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20:19:46

学校文化论文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般来说,师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少数民族社区民众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既然都是文化的主体,而且都是人,人与人理应平等,两类主体理应平等对话、民主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在文化教育交流、学习过程中只是两类主体承担的角色不同而已。如有学者所说,“跨文化教育中把每个民族的每个人都作为价值的主体,不仅含有师生之间作为一般教育学所讨论的人的意义,而且还包括不同文化的存在价值意义。”文化主体之间需要交流和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强调交往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一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瑶山瑶族家长基本都没有到过学校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瑶族家长甚至不敢接近学校、害怕遇见老师,对老师、学校是回避和消极的,瑶族普遍认为“不怕没文化,就怕手脚差”,瑶族群体中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瑶族逐渐改变了传统认识,慢慢开始接触老师,有的家长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有的家长会到学校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多数家长愿意参加在学校举行的扫盲教育和家长会等等。瑶族村寨与当地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身份的人员进行沟通,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中瑶族慢慢有了对学校、老师、校长、教材、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改变了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行为选择。从瑶山及其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没有文化主体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就没有文化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就相互隔离和封闭。因此,学校文化的主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之间应该建立起真正的相互平等、互相交往、互相学习的良性沟通、交流、理解机制,才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上追求发展,实现共赢

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是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因为文化必须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发展,没有交流,文化就没有生命力,也就难以延续下去。不追求发展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与其他文化合作,不吸取其他文化基因的精华,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文化得不到持续的发展。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张力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文化需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水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时展形势,在与学校文化的交流中逐步调整、充实、壮大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魅力。也就是在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双向适应、双向滋养中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目标。有专家认为,“学校在通过主流文化形成学生的共享文化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文化也是整个国家文化构成的事实。”在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向适应、双向滋养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促使学校教育、人、自然、区域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主流是追求合和、共生、共谐、共赢过程。

三、内容上取长补短,双向滋养

一方面学校文化要切合实际,就需要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使自身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养分”,如地方性知识的融入、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就是学校文化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吸收“养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趋势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需要主动面对这种文化交融的形势,适应学校文化,并积极吸收学校文化的精髓,使自身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例如,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瑶山民族小学都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瑶山竞技陀螺》、《荔波本土歌曲》、《可爱的荔波》等;因地制宜开设了陀螺训练特色课,在全校体育课中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行推广;将民族艺术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习得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墙中设置地方文化(尤其是瑶族文化)专栏;在校园里建立瑶族民族文化陈列室;在校园建设中注意融入民族元素。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丰富和促进了瑶山教育的发展,另外,学校教育的持续影响也促进了瑶山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丰富了瑶山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内容上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形成双向滋养的关系。

四、形式上交流对话,达成理解

少数民族地区在建立学校之初,普遍遇到的尴尬就是学校与当地社区基本没有往来,学校就像“孤岛”,学校不为当地民众所认识和接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发展过程中,在各种交流对话中,学校才逐步为当地民众所认可,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学校方面在接触和交流中逐步地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特点。这一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只有建立有效的对话交流机制,才能形成理解和共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越来越需要相互理解。善解人意使人赏心悦目,减少不快与误解。理解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化解人与人之间隔阂、误解、矛盾甚至仇恨的桥梁。有了理解,人们就会生活在道德伦理、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里。没有理解,人世间将会出现许多遗憾和不和谐。因而理解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世界的发展潮流。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如何有效达成理解,怎样构建长效理解教育机制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可以是直接对话如家长会、专题座谈会,双方友好沟通、交流以实现相互适应和滋养;也可以是潜在的相互影响,如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的展示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可以使双方相互了解、认识,进而达到相互适应和双向滋养。

五、结语

总之,文化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是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内在生命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理应定位于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增强学校自身的生命活力,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与进步。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不应该是单向的谁适应谁或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需要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的实现,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并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3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3)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还要实行分层管理,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和自治权。

(4)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因此,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摘要: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而是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渗透。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3]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德育课程,要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会让大学这座桥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应该仅仅采取规劝措施,要让学生多多听取法制报告,这样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一个口号。讲文明,讲诚信,不光光是让人遵守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小事不注意,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瑕疵,那么以后出现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界限,如果是那样,就会毁了学生的一生,也就会像网络网络上那些曝光的高级犯罪分子那样,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规范不仅仅是给犯法的人制定的,也是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以威慑的效果。

(四)网络教育,不要让网络毁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每天痴迷网络,而且现在也有人在利用网络言论自由,来误导学生的视线,蒙蔽学生的眼睛。与此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报道一些正面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所以说利用网络教育,对于十分热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使校园网的论坛洁净起来,不要让那些存在诟病,诬陷,诽谤等思想的文章或言论在网络中传播,于此同时,还要注意多多让学生走进网络正能量中来。让通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让学生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对这些事件有个正面的认识,让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方面交给自己,老师,家长,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探索

