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15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1

一、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研究

这里试图通过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学生是否具有正常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为客观、全面地认识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依据以上研究目的选择高中高一、高三年级的阅读障碍者作为对象。被选择对象的语文成绩一般为班里最后的3—5%,而瑞文推理试验成绩为标准分的25%—75%。

二、试验过程

1.托兰斯图形创造力测试

这一研究由完成图形、构造图形以及建造图形三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要求给十个未完成图形加上线条,第二部分基于多边形的一部分画一个图形,最后一部分是在给定的三十对平行竖线基础上加上任意线条而成为一个物体或者一幅画。这一测试方法所测试的是被试者的独特性、流畅性、精细性以及标题抽象性。阅读障碍与正常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各维度的成绩如下(表1)

表1 阅读障碍与正常学生创造力的独立样本t检验

从中不难看出,阅读障碍学生在创造力总分上与正常学生的创造力总分没有显著差异,甚至还要高于正常学生。同时在创造力的维度上,阅读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在抽象性(t=4.228,p

此外还对正常学生与阅读障碍学生在创造力以及各个维度上的成绩比对,基于以上结果对阅读障碍学生在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进行了2×2的M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独特性(F=7.548,p=0.01)存在着明显的年级以及性别交互作用。经过简单的比对,高一年级的阅读障碍学生成绩要明显优于高三的阅读障碍学生;同时性别在高一年级阅读障碍学生中也显现出了巨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女生的成绩要明显的优于男生。但是在高三年级阅读障碍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独特性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因素在高一年级成绩上显现出的作用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也就是说高一年级阅读障碍女生的成绩要优于男生。同时创造力、流畅性、精细性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阅读障碍女生的流畅性、精细性、成绩均高于阅读障碍男生。

2.阅读障碍与学习适应性

阅读障碍作为一种学习不良或者是学习困难的一种类型。在学习不良的学生中至少存在50%的学生是阅读障碍学生,为此可以推断在学习困难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诸多学习适应性、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也会一定程度上表现在阅读障碍学生身上。有的学者认为学习困难是学生在获得知识上出现了困难,智商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VIQ却要明显低于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同时伴随着一些学习适应性问题。学者们研究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以自卑、被动为主,而学习优秀的学生主要以主动、勤奋为主。此外学困生还同还出现了自我管理差、独立性差的社会适应性减退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导致了自信心、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性的不良。此外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学困生中的高焦虑者要明显多于低焦虑者。在各种社会条件下,学习不良的学生一般更为孤独,同时也更缺乏社会能力。而不被接纳也是由于他们自身存在退缩、侵犯等不良行为,同时缺乏社会交际能力。此外的研究还表明,在早期的同伴关系中,有困难的学生在日后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会出现问题。俞国良等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学习不良的学生所表现出的较低的同伴接受性以及较高的孤独感与家庭功能有显著的关系,从而说明家庭功能作为家庭背景的重要变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进行阅读障碍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些患者一般较之正常人有更高的创造力、高水平的感觉寻求能量冲动,从而成为学校的“问题行为”原因。学习困难与多动症之间的微妙关系使我们推断作为学习困难的主要类型的阅读障碍学生可能也是由于某些异质性特点而影响了其它学习成绩以及创造力的表现,但是这一研究还需深入。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2

【关键词】组织学习;组织创新;知识吸收

近年来,组织学习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认为处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组织学习已经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组织而言,比竞争对手更为快速有效的学习,成为应对当今快速变化的经济经营环境及维持竞争优势的最佳利器。国外也有学者认为组织学习可以促使组织创新成为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源源不断的创新,才可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随着管理、学术及研究领域对组织学习、组织创新及组织绩效的重视,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及对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梳理了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相关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回顾。

(一)组织学习的概念与要素

学者对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March和Simon(1958)的研究,但是概念由Agryris和Schon(1978)正式提出,他们认为组织学习是指“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建构组织的‘实用理论’(Theories-in-use)(人们行为背后的假设,却常常不被意识到)而加以改正的过程”,Agryris也因此被誉为“组织学习”之父。后来,组织学习的概念、理论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学者们不断对组织学习的概念进行修正,对组织学习的定义、类型、内容、程序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引人瞩目的著作恐怕要数后来彼得·圣吉的畅销书《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彼得·圣吉也因此被誉为学习型组织之父。在该书中,圣吉明确指出,从长远来看,你的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这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热烈追捧,并被哈佛管理评论评委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可见,21世纪,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组织学习是多么的重视。当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这一点在之后的章节中将详细讨论。

