决问题。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不断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为了降低企业违法行为的次数,企业应当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一再强调员工自身的职权,并对工作的流程做出严格的规定,特别是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必须要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从而防止个人专断独行。其次,企业要制定事前审批事后监督制度,完善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并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流程的监督。最后,企业要建立只对董事会负责的审计部门,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中,要实施会计内控机制,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三)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越加重要。保证信息沟通的通畅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并通过不断加强与各部门员工的沟通,能够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时,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并对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同时,信息技术在风险评估的提高和预警的准确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从而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现状,最终为企业的经营安全提供保障。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有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好坏由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并且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也跟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直接关联。因而,于国有施工企业的管理而言,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国有施工企业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使管理人员能更好地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五、结语

在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中,内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亏空或倒闭。为此,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优良的内控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艳君.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6).

[2]郝伟.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3(30).

员工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国家发改委小企业司的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中小

企业的数量为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产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交的税收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如何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本文拟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与准则。企业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中个人和组织机构的行为规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着企业中人与组织间的关系,规范和决定着基本工作过程和程序,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管理状况与管理水平。企业通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有利于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过分依赖个人,也可以避免人际关系对管理的影响,使管理行为更加客观规范。

(一)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拥有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资金、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源和包括信息、技术、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源,企业通过上述资源的相互作用与整合,产生增值,实现营利。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离不开科学的管理,而实现科学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调整企业内部关系,明确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形成良性的生产工艺流程,使企业的资源得到科学的配置与合理的利用。

(二)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条件

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活动秩序的总体设计,是对生产管理流程及流程关系的总体设计,是企业运营控制的依据。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其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某些细小环节偏差的叠加就会酿成重大的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企业要消除总体目标的偏差,就要求每一项生产与管理活动都要有活动的具体标准,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控制,把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与标准本身进行比照,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及时纠正偏差,改进工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高效开展。

(三)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在资源的取得、使用、出售、报废等多个环节中,任何一

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或损失。规范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的各项资产在使用、流转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直至杜绝资产的跑冒滴漏及各种损失的发生,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护所有者权益免受侵害。

二、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使其具备了经营灵活、反应迅速、能够

及时适应市场等特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效率偏低的特点。由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差,经营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二是虽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涵盖不全,达不到制度管理的作用。从我们对河北省中小企业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小企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仅仅在员工考勤制度、奖励制度、财务制度方面有较详细的规定,而在企业销售制度、人事招聘管理、人事分工、职工培训、广告策划、办公室管理等方面不够完善。

(二)执行不力

一些中小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甚至每个科室、部门都有一套成型的管理制度,看起来比较规范,但在执行上,往往变成了一纸空文。有些家族式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比较简单,员工也较少,企业日常管理往往采用“家长式”管理方式进行,销各项活动以家长的意志进行,如果家长能力强,则企业管理比较好,如果家长能力稍差,或工作任务太重,则往往忽略管理,给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带来隐患。

(三)时效性滞后

中小企业往往是成长较快的经济体,虽然一些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的扩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势必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建设。一些管理人员满足于已有的制度,认为只要能够照章行事就行了,至于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生产管理的需要,则很少去考虑,更谈不上去建设新的管理制度。其次是法制观念淡薄。在日常管理中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往往是“人治”大于“法治”,领导者一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管理制度就显得可有可无,执行乏力。最后是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许多管理者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不熟悉管理制度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也不熟悉如何去利用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而使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出现了问题。

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根据上述对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行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制度建设的自觉性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内部管理制度的认识,使他们真正理解内部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管理层对制度建设有了充分认识,有了迫切要求,制度的制定才会有基础,执行才会有保证。否则,即使企业有再完善的制度规范,也只能是摆设,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系统规范,保证制度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制度是由一系列的相互关联、互相依据与支撑的单项制度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项制度既要彼此协调,又要有所侧重,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只有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制度相互衔接,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保证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切合实际,提高制度的实用性

制度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但不同的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除了要符合管理制度的自身特点外,必须强调制度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企业实际的制度才会是可行的。如果企业不顾自身的特点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成型的制度,轻则致使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重则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四)简单有效,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在制定其内部管理制度时,文本不宜过繁,体系不宜过细,内容不宜过杂。制定的制度应该是详略有度,简单有效。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把那些当前急需的制度首先制定并执行,随着企业对制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再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与更新,并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循序渐进的工作程序比一步到位的方式可能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五)与时俱进,确保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等也必然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原有的规章制度在形式上、内容上的滞后和不适应。为此,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调整、充实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制度建设要与企业组织建设的结合,制度要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地去适应变化,才能够实现企业的人员、结构、职能和制度的相互配合,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六)开拓创新,确保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才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企业必须以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抓好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现状决定了起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决定了在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的特殊性,只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才有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国平,杨蕾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浅析[J].电力勘测设计,2003(4).

2、成建毅.谈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J].煤矿现代化,2006(2).

3、周生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精细化的思考[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3(3).

4、胡子燕.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性与创新性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3).

5、周建林,樊建华.关于加强油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3).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研究”部分内容(项目编号:s060221)。

上一篇: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新进员工管理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