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范文

时间:2023-02-26 12:30:10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23-02

一、前 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质量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展飞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7%的速度迅速膨胀,仅2007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提供的信息,至2010年我国在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将达到120万人,博士研究生也将达到15万人。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达全国招收研究生计划53.4万人,其中安排福建省201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6176人(其士生394人,硕士生5782人)。面对日益壮大的研究生群体,社会各界对研究生的关注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研究生数量的飞速增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越渐浮出水面,愈显愈多。[1]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的个人情况、生源和录取情况、培养模式和学制、导师指导情况、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和科研环境、考核制度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调研分析,找出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目前我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其潜在危机。正因为这些问题的日益凸现,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下滑的迹象和危险,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随着研究生招生的逐年扩大,有的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加之工作繁忙、负担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②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在固定而陈旧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相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③部分学科的教学方式仍然沿袭本科的教学方式,往往几十个研究生聚集一堂,不能让研究生自己主动思考而只是聆听答案,不能让学生创造知识而只是记忆知识,不能让学生发现规律而只是复述规律。④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空前的“学历热”,并由此而导致为与之并存的“教育经济热”或“教育产业化”,以空前高涨的MBA和EMBA最为盛行。⑤学术氛围严重受到污染和侵害。由于大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而学生因迫于毕业的无奈,急功近利,于是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使学术质量的整体水平直线下滑。⑥在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目标管理、轻视过程管理,为了应付管理程序,一些培养环节在操作过程仅仅流于形式。[2]

三、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转变观念,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有效落实学校“以研为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理清和明确学校研究生管理职能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教育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责权关系。

(2)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校学位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形成相互支撑、权力分授、职责分明的校一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导格局,统领研究生教育和发展工作。[3]

(3)明晰职责,形成合力,实行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分级管理,调动职能部门、学院和导师的多重积极性。研究生部应以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为主要职能,同时做好各项引导、统筹、协调与服务工作。

(4)根据各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重点学科专业要继续加大投入,以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端人才为根本目的,并带动非重点学科专业的发展。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导师责任制。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组长负责制。每个硕士点的导师组成员应不少于5人;每个博士点导师组博导成员应不少于3人。在两年过渡期满仍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进行导师组的学科归并。进一步明确导师组长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选聘办法。

(2)完善导师责任制,建立导师动态遴选及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每3年为一个动态考核期,通过指导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的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动态考核。

(3)实行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制度。所有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须参加岗前培训,明确导师职责,熟悉工作流程、教学环节具体要求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培训工作由学校学位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学院以及研究生导师参与完成。[4]

3.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提升优质生源比例。

(1)优化考试结构,推进科目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调整和优化初(复)试科目设置。

(2)完善复试改革,强化复合选才。完善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复试考核体系,注重加大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对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突出、有重要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考生,复试阶段实施适当加分政策。

(3)研究生招生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要与招生专业的报考生源数量及质量、培养质量、专职导师数量、专业就业率等因素直接挂钩;博士招生计划指标,要与导师提供的研究生培养条件(科研经费、助研助教岗位等)和培养质量(博士生、获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等)直接挂钩,实行动态管理。

(4)逐步提高招收脱产博士生比例。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要逐步提高脱产博士生的招生比例。

4.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增长点。

制定并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形成高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建立新型培养模式。通过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计划”的实施,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的增长点,努力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5]①实施开放式办学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②推进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广大研究生任课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逐步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③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材建设。④开设系列的研究型课程培训班和前沿特色学术讲座。⑤大力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育基地,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平台。[6]⑥大力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⑦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系统。

5.加强学习和研究,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要针对高校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方向等重大问题提出宏观性的设计思路和定位。[7]

(2)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调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找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和比较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向,吸收、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体制的创新。

(3)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研修班。各研究生职能管理部门和各学院配备的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从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逐步向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过渡。学校定期举办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人员以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等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授课,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安排管理人员开展研讨、交流和考察,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6.加强学位(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应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要使目标和过程有机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关过程,即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监控过程和评估改进过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主要构成包括:①课程监控体系。课程设置要有层次和跨度,体系合理、先进,使研究生既能在知识层面上达到横宽,又能在专业方向上得以纵深。②学位论文监控体系。学位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学位论文的管理工作中除强调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外,更应注重论文的质量,积极倡导通过论文一方面出科研成果、一方面出人才成果的思想理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位论文工作的灵魂,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其应把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实验工作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8]③校外监督评估体系。目前,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加(工程硕士、MBA、EMBA、网络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等),部分院校建立了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些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校外基地分散,难于管理、疏于监督,使得部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尽人意。为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有效的校外监督评估体系,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飞跃、黄松平、冯博学等.培养模式改革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理科教育,2004(6):35~38

2 何 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12):23~25

3 张振刚.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9

4 左 兵.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12)

5 马新宏、金 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9)

6 王 琳、谭凤训、刘 静等.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9)

7 李小昱.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68-02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要求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与本科及其之前的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当前国内外很多工科类大专院校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系统中开设有实验课程。大量的事实证明,研究生实验能力的高低,决定其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而创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和灵魂,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高素质的研究生教育。

一、优化教学内容

“测控电路与装置”是我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选修课,主要介绍测控系统常用硬件电路与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技术,其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转换与模拟电路、信号激励与检测电路、测控系统设计以及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等,内容涵盖了基本的原理电路和大规模集成芯片的应用。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验能力,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体现由“学科系统式”向“应用系统式”的转变、由“微观局布式”向“宏观整体式”的转变、由“面面俱到式”向“精选式”的转变,将教学内容用若干个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贯穿起来。我们利用基础验证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利用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利用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的划分可用图1表示。基础验证实验包括: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与参数、运算电路的特性与参数调整、信号变换电路的特性与调整等;综合设计实验包括:基本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与调整、函数发生器电路设计与调整、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调整等;创新性实验包括:信号产生电路设计与应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与应用、线性系统性能分析、CPLD和FPGA芯片的应用等实验。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实验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使用的器件或芯片等会根据研究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术的发展进行更新或调整,并鼓励研究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开设创新性实验。

