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6:20:18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2+1 毕业设计 教学设计 专科 学前教育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它是采用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通常,仅对大专以上学校要求在毕业前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毕业设计,但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更有本质差别,毕业设计不能等同毕业论文。另外,学前教育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专科层次学前教师培养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有有本质的差别,如何能制定一套比较符合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一直是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的内容之一。

一、传统的专科层次毕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专科层次的毕业设计,所显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专业盲目效仿本科

以往专科毕业设计以及课程设置都盲目效仿本科教育,忽略了本科与专科生源基础、培养目标和学制的的差别。

本科教学培养的是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而专科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一般学校的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采用本科内容,毕业设计几乎都是撰写论文。专科学生研究能力较弱,缺乏对该领域及学科发展的研究能力,但对课堂教学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能力与本科生相差无几,另外,由于专科培养的目标所至,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的驾驭能力也优于本科层次学生。

2、学生理论研究能力较弱

专科层次学生与本科层次学生在入学时,其文化素养的差别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专、本科的培养目标不同,本科培养的是学科理论扎实,知识机构合理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倾向理论课程。而专科培养的是具有实际应用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课程设置倾向实践课程。学制的不同,又加重了专、本科的这种分化。最终的结果,造成了本科层次学生理论全面而技能弱,专科层次学生技能全面而理论研究弱。

3、指导教师的单一和片面

由于培养目标和学制的原因,专科院校的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最终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放到次要地位。这种长期的技能模式教学也影响了专业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能力。另外,校内教师对学前教育教研了解相对幼儿园教师要晚,课堂教学所传授的教学法相对滞后。

二、2+1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传统的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是2.5+0.5的学制,即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在校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是以论文撰写为主,,毕业设计过程难与岗位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依靠网络资源找来找去,拼贴而成的“杂文”,其抄袭的成分很大,不能检验学生学科的研究能力。2+1模式是两年在校学习,一年校外岗位实训,与传统学制分配相比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这种模式下不是单纯的压缩课堂教学课时,而是在原有的理论和基础课的教学基础上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实践过程中,去消化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在2+1学制基础上,依托实践教学所奠定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主要是论文撰写的模式和调整。

1、 2+1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内容改革

由于学前教育面对的主体是学前儿童,幼儿教师活动场所主要是在教室,所参与的教学都以活动为主,游戏成为课堂活动主要的载体,传统的论文撰写不切合实际。对此,我们把毕业设计内容确定以教学设计为主,一是,教学设计与学生岗位实习紧密相连。另外,教学设计更能反映学生从业能力。设计一堂好课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切入点,也是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的有力手段,是对学生即将走入学前教育领域、独立完成学前教育以及班级管理的综合检验。

2、 2+1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形式改革

毕业教学设计材料包括开题报告、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录像、辅助教学课件、指导教师指导评语、毕业设计答辩记录、成绩单等。

指导教师采用双轨制指导,指导教师包括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共同组成,由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期(开题)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负则学生毕业教学设计的的后期指导,包括指导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课件制作、录像课等。毕业教学设计必须是在顶岗实习期间,实地完成,录像课为带生实录。

3、 2+1模式下毕业设计的考核办法改革

毕业设计的评价采用3方评价制,首先由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给出指导评价,分值占学生毕业设计总分值的30%;其次,是由校内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评价,分值占学生毕业设计总分值的30%;最后,由专业答辩教师组阅读教学设计方案、观摩录像课并提出问题,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给出学生毕业设计答辩评价,分值占学生毕业设计总分值的40%。3方评价分值相加,满分为百分,最终折算成五级记分制计入档案,优(90-100分), 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59分以下),此成绩也是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

三、改革后的学生毕业设计效果

从毕业设计改革后两年的实际来看,效果明显,不论学生教学设计的完成过程还有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都是在积极和主动的心态下进行的,体现了极强的可操作性。具体有以下几点改变。

1、确定教学设计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选题上有的放矢,不再为毕业设计内容煞费苦心。命题贴近学生岗位实习经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选择空间变大,可操纵的选题能激发学生对所选题目研究的兴趣,调动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知识储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毕业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

2、学生能依据学前教育原理及规律,利用多种教学因素及手段,对课程设计过程操作起来更切实可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会自觉与不自觉的进入教研层面,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完全摆脱了网络抄袭的尴尬局面,教师指导也变得轻松而实际。

3、指导教师不再是以单一的校内学科教学教师承担,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介入,使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有机的整合,双方指导更全面和具体,学生的毕业教学设计起点在课堂,终点在教研。学生的毕业教学设计最终完成要提供开题报告、完整的教案、对应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反思等,信息量大,能客观的反应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认知和课堂教学驾驭的能力。教师指导起来也得心应手。

