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0:40:48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47-02

一、《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主要用途、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知识,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有机化工生产操作、生产运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成为具有一定产品研发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对有机化工产品介绍的数量较多,但每个产品的分析过程大体相同,加之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抽象。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就会因教学形式单调、内容空洞陈旧,使学生很快失去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1.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很多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其中,包括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单元操作、化工机械、反应工程、化工安全生产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实际操作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工程技术理念,才能将课程讲得生动透彻。根据这个要求,聘请兼职教师讲授部分课程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兼职教师通常是本行业的骨干力量,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熟悉本行业的实际运作,具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聘用兼职教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必须通过下厂实习锻炼的方式加以培养。

2. 改进教学方法。

(1)回顾性学习。《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已学的知识。但是,由于时间间隔过长,许多内容学生都已遗忘,增加了教学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通过温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应用热力学知识分析产品生产原理和工艺条件时,教师可先复习物理化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将其应用在分析具体产品的反应条件上,这样就顺理成章,显得游刃有余。

(2)总结性学习,举一反三。《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知识点多,如果不进行归纳、总结会显得非常散乱。但是,其中很多内容有规律可循,关键是要找一条主线将它们串起来。例如,在烷烃热裂解、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制丙烯酸、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过程中,反应器中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得出水蒸气在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作用;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反应器,其撤热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可结合反应工程课程的内容,总结归纳初步确定反应器类型和反应器撤热方式的方法。

(3)专题课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材中,有几种产品在介绍完工艺过程后,又添加安全生产的内容。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印象不深刻,容易遗忘,而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笔者通常将这部分内容归类,专门给学生上一堂化工生产安全课,即从物料特性、工艺条件、单元过程及操作方面综合分析,说明工艺过程的危险所在,并提出相应措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4)角色互换教学。《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虽然知识点多,但大都不难,同时有很强的规律性,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规律,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提前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动手制作PPT,上台讲课,最后进行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补充教学内容。由于有机化工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层出不穷,而教材介绍的都是传统成熟的生产工艺,教师应将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工业发展及科研新动态、新方向引入课堂。另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工行业或生产工艺,如果能够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认同感强,更容易引起共鸣。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灵活处理,切勿拘泥于教材,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例如,笔者讲到乙炔生产时,重点介绍的是电石乙炔法。但在全国范围内及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在地区,天然气制乙炔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因而在该项目教学内容中补充了天然气制乙炔的生产技术。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采用多媒体教学。王丽华介绍了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该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实际生产环境,克服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对有机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达到了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

(2)将工艺仿真实训引入教学。受有机化工生产大型化和自动化的限制,《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训一直以来是教学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可以通过工艺仿真实训的方式进行弥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化工仿真实训室。例如,讲到甲醇、醋酸等产品的生产时,在学习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后,让学生在仿真操作中感受开停车的过程、工艺参数的调节控制方法,将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说明转化成直观的操作,使学生充分感受有机化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3)增加工艺实训环节。《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由于涉及产品繁多,加之实训装置造价昂贵,动辄几十上百万,很多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实训装置。我院于2010年购买了一套DOP仿真工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知识+工艺仿真+工艺操作实训”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其他方法。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相关化工企业进行参观见习,增强学生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条件成熟的还可考虑将课堂搬进车间,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化工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与企业加强联系,积累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由于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认真思考,锐意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红梅,魏勇.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2]宋慧婷等.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6,22(2).

[3]王丽华,王平.《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4).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1.高职《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中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生产方法的学习,了解或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料路线、产品的主要应用、产品生产技术进展、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知识,并能举一反三,拓展到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的组织,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知识,等等。

我院《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该教材是按照烃类热裂解、碳一、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系列典型产品和化工生产典型操作技术的顺序编排的。本教材主要涉及的有机化工产品达18个之多,但每个产品阐述得不够详细。教师在上课时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就会形式单调,且内容空洞,进而学生学起来会很乏味,失去兴趣,或是所学的知识是孤立和片面的,不能前后联系贯通,更不能举一反三和应用。这也就无法达到融“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怎么来避免这一现象?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1]-[2]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而教学改革可以从课程模式、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探索[3]-[5]。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1重视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

