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4 19:23:19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为使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保证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常稳步的开展,经学校研究,成立五小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和协调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

为了保证网络的畅通,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学校实行计算机定位卡。教师办公机、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展台的品牌、型号、配置、ip地址、操作系统和所装软件、以及责任人记录在案。

在日常的使用中实行信息化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我校共有电脑95台、服武器3个。各位班主任和专人教室教室教师是本班多媒体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做到每次使用计算机有记录,出现故障发现问题及时向网络管理员反馈,各项设备有维修记录,计算机机房作到教师、学生使用机器有记录。定期对校园网络、展台、投影机、计算机、摄象机、照像机、编辑机、刻字机、打印机、速印机、一体机、监控设备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今年月中旬,校长投资6000元买了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给校园的每台机器都装了正版杀毒软件。同时配合上面要求,给每台进入网络的计算机贴标、改名;大大提高了校园网的网络环境。

(二)定期进行校园信息化培训

每学期初制定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并且按部就班的实施。学校单周是信息技术培训时间,采取机房集中培训,校长每次都亲自参加。培训内容以教学设备的使用、校园网络安全、计算机的应用自我维护、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每次培训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委、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校园网和骨干教师网站评比活动中,王万霞老师的个人网站被评为了十佳网站。在县级教学课件评比中我校也有多人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我校的校园网站也从建校的静态网站已经升级到现在的动态网站。教师活跃在校园论坛的各个版块里,每天发贴数量都创新高,学校对每月发贴高的用户进行奖励,期末分别对发贴前3的、点击率最高、最为精华的帖子、以及登陆次数最多的用户进行奖励。

在教育资源卡的使用中,发挥“二传手”的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作到有卡的老师会买资源,下载资源,利用资源卡买到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在本学期我校绝大多数人都用光了自己的资源卡点数。同时在使用资源卡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充实校园资源库的建设,每个人每周至少上传到资源库2条优质资源。利用上传到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优质资源评比,然后同步到县资源库。利用资源库,进行教师课件的评比

存在不足和措施:

1、学校整体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主要从学校的培训做起。新教师培训--师徒结对,快促成长;青年教师培训--分担重任,做主力军;骨干教师培训--发挥潜能,再创新高;老教师培训--激发激情,发挥优势。培训要全员参与,团队学习、自主学习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2、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上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奖励和激励;同时对教育资源卡的利用进行激励和奖励。对校园网站的使用已经初见成效,要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3、学校数字化的使用和开发有待提高。应该有专人负责学校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开发,尽快形成校园内部的如:邮件、vod点播、视频会议、校园资源库、校园聊天室、校园网络电视等服务的开发和运用。

4、以课题促发展,“跨越式语文”不单培养学生的成长,也促进教师的发展。建议领导赶紧给学生配一个机房。每个班主任都应登陆校园服务器在这里维护自己的班级日志。这里是全封闭的。可以在家直接登陆的。可以方便与家长沟通,而不被别人看到谈话内容。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与时俱进;体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25-03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所以信息化本身一定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当然与时俱进啊,这还用说?可是,再问你一个问题:教育信息化真的与时俱进了?如果事实不是。那么,为什么?

一、为什么会有这个题目

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信息化”的概念,流入西方社会后到19世纪70年代末,西方社会开始流行“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的概念。我国则到90年代初引入这些概念。《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而众多信息化的定义,其本质也都包含了这个论点。

首先,信息化是一个“进程” ,它没有终结的时间,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它本身一定是与时俱进的。

其次,信息化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应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信息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的根源是人类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永无止境,所以信息化与时俱进也是必然的。

那么,讨论教育信息化该如何与时俱进似乎大可不必。其实不然!我们先看看二十多年来教育信息化的现实,就会明白讨论的必要性。

二、回顾教育信息化

80年代中期PC机慢慢进入中国,它为90年代初开始的单机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当时,一些老师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数据库等新技术的兴趣,开始了单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并且促成创建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学会(也就是如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的前身),发起创办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杂志(后来演变成如今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同期,教育部成立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从此,开始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航程,虽然,其中并不顺利,有不少磕磕碰碰、弯弯曲曲,甚至不少委屈。但是它开始了!很快,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高校陆陆续续开始了大规模的校园网建设,这个物理网络建设热潮一直持续到2012年左右才慢慢降温。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二十多年来的现实是:高校信息系统核心仍然是办公系统。

在互联网进入我国,大规模建设物理网络的这个时期,国内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从仅仅内部的办公发展成面向社会群众、企业、单位的种种网上办事和服务系统,进而发展出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帮助决策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直接与群众交流,回答问题,问计于民的系统也不断出现;企业、商业的各种电子商务更加是发展迅速,各种文化、娱乐、生活、学习等等五花八门服务层出不穷。然而教育信息化不管是一开始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后来的数字化校园其核心却仍然是办公系统,基本是为学校管理者(官员)服务。几乎没有全面服务师生、倾听师生声音、问计于民(师生)、发挥师生创新能力等等的系统出现。在这个期间,信息技术进步很快,产生了许多工具,可以让你方便地建设上述的系统。但是教育信息化情况却不是如此。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体制

回顾并分析学校信息化建设体制的形式和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明白教育信息化不能与时俱进的原因所在。

从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曾经流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工程”的提法,就是说信息化建设必须由学校“一把手”主抓才行。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陆陆续续成立了一把手当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有的还下设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应该说这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可惜不久就成了摆设。轰轰烈烈成立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开过一两次会以后,大多没有了下文,最后是几乎都没有了下文,当时的成果就是给钱买了网络设备。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差、做秀。领导们关心的仅仅剩下网络通不通!