4、学生毕业教学设计的评价体系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校内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幼儿园一线教师对学生教学设计的评价,更客观。其评价语言也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及答辩组教师评价的参考,虽然其评价所占比重30%,但对学生毕业教学设计的最终成绩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三方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生毕业教学设计的最终评价更全面、客观。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另一方面,国家对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针对幼教的“国培计划”以及各省区的培训项目层出不穷,培训了一大批幼儿园师资。然而,也出现了“培训专业户”,他们甚至把参加培训都已经看作了“负担”,培训的效果也难以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求。

以上事实说明,如何有效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师资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幼儿园师资的专业培养和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结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入职的幼儿园教师至少是富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组织保教活动(包括游戏);具备幼儿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护理技能;善于总结和反思,并有进取心。作为家长,他们需要的是爱护幼儿,能和幼儿打成一片,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及时和家长沟通解决;能够教会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礼仪);能够培养幼儿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教会幼儿一些文体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文体技能;教会幼儿一定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备小学之需。笔者认为,应将学前教育的专业需求、培养目标和幼儿园以及家长的需求有机结合,立足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幼儿园师资力量。

二、幼儿园师资从哪里来

幼儿园的师资来源涉及师资的培养主体和培养层次两个层面。事实上,我国幼儿园师资的正规来源主要是幼师、幼专及师范大学(学院)所相应培养的中专、专科及本科层次的幼儿园师资。2012年以前,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师范生毕业即可拿到相应的资格证,2012年起,部分省区(浙江、湖北、上海、河北、广西、海南)开始了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改革,需统一考试(笔试、面试)合格后才能获得资格证(非师范类毕业生也可报考)。

但是,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幼儿园师资培养工作力不从心,具备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学校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今,按照各地教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者“原则上具有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如广西)。河北则放宽到中等幼儿师范毕业学历,而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则应具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上海等发达地区的报考条件已经是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要具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然而现实是,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中职中专学校也承担了幼儿师资的培养任务,甚至一些从来没有教师培养经历,缺乏相应师资和学科基础的中职学校也以各种联合办学名义具体实施培养工作,难以保证培养质量,而且他们大多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笔者建议遵循质量优先、适度发展的原则。在发达地区,以本科师范院校为主,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师资;在中等发达地区,严格控制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规模,鼓励采取“3+2”的模式(中师+专科),向以专科及其以上师范院校培养为主过渡;在欠发达地区,扩大原中(幼)师的办学规模,大力推进“3+2”培养模式,开展“3+4”模式探索(即在中师3年,择优进入本科4年)。同时,进一步提高非师范专业人员的准入条件。

三、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基于当前非公立幼儿园占绝大多数的现状,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稳定对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众所周知,非公幼儿园的教师流动性远远大于公立幼儿园。事实上,一些公立幼儿园也同样有不少外聘保教人员。这些“非编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虽然在有的地方也通过各种措施基本保持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如何确保这些非编人员的稳定,提高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是园长们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目前,给他们入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培训机会也难以落到非公办幼儿园身上,这就使得占极少数的公立园的少数骨干教师成为培训的常客,非公园的教师则成为培训的“看客”。因此,笔者建议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向非公幼儿园倾斜,采取包括购买服务的途径加大非公园的“公立”性质,继续加大对非公园的投入,努力提高非编保教人员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大非公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得非编人员也能享受改革成果。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2012年2月召开的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工作会议上,通过以项目促改革,我国学前教育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国幼儿园增加1.6万所,在园幼儿增加400多万人。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足,尤其在舞蹈、音乐、美术、英语、管理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缺口较大。因此,我们成都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系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景,培养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突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外,还要具备美术基础、儿童画、幼儿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及音乐舞蹈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熟练掌握又能灵活运用美术等各种技能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从而实施幼儿园的素质教育,提高幼儿园各科教育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理论学习,轻技能培养

在目前学前教育的专科层次课程中,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每周2课时的美术课学习,只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能画简单的平面形画,能做简单的手工;这显然不能适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在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及“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能够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在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教学中,我们需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比重进行改革,进一步探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美术课程的技能训练模式,才能适应本科学前教育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特点。

(二)目前各高师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美术技能课教学中,一直没有统一的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每一学期应达到的目标没有详细的评价方案,都只是按照本学校任课教师擅长和喜好的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存在着盲目、单一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本科培养上通过对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材建设缺失

就美术基础这部分内容来说,市面上的美术基础教材,内容过分强调专业理论与技巧,对于学前教育学生都太难,内容专业性太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非艺术类高考生,几乎没有美术基础或美术基础较弱,这就让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思路

(一)增加美术课的课时

一、二、三学期每周2课时的美术基础学习,四、五、六学期通过选修形式,美术基础好的学生每周4课时,其余学生每周1课时。美术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要经常进行练习,如果长时间不动笔、不动手,会“手生”,学生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大量实践联系,才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可以细分为:《美术基础》(包括平面形画、素描、色彩、装饰色彩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编织、泥塑、布艺制作、剪折纸、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制作六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健全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专科美术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在评价中,既要看到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又要看到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一个新提法。其中,后者的提出与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直接关系,具有深远影响,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必须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美术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忽略这一点,就会把美术看成只是学习技能的学科。因此评价体系的完善还要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审美情趣这四大方面入手。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基础教材