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有些学生前面所学的《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大部分知识掌握不扎实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中,我们经常涉及《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内容。在讲解“反应原理”时,我们要提到有机反应;在讲解“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的确定”时我们要用到《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原理。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的复习和应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丙烯羰基合成丁辛醇”时,笔者先复习有机化学中的羟醛缩合反应,虽然教材中的主副反应列举了很多,但学生找到了反应的规律以后,掌握起来就很轻松了。又如在讲苯烷基化制乙苯时,笔者先复习苯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其特点,于是该部分的主副反应就非常清晰了,如何尽量避免副反应、甚至工艺条件中的配料比等工艺参数如何确定也已基本说清楚了。再如,在讲解“甲醇合成反应工艺参数的确定”时,它涉及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以及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等大量的《物理化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后,学生对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在工业上采用的高、中、低压法流程等知识理解起来就水到渠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才能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2.2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

对工艺参数的确定、反应器型式、化工操作单元等具有共性的产品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即打破教材中各章节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由于本教材各章节的内容相互之间没有理论上的关联性,因此各章节的内容在教学时间上提前或推后是完全可行的。

2.2.1模块之一――具有共性的作用或反应原理

例如:在烷烃热裂解、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制丙烯酸、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等,工业生产时在反应器中我们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加入水蒸气的作用具有共性的是降低产物的分压,促进平衡移动;稳定操作温度,避免局部过热;清除催化剂表面积炭;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的顺序作适当的调整,并作一定的补充和归类。

某些反应的反应物的配比如何确定是相通的。例如在苯与乙烯烷基化生产乙苯中,因乙苯的活性比苯更大,所以它与乙烯继续反应生成二乙苯,进而生成三乙苯的趋势很大,工业上通过控制苯与乙烯的配比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在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的生产过程中配比的确定与此类似。在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中,由于生成的乙二醇更容易与环氧乙烷继续反应生成二乙二醇,因而会生成三乙二醇、多缩乙二醇等副产物,生产中应通过增加水的配料比等来抑制副产物的生成。显然其原料配比的确定具有共性。通过采用模块式教学,把上述内容作为一个模块进行讲授,效果显然比孤立的讲解要好。

2.2.2模块之二――具有共性的反应设备

例如:对于气固相强放热催化反应,反应设备主要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但采用何种反应器,各有优劣。一般来说,固定床反应器转化率较高但温度控制不够均匀,而流化床反应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避免局部过热,但其主要的缺点是催化剂会受磨损,以及单程转化率较低,等等。

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教材中未加以提及)、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等工业生产中,上述两种反应器或两床结合的型式都有采用。优劣要依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把上述教材中不在一起的内容整合到一个模块中进行教学,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对气固相强放热催化反应采用何种反应器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2.3模块之三――具有共性的化工操作单元

工艺流程的组织中涉及很多的化工操作单元,而对于具有共性的化工操作单元,可以采用模块式进行教学。

例如,吸收与解吸操作单元,在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等生产中,都有直接的应用。

又如,教材几处涉及萃取精馏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中,在丁二烯的制备时,碳四馏分的分离过程中,等等。

这样通过对相同的操作单元在不同产品中的应用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较扎实地掌握相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多设置情境,经常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探究,不但可以避免课堂单调,提高课程的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而且无形中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上文已提到碳四馏分的分离是通过萃取精馏实现的。工业上根据所用的萃取剂的不同分为乙腈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等,教材上对这两种不同萃取剂的流程都进行了描述,但对两种流程的优劣没有进行比较。在讲解完两种流程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对这两种流程的适用条件和优劣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两种工艺的理解。

又如,苯烷基化生产乙苯的工业生产中,烷基化液中主要含有苯、乙苯、二乙苯、多乙苯等,怎么对它们进行分离?除了书上所提及的分离流程以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流程?各有什么优劣?与本课程开始时所学的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进行对比探究。让学生体会化工产品分离的复杂性、重要性和分离方法的多样性,在较为单调和机械的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对比的手段。进行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2.4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之一:在讲解完工艺参数以后,在教师适当的提示下,要求学生对该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设计和描述。之后再要求学生体会实际的生产流程是如何布置的。学生进行参与及对照,对提高学生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之二:可以在先一次课结束时把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预习及准备几个问题,并明确告之下次课请学生上台讲解或讨论。每10―1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轮流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或发言,学生讲解完以后,其他同学或提问或补充或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该法鼓励学生相互竞争,评价结果按适当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表现自我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5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实际生产的缩写。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去看看相同的产品的工业生产流程。把工厂的流程与课本上的内容作比较,看看有何异同。我院对化工类各专业的学生都安排有专门的时间去附近的株洲化工厂等大中型化工企业去进行实习的时间。教师可以考虑把教室搬到车间进行教学,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请看以下教学案例设计: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案例:

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学以致用的工作态度,提高其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以适当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3.结语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一门专业课程,其相关内容建立在《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还应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笔者结合对本课程的教学经历,对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及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其沟通与表达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逐渐转变到“我要学”,可以有效达到融“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8.