对于组织学习这个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定义,这使得大家对组织学习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理解。Huh和Ferrell(1997)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分别从团队(Team)导向、系统(Systems)导向、学习(Learning)导向及记忆(Memory)导向等四个因素来衡量组织学习;Baker 和Sinkula(1999),从市场信息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对学习的承诺(Commitment to Learning),指组织将学习视为公司最主要的基本价值观、分享愿景(Shared Vision,指组织中的主管会将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与员工互相分享)及开放心智(Open—mindedness,指组织不能受限于仅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思考,能超越成规创意思考)等三个变量来衡量组织学习。Agryris(1994)等学者则将组织学习分成了三种形式:首先是单回路学习,也叫适应性学习,是在一个意识到或没意识到学习限制下的沿着一条路径的学习,这个限制反映了关于组织自身和其环境的假设;第二是双回路学习,又叫创造性学习,是沿着一个新路径的学习,这种学习要求能够离开原来选定的路径;第三是三回路学习,又叫再学习,指在进行组织学习时,对先前组织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进行回顾,探求影响组织学习的因素,再提出有效的新程序,创造新环境,以促进组织学习。目前,西方实证研究领域对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是由研究者依实际研究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诠释的,在这些衡量方式中,公认以Baker和Sinkula(1999)所使用的量表对组织学习的内容的衡量最为完整与全面。后来的研究人员也通常使用这三种要素对组织学习进行测量。

另外,前面说到,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是与组织学习非常相近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Ortenblad(2001)总结了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三个规范性的区别:第一,组织学习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系列的活动,而学习型组织是组织的一种形式;第二,一些学者认为,学习是组织自发产生的行为,然而需要努力通过学习将组织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第三,有关组织学习的文献是从学术探索中产生的,而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则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就是基于管理实践而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概念。目前关于组织学习能力的研究大致有知识传播视角、适应环境视角、创新视角三种视角,而国内关于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学习机制、信息技术、思维模式、学习渠道四方面。

(二)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Stata(1989)认为组织学习可引导组织创新,而且只有个人与组织的学习而引导出的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Kiernan(1993)认为,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这二者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氛围、领导能力、行政常规、资讯的获取、检索和分享,以及组织结构、系统和环境等;Holton(2000)认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必须不断地学习改造与创新,才能够有机会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超越竞争对手,抢得先机并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企业学习在组织执行创新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组织学习势必成为组织创新的一个所需具备的条件,透过组织的学习,组织才能有创新的可能。并且,组织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创造力来维持一定的竞争力,以致不容易被模仿。产品和服务都是短时间内可以复制的,然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这是组织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Hurley和Huh(1998)以美国联邦政府研究和发展机构的雇员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组织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该项研究,他们认为,组织学习机制的建立,能够提升组织内成员的创新能力,并有效激发出组织新的创造潜能。Mabey和SalamanH(1995)通过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的主要因素。Glynn(1996)则指出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仅会影响到组织创新的初始阶段,而且会影响到创新的执行阶段。一个新理念的诞生并不困难,但是往往执行会比生成更困难。因为执行创新是对旧有习惯和行为模式的改变,这也许会和现有体制发生冲突甚至剧烈的冲撞,这需要很大的力量去保证创新得到合理的执行从而使组织创新可以落地变成组织实际的生产力。

在中国,毛建军等学者(2008)以394家中国企业为问卷调查对象,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所采取的组织学习能力量表是在Goh和 Richard(1997)关于组织学习能力量表设计的基础上发展修改的(将组织学习能力要素分为明晰的目标和任务、领导承诺与授权、实验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预警能力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七个方面)。组织创新量表则采用台湾学者蔡启通(1997)编写的量表(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衡量组织的创新能力)。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作用,并且在我国,组织学习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大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另外,谢洪明等学者(2005)则以我国华南地区企业等为调查对象,对组织学习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创新影响组织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延续Baker(1999)的组织学习构面(将组织学习分为对学习的承诺、分享愿景、开放心智三个构面),引用创新理论的双核心构面(将组织创新氛围管理和技术创新两个构面),分别研究了组织学习的三个构面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朱瑜等(2007)同样也以我国华南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组织学习、组织创新和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他们以华南地区企业规模大于100人的企业为对象随机抽样,采用的组织学习问卷同样借鉴Baker的研究;组织创新问卷则借鉴Damanpour(1991)的研究(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因素)。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组织学习的三个方面都对组织创新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还有蒋天颖等学者(2008)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浙江省制造型企业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组织学习、知识获取、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他们也选择使用Baker的研究设计组织学习量表,组织创新量表则采用来自Chuang(2005)的研究(用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结构创新来度量组织创新)。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有积极的影响。曾德明等(201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125家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式(SEM)方法对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他们所采取的组织学习量表同样参考Baker关于组织学习构面的研究;组织创新量表则借鉴了KimberlyEvanisko(2003),Hsu—Fang Hung等(2007)以及Khazanchi等(2007)的相关研究(将组织创新划分为组织结构创新、组织知识创新、组织文化创新和组织战略创新4个因素)。其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制造业中组织学习对创新有积极的正向作用。陈斌等学者(2008)通过对武汉市商业银行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时,参考Baker的组织学习理论的构面和创新理论的双核心构面,分别研究了组织学习的三个构面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他们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组织学习各因素学习认知、明确愿景与创意思考三个构面与组织创新的两个构面管理技术创新及规划创新均呈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程度上与其它研究者在其它行业所得结论是一致的。