在这个过程中还确定了分管信息化建设的副手。说是分管信息化建设,实际是分管信息中心或者网络中心,差别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他只管这两个单位的人和物。极少听说有分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科研、学校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促进学校教、学相长有所研究。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出身的,不懂或者不太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就妨碍了他们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同时,学校的干部是官员,官场的规则是因人设事而不是因事设人的,在我国又没有CIO这种设置。那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呢?办法应该是有的。那就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学校的主要业务是教学、科研,是学科建设,但是,要让他们知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这些主流业务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内容,它将大大影响主流业务的发展与成功。从而使他们能够使用信息化人才做事,听得进群众(师生)的意见和呼声。那么如何能够改变他们的观念呢?这就涉及到许多旧习惯、惯例的弊端。

四、传统落后观念、惯例现象与分析

学校中从规划、汇报、评价到具体实施、成果汇报都存在着大量的落后观念和方法。例如:

1.在各种规划、工作报告、汇报、总结、成果宣传、表彰材料、申报材料等等文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描述来炫耀自己的成绩。

比如,宣扬学校,则是我们有多少亩土地,多少平方米的建筑。土地越多,房屋越多就说明学校档次高、好。

说到信息化建设,就是我们购买了多少高档的核心交换机,多少汇聚、接入交换机,设置了多少个信息点,铺设了多少米光缆,多少米网线等等,交换机买得越多,越高档,布的线越多就是信息化建设越好。怎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就是把“物”放在第一位的,上级考核下级也是如此。对非物质的文化、精神、知识、质量、应用和服务相对漠视。而这种观念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它会使我们迷失方向,盲目自大,阻碍发展,浪费金钱。它还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学生把这种错误的观念当成真理,从而,当他们踏入社会自己当领导时也这样来做,一代一代传下去,改革的成本岂不增加很多?

2.由于评价体系如此,再加上官本位理念的根深蒂固,“管理”就变成了“管你”。因此学校的信息系统、数字校园一直以办公系统为核心,在“管你”上下功夫。本来的“管理即服务”,就没有了服务。这同样也是长久以来见物不见人的传统落后思维,使得教育信息化变成了“管你”的工具而忽视了群众(师生)对管理和信息的服务需求。

3.在我国传统“标准划一”的落后思维下,曾经压制、摧毁了多少英才和创新思想!遗憾的是这种思维并没有消失。尤其在教育系统表现很多。比如,教什么书,怎么教都要统一规定,连毕业证书都要全国统一。精品教材,精品课程为什么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本来这是各个学校各个老师个性化的创造,你硬是要“标准划一”定出许多八股来,那还能有好?可怜的是在这中间信息技术又被用来当做了保护落后的工具。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老师为什么还要存在?就是因为在教书时,老师有无法替代的、随机产生的灵感、精神、智慧等等不可言传的个性化特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没有真正认认真真教过书的何以理解?而做决策的官员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尊重不尊重这样的客观规律呢?要想学习一个课讲得很好的老师,是要用心去学的!说客气点,想用信息技术拷贝过来就轻而易举人人成为好老师的想法本身就有点幼稚。

4.形式主义也是长期存在的弊端,现在的做秀其实就是形式主义的翻版。形式主义往往是与弄虚作假联系在一起的。形式主义、做秀,人人都知道不好,可是大家都熟视无睹,而且在学校大行其道。比如,为了检查、评比,可以组织师生专门排练某个场面,可以做出许多虚假的资料等等,用来展示自己所谓的成绩。而现在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所需要的“资料”了,只要打开计算机就可以给领导、检查者观看,这倒还节省了不少做秀的人力物力呢。另外,在讲到教学信息化的成绩时,许多人往往会说我们有多少老师上课使用ppt了,有多少老师上课使用网络等等来说明教学信息化的成绩。其实,这是并不能说明教学信息化成绩的。因为要看实质才能知道你究竟做了些什么。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把讲课提纲或者内容放在ppt上,上课照着念一遍,那能叫信息化成绩吗?

五、教育信息化该如何与时俱进

信息化建设开始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仍然停留在办公系统,这是现实。就是说它没有与时俱进。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忽视群众(师生)的观念还大量存在。要想与时俱进,首先就必须改变观念,信息化究竟应该为“官”还是为“民”?这是必须要弄明白的。可见,中央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是多么必要!学校的许多事情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发言权,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让师生员工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给他们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全面周到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要与时俱进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师生社交平台,教、学互帮、讨论社区,各种生活社区、群智空间等等。OA应该服务于师生这些信息需求!让管理从“管你”变成为你服务。同时,数字校园应该成为师生自主创造、自主评论、自主选择、互相帮助的空间,以促进培养出越来越多真正的良师、益友和优秀学生;促进学校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更应该消弭官本位,帮助加速党的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学校去行政化的进程,促进管理回归服务的本质。学校以及教育部门与这个目标还相去甚远!与群众路线教育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科研重实效,创新求发展

1. 做到人人有科研小课题,全面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师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我们看到:国家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评价以及对学校的评估都增加了对科研素质、科研能力的要求。通过科研专题培训,使教师人人都意识到“参与课题是工作的一种形式”,教育科研能够促进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水平的提高。即使只是参与和跟随,也能够促进学习,带来先进新鲜的意识。课题研究能够开阔教师的思维,带动思路的提升。由此,我校提出在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每人申报一个校级课题,经过立项和研究,成果显著的课题学校逐级推荐并报上一级科研部门。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课题丰富多彩,“照亮”了教学工作的每个角落。“带着科研意识去工作”的先进理念唤醒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清醒地意识到“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科研是为了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作即科研,问题即课题”的主导思想让我校的科研工作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2. 做到人人有科研博客,积极倡导教师网络科研建设。博客,或称“网络日记”,已经风靡互联网世界。我们当今的教师如不掌握这门信息技术,必将落后于这个时代。基于时代的要求,学校要求每名教师都要建立科研博客,倡导教师网络中的科研建设。如,在该空间内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自由和管理自己的各种资源,包括文章、随笔、课题实施计划、课题实施方案、活动图片、结题方案等,并保持经常性更新。逐渐让科研博客成为广大教师反思的平台、材料的储备库、科研过程的记录薄等等。科研博客的建立,方便了教师在网络科研领域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有效实现了课题研究的信息化、多样化。由此,教师们也亲切地把科研博客称为“大众科研会馆”。

3. 做到人人参加科研汇报,提升教师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得到了许多的收获,可却往往不能及时、准确表述出来,每每写论文苦于无处落笔。因此,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列为我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每学期的期初,课题实验教师都要参加学校举办的课题汇报会,在汇报中,有科研领导的精练点评、有课题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在交流中,教师集思广益,开拓了教师科研的视野。汇报中教师们侃侃而谈,锻炼并提高了表达能力,消除了教师台上讲话的恐惧感,也使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二、档案重规范,科学求发展

