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2 23:24:38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1篇

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深刻认识到,面对北京和其他地区数量众多的一流高校,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必须找准自己的研究生培养定位。只有立足于国家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找到一条适合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够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实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持续、科学、优质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个性化培养为主线,以全方位成才为目标,以人性化服务为抓手,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生培养路径。

科学设计、注重差异,构建个性化人才选拔机制

1.实行双盲化复试

为做好复试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订复试的各项工作安排,并对各学院的复试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复试前,各专业均要成立不少于5人的复试导师组,导师组名单在复试前处于保密状态,复试考生姓名也是保密的。在复试过程中,考生当场进行抽签并按抽签序号参加复试,考生现场复试进行自我陈述时也不允许透露姓名。导师只行使学术权力,按复试考查要求对考生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成果与潜质、实践能力等进行测试,按序号给出考生成绩。双盲化复试的实行,有效地避免了学术以外因素对录取工作的影响,也屏蔽了的通道,为选录合格的人才把好了入门关。

2.推行结构化面试

实行个性化人才选拔,需要在考试中加大对学科知识面、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意识的考察力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具备专业精神、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为此,学校实行了结构化面试制度,面试由学生自述、创新能力考察、实践能力测试等几个部分组成。学生自述是由考生口头介绍自己的学习背景、专业基础、从事的科研活动等,使导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考生的科研背景和能力等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创新能力考察主要包括业务能力与水平、科研成果、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和对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考生提交书面材料,提供进行考察。在实践能力测试方面,各学科导师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科研项目及学科前沿进行考核。企业管理、法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采用无领导小组案例分析方式进行,考生5人分为一组,对给定案例进行讨论;工学学科主要从对实验的设计、实施、设备使用的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报告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测验;部分专业还需要考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现场仿真、场景模拟测验。全方位、多角度的结构化面试,让考生能够较为充分地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采用科学评分方法

复试导师组在专业面试评分上采取独立打分、分别计分的方式。由两名以上专门记分人员共同记分。在分数计算上,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将其余3个有效样本成绩求平均值作为考生面试的成绩。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对导师和复试工作人员进行细致培训,确保严格执行复试工作的有关安排,加深对评价指标的正确理解,提高不同评价者对不同考生、同一指标评定的可比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和标准把握不统一出现的概率,让所有考生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

1.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学校从2006年起颁布实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了《北方工业大学关于攻读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规定》,确立了“两个一”时间表:一是研究生新生入学一周后,导师和学生实现“双向”选择。导师要把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科研或工作经历、个人学术兴趣以及是否具备独立承担研究课题的能力等,作为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考量因素。同时,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在研课题、科研成果等信息也要向研究生公开。二是研究生新生入学一月内,师生共同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在师生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共同确定研究方向,明确学习内容,并以此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此外,导师还要引导研究生对个人培养计划进行主动思考,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以及完成论文答辩等的要求和进度作出规划和安排。这样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前瞻性,确保了培养方案能够收到切实的效果。

2.建立刚柔并济的课程体系

为了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校从2006年开始,就将研究生最低课程学分要求由40学分降到30学分以内,课内总学时减少了23.2%,将原来3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到2个学期内完成。规定课程学时的减少,并不等于对学生学业要求的放松。学校将一部分限定性的课业时间腾出来,鼓励研究生自主选课、自主修习。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例,该学科要求研究生除完成必修课程之外,只需再选修3门课程即可。实际情况则是大部分研究生都会根据自身个性化发展需要,选修8门以上的本学科或其他学科课程。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提高了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有利于研究生扩大知识面,有利于他们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的参赛小组共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展现了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能力。

3.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特色――研究生教育期中检查制度,学校常年坚持,专门制定了《关于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的规定》,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研究生部主抓,各学院具体领导并组织实施。每学期对研究生教学情况、学风情况、教学运转情况等通过听课、组织观摩教学、研究生网上评教、研究生部派人及研究生督导员随机抽查、召集教师、研究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解,以掌握当前研究生教学运行状态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最终形成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工作总结和《研究生课堂教学检查基本情况汇总表》等文字材料。期中检查分常规检查项目和重点检查项目,每学期的重点检查项目都是针对前一学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许多重大改革措施借助重点检查项目得以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不断加大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力度,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讲座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以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学校从2009级研究生起,试行了《非英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管理办法》,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成绩进行分层教学。各层教学分别按相应的教学安排修读课程,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合理评定每位研究生的英语成绩。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学校还通过增加外教授课学时、编辑出版《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译文集》、举办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开设研究生英语角等多种方式增强研究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实际应用水平。此外,为鼓励教师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学校定期开展评选“研究生课程教学优秀奖”的活动,共评选出“软件测试技术”等51门课程为“研究生教学优秀奖”,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4.突出科研能力培养

在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的培养上,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建立不同层次的科研实践基地和创新活动平台。学校还设立专项资金,为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提供经费支持。依托学校“北京高校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优势,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鼓励研究生参与企业的科研或技改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实施,给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个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展示。在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公安交通指挥快速反应系统”项目中,课题组把系统研发和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根据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特点,为其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使研究生的课业和实际项目特别是重大科研课题直接对接。共有20名研究生直接参与了该课题科研工作。创新计划的实施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协作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为研究生开拓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条件。

5.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研究生导师的质量保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忠诚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宽广学科视野的导师队伍。学校不断加强导师的遴选与评价工作,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将导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每年举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邀请知名导师传授指导经验,购买《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编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发放给导师,使新导师不断更新教育和学术观念,提高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力。学校鼓励导师发挥集体作用,采取导师组(科研团队)的模式指导研究生,安排有博士学位与科研课题的年轻教师做副导师,逐步培养其成为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6.严格学位论文审核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一次全面考核。在论文准备工作中,学校实行导师责任制,注重过程管理,细化并落实关键环节,严格实行论文中期检查制度、预答辩(软件验收)制度、论文核验制度等;陆续制定了《北方工业大学关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北方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学位审查试行办法》《北方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估的暂行办法》等文件。坚持学位论文零抄袭率,论文重复引用率不得超过20%;涉及软件编程的论文,答辩前实行软件验收制度,验收合格方可答辩;涉及软、硬件结合系统的论文,答辩前系统须进行综合联调演示,联调成功方可答辩。答辩委员严格按照论文答辩程序进行评审,确保真实、客观地评定论文水平。学校自2002年起开展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截至2011年,共评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余篇,汇集出版了《北方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集》共6册,有效推进了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提升。研究生被SCI、EI、ISTP等检索期刊收录的学术论文数量也逐年大幅上升,仅在2011届507名毕业生中,就发表了三大检索论文147篇,为学校科研及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营造人性化育人环境

1.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在北京市属高校中率先启动配备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于2009年出台了《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规定》,本着“高配、强配”的原则,按200:1的比例在各学院配备了拥有博士学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学校积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学习与培训,着力打造“职业化、专家型”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的专业指导、学业帮助、心理咨询、生活关怀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辅导员岗位上得到了有效锻炼。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成为为学校输送后备干部的新渠道,2011年,两名研究生辅导员通过公开选聘,走上了学院副院长等重要岗位。

