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4 17:28:23

有机化工教学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47-02

一、《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主要用途、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知识,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有机化工生产操作、生产运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成为具有一定产品研发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对有机化工产品介绍的数量较多,但每个产品的分析过程大体相同,加之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抽象。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就会因教学形式单调、内容空洞陈旧,使学生很快失去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1.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很多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其中,包括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单元操作、化工机械、反应工程、化工安全生产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实际操作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工程技术理念,才能将课程讲得生动透彻。根据这个要求,聘请兼职教师讲授部分课程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兼职教师通常是本行业的骨干力量,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熟悉本行业的实际运作,具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聘用兼职教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必须通过下厂实习锻炼的方式加以培养。

2. 改进教学方法。

(1)回顾性学习。《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已学的知识。但是,由于时间间隔过长,许多内容学生都已遗忘,增加了教学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通过温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应用热力学知识分析产品生产原理和工艺条件时,教师可先复习物理化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将其应用在分析具体产品的反应条件上,这样就顺理成章,显得游刃有余。

(2)总结性学习,举一反三。《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知识点多,如果不进行归纳、总结会显得非常散乱。但是,其中很多内容有规律可循,关键是要找一条主线将它们串起来。例如,在烷烃热裂解、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制丙烯酸、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过程中,反应器中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得出水蒸气在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作用;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反应器,其撤热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可结合反应工程课程的内容,总结归纳初步确定反应器类型和反应器撤热方式的方法。

(3)专题课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材中,有几种产品在介绍完工艺过程后,又添加安全生产的内容。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印象不深刻,容易遗忘,而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笔者通常将这部分内容归类,专门给学生上一堂化工生产安全课,即从物料特性、工艺条件、单元过程及操作方面综合分析,说明工艺过程的危险所在,并提出相应措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4)角色互换教学。《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虽然知识点多,但大都不难,同时有很强的规律性,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规律,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提前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动手制作PPT,上台讲课,最后进行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补充教学内容。由于有机化工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层出不穷,而教材介绍的都是传统成熟的生产工艺,教师应将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工业发展及科研新动态、新方向引入课堂。另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工行业或生产工艺,如果能够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认同感强,更容易引起共鸣。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灵活处理,切勿拘泥于教材,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例如,笔者讲到乙炔生产时,重点介绍的是电石乙炔法。但在全国范围内及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在地区,天然气制乙炔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因而在该项目教学内容中补充了天然气制乙炔的生产技术。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采用多媒体教学。王丽华介绍了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该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实际生产环境,克服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对有机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达到了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

(2)将工艺仿真实训引入教学。受有机化工生产大型化和自动化的限制,《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训一直以来是教学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可以通过工艺仿真实训的方式进行弥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化工仿真实训室。例如,讲到甲醇、醋酸等产品的生产时,在学习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后,让学生在仿真操作中感受开停车的过程、工艺参数的调节控制方法,将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说明转化成直观的操作,使学生充分感受有机化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3)增加工艺实训环节。《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由于涉及产品繁多,加之实训装置造价昂贵,动辄几十上百万,很多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实训装置。我院于2010年购买了一套DOP仿真工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知识+工艺仿真+工艺操作实训”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其他方法。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相关化工企业进行参观见习,增强学生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条件成熟的还可考虑将课堂搬进车间,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化工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与企业加强联系,积累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由于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认真思考,锐意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红梅,魏勇.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2]宋慧婷等.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6,22(2).