应有别于美术专业学科的美术教材,需要学习多种形式的绘画类别,但不易太深;需要囊括平面形画、素描、水粉、水彩、图案、国画、装饰画等。教材内容应多用图表、示例等,要配备针对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PPT授课讲义、知识点的Flas、插图的电子挂图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教师节约备课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的创新思路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路

强调个性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术教师要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美术课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当课堂的组织者,不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调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强烈欲望。”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设法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这种愿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先示范再要求学生模仿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只会照葫芦画瓢,脱离了教师的示范,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艺术的创作。例如,我在教《黑白装饰画》一课时,不是先讲解、示范,再让学生动手绘制,而是先出示大量黑白画作品,请学生自己看都用了哪些元素和形式构成,再请学生讲解对黑白装饰画绘制方法的认识,我只是对学生的讲解进行引导和归纳,比如,黑白装饰画有哪些颜色,点、线、面在画面中是怎么表现的,等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明确了画黑白装饰画就如同画素描一样,首先要把握住黑白灰的关系,再对点、线、面进行创造性的变化,比如点的密集与疏散,大点与小点的排列,直线、折线、曲线的不同排列,都会形成不同的面,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改变了学生不动脑子、不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习惯,使学生不再忙于用笔在素描纸上按部就班地摹出一张作业,而是更多地去体验对象的特点、美感和意义。此时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毫无顾忌地画出所想、所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即使同一个图案,但由于对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排列,对黑、白、灰色彩分布的比例不同,也会形成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学生只要掌握了黑白装饰画的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把看到的、喜爱的任何图案、图形加以创造,绘制成一幅精美的黑白装饰画。通过调整教学程序,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创造性。

(二)设置美术鉴赏课程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在专科层次的课程中几乎不涉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导致专科毕业学生几乎不具备美术鉴赏的能力,更不用说在幼儿园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学。因此增加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三)积极创作,开设作品展

幼儿园的玩教具基本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完成,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力,能把生活中看似没用的东西通过想象,制作成为幼儿需要的玩具或教具。因此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在每学期开设1次汇报展览,一方面是对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和测评,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积极性。每位学生都要选出一到二个在这学期自己认为不错的绘画作品或课堂作业参展,通过对学生美术作品的展示、评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和创作冲动。

【参考文献】

[1]王辉,谢敏.浅议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J].新西部,2010,5(10):237.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职教;班级管理

一、前言

我是蚌埠职教中心英语教师,也是2014级学前教育1班的班主任。我还是2014级学前教育1班的英语老师。我班总计38名同学,全部是女生。城市户口的18名,农村户口的20名,进校中考成绩300分以上的21人,五人未参加中考。学生将来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资格证是必须的,考幼儿教育资格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专科毕业证书。基于班级的特点。我把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通过英语教学,让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通过英语的各种教学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参加各种学校的各种英语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个人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笔者采取以下方法。

二、实施方法

1.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采取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上英语课时,每个人必须有课本,虽然这是基本的要求,但有很多同学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才养成习惯。职教英语每单元课时的分配是这样的,Period one : Warming up and learning words . Period two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Period Three : Reading and Speaking , part of words .Period four :More activities . Period five : English free activities . 在英语课上,每节课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单词学习是基础,这是学生必须参加的教学活动。听力和阅读教学是重点和难点,鉴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我采取的分层次教学法,基础好的同学参与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基础弱的同学参加一般层次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里对学生进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他课上也认真听讲,参加教学活动。

2.鼓励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增强学生自信心

笔者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参加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试,为将来考幼师资格证创造前提条件。教师培训的内容包括:语音基础知识,名词,介词,动词,形容词,冠词,连词,简单句,各种从句。作文写作、模拟试题,历年真题,实战演练等。在刚结束的201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试中,我班30位同学达到录取线。这些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1)我班经常举行英语口语大赛,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口语竞赛的主题有: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Accommodation ; In the Dining Hall ; Directions and Location ; Asking for Advice .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 Seeing a Doctor ; Entertainment ; In the Library ; Holidays and Vacations.口语竞赛的同时学生总结了许多交际场合的交际用语。平时的课余时间还能听到班级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歌唱比赛。今年的校文化艺术节,我班学生杨楠刘亚积极参加歌唱比赛,一曲Greatest Love All.唱出了所有同学的心声。李欣可的歌曲: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让她成为了校园“歌星”。这三位同学是班级迟到,旷课,早退最多的同学,通过这次活动,三位同学在各方面都有很多改变,迟到,早退的现象减少,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自信心,同学关系比较和谐。

(3)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处举办的校园话剧比赛。学生从选材,编剧,排练,服装,道具,表演等,都是自己策划和组织。通过此活动班级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更有凝聚力。此次表演内容是一位蚌埠电视台主持人采访蚌埠职教中心学生如何做蛋糕。剧本有两幕:Scen1:Prepare the cake.Scen2: Cake decorating.