2.提供一站式人性化服务

2007年,学校建立了研究生服务大厅。在服务大厅,研究生既可以获得从成绩单打印、补办学生证到开具在读证明等的各类学生管理服务,也可以得到从医疗保险、户籍管理到婚育服务等的各类生活服务,以及从招生咨询、就业指导到助学贷款申请等的各种咨询指导和业务办理服务。所有服务可以在大厅里实现一站式办理,让每一位走进服务大厅的研究生及导师享受到“三最满意服务”(用时最短、走路最近、问话最少,就可得到满意的服务)。

3.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积极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还采取缓缴学费的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向学有余力的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提供“三助”岗位( 即“助研”“助教”“助管”)。“三助”岗位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对经济困难研究生进行资助,锻炼并提高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学校每年用于资助研究生的“三助”经费达4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起,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自费研究生,也提供担任本科班副班导师工作(“助管”)岗位。7年来,共有600多名研究生通过此岗位得到了资助。这一举措也大力促进了本科生的学风建设。资助体系的建立使研究生在工作中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也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受到广泛好评。

4.践行全面发展育人理念

学校积极引导研究生形成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把实现人生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通过组织研究生参观《复兴之路》《科学重建,伟大壮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展览》《和平解放六十年成就展》等展览,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对祖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学校每年为研究生订阅由校长王晓纯、校党委书记吴晚云主编的《思想文化研究丛书》,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深受广大研究生的欢迎。学校积极探索研究生党建模式,多年来坚持从研究生党员中选送骨干参加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培训,并倡导“星火精神”,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学生。学校还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送法下乡、送科技知识下乡、红色“1+1”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机电专业2010级研究生党支部获2011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奖励。

5.提供专业化就业指导

为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完善“校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统筹,职能部门配合,学院负责,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专业课任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化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要求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对学生做到“一对一”“面对面”的就业辅导,了解每一位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使“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落到实处,研究生就业工作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学校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研究生辅导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就业工作研讨会,结合实际讨论,研究具体实施办法;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职业规划讲座,举办就业经验交流及就业指导咨询会,召开毕业班班长会议,深入了解并跟踪每一位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加大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心理、能力、信息等全方位咨询。通过细致的工作,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价值观及良好的心态。学校多渠道就业信息,建立了专门的研究生就业信息网,及时组织搜集就业信息,通过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短信平台把北京市及全国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毕业生;设立宣传栏公布就业信息,积极加强与企业、机关、社会等多方面联系,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做好招聘会信息采集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招聘会。近年来,学校研究生就业率始终居于北京市属高校前列,毕业研究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并于2009年荣获“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已经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不断完善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方法与体系,为培养更多综合能力优、专业素养强、学术水平高、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不端;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78—0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来源。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发展,而科学的学术规范体系、良好的学术道德、健康的学术氛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但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现,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着创新人才培养,污染着学风文风,阻碍着学术进步,并且长此发展将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加强预防与严肃惩治。

中国科协2009年7月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目前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呢?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虽然主要发生在高校、科研院所,但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在学术领域的蔓延,而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科研院所,对其所提供的教育、培养必须通过研究生自身的内化才能起作用。所以在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中,社会环境为外因,高校、科研院所为次内因,研究生个体为内因。

一、外因——社会环境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公民道德品质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剧转型期,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社会规范尚未成形,导致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冲击,致使人们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滋长,、权钱交易等社会风气蔓延。研究生学术不端就是社会不良思潮、不良风气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缩影,也是部分研究生道德滑坡的具体表现。同时研究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缺失。家庭中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在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即使有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也是偏于功利性和实惠性。学校里受应试教育的指挥,考分、升学率、名牌大学成为学校现实的培养目标,而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基本被弱化了。因此,这些学生是带着道德教育的缺失进入大学的。但在大学期间,这种缺失也未能得到及时弥补。正因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道德品质的缺失,致使研究生是非评判标准模糊,把学术不端行为当作一种正常现象看待。

(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助长学术不端行为蔓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主要源于政策正确与目标明确。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短期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地区、各部门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发展规划。这种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对个人发展的要求,所以每个人也制定了个人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一个连着一个,一个赶着一个,这也使追逐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等急功近利思想甚嚣尘上。在这种急功近利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研究生为谋求就业、升迁,急于考研;为顺利毕业、早些出名,急于。听几节课,读几本书,一个观点就产生了;上网游览一番,剪切复制一番,一篇论文就产生了。他们不是以虔诚心态对待学术,而是以浮躁之心汲汲于功名。要知道做学问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没有平和的心态及“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精神是难以在学术领域取得成就的。

(三)概念界定模糊与规范制度薄弱滋生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指用来捏造数据、窜改数据和剽窃等三种行为。2007年1月,中国科学协会在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中定义“学术不端”为“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0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七种行为均为学术不端行为。以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是最为权威的。但这些规范意图用列举的方式来界定“学术不端”行为,缺乏细化,有漏可钻;“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这一框架性规定模糊了“学术不端”的外延,造成该规范实践操作力不强;规范只着眼于“事后惩戒”,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和预防作用。

(四)监督手段落后与惩戒力度不够导致屡禁不止

从客观角度来讲,学术成果的真实与否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学术不端行为很难被及时发现。虽然近年来在检测学术中使用了文献检测系统,但整个社会缺少一个预防、监督和治理的机构与制度。一些违规者的被披露主要靠事后“偶然”发现,而被“偶然”发现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由于怕影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声誉,怕影响研究生的毕业和就业等,也尽可能以批评教育为主,尽可能缩小负面影响的范围,不会给予很严厉的处分。美国哈佛大学何毓琦在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的信中指出:“在中国,违背学术和道德行为准则所遭受的惩罚很轻,甚至不受惩罚,仅仅是一句‘下不为例’的警告……长此以往,一个不健康的学术体制将只能导致整个学术界的不良后果和声誉。”监督惩戒机制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导致屡禁不止。

(五)高新技术发展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方便条件

高新技术发展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电脑的普遍应用、网络信息化的资源共享为学术交流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电脑的普遍应用使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容易、便捷,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解决一篇论文,可以说电脑技术进步本身助长了研究生抄袭行为;网络信息化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参考文献,人们可以坐在家里用网络下载相关的论文,稍加整合,一篇论文就出炉了。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也成了学术检测、监督的障碍,同时网络上兜售各种论文的信息也随处可见。2010年年初,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已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到10亿元。

(六)期刊版面费索取降低衡量学术论文质量水准

市场经济下,部分学术期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迫于经济压力,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收取版面费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计论文质量,只要交版面费论文就会发表。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编辑责任制,审稿人和责任编辑一般不承担因发表抄袭剽窃之作的事后追究责任。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学术的发展,编辑无法把握最新动态,无法判断是否抄袭剽窃。这些不仅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可乘之机,而且也降低了论文的质量。

二、次内因——高校、科研院所

(一)研究生招收标准不合理,造成队伍良莠不齐

伴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突飞猛进。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9.22万人,其中:博士生1.99万人,硕士生7.23万人,在学研究生23.35万人;200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从招收数量看,比10年前增长近6倍,从在学数量看,比10年前增长6倍多。但在招收规模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招收标准不合理的地方。各高校、科研院所为完成招生计划,复试分数一降再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由原本精英化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无论本科学什么专业,只要总分达到研究生标准就可以进入研究生队伍,造成专业知识缺乏、专业基础薄弱;研究生队伍中存有一定量的在职研究生,他们攻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为一纸文凭,根本不想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所有这些,造成研究生队伍良莠不齐,有悖学术道德的做法必然出现。