二、创新教学实施方法

教学过程由基础讲授、实验、撰写报告、汇报交流或检查评估等环节组成。教员在基础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布置实验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研究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仿真实验或实际实验,仿真实验利用Multisim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实验内容利用具体的元器件和电路实验。实验由研究生一人一组进行,实验完成后要写出实验报告并制作PPT课件,在课堂进行交流。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还要由教员和全体学员共同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2015年研究生“测控电路与装置”课程教学实施计划,我们安排了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与参数、运算电路的特性与参数调整、信号变换电路的特性与调整3个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安排了RC有源滤波器设计与调整、信号处理电路调试与仿真,最后以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为创新性实验,鼓励研究生自主设计与创新。

创新过程可能发生在设计过程,也可能发生在仿真和调试过程中。例如,在DDS仿真电路中,U1似乎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任何连接,而且从原理上讲DDS电路也是不需要MCU的,那么U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在进行DDS仿真实验时,我们发现MultiSim不支持ROM的设置,即利用MultiSim无法直接设置正弦数据存储器的值,但是研究发现,在进行MCU仿真时,MultiSim允许将程序编译下载到MCU的外部程序存储器,于是我们可以将整个DDS电路看作MCU的电路,并利用MCU的程序编译过程实现对U2的加载,进而实现DDS电路的仿真。

三、完善实验环境

培养研究生的实验能力对教员的素质和教学的实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具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能正确解答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实验条件也应满足教学要求,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所需的计算机和电路仿真软件,以及实际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平台、仪器仪表、元件器件等。

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计算机和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针对实际电路实验,我们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除了可完成热电偶、光敏电阻、霍尔器件等基本元器件测试以及基本的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外,还可对实验内容三个层次完成运算放大器特性与参数调整、差动放大器性能分析、波形转换电路实验、信号产生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分析、线性系统的频域响应分析、典型环节时域响应分析、电工电子创新设计、机电一体化综合创新设计以及智能飞行器创新系统设计等实验项目。

四、构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将鼓励创新放在首位。“测控电路与装置”课程考核成绩主要由实验设计与操作的成绩、平时成绩、创新设计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实验设计与操作成绩包括实验方案设计报告、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等三部分成绩,主要考核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专题讨论情况、答疑讨论情况、定期汇报报告情况等几部分,主要考核学员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设立创新设计成绩,支持和鼓励有创新意识的研究生积极进行创新实验活动。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法能够尽可能地考核学员的各种能力,督促研究生学员有意识地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

五、教学效果分析

采用实验教学为“测控电路与装置”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研究生的实验能力。主要体现在:

1.实验教学实现了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良好教学环境,使研究生在主动完成实验内容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转变了研究生的学习观念,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相互协作,研究生之间、教员与研究生之间沟通加强,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4.通过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提高了研究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研究生对于科研创新的信心。

从几年的教学效果和研究生的反馈信息来看,研究生乐意接受这种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形式,课程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同时,也为理工科课程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经验:

首先,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体系上深化研究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基础实验的框架下,针对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知识掌握程度的研究生,制订深度不同、程度合理的实验内容,因材施教,让能者在专业上得到长足发展。

另外,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创新和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更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和实践,尤其需要采用多元化方式激励研究生投入更多的创新思维到实验设计中去,并且不断在实践教学中检验和发展改革效果与运行机制。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露,谢凤英,林强.关于在实验课程中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235-237.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过程;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了创造性的成果,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与本科教育阶段的根本区别所在。

科学研究一般包括选定课题、调研文献、提出假设或观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计划、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和撰写研究成果、发表成果等环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对其发现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成果总结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军事对抗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科学技术和创新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又是竞争的焦点,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

2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

在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有所改变,但总体仍具有如下特点:

(1) 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较低,导致对计算机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得不牢靠。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旺盛需求的驱动下,许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课程安排上进一步重视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教育,如很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安排,而安排了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课程,使学生缺乏从事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2) 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输,轻视对科研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虽然许多核心课程也有实验要求,但这些实验大多以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为目的,对“选定课题、调研文献、提出假设或观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计划、设计与实现假设观点、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和撰写研究成果、发表成果”等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各环节的基本素养并没有太多的针对性的训练,研究生毕业设计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课堂教学对学生科研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

(3) 缺少学术批评精神。东方文化的含蓄、重情感、爱面子和回避冲突,使得学生总是“敏于事而讷于言”,在科技活动中不善于开展学术批评,盲目相信书本上、学术大师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失去了许多“明辨是非”的机会,也降低了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可能;在学术交流中不积极发言和提问,既挫伤了报告人的积极性又失去了通过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影响了学术交流与讨论的积极性;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浪费了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机会,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变成“讷于事且讷于言”,创新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低下。

(4) 高校和研究生招生的扩招,研究过程监控的难度增大。由于大规模的扩招,带来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粗放化,老师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缺少监控,导致了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中的机会主义的抬头。如通过嫖窃他人成果骗取学位、通过雇佣“”撰写学位论文等。诸如此类的机会主义,一方面考验着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也动摇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体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位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领导岗位,将会给国家科技事业、社会进步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对科研研究的基础教学、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与方法。