多年来,我校对每名教师都建立了科研档案,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形式。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学校实行适时更新,阶段性完善及补充,其优势是上传便捷,内容丰富,比如教师研制的图表、数据,声像、照片等,都可以及时归到电子档案之中,确保档案材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也为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素材。纸质档案具体内容包括科研基本情况、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获奖情况、各类证书复印件等,完备的档案管理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研究过程素材,另一层面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科研整体工作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保持并形成了常态化、常规化、科学化。

我们在工作中还特别注重抓好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特别注重抓精品成果的产出。通过汇报和检查验收,学校筛选出精品校本课题在全校大会上进行汇报,突出者评为校科研骨干。以此引领更多的科研教师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力求校本科研在不同时期实现质的飞跃的发展。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学校创建46年来,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办学传统和特色日益凸现;专业结构和布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与实践环节管理,质量控制与信息反馈,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等日益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在211工程,世行贷款和985工程的支持下,软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的社会声誉越来越高,影响日益增强.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学进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本科教学成为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还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要进一步落实;学生占有的教学资源某些部分还不足;课程教学和教材资源数量不足;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及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特别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整体上的特色和亮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和凝炼.

二,总体时间安排:(初步以05年11月专家进校评估设计)

1.7月-9月

⑴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细化,分解指标体系,形成本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任务分解表,建设任务书,院级评估工作指南,和院级评估指标体系和总体;

⑵成立学校评估领导机构及学院一级评建办公机构;

⑶开始启动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⑷学校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开展学习动员,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查漏补缺和校内外经验交流工作;

⑸加强常规教学检查,软硬件补充和指导工作.

2.10月-12月

⑴初步完成专业教学评估的自评自建工作;

⑵组织校内外专家分步骤开展对专业评估的检查和验收;

⑶为院级评估初评汇集资料,并开展整改,促建工作;

⑷相关职能部门完成材料的初步收集工作.

3.05年1月-3月

⑴各学院开展院级评估,形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初稿;

⑵加强交叉巡回检查和整改,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

⑶再次校内外组织专家检查和验收,针对问题进一步整改.

4.05年4月-5月

⑴根据当年学校基本状态数据,核实,修订,补充,完善各类材料数据;

⑵完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全部材料;

⑶完成机关职能部门全部相关材料;

⑷提炼学校的本科教学特色鲜明项目和亮点建设项目.

5.05年6月-8月

⑴汇总各单位自评报告及材料,初步形成学校的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

⑵完成校长汇报提纲(包括文字,光盘材料)和特色报告;

⑶进一步完善向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备查资料;

⑷配合教育部开展进校前的调研工作;

6.05年9月-10月

⑴进入倒计时阶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指标体系进行一次广泛的再学习和宣传;

⑵完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校长汇报提纲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中国科学院汇报;

⑶全面落实专家进校后若干事宜和物质,人员到位情况.

7.05年11月

专家进校正式评估开始.

评建总体协调组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纸化办公;会议系统

1 需求分析

本文的出发点是课题组的信息化平台,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发现其缺乏相应的会议系统,因此着手设计建设一套会议系统,用以满足日常会议需求,这也是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即简化会议流程,提高会议效率。

1.1 会议模式

设计前,首先要了解学校日常及课题组日常会议的特点,即需求。在学校中,主要有两种会议模式:一种是学生答辩会议,包含毕设答辩(开题、中期、结题),课程设计答辩,大作业展示;另一种是项目研讨会议,可以是组内人员会议,或者是与外方单位共同协商交流的会议。

以往会议中,主持人分别邀请每一位汇报人上台演讲;汇报人携相关材料进行演说,同时与会人员在纸上记录相关内容。此流程中,会议组织人员由于无法具体了解会议详细内容,因此无法进行会议的相关准备;与会过程中,领导无法总览议题,因此无法了解会议总体情况,每一位参加会议的人员须携带纸笔,记录会议相关信息;在汇报结束之后,为了方便日后查看,需要归档会议资料。

对于以上两类会议,经过调查研究,以及在校多年开会经验,我总结出如下特点:

规模小:大部分会议是以课题组会议模式进行,因此会议涉及人员相对较少,属于内部会议。

与会人员级别差异较大:对于答辩会议,与会人员包括老师、学生等,而教师中又包含指导教师以及课题组领导;而对于项目会议,可能包括每一个模块的具体负责人员,以及总体带头人,也可能包括外单位人员。

交互性需求大:与会人员级别差异较大,导致关注点因人而异。对于普通学生,其关注点即是报告人所讲内容;而一些领导老师,对于主讲人所述并不需要全盘接受,也许只是针对其中几点信息做详细研究即可。

保密性要求高:由于学校及课题组所涉及项目大多,对保密性,可靠性的要求较高。要求对会议涉及相关文件去向可控。

会议模式可选择:根据与会人员差异,设置不同的会议模式提供选择。

1.2 会议系统相关性能

以上述会议特点作为指导,本系统应具有如下特点:

1.C/S框架,即服务器/客服端架构,满足内部用户使用,限定局域网;

2.针对使用用户级别职位不同进行用户分类,设置不同权限;

3.此会议系统有较好的人机信息交互性,方便用户查看所关心文件。

4.会议结束之后保证会议相关内容去向可控,增强其保密性。

5.系统支持两种不同的模式:总览议题会议模式以及跟主讲人同屏的汇报模式。

1.3 系统设计整体框架

本系统分别根据上述需求分析以及系统预期性能,设计整体框架:系统由一台会议服务器和多台会议终端系统构成,且终端数量可以扩充;系统采用会议服务器作为控制器,完成对各个会议系统终端的管理权限,同时作为会议准备的平台;每一个终端,配置灵活,可以充当任意一种角色。在会议系统整体框架中,会议包括三个阶段;设置三种类型用户并赋予相应权限;设计两种会议模式供与会人员选择。

2.1 会议阶段

根据会议流程,分别在会前、会中,会后设置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工作,具体如下:

1.会议准备阶段:将会议议题逐一录入目录,导入对每一个议题相应附件;

2.会议进行阶段:逐一讲解议题,打开议题所对应附件进行汇报演示;