(二)研究生培养经费不合理,降低学术研究水平

科研资源是支撑科研工作的根本,然而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相称的是研究生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经费的不足,造成科研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仪器设备陈旧,造成研究生无法从事社会实践与机器实验,最终导致部分研究生在经费不足的压力下,要么低水平重复他人研究,要么伪造、篡改数据,要么捏造事实等,这些不仅降低了学术研究水平,也为学术不端行为制造了客观因素。

(三)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规范创新教育

当前,在研究生教育中,各高校、科研院所课程设置欠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专业教育,轻视德育教育。各高校、科研院所虽然开设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但缺少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规范教育,导致研究生对学术规范与失范的界限认识模糊,不知道什么是合理引用,什么是抄袭剽窃,不懂得如何标注参考文献,使一些非故意学术不端变为故意的。二是偏重知识传输,轻视知识创新。在科学技术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面前,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将传输知识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创造知识能力退化,导致研究生缺乏创新,只能重复别人的观点,为学术不端行为埋下隐患。

(四)研究生评价机制不合理,缺少科研水平特色

学术研究的成果不同于一般工厂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定量地生产出来。学术研究的成果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勤奋刻苦的基础上,由萌生观点到收集资料再到论证总结而产生出来的。这种成果的推出,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但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将研究生发表一定数目的、一定期刊等级的论文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要知道研究生在读只有三年时间,三年中他们除了需要完成论文,还要修完几十学分的学位课程,时间的短促,逼迫他们为了顺利毕业,不惜采取学术不端行为。同时这种注重量化考核,也使论文质量下降,缺少科研水平与特色。

(五)研究生导师风范缺失,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及价值观念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教育中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导师价值观错位、治学精神功利化、学术道德缺乏,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本人。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每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逐年增加,使导师对研究生的具体指导减少。再加上高校教师竞争激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还要面对各种考核评估,在时间、精力的分配上难以顾及对研究生的各方面指导。这些影响着研究生学术道德。

(六)培养单位的本位主义,助长学术不端的风气

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它也会影响到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声誉、排名、招生等。为此,一旦有研究生因学术不端行为而被“暴露”出来,其所在培养单位能隐瞒就隐瞒,隐瞒不住的才进行惩罚,但惩罚力度不够,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同时培养单位为了保证生源,平时对研究生纪律约束松懈,造成一些研究生经常旷课,在校三年中学业无大长进,临毕业时,急忙东拼西凑一篇论文,敷衍了事,这些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

三、内因——研究生个体

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在构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中,虽然社会、培养单位负有一定责任,但究其根源还在研究生自身。目前,我国研究生大多年龄处在23—30岁,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思想易受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选择能力。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他们客观上对学术道德认识不足。主观上无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在利益面前忘记了对学术道德的践行,守不住学术道德底线。在功利风气盛行背景下,他们将读研作为获取政治资本的筹码。如在对博士研究生的调查中,认为读博可以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有更强的竞争力的人达到59.2%;认为读博可以推迟就业,为以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的人有43.5%;认为读博只是一种“敲门砖”用来获得进入高校的人有39。2%。这种投机心态,使他们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迫使部分研究生不得不多发论文,多做课题,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添资本,学术不端行为就变为不得已而为之。也由于研究生扩招,使部分成绩低、素质差、学术能力有限的考生进入研究生队伍,由于他们原本的缺陷,为日后的学术不端行为埋下隐患。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步态追踪;过程管理:

0.引言

2012年,国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突出特征在于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形式,既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不同于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而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竞争和优化配置的过程。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研究生培养要“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

1.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求

1.1团队协作培养方式的要求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成为核心,弥补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学科不易交叉的缺陷。在该模式下,研究生导师之间必须经常沟通,以便于各位导师对学生情况实时掌握,但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导师容易忽视某些不活跃的学生。除此之外,研究生还经常被导师派往合作现场进行调研、数据采集、实验及实践、效果监控等一系列科研工作。离校期间,导师对其工作状态和每日进展不能做到实时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科研工作低效。

在团队合作、联合培养等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在管理上实现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及时掌握和跟踪?美国高校管理人员首先提出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9%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平均两周与导师见面一次;而有15%的博士研究生平均三周以上才能与导师见面一次,这导致其在科研认知上的偏离得到纠正的周期被延长,创新成果进展缓慢。随之,美国高校开始通过项目投入,加大学生经费支持力度;在人员配比上,提升了指导教师的比例;在管理上,高校力争对联合培养方式的学生尽可能地统一管理。实际研究显示,联合培养的学生对高校导师进行定期工作汇报更有助于科研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导师与学生互动,关键是对该交互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以德国为例,自1990年开始,由德国研究会(DFG)资助研究院项目,明确项目的科研定位、制度特色及规模限制。这一举措促使研究生培养同相关企业需求密切结合,集中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人员,容易统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估过程的标准,确保了导师对联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把关。与之相应的,清华大学早在1985年便开始着手同企业、政府进行合作,目前清华大学90%的研究项目是业界需求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前瞻性研究,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向国际靠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也在学生研究计划和周期总结中有明确体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政府密切合作,为国家构建航天强国提供了大量基于实践培养的研究人才。北京交通大学在为铁路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服务过程中,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使研究生进入铁路实践实验。南京农业大学许多研究生直接参与我国智慧农业、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1.2现阶段过程管理的缺陷

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多个周期,将整个培养期作为一个粒度较大的过程,如制订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课程学习、课题开题、论文送审评阅和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易形成共性特征,所以研究生培养非常适用过程管理。全美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根据院校、学科、种族、性别而统计的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数,完成相应学位的时间,获得的资助,就业类型等过程监控,’包含了研究生从人学到就业各个阶段的情况,非常全面地追踪了学生的表现,并反馈指导学生培养过程。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16个具体的环节,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研究生选题、选题后的论文阶段性成果存在空白。这些阶段处于科研工作展开时期,恰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美国哈佛大学施坦利・利特认为培养过程应为:“培养接受过广博的、高层次教育的,能够在接受相关培训后迅速学会某种特定工作并渴望继续接受教育和技能发展的学生,促使学生研究具有直接动力”。这就要求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细节控制上进行提升,如文献阅读、问题总结的细微步骤,但当前在管理上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仍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卓越工程师计划”虽然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管理,但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细微过程没有明确体现,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2.“步态追踪”培养模式

“步态”原意是指人们行走时的姿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步态”用于设计机器人行走过程。“步态跟踪”技术是通过从序列状态中分析、检测出目标的特征,完成目标多个特征的匹配,并且对目标行为规律加以预测,实现对指定目标的准确且连续的跟踪,其研究过程重点突出了序列状态、特征匹配过程。将其引人管理过程控制,可以进一步弥补过程管理中目标状态和特征匹配的概念。过程管理是一种以过程为核心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所涉及的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管理的方法,是人们为弥补目标管理不足而提出的一个管理学概念。在过程管理中,由于管理控制的粒度不同,常导致目标状态形式化描述与过程特征不匹配,这主要由完成目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在精细粒度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步态跟踪”则是利用精细化过程的步骤,寻找流程步骤特征,对过程进行形式化匹配,从而提高过程控制的精密度,这一改进非常契合信息化处理过程。