三、总结

充份发挥英语教学的催化剂功能,有利于职教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田佑青.浅谈技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职业,2014.(02)下.

[2]梁丽芳.正确认识学生 做好班主任工作[J].职业,2014.(07)下.

作者简介: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乡镇中心幼儿园 研究状况 文献综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农村学前教育成为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窗口,承担着指导、示范和协调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因此,近年来乡镇中心幼儿园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了学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中国知网(CNKI)并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找到相关的研究文献共130篇,其中2010年以来的文献有99篇(占文献总数的76%),其余的则分布在1992-2009年间,可见,近年来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这一话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拟以2010年-2016年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研究状况做综述。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研究数量

对搜集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后发现,2010年以来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文献数量相比之前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其文献总数占所有文献的76%,每年文献数量都在10篇以上,其中2011年达到20篇,其余每年的文献数量在10-20篇,呈波浪趋势,即从2010年1月到2016年10月,有关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文献数量时增时减,每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始之年即2011年和2014年文献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而到收官之年即2013和2016年文献数量则达到最少。

(二)研究主体

通过对99篇文献分析得知,在这些文献中72%的研究者来源于高校,还有20%源于各种幼教机构,5%则源于科研机构,其他还有一些特殊部门如教委。

(三)研究方法

在已有的文献中,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研究的最多,占所有文献总数的75%,理论研究占12%,其余则为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所占比例很少。

(四)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开发与实施、管理制度、发展策略等方面。

二、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研究状况

(一)办园条件

办园条件是一所幼儿园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已有文献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施设备简陋。如孔稚凤指出幼儿园可以从一定程度得到经费支撑,但是经费缺口的巨大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经费的制约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设备简陋不足;二是师生比严重失调。我们所调查的3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24,比例严重不达标。近年来国家虽然在农村学前教育方面投入很大,但是但菲指出,伴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基本符合安全需要,但是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根基浅”“基础差”,所以在办园条件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玩教具、户外活动场地等方面还是明显不足。

(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幼儿园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已有文献多数关注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涉及教师的数量、专业水平、管理策略等有关内容。其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师数量短缺、专业水平不高、工资待遇低、编制紧缺、管理不完善、继续教育受限等方面。如李雪调查指出大多数中心园的师资数量不足,师班之比为1:1,即一个教师包一个班,既当教师又当保育员;李少梅指出陕西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园长和专任教师以专科毕业和高中阶段毕业为主,像本科这样高学历的园长和教师都极其少见,仅占3.9%。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虽然不能代表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的素质水平。

(三)课程设置、实施与开发

在已有文献中有22%涉及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问题,但专门针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设置的文献只有3篇,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问题则只有语言领域的1篇,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特色民间游戏则有4篇,其余则是在文献的某一部分提及了课程设置的一些小问题。可见,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设置、实施与开发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四)管理制度

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幼儿园工作得以良好运行的保障。但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幼儿园的发展受限。如李雪指出吉林省乡镇中心园基本属于公立幼儿园,园长在行政管理中缺乏自,上级主管部门掌握幼儿园的经济权、人事调配权、教职工的聘任权等,园长的责、权、利不统一,只能履行职责但缺乏相应的权力。又如孔稚风指出许多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小学校长兼任或临时聘任,他们中的相当部分缺乏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他们在身兼数职的繁忙公务背景下,往往很少研究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常常使学前教育小学化。

(五)发展策略

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得到良好的发展,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有赖于各种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的提出和实施。因此,已有文献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策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办园条件;二是加强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三是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专业化水平。

三、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研究的问题与趋势

(一)研究数量有待增加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近年来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文献数量在逐渐增加,但相比较其他成熟主题的研究来说,其数量少得可怜,2010年以来所有文献加起来不超过100篇,每年最多也不超过20篇,可见,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这一主题并未引起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研究主体有待拓展

乡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而各高等院校则多处于城市,据结果显示,高校人员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研究占多数,而他们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真正深入乡镇中心幼儿园调研的机会较少,了解不够深刻,所以积极鼓励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是了解和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有待补充

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已有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穿插个案、理论研究等方法,而像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则在该领域几乎无人使用,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国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方法深入研究。基于此,我们在有关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补充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有待完善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研究内容非常有限,主要涉及园所设施、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开发与实施、教育效果、发展策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制度管理、保育工作、科研水平、环境创设等内容几乎无人问津。不仅研究的广度不够,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深度也不够,如园所设施具体的达标率及迫切需求、幼儿教师的流动情况、专业水平提高策略、不同课程的实施现状、特色课程的开发、国家给予扶持后的效果、幼儿园的迫切需求与支持等。

已有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四川、陕西、湖南、吉林、浙江、山东等几个省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情况,相对于我国众多省份来说,这几个省的情况并不能代表全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各省环境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全国范围内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实现全国各省市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各省各市各县各乡之间发展的均衡性。

参考文献:

[1]孔稚凤.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研究[J].才智,2012.1.