3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

在研究分析国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年摸索,我们形成了较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1) 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研究方向要求,总结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知识,参照国外知名高校的课程体系,确定该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对离散数学、系统科学、复杂系统、抽象代数等课程要求,通过课题组内研究生交叉选修方式、做实例以及组内讨论交流,使课题组所有研究生均能够对所需的核心课程知识有所了解,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

(2) 注重新生入学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包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行为准则、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介绍、科技文献查阅与强化训练等,使学生在一个月内对课题组的价值取向、管理方式有所了解和认同,通过培训和练习掌握文献查阅方法。

(3) 创造和利用各个科研环节和科研活动,如读书报告、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从科学贡献、假设和观点的优点与不足、成果适应范围等方面启发、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这些活动,培养锻炼了研究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 探索建立研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管理机制,并建立和实行组长、学长负责制,对学生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制定了涵盖内容层面、价值层面以及技术操作层面的规范,包括学术规范、工程规范、文档规范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注重加强对组长、学长与组员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与人沟通技巧与技术交流效率。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对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课题组执行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5) 在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待所承担的任务,以研究态度对待研究课题,努力做出先进的方法、技术,做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成果;以研究态度对待工程任务,研究通用方法,找出工程适应范围等。

4结束语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4篇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有本质区别。相对于研究生教学,本科教学是一种宏观教育、基础教育,而研究生教学是一种微观教育、精尖教育。在研究生培养的前期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绝大多数是经典基础理论的传授,而关于思维转变方面的课程则鲜能见到。而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刚刚完成由本科生教育,因此思维转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3]。难以想象没有目的、方向的工作是一种怎样的工作。这就要求负责研究生教学的老师反复强调、不断灌输,甚至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转变。

2.英语水平的实用性培养

英语是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是国际学术交流语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用,体现在能够阅读英文资料、进行流利的口语学术交流、熟练准确地进行中-英文翻译[4]。不可否认,现行的英语教育是四、六级考试教育,与真正的学以致用相去甚远。虽然目前我们不能改变国家大的教育环境,但对本校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的实用性方面我们鼓励在研究方向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多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国外相关文献,要做到逐字翻译和大意翻译,同时要求他们进行综述写作,最好在较权威杂志发表。其次在研究后期,我们鼓励学生向国外杂志投稿,让国外的专家“免费”评价学生的科研思路、科研方法和科研结论,同时让母语是英语的专家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另外,我们鼓励学生进行雅司考试或参加校英语之角,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3.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研究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如研究生开题查新、课题设计、研究记录、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都需要计算机操作;并从刚开始的简单文字处理发展到各个方面,特别是进行网络浏览,查阅最新动态,撰写文章。因此,计算机课程被我们列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法综述王根林1王娟2杨惠林1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供应科

4.重点基础课程的选择

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1年时间,同时还要完成思维转变及英语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所以基础课程的选择要有重点,可以根据研究方向来定,强调学以致用[5]。打破机械、僵硬的学分制度。除了导师要求的必修课程以外,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论文的发表情况酌情修改学分要求。

5.课题立项的预筛选

研究生课题的立项一定要经过诸多专家的评审。专家的组成要包含非本系统的一定数量的专家,尽可能实行匿名制。同时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跨学科专家参与,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论证。

6.扬长避短,事半功倍

目前有一种现象,就是临床课题很少有人问津。其原因往往与难以选题、实验周期长、不定因素多、临床论文“水平低”有关[6]。因此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基础课题或基础-临床相混的课题。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临床学生要去做基础实验。对此,我们鼓励临床学生参与实验,但不鼓励他们亲手操作。因为他们亲自操作的结果往往是实验数据受到影响、失败次数增加、资金浪费严重,更重要的是毕业后这些技能多无用武之地。

7.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

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临床人才,而且众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在于此。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临床技能成为需要要迫切解决的问题[6]。我们的体会是首先建立严格的研究生科室轮换制度,让他们对基本的临床特点、要求、技能有所体会,并建立严格的会考制度,使他们掌握牢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医院等级分类标准,对研究生应该掌握的本专业的临床技能重点培养、监控、考核,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诊治水平。

8.严格研究生论文审校制度

在目前情况下,研究生的论文有泛滥之嫌,更有甚者弄虚作假,害己害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面子”、“人情”作怪。明明知道论文不合格,但考虑到学生导师的“面子”问题,总还是要过的,不然的话,自己的学生到时候也不好说话。因此,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和事佬们往往是被邀请的审校委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实行答辩委员会与审校委员匿名制,也就是双盲法。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但有一次补救的机会。审校委员分别就论文的立体、观点、方法、数据、结论和书写等方面进行审校,这基本上保证了论文的真实性。

9.严格研究生论文答辩制度

答辩制度的建立关键是答辩委员的任命。应采用匿名制、跨地区、跨学科聘请专家,无记名投票,教学部汇总的方法。另外,要建立复查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10.关心研究生毕业去向问题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的逐年增加,我国进入了研究生教育的大国的行列,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取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道德教育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崇高人格的培养,(2)在知识教育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创造性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传播,(3)在科研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4)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其建设与合作促进和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作用