2.1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的“步态”提取

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属于知识创新活动。描述该活动的wiig模型将知识创新分为创造、显现、使用和转移4个过程,显现为4个知识创新活动,可将其设计为4个创新步骤。在协同创新环境下,这4个明确的步骤如果按照创新一个成果的基本过程来进行分解,可以将其分解为文献搜集与解读、问题与方法综述、新问题归纳与发现、新方法引入、解决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团队讨论结果与改进、试验与仿真设计、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记录、实验影像、所遇困难与困惑、当日工作成果、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交流所得、如何解决问题思路、不同导师交流结果、重要语音影像等数据特征。上述数据以多种形态呈现,不仅仅以单一的数值或是简单的文字进行体现,还将在日志记录中以照片、文档、OCR、源程序、影音等多种数据呈现。由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经验和见识差距,学生有时不能理解这些数据蕴含的意义,但导师并不容易从大量的数据中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或停滞不前。这需要针对所可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意识的初步分类,归纳上述4个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模式,形成“步态”模式,从而促使导师针对创新成果不同阶段进行指导。

针对成果创新步骤中涉及的内容,分析每一步骤中的具体研究问题,对该细节中的归纳、分析、总结、讨论等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特征研究的起始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导师交流等状态进行特征描述,如图2所示。从三维结构上描述“步态”特征,形成“步态”跟踪基础矩阵,从而描述和展现“步态”。

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能力认知、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评估分析形成目标成果,结合学生学期目标,分析学生研究计划和解决方案设计,制定任务分解策略,将大目标首先通过研究任务的本体进行表示;建立每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时的内容要求,从而建立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形式化方法,促进研究生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并在相应时间点提交自我研究进展报告,形成跟踪数据。

2.2“步态”跟踪

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通常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创新,其成果形成的过程需要导师花费精力对学生进行培育。受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进展等因素影响,该过程是一个以时间为轴线的随机过程。在获取“步态”模式后,对学生创新工作内容和数据进行分类,形成数据记录(日志、实验数据、声像等),并利用过程跟踪方法,追踪创新工作的进展。

针对学生“步态”数据,建立映射与匹配的评估方法;根据进展“步态”特征,匹配“步态”模式;根据进展推进情况和研究重要程度,提供师生交流推荐的优先次序,达到研究生科研培育“步态”跟踪,记录研究成果的进行步骤。首先,将项目研究的任务细化成可以形式化的目标,通过导师确认后下发给学生。在获得目标后,研究生根据创新工作推进过程,对实验、读书报告(篇数、收获)、交流讨论总结等信息进行日志记录。通过媒体数据库对学生科研工作过程进行识别、分类、记录和存储。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和可形式化成果进行判断,识别学生工作中是否偏离或进展缓慢,并根据重要程度提供给导师,便于导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通过对设立目标的逐一解决来提高成果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上述跟踪为导师及时掌握学生研究“步态”、及时调整培养学生工作进度、促进师生交流时效提供了一个辅助模式。最终,工作中形成的数据日志将及时保存,提供团队共享,并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个监管依据,上述过程如图3所示。

3.步态模式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步态跟踪模式充分发挥了个性化管理特性,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跟踪目标上进行有效分类,在指导过程中明确了学生的研究倾向。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学术指向,其培养过程要求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引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引导过程中,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反映在课题中的问题原理分析及其研究过程的跟踪,其步态体现在问题描述、基础原理、问题分析、原理应用根据等总结上,让学生每一天对自己在该方向的理解进行反思并得到加深。导师则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是否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是否能使研究生形成纵向深化的递进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或思考。创新能力则通过解决方案阐述、模型抽象、验证方法、实验规划等步态进行跟踪。学生通过对建模的修正过程、验证的调整过程不断总结,形成研究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每天的研究修正和过程增补,可以跟踪学生的研究实验过程。据此,导师重点对学生在理论方法、模型建立与分析等方向上进行引导和指导。在学术交流能力评价层面,步态体现为现场问题研讨、解决过程讨论、现场工程师实际解决方案、可能提升的方案、会议论点、会议摘要等方面,促使研究生能够同工业现场人员、学术人员进行交流。导师考查研究生参与和组织不同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出的潜质、能力,对不同人员的学术交流形式进行引导。

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显的实践性,更注重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强调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专业基础的步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上,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现,表现为利用原理分析问题、原理应用依据、可能的解决方案、备选方案等。导师从学生每天对问题拆解处理的情况跟踪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步态体现在学生总结问题、问题约束分析、方案实施方法等方面,需要学生仔细描述现场或课题实践问题、研究问题拆解和解决方法。导师通过上传的视频录像检查学生对现场问题的总结能力并给予相应指导,重点引导问题描述的正确、解决方案的可靠等。组织管理则是通过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研究问题的研讨组织、现场讨论组织进行体现,包括实施方案研讨总结、建议吸收过程、不同意见处理等。导师通过实施过程的照片、视频记录,对照学生研讨内容总结进行跟踪,引导学生对现场意外情况、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思考。

通过软件实现步态跟踪的管理过程能及时对现场实际情况、实验过程、论文过程进行跟踪,特别是对研究生在3~5天毫无进展又没有请假的情况,软件会有效地进行甄别。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优秀学生的交流提示较少,但该部分学生一般会主动同教师交流,故影响不大。软件会督促学生每周都对工作进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有效辅助导师发现学生的游离状态并及时监管,特别是在学生外派需要异地指导时。平台中的研讨过程记录和评价能强制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反思。平台收集实践中积累的视频、照片,形成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累积,能更好地为新生提供学习经验。针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时间轴分析,则能有效地帮助导师总结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4.结语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设计明确的培养任务。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既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4]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40-41.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务管理;排课问题;优化

江苏科技大学于2003年2 月开始正式使用由清华大学开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至今已有十年时间,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务系统建设与运行方式,结束了我校人工排课的历史,对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乃至整个教学过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变革。分析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状况,总结使用经验,发现排课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与教务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组织职能,提高教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深化教务管理乃至教学信息化,促进持续进行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清华教务管理系统管理流程与功能

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Client/Server和Browser/Web Server技术于一体、涉及教务管理各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它采用了C/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1]。

教务系统有三大功能,分别是:(1)教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收费系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毕业审查等系统,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2)排课系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室资源排定每学期课程;(3)选课系统给学生提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选课平台,并可查询学生个人的选课情况。教务系统的运用实现了教务一级管理、规范化管理、信息共享、提供辅助决策等各项功能,推动了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本文就作者所负责的排课工作开展分析与探讨。

2 清华教务系统中排课问题的工作流程

排课是每个学期都必须面临的一件繁重的日常教务工作,是为下学期教学工作能顺利组织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排课需要涉及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班级、课程、教室、教师等。排课问题是一个有约束的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把各要素科学、规范、高效地进行优化组合,以确保课表的科学合理,维持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排课前数据维护

1)教室资源维护 在教学楼教学信息维护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修改或删除教学楼信息,并对研究生与成教所用教室在系统中予以屏蔽,同时对学校统一不排课的时间点(如周二第四大节)进行屏蔽,这样形成当学期可供使用的最新的教室表。