[2]彭俊英.P于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一些思考――基于对四川省3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调查[J].幼儿教育,2011.3.

[3]但菲.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调查――以辽宁省为例[J].教育探索,2016.2.

[4]李雪.吉林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

[5]李少梅.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12.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日益成为各国提高教师专业质量的主导运动。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的报告。这两个报告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旨在确立等同于医师、律师职业的教师职业“专业性”。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2001年9月,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国内第一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专著《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由此,“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序幕渐渐开启。

与中小学相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研究趋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二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三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国内幼教类核心期刊三年来发表了诸多理论与实践兼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相关文章,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然而,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总结与概念澄清阶段,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通识性、科普性文章较多,实证研究、跟踪研究与田野研究较少,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应用性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等。〔2〕要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不能单从教育学、心理学这类教育学科中寻求解决方法与策略,还要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文化学的多学科视角,不断解析探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从而解决实践问题,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多学科视角审视

1.社会学视角: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要有利于切实改善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中。社会学家引入分层概念,旨在分析表达社会不平等体系,依据一定的等级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若干等级层次。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也包括地理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变化。合理的社会流动能调整个人与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能形成开放式的分层结构,为个人提供改变社会地位的平等机会;能促进分层体系的量变进程,形成合理的结构形式;能缓解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使差别本身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3〕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过程中,无论其分化的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还是其分化的状态、内容、形式与性质,如果不是朝着正向互动、垂直向上的目标方向运行,可以肯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无从谈起。实践证明,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层级愈明,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愈强,成效愈显著。

幼儿园教师(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应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确认。在从业资格方面,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至少是准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或学历证书,接受过系统的幼教专业训练,〔4〕其职称评定、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也要比照当地小学教师的标准执行。在工资待遇方面,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应为当地最低劳动工资标准的1~2倍或参照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执行。作为社会基本生活的保障,幼儿园教师还应享有持续、稳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2.经济学视角: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在资源供给上政府应该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长期以来,全国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在园幼儿数占全国学生数的9~10%,但经费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3~1.4%。〔5〕学前教育经费在进行再分配时,少数窗口、示范、城镇幼儿园占用了大部分经费,面广量大的一般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则经费短缺严重。具体到单个幼儿园,在经费使用上,硬件与软件投入的比例很不合理,人力资本长期处于投入不足状态。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为12390元,幼儿园生均经费仅为291元;2001年山东省共有6.8万农村户口的幼儿园教师,其中月工资300元以上的占27%,200~300元的占20%,100~200元的占35%,其余1万余名农村户口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不足百元。这种不对称、非均衡、不合理的状态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举步维艰,急需政府宏观调控的大力支持。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政府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上应该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3.伦理学视角: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求真、行善、爱美也是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取向。然而,弥漫在幼儿园教师群体中的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仅是由幼儿园的管理严苛、科研工作繁重造成的,更多、更深、更复杂的原因是教师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向存在偏差,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造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果经常处在“无奈、无助、困惑、自卑、烦燥、郁闷、厌恶、愤怒、悲哀”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身心疲惫,“想哭、想逃走、想发牢骚”,那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水中之月”。

4.文化学视角:幼儿园教师的“工艺、技术和学识”不足,需要得到优先补偿

文化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包含人在发展或者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取得的工艺、技术和学识。我国幼儿园教师具备的“工艺、技术和学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考务科提供的数据,1993年至2003年8月间,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数为21430人,目前在籍学员数为32233人;本科毕业生数为10人,在籍学员数为3581人。也就是说,全省共有57254名幼儿园教师已经或正在通过自学考试这一业余学习方式获取学历文凭,这占全省幼儿园教师总数的2/3~3/4。而剩余的绝大多数在职幼儿园教师为职业中学(中专)幼师班毕业或幼师(中师)函授毕业,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业余爱好等文化底蕴远不及普通高中毕业生深厚。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欠缺必须得到优先补偿。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改善策略

要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尽快改变将学前教育单纯视作福利事业的看法,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使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切实享受到专业工作者的“国民待遇”。抓紧制定幼儿园的人员编制标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学前教育法》以及《教师教育条例》的起草拟订工作。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确保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并逐步做到幼儿园按成本收费。

3.全面建立统一规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适当时机实施专业资质全国统一考试,适当控制通过率,严格把好入口关,做到持证上岗。