3.会议结束阶段:整理会议文件,结束会议。

2.2 用户分类

依据与会人员所处职位不同,将用户分为SuperUser、User以及Organizer。这三种用户分类对应高级用户席位、普通用户席位和会议主持人席位。用户在登录时,需根据自己所处职位,选择对应类型的用户。

根据用户所处职位,进行如下权限设置

1.会议准备席:完成会议资料的预先准备主持人席:控制会议进度,可开始或结束一个议题的讨论

2.首长席:在会议中可浏览全部议题文件,具有高级会议权限

3.旁听席:会议中可浏览与自身有关的议题文件

4.发言人:在主持人的进度控制下,对各个议题进行汇报。

同时,根据会议的不同阶段,设置2种不同的会议模式,以满足用户需求

1.会议模式:用户显示内容与自身权限相对应

2.报告模式:除主持人席位之外,其余席位均显示与发言人席位同样的内容,所有席位同屏显示。

4 具体操作

4.1 准备阶段

本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有点是在会议召开之前即可对会议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将会议相关议题,相关附件文件录入系统。准备阶步骤如下

1.启动服务器端程序。(客户端程序开机自动运行,选择SuperUser、User或者Organizer用户登录,对应高级用户席位、普通用户席位和会议主持人席位)

在这个界面中,可以实现添加新议题、删除议题、删除全部议题、将议题提前或推后以及会议的功能

(1)添加新议题:选择添加界面,出现新建会议对话框,输入会议议题,汇报人姓名,选择所属会议,选择要的文件夹(议题与文件夹一一对应),输入会议简介,该议题便出现在会议议题列表的最后一行。

(2)删除议题:选中议题,出现确认删除议题的提示,将删除所选议题,同时可以直接选择删除全部议题。

(3)选择某个议题可以将所选议题提前一行(客户端所显示的议题顺序将与会议议题列表中的次序一致),点击议题推后按钮,可将所选议题退后一行。

(4)在会议选择选项中选择要的会议序号,然后单击会议按钮,便可将该序号的会议。

通过上述操作,即完成会议准备工作。

4.2 会议进行阶段

(1)默认情况下以会议模式进行,即主持人席位和高级用户席位(首长席位)显示本次会议所有议题,普通用户席位(发言人席位和旁听席位)只能显示当前议题。主持人可以单击某个议题,选择开始议题或者结束议题。

(2)当汇报人就一个议题展开叙事时,可以选择汇报模式,与会人员同屏显示汇报人汇报内容。在汇报的同时,主持人可以选择改变当前议题。

4.3 会议结束阶段

(1)会议结束后,管理员在服务器端点击会议结束按钮,将文件回收,并断开连接。

(2)管理员可以进入会议编辑页面选择下个会议,然后重新选择会议模式,即可开始下个会议。

(3)所有会议都结束后,管理员可以点击远程关机将客户端全部关掉。

5 实施效果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推行 信息化教学 改革实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可避免地为教育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色彩艳丽、切换自如的PPT课件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挂图完美替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Flas将传统课堂中的模拟演示清晰展现;紧扣教材、资源丰富的各种教学软件将纸质课本中的静态内容动感呈现;讲解细致、短小精悍的各种微课视频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内学习、课外复习彻底颠覆……信息技术将教育行业带进了全新的时代。中职学校因为开设专业的多样性及各种专业的特殊性,导致推行信息化教学相比普通高中略微滞后。然而,正由于中职学校各种专业的特殊性使中职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显得尤为迫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会大幅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会彻底消除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的畏难情绪。下面笔者将以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为例,在潜心研究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粗略地谈一谈中职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当人们还沉浸在精彩绝伦的PPT课件中时,动感形象的Flash课件随踵而至;当人们还陶醉在形象逼真的Flash课件中时,异彩纷呈的各种教学软件纷至沓来……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带进了信息化时代。现阶段,信息化教学为我们带来了内容短小、作用强大的微课。教师课前就某一知识点或教学难点录制一段短小的讲解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这段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或者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这段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微课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带来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预习或复习。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已经利用微课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场所,变成学生汇报交流课前利用微课所学知识的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知识在交互,在碰撞、交互中升华所学知识,学习水准达到新高度。信息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困境剖析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中职建筑类专业教育信息化的春天姗姗来迟。由于受到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特殊性的影响,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显得步履艰难。纵观中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一)教师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自觉性不高

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对信息化教W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认识不够,导致他们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不高。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如果能灵活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推行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之后,能着实减轻教学负担,为教师腾出更多时间研究教学。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必须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必要性及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让教师自觉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以此顺利推行信息化教学。

(二)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到位

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的自觉性不够高,归根结底是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到位、不及时。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便捷性与高效性。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中职学校教师的眼界不断开阔,中职学校教师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自觉性逐步形成。以此来看,中职学校必须下大力气对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技术培训,将培训由以往的形式主义蜕变成如今的实用主义。

三、信息化教学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中职建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工程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工程预算》、《建筑CAD制图》、《计算机应用》、《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及《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这些课程大多抽象晦涩,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得“声嘶力竭”,学生在课堂中听得“睡眼惺忪”。然而,通过信息化教学推行,可以将这些课程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课本中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如在传统《工程力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点,必须将学生带进实验室实地实验之后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而在信息化《工程力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让学生利用教学软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模拟实验。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模拟实验相比传统课堂中的真实实验更加省时省力。当然,教师切不可完全用信息化教学中的模拟实验取代传统课堂中的真实实验。又如在传统《建筑材料》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凭借教学挂图或者实物样品进行教学。不管是教学挂图还是实物样品,虽然看上去形象逼真,但是教师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因为使用不方便,所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尽量不使用这些教具。显而易见,不使用这些教具会使建筑材料这门课程越发抽象。然而,在推行信息化教学的《建筑材料》课堂中,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形形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建筑材料的外部特征,可以利用栩栩如生的动画向学生呈现各种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中有着超乎想象的优势。