2)教师信息更新 根据当年教师变动情况,增加、修改和编辑教师信息,确保教师表与校人事处教师人数、职称相一致。

3)课程信息维护 根据教学计划增加、修改相关课程信息,维护课程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4)时间模式维护 时间模式类型就是按周将课划分为几个集合,每个集合取一个名称,然后每个集合都对应一类课程的时间排定方式。如定义“基础课”时间类型,在录入开课任务书时指定时间类型为“基础课”的课程所安排的时间就不会超出“基础课”类型所定义的时间。

2.2 开课任务书录入

首先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案生成各年级当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然后根据当学期执行计划落实教学任务[2]。学院根据教研室情况落实课程分班、上课教师、是否需要教室等信息。

开课任务书的主体信息包含某一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课序号、授课教师、课程属性、考试类型、上课班级、上课校区、时间类型、上课周学时等信息,其中专业方向课还需要录入同时课号。开课任务校验并修改完毕后,对任务书进行优先级批号设置,为排课做好准备工作。

2.3 系统自动智能排课

排课数据准备完成后,系统开始排课工作。排课顺序是“排课初始化”“分批次进系统”“手工添加未进系统课程”。排课课程调整是在完成了排课以后,对于排课的结果进行调整,修改时间、地点或者删除、合并课堂等。

2.4 排课结果冲突检查

对于排课结果进行各种冲突检查,有“班级冲突检查”、“教师冲突检查”、“教室冲突检查”、“排课学时与计划学时不一致”等等。若发现漏排、漏报的课程,学生课表周次、学时安排有误,教室、教师上课时间地点安排冲突等问题,要及时调整,确保排课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排除一切冲突可能性,保证教学秩序稳定。

2.5 排课结果上传并打印报表

通过网络将排课的结果(课程安排、课程的时间地点、开课班级等信息)传送到数据库中,作为调课数据来源。打印课表(班级、课程、教室、教师、时间)、数据备份、数据统计报表(开课任务统计、教室使用表、教室借用表)等。

3 排课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处理方法

排课工作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以江苏科技大学而言,它涉及到四个校区、600多个班级、一千余名教师、两万多名学生,同时要对三千三百多门课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而所使用的教室资源却在学生规模每年都在增加的趋势下越发显得紧张了。

3.1 时间模式选择

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是“两地四校区”办学,其中张家港校区与镇江校区共用数据库,共享专业课教师。从镇江校区到张家港校区需要2个小时车程,一天一趟班车,因此在排课过程中一个教师承担的张家港课程与镇江课程不能排在同一天。为此在时间模式类型里面结合我校情况创建了镇江模式与张家港模式。在学院录入教学任务时,务必选择对应的时间模式,例如某教师在张家港校区承担两门课程,共计48学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周一、周二去张家港上课,则其在镇江校区的课程安排在周三、周四、周五。因此在任务录入时张家港课程选择张家港B12模式,镇江课程应对应选择镇江C345模式,确保两地教学秩序的稳定。两地时间模式对应表如下:

3.2 排课结果校验与调整

系统排课结果生成后排课工作还远未结束,必须针对排课结果进行校验,除系统自带“班级”、“教师”、“教室”冲突检测外,针对江苏科技大学多校区办学的特殊情况,我们还做了许多检测程序,如“未排与多排课程校验”、“排课校区正确性校验”、“教师跨校区连堂上课校验”等。课表初步排好后,应该反复校验与核对,确保没有出现漏拍、课程冲突等现象,并且需保证所排课程上课地点与班级所在校区一致以及保证教师在同一个半天内不在不同校区上课情况出现。

4 优化排课结果的思考

4.1 指定时间点与设置优先优级别

在当学期所要安排的所有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一般是多个教师在同一时间上课,上课时间也是排课前固定的,因此称为通道课。在排课过程中,让通道课优先排进系统。艺术与设计类课程,如《广告设计》、《建筑素描》、《建筑色彩》等,其上课特点不同于一般课程,需要四节连排,在排课前需指定时间点也优先排课。对于上课难度大同时也比较重要的课程如《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安排较高优先级,确保在课表中的占据较佳位置,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3]。

4.2 人工辅助计算机排课

计算机自动化排课并非一蹴而就,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与不同课程的特点,对计算机自动编排操作进行积极的人工介入和干预,灵活调整计算机的程序算法逻辑,做到人机的最佳结合。并且在计算机自动化编排工作结束后,还应留出足够进一步手工优化调整的时间,以弥补计算机自动化编排过程中在局部数据处理上的弱人性化的不足[4]。因此采用人机交互方法编排课表,既能解决手工排课的繁琐问题,又能避免计算机排课本身的局限性[5]。

4.3 加强教务人员培训与沟通

教务人员对教务工作的熟悉程度能够影响排课过程中的出错率,有经验的教务人员能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排课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信息或者能够在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错误的发生,因此对教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对排课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6]。同时院校两级管理人员沟通是否顺畅也能够影响排课结果的合理与否。排课过程繁杂,涉及到的特殊情况众多,一方面靠教务人员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靠院校两级管理人员的及时有效沟通,保持信息的畅通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防止教学事故发生,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行。

5 结语

课表的编排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编排的过程中涉及到班级、教师、教室等要素,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排课是有效完成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维持教学秩序稳定以及提高办学效益的有力保证。本文总结分析了江苏科技大学在排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出了能够优化排课结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建议,对于今后的课表安排、教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院校排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宣华,王映雪,陈怀楚.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2:236-239.

[2]邵长斌,陈海关,王丽敏.基于人工辅助计算机排课的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3:184.

[3]胡晓晴.高等学校课程编排优化原则与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24,104:105.

[4]王树利.学分制与信息化形势下高校排课的工作原则和优化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9,4:33-34.

[5]徐致静,智能化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完善[J].教育界,2012(12).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计算机教育;数据库;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158-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判标准,而采用形成性评估作为评测主要依据。形成性评估是一种思想,在评估实践中表现为一种评估过程[1]。终结性评估通常被用来作为一种判断,判断某一时刻学习了多少知识,而形成性评估是教师、学生及其同伴收集、解释和使用关于学生学习情况证据的过程,以便教师作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1]。形成性评估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评测过程,目的是促进学习。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在国内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要取得预期的成果,需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功的学分制实施案例和经验。

1 形成性评估模型

形成性评估的经典CIPP模型[1]描述了形成性评估的一般流程: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4个步骤。其中,背景评估阶段确定特定教学情景的问题和需求;输入评估阶段主要分析、判断教学实施的计划和方案,决定方案的结构;过程评估主要分析与发现教学方案中的成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策略,以调整教学项目的运作;结果评估主要判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动态调整项目继续或终止并决定对实施方案的修正。文献[2]对以上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形成性评估的模型框架,将形成性评估分为4个部分:学习目标、课堂提问、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以及反馈和数据分析。形成性评估是4个部分融合在一起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

2 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和使用已经多年,布卢姆(Bloom)指出形成性评估是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或学习的系统评估,目的是促进教学或学习,在评估实践中表现为一种评估过程[3]。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如(Berry,2008;Berry & Adamson,2011;Broadfoot & Black,2004;Stiggins,2002,2005)把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称为“学习性评估”或“促学评估”。在北美、欧洲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基于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估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iaomiao Wen基于计算语言学模型的思路对帖子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测量学习者的动机和认知投入[4-5]。

3 资料来源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英国兰开夏大学2014年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