[3]王丽华,王平.《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4).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多媒体课件;应用

长期以来,“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和教学内容、不断减少的教学课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探索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密度,改善教学效果已是当务之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生动的动画及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优美的声音有机集合起来并显示在屏幕上,从而给学生大脑皮层以大信息量的“刺激-反应-强化”,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难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化工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原料路线的选择、生产方法的评比、工艺参数的探讨、工艺路线的制定以及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根据技术条件、经济对比、能源消耗,“三废”治理情况判别项目可行与否,从而制定合理工艺流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课程。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教改的需要,跟踪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课时不断压缩与教学目标不断提高的矛盾,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应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课件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综合了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文本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绪论的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口授的方法来讲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带学生到化工厂学习参观,一是课时不足,二是仅通过对一个化工厂进行参观无法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所覆盖内容。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有机化工的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事例等,学生一般都会被屏幕上丰富的彩色画面和生动的内容所吸引,加之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讲解和引导,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2.丰富教学形式,理解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所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它辅助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理解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如在学习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时,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设备的原理动画,可以使学生获得动态的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如在讲解乙醛氧化制醋酸生产技术时,为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整个工艺流程,利用学院现有的化工系统仿真软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中的工艺流程总图及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现场图,并针对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点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对整个工艺流程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3.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资料表明,知识信息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以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为传播知识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正确合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缩短教学进程,而且还能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写在多媒体课件里,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这些内容便会减少很多板书内容,这样就节省了时间,使教师有时间去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从而可以进一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4.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素质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课堂上如果充满着时代气息,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中恰当的运用就能展示高等教育这方面的魅力。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个典型产品都围绕着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到化工厂见习或到实习基地实习,实地获取感性认识。但由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原料、介质、产品等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一线生产过程复杂化和连续性程度高,随时随处都有安全隐患存在,学生进入现场学习实践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安全问题,造成学生畏首畏尾,且实际生产装置一旦遇到事故或装置大修,为保障安全,一般都不允许学生进入现场。为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学习丙烯酸生产工艺时,教师可以拍摄或查找一些生产丙烯酸产品的化工厂生产有关的图片,如该化工厂中的反应器、吸收塔、萃取塔、精馏塔等生产设备实物图及总体图等,再结合课本中的流程图进行讲解。这样既让学生轻松理解了生产工艺,提高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了实际生产过程。因此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加强了素质教育。

二、多媒体课件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选择和制作教学课件,适时调节教学气氛

制作教学课件时,要讲究其合理性,钻研所做课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想一想实质,找一找“重点”和“难点”、“新点”,掂一掂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是否深浅适度,是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中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知识。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学生过于关注生动有趣的画面,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教师应留心观察,适时做些调整,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

2.多媒体教学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起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主体,起引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如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对于各典型产品的工艺条件,还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宜,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多媒体只是作为教师的助手,而不可能完全代替,应根据需要而用其所长。

3.注意粉笔和黑板授课、多媒体教学及实践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1.高职《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中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生产方法的学习,了解或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料路线、产品的主要应用、产品生产技术进展、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知识,并能举一反三,拓展到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的组织,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知识,等等。

我院《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该教材是按照烃类热裂解、碳一、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系列典型产品和化工生产典型操作技术的顺序编排的。本教材主要涉及的有机化工产品达18个之多,但每个产品阐述得不够详细。教师在上课时假如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就会形式单调,且内容空洞,进而学生学起来会很乏味,失去兴趣,或是所学的知识是孤立和片面的,不能前后联系贯通,更不能举一反三和应用。这也就无法达到融“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怎么来避免这一现象?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1]-[2]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而教学改革可以从课程模式、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探索[3]-[5]。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1重视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

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有些学生前面所学的《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大部分知识掌握不扎实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中,我们经常涉及《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内容。在讲解“反应原理”时,我们要提到有机反应;在讲解“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的确定”时我们要用到《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原理。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的复习和应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丙烯羰基合成丁辛醇”时,笔者先复习有机化学中的羟醛缩合反应,虽然教材中的主副反应列举了很多,但学生找到了反应的规律以后,掌握起来就很轻松了。又如在讲苯烷基化制乙苯时,笔者先复习苯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其特点,于是该部分的主副反应就非常清晰了,如何尽量避免副反应、甚至工艺条件中的配料比等工艺参数如何确定也已基本说清楚了。再如,在讲解“甲醇合成反应工艺参数的确定”时,它涉及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以及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等大量的《物理化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后,学生对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在工业上采用的高、中、低压法流程等知识理解起来就水到渠成。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才能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2.2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