[2]黄克孝.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与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7,(1):37-39.

[3]柳景,李学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党报,2007,(1):132-136.

[4]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110-111.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多媒体课件;应用

长期以来,“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和教学内容、不断减少的教学课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探索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密度,改善教学效果已是当务之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生动的动画及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优美的声音有机集合起来并显示在屏幕上,从而给学生大脑皮层以大信息量的“刺激-反应-强化”,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化工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原料路线的选择、生产方法的评比、工艺参数的探讨、工艺路线的制定以及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根据技术条件、经济对比、能源消耗,“三废”治理情况判别项目可行与否,从而制定合理工艺流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教改的需要,跟踪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课时不断压缩与教学目标不断提高的矛盾,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应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综合了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文本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绪论的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口授的方法来讲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带学生到化工厂学习参观,一是课时不足,二是仅通过对一个化工厂进行参观无法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所覆盖内容。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有机化工的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事例等,学生一般都会被屏幕上丰富的彩色画面和生动的内容所吸引,加之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讲解和引导,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2.丰富教学形式,理解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所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它辅助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理解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如在学习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时,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设备的原理动画,可以使学生获得动态的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如在讲解乙醛氧化制醋酸生产技术时,为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整个工艺流程,利用学院现有的化工系统仿真软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中的工艺流程总图及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现场图,并针对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点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对整个工艺流程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3.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资料表明,知识信息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以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为传播知识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正确合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缩短教学进程,而且还能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写在多媒体课件里,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这些内容便会减少很多板书内容,这样就节省了时间,使教师有时间去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从而可以进一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4.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素质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课堂上如果充满着时代气息,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中恰当的运用就能展示高等教育这方面的魅力。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个典型产品都围绕着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到化工厂见习或到实习基地实习,实地获取感性认识。但由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原料、介质、产品等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一线生产过程复杂化和连续性程度高,随时随处都有安全隐患存在,学生进入现场学习实践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安全问题,造成学生畏首畏尾,且实际生产装置一旦遇到事故或装置大修,为保障安全,一般都不允许学生进入现场。为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学习丙烯酸生产工艺时,教师可以拍摄或查找一些生产丙烯酸产品的化工厂生产有关的图片,如该化工厂中的反应器、吸收塔、萃取塔、精馏塔等生产设备实物图及总体图等,再结合课本中的流程图进行讲解。这样既让学生轻松理解了生产工艺,提高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了实际生产过程。因此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加强了素质教育。

二、多媒体课件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选择和制作教学课件,适时调节教学气氛

制作教学课件时,要讲究其合理性,钻研所做课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想一想实质,找一找“重点”和“难点”、“新点”,掂一掂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是否深浅适度,是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中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知识。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学生过于关注生动有趣的画面,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教师应留心观察,适时做些调整,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

2.多媒体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起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体,起引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对于各典型产品的工艺条件,还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宜,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多媒体只是作为教师的助手,而不可能完全代替,应根据需要而用其所长。

3.注意粉笔和黑板授课、多媒体教学及实践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4篇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紧紧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完成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和岗位设备类型情况,紧紧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或实训装置为载体,以其生产过程为实施任务,设计规划学习情境。共选择了五个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分别为: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甲醇的生产、醋酸的生产、苯乙烯的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生产,对应设置五个学习情境,从原料投加到产品产出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各个教学情境中设计了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课程教学。下面以烃类热裂解制乙烯为例说明,其他情境类似(如表1)。

2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也即教学内容时,泰勒认为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4]。依据这一理念,对所选定的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又遵循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各个任务按照:布置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料和预习、认识工艺流程、分组讨论和讲解流程及工艺原理、仿真实训操作、工艺学习汇报与总结、教师点评等步骤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模式。