通过实地考察并收集兰开夏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资料,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观摩,参与教学实践并收集相关教学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以EllenWhite提出的模型为理论框架,以兰开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对形成性评估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研究。

4 研究发现和结果分析

4.1 背景评估――学习目标设定

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形成性评估第一阶段的工作,属于背景评估的范畴。设定本专业的总体学习目标,将总目标分解成各个阶段的小目标,是本专业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础。背景评估的结果决定课程的种类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预期毕业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标准要求。我们主要从学习目标和能力等级的设定方面进行讨论,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计算机软件行业技能是n程培养的核心。

兰开夏大学计算、工程和物理学院是一个多学科混合的学院,主要培养计算机、工程和物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与计算机相关的本科专业有计算机(comput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多媒体和移动开发(multimedia and mobile development)、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等专业。学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按照学习进阶把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所有课程从level4Dlevel6每个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level1Dlevel3设定大学入学之前需要达到的级别标准。大学各个不同的专业又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求和教学要求制定本专业的详细教学计划,从不同等级的课程中选择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我们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从level4Dlevel6按照课程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从最简单的语言编程到高级软件项目管理(详见表1课程等级划分),其知识内容体系涵盖成为一名专业软件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编程能力、数据库知识、移动开发和网络知识等。

从知识认知规律角度出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专业需求和培养目标设置能力等级要求;按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程度不同,设定几个不同的层次:A级知识和理解,B级专业技能,C级思维技能以及D级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技能。每个不同的层次又分为不同的级别:1D6级。教学计划提供给学生毕业所需要达到目标的详细要求,并以等级量表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路线。学习成果能力等级要求见表2。

A级知识和理解等级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分为:A1能够解释、评价和利用技术和方法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的问题;A2能够评价和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A3能够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给定的任务;A4能够评价和利用软件开发方法实现给定的任务;A5能够解释、评价算法和数据结构完成给定的任务; A6能够评价软件测试方法以及可行性。

B级专业技能等级分为:B1能够解决计算机软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和其他问题;B2能够使用各种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健壮的程序;B3能够利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设计软件解决方案;B4设计用户界面测试可行性;B5能够开发安全的互动系统。

C级思维技能分为:C1能够全面、彻底公平地处理复杂情况;C2能够对多种来源信息进行查找、评价和综合应用;C3能够评估想法、方法和系统;C4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

D级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技能:D1能够跟客户、用户和开发者进行有效地沟通;D2学会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D3能够从事合乎现有道德、法律的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D4能够对一个项目实施计划、执行、管理和汇报;D5能够设定明确和长期的个人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软件工程专业按照学习成果能力等级要求设定相关的学习能力要求,并将能力等级要求嵌入课程教学计划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相关能力。软件工程专业按照自己本专业发展需要设定不同模块课程:数据库模块、语言编程模块、网络模块等,每个模块的课程从本专业教学计划设定课程中选择相关的课程。我们以数据库模块课程为例进行分析,见表3。

4.2 输入评估――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

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属于形成性评估中输入评估的范畴。以数据库模块课程为例,模块中所列的课程数据库模块系列课程包括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数据库相关的课程,按照难易程度设定不同的等级级别,是数据库专业方向毕业生所需要达到的能力等级要求的体现,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和数据库设计、高级数据库系统、网络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网络数据库系统开发、高级数据库管理等。课程知识内容涵盖了一个数据库专业方向人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课程的内容x择没有固定的一本教材,由教师自由选择经典英文原版教材结合实际的自编讲义。各个不同的专业根据本专业发展过程中对数据库能力要求的不同,选择开设不同级别的课程。

笔者按照难易程度,分别选取一年级系统分析和数据库设计课程、二年级数据库系统课程、三年级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开发课程以及研究生的数据库管理课程,观摩课上教学实践过程,分析和研究基于形成性评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

4.3 过程评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属于形成性评估中的过程评估范畴,评估重点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关注课程体系中课程和能力等级的培养是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兰开夏大学数据库实践课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6](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在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学习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同伴评估鼓励学习者参与教学评估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创立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实践课依据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以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系统实验课程为例,实验课老师安排小班上课通常在20人以下,一般安排一名老师,由课程组的老师轮流上实验课;通常一名老师一周上一节理论课,接下来连续几天都有实验课;每节实验课上教师都会提前设计好明确的实验目标和任务,选题源于所学理论知识内容。小组(2~3人)一起完成,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式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小班授课教师可以兼顾每名学生,师生之间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实验课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小组一起完成实验任务并提交小组同伴评估成绩,教师基于网络给出作业的修改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实践教学的实验内容设计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由教师设定课程的实验目标。实验课时间为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小组学习一起讨论,一个小时教师讲评。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并进行总结,在讲解作业时,小组当堂修改并网上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同伴给出的评估。第二阶段实验,根据具体专业课程的不同设置综合性实验或者创新性实验内容,一般低年级的学生会安排综合性实验,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创新性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一般会在后半学期结合学过的知识内容,设计相关的综合实验内容。创新性实验一般在学期初就布置,学生自选课题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查阅相关文献,设计方案,开发完成系统设计,期末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由教师综合同伴反馈和自我反馈给出成绩。

4.4 结果评估――反馈和数据分析

反馈和数据分析属于形成性评估中的结果评估,其目的是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兰开夏大学的考试制度非常严厉,按照学习成果能力等级要求结合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给出课程总评成绩。对知识和理解能力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反馈在个别指导课程、讨论课和实践课中通过班级讨论、小组评分和个别指导建议的形式给出;终结性评估通过书面作业和限时考试完成,其中限时考试包括在线多项选择题、传统考试、开卷考试等形式。对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是实验练习、口头报告、正式报告或者提交针对本专业领域某一方法的实现产品或者评论;对思维技能的考核主要是教师在课堂和监督会议中提供的非正式形成性反馈。

智力水平的考核部分是通过正式考试,但更重要的评估在于平时和基于理论的项目实践,一般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正式报告、论文大字报展示等。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技能的考核通过很多模块实现,一年级主要考核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年级主要考核参与团队项目的专业技能,三年级考核学生个人开发项目,以面试的形式考核文献综述能力、项目汇报能力等。在项目汇报中,主要讨论个人的贡献,定期组织会议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定期评估个人的成果,将项目进展报告作为正式的个人评估参考资料。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为例,很多专业课程都是一学年的,学生的综合成绩由两个学期的综合考核决定。期末考试完之后,学生的成绩还要交给其他老师审核,最后才决定这个学生的最后考核结果。课程最终的考核:平时60%+考试40%,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平时的实验作业和案例学习,考试形式笔试2×2个小时(包括上下两个学期)。学生要通过这门课程考试,完成30%的平时作业+30%的考试内容。

5 结 语

形成性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收集学习证据的过程。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状况,然后调整课程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7]。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观摩发现,形成性评估在兰开夏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9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2015级新生中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完全学分制度下要求教师加强参与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考核,学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60%)决定。一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例如,如果师生比例太高,一名教师面对几百学生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评测?实验室条件有限的问题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清华, 王伟强, 张放. 形成性评估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6-7.

[2] Forbes E W.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and us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a model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a K-3 science curriculum[D]. Newark City: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007: 189.

[3] 李清华. 形成性评估理论框架的构建[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 4-9.