四、信息化教学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类专业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将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对具体又形象的专业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借此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培养未来建筑行业的能工巧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角度测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结合测量操作仿真软件制作了一段讲解细致、形象逼真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观看这段微课及仿真软件的使用,详细观看并了解建筑工程测量中如何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观测的方法和仪器操作使用步骤、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再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观看和思考的基础上广泛地交流。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对水平角的观测步骤方法理解上的偏差,当即纠正,让学生在汇报、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再如在教学《建筑结构识图》课程中的“框架柱、梁、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形象逼真的视频向学生展现这部分构件的布置位置、构造形式、各构件间节点的连接及构造详图等。紧接着教师利用一段栩栩如生的Flas视频让学生了解并理会柱、梁、板中的钢筋构造形式、搭接和截断点位置等的识图信息。接着教师调用资源库中的课件向学生详细讲解识读建筑结构平法图的步骤、方法和技巧等。然后教师通过动态的电子课本向学生展示较为完整的具有框架柱、梁、板的平法施工D纸,与学生一起进行图纸识读练习,并及时引导、纠正和评价……这样在建筑类专业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在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中职学校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应用技术水平,同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辟新的途径;中职学校教师通过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专业课程知识具体化,将静态的课本内容动态化,将枯燥的学科知识趣味化;中职学校教师通过运用以微课为核心的翻转课堂,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概言之,信息化教学助推中职学校高效课堂生成。

参考文献:

[1]尹文君.中职建筑CAD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品牌,2014(01).

[2]王璎.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会计信息化管理;经费管理;职业院校

数据信息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源矛盾,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各种会计管理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为打破会计管理现状,确保财务信息处理速度以及会计工作效率能够得到切实提高,能够更好地为职业院校进行服务,职业院校开始推行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案,首先应对信息化管理背景展开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管理背景

在2019年,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随之开始,高效财务信息化建设需求由此产生。一方面,符合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要求。由于新旧制度衔接,需要展开基建并账、资产清查以及债权债务清理等一系列工作,所涉及数据信息数量相对较大,单纯依靠人工很难完成,所以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处理好各项数据业务;另一方面,符合新核算模式要求。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新要求,体系需要满足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双重核算需要,需要以信息化方式对两种财务报告进行呈现,此时需要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在减轻财务人员工作任务量的同时,保证财务核算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同时,也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行,使得高校内部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此环境中高校需要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做好风险把控以及重点环节审核,确保人为因素干扰可以被控制在最小,保证经济业务能够得到全面性监控,所以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职业院校会计管理现状

(一)管理思维有待创新。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但整体财务管理思维仍然处于较为陈旧的状态,财务系统建设多以财务核算为主,决策分析以及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差,整体财务信息系统存在着滞后性以及局限性的问题,与财务信息要求并不相符。在具体工作时,财务人员面临着较为繁重的数据处理任务,财务数据也无法直接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化管理优势并没有得到全面性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虽然为保证会计工作有效性,需要对复核手段以及工作理念进行调整,但所有活动都需要在遵照相应管理制度下完成。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着对管理制度理解有所偏颇的状况,不仅管理制度设置严密性不足,没有形成新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衔接,自然过渡流程开展并不顺利,无法对各项财务工作形成有效监控,同时还存在着过度关注账面功能,没有形成固定指标分析体系,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过于简单等方面的状况,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三)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新会计制度对于高校财务信息要求极高,强调其必须要与财务管理模式要求相符合,所以高校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极为注重该方面管理,但却对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有所忽视。信息窃取以及信息被非法篡改等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各项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保证信息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显得极为必要。

三、职业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实施信息化经费管理模式。由于职业院校运作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学校日常资金管理较为烦琐,所以需要做好资金流程信息化处理,应借助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广契机,对资金管理流程实施分层处理,进而通过预算分析、会计核算等步骤,逐步完成经费管理信息化处理模式,做好财务报表绘制以及资金收支核算等各项工作。为妥善解决学校经费管理数据公开不完全问题,学校需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在运算执行以及预算分析中加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保证预算精度以及效率,确保可通过对系统中相关信息进行取调的方式,做好各项预算工作。同时需要在完成预算工作后,对项目信息以及预算审批等信息进行上传,有专业会计人员对其展开核算,如果核算结果准确,便可进行资金流动活动,如果核算存在问题,则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做好隐患处理。管理人员需要保证资金使用情况,能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清晰呈现,学校管理者能够通过对系统的运用随时随地查阅各项资料,明确每一笔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做好监督与管理。(二)提高管理工作开展水平。为保证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展开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建设,确保各项会计管理手段能够与现代会计管理工作要求相符合,做好各项管理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另一方面需要对软件管理功能进行调整,需要将风险预测、财务处理以及报表管理等工作作为软件开发核心,按照学校实际财务管理需求展开会计系统设计,并要加大对数据转换功能的研究力度,确保可以通过进行软件更新与升级的方式,保证软件系统建设质量。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与创新,保证软件管理功能可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三)以数据呈现形式进行汇报。传统财务汇报形式多以文字材料为主,虽然此种方式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证据,但却存在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甚至需要派专人进行讲解的状况,在细化执行方面也不够详细。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需要对现有汇报形式展开调整,应实施以数据呈现模式为主的汇报方式。为达到这一点,会计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功能:①设置多级管理员,按照操作人员级别以及工作内容等,展开各种权限以及负责区域设置,确保其他管理员不能对对方管理员中数据进行修改与阅读;②以图像形式对归纳性数据或总结性数据进行呈现,做好部门细化处理,保证每一笔费用支出与收入都能够真实呈现在图像之中,并且要在图像中设置细化链接,可通过点击链接的方式,对各项费用明细展开检查,保证图像呈现报告简单性以及可理解性,确保其能够成为领导决策的有力支持,且要通过设置电子签名的方式,降低领导签批任务量,保证各项工作环节开展效率;③逐渐实现无纸化工作处理模式,利用图像处理方式代替传统处理模式,确保各项资料能够不被时间以及地域所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供领导进行查阅,并要做好审批权限下放工作,保证审批合理性以及管控质量,避免出现失控问题,且要设置审批后上传功能,确保财务审计能够获得足够数据支持,保证项目审批效率以及财务监控质量;④做好数据导出功能设置,保证数据信息能够直接上传到上级部门,以便上级部门展开数据审核以及检查。年终所有数据信息要以可操作形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内,并要做好导入方式设置,保证财务报告形式多样性,方便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报送。(四)推行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学校资产管理主要以流动资产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为主,其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学校添置的家具以及设备等展开详细登记,做好现有财产登记与记录,并要对设备折旧以及建筑物修缮等内容展开严格登记,要通过及时输入各种信息数据的方式,保证系统内数据时效性以及更新速度,确保所有数据信息有效性。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因为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并不相同,所以两者的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区别,要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运用,做好数据生成以及收集等各项工作,并将数据内容储存到信息化管理网络之中,实现多系统同步上传模式,保证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共同展开流动资产管理,确保最终管理质量。(五)增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妥善解决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问题,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与财务管理模式具体要求相符合,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展开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一方面需要增强防火墙设置,做好数据库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稳定检测工作,保证系统安全漏洞可以得到及时修补,重要信息能够得到加密保护;另一方面需要采用双人授权等高级保护模式,可通过加大对生物智能技术进行研发的方式,利用指纹解锁等展开登陆,提高系统应用安全性以及隐秘性,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四、结语