对工艺参数的确定、反应器型式、化工操作单元等具有共性的产品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即打破教材中各章节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由于本教材各章节的内容相互之间没有理论上的关联性,因此各章节的内容在教学时间上提前或推后是完全可行的。

2.2.1模块之一――具有共性的作用或反应原理

例如:在烷烃热裂解、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制丙烯酸、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等,工业生产时在反应器中我们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加入水蒸气的作用具有共性的是降低产物的分压,促进平衡移动;稳定操作温度,避免局部过热;清除催化剂表面积炭;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的顺序作适当的调整,并作一定的补充和归类。

某些反应的反应物的配比如何确定是相通的。例如在苯与乙烯烷基化生产乙苯中,因乙苯的活性比苯更大,所以它与乙烯继续反应生成二乙苯,进而生成三乙苯的趋势很大,工业上通过控制苯与乙烯的配比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在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的生产过程中配比的确定与此类似。在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中,由于生成的乙二醇更容易与环氧乙烷继续反应生成二乙二醇,因而会生成三乙二醇、多缩乙二醇等副产物,生产中应通过增加水的配料比等来抑制副产物的生成。显然其原料配比的确定具有共性。通过采用模块式教学,把上述内容作为一个模块进行讲授,效果显然比孤立的讲解要好。

2.2.2模块之二――具有共性的反应设备

例如:对于气固相强放热催化反应,反应设备主要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但采用何种反应器,各有优劣。一般来说,固定床反应器转化率较高但温度控制不够均匀,而流化床反应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避免局部过热,但其主要的缺点是催化剂会受磨损,以及单程转化率较低,等等。

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教材中未加以提及)、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丁烯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等工业生产中,上述两种反应器或两床结合的型式都有采用。优劣要依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把上述教材中不在一起的内容整合到一个模块中进行教学,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对气固相强放热催化反应采用何种反应器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2.3模块之三――具有共性的化工操作单元

工艺流程的组织中涉及很多的化工操作单元,而对于具有共性的化工操作单元,可以采用模块式进行教学。

例如,吸收与解吸操作单元,在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酸等生产中,都有直接的应用。

又如,教材几处涉及萃取精馏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中,在丁二烯的制备时,碳四馏分的分离过程中,等等。

这样通过对相同的操作单元在不同产品中的应用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较扎实地掌握相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多设置情境,经常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探究,不但可以避免课堂单调,提高课程的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而且无形中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上文已提到碳四馏分的分离是通过萃取精馏实现的。工业上根据所用的萃取剂的不同分为乙腈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等,教材上对这两种不同萃取剂的流程都进行了描述,但对两种流程的优劣没有进行比较。在讲解完两种流程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对这两种流程的适用条件和优劣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两种工艺的理解。

又如,苯烷基化生产乙苯的工业生产中,烷基化液中主要含有苯、乙苯、二乙苯、多乙苯等,怎么对它们进行分离?除了书上所提及的分离流程以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流程?各有什么优劣?与本课程开始时所学的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进行对比探究。让学生体会化工产品分离的复杂性、重要性和分离方法的多样性,在较为单调和机械的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对比的手段。进行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2.4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之一:在讲解完工艺参数以后,在教师适当的提示下,要求学生对该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设计和描述。之后再要求学生体会实际的生产流程是如何布置的。学生进行参与及对照,对提高学生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之二:可以在先一次课结束时把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预习及准备几个问题,并明确告之下次课请学生上台讲解或讨论。每10―1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轮流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或发言,学生讲解完以后,其他同学或提问或补充或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该法鼓励学生相互竞争,评价结果按适当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表现自我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5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实际生产的缩写。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去看看相同的产品的工业生产流程。把工厂的流程与课本上的内容作比较,看看有何异同。我院对化工类各专业的学生都安排有专门的时间去附近的株洲化工厂等大中型化工企业去进行实习的时间。教师可以考虑把教室搬到车间进行教学,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请看以下教学案例设计: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案例:

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学以致用的工作态度,提高其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以适当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3.结语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一门专业课程,其相关内容建立在《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应用,还应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笔者结合对本课程的教学经历,对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及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其沟通与表达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逐渐转变到“我要学”,可以有效达到融“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8.