在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中,都有着不断的创新探索,这点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科目,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结业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大环境的熏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而这些教育措施,都是需要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这精心筹划的。并且这门功课也需要广大的外援力量来支撑局面。所以在所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还需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各类人事都可以尽一份心力,共同研究出更加完美的德育教育方案。在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切实的联系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进行教条主义,不要归一化学生的思想,因为那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令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德育方面产生反感,甚至会走向道德的对立面,直至触犯法律的界限。

三、结束语

在当下的大学文化视野下,我们应当让学生感同深受的去接受正面的信息,去在大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们要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向学生,向社会,向家长以及想我们自己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学生的人生关键期,尤其是寄宿在学校的学生,他们是这个阶段孩子殊的群体,处于“心理断乳期”,心智与人格都尚不够健全、缺乏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在进入寝室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学校适应问题,尤其是在生活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适应问题,在农村寄宿学校中的学生此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校园文化适应与否,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类型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的职责,也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寄宿校园文化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从适应的角度剖析学生的学校文化适应,包括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一)积极适应

所谓积极适应是指,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依据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积极适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寄宿制学校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让每一个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都能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消极适应

所谓消极适应是指,学生无法自身环境的变化或是适应程度相对消极。消极适应包括两种状态:一是适应不足,即学生始终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过程及结果;二是适应过度,即个体丧失主体性,毫无主见地全盘接受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结果。无论是适应不足还是适应过度,都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寄宿制学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学生的积极适应能力,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其“未来”。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使个体在不适应中保持积极进取的过程与状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是一种宝贵的人格,更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生活状态。“教是为了不教”,成功的教育应使师生双方都处于积极适应的状态,学生建构自己的主体性,教师建构自己的主导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向积极的适应。

三、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对策

(一)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圣地,也是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场所,为提高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丰富其课外活动,为其营造一个温馨、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至关重要。良好温馨的校园文化与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寄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校的建设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高尚情操的形成,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对于学生文化的养成适应更为关键。

(二)重视生活教师队伍建设

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极其重视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岗位训练,提升寄宿制学校教师职业素养。要想有效提高寄宿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大势所趋。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学生家长的角色,充分地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快乐、积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是寄宿制学生积极适应校园文化生活的关键所在。因此,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在配备专业教师的同时,更应不断地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专业素质。给予生活教师与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享受同等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发挥生活教师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中积极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增强学生的自我适应意识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帮助与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使自己在寄宿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主动状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积极应对寄宿生活的不断变化,勇于迎接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者。自我适应的重要部分是主动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感,提供同伴的情感支撑,弱化生活与学习中不安与焦躁的消极情绪。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是一种压力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和相伴随的缺乏社会支持使得儿童在面临其他生活压力时更加脆弱。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寄宿生活中,积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更能在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密切关联的问题。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适应的策略等内容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农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学校教育以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社会其他方面发生联系,保证对一代代人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产生了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体系,因此,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区域文化水平的地方。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地处中央苏区所在地的学校,可以全面提升中央苏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觉悟与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加强中央苏区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这不仅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责任感,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创新

中央苏区文化是一个多样性的精神体系,在学校教育中不但可以编撰教材进课堂,参入课外活动加以应用,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进现场,与新媒体结合等进行传承与创新。这正如鱼和水的结合,学校通过应用中央苏区文化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升华的目的,同时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运用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2.1编撰校本教材———让中央苏区文化走进课堂让中央苏区文化走进课堂。学校组织中央苏区文化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整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遵循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传承创新的编著原则,出版高质量的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校本教材,以书面教材的形式记载中央苏区的文化,传递苏区精神。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扎实推进中央苏区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让每一位在校学生系统深刻地接受苏区精神教育。中央苏区文化教材内容可划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央苏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脉络,阐述中央苏区文化各项事业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以中央苏区文化的精髓———苏区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央苏区精神的内涵价值以及对苏区振兴发展的现实意义开展论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央苏区文化及苏区精神。课程主要以必修、选修以及辅助实践形式进行中央苏区文化内容的教育,必修形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老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讨论。选修部分在我们学生选修课程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去选择。选修形式是在规定的选修时间内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一起进行中央苏区文化的深入探讨,学生提出自己的迷惑,老师根据问题回答后由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答案。辅助的讨论形式体现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感兴趣部分的中央苏区文化内容课件进行交流。课程考核的方式最终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对必修部分学习,以论文来总结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中更新的认识。最终,用必修形式通过老师带领使中央苏区文化确保深入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用选修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央苏区文化的更深更透彻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后,通过讨论的形式发展学生思考能力及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论文的内容体现学生对于中央苏区文化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升华。编撰以中央苏区文化资源为基础,以苏区精神为核心,以振兴苏区为目的,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以人人应学,人人需学,人人必学为目标,实现中央苏区文化对学生的全面普及。