4.尽早实施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

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等级认定以及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尽快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应用市场机制,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终身教育内容与方式。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题组活动;体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80-2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包括其他专业本科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出的人才就业难的考验,尤其是面临着中专与专科教育层次人才的竞争与挑战,因为多数涉农企业与非研发企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而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利的条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牢靠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缺憾,突显出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竞争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这将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从业人员首应考验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过程中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成功范例为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对课题组活动进行的改革、完善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实施,以及畜牧与兽医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的逐步深入,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多数企业单位不想人才高消费,更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而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的动物医学人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饱和或过饱和的局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生想进入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我们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要适应新的局面与挑战,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无论在专业方向与专业软硬件配备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环节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与合理化整改,这将是我们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不利的新局面与新挑战,动物医学系选派资深人士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经召开全系大会进行研讨,最终总结出三点共识。一是专业名称过于老化,专业方向过于单一;二是我们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盲区;三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培训与适应才能进入角色。

基于经调查研究形成的三点共识,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前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具体归纳为三大整改举措。首先将兽医系的名称改为动物医学系,将兽医专业名称改为动物医学专业,将卫生检疫专业停办,增加生物技术新专业方向;其次将以往应用的较为陈旧的教材换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其他部级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动物医学系的现有资源,开展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题组活动。

1.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动物医学系就提出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设想,当时尚属新鲜事物,难免会遭到其他系或专业的质疑和非议,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在农业高校开展课题组活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当时动物医学系现有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动物医学系属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传统老系,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等两个办学层次,硕士专业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对内兼对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在科研方面,约95%以上的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多年科研总经费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为我们实施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与保障。具体讲,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科研课题为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科研平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对外服务社会业务为本科学生接触动物病例提供了机会。可见,无论在资金、平台,还是在基地上对为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实施办法

2.1 做好动员工作

首先是对教师的动员。通过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当前国家教育形势、专业生存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和课题组活动初衷等思考,使全体教师能认清新形势、新需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重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课题组活动效果与年终教师等级评定和年终奖金相挂钩,激励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认同感与积极性。

其次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从新生开学教育到大二课题组活动正式开始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经学前教育、就业培训、模拟招聘会等多种渠道,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确本科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专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想缓解我们的弱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要从大学二年级投入到能锻炼我们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课题组活动之中,将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以此再指导实践工作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发地意识到,只有参与课题组活动才能使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2.2 做好申报课题组的协调工作

学生申报课题组应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要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需要,使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达到默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为此,系里采取墙报、板报、专题介绍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了解全系教师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项目资金等情况,在此前提下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组活动申请表,指导教师将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中遴选本科课题生,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以采取第二轮、第三轮等自愿申报,直到课题组分组完成。

2.3 做好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工作

延边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远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尤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对于动物医学系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延边大学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短短一学期时间完成三项如此繁重的内容很难实现。课题组活动为此提供了可能,因为本科学生在第八学期之前的时间里,可以利用课题组活动对本专业的科研前沿、科研内容、科研手段、选题领域和试验设计等有个深刻的领悟与认知,避免了第八学期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本科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进驻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室、实验设施和实验仪器,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构想,让学生逐步熟悉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流程,期间负责一些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其次在熟悉实验室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后,指导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确定本科学生课题组活动研究内容,并制定研究计划;第三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观察下,发现本科学生在课题组活动中能基本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且对所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后,由指导教师为本科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

3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3.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收效

近些年,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在本科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内容、应对临床病例等能力培养方面收效显著。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85%升到2011年的94%;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71%升到2011年的90%。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多数企业和个体单位认为,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很快掌握本职工作的关键技术,很多本科毕业生在几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技术能手。多数事业单位认为,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文字处理与文章撰写方面,以及协调各级关系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极为突出,以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一改以往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积极性不够等怨言。

3.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都得益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能与时俱进,能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适时推出开展课题组活动这一新举措。

在开展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学科与专业进行推广的。但在实施课题组活动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实施初期制定的方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单位不仅对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有好的赞誉,还存在不满意的方面,如对集体协作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高旭.开展课题组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3,10:27-28.

[2] 张默,张艳,周明亮.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3,3:25-28.

[3] 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57-59.

[4] 戚业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12,9:35-37.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21-02收稿日期:2016-02-01

2001年,国务院批准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发展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在学前教育发展任务中,明确要求“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这就意味着国家正式将0―3岁婴幼儿教育列入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

2013年6月,鞍山市开始实行《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试行)》,该办法对于早教机构师资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7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出台了《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人员作出了明确规定。

然而,鞍山市目前的早教教师中多数教师不具备幼儿教育经验及幼教基础知识,即便原来是幼儿园教师,也缺乏对0―3岁儿童教育的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不能适应0―3岁儿童教育的特殊性;还有的早教人员经过十几天的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这种短期培训既不系统也不规范,后续培训几乎为零。因此,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从业教师在0―3岁婴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及教育实践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调查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现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提升早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一、概念界定