3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关于课程评价,16号文件主要提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泰勒原理,实际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要进行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式考评,从而走出以往课程考核单一式、平面式的误区,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理论考试于期末进行,占3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70%。其中,平时考核在每个能力训练项目的同步完成的。实训过程考核包括:装置运行稳定性、操作规范、学习态度、劳动纪律等构成。此外,资料整理、收集和形成报告,安全知识和遵守纪律情况等列为第三方面。实行百分制。每个项目形成一个过程考核结果,期末三项平均即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考核表举例如表2所示。

4结语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5篇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紧紧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完成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和岗位设备类型情况,紧紧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或实训装置为载体,以其生产过程为实施任务,设计规划学习情境。共选择了五个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分别为: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甲醇的生产、醋酸的生产、苯乙烯的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生产,对应设置五个学习情境,从原料投加到产品产出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各个教学情境中设计了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课程教学。下面以烃类热裂解制乙烯为例说明,其他情境类似(如表1)。

2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也即教学内容时,泰勒认为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4]。依据这一理念,对所选定的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又遵循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各个任务按照:布置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料和预习、认识工艺流程、分组讨论和讲解流程及工艺原理、仿真实训操作、工艺学习汇报与总结、教师点评等步骤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模式。

3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关于课程评价,16号文件主要提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泰勒原理,实际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要进行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式考评,从而走出以往课程考核单一式、平面式的误区,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理论考试于期末进行,占3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70%。其中,平时考核在每个能力训练项目的同步完成的。实训过程考核包括:装置运行稳定性、操作规范、学习态度、劳动纪律等构成。此外,资料整理、收集和形成报告,安全知识和遵守纪律情况等列为第三方面。实行百分制。每个项目形成一个过程考核结果,期末三项平均即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考核表举例如表2所示。

4结语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开发中,对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紧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改革,经部分班级教学,比较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目标设置上具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准确的定位,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在教学组织上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特别是在评价体系方面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水平。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甲醇;工业用途;焦炉气

甲醇无色透明,易挥发,可燃,是略带醇香味的有毒液体,20℃时的比重是0.793,沸点是64.5-64.7℃。甲醇是一种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既可以用于制造甲醛、醋酸、甲胺、二甲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又可以掺入汽油作燃料,因此甲醇在化学工业、轻工业、医药工业、运输工业、建筑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生产甲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也可以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制甲醇;还可以用石脑油和重油制甲醇;也有用煤、焦炭制甲醇。

结合我国“煤多、油少、气少”的国情,因此,用煤制甲醇将是一种以煤为基础,解决能源问题的新路径。

1.1甲醇用于生产有机化工产品

1.1.1生产甲醛

目前,甲醛是甲醇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下游产品,有40%的甲醇用于生产甲醛。甲醛则可以生产三羟甲基丙烷、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多聚甲醛、1,4-丁二醇、1,4-二羟基-2-丁烯、丁炔二醇、炔丙醇、季戊四醇、3-苯氧基苯甲醇、苄硫醇和氯甲基甲醚等化工产品,还是生产各种合成树脂不可少的原料。近年来我国甲醛消费增长速度很快,由2000 年的207万吨增至2006年的830 万吨,年均增长26%。预计2011 年全球甲醛需求量将达到3384 万吨,2016 年需求量将达到3680 万吨。而甲醛的需求量的增加,无疑将提高甲醇的需求量。

1.1.2生产醋酸

目前在工业生产上有四种生产醋酸的工艺方法,它们分别为:酒精法,乙烯法,低压甲醇法,UOP/Chiyoda。在我国,用UOP/Chiyoda法生产的装置还没有投产,醋酸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是酒精法、乙烯法和甲醇法。用酒精法和乙烯法生产醋酸的成本跟醋酸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相差不大,不能获得比较大的利润,而用UOP/Chiyoda法生产醋酸的成本比较低,但时目前我国的装置还没有投产,建设规模也很小。因此,由于成本低的原因,用甲醇法生产醋酸已经成为醋酸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另外,我国还拥有低压甲醇法工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建设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的生产装置,加上目前国际上石油和粮食的紧缺,低压甲醇法装置的优势明显。而乙烯法和酒精法醋酸装置由于规模小和成本高的问题,将会面临关停或转产的风险。

而用甲醇法进行生产的话,则具备一定的优势。甲醇羰基合成法属于较先进的技术,这种方法以煤为原料,而目前甲醇又处于产能大量过剩的状态,原料成本不会太高,而且收益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1.1.3 用于生产甲胺