2.2组织校园课外活动———让中央苏区文化入脑入心围绕中央苏区文化进行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开辟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而且与大学生喜闻乐见活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思想进化。在活动中感受中央苏区文化与苏区精神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挖掘与弘扬中央苏区文化的精髓,并以合理的方式运用到行动中去。在苏区文化活动中,让同学们在锻炼身心的同时体验到苏区精神。活动同时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某高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学校模仿中央苏区时期的体育运动,开展苏区体育运动会。在开幕式上,伴着激昂的进行曲,着装红军服的队伍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以抖擞的精神率先走过主席台。同学们扬着手中的班旗,各班代表队依次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各班代表队入场后,首先进行默哀仪式,全体人员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默哀一分钟。随后献上精彩的开场表演,活力青春的广播操、刚柔并济的武术、动感十足的啦啦操,各具特色的演出展现出风华正茂的当代大学生。运动会上主要项目有“团结就是力量———八人九足”,有紧张刺激的“抢救危机———搬运伤员”、争分夺秒的“抢救行动”仿佛身在战场一般,还有“士兵突击———解救障碍赛”、“投掷手榴弹———精准掷球”、“勇敢的小红军———蛙跳接力赛”等一个个新颖富有特色的比赛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参赛选手,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欢乐声、加油声绽放在这趣横生的赛场上,现场十分热闹。通过苏区运动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再如某高校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赋为表达广大学生对团的热爱,永远跟党走,在该院团委的组织下,开展了以苏区红歌合唱比赛活动。比赛以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方式进行,活动中,该学院分团委带领团员青年重温苏区共青团的光辉历程,以合唱的方式表达对团的热爱,对青春的歌颂,对历史的追忆,增强了团员青年对团的归属感、展示了团员青年的良好风貌。整场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一个又一个方阵,一支又一支红歌,一阵又一阵掌声、欢呼,不断把比赛推向高潮。十支参赛队伍上下场队列有序,服装整齐,精神饱满,歌声嘹亮,激情昂扬。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和欢快的歌声中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2.3走进历史遗迹现场———让中央苏区文化触手可及瑞金、长汀等当年中央苏区所在地遗留下许多中央苏区文化历史遗迹,尤其是瑞金的叶坪和沙洲坝,恢复了当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的原貌[3]。学校组织广大学生,利用寒暑期社会实践时机,走进这些中央苏区遗迹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寻访革命前辈和革命烈士后代,瞻仰革命旧居旧址,参观博物纪念馆,查阅地方党史文献,聆听革命英雄事迹,收集整理红色故事,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央苏区文化,激发他们学习苏区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兴趣。同时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丰功伟绩,对学生进行党性教育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中央苏区文化遗迹现场教育,增强了学生热爱党、跟党走的决心和政治信念。现代的苏区文化景观,各地景区根据不同地形、不同布局、不同色调、不同背景、不同手段,辅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方式来烘托和表现出来的。通过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场景模式,打造身临其境的场景,其观赏性、趣味性强,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现场学习观摩的兴趣。学生走进苏区遗迹现场,参观苏区文化景观,可以抓住当前中央苏区文化“体验式旅游”的新趋势,让同学们模仿当时的情景,体验苏区文化。例如瑞金是闻名中外的苏区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有着丰富而独立的旅游资源,根据这一特殊条件,瑞金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中革军委旧址等。学生可以以体验式旅游方式走进瑞金苏区景观现场,以“当一天红军、过一天苏区生活”为主题的体验。走进苏区景观现场,学生可以用红歌比赛的形式作为活动开幕式,红歌比赛以多个班级为一个小组,形成两个小组进行比赛,比赛方式由其中一个小组唱响自己喜欢的红歌的第一句,由第二组接第一组歌曲。比赛惩罚为输的一组表演一支苏区舞曲。通过活动开幕式的红歌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了苏区知识,活跃了在场氛围,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走进苏区遗迹现场,学生身穿革命服装,手拿革命武器,将自己全身心的回归于革命时期,通过现场参加第一次苏维埃大会、观看当时的影片,体验农民翻身做主人的豪情,等等。通过走进苏区景观现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苏区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4创建校园网络环境———让中央苏区文化跨进时代高校合理创建中央苏区文化校园网络,充分转化中央苏区文化资源,用富有前瞻性的视角和体现时代性的方式,去挖掘传承中央苏区文化的精髓,并合理地运用到对在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对于丰富和创新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手段,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要以中央苏区文化引领和塑造大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唱响苏区文化主旋律,精心设计网站的形式、结构和内容,充分开发网站的复合功能,努力办好一个大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红色网站。重点组建和培养一支网站工作人员和一批大学生“网络红军”,加强网站的科学管理和更新维护,确保网站的“红”与“热”。要力求教育性与服务性相融合,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一致,做到既关注校园热点、学生需求,又帮助大学生破解现实困惑,不断增强网站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生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让中央苏区文化跨进新时代。创建中央苏区文化校园网络环境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校园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两种方式进行。创建中央苏区文化校园网站,分享中央苏区文化资源和运用现代科技,不断丰富学生对中央苏区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规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拍摄对中央苏区文化学习的视频并上传在学生的苏区校园网站,通过老师及其他同学对视频的观看、评论、打分评比,充分转化中央苏区文化资源,拓宽在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途径。我们还可以运用贴吧、微博、公众微信平台等网络学习形式,加强中央苏区文化的应用。网络新媒体不仅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更加开放和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线上线下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创建苏区文化网络环境,在新媒体中找到苏区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让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网络环境中成为主流。