魏泽龙等(2008)一些学者在研究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时,以March(1991)对学习的分类为基础,将组织学习分为探索型和应用型学习两个维度,将组织创新分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两个维度,研究组织学习对于组织创新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于组织创新有积极的正相关关系。朱兵等(2010)在以18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企业层面的数据来对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和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同样从从探索型与利用型(应用型)组织学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组织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缪小明等(2010)在研究组织冲突、组织学习与创新的互动影响中,在分析组织学习和创新的影响部分,参考了Agryris关于组织学习的理论,分析了单回路和双回路学习对于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单回路学习主要对渐进性创新有积极影响,双回路学习主要对突破性创新有积极影响。

以上是国内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学习是否能够影响组织创新以及二者之间的路径关系所做的探索。然而,不同的研究最终都得出一个结论,组织学习的确是对组织创新是有积极意义的。组织学习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持续获得具有不可或缺的贡献。管理实践必须重视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组织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让组织在日趋紧张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知识吸收与创新

上述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从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的直接探索和研究出发所得出的结论,还有一些学者则从组织学习中的知识吸收与整合能力出发,研究其对于组织创新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吸收和组织学习是两个息息相关的概念。对此领域的研究贡献最大的应属Cohen 和Lecinthal(1990)的研究。他们首先提出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把知识吸收能力界定为:“企业从环境中识别、消化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概念,使得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应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提出知识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后,Cohen和Lecinthal又将这一概念引入到组织实践中,并研究其对于组织运行的影响及同组织各方面的关系。通过研究,他们认为,吸收能力是影响组织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预测作用。组织的吸收能力有利于丰富组织的知识资源,促进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加,并为知识取得后的整合利用创造了条件。Mowery和Oxley(1995)在宏观层面上证明了,由于企业广泛地投资建构吸收能力,国家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大为提升;与此类似,Liu和 White(1997)对中国29个制造行业中的145个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源于对自身吸收能力和新知识来源进行投资的协同作用;Tsai(2001)从网络视角对组织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后发现,组织单元的吸收能力不仅正面、直接地影响其创新和绩效,吸收能力还与各单元的网络位置发生交互作用,间接影响其创新与绩效。

在Cohen和Lecinthal关于知识吸收与创新的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关注此领域的研究。简兆权等(2008)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124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整合、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整合对于组织创新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而知识吸收能力则通过知识整合这个中介变量对组织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阎海峰等(2009)以与在华跨国公司有互动关系的国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智力资本、吸收能力与组织创新关系得出其结论,即企业实际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相比,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更有利于管理创新。曹科岩等(2009)在借鉴了前人对吸收能力、知识整合与组织创新的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中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以我国华南地区95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分享对组织创新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组织创新进而影响组织绩效。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关系的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现象。这为后人在研究组织学习在组织中的应用及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也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曹科岩,龙君伟.组织文化、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12).

[2]曾德明,何培旭,陈强.制造业企业绩效与组织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创新的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1)

[3]陈斌,袁泽沛.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市商业银行为例[J].商业研究,2008(11).

[4]Creativ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2),293 321.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3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计算机教学 实践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说,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从狭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的实施都将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要求计算机教学教师树立“学生主体”观和“创新人才”观等新的教育观念

计算机课是创新性很强的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讲解―演示―上机练习”,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模拟性地操作。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只能生搬硬套课堂模式,不会创造性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计算机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要求。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树立学生主体观,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另外,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由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转变。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应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引入研究性学习,革新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自主选题―设计方案―自主探究―总结交流”的学习模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渗透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2]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同时,应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工作服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层次差异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课题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实际,选择既有基础性、典型性,又有挑战性、扩展性、创造性的内容。

课题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效果。内容选择恰当,联系实际,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会更佳。反之,学习的过程及效果则一般。例如,在学习Word 2000时,教师不必讲得面面俱到,只要讲授Word 2000的基本编辑技巧即可。在学生练会的基础上,设置“纯文本文档”、“图文混排文档”、“多媒体文档”和“制作简单网页”四项课题。这四项课题不但涵盖了教材上所有Word 2000知识,而且扩展了许多应用性、创新性较强的内容。课题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内容具有连续性和相关性。