目前甲胺生产的主要方法是甲醇胺化法[1],反应压力一般为0.5-5.0Mpa,反应温度一般为250-500℃。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和氨气在绝热式固定床活塞流动反应器中经高温催化脱水反应生成。甲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炸药、染料、溶剂表面活性剂、橡胶助剂等,甲胺最主要是用于农药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27种有机磷家药和胺基甲酸甲酯类农药都用到甲胺[2]。

1.1.4 用于生产二甲醚

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二甲醚(DME)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甲醇液相法和甲醇气相法。前者是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该方法对设备腐蚀严重,操作条件恶劣,因此逐渐被淘汰;后者则是将甲醇蒸汽通过固体酸催化剂床层,发生非均相反应脱水而得到二甲醚,该工艺由于生产技术成熟,流程相对简单,操作控制容易,无腐蚀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3]。

二甲醚既可作为液化石油气的代用品,又可作为民用燃料和气焊的切割剂,还可作为燃料替代柴油,具有清洁、动力性能好、污染少、十六烷值高、易贮存等燃料性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在日用化工、农药、染料、制药、涂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4]。

1.2 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

甲醇为燃料,以甲醇和氧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自发地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技术,称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这种发电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甲醇不经过预处理可直接应用于阳极反应产生电流,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如下:

碱性条件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3O2 + 12e- + 6H2O 12OH-

负极:2CH4O - 12e- + 12OH- 2CO2 + 10H2O

酸性条件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3O2 + 12e- + 12H+ 6H2O

负极:2CH4O - 12e- + 2H2O 12H+ + 2CO2

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该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为燃料,氧气的氧化剂,电解质可以是质子交换膜(可传导氢离子),也可以是固体氧化物(可传导氧离子),甲醇和氧气分别在多孔金属电极上发生反应,从而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种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燃料使用便利,洁净无污染,发展前景非常好。

1.3 甲醇汽油的发展

甲醇汽油是在现有的汽油中加入甲醇,掺入量一般为5%~20%,常掺入15%制成M15甲醇汽油。我国的山西省早前就开展甲醇汽油产业研究了,并已经从“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产业化推广阶段”。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7篇

一、 绿色化学的内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它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对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物、副产物的产生,力求使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将“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不产生污染,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二、 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绿色化学教育是21世纪化学学习与教学的新课题,化学教学应承担着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基本思想的任务,在充分挖掘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素材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化学的新成果,将绿色化学思想和原理自然生动地渗透于课堂内外各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在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绿色化学意识,加强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为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而奋斗。

三、 绿色化学教育

1. 原料的绿色化

结合教材的内容,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例如高中教材中介绍煤和石油一节,应告诉学生,目前世界上所需的能源和有机化工原料绝大部分来源于煤和石油,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地球的储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与矿物燃料的加工和使用有关。所以,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作为人类能够长久依赖的未来资源和能源,必须是储量丰富,最好是可再生的,而且它的利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资源将是人类未来的理想选择。在电解原理和有机化学的学习中都遇到了剧毒的氢氰酸。这类剧毒的原料的制造和使用稍有不慎,就将造成难以估量的人身伤亡和环境灾难,取代氢氰酸的绿色化学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制造尼龙66的原料己二酸和己二胺的路线之一是通过丁二烯和氢氰酸反应生成己二腈而进行的,现在己二酸制造已改变为环己烷氧化合成为主。新发展的丁二胺氢甲酰化和胺化路线对环境更加友好。

2. 催化剂的绿色化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很多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有机化学中烯烃的水合、芳烃的烷基化、醇酸酯化反应等采用硫酸、磷酸、氯化铝催化剂,它们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传统苯烷基化制乙苯和异丙苯用氯化铝作催化剂,反应时还要加入腐蚀性更大的盐酸作助剂,并在反应后使用氢氧化钠中和废酸,因而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酸、废渣、废水和废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石油公司投入巨资进行苯烷基化绿色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并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发出以各种分子筛为催化剂的乙苯和异丙苯的合成新工艺。分子筛催化剂无毒、无腐蚀性、并可完全再生,并且新工艺的收率和纯度都大于99.5%,基本接近原子经济反应。高二教材第六章介绍了“肥皂和洗涤剂”,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十二烷基苯,它的生产过去一直使用氢氟酸作催化剂,氢氟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较大的毒性,采用固体酸新型催化剂后,不仅无毒、无腐蚀、无污染、能反复再生,而且生产的产品具有更强的乳化和生物降解能力,使这一生产过程和产品实行了双重绿色化。