本文中,将亲子早期教育活动界定为在早教机构中,面向 0 岁至 6 岁婴幼儿和家长等,以发展婴幼儿认知、体能、情感、社会性等为目标,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教师带领婴幼儿和家长,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与过程。早教师资指的是在早教机构中,以开发婴幼儿潜能、提升家长教养水平为目标,有计划地设计、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

由于亲子活动是教师、家长和婴幼儿多方参与的活动,教师担负着“提升家长教养水平、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双重任务。亲子教育的对象和所承载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同于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对师资也有特别的要求。首先,早教教师是亲子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家长和婴幼儿的指导者,同时早教教师还是咨询者,需要解答家长提出的关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无法通过一次活动预设出来,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方可应对家长的教养难题。

二、早教师资的专业素养构成

本文结合《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试行)》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出台的《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两个文件,提出早教师资的专业素养构成如下:

1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关于婴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掌握不同年龄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策略与方法,能根据婴幼儿自身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养工作;掌握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以及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婴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具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指导家长制订教养方案的能力。

2综合素质

教学人员应对早期教育服务具有正确理解与认识,认同早期教育服务教学人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三、鞍山市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现状

1政府部门对早教师资职后培训引领不够

目前,鞍山市的早教机构基本上是独立办学,各机构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甚至为了保护所谓的知识产权,禁止同行相互观摩,更谈不上共同研讨教学。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局或区教委,并没有像幼儿园的管理那样,开展业务指导和活动评比,对于各个早教机构的引领很少。教育部门没有开展早教机构教师的观摩和评比活动,对于早教师资的业务指导任务更多由早教机构的总部承担。比如红黄蓝亲子园、金宝国际亲子园等,这些早教机构的教师接受的是全国总部的业务指导。

2早教师资职后培训形式以园本培训为主

早教机构的培训以园本培训为主,大多数采用师徒传帮带这一传统师资培训形式。针对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经验少,对婴幼儿和家长指导能力较差的现状,机构给每位新入职的教师配备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年轻教师由听课开始,逐步过渡到助课,由一个环节的助课过渡到整个活动的助课,进而发展为能够独立承担课程的能手。

3早教师资职后培训内容单一

通过与早教机构的任课教师访谈得知,他们的职后培训内容大多数是亲子活动课程的培训,偏重技能,淡化理论。大部分早教机构对新教师的培训内容是该机构亲子活动的环节与培训流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学主任进行培训,将活动环节肢解,每位新教师学习之后进行活动展示,采用磨课的方式进行考核。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到两周。培训之后,新教师对于如何组织亲子活动有了大致了解,并能够尝试采用配课方式接触家长和幼儿。

另外,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毕业生专业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在亲子教育活动中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很大,有位教师吐槽:最担心家长在活动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她认为自己缺乏观察力,看不出婴幼儿行为的特点,且分析不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当家长面对婴幼儿家庭教养困惑,向自己直接求助时,很难做出正确的指导。即使有时能够看出幼儿的行为问题,但是如何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将问题聚焦,用哪些理论能够解释这种行为,自己却分析不出原因。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出台的《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早教机构教师应具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指导家长制订教养方案的能力,而很多早教机构的培训中却未涉及该项内容。

4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涨

新教师在经过培训与配课之后,在刚刚能够独立承担亲子活动课程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热情高涨,在面对家长提出的疑难问题而无法应对时,再培训的需求比较强烈。然而,由于亲子课程的流程一成不变,在入职一年之后,很多教师组织亲子活动轻车熟路,对于应对家长的问题也有了经验,工作热情减弱,再培训的需求不再强烈。在调查中,偶遇某亲子园园内全脑培训,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一共8人,由于个人原因请假3人,另外5人中,有2人坚持完上午的培训,下午找了理由退出培训,仅剩3人,在下午的培训中明显心不在焉,不时拿出手机看时间。由此可见,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并不高涨。

四、鞍山市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的建议

1发挥政府部门的教育引领作用

早教机构应经过工商部门的审批后,接受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各机构的办学历史渊源、优势和特色各不相同,办学经验也不同,有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应由地方教育局或区教委牵头,定期组织各早教机构之间互相评鉴、互相沟通和交流办学经验,观摩骨干教师的优质活动。以观摩与评比带动全市早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也不失为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的有效形式。

2拓展培训形式

目前,早教机构的培训大多限于园本培训,应拓展培训形式。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可以聘请医院的儿科医生、高校的学前教育专家等到机构进行专项培训,虽然培训地点仍在园内,但讲座人员却不限于园内的教职员工,从某种程度上吸取了外部新鲜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外,可以将教师送到其他教育机构,比如高校课堂、可承担师资培训任务的早教机构进行学习和挂职锻炼,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一成不变的教学流程增添新的内容。

3丰富教师职后培训的内容

早教师资的专业素养构成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和综合素质两部分。早教师资职后培训的内容也应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应,不应仅限于亲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这一项内容。