2.课题研究的实施

(1)设计方案。学生准备资料,并自愿组成课题小组。计算机课题研究创新性强,方法灵活多样,而且用到的资料都有时效性。课题确定后,学生根据个人的构思和创意查询资料。然后,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形成整体构思的基本框架及简单的小组、个人分工,组内、组外既有合作又有分工。之所以强调自愿组成小组,是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志趣、默契程度和性格等因素对于协作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展开研究。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自己分析任务和条件,查阅相应书籍,或通过Internet查询网上信息资源,以同伴协作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可以根据需要到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或图书阅览室等场所学习;学习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一堂课,而可以是若干堂课,甚至更多;学习的人员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生,而是一个小组,甚至多个小组的合作;遇到疑难,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网上协作、讨论,也可以发E-mail向教师或有关专家请教,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但作为教学过程四个基本要素之一的教师,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力争做到“主动设计规划,‘被动’启发引导,积极评价促进”。[3]

3.对研究成果的总结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采取过程及结果相结合,不拘泥于成果的形式,评价重点放在创新性上。即使研究结果在基础知识上存在缺陷,如果研究过程有独创性,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评价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协作意识;在自我评价、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表达能力,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三、结语

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合作研究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而非单纯竞争的过程,这种探究个人与小组的关系至关重要,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活动的目的、任务、要求充分体现在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评价的方式制定上,落实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中。教师应运用评价手段,规范学习行为,落实活动的各个环节,调节、控制、优化整个活动过程,增强每个人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学习动力,使学习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凝聚每一个参与者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王伟.Blog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2005,(3):59.

[2]杨开诚,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构想.中国教育政策法规信息网,2002.11.18.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4

关键词: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实践 研究

新课程理论要求教育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题。现阶段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创性,思维途径狭窄,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听得明白透彻,课外实践却难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质疑研究一拓展练习一精讲释疑一实践评价反思”四步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质疑研究。恰当的问题能培养学生求知的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抓住疑难问题探究、带问题研究课文的自觉性。通过读书解疑使他们随时得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养成自觉地、全神贯注地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因此,问题的设置必须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击中重难点,具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解疑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形成“问题一读书一思考一探究一解答”的积极认知状态,才能达到质疑研究的目的。

2、拓展练习。思维从问题中来,真知来自于实践。实践可以“融化”经验,使他人经验变为自身真知。学生通过质疑研究基本上理清了所学知识的逻辑,但由此获得的知识大多数还是感性的东西,因此必须紧扣新课标要求,依据所学知识重点精编适量的拓展练习。题目设置由浅入深,富有开拓性、指导性、研究性,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使学生将所学得的知识付诸于实践,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实验创造能力、综合探究技能,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变通性、创造性,使学生享受到研究性学习有效方法掌握知识成功的乐趣,同时贯通知识脉络发现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上的一些偏差,及时进行校正,不断完善知识,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逻辑思维方法,不断地进行创新学习,不断地壮大成熟自己,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精讲释疑。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势,突破解决疑难。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是体现这些主导作用的极为重要的一环。精讲应突出以下内容:

3.1 重点讲透,难点分散,知识逻辑理清。

3.2 因材施教,注重讲解有“梯度”,以便拔优扶差,整体培养。激起其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3 针对拓展练习作业,打通学生的思维障碍,引导探究释疑解惑。注重题目设计的知识逻辑分析,深化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批判性的回味自己的实践过程,透化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3.4 导出知识网络,总结知识规律,教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其能学以致用。

4、实践评价反思。课外实践应本着巩固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设置,实践题目设计应由浅入深,由直线性思维向“阶梯”型思维发展,这样可做到深化研究性学习思维。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及时地进行评价反思,对学生的知识使用、综合探究技能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及时地疏通和补救,使其及时完善自己的思维逻辑,更好地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变通性、创造性,培养其恒久的研究性学习品质,使其能学以致用。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TRIZ理论;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培养模式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教育部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硭担创新教育应是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研究课题,将创新理论TRIZ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理论,依托研究性学习,多层次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1 创新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创新型国家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要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同时也要关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在一种开放式的工作室进行,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进行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也有很多工具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动手,实验、探究、设计制作。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这些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

我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从认知习惯上看,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注意对知识本身的拥有,对创新能力关注不足。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加强研究性学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与创造性是有因果关系的,没有探究性就没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是国际教育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策略,从广义的理解是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的理解是以问题或专题为知识载体,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开始创立,是在分析了250多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揭示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所遵循的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TRIZ流传到西方,受到极大重视和迅速发展。如今TRIZ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体系,它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及高效的创新成果享誉全世界。