高二化学教材在第145页“酶”短文中,介绍了酶的特性:条件温和、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比普通的催化剂反应速率高107―1013倍。酶是绿色催化剂,还在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制药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采用传统化学方法所得的是难以分离的不同异构体混合物,而用酶可制得易分离的具有活性的异构体。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酶反应可制得己二酸、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改变了以有毒的苯为原料生产这些化合物的老工艺。石油的生物脱硫也是利用酶进行脱硫精制的清洁工艺。

3. 溶剂的绿色化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由于水对大部分有机物的溶解能力较差,水不能替代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溶剂却是一类有害的环境污染物,当它们进入空气中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容易在地面附近形成光化学烟雾,挥发性有机溶剂还会进一步污染海产品和饮用水,毒害水生动物。超临界二氧化碳可替代挥发性有机溶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若控制二氧化碳的温度超过31℃、压力超过7.38MPa时,就称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很好地溶解一般分子量较小的有机化合物,如碳原子数在20以内的脂肪烃、卤代烃、醛、酮、酯等,再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又可以使许多工业材料,如聚合物、重油、石蜡、油脂、蛋白质、水等溶解。二氧化碳不会对大气带来新的危害,因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时,它很容易通过蒸发成为气体而被回收,重新作为溶剂循环使用。

4. 产品的绿色化

绿色产品有两个特性,一是在保持产品的功效的同时尽量降低其毒性,二是产品使用后要容易被降解为无毒无害物质。有机化学中的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是目前的环境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开发研制出环境可降解塑料,如以乙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制成的聚乙烯光降解塑料;生物破坏性塑料和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

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是知识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其它素质的综合体现。绿色化学教育基于知识素质,同时又凌驾于知识素质之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绿色化学的兴起,为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教师要不断跟踪科研成果的新进展,掌握绿色化学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充实绿色化学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加地实施绿色化学教育。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8篇

一、策略

1. 设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的教育理念。因此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要突出具有生活化和实际意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甲烷这节课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应让学生体会甲烷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对能源利用的思考。

2.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生活化教学情景就是指在教学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带有生活的气息,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也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例如:在讲授乙醇这节课时,生活化情景引入有很多,事件引入:山西假酒害人案引出甲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里,进入乙醇的学习。实践引入:每天我们都要清洗,展示多芬沐浴露、海飞丝洗发水图片等。

3. 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复杂、深奥、抽象、枯燥的有机化合物知识融入生活中便会将其简单化、通俗化、具体化和生动化。例如:在讲授乙醇的化学性质时,结合饮酒后人的行为,分析酒精在人体内的变化。教师先介绍:少量饮酒――促进血液循环。过量时,乙醇-乙醛-乙酸,并通过探究实验“模仿乙醇在人体当中的变化过程”――即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并得出反应方程式。并追加酒后驾车的检查原理的资料和乙醇汽油,乙醇在医药方面的贡献,让学生感觉到乙醇在我们身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能源问题的思考。

4. 实施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知识要学以致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学生要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生活化的教学中还要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节,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已经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貌,对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事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常见药品,查阅它的说明书,从商品名、俗名、化学名、分子式、结构式、官能团及物质的类别对身边的常见药品进行分析,讨论常用药品中的有机成分,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让学生找到身边的知识,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和欲望。

5. 设计生活化的习题和作业

习题和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因此在习题和作业的情景设计上也应该生活化,教师要细心留意生活中存在的有机化学现象或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习题。例如:

(1)在设计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比较的习题时,可用家庭厨房中可以用鸡蛋壳浸泡在食醋里面,或者可用醋酸除水垢等生活经验作为问题情景。

(2)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1,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官能团是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与乙醇反应,这种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中毒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此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静脉注射______溶液。

二、思考

如何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可从教材中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如《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P78图3-18基本营养物质、P80图3-20富含糖的物质、P81图3-21富含油脂的物质等。也可从生活中挖掘:有机化合物的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涵盖,因此只要多用心留意就会挖掘到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从生产、科技中挖掘:了解有机化工生产的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报道,进行素材的积累。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9篇

就其中的催化科学与工程而言,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据统计,与催化有关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催化剂是目前更新换代最快、经济产出比最大的技术产品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材料物理、表面科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绿色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给催化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解决资源、环境、生命和材料等领域中科技问题的支柱科学技术。

培养目标:使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主干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等。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