[4] Wen M, Yang D, Rosé C. Linguistic Reflections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C]//Proceeding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AAI on Weblogs and Social Media. Berlin: Springer, 2014: 525-534.

[5] Wen M, Yang D, Rosé C.Sentiment analysis in MOOC discussion forums: What does it tell us?[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a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San Francisco: ResearchGate Corporation, 2014: 130-137.

[6] 王华.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3): 98-100.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塑造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层面提出塑造“就业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路。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措施。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毕业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的基本内容是毕业生个人的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二,适应、胜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第三,个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许多单位感叹需要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于是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鸿沟。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按照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层面提出以下措施。

一、利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效开发学生就业潜能

学分制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课程的自由,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将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导致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使得学习缺乏动力,涉猎知识的结构失衡,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大学生活四年:一年级为试探期,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发展与他人沟通的人际技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及爱情;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测评,帮助每一个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目标;三年级为冲刺期,通过和学生讨论相关的专业出路、行业现状、职业知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职业环境、职业常识和职业前景,通过用人单位调研、岗位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从而为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与毕业时的求职就业意向打下基础;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基本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学会制作简历,并就面试技巧的细节进行实战演习。对学生就业心理、社会角色转换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涯目标。大学四年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不断地督促挑战自己,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帮助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模拟面试,锤炼求职智慧

模拟面试活动旨在通过逼真的模拟招聘程序,帮助学生感受职场招聘气氛,提升其求职技能。模拟面试是近年笔者开展就业指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好模拟面试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锻炼。对模拟“应聘者”来说,这一次难得的模拟机会,为将来真正的应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那些从未在公共场合露过脸、上过阵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的实际锻炼将可能使他终身难忘。对于观摩的学生,会无意识地进人“应聘角色”,思维跟着模拟面试的全过程而运动,并在每一个环节上设身处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应聘者进行对照,进而加深对“应聘”的认识与理解,达到锤炼自身求职智慧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面试对学生的简历材料、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三、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就业技能

不同的大学生其个性、爱好、特长等都不尽相同,他们对未来自我的职业定位、发展方向的认识也必然不同。了解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是实施分类指导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学生三年级时都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及毕业生一对一访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指导,具体有: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动员和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实现人生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他们积极分配考研指导教师,邀请研究生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为考研学生解读当年的考研政策和技巧,解答他们在考研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成立自主创业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有关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同学,联系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历届成功校友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引导他们积极复习备考;为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多种师能基础培训和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POP、排笔字培训,组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聘请专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基地;对于立志投身于企业的同学,利用实验室等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模拟实战的平台,提高其就业技能;对于班级后进生,认真帮助他们分析现状,指导他们抓住机遇,及早签约。本校在毕业期间实行“导师双导”制度,毕业论文的导师一方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就业。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还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培训公司为学生开展核心职业竞争力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

四、组织就业技能比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就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之本,通过就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是笔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组织就业技能大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本领、切磋技艺的平台,已经成为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技能比赛包容范围广阔,可以有效地与专业相结合,同时可以将个体参赛与团体参赛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组织说课、板书、英语口语、计算机录人、书法、演讲、模拟经营等技能比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弥补。组织技能比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主动与用人单位、人才机构对接,积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体系引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以达到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五、重视求职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求职礼仪是一种公共礼仪,是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与招聘单位接待者接触时应具有的礼貌行为和仪表形态规范,它通过求职者的应聘资料、语言、仪态举止、仪表、着装打扮、面试后续礼仪等方面体现其内在素质。求职礼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求职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顺利地开启用人单位的大门并与之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除了看一个毕业生是否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潜力外,还要看他在别人面前的言行举止如何,也就是他是否有修养。礼仪运用得当,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求职者恰当地运用伴随着适当的体态语,以姿势助说话、以眼神传递真情,就能把主考官带人与面试十分相托的气氛中,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彼此之间的情感才能发生和谐的共振,产生同构效应,收到优化的求职效果,也会为应聘成功助一臂之力。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8篇

学业预警,关键在“预警”二字上下功夫。重在把握预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学业预警,过早无警示之必要,过迟则达不到预警效果,起不到关怀学业困难学生的目的。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跟踪是关键,课程管理是重点,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联动机制是手段方法。

(一)考勤预警机制

第一,学生报到注册是学生入学必须履行的手续。它既是高校学生取得正常学籍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业管理的起点,与其他管理阶段相比,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新生入学及老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否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进程。学生因故不能正常报到的,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并说明请假时间。未办理请假、续假手续超过两周以上(含两周)或请假后逾期未注册报到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一学期内旷课累计15学时至20学时者,除按规定给予警告及以下行政处分并同时取消本学期其所有评先评优资格以外,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原因,加强思想教育,并书面告知学生,同时通报给学生家长。如果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30学时以上者,除按规定给予记过及以下行政处分以外,辅导员还要书面向学生处提出启动学生预警制度具体意见。

第三,学生处对拟预警学生名单进行审核,确认事实后,采用书面形式或通讯方式通知该学生和家长,提醒其将要发生的严重后果,同时辅导员要积极教育和督促预警学生改正。

(二)考试预警机制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告知作弊行为的后果。对于在考试中有作弊倾向或动机的学生要给予预警,打消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在重大考试前,各院系和教务处对学生考试资格进行仔细审查,确定学生是否具备考试资格。如考生在考场中违反考场纪律,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通报给学生家长。

(三)成绩预警机制

一是由院系教务部门负责,依托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实时跟踪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每学期开学两周内由院系教务部门统计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累计总学分(A)12≤A<18或者一学年内18≤A<28或各学期累计28≤A<40的学生名单通知其辅导员及任课老师,并上报学生处,由学生处开具书面预警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给学生,一份给学生家长,一份由学生处留档。辅导员、任课教师应及时关注被预警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咨询和各项学生事务服务工作,提高科学化班级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德育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探根究源,帮助他们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纠正学科专业分类及其认识上的错误偏差,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时代期望的价值观,使学生在遇到困惑时,能主动寻求辅导或自觉接受辅导,自我调整行为;疏导心理问题,发挥鼓励和激励功能,排除其学习障碍,促进其健康成长;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学习导师。

二是在预警期限内(一般为两个月之内),学生经教育和自我转变达到预期效果的,预警期限结束后的当天,由辅导员提出撤消意见,学生处必须书面撤消学生预警,并告知学生和家长;超过预警期限而未有明显改良的学生,在一周之内,由学生处按学院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规定拟定书面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后研究具体处理办法。做好被预警学生的转化工作,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需要各班辅导员、任课教师和教学秘书等积极地协调配合,各环节要很好地衔接。

二、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成效

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建构良好学风。学业预警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心理上的科学管理机制,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业受预警,在相关教师和管理者的督促和启发教育下,会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以便顺利毕业。从我校实行学业预警制这几年来看,凡是收到过“学业预警通知书”的同学,几乎都能够正视自已学业中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能及时反思学习态度和改变学习方法,重新树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多数学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的还通过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学习。学业预警机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我校校风和学风建设,学风明显好转。一方面,学习基础较差的,为了不被警告,更加刻苦学习了;另一面,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同学的追赶下,增加了学习压力感,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在同学之间形成了互相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学校的整体学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是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互动。学校是构成社会的组织元素之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和建设者。如果学生在大学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没有打好学习基础,或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对学生自已和社会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学业预警机制的推行,能为社会输送“合格品”,有助于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步入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同时,该机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桥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学业危机,迅速通报学生家长,既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或多方配合地开展学生工作。通过学校、家长等多方面合作交流,共同形成了我校学生学业管理的合力。同时,建构关注学生个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互动平台系统,有助于分析各类型学业被预警学生思想问题的差异,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困惑,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意识,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学业预警机制的实施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促进和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但该机制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我校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持续改进。