TRIZ理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它使创新过程变得有律可循、有术可依,大大提高创新效率。TRIZ作为高效的创新方法,在学校的推广,无疑对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TRIZ理论能帮助实践者准确定义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两者的融合会产生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依托研究性学习,构建一个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 依托必修课程,自下而上培养创新性人格

TRIZ是技术创新理论,完全可以融入到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以课程为载体,让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学到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依托拓展课程,培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在必修课程中融入TRIZ理论,是以该课程为主,在相关的内容上适当地介绍创新原理,这种融入是零星和分立的,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创新是有方法的,并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创新原理,而要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如开设TRIZ理论的选修课。将TRIZ理论课程化,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选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作为课程的考核依据。

3.3 依托研究室,自上而下提高创新能力

依托研究室,以项目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为抓手,让学生接受TRIZ的实践训练。由老师给出课题(将老师进行的研究工作中的部分“问题”)让学生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TRIZ理论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来自学生所学的各类课程,还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进行,并延伸到毕业设计中。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多方面的体验,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综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切入。在现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TRIZ,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这是对全体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拓展(选修)课的形式介绍创新理论,这使有兴趣学生可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再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的全方位覆盖,多层次递进,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式。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TRIZ理论渗透到必修课中,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让学生不断地接受TRIZ创新方法训练,依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TRIZ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螺旋式TRIZ创新教育。这样以课程作为一个载体,研究室作为一个平台,研究性学习为一条主线,形成基于TRIZ理论的一个动态、开放式的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Z].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殷华方.试论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1).

[3]王发棠,韩小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4).

[4]江帆,王春,王一军等.基于TRIZ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09(16).

[5]赵志芳.高职院校大学物理课程中融入TRIZ理论初探[J].物理之友,2016(12).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6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内涵 特点 实施过程

在教育研究和教改实践中,人们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如创造教育、发现学习、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在反对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灌输的背景下产生的,实质上也都包含某种“研究”或“探究”的因素。而研究性学习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或“教导”,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或“帮助”。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和设计出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去学习。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人们可以通过假设、想象、逻辑、实证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并解决问题。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等各种具体形式,来探究各种现象和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任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基于“研究”的性质和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除了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书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与一般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二、研究性的特点

1.强调提出和解决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而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强调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动手的实践过程。这就决定它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和过程。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仅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而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创设各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学习内容与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为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强调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独自完成,这就更需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订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独立尝试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帮助他们进行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即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不应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做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去思考,真正确立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合作交流探究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意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又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

3.反馈点评,归纳

在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使教师及学生相互间了解他们真实的思维活动,及时肯定其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以全体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欠缺等限制,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但其中一定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自我检查、自我反省,逐步体验成功。

研究信息、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为使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更趋向稳定和加强,使主体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刻,因此,在充分发散的基础上,教师应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成功点”,并尽可能及时地让学生表达出来,及时地归纳,使这些能及时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7

[关键词] 创造力倾向;大学教育;大学生;就业信心;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4-30-5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High Creativity Tendenc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9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Wang Xiuzhi Zhu Liye

(School of Business,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46)

Abstract: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high-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and low-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university students’ creativity tendency, university learning, employment confidence, and employability and so on, with 1032 senior undergraduates from nine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as research objects.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first, the students with high creativity tendency obviously made more individual efforts than the low-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Specifically, it represented as: high-creativity students read more extracurricular books, participated more academic activities, social practice and skills training, etc., than low-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Second, the high-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in study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also performed better. Specifically, they had wider knowledge, knew more knowledge frontier, were more professional, and focused multi-discipline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more. Third, the high-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mployment confidence and employability than low- creativity-tendency students.

Key words: creativity tendency; university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onfidence; employability

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并成为新常态,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时不我待。世界经济强国都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这些都有赖于人的创造力。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创造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是基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培养。创造力高低不同的同学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有无差异值得探讨。

1 创造力倾向研究进展与研究设计

创造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它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类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又Q人格因素,即个体的创造力倾向,它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创造力倾向由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方面构成。冒险性是明知有代价或失败风险而仍付诸实施的行为的倾向[2]。好奇心是人类探求新知识和新信息的内在动力(Litman & Jimerson, 2004)[3],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时所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它能够激发人的兴趣并缓解不确定感(Jirout & Klahr, 2012)[3]。想象力是人类把自身从有限的现实世界带向无限的可能世界的不竭动力,是贯穿人类精神生活一切方面的最隐秘最伟大的力量[4]。大学教育中想象力培育更多的是一种自主探究、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能力培养[5][6]。挑战性使人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把事情不断做得更好的,或对更多不同可能的探索,更多是向自己发起挑战。近十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王立永等,2006[7];刘宣如、刘成彬,2008[8];王龙等,2012[9];高珊、曾晖,2012[10];曾晖、杨新华,2013[11]李庆丰, 胡万山,2016[12];许慧、胡沐枫,2016[13])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进行了调查,本文整理结果见表1。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根据表内提到的文献整理