[2]黄克孝.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与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7,(1):37-39.

[3]柳景,李学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党报,2007,(1):132-136.

[4]刘明星.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2):110-111.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4篇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紧紧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完成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和岗位设备类型情况,紧紧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或实训装置为载体,以其生产过程为实施任务,设计规划学习情境。共选择了五个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分别为: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甲醇的生产、醋酸的生产、苯乙烯的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生产,对应设置五个学习情境,从原料投加到产品产出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各个教学情境中设计了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课程教学。下面以烃类热裂解制乙烯为例说明,其他情境类似(如表1)。

2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也即教学内容时,泰勒认为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4]。依据这一理念,对所选定的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又遵循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各个任务按照:布置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料和预习、认识工艺流程、分组讨论和讲解流程及工艺原理、仿真实训操作、工艺学习汇报与总结、教师点评等步骤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模式。

3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关于课程评价,16号文件主要提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泰勒原理,实际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要进行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式考评,从而走出以往课程考核单一式、平面式的误区,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理论考试于期末进行,占3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70%。其中,平时考核在每个能力训练项目的同步完成的。实训过程考核包括:装置运行稳定性、操作规范、学习态度、劳动纪律等构成。此外,资料整理、收集和形成报告,安全知识和遵守纪律情况等列为第三方面。实行百分制。每个项目形成一个过程考核结果,期末三项平均即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考核表举例如表2所示。

4结语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5篇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紧紧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完成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和岗位设备类型情况,紧紧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或实训装置为载体,以其生产过程为实施任务,设计规划学习情境。共选择了五个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分别为: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甲醇的生产、醋酸的生产、苯乙烯的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生产,对应设置五个学习情境,从原料投加到产品产出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各个教学情境中设计了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施课程教学。下面以烃类热裂解制乙烯为例说明,其他情境类似(如表1)。

2组织实施教学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也即教学内容时,泰勒认为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4]。依据这一理念,对所选定的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组织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又遵循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各个任务按照:布置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料和预习、认识工艺流程、分组讨论和讲解流程及工艺原理、仿真实训操作、工艺学习汇报与总结、教师点评等步骤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模式。

3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关于课程评价,16号文件主要提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结合泰勒原理,实际上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要进行多主体、全方位、立体式考评,从而走出以往课程考核单一式、平面式的误区,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理论考试于期末进行,占30%;平时过程性考核占70%。其中,平时考核在每个能力训练项目的同步完成的。实训过程考核包括:装置运行稳定性、操作规范、学习态度、劳动纪律等构成。此外,资料整理、收集和形成报告,安全知识和遵守纪律情况等列为第三方面。实行百分制。每个项目形成一个过程考核结果,期末三项平均即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考核表举例如表2所示。

4结语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开发中,对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紧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改革,经部分班级教学,比较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目标设置上具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准确的定位,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在教学组织上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特别是在评价体系方面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水平。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应用化工技术 实践教学内容 建设与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7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我国部分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环节更薄弱,严重影响着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与调整对提高本专业办学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一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由于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不少职业院校是在化学专业基础上申报办理的,其实践教学内容以化学实验为主,虽然也建设了一些主要课程的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但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缺口较大,需要进一步按本专业要求规范建设。