2.5开展学科专题研究———让中央苏区文化内涵丰富升华学校可组织专家学者通过设专题立专项、报课题定项目,用新的视角来研究中央苏区文化,挖掘、分析、研究中央苏区文化的来源、特征和本质、文化政策、历史地位和作用等,不断廓清和丰富中央苏区文化内涵;揭示中央苏区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因和本质;理解和把握中央苏区文化与区域文化、世界文化的互动关系[4]。高校可以自主设置与中央苏区文化相关目录外的二级学科,把中央苏区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如有的学校在研究生中开设《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有的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进行教学和理论研究,进而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作为新兴学科来建设、把中央苏区史、苏区精神、苏区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作为特色学科来打造。对中央苏区时期党领导文化构建的理论追根溯源,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中央苏区文化,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为我们今天直面“四大考验”和化解“四大风险”提供历史启示;这些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使中央苏区文化的时代价值得到大大提升。

3结语

把中央苏区打造成为苏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模范区域,既是江西省落实国务院关于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时代价值得以实现;在师生寻访、考察、查阅、整理中内容得到丰富;在网站建设应用中传播方式得到更新,影响范围得到扩大:在专家学者研究讨论中内涵和特质得到提升。实践证明:加强中央苏区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在苏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可承担主导功能。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美国学者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则尖锐指出,个人常常只是在社会的腐化下才丢失了道德的本性。在他看来,“人类群体道德上的愚钝使纯粹无私的道德成为不可能。任何社会群体都没有足够的想像力来接受纯粹的爱的影响,也不可能说服社会群体冒险去接受纯粹的爱。”(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3.)同时,他还认为社会是一种政治,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它远远高于个人的力量。学校教育的生命意识首先必须依赖于作为制度资源的“政治”力量,然后才可能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教师原本具有同情和理解生命的可能性,但在否定生命的教育制度中,教师个人的生命情感常常被遮蔽了。教育中的生命暴力,不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情感本性,而是来自于整个教育制度对人的冷漠和拒绝。教师只是制度文化的工具,他们的教育行为,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制度意志”的延伸。在教师个人情感与制度需要的冲突中,个人的教育热情必然让位于制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和升学的需要必然成为支配教师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1.赋予校园设施硬件以生命

硬件在这里是指学校的设备设施。学校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让高尚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建筑都会“说话”,成为学校的教育之源。如学校的校门有文化感,学校的教室有育人感。在教学楼内有天井,植树种花,搭建葡萄架,增设拉近人的心理距离的半圆形条凳,摆上石板棋盘,修建数字化小道,并将名人名言融入其中,成为温馨的“敏行园”。在教室、办公室的门上张贴经过筛选、增加内容简介且放大后的图书封面,既美化了校园,又为师生提供了新书初读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师生借阅新书的欲望。学生享受轻松惬意的读书与休闲时光的同时,也受到教育的熏陶。

2.赋予校园文化软件以灵魂

软件在这里是指一所学校的管理。我认为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要确定好独具个性、特色鲜明办学理念。用理念指导学校办学,用理念做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空间。我校就确定了“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享受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核心价值观,“为人的成长奠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一种感恩和创新的朴素情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恩前人、报效当今的情怀激发而生,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又是师生不断创新的基础,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一种独到视角下的苦乐观。享受教育的“享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超越职业感和任务感而共同形成的工作学习的愉悦,让师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体会一种快乐和愉悦,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满足。三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修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教育活动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与学超越了功利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着崇高的人生境界。

3.赋予学校潜件以活力

潜件,本是计算机专业语言。在这里借用潜件的本义引申为通过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创建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这里的潜件,就是打造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特别是布心小学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追求个性化办学,进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要想达到个性化需要艰苦的历程,更需要拥有学校特色。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应把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教师要运用教育博客,拓宽教育沟通渠道;要强化管理信息功能,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组织之中。它的存在,远胜于有形的规范。师生的行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规范下来,只有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在制度鞭长莫及的地方,价值观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促管理机制创新