如表1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我国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水平一般(总得分值在105-112之间),在总得分上男女生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在想象力子维度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不同高校之间、重点与普通高校之间没有呈现统计上的差异。至于学科、年级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化的特点和表现,上述调查得到了不一致的调研结果。虽然围绕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样本的代表性有限,除个别研究外,现有研究的样本规模大都局限在200-400之间,样本量较大的也是以某个或某类院校为调研主体;二是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调研基础上,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状况的描述中,对于人口统计的差异结论不一致。综上所述,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在大学生的大学教育过程中有无不同表现,没有文献探讨。本研究把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探讨创造力倾向和大学教育的关系。

2 研究工具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州大学城不同层次(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不同类型(综合类院校、文科院校、理工院校)的九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对象,按配额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我们的调研对象限定在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在校大学生。样本构成状况参见表2。

表3为调查中创造力倾向总分高于111分的样本,称为高水平创造力倾向组。高水平组占样本人数465,占总数1032的45%。男生占比52.9%,略高于表1中男生50.1%,“211”工程大学的占40.6%,也略高于表1中的39.7%,大四占82.4%,略高于表1中80.5%;工科类32.7%略高于表1中的29.8%。

2.2 研究工具

调研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创造力倾向和大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就业信心及就业能力的调查。创造力倾向是采用威廉斯量表,该量表经台湾学者林幸台、王木荣(1994)[18]修订,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且经过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共包括50道自陈式问题,对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四个行为特质维度进行测量。采用3点计分的方式,其中3=完全符合,2=部分符合,1=完全不符。

对自主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的测量采用7点的里克特量表法。其中7=完全符合,1=完全不符,其余介于两者之间。这四个变量根据史秋衡(2015)[19]的学生学习量表及学生访谈自主开发。自主学习主要有课外阅读、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专业课程学习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知识面广度、知识的前沿性、专业特色、跨学科、结合实践等方面。就业信心指学生对未来找到工作的确定性;就业能力构成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四个方面。

第二部分是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级、学科、院校、家庭背景、父母学历、月消费、家庭常住地等信息。

2.3 研究实施与数据收集

调研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实施,采用纸笔测试方式,由调研组成员分赴九所高校,在学生比较集中的课室、宿舍和企业宣讲会发放,共发放问卷1 200份,剔除无效和缺失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32份,有效回收率86%,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具体调研程序如下:首先调研人员简要说明调研目的,请同学们给予支持和协助,接着调研人员对填写要求进行指导,然后被试开始填写问卷,被试先完成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及在大学中的学习相关问题,最后填写个人背景信息,整个测试总计约20分钟。在完成作答后,被试会收到一份小礼品以示感谢。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平均为109.2分,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以及挑战性的平均分分别是25.05,29.93,26.88,27.33。比照《威廉斯创造力测验手册》(台湾地区修订版)的评分说明,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总体创造力倾向水平一般(良好区间111-132分),冒险性良好(良好区间为25-30分),好奇性一般(良好区间为30-36分),想象力较弱(良好区间为29-35分),挑战性良好(良好区间为27-32分)。本文将总创造力倾向得分在111分及以上的统称为高水平创造力,均值和标准差为119.61±6.23,低于111分的划分为低创造力倾向组,均值和标准差为100.66±7.66;高低两组的总创造力倾向差显著(T=42.00,P

3.2 创造力倾向高低在自主活动上的差异

相比中学生活,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时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等等。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个人自主活动,主要有课外阅读、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创造力倾向高低的同学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创造力倾向高的同学在课外阅读、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及参加技能培训等方面都显著高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同学。本研究将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时事财经、娱乐八卦、心理科学和其它八个大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读的最多的书籍是文学艺术(高低组都在57%左右),其次是经管类书籍(都在43%)左右;创造力倾向不同的两组同学在心理科学类的书籍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组的同学中有188人会读(40.4%),低组的同学有179人会读(31.6%)。

3.3 创造力倾向高低在专业课学习上的差异

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在大学进行的一项核心任务。专业学习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影响国家的专业人才储备。在本次调研中,专业学习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知识面广度、知识的前沿性、专业特色、跨学科、结合实践等方面。结果见表7

数据表明,创造力倾向高的学生知识面更广、知识也更前沿、更注重专业特色、在跨学科上和结合实践方面也更优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同学。