1.人文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人文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主要有:新生入校后两周的军训是本专业人文社会实践的开始,是提高人文素质最有效办法;每学年寒暑假均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熟悉所学专业与社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安排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如乡村、街道或社区举办各种活动;校内可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并进行各类人文社科竞赛来考核人文社会实践教学效果。

2.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分校内(基础化学和化工)和校外两部分:

第一,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建设。(1)基础化学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主要是指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因为原来化学实验普通教育设置达不到职业要求,应按高职要求分别建设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仪器)实验项目,并单独建设有毒药品库房,使四大化学实践教学内容符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要求,制定四大化学实践教学大纲,并按大纲要求进行实验。(2)化工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可分为课程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和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需建设的课程实验实训有:化工制图室;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化工仿真实验实训;典型生产工艺模型;管子、管件、阀件、管路连接方式及热补偿和管路的保温涂色陈列;管路、典型常用简单设备(如离心泵、通风机)安装、拆卸实训;化工设备与仪表自动化陈列、实验;反应过程与设备各类反应器模型陈列等,由化工教研室具体管理化工实验、实训,并制定各实验、实训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小论文等活动。需建设的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无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高分子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与盈利兼顾的校办化工厂等。

第二,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应该定期到相应化工企业进行认识、生产、定岗实习。即一年级学生需要到企业认识实习一周;二年级学生需要到企业生产实习15~30天;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校外实践教学应加强在各阶段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管理,特别是定岗实习期间,应按在校管理制度管理,专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相配合,按毕业实纲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圆满完成各阶段的学籍管理。

二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为适应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从化工生产到产品检验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实践与理论并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调整。

实践教学过程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发展,要做好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与加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应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管理做以下调整:

1.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按实践教学内容的功能将本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化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四个实验室等;化工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包括化工制图室、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实训室、典型生产工艺模型室、管子、管件、阀件、管路连接方式及热补偿和管路的保温涂色陈列室、管路、典常用简单设备(如离心泵、通风机)安装、拆卸实训室、化工设备与仪表自动化陈列、实验室、反应过程与设备各类反应器模型陈列室等;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包括无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高分子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与盈利兼顾的校办化工厂等。

2.对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

对实验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由原来分散管理调整为集中管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由系安排专人全面负责管理,各实验实训中心设主任一名,统一安排各类实践教学。建立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实践环节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下厂锻炼,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各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属于同一学科群,便于进行纵向整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阶段,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化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注意不同层次间的联系与融合,加强横向整合,使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精细化工;职业教育;问卷调查

《有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显而易见,专业方向和就业倾向不同,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目前《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1],课题组拟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本调查通过走访陕西省(以下简称“我省”)部分精细化工企业、咨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回访在企业工作的我院毕业生等形式,对企业人才结构与知识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教学现状,收集不同专业方向、职业倾向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旨在获得精细化工企业职工日常工作“必须、够用”的《有机化学》课程知识与技能要求,以便于制定出更加符合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就业需要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精细化工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走访和发放问卷两种途径进行。重点走访对象包括省内精细化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3人,技术人员5人,省内精细化工专业教育专家2人。

进行问卷的企业除了要求专业针对性强外,考虑到目前学生就业实习需要,选择了以下三类企业:①接收我院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②我院的长期生产实习基地单位;③学生期望能够就业的单位。共选择精细化工企业5家,分别为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瑞联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西安惠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有限公司、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

2.调查内容。本次问卷调查表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高鸿宾主编[2]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和周志高[3]等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为基础素材,并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问卷调查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按照有机物类型的不同进行划分,共18个教学项目,具体包括绪论、烷烃、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3、对映异构等。实践部分包括安全教育、有机基本操作、有机合成操作、性质与鉴定、综合实验等5个项目。要求被问卷人在其认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对应序号上做出标记,同时,如果认为还需要增加哪些内容,一并添加在相关知识点附近。