1.管理任务职能化

学校根据管理的职能重新整合管理机构,变成教育创新中心、教研指导中心、质量监控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六大中心主任采取竞聘上岗,中心成员则由主任聘选。各中心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形成了一支精诚团结、友好合作的领导团队。

2.管理重心扁平化

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大部分事情应由下面的中层和教师完成。管理权力要下放,让教师做事有积极性。一是年级教研组长是管理的重要组织。由年级组长开展学校的各项活动,整合各种资源。二是实行岗位责任小循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实行基本合格线。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中,重视合格率、增长率和优秀率。要做到所有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校长把管理的中心下移以后,事情做得更好了,工作也更有效率了。

3.教师发展个性化

这就是以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形象,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学校最硬的软件。一是成立校级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帮助教师总结成果,召开以教师名命名的研讨会。通过抓好教科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提出教师发展计划,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4.家校合作常态化

一是建立小学家长委员会。家长以竞选的方式成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校级的家长委员会还成立了课程参与、监督管理、义工活动、联络宣传等4个小组,发挥着促进、监督、参与和桥梁的作用。二是成立家长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更大。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才,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家长。作为学校,为家长提供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是管理者始终不变的目标。学校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如《布心小学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等。我校积极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包括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长、老师,有家长代表,还有社会的家庭教育志愿者,如派出所民警、交警大队的警官、退休的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等。三是依托网络,创新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学校搭建“布小心苑”网站———基于网络的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在家长学校的举办形式多为面授讲座形式为主,面授的优势是普及面广,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学期集体的面授只能是一两次;因为时间有限,内容相对局限,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共性的问题,很难顾及到对一些特殊学生、特殊问题的辅导。针对这种情形,布心小学以信息化特色为依托,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将家长学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建立了“布小心苑”网站,整合优秀教育资源,突破时空交流界限,为学生家长打造家庭教育指导的平台。向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提高自身和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留言本和论坛社区与家长、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解答一些困惑;并带动广大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目前“布小心苑”网站点击率已超过840多万次,针对性地编写了深圳市唯一的小学心理课教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最大管理是思想的管理;马卡连柯也说过,教育的最高管理是使命管理;前北大校长傅斯年告诉人们,没有理想不要当校长。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话语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尤其是一名校长,如何把管理这本经念好,以发挥学校教育效能的最大值,实现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双赢的局面,是目前需要考虑的大问题。只有不断地探究、创新和深入交流,才能使学校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致力的教育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一)开发乡土教材所谓乡土教材,是指由民族地方具有一定民间文化专长和社会影响力的人组成编写教材领导小组,在具体分析本地区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之基础上,针对当地特定的学生群体,在国家教育目标指导下编制和实施的教材体系。乡土教材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将乡土教材引入学校课程,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苗族调查组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苗族语言文字的干部,用苗族文字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族民间文字资料。改革开放后,贵州苗族地区的苗族干部和苗族文化工作者为了普及苗族文化,用苗族文字进行书面创作,编写整理了许多苗族书籍和教材。其中苗族书籍有《张秀梅之歌》、《苗族酒歌》、《苗族古歌古词》、《开亲歌》、《噶百福歌》、《情歌》、《生命知识》、《植物栽培》、《理词》、《豆纽》、《十路酒歌》、《十二路苗族大歌》、《神词》、《施秉民族文学集》、《苗族理歌理词》等。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公开出版的黔东苗文教材和工具书累计12种481,000册,其中《六年制苗汉双语文教学课本》l~7册,苗语《语文》l~3册,《数学》l~2册,《自然》l册,计30万册,黔东苗文扫盲课本2种,《苗文学习》l~4册,累计印发154,000册,《苗汉词典》、《汉苗词典》、《苗语俗语小词典》、《苗语语法》、《黔东苗语基础知识》等工具书共计27,000册。此外,黔东南各县(市)也自编自印了许多乡土教材,如凯里市自印自编的《小学苗文课本》、《苗语语音》、《苗汉词汇》,台江县自印自编的《生词生字苗汉对译教学参考书》,施秉县自印自编的《苗语课本》、《六年制小学苗汉语文课本》(第一、二册)、《读苗文》、《苗文助读》、《苗文课本》等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苗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进苗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苗族文化主体的自觉生成。

(二)引进民间艺人进课堂民间艺人进课堂,就是将苗族民间熟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民间艺人邀请到学校,对学校中的苗族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传授和讲解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让苗族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大脑,真正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例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唱苗歌、跳苗舞、学苗绣等,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校。[4]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可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学习和领会苗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机会,增强苗族青少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苗族地区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苗族村寨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形成民间艺人与学校教育互动的局面,共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对策

我国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脱离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当担当起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来看,除了一部分民族类院校有民俗学理论教学外,几乎所有中小学课程均未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这是导致我国苗族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生活视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在我国苗族地区,要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必须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苗族文化主体中的主导性作用。