一、导师在道德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崇高人格的培养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导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如何对研究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会产生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一个导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研究生阶段的发展,要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导师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促进研究生形成崇高的人格。导师对研究生优秀道德品质和崇高人格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第一,在进行学术科研过程中,导师的求真务实的精神会对研究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学术科研活动是一项由导师主持,研究生积极参与合作的具有严谨性和严肃性的科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导师将带领研究生去探索未知的科学。一个具备良好科研伦理道德的导师会表现出优秀的科研道德水平,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责任感以及反省的自觉性,都会在学术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了研究生在道德上的共鸣与效仿,这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使研究生学会了如何对待科研的科学而严谨的态度,学会了对自身所参与的科研的奉献与热爱,学会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反省。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以身作则,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研究生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格魅力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潜在的心理示范作用,这种心理影响是一种无形的、持久的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渗透力和推动力。”[1]平时的生活中,导师的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潜移默化地促使研究生产生对导师崇高人格的折服与崇敬,自觉不自觉地向其导师的人格靠近,并逐步地学习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将这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研究生自己所特有的类似导师的道德习惯。因此,无论在学术科研活动中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导师的优秀道德品质都为研究生所仿效和学习,进而促进研究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其在以后的科研生涯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导师在知识教育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创新性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的作用

古人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导师担任着传播创新性知识的任务。一个导师拥有知识储备量多少,知识创新性多少和传播知识能力大小对于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夯实而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高层次的研究生导师,其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具有自己的特有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其独特的研究优势,这样才能使研究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打牢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而确定自身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导师还应具备相当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是一名研究生导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生导师除了拥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研究领域以外,也应该具有与自身专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只有这样,导师才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视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生的研究需求。再次,导师良好的教学方法艺术和学习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导师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方法艺术能够使研究生更容易地接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其专业领域的知识能有一个更好的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为研究生下一个阶段进行的习与研究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网络知识体系。同时,导师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研究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研究生培养教学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与进行调研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方法进行启迪引导,能够培养研究生逐步学会快速查阅资料、分析各种文献资料、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这些都有利于研究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独自承担各种科研项目。最后,导师的知识的创造性、前沿性与前瞻性对研究生质量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除了具有本学科已经形成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性知识,也只有导师自身的知识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创新,才能为研究生提供最具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知识,才能开拓研究生的眼界,活跃研究生的思维。作为青年人的研究生,其记忆好、精力旺盛、思维灵活、创新观点多,这些特点使其更易于接受各种新观点和新知识,导师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前沿的新颖的观点和知识会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开拓性的研究和原始性的创新。

三、导师在科研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导师在整个学术科研中起着主导作用,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机会,培养其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师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存在质的不同,他是一种基于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而设立的工作岗位,考核与评价导师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导师要拥有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或者是充足的科学研研经费。研究生也不再等同于本科生,本科生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学习,而研究生是在高等学校或者是一些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其主要学习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是科研工作项目的主持人和参加者的关系或者是合作者的关系。一个导师拥有重要的科研项目或者充足的科研经费就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研究生进行参与前沿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平台,同时也保障了研究生思维的开拓性。其次,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工作的平台能够促使研究生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将自己的创新意识通过在导师的科研项目中的实践转化为现实的创新生产力,为科研作出自己真正的实质的贡献。因为研究生会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但这种创新意识和思维只有通过科研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既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又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再次,导师在科研工作方面给予研究生的平台能使研究生更加熟悉如何申请、开展、调研以及最终的结题整个科研的流程。一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课题申请书的撰写、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经费的使用、人员关系的协调、科研风险的评估、课题的分解等”,[2]这也为研究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有利于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最后,导师在科研工作中能够让研究生不断地接触学术最前沿的理论问题,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术界的各种高水平的研讨会与研究工作报告会,研究生通过与不同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不同学者进行交流与学习,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到学术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课题和专业发展趋势,培养研究生敏锐地洞察学术研究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增加在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力与积极性。

四、导师队伍建设与合作促进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作用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这里的导师既是指单个导师又是指集体导师队伍。高校和研究机构均采取导师制,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给予关注,导师质量的高低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因此,导师队伍的建设对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选配。导师队伍人员的选配就是要把那些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素养、高尚的道德素养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导师,选拔和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选配导师队伍人员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德才兼备的原则;(2)择优原则;(3)扬长避短原则。导师队伍人员选配合理就会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第二,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培养。为了建设一支精干导师队伍人员,除了做好人员选配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好导师队伍人的培养,提高其指导水平。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程度关系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素质提高与否。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各专业发展需求对导师队伍进行实时的培训,使导师队伍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研究生能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第三,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考察,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导师考核体系,淘汰不合格的导师以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对于导师队伍建设工作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整个研究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实行单个导师制和集体导师制相结合,实现导师之间有效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在研究生教学中的相互合作,更是在科学研究项目中的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之间相互合作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全面而丰富专业知识,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在科研项目中导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导师队伍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同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交流对研究生的培养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培养前期(课程学习阶段)、培养中期(开题及中期研究报告阶段)、培养后期(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阶段),包括六个主要环节(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检查评估、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答辩)”[3],在这三个阶段导师与研究生做好交流和沟通,能够促使研究生紧跟导师的研究步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今后的从事科研工作的方向。

总之,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在研究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想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素质就必须不断地建设和完善导师队伍,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形成合理的有机结构,发挥二者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礼泉,张红明. 导师人格魅力: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J]. 中国高教研究,2008,07:23-25.