3.4 创造力倾向高低在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上的差异

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体现大学价值的一个方面。学生经过大学阶段,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有无增值,体现在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上。本研究的调查表明创造力倾向高的同学在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等方面显著强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学生,见表8。

本调查采用史秋衡等(2012)开发的就业能力中文测量量表,该量表来源于USEM(Understanding、Skill、Efficacy beliefs、Meta-cognition)模型,包括四个维度:学科理解力、专业技能、个人特质和元认知[20]。从表8可以看出:创造力倾向高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包括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方面的得分为5.52,显著高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大学生5.07。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创造力倾向的学生在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冒险性、挑战性、想象力和好奇心等四个方面都显著优于低创造力倾向的同学。在自主活动的安排上,创造力倾向高的学生更多的阅读,尤其对心理科学的书籍阅读更多;参加更多的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技能培训活动。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创造力倾向高的同学在知识面广度、知识的前沿性、专业特色、跨学科、结合实践等方面优于创造力倾向低的同学。创造力倾向高的同学就业信心更高、就业能力更强。

参考文献:

[1] 王汉清.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创新能力相关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5):4-9.

[2] 单雯,金盛华,张卫青,盛瑞鑫.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两性冒险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828-1838.

[3] Litman J A, Jimerson T L. The measurement of curiosity as a feeling of depr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4(2): 147-157.

[4] Jirout J, Klahr D.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 In search of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n elusive concept[J]. Developmental Review, 2012(2):125-160.

[5] 潘c玉.想象力的教育危机与哲学思考(上)[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3-6+9.

[6] 左璜,莫雷.课程想象力:内涵及其培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5-50.

[7] 王立永,李小平,张金秀.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特点的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14-17.

[8] 刘宣如,刘成彬.当前大学生创造力问题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3):45-48.

[9] 王龙,刘洪广,侯日霞,杨恒毅.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创造力倾向内部因子的关系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2):58-62.

[10] 高珊,曾晖.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38-139.

[11] 曾晖,杨新华.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

[12] 李庆丰,胡万山.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研究――基于对北京工科院校J大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1-80.

[13] 许慧,胡沐枫.工程专业学生创造力倾向调查[J].管理工程师,2016(2):66-68.

[14] 李婷婷,付秋芳,博小兰.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166-168.

[15] 李新啸.高校大学生创造力的倾向调查及培养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1):120-122。

[16] 张胤,徐宏武.基于实证的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倾向研究及其教育学诠释[J].中国高教研究,2011(5):41-44.

[17] 傅早霞,刘明理.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特征及其与心理安全感的相关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212-213.

[18] 林幸台,王木荣.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手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7.

[19] 史秋衡.大学生学习情况究竟怎样[J].中国高等教育,2015(3):68-70.

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篇8

关键词:教学;研究;长效机制

一、对建立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成为世界上在学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虽然得以形成和发展,但人才培养的优势仍不够明显;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持续进行,但其成效仍待观察和提高。究其原因,在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本着“先建设、先发展,随后再治本”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可见指标的增长,以牺牲创新人才培养优势为代价的发展[1]。

古今中外著名大学都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目前高校中的部分教师在追求科研课题、、参加学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占用了较大精力,而缺乏很好地总结科研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验方法,相对忽视教学改革和对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探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部分知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很难形成名师效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部分教师不注重提升自身理论知识的再学习和与实际科研进展的相结合,沉浸在固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也与创新人才培养对高水平教学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学生自身创造力挖掘方面,由于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远未开发到位,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学生们内在巨大的潜能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严重制约了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建立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是指高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实施高校优势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战略背景下,根据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做好前沿科研成果的转化、雄厚教师资源作用的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潜质的深层挖掘等工作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培养过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科学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从建立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的内容组成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前沿的科研成果、雄厚的教师资源和富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本身,这些方面均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在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关系,即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教学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和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作为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功能,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构成双边互动的矛盾关系将贯穿于高校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的全过程,并在机制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学生作为受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主体,学生自我创新素质的挖掘将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2]。

二、建立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的思路

笔者认为,科研进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头脑”,教师进入“学科及科研团队、课程及教学团队、学生教育及管理队伍”和学生进入“科研实践、创新实验以及企业和社会”等措施将使教学、科研、学习等因素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互动关系,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 发挥高水平科研优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在高校中实施“科研进入教材、进入教学环节、进入教师头脑”措施是发挥科研优势的重要途径,这是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运行的关键因素。