(一)利用校本课程培养苗族文化主体

教育人类学认为,学校课程是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被列入课程的文化就有可能被传承和发展,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由某类学校或某级学校的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根据国家指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校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不同时期的中小学教材都是由国家或省市区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意识。课程内容疏离学生实际、实用性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迎合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编写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性文章。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由于采编人员缺乏相关的民族文化基础知识,他们往往把各种民族文化张冠李戴,混为一谈,抹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应有的特色。更有甚者,为了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故意加入一些非本民族的神秘文化事项,从而贬低了民族文化的特征。我国苗族地区校本课程的编写要以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将内容的选取范围适当扩展到其他民族的语言、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等,凸显课程内容的民族特色。我国苗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丧葬文化、婚姻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心理特质和等,是苗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例如台江县的《苗族古歌》、《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等六个项目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正是我们研发课本教材的蓝本。从2003年起,黔东南地区教育部门还逐步完善了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大、中(职校)、小学教育网络,列为学生素质教育考察内容,让民族文化不“断层”。《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丛书之一,已于2005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教师作为实施教育任务的主体,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和执行者。在开发校本过程中,教师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是其重要环节。我国苗族地区的校本研发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各类教材应明确显示文化的多元性;第二,消除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第三,承认并允许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改变用社会主流文化的标准判断非主流文化的传统。第四,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隐性课程是那种教师不一定教而所有学生却都在学的课程,包括对不同种族、民族、性别、、文化的容忍与并存的理解。这种课程被称为“不教之课”。因此,我国苗族地区的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当地苗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针对当地苗族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等,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把具有苗族鲜明特色的各种传统文化有体系地、恰当地渗透到教材中去,突出校本课程的民族性特点,剔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偏见和歧视,在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中反映苗族的文化内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苗族民歌、苗鼓、芦笙舞等融入到音乐课程中;将苗族服饰、芦笙制品、苗族图案、刺绣图案、民间工艺品等的制作编入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在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苗族历史、社会风俗、等相关内容;可以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传苗族的丧葬习俗和婚礼文化,有意识地渗透苗族的孝道观念、民族团结精神以及重情感厚礼仪的传统美德;可以在教科书中设计专门的“民族传统文化”章节,便于将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如舞蹈、音乐、节日、诗歌等集中起来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置有关苗族传统文化的专门课外辅助课程。例如贵州省台江县从2003年起,每所小学都在五、六年级增设民族歌舞等课程,着重抓好反排木鼓舞的学习和推广工作,让苗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将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不仅丰富课程内容,满足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加强苗族地区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校本课程培养苗族文化主体,对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利用双语教学培养苗族文化主体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储存、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是民族的传承密码,它承载着文化的命脉,保证民族文化代代相传。母语是一个人最先听到和最先学到的语言,一个人从小到大都离不开母语,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有着特殊的感情。斯大林曾经指出:“为什么要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呢?这是因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极大的进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功能,人们学习和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继承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因地制宜地搞好民族语文教学是正确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具体体现。”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苗族语文的试行推广和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贵州省1981开始恢复推行苗族、布依族、侗族的文字,于1984至1985年达到高潮时期,1986年伊始上述少数民族文字的推广和使用便出现衰微之势。因此,要搞好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首先应当在汉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对苗族语言文字的宣传和教育,切实地贯彻苗汉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苗族文化主体的形成。