二、理论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1.项目整体调查结果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教学项目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如下:含氮有机物、醛和酮、芳香烃、羧酸衍生物、卤代烃、醇和酚、烷烃、醚和环氧化合物、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绪论、炔烃、羧酸、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对映异构、氨基酸和蛋白质等。这一问卷结果和精细化工行业岗位密切相关,我省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大都是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的企业,而含氮有机物、含氧有机物、芳香烃等都是精细化学品合成中必须的有机化工原料。相对来说,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等,对于精细化工企业来说用到的机会就少了,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属于基础化工而非精细化工的范畴。

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虽然属于基础化工原料,但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是合成很多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譬如问卷企业中的两家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企业,在合成电子液晶产品时就用到芳香烃及其衍生物作为原料,所得产品也属于芳香烃衍生物。这些可能就是芳香烃相关教学内容在本次问卷中被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

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对映异构、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有机物虽然化学或者生物活性强,譬如某些医药产品等,但是生产量相对较小,并不是我省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主流,也非本次调查的重点。

2.项目内部不同任务的调查与分析。以醛和酮这一项目为例,不同任务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醛和酮的制法、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羰基的结构、醛和酮的物理性质等。有机化学教材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化合物,都分别从来源、分类、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在各个项目统计中均处于前列,说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很重要,这一点显而易见。另外各种有机物的来源、制法、鉴定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在调查结果中也靠前。而有机物的结构、异构等深奥的理论知识,仅从调查结果来看,必要性不强。

按整个统计结果依序排列,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醛和酮的制法、醚的化学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教学任务的重要性较强,这些教学内容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密切相关,是精细化学品合成的理论指导。

三、实践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机合成、有机基本操作、性质与鉴定这三个项目比较重要。有机合成项目中,有机制备实验的设计方法、乙酸乙酯的制备、阿司匹林的制备等三个教学任务相对重要,这些是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必须掌握的技能。有机基本操作项目中,重结晶与过滤,蒸馏与减压蒸馏、干燥与干燥剂、加热与冷却、萃取与洗涤等五个教学任务相对重要,这些是精细化工企业中最常见的生产操作。性质与鉴定项目中,有机物的性质与官能团鉴定相对重要,这些是精细化工企业常用的化学检验方法和操作。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 情景教学 组织实施

情景教学法是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手段和艺术手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情趣盎然地展开对知识的探索、对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和技能。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技工院校被广泛应用。

一、技工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情景教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技工院校教学的特殊性,真正实施情景化教学时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学对象的分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技工院校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差,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热情,求知欲不强,缺乏学习动机。其次是很多教师和家长常常指责成绩差的学生“笨”“蠢”,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惯于把学习中的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差,最终变得不思进取,成为“惯于接受失败者”。

2.情景化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把教学情景定得抽象,要求过高,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体现不出在乐趣中学习,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不配合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教师也觉得费了很多的精力来准备,结果却很差,内心充满了教学挫败感。教学模式单一体现在教学活动还是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模式,基本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情景化教学流于形式

技工院校有机化学课程在开展情景化教学活动的同时,更多关注是否完成了教学大纲要求,是否按照教学进度完成了教材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能力培养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二、有机化学课程情景教学的常见方式

1.实验演示创设情景教学方式

在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不要急于授课,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先抛出问题引发思考,诱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和猜测进入课堂。

例如在讲授饱和烷烃甲烷的化学性质时,可通过化验室制备甲烷的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甲烷通入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光照和无光照两种情况)和高锰酸钾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就会带着迷惑和想要弄清问题的状态进入学习环境。

2.实例分析情景教学方式

在有机化学课程理论教学中,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分析讨论实例,形成引导式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扮演好导演、教练的重要角色,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协调沟通,归纳总结评价。实施实例教学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多媒体情景教学方式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多媒体引入图片、幻灯片、动画、声音等有机化学视频材料创设情景,播放有机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实感性增强、授课信息量加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学生对有机化工生产、有机化工工业发展状况了解不足的缺点。