专业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1.华东理工大学 2.天津大学 3.北京化工大学 4.南京工业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浙江大学 7.中国石油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太原理工大学 10.四川大学

11.郑州大学 12.湖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西安交通大学 15.上海交通大学

16.江南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南京理工大学 19.中国矿业大学 20.湘潭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创办于1949年,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化学家汇集大工,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改革开放后,化工各学科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发展为化工学院,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机械等9个系,24个教研室。现有本科生2410人,硕士生494人,博士生241人,博士后科研人员7人。教职工37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37人,教授53人,副教授80人,高级工程师17人。

化工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其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和3个理科化学硕士点。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环境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三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中心及15个研究所,拥有400兆核磁共振,气/液质谱、飞行时间质谱、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分析仪器40余台,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化工学院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重要学院,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及业务骨干,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了复合型、外向型高技术人才。

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化工学院办学宗旨是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办学思路是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重视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每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973”“863”及“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紧密型协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及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化工学院每年科学研究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近两年科技成果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

问题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怎样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问题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可到工业部门从事化工类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

也可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还可以到化学工厂、大学、政府社团、保健服务、中学、医院、工业实验室、图书馆、医药公司、私人企业、实验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工作。

问题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不同有差异么?

化学工艺包括能源化工、材料化工、有机化工、环境化工、高分子化工、无机化工等众多领域,覆盖面广。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基础领域,同时与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等学科渗透融合,不断地培植出新的生长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曾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又是一个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学科。

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工业及相关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最终实现过程优化所应遵循的共性规律。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数学、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等课程。为拓宽专业面,增加适应性,还开设生化基础、石油炼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工机械基础、ChemCAD等课程。

问题4: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近的专业是什么?

制药工程(主要是化学制药)。

问题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催化科学与工程具体是什么样的学科?

它是催化化学、材料物理及化学工程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催化科学技术基础和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现代化学物理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科技现状与发展前景,能胜任化工、能源、材料、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中相关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工业化的复合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完全适应在化工(包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环境保护、材料、医药、食品等研究和生产部门工作。

有机化工原理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75-0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许多工业类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三学期制教改试点专业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本专业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重点建设。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能有所突破,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企业可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化工生产操作、化工DCS操作、化工制图与设计、化工产品检验、化工设备操作及维护、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产品营销、车间管理等岗位。其中化工工艺操作、化工产品分析是目前化工企业的急需岗位。

专业工作技能可分解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通用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化工生产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及人员素质要求

(一)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

目前,石化行业最为突出的矛盾仍然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岗位设备的更新换代及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对现有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上在岗技术工人知识水平、能力尚未更新,而新的技术工人培训滞后等原因,使得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离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少缺憾和不足。

(二)培养目标及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化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化工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牢固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化工产品的销售与管理,具有化工岗位群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化工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应具有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精神。

三、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必需、够用以及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原则。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化工总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的课程体系。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具体围绕以下五点设置课程体系:生产技术操作能力;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监控能力;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达50%以上。

1.本专业实行多学期制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各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5周,夏季学期5周,秋季与春季学期主要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校内模拟技能实训等教学活动,夏季(短)学期主要安排校外实践及校内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考证教学活动,第三学年设置两个学期,主要安排毕业设计、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具体技能项目、能力、岗位见表1。

2.综合历届教学计划实施效果分析,考虑本专业的实训特点及现代化操作的要求,强化化工单元及工艺仿真课程教学;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重点,强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服务广西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二)重点建设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两门专业特色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要求任课教师把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技能训练和技能培养上,突出动手能力操作实训,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及仿真室开展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及模拟生产现场进行化工单元及生产工艺的DCS控制操作,把教学内容落实到化工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一体化课程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技能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生产现场完成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与实习,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情况设置综合实训项目,力争做到实训基地就是课堂,使课程与企业生产零距离。

四、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两门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采用项目化、一体化的自编教材;化学实验技术、化工技术开发实验、管路拆装实训、化工绘图实训、岗前技能培训等实训课程采用适应本地经济发展与企业需要的自编教材;其他均优先选用突出专业特色项目化、一体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五、实验条件的改善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重视实训项目的开发,编写符合职业岗位群的实训教材;与企业开发合作项目,通过开发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从设施技术条件、设备数量、培训机制等方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创造条件。继续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在企业内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室,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上课,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够用的理论知识,更掌握了过硬的实践技能。

六、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上一篇:产品设计教程范文 下一篇:城市安全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