(三)利用学校教育宣传手段拓展苗族文化主体

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宣扬苗族传统文化,引起公众和媒体对苗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可以激发苗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唤醒苗族文化主体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苗族人民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因此,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宣传苗族文化,是我国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让校园文化体现苗族文化特色。我们既可以在图书馆、教室、会议室、餐厅等的装饰上体现苗族传统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在学校形象标识体系如校标、校徽、校旗、校训、校内指示牌、教职工名片、学生校服、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等方面凸显苗族传统文化的个性。营造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其二,让教学活动体现苗族文化内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间歇时间,让学生讲述有关家乡的风俗习惯,表演地方性民族歌舞,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苗族传统文化,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苗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拓展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范围。其三,利用学校教育创造推广和使用苗族语言文字的人文环境。要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必须大力推广和使用苗族语言文字。因此,在我国苗族地区,学校要积极鼓励苗族文字创作,用苗族文字书写各种资料书籍,做好苗族地区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各种读物和工具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开展苗族语文广播,使苗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主体都是当地人民群众,要有效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培养苗族文化主体是关键。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分级、分期、分批地对从事苗族文化宣传和教育的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苗族文化教育主体的素质,不断壮大苗族文化教育队伍的数量,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苗族文化工作队伍,大量储备苗族文化主体后备人才,这对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以人性假设为价值前提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过程是管理者通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目标,在各个方面规导与教化着未成年的人。学校管理应成为一种强调人性中的应然层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具有复杂性、情感性、潜在性等特点,学校管理活动应实施符合人性的、激发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教育工作者对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这要求学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则的同时,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为基础,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尽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背后的伦理价值选择来考察,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行为的背后离不开深层的伦理和价值的选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学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即可能存在双方平衡的支点,也可能会包含着尖锐的价值冲突。学校决策的依据、学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的确定都离不开价值的选择。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择,体现价值冲突中的“合理”与“善”,要彰显学校管理中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目标,以价值观、伦理准则和规范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指导,解决管理过程中不同价值选择之间的冲突,使其符合评价主体的伦理道德取向、伦理追求,从而使学校管理活动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促进学校管理活动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伦理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它与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有关。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民族文化会影响管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使其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学校伦理管理中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念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国民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礼,中华民族文化根扎于人们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学校管理,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管理文化底蕴,实现适合中国文化的学校伦理管理。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在中国的伦理文化形态中,以重伦理、倡道德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追求,贯穿从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教育中,始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质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回答的是人类自身以及人与宇宙万物的相处之道和终极关怀如何解决的问题,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圆融无间整体互动的和谐理念。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根据这种强调和谐与统一的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中国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张立文则开创“和合学”,并认为和合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和”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中”是阴阳和合的结合点,是宇宙万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转化的必经途径和孕育万物的能量来源,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点。人道治理必须知中、守中、体中、执中、用中,从而建中立极,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气能量,才会实现人内在的心身和谐和外在的天人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万物、人间万世的宇宙真理。世间万物包含着差别、矛盾和冲突,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内部之间排斥、对抗等方向,却不能表达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状态,即多样性的统一、有机的联系和秩序。“和”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内涵各种成分升降相荡的能动性和生命力。“中道和合”是“中”与“和”体现在认识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的方法论。“中道和合”即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它强调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冲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中道和合”揭示“中道”之和首先要用在修身做人上。“中道”是仁智双修,是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大道。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无论是修身做人,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管理过程都是修道的过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伦的过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内养与外用不二;其次,世间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状态下完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唯有执中才是成事正道,是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分歧,把握管理过程的适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举、严宽相济中获得和谐。最后,孔子强调“时而中”,“中”不是空间位置,而是一种状态。它是动态的,即能够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遵循“中道”原则。宇宙万物,千变万化。在管理中做到“从容中道”即娴熟地驾驭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道”,体现出“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洒脱与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

三、启示:从“中道和合”看学校管理的伦理准则

《论语•子罕》中有“扣其两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两端”关系非两级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在变化中保持两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管理中体现出一种由“中和”而产生的合力,使两级复归于“中”。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两端”状态,以期达到平衡状态有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寻求学校管理的内在管理哲学为要义,故选取体现学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伦理性的四个方面:“正己正人”、“义与利”、“天与人”以及“乾与坤”进行阐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体现。

(一)正己正人

中国文化强调“性之德”乃“合内外之道”。“正己正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人与己”不可分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过程。这种以“内修”推动“外治”,由“内圣”达到“外王”。通过“修己”达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逻辑起点。《大学》提出“三纲领”把“内圣外王”具体化。“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发扬德性;“亲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众;“止于至善”即达到仁的至高境界。“正己”与“正人”就是强调通过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树立,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并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安稳和谐的状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加强自我心性的修养与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与表率作用带动影响学校成员,把“修身”视作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务和主轴内容。

(二)义利之辩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对无形的人的精神层面有着无限的热情。他们都重视心性之学,其立教弘法的宗旨,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把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定位于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于“道”,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为人道治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境界”同“功利”的区别,在于德性升华与欲望满足这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分野。儒家认为境界与功利、“以政为德”的管理价值观与管理成效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对功利的关注,不在个人利害得失之计较考量,而在万民之忧乐、国家天下之安危的萦怀牵挂,因而管理是在现实中蕴含着理想,在功利中体现着境界。学校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是以取得最大化的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有效活动与动态过程的总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功利与人文的权衡与把握这一伦理原则,存在并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上。管理境界即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体现了管理者对管理本质、发展规律的把握,并反映在管理方法中。“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与亲民实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学之道,即圣人之道。正所谓大道至简,“至善”是学校管理者修己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实行人文管理的极致体现。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功利与人文的关系时,应当从“至善”的层面着手,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体现人文色彩,挖掘师生的内在潜质,实现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使学校管理在取得办学效益中体现着“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三)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先哲对人的认识,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运用“精气”或“元气”理论,去探索人类生命的起源或构成,是从生命宇宙发生学意义上去说明人与万物的关系,揭示人类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因而,中国文化的重人,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重人。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出发,古人认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们的愿望反映了自然法则运行的趋向,是天意所归。但是,人类不能也无权排斥、宰制、征服万物,应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文化强调通过赞化育、参天地,实现“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观念运用于管理实践主要把握:“天地之性人为贵”,确立与保障人的主体性、人的独立价值与尊严,人道治理和天道运行相和谐,与自然相和谐。学校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为了实现教育精神和人文价值,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性中的应然层面,满足人对个性、尊严、潜能的发挥的需求,全方位、深层次地实行合乎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实质是重视人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开发个体的智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建设中得以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也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观念。其次,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管理活动必然与相关的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如自然、社会、政治、法律等,组成“管理—环境”的互相作用与制约的动态系统。学校环境影响学校管理功能或程序,进而影响学校管理功效的发挥。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自觉认识与把握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动及其发展趋势,沟通协调外部社会教育资源、家长等,协同搞好教育。