[2] 王勇. 浅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基于学生的视角[J]. 中国研究生,2007,07:47-48.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了解研究生培养状况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福建省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作为调研对象。文章主要针对调研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我省乃至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了若干思考,旨在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前 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质量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展飞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7%的速度迅速膨胀,仅2007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提供的信息,至2010年我国在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将达到120万人,博士研究生也将达到15万人。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达全国招收研究生计划53.4万人,其中安排福建省201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6176人(其士生394人,硕士生5782人)。面对日益壮大的研究生群体,社会各界对研究生的关注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研究生数量的飞速增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越渐浮出水面,愈显愈多。[1]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的个人情况、生源和录取情况、培养模式和学制、导师指导情况、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和科研环境、考核制度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调研分析,找出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目前我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其潜在危机。正因为这些问题的日益凸现,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下滑的迹象和危险,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随着研究生招生的逐年扩大,有的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加之工作繁忙、负担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②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在固定而陈旧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相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③部分学科的教学方式仍然沿袭本科的教学方式,往往几十个研究生聚集一堂,不能让研究生自己主动思考而只是聆听答案,不能让学生创造知识而只是记忆知识,不能让学生发现规律而只是复述规律。④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空前的“学历热”,并由此而导致为与之并存的“教育经济热”或“教育产业化”,以空前高涨的MBA和EMBA最为盛行。⑤学术氛围严重受到污染和侵害。由于大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而学生因迫于毕业的无奈,急功近利,于是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使学术质量的整体水平直线下滑。⑥在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目标管理、轻视过程管理,为了应付管理程序,一些培养环节在操作过程仅仅流于形式。[2]

三、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转变观念,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有效落实学校“以研为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理清和明确学校研究生管理职能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教育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责权关系。

(2)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校学位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形成相互支撑、权力分授、职责分明的校一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导格局,统领研究生教育和发展工作。[3]

(3)明晰职责,形成合力,实行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分级管理,调动职能部门、学院和导师的多重积极性。研究生部应以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为主要职能,同时做好各项引导、统筹、协调与服务工作。

(4)根据各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重点学科专业要继续加大投入,以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端人才为根本目的,并带动非重点学科专业的发展。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导师责任制。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组长负责制。每个硕士点的导师组成员应不少于5人;每个博士点导师组博导成员应不少于3人。在两年过渡期满仍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进行导师组的学科归并。进一步明确导师组长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选聘办法。

(2)完善导师责任制,建立导师动态遴选及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每3年为一个动态考核期,通过指导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的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动态考核。

(3)实行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制度。所有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须参加岗前培训,明确导师职责,熟悉工作流程、教学环节具体要求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培训工作由学校学位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学院以及研究生导师参与完成。[4]

3.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提升优质生源比例。

(1)优化考试结构,推进科目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调整和优化初(复)试科目设置。

(2)完善复试改革,强化复合选才。完善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复试考核体系,注重加大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对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突出、有重要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考生,复试阶段实施适当加分政策。

(3)研究生招生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要与招生专业的报考生源数量及质量、培养质量、专职导师数量、专业就业率等因素直接挂钩;博士招生计划指标,要与导师提供的研究生培养条件(科研经费、助研助教岗位等)和培养质量(博士生、获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等)直接挂钩,实行动态管理。

(4)逐步提高招收脱产博士生比例。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要逐步提高脱产博士生的招生比例。

4.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增长点。

制定并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形成高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建立新型培养模式。通过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计划”的实施,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的增长点,努力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5]①实施开放式办学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②推进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广大研究生任课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逐步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③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材建设。④开设系列的研究型课程培训班和前沿特色学术讲座。⑤大力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育基地,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平台。[6]⑥大力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⑦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系统。

5.加强学习和研究,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要针对高校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方向等重大问题提出宏观性的设计思路和定位。[7]

(2)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调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找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和比较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向,吸收、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体制的创新。

(3)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研修班。各研究生职能管理部门和各学院配备的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从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逐步向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过渡。学校定期举办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人员以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等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授课,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安排管理人员开展研讨、交流和考察,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6.加强学位(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应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要使目标和过程有机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关过程,即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监控过程和评估改进过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主要构成包括:①课程监控体系。课程设置要有层次和跨度,体系合理、先进,使研究生既能在知识层面上达到横宽,又能在专业方向上得以纵深。②学位论文监控体系。学位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学位论文的管理工作中除强调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外,更应注重论文的质量,积极倡导通过论文一方面出科研成果、一方面出人才成果的思想理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位论文工作的灵魂,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其应把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实验工作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8]③校外监督评估体系。目前,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加(工程硕士、MBA、EMBA、网络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等),部分院校建立了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些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校外基地分散,难于管理、疏于监督,使得部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尽人意。为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有效的校外监督评估体系,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飞跃、黄松平、冯博学等.培养模式改革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理科教育,2004(6):35~38

2 何 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12):23~25

3 张振刚.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9

4 左 兵.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12)

5 马新宏、金 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9)

6 王 琳、谭凤训、刘 静等.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9)

7 李小昱.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8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作为高层次科研素质的培养教育,研究生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才能使研究生在广阔的视野下,凭借自身坚毅的科学研究品质,创造出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如何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研究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

1 当前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

当今世界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只有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求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创新思维方面的研究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从总体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理论探讨多于具体实践

目前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过于重视理论探讨、缺少具体实践内容等都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积极加强研究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探索举措,使研究生在应对现实中的客观情境合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促进自身的积极向上发展。

1.2 重外部环境,轻内部品质

从本质上来讲,研究生接受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后发手段。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科学家在30岁左右属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出现了较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较早进行评价与选拔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当前关于大学生、研究生方面的创新能力选拔与评价的研究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小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研究上。另外,少部分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混淆了研究生基本素质与创新素质,从而使人们对创新素质的认识更加模糊,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现象思考多于实证研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在当今教育背景下,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以及有限的教育资源,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在培养方向上存在着重现象、缺少实证探究的现实操作意义,从而造成研究培养方式上的困境,不利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学实践与发展。