由于职业学校会计管理信息化模式推行是时代要求必然结果,所以各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会计系统信息化处理模式的研究力度。要在明确自身财务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内容,设置出针对性较强以及实用性较强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智能、高效,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高质量展开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数据收集与上报工作,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联动,进而将财务管理工作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蒋紫嫣.“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126-128.

[2]陈雨薇,刘雨桐,张忠华.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信息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20(35):93-95.

[3]戴璐.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0(36):144-145.

[4]张明阳.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相融[J].财经界,2020(36):198-199.

[5]刘鑫靖.“大智移云物”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0(51):156-157.

[6]刘思思.论信息化时代下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使用[J].中国市场,2020(35):197-198.

[7]朱新明.信息化条件下管理会计工作的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20(35):87-88.

[8]徐菱.“零接触式”网络报账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20(12):108-110.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县政府教育工作接受省政府督导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特色学校”创建的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我乡2010年5月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

二、工作重点

总体目标:2010年5月,全乡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检查。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抓“普九”工作的巩固提高,重点是促进均衡发展。

2、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抓协调健康发展,重点是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和幼儿园必备的办学条件和内部管理。

3、全乡各类教育抓统筹发展,重点是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

4、做好迎“省检”的材料和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完善工作。

三、组织领导

1、成立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下列同志组成:

组 长:程节新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黄 烨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陈希平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汪恒龙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 员:章卫国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袁兴华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总务主任

程步楠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财务专管员

任华保 侯家岗乡中心学校“普九”资料员

2、成立迎“省检”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迎“省检”工作办公室,章卫国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任华保,具体负责迎“省检”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侯家岗乡中心学校办公室。邮箱地址:。

四、工作职责与任务

(一)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收集信息,统筹安排,及时向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2、督促迎“省检”办公室、各处室做好迎检工作,并深入到基层学校,处理具体问题,检查、指导迎检工作。

3、研究处理迎“省检”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组织迎检工作调度。

(二)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安排迎“省检”的具体事宜,督促相关处室和学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迎检任务。

2、掌握信息,及时反馈,为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3、负责文件、报告、会议材料的起草,收集、征集、补充,完善文字档案资料和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归档。

4、负责迎省检工作的宣传报道,办好迎省检工作简报;策划制作教育工作情况录像片;制作教育展版;起草、收集、整理相关文件;全面综合乡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和自查汇报材料。

5、负责检查、指导、协调各学校迎“省检”工作和迎检表册汇总上报;指导各中小学校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

6、完成乡政府汇报材料

7、完成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片文稿,交侯家岗乡有线电视台拍摄制作(不超过15分钟)。

8、完成中心学校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相关成员和学校职责

1、黄烨:负责保学控辍和资料建设。由章卫国协助。与局“迎检”办公室和教育股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2、陈希平:负责人事方面。与局人事股、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3、汪恒龙:负责校建、安全、综治、幼儿园、关工委和农民技校。由任华保、程自华协助。与局校建办、校安办、社办股、县关工委、乡政府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4、袁兴华:负责电教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台帐建设,与局电教站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5、程步楠:负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的一些具体工作,与局财统股、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建立经常性工作联系。

6、中小学校:一是狠抓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面整治校容校貌,力争校园整洁有序,绿化、美化、硬化有特色。三是认真对照省检标准,加强各功能室的建设,使各功能室配置齐全、设施设备达标,仪器、图书分类入柜、上架整齐,管理规范。四是做好迎检档案整理工作,做到资料齐全、分类装订、按类存档。五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巩固学额,积极做好流生返校动员工作。六是做好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学校需准备的资料:

(1)学校情况简介。

(2)学校迎省检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3)原始档案类:

①我县范围内0—17周岁人口文化状况登记表及统计表;我县范围内7—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登记表及统计表。

②近三年(07/08、08/09、09/10学年)学校招生数、毕业生数;近三年学校分年级、分班在校生数(其中女生人数)和点名册、辍学学生数和年辍学率。近三年外学区(含外乡、外县)在本校就读学生人数、本校在外学区(含外乡、外县)就读学生人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本校随班就读分班人数、名单和个人档案。

③学生学籍档案。

④教师学历档案,进修档案。

⑤学校财务收支账目、报表、校产档案。

(4)各项规章制度入镜上墙。

(5)其它(如办学特色等)

7、本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本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由中心小学履行职责。其工作和材料要求:

①场所,设在中心小学校园内,挂好侯家岗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牌子。

②机构,分管乡领导任校长,农技站长、中心学校校长任副校长,成员由农技站工作人员、中心学校教师和专长人员担任。

③设施,有教室和图书资料室。

④教材和活动记录,即每期培训人员花名册、作业本和测试卷,掌握参训人员技术或技能的程度,教员的教案,每期培训计划和总结等。

⑤对象,即脱盲后的农民、剩余劳动力、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

8、中心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由中心学校负责,其工作和材料要求:

①有符合标准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②办园有大班、中班、小班各一个以上。

③教师具备幼儿教师资料以上。

④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5%。

⑤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45%。

⑥办园情况简介。

⑦建设完善档案资料。

五、工作措施

1、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内部装备和校园建设力度。实现必备办学条件的均衡配置,搞好基础设施的维修,做好校园绿化、硬化、净化、美化工作。