科研进入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学的核心要素,尤其是专业课教材,更是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归纳。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部分已有教材的内容会逐渐失去其应用价值,如果教材没有及时更新,而教师按照固有内容讲授,将逐渐落后于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更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解决此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将现有前沿科研成果写进教材。将科研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实验方法等研究成果编入教材或形成专著,以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科研进入课堂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单向性知识传授的特点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而对同学们有较强吸引力的前沿科研成果以讲座、专题报告或讨论会的形式进入课堂更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助动力。教师从事前沿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科研理念、积攒的大量工程案例,通过课堂讲座和专题报告理论联系实际,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向往,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要设置更多的讨论课,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会则会因其互动式、探讨性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加深对科研成果的深层次理解,并形成开放式的思维方式。

科研进入头脑,丰富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设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综合试验和科研计划项目是改革本科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及时将教师从事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科研理念转化为适合学生开展的综合试验和科研计划项目是科研进入头脑的集中体现,更是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重要举措,这些新的试验项目不仅为学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科研的平台,也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内容,减少了以往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探索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近距离接触前沿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内容的掌握,增强了知识的再认知过程,使得课程实验一方面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设计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专业领域前沿技术相结合,增强了科学研究理念和实验技能。同时,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内容和实践内容则会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方法、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大有益处,以更好地反哺科研水平的提升。

2. 借助雄厚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实施的基础,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通过“教师进入学科及科研团队、进入课程及教学团队、进入学生教育及管理队伍”等措施将进一步发挥教师示范引领效应,提高教师素质,提升科研水平,从而使学生受益,这是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运行的关键因素。

教师进入学科及科研团队,优化知识结构。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目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炸式增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足够的科研积累,才能胜任给学生传授先进科学知识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积极进入专业学科及科研团队,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创新型专业人才。在从事科研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广泛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向的需求,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从而自觉地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进行完善;通过科研,教师还能将积累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和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前沿动态,了解生产单位关注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在教学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将为科研提供更宽广的思路,促进更多科研成果的产生,这也是教学与科研最本质的联系。

教师进入课程及教学团队,增强自身素质。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通过不断学习,积攒经验,从而达到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而教师进入课程及教学团队,是快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教学团队是由部分基于共同目标、兴趣的教师组成,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通过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的辅导与提携,传授教学经验、科研方法和治学态度,能够使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科研工作,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保障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将科学理论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理清科研思路,增强科研活力,启发科研灵感,为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教师进入学生教育及管理队伍,坚定教学信念。班主任和学科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那些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并积极追踪学科前沿的教师担任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他们通过近距离与同学的接触,能够及时解决同学们在思想和学业上的困惑,尤其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实践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激发自身创造潜力,这也是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与同学们接触过程中,通过感受学生们的不断成长,还能够提升教师的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从而树立教师志业精神,即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做到以教学为任、以教学为乐、以教学为荣。

3. 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实效性

塑造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思维能力、问题意识、知识应用意识以及探索精神等素质的激发,它需要通过学生在相关环境中不断学习、实践从而引起碰撞、激发,而不是简单灌输[4]。在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建设中,大力加强“学生进入科研实践、进入创新实验以及进入企业和社会”,通过更多实践性培养环节的加入,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和激情,迸发出创新的灵感,为促进学生创新潜质优势转化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运行并最终取得良好实效的保障因素。

学生进入科研实践,增强创新意识。科研实践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环节,它也是科研和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目前,高校内大量成熟的科研项目为科研实践在学生中的广泛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基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学习,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概念的理解,并更早地了解学科前沿,保证了所学知识、能力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实践表明,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式,更是一个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过程,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素质的提高。

学生进入创新实验,激发创造性思维。创新实验是挖掘大学生创造潜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推出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越来

越多创新实验项目的设立,为具有对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搭建了实现梦想的平台。学生通过积极申报创新实验项目,在参与创新实验中,经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等环节,将大大提升科研素质,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同时,学生在自己组建的创新实验项目团队合作中,锻炼了良好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了相互协作和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学生进入企业及社会,塑造创新能力。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教育先贤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学是为了不教而学”,这都说明大学学习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吸纳,而更应该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会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人才培养过程中,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基础上,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能动性,提升他们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目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大量企事业单位签订建立了各类实践基地,这些基地拥有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在内的信息优势和实习场地设备优势,他们为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所学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在社会大熔炉中,不断历练,增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创造能力培养。

当然,我们强调教学、科研、学生在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中的作用,并不是忽略或否定其他因素在机制建立中的作用和地位,高效的管理运转机构、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科学的后勤保障服务均是教学与研究相长长效机制良性运转的保障,只有各种因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胡和平. 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3-15.

[2] 李勇,吴斌. 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5):83-85.

[3]李刚,彭伟.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J]. 江苏高教,2011(1):81-83.

上一篇:绿色产品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教学改革的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