4.化学仿真实验情景教学方式

化学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再现化学实验真实过程,它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化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有机融合,不仅解决了技工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做实验难、操作危险的难题,还节约了教学开支。

5.化学实验营造情景教学方式

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真实的情境比化学仿真模拟的场景更真切,效果会更好。

例如做氨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我们在制取氨气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1)请说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解释;(2)请注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

三、组织和实施有机化学课程情景教学的主要步骤

1.情景准备

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职业岗位的需要,确定教学主题、目标,为实景的选择或模拟场景的创设做好充分的准备:(1)选择创设情景的地点,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的优势;(2)准备各种“道具”,如图片、声像、文字材料、实验设备及材料等;(3)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有利于让整个授课过程按照既定的方向进展,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情景创设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情景化教学手段,调动图像、文字、音响、实物等因素来营造场景,以达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增强应有的教学效果。

3.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要求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全面谋划,以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手段,在实景或模拟场景中,把要学习的内容、重难点一一呈现给学生,组织全体学生讨论。讨论式的学习要依据教师的设计而开展,教师可以现场安排,随意组织,讨论的范围可以联想到与问题相关的自然界现象,但要分组明确,主题鲜明,发言针对性强,同时要随时跟踪和观察整个过程,注意掌控好课堂气氛和教学进度。

4.总结评定

每堂情景教学课结束后,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并写出感受和观察意见,对有创意观点的学生或小组要给予表扬,对学习和讨论中发言欠缺的要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就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和讨论中来。最后,由学生根据教学效果评分表来评定此次情景教学法的效果,作为教师改进今后教学的依据。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技工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推广情景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常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情景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恰当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春霞等.化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教育培训,2012(7).

[4]徐丽丽.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J].中国教育研究论坛,2007(5).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9篇

摘 要: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况下,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4]。重视程度不一致社会、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致。表现在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看中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和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本人轻视甚至忽视实践动手能力。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有机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从事有机化工工作必须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并能够通过实验来判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是为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它担负着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和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知识实际应用的双重功能。此外,有机化学实验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作用,并使学生得到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一、现有实验教材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现代化仪器、新的方法引入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但全国大部分高校基础有机实验教学所采用的还是旧版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这些教材是根据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内在逻辑和有机化学技术体系的系统性而编写的,具有全面性(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化学实验所需的全部技巧)。再次,实验与实验之间缺乏联系,这与实际化学过程(包括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中产物的合成需要多步来完成的情况不符合。而相应带来的主要问题有浪费药品(每个实验的原料都需购买)、环境污染(产品积累,必须向环境排放)、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的改革

针对有机实验现有教材的不足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汕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有机教研室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就是根据实验课的功能性和针对现行教材的弊病,建立一本新的实验教材。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一般分为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和合成实验三部分,其中较多时间花在基本操作和性质实验上,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原来的课程进行重组整合,采用新的三部分的教学体系:先进行强化基本操作的实验,然后是多步骤的有机合成实验,最后到综合实验。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和知识水平逐步提高。而以往教学内容安排较多的性质验证实验则集中成一次设计性的未知物鉴定实验,这样将单调的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的设计实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1.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基础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操作规范化,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室工作习惯。这个部分主要分成:有机物物理性质测定,包括熔点、沸点、折光率等内容;有机物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蒸馏、重结晶、升华、萃取等。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有机物分离纯化和物理性质测定正好可以结合在一起来讲授,如乙酰苯胺的重结晶及苯甲酸的升华产品,正好可以用来给学生训练如何测定熔点,而工业酒精的蒸馏产物也可以进行沸点和折光率的测定训练。通过这样的有机结合,学生既提升了兴趣,更强化了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合成实验和综合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步骤的有机合成实验

多步骤的有机合成实验通过精心选择实验内容,体现完整性、绿色性、实践性的特点。

1)完整性

编排的教材尽量涵盖完整的有机化合物体系、反应类型和实验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有足够的了解此外,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力求在保持实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体完备性的基础上,加强各个实验的独立性,避免对相同实验内容和技能的重复。