2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

2.1 确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首先,应积极促使研究生在头脑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研究生要想在某一研究领域取得一番作为,需要以坚定的专业思想为动力,通过自身的勤恳专研、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积极地进步、乐观向上的态度,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将读研看作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良好的平台。其次,还要有效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尽管当前一些研究生读研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术业有专攻,而是为了避开就业的风浪。这就需要导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此激发自身的研究兴趣。因此,研究生应积极树立明确的专业思想,在提升自己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基础上,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从而积极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就是导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研究生导师在对学生学术方面的引导、知识的传承以及人格的榜样作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导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因此,首先,应促进导师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导师的选拔与评价机制的完善,评选晋升制度应破除权威、论文与近亲的限制,使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进入导师行列中来;其次,还要加强导师制度建设,当前单一导师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因此可以采取导师队伍制度,针对研究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导师,或为学生安排理论导师与技术型导师等,促进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导师应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大胆提出新问题、积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3 积极搭建合理的创新平台

教育部已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拟订了计划方案,而且也提出了要合理搭建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创新平台搭建的具体形式有校内共享平台、校际联合平台以及校企联合平台等。在校内共享平台方面看,将一些校内的重点跨专业、学科的科研成果进行资源共享,从而使研究生在平台中得到知识的充实与能力的训练。而校际联合平台主要是在一些国家性重大项目发挥研究生的积极作用,使研究生能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能够在合作交流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促进研究生得到更快地成长,并且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 结 语

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采取科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从而使研究生在科研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薛静,李玉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能力培养流程概念图 学术训练 学术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es' Academic Ability Cultivation

Abstract From process theory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build "academic ability training process concept map" as a guide, to the data to prove the assumption of academic training in the academic capacity-building process concept map with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 ability, as well as academicatmosphere with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 training, so as to strengthen during the the graduate academic ability culture of academic training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academic graduate; academic capacity-building process concept map; academic training; academic atmosphere

据笔者所查阅的文献可知,目前对研究生学术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学术训练这一过程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根据学术能力的形成与掌握的这一过程线索(即学术理论教育——学术训练——学术能力获得),结合实证调查的方式,以研究研究生学术能力获得的内在关系,从而为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学术训练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梁启超先生认为“学术”是指既要学习专门系统的知识,又需要掌握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方法,并将知识和探究、发展学问的方法运用于实践。①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术能力”是一种完全内化于个体中使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③因此,“学术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以促进专门系统知识的学习,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方法,提升将知识和探究、发展学问的方法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学术氛围”是指与学术有关的文化环境和气氛,它影响着在此环境和气氛下的个体的学术活动和行为。

1.2 问题提出

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问卷的设计都是基于如下的理论模型所展开的,见图1(学术能力培养流程概念图)。根据这个模型我们认为,从学术理论教育通向学生学术能力获得的过程中,学术训练起到加速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及巩固能力的功能,学校的学术氛围又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影响的作用。其中学术理论教育包含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理论教育效用;学术训练包括导师的学术指导活动、学生个人的学术活动;学术能力包括研究方法了解、学术能力提升和学术成绩;学术氛围则主要以学校为推动学术教育和活动所做的努力以及学生们的学术积极性和所感知到学术氛围等。

1.3 研究方法及取样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先通过非随机抽样的方式,将被试限定为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南昌大学三所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后随机发放问卷。回收后的问卷,用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共发放问卷650份,有效回收585份,有效回收率90.0%。样本分布基本状况:江西师范大学44.0%,南昌大学22.2%,江西财经大学33.8%;女生54.0%,男生46.0%;研一学生23.3%,研二学生57.6%,研三学生19.1%。

2 问卷有效性分析

由于问卷的设计主要根据上述的学术能力培养流程概念图进行,因此对问卷的分析主要从“学术理论教育”“学术训练”“学术能力获得”三个大维度切入,并依据每个维度中所包含的小板块进行细化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江西省三所高校的学术训练现状及其比较,因此数据分析时都以三所学校的对比分析为主。根据设计问卷时的构想,把预期中希望归类的题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问卷的KMO值为0.852,说明问卷有效。并且把每个维度进行信度分析,分量表的信度值均在0.70以上,说明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 数据间回归分析

3.1 学术训练对学术理论能力获得的影响

将各维度的分因子整合成大因子,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新的大因子,即学术理论教育、学术训练及学术能力获得等因子。对新获得的这三个大因子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根据表1可知,学术理论教育、学术训练及学术能力获得三方面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由于这三个大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正相关,因此我们用学术理论教育及学术训练对学术能力获得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以了解学术理论教育与学术训练对学术能力获得的影响。由于存在共线性问题,容差值为0.827,所以“学术理论教育”因子被剔除。于是我们得到学术训练关于学术能力获得的回归方程,并且回归方程有效(F=115.197,sig=0.000)。

回归方程:学术能力获得=1.877+0.318*学术训练

由表2可知,学术训练对学术能力获得的解释量为42.8%,即学术训练的好坏对学术能力的获得具有42.8%的影响力。这说明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方面,重视对研究生进行充分且科学的学术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3.2 学术氛围对学术训练及学术能力获得的影响

对学术氛围、学术训练和学术能力获得做相关分析可得表3,数据显示三者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对三者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基本支持本研究的“学术能力获得流程概念图”的基本假设,即学术训练在学术理论教育转化为学术能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学术氛围对学术训练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学术能力获得上与学术训练存在交互作用。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高校在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能力培养时可以参照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图,即“学术能力培养流程概念图”。依据本模型出发,高校在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教育和培养时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建立在客观性、诚实性和无私性基础上的学术道德。④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石。

(2)导师应当多与研究生沟通和交流,重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多为研究生提供与自己一同进行学术研究的机会,并在共同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对属于研究生个人的学术研究活动,导师应该尽量主动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导师主动给予的帮助和指导能够避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迷失方向和体验到无助感,能够使学生对学术研究活动保持良好的信心和兴趣。

(3)鼓励和倡导研究生个人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学术研究活动中去,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学术的快乐,才能获得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4)学校要积极努力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用学术氛围促进学术训练的开展,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学术能力的提升。

注释

①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92-94.