2、围绕课改提高教学设备装备和使用效率。第一,按“普九”标准添置仪器器材、图书、电教器材,做好功能性教室的环境布置,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各项操作,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第二,提高功能性教室和仪器器材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创新能力,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重点突出使用成果的展示。第三,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鄱阳教育网为平台,将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的整体优势,为全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现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3、狠抓“控辍保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一是加大依法治辍力度。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学校结合当地政府、公安、工商等部门,实施依法控辍。同时以政府名义向辍学学生下发催学通知书。二是深化教研教改,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防止学生厌学。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师生亲和融洽的氛围,确保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大幅度提高。

4、丰富学校内涵。一是要通过校园文化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硬化、净化、美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二是校长的办学理念要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各位校长认真学习,更新教研课改观念,形成本学校的教研课改体系,做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带头人;三是通过展示教科研水平体现学校内涵,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研课改课题,培养骨干教师,形成研究性报告,让多数教师参与到教研课改活动之中;四是通过资料的真实积累显示学校内涵,档案资料整理要注重真实性和连续性。学校将过去的工作成果等资料分门别类的积累汇总整理。

六、日程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10月17日——11月15日)

1、成立侯家岗乡中心学校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省检”工作方案并及时下发。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制定迎“省检”工作方案,并于11月15日前上报教育局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10月17日迎检办公室成员开始工作。

3、召开迎省检动员会,启动相关迎检业务培训。

4、县政府下发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布置迎检工作。

5、中心学校迎检领导小组向乡政府全面汇报我乡迎检工作安排情况。

6、召开校长会,部署迎检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

1、各学校按照《2010年江西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好自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迎检办公室汇总。

2、各学校全面摸清流失学生数量、去向及原因,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和辍学生返校工作,确保入学率达标。

(三)自查汇报阶段(2010年12月17日——2010年2月10日)

1、整治校园环境,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

2、完成各种表册、卡和统计报表的填写,数据做到上下一致、表表相符。

3、完成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4、完成迎省检自查报告和各项汇报材料。

(四)自查整改阶段(2010年3月2日——3月31日)

1、全乡迎省检各项准备工作自查初验。

2、根据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细查,对不足之处整改到位,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迎接市检阶段(2010年4月2日——4月30日)

1、进一步完善各项迎检资料,做到资料齐全、真实、可信。

2、迎接省、市的抽查。各学校根据省市督导抽查情况,对照标准要求,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六)迎接省检阶段(2010年5月)

制订具体的迎省检方案,接受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学校要加强对“省检”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把迎“省检”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迎“省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任务,划分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在迎检工作中因工作失职造成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2、认真学习,广泛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向社会及学校广泛宣传以《义务教育法》为重点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义务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宣传迎“省检”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迎“省检”工作的浓厚氛围。

3、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迎省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程序复杂,各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安排专人,分解任务,完善措施。要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调动全员积极性,确保迎检工作不出问题。各项工作按局制定的迎“省检”工作日程安排限时完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凡迟交、迟报、迟做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4、抓住重点,整体安排。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整体安排。要依据自查整改方案,逐项逐条对照落实,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项目项目 申报管理平台

随着科技工作的进步,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工作的水平已成为体现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高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和声誉有引领作用,也是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奋斗目标的保证。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采用了ASP(Active Server Pages) 技术实现。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ASP程序,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提高了交互速度。ASP直接在HTML文件中嵌入服务器端脚本,使动态交互页面的开发成为了一个整体,维护工作也变得简单而快捷。

该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专家可以在网上查看或下载各种项目内容、提交自己的建议、给项目负责人留言;

教师可以在网上提交项目申请书、中期汇报、阶段性建设成果、填报经费支出明细和查看专家留言;

管理员则可以管理所有信息,包括专家和教师的账号分配、项目信息调整和查询、数据的导入和导出等。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管理采用MSSQLSERVER数据库建立,主要包括教师信息表、项目申请表、项目中期汇报表、专家信息表、经费信息表、项目树菜单表,教师树菜单表,教学单位信息表等。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系统的功能结构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主要由教务处管理模块(系统管理)、院部管理模块、专家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组成。教务处管理模块主要有所有账户管理、课题审核、课题分类查询、课题分类修改、确定评审专家、课题统计报表、经费支出汇总等功能,主要完成审核及课题的统计和修改。院部管理模块主要有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评审(其中包括专家分配),课题统计报表、个人信息修改等操作,主要完成对本院部课题的基本情况的浏览及上报。专家管理模块主要对课题进行评审打分,课题情况的反馈。教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注册、项目申请、中期汇报、结题申请、经费使用记录等操作,主要完成课题的填表及申报。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2 系统架构技术

如图2所示。

从整体架构上看,分为界面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三层,对于三层间的通信,可直接基于接口来进行调用,也可以通过被调用层所显示的Service来进行通信。对于界面显示层,不包含任何业务逻辑,仅仅负责界面显示,因此,在业务逻辑层上都有统一的访问接口。界面显示层包含了界面显示的元素及简单的显示逻辑。对于业务逻辑层,封装了系统的业务逻辑,并提供了供外部访问的接口,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以及基于WCF显示给外部的Service,对于业务逻辑层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源于数据访问层,二是来源于外部系统。对于数据访问层,封装了对各种数据源的访问操作,提供了对底层的数据源的统一访问接口,屏蔽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模块的需要,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的数据,可以是业务对象形式,也可以是基于表结构的DataReader、DataSet等对象。数据访问层对外提供的访问接口,也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以及基于WCF显示给外部的Service。

1.3系统实现

1.3.1平台登录

登录界面包括教师登录、教务处登录、专家登录及教职工账号申请等4个部分,新用户点击申请账号进入账号申请页面,需要添加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职称等信息,在注册完成后需要通过管理员审核以后才能登录使用本平台。在登录功能里,添加了用户拼音自动匹配汉字用户名的模块,方便了用户的登录操作;添加了重名处理功能,当用户输入姓名后,会自动检测是否重名,消除了重名登录;在登录后,通过检测登录用户的身份类别,进入不同的操作页面。