(四)乾坤相合

“乾”与“坤”,入于“八卦”之中,列为《周易》之首,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与概念之一。一般代表天地,阴阳。万物存在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宇宙间生生不已的阳刚之气。这就是“天道”,也是太极阴阳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之道。《周易》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构成,阴阳相合,互动互补,相反相成。因此,自然界万物和谐发展的本质是阴阳和谐。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内外结合、主客兼顾、进退有度、张弛与时、管理与伦理、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都在乾坤之列。《杂卦》开篇道:“乾刚坤柔”。刚柔构成乾坤的基本内容。乾坤相合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刚柔相济”。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为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刚”体现在制度方面。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保持学风刚性严谨以及制度的明确性与可遵守性。此外,还要注重学校环境和整体设施的氛围,扩大并延续学术氛围,在对学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持其审慎严谨的治学态度。“柔”体现在管理层面上,凸显育人的管理内涵和人性化管理的韧力。柔性管理不是软弱的管理方式,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一名学生利益诉求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融进管理体系中,实现他律自律的结合,从而保障优质的管理效果。任何单一的方式都不足以为当代的通识教育提供完整的服务。这就要求学校在实施时充会结合校内的实际情况,在权力与非权力之间,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制定制度规范和文化约束机制,寻找能同时体现柔性管理,又实现本校特色的运作模式。通过张驰有度的管理方式,形成平衡及理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超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宇宙万物系统是和谐稳定的整体,化解各种矛盾,以求互利共存。由于万物的特性,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不断变化,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要与时代条件及人事相匹配。中国管理文化正面临着中西文化冲突和中国现代化的挑战。《易•系辞》曰:“天下同归而疏途,一致而百虑。”其所概括的这一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为我们思考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变异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和合”的和合学,实现管理的古今相合,正是对其挑战的回应和化解之道。中国管理文化的古今相合首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超越。即如何求自我转折与自我充实,通过自我反思和慎重的哲学探索,使传统文化达到现代化意义,确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意识,就是自觉对传统文化特质进行反思,还原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比如在思维方式上,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多半是被动保守的姿态,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在哲学内容上,传统文化语言更多具有艺术成分,高层次方法论分析不足,对其内容的理解多靠体悟与感知等,这些传统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同样存在。因此,无法将其原封不动地引入现代管理实践。中国管理文化要突破传统文化的思想框架,超越传统文化本身存在的内在难题,经由批判进而实现创造的发展。其次,中国管理文化的面临着中西文化冲突与现代化的挑战,对其挑战的回应在于中西文化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既不是“中体西用”,也不是“西体中用”的文化倾向。汤一介先生认为,对历史上及现实存在的哲学问题不应该只是“照着”中国传统哲学讲,而应该是“接着”中国传统哲学,甚至“接着”西方哲学讲。“接着讲”实质就是摒弃“文化复古”、“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实现“中西互为体用”的文化交融创新,立足各自传统管理文化中的现代价值,结合新世纪新经济时代的特点,在肯定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创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体现的是“中西互为体用”的文化的交融创新,即双方都要从表面的机械的认知和评测,转向对彼此文化内在的有机整体的系统体认和把握,从简单的急功近利的模仿,转向对彼此文化精神实质的心领神会,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汇通与交融。西方文化需要一个“转识成智”,由技入道或由术悟道的境界提升,即对中国智慧的吸收,中国文化也要有一个“法无定法”的观念认同,即借鉴利用西方管理制度、技术和方法。将西方管理理论所强调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程序的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数量化等科学管理、工具理性的管物之术,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管人之道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地位,在管理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方管理理念的趋同,促进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六面体模型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由低期待、单面向的学校文化向高期待、多面向的学校文化转型,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笔者借在北京市东城区长期调研的机会,实地走访了23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学生75人,在充分理解东城区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推进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实践基础上,将基层教委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人与理念、结构与方法、材料与目标的三对要素分析,整合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并以东城区的具体举措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拥有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文化品牌和优质学校品牌。通过构建学校主流价值观,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城区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学区化管理使硬件、软件、课程等资源达到共享和深度开发,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培养健全人格、品性的广阔天地。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教育综合评价”“名师工程”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理念正在向全国辐射。

上一篇:思政课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精神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