②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05:80.

③ 方林.新编新华词典[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650.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善于发现问题,赋予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核心,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志,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学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教育理论工作研究者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加强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环节。研究生在学校期间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导师,导师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和品德修养会对研究生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正如主席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研究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研究生导师担负着对研究生授课、指导学位论文和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培养研究生的主要职责,导师的授业目的在于引导研究生走到学科前沿,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为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端正研究生的治学态度,使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只有做到“学高”和“身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成为研究生学习的楷模。导师对待学术的态度是否严谨以及对研究生要求的是否严格、对研究生的指导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导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决定着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能否脱颖而出。因此,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的是就在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仅使其学习知识,更是学会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过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研究方向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构建。如果导师缺乏创新意识,不进行创造性的科研探索,就不可能指导研究生在科学前沿领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创新能力强的导师知识丰富,在相关学科领域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能给研究生新的启迪。

加强研究生学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当前,研究生的学德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研究生急功近利和学风浮躁的倾向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德是做人之基,研究生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与导师的师德一样,研究生的学德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学德建设。当前研究生学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学风浮躁、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倡导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磨练自己“坐冷板凳”的精神。同时还要通过组织管理,通过不同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使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正确的学术信仰,理智的学术热情的高层次人才,帮助研究生塑造良好的学术道德观,逐步减少并最终杜绝学术造假行为。这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会有良好的土壤。

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一方面要坚持加强德治力度,着力提高导师的师德和研究生的学德,强化研究生与导师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要坚持制度建设,让研究生与导师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治的他律作用。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才能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坚持制度建设,要明确导师和研究生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导师和研究生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导师和研究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要明确导师在招生、教学、科研、研究生毕业等环节的权利,还要明确导师对研究生教育所应承担的义务,特别是在、科研经费使用、学术成果所有权等相关的问题上更要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要明确研究生在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权利和参与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做好导师的得力助手的义务。只有将导师和研究生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灵活设置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完善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形成相对较宽泛的知识面,有利于其后期的课题研究。所以,在研究生的课程选择上应当尝试跨学科专业选课、跨专业课程兼修、通识案例必修课程选择等新举措,加大研究生的自主选课力度。对于一些通用的强制性课程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政治、英语、数学等课程,还应当引入一些与研究生实际相关的,如通识案例等相关课程,使得研究生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时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竞争能力。课程设置树立以科研为中心、基于问题解决的培养理念,根据科研需要来设置课程和安排学习时间,形成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加大实际案例课程、研究型课程、方法论课程以及现地教学、参观见学等课程的开设力度,尽可能地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研究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改革。传统的研究生教学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按照老师的既定思维照本宣科展开,忽视创设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这样,容易扼杀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教学应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以课程内容和研究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研究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研究方法,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达到培养研究生能力的目的。在研究生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特别强调研究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使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研究方法,培养研究精神,激励研究生对研究的热情,充分利用研究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其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其要敢于突破旧理论的束缚,敢于创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几个答案,多寻求几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培养研究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研究生敢于另辟蹊径,这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研究生需求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

目前,各高等学校对研究生管理虽然已有一些激励措施,但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这些还远远不够。尽管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有着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奋发努力的钻研精神,但也有少数研究生在科研及论文工作中追求享受、拈轻怕重;有的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不强,个人独立思考少,对教师和管理人员有较强的依赖性。要解决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需求是人的心理动力的源泉,只有当管理上的激励措施符合被管理者需求时才能诱发其行为动机,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的需求是健全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的前提条件。我们将行为科学研究中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导入研究生培养中。目前针对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主要需求,除了基本的生理、安全和情感需求外,更多地表现为期望通过深造得到更多的尊重;通过汲取和积累知识,在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部分研究生认为研究生阶段获得“学术成果”和“科研创新”将体现其自我的价值。因此,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建立基于研究生需求的教育激励机制,研究生培养单位准确了解和把握研究生的基本需求,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奖励方法,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措施,来激发引导和规范研究生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单位及研究生的个人目标。研究生教育激励的出发点是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奖励方法,来满足研究生各层次、各类型的需求。研究生教育激励必须以研究生的需求为基础,只有准确了解和把握研究生的需求,进而满足和发展研究生的需求,才能够达到研究生教育激励的目的,这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实现研究生的目标导向功能,才能帮助研究生确立价值最优化目标,满足其个性化要求,使个人理想和现实追求相一致,达到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教育阶段目标,在实践中使价值目标具体化,并对目标不断延伸和扩展,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科研态度的树立和和学术精神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院系和各实验室应该通过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研究会和课题组学术例会,并经常邀请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专门的学术讲座和交流,促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以此激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积极性,进而使研究生获得学术和科研上的进步。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制度。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课题向学校提出项目立项申请,从而获得部分科研经费,开展一些有益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使校内学术交流常规化,如学术交流日、博士宣讲团等,同时,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外各种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完善的创新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满足他们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四、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目前,研究生评价机制中有一些硬性规定,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一些指标和要求,这其中大部分要求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一些规定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如有的院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等等。实际上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多少与研究水平的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并非发表了论文的就是高水平,没的就是低水平。评价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以是否为标准,而应以论文本身的质量为标准。如果以作为硬性规定,将促使研究生花钱买版面之类的腐败学风的增长,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最终形成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这集中的体现是要对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把关。首先要严格把好开题报告关。做好开题报告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做好学位论文的基础,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和处理文献信息能力的关键。二是严把论文质量关。作为导师、论文的审阅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要严格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的前瞻性程度,客观表明作者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求,对论文严格把关,严防滥竿充数。要通过建章立制杜绝讲人情和走后门现象的发生,真正地实现由“严进宽出”向“严进严出”或“宽进严出”的转变。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地探索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注:本文作者关宏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17队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向萍.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

[2]余斌.潘懋元教授谈我国三十年研究生教育[J].高教探索,2009,(1).