2)绿色性绿色性首先体现在微型化上,即在相同的实验方法、操作技术下,采用小容量仪器,减少试剂用量进行试验

微型化有机实验具有安全、减少污染、节约实验经费与时间等优点,是培养学生绿色环保观念的成功途径之一。其次,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具有绿色性,把几个实验串成一个系列,前一个实验的产物为下一个实验的起始物。这样既可以减少购买原料的支出,又可以避免产物积累、丢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3)实践性

实践性在于注重实验与应用现实之间的相应性,包括实验内容与化工生产实际之间的对应性和所训练的技能与生产现实需要之间的对应性。从内容上看,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引入应用性实验。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它主要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而4-苯基-2-丁酮的制备,它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剂。此外,所设计实验步骤的连贯不仅加强所开设实验之间的内部联系,而且使实验过程更接近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做这类多步骤的综合性实验训练时,由于上个步骤的产物会直接影响下个步骤的反应成败,所以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高度重视,操作起来更加谨慎认真,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般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综合实验

最后一个部分是综合实验环节,这个环节的特点就是在实验中引入如核磁共振仪、质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大型仪器来表征学生合成的产品。比如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中,二茂铁和乙酸酐的反应产物存在单酰化和双酰化产物,还有没有反应的二茂铁?通过柱色谱分离后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如何来确定哪段溶液是自己所要的产物?这就需要仪器来进行

表征。

三、结论

有机化工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75-0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许多工业类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三学期制教改试点专业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本专业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重点建设。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能有所突破,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企业可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化工生产操作、化工DCS操作、化工制图与设计、化工产品检验、化工设备操作及维护、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产品营销、车间管理等岗位。其中化工工艺操作、化工产品分析是目前化工企业的急需岗位。

专业工作技能可分解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通用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化工生产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及人员素质要求

(一)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

目前,石化行业最为突出的矛盾仍然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岗位设备的更新换代及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对现有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上在岗技术工人知识水平、能力尚未更新,而新的技术工人培训滞后等原因,使得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离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少缺憾和不足。

(二)培养目标及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化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化工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牢固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化工产品的销售与管理,具有化工岗位群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化工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应具有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精神。

三、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必需、够用以及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原则。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化工总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的课程体系。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具体围绕以下五点设置课程体系:生产技术操作能力;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监控能力;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达50%以上。

1.本专业实行多学期制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各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5周,夏季学期5周,秋季与春季学期主要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校内模拟技能实训等教学活动,夏季(短)学期主要安排校外实践及校内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考证教学活动,第三学年设置两个学期,主要安排毕业设计、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具体技能项目、能力、岗位见表1。

2.综合历届教学计划实施效果分析,考虑本专业的实训特点及现代化操作的要求,强化化工单元及工艺仿真课程教学;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重点,强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服务广西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二)重点建设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两门专业特色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要求任课教师把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技能训练和技能培养上,突出动手能力操作实训,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及仿真室开展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及模拟生产现场进行化工单元及生产工艺的DCS控制操作,把教学内容落实到化工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一体化课程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技能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生产现场完成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与实习,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情况设置综合实训项目,力争做到实训基地就是课堂,使课程与企业生产零距离。

四、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两门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采用项目化、一体化的自编教材;化学实验技术、化工技术开发实验、管路拆装实训、化工绘图实训、岗前技能培训等实训课程采用适应本地经济发展与企业需要的自编教材;其他均优先选用突出专业特色项目化、一体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五、实验条件的改善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重视实训项目的开发,编写符合职业岗位群的实训教材;与企业开发合作项目,通过开发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从设施技术条件、设备数量、培训机制等方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创造条件。继续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在企业内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室,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上课,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够用的理论知识,更掌握了过硬的实践技能。

六、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上一篇:财务风险控制管理范文 下一篇:五矿投资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