一是加强学业预警制度建设和宣传工作。要保证学业预警机制实施的规范性、长期性,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成为规范、约束、教育和激励学生的重要依据,并为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者提供指南,使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可行性,构建完善的制度化保障系统。自2006年起,我校开始实行学业预警制度。尽管该机制已实行7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仍有部分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是很熟悉、不甚了解,因此,我们要进一步通过多方式宣传学籍管理制度,强化师生们对学籍管理政策教育的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管理政策的咨询活动,培训学生教学信息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知,将该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是掌握动态,及时预警,做好被警告学生的学业转化工作。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业警告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手段和方法,在于帮扶被警告学生完成学业,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或危机,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督促学生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自已的学习情况,振奋精神,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毕业生。由于被警告学生受社会、家庭环境及本人学习的诸多因素影响,如果简单地对其警告,仅依靠本人的努力,转化是比较困难的,效果也不佳。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春风化雨润桃李”的励志精神,各院系相关领导及任课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重视和关注受警告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况,实时跟踪他们的学习行为,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以爱心换真心,以耐心树信心”,感化学生的思想,导引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做好被警告学生的转化工作,提高被警告学生的转化率。学生学业预警机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大背景下所探索出的一项辅助教学管理措施,它具有一连续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实际上,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学习上的困难或危机,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学习即是平川坦途,也许是一个开始。因此,我们要正视每一次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着眼于学生后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学生化危机为机遇,从困难中得到警示,在克服危机中得到成长。

三是加强“以生为本,柔性管理”的理念。在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实施中管理者要本着教书育人职业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摒弃单一的结果管理。在学业预警上,教育管理者,要有“以生为本,柔性管理”的理念,激发非权力、非制度因素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功效,在学生学业出现问题时,要为被预警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不放弃不舍弃,关心他们在学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运用聆听、体谅、分享感受等多种技巧,化解他们的心理焦虑,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四、总结

由于学业预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问题的出现。应当及时关注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之不断完善;及时扩展并整合相关功能,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与预警制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9篇

1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3•2教材侧重点要有差异

目前,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趋于多样化,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这就要求编写和出版适应不同学生层次需求的各种教材,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本科生,应当在经济法教材中多反映一些共性的东西,个人学术研究的东西少些。至少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应当做到统一,这需要法学界学者之间经常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对于研究生,要注重教材的学术性与理论研究的深度与个性发展,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注重培养学术型、应用型的人才。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第10篇

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这就需要介绍目前国际主流的常用相关软件,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将书本理论应用到真正的模型体系范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软件系统调试与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深刻领悟并能处理分析生物分子结构等特征,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和熟练操作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以理论课学习为主,实验课主要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制药工艺等专业课相关的实验技术操作,而对于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物设计等理论计算实验从未接触过,导致学生对生物计算实验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空白。另一方面,笔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不尽相同。为此,于2011-2012学年度针对本院2009级生物工程专业两个班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的学生对于个人学习和未来规划发展可归结为3个方向(图略),即44%的学生意向考研继续深造(其中28.2%的学生意欲报考生物类专业的研究生,15.8%的学生打算跨专业报考非生物类专业的研究生);18.6%的学生意向报考相关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28.4%的学生意向就职于公司企业(其中11.5%的学生意向生物类公司企业,16.9%的学生意向非生物类公司企业),9%的学生意向个人创业。鉴于学生个人追求发展的不同,又进行了一次关于本课程教学中学生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于本专业课程学习目标也基本可分为3类:(1)要求专业课内容侧重考研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夯实和其科学研究能力与素养的提高;(2)要求专业课内容与具体实际应用相关,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3)要求专业课内容侧重有助于就业技能的提高。鉴于上述面临的教学问题,为了开阔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科学视野,紧跟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同时适应相关科研院所研究生的需求以及目前生物医药公司和生产企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我们着力创建了一整套包括培养定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培养运行机制,改革生物工程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或实践操作平台,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专业优势,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求知兴趣、实践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此外,积极搭建与学生交流的沟通平台,广泛征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反馈信息,并予以适时调整,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道路。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知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的专业课来说,本院学生对该门课程比较陌生,学生没有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外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实验相关的计算模拟软件更是日新月异,例如生命科学软件包DiscoveryStudio、药物设计软件包Schrodinger、分子动力学图形界面分析软件VMD、开源流行的免费分子动力学软件GROMACS等相关软件每年都有更新的版本,而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局限于目前的教材、依照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基础理论知识课不结合最新的典型案例和最新开发的软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往往会抹杀学生的好奇心,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导致学生无法真实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因此,笔者根据本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科研内容以及关注的最新研究动态,制作成专题片进行教学;同时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专题实验交流活动中,尤其是采用最新的软件图形界面(VMD1.8.7、PyMol10.0.3、DiscoveryStudio3.5等)直接展示和分析一些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和药效团模型,让学生直接进行结构的编辑和修改,将书本上枯燥抽象的生物分子、药物分子,通过色彩鲜艳的三维立体形象界面予以展示,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激发他们对该课程的强烈兴趣。尤其是通过命令操作和菜单操作将静态分子结构运动起来,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药物分子是如何与受体上的靶点发生相互作用、如何引起受体结构转变产生药效。采用这种立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直观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不仅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鼓励学生课堂之外进实验室参与整个实验调试、运算分析各个过程。笔者还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实验软件的培训教程,鼓励学生边动手实践、边学习软件说明或培训教程、电影或者动画PPT等多媒体,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上受到最新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学习,培养他们自主钻研软件操作和范例教程的应用能力。另外,笔者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将科研内容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将本人科研项目内容进行划分细化,列出具体研究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研究实践内容,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一线科研活动中来,重点培养打算考研学生的科研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意向从事生物类工作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7]。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训练、课外实验技能锻炼和培训、科研论文研究开展4个学习阶段,积极拓展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每学期开课之前按照惯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倾听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建议,然后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课程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例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物感兴趣,将会考研进一步深造学习,这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考试做题的需求比较高,促使他们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和灵活掌握以应对考试。因此笔者在教学别侧重将原理概念和形象典型的事例相结合予以直接展示和阐明,并通过布置一些科研小课题,引导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不仅提高他们应对考试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锻炼他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为他们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意向将来从事生物医药类相关工作的学生,笔者则侧重给予他们亲自上机实际操作的机会,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论坛(如科学网、小木虫、分子模拟等)等多元化资源渠道对软件实战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与学习,尤其是对相关药物分子数据库、蛋白质结构数据库等的熟练掌握与分析应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分析这些海量的数据,并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绘图分析软件如Origin8.0、Sigmaplot12.0等软件的使用,提高他们对数据的分析判断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学会数据统计分析和绘图。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改革,灵活应用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驾驭能力,拓宽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

作者:吴晓敏 薛书蕾 张海军 王光利 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大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个人学期末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