研究生培养范文第10篇

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普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化研究”,项目编号:20071199。

作者简介:袁兵(1977―),男,汉族,江西宜春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概念、模型及体系化的思想并概述了其特征。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及体系化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要,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纵深重构,能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简析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突出培养主体

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诸多因素,它的内涵甚深外延甚广,是个复杂的规范教育系统。学界纷纷从不同角度来界定它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在批判继承传统看法的基础上,刘鸿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模质量,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胡玲琳博士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特性的一种总体性表现。①综合学界的观点,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主要涵盖“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方面。但是,这些解释恰恰偏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谁来培养”。因此,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应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主体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包括相关教育政策)和理论的导向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协调运行构成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各有机要素而形成的复杂规范教育系统。实践证明,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因为教育主体习惯忽视自身及自身的责任所致。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

周叶中等一些学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②归纳学界的观点,我们认为,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过程监督与管理、质量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且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培养目标是核心要素,是其他三大要素的实施依据,具有指导作用。培养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过程监督与管理是关键要素,它制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影响培养质量,它起到督导和纠偏功能。质量评价反映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起到检测和促进作用。通过四大要素的相互影响,达到要素之间的最优整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优化。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

(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学徒式。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德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所,出现了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与导师在研究所或实验室从事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个性化、非正规化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与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它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没有设置系统课程,不利于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二是规模小,研究方向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③

2.专业式。19世纪下半叶,美国研究生教育借鉴和模仿欧洲大学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了专业化培养模式。它强调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它兼备了理论性与应用性,长期贯彻应用性的培养目标。硕士生培养阶段,重视教学的作用,强调课程的学习。专业式培养模式能在更大范围上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

需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它是正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根本方向,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榜样。③

3.协作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重要战略都集中于振兴经济和发展科技。普遍认识到,光靠大学培养研究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紧密结合的科技生产的社会需要,于是出现了大学与工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它要求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强调培养应用型和开发型人才。实行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管理,建立起了研究生教育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③协作式培养模式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能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二)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它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生产、教育、科研主体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质量,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④这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的对口性、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及实践中的科研开发与技术应用的高度统一性。

2.联培。所谓联培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由重点院校和没有研究生招生权但拥有优厚的物质条件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由重点高校对联招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高质量管理标准,学生在重点高校修满基础课学分,然后在两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地方高校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⑤它充分利用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实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的优劣势互补,带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3.“链式”模式。“链式”培养模式以培养为当前经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依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扩散性以及研究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性特征,并结合“问题培养”模式和“导师组”模式的优点,把导师(组)、高年级研究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相结合,使之构成层次性的链式关系。⑥“链式”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形成纵向指导链,并使指导链产生协同效应。

4.多元互补型。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⑦进行整合凝练而形成的互补型模式。它主张对学徒式模式的改造、对专业式模式的巩固加强及对协作式模式的积极推广并直接服务社会的生产生活。多元互补型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借鉴和吸纳各传统培养模式的精髓即博采众长,以实现多元互补功用的最理想模型。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客观系统的评价,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⑧。我们认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应该从过程与效果两个纬度进行,并做到二者的结合,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1.定量评价。它是指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解成一系列指标,运用科学方法并建构数理模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陈少雄博士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了系统分析,概括出9个一级指标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目标。他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得出结论,认为“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势必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战略的实施。因此,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系统的改革和重构,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⑨

2.定性评价。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就是通过统计和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各要素发挥的效用情况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达成的效果,利用数学模型建构效果评价图谱来评判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效果检验法。在运用效果检验法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定性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情况、创新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就业情况,才能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

四、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含义及模型

1.概念与模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不是单个培养模式的简单罗列,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价值取向的合理组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是多种学科或专业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或专业决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模式的有机组合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它的主体框架是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培养模式和多元互补型模式及它们各要素构成的组合(见图1)。应用性的学科偏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如协作式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及专业式培养模式等。基础学科或研究性的学科选择研究型的培养模式,如学徒式培养模式、“链式”培养模式及联培培养模式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运行是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为支撑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单一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根据自身学科的情况、专业的特点、师资的水平、学生的素质等软硬件及其所处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并遵守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和规划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既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又是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化走入误区的倾向。体系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富弹性,实现了多样化的统一。从我国目前培养模式的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单一化模式,甚至“本科化”现象。应用性学科和研究型学科均“堕落”为“教学式”培养,与本科教育并无实质差别。这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相反,在国内一些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又呈现出创新型、多样化趋势。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还未被系统化地建构,缺乏科学规范,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无序和混乱,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科专业等实际情况为基础,预先规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将学科专业与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互补模式互动。

2.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特征

(1)多样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多种培养模式的综合体,“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综合起来,搭配起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培养各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过程的组织形式就应不同,即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是发展变化的,这一切决定了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固定的,因此,必须学会多种教育模式的综合应用。”⑩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培养模式多样性的统一体。

(2)开放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对外开放的,始终与内外环境交融互动。根据学科专业的特异、培养目标的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适时调整自身培养模式的组合,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发展。

(3)系统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体系内各种培养模式具有的完整系统性,从培养目标到质量评价各环节紧衔互动,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二是指多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统一,基于学科的综合互补,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弹性化协调,呈现系统统一性。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4.27.

[2]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M].兰州:兰州大学教育系,2006,12.

[3]金浩.对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26-27.

上一篇:实验课程范文 下一篇:民用住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