1.3.2项目申请流程

1.3.3功能模块概述

如图3所示。

项目管理:通过该功能模块可以实现课题项目的和调整,教师个人信息的录入、查询、课题项目的统计和经费支出的汇总显示,专家信息的录入、修订、项目评审筛选、评审信息报告的汇总,平台所有信息的导入和导出等。项目管理模块应先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对教师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应先对专家信息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对专家信息进行查询、筛选。

项目申请:教师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最近更新项目,可点击申请其将流转到院系管理模块中,上传项目申请书和相应的辅助材料。教师首次登录后要先完善个人信息,然后可以查询最近可申请的项目。

立项评审:教务处可以根据立项信息进行评审专家筛选和分组,院系通过对教师申请信息进行检查核对,专家进行审核并给出意见。首先要公布项目立项指南,根据立项项目分类从专家库中筛选专家并沟通确定;院系管理人员要根据立项指南中的要求对本院系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初步审核;专家从平台上阅读申请书和附件,并填报评审意见书。

经费支出:教师登录后,可查询、填写经费支出明细。经费支出需要项目获得立项后,要依据协议先行设置经费的预算。

中期汇报:通过该功能院系可以根据教师中期的汇报表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简单的评审和随机分配专家的操作;院系通过检查后,通知专家对期中检查做最后的审核。教师要根据项目协议,按期通过平台提交中期汇报表,如超过三个月未提交中期汇报表,将发出通知并暂停经费的的使用。

结题评审:通过该功能教务处根据项目协议和相关的申报信息结题通知,随机筛选专家对提交的结题材料进行审核。教师要根据项目协议书中的信息,提交结题申请书和相应佐证材料。

1.4 系统特点

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审批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办公环境和校园网申报、查询环境,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科学化、规范化做好教学改革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通过本系统可以及时地了解全校科研工作的最新情况,提高工作人员对全校职称评定以及申请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教学改革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教务处准确统计全校教学改革工作年报数据;有利于学校教师进行网上申报课题和教学改革情况的查询,使管理工作人性化,友好化,让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因而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构建合理、高效、综合的院校教学改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教学改革项目信息的高效率、高质量管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此系统将为高校管理工作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并提供一个友善的平台。

2 总结和展望

项目管理平台在武夷学院已经得到使用,其智能性和可用性深受广大教职工的好评,同时极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项目管理平台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我们仍希望不断完善开发出一套符合现代化办公要求的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和审批管理系统,为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项目建立一套资源充分共享的、最大限度网络化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工程管理信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程重构以便准确、客观的管理教学改革项目的信息工作,提高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水平,为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凤杰.从推进无纸化办公建设看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途径和方法[J].河南科技,2011(10).

[2]Matthew 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昌兆文,刘湖平,曾绍军.基于NPOI导出Excel文件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5).

[4]马思红.基于的数据库访问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4):,31-32.

[5]黄晴,张志远.NET框架下DES加密/解密程序的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0):83-86.

作者单位

学校信息化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参谋者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元。如果规划不当,要么投入过于超前,档次太高,造成性能浪费;要么硬件落后,淘汰太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投入要有针对性,实施要有阶段性,应用要有开放性。由于学校领导大多对学校信息化方面比较陌生,因此不管是在初期建设阶段还是后期更新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给学校当好参谋。在我校校园网成立之初,我们电教组根据学校实情提出的实用为主、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并被采用。在信息化建设的招投标中,我们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认真比对,写成分析报告,提出意见供领导参考。正是由于我们的主动参与,使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获得较佳的投入效率比,我们也赢得领导的尊重和信任。

二、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

现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源基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另一部分则是由学校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教师“半路出家”经培训上岗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论是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还是技能应用,都比其他学科教师具有更高的起点、更多的经验、更熟练的技巧。这就使他们成为学校推广普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先行者。

在教育信息化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先行一步即是占得先机。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了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常态化可能。不论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主题活动教学,还是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旦我们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自觉,必然会使信息技术教师在先进教学模式的创建以及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成为积极的践行者。我校信息技术教师4人,目前有1人次被评为县市级名师人选,1人次获县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有1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多人次获地市及县市级优质课。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使得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这种应用拓展到哪里,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也就发挥到哪里。比如,每学年分班时,工作量大并且分班不均,我们电教组就会主动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将学生的爱好特长、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学困生分布等进行综合考量,用FoxPro开发出分班软件,既提高了效率,又解决了问题;开发的学生成绩分析软件成为教学分析的主要工具。学校需要做网站,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就自学asp和Dreamweaver,开发出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动态网站,曾在全省教育网站评比中获奖。每年年终教育评估和重大检查活动时,学校都需要做视频汇报材料,我们就发挥优势,利用自己掌握的Premiere和LIQUID等非线性编辑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汇报作品。学校电视台每年制作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电视节目,我们就积极给予技术支持。在2012年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节目评选活动中,我校制作的校园电视节目喜获银奖。正是这种全方位参与,使得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全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布道者

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成功,既需要一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熟练应用的教师队伍,更需要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前者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后者决定了信息化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如果没有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基础,网络教学便是无从登门的空中楼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自然应该成为当之无愧的布道者。不论是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还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培训,更重要的是引领;不仅注重于具体操作、具体内容的学习,更着眼于科学方法的获得。在这方面我校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并承担了山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取得很大成效并获得结题成果一等奖。

四、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整合的参与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离开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不论是多媒体时代还是网络化时代,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方面,信息技术教师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信息技术教师便成了重要的参与者。参与之一表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为解决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我校先后购进K12资源库、清华同方素材库等大量的资源库和精品课件库供教师学习使用,然而这种模式化、封闭型的课件,不适用于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开发适合学校教育特点的积件资源就成了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学科整合的一项重要而必然的工作。我们成立了由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开发积累了涵盖各学科的3 000多个积件,初步满足了教学需要。参与之二表现在整合教学的技术保障上,任何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时,从课件制作到课堂应用,都会有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全程陪护到扶上马走一程,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不二人选。正是有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几年来,我校有1个优秀课件获得全国级奖励,省级及地市级优秀课件及课程资源数不胜数。多位教师执教的电教优质课在全省获奖。各学科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10多人次。

五、结束语

上一篇:学校标准化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学校现场会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