早教机构可以将入职教师的职后培训分层分步进行。首先,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从婴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入手,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新入职的教师对早期教育服务具有正确理解与认识,认同早期教育服务教学人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其次,学习有关不同年龄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策略与方法等内容,使教师具备根据婴幼儿自身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养工作、与家长有效沟通、指导家长制订教养方案的工作能力。最后,宣传有关安全应急处理知识,以及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婴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

4将培训后的教学能力提升与薪水待遇相关联

新教师成为能手之后,一旦教学方面游刃有余,便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在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前提下,即使再培训,教师的薪水待遇也不会发生变化。这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接受再培训的热情。因此,早教机构可以根据培训后教学效果及可承担的工作量来计算薪水,这样教师参与再培训的热情会提高很多。

参考文献:

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对《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2014.

王颖蕙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步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8).

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试行)2013.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数量扩张型;质量提高型;转变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研究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既要研究它的数量发展状况,又要研究它的质量发展状况。探讨 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就要对它的数量发展和质量提高状况做出基本估价。

(一)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教师教育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根本宗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总趋势是教师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这一基本形势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要任务。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20世纪初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到2000年,全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普通高中教育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据2001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生达到22484万人,其中小学 12547.96万人,初中6514.38万人,普通高中 1404.9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儿童2021.84万人;专任教师达到1061万人,其中小学教师 597.77万人,初中教师338.57万人,普通高中教师84万人,学前教育教师63.01万人。

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好的国民素质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从 2000年到2010年是基础教育加速发展、进入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全国基础教育到2005年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在2000年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使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发展学前1年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城市地区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学前班)需求;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争取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0%左右,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初中毕业生基本能够升入高中阶段的各类学校。《计划》还提出,到 2010年,“学前教育较好满足社会需求。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较大提高,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是说,在 2010年前,全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学前1年教育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模、层次结构和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随着整个基础教育进入整体性的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的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全国小学教师队伍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1991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2164万人,1996年上升到13615万人,到1999年、2001年分别下降到13548万人和1254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从 1991年的553.22万人,到1999年上升到586.05万人,2001年下降到579.77万人,生师比为 21.64∶1,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这说明,我国的小学在校生规模开始下降,教师队伍已经由数量扩张期进入质量提高期,教师队伍的需求已经由供不应求、供求平衡过渡到供过于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小学教师队伍将出现全国性的超编现象。从整体上看,当前和今后小学教师的需求基本上靠补充自然减员。按一名教师工作30年计算,全国每年需补充20万人。与此相适应,培养小学教师的中师已经开始萎缩。 2001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由2000年的683所减少到570所,在校生数减少到66.24万人,招生数为19.52万人,毕业生数为27.82万人。由于多数地方对小学新补充人员提高了学历要求,中师培养量明显大于需求量,中师招生量虽然近年来逐年下调,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就整体上来看,全国初中教师正在由供不应求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1991年、1996年、1999年、2001年全国初中在校生分别为3961万人、 4970万人、5722万人、651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分别为251.67万人、289.27万人、314.81万人、 338.57万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初中在校生和初中专任教师都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全国初中高峰期在2003年,预计在校生将达到7000万人,到2005年前后可能降低到6300万人左右, 2010年减少到6000万人以下。初中专任教师大体保持在350万人左右。因此,初中教师的数量扩张期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多数省份的初中教师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今后新培养的初中教师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大体每年需要14万人。目前的初中和高中都希望接受高师本科毕业生,大量的师专毕业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全国高中教师正处在急剧的数量扩张期。普通高中在2010年前一直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到 2010年将达到2100万至2500万人,高中教师将达到162万到192万人,需要纯增近100万本科教师。考虑自然减员因素,从2002年到2010年每年需补充初中和普通高中高师本科毕业教师30万人左右。2001年,全国有高等师范学校210所,在校生达到135.04万人,招生50.81万人,毕业生为20.87万人。21世纪初,高师本科缺口还相当大,高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专科变为本科。

幼儿教师仍处在数量扩张期。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一样,由于到2010年左右仍将处在加速普及阶段,如果政策措施得当,到2010年之后,幼儿教师和高中教师都将处在供需大体平衡的状态。

这就是说,在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就整体上来看,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且出现了结构性矛盾,特别是由于原有的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超编的小学教师安置去向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西部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师资仍将处在数量扩张期。笔者最近对贵州省的调查发现,该省不少县的师资按编制计算缺额较大。

表1

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和教师比例分析表

(单位:万人)

项目

年份

小学在校生数

小学教师数

小学生师比

初中在校生数

初中教师数

初中生师比

普高在校生数

普高教师数

普高生师比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

学前教师数

学前生师比

教师合计数

1991

12164.15

553.22

21.99

3960.65

251.67

15.78

722.85

57.33

12.61

2209.29

76.89

28.73

939.11

1996

13615.00

573.58

23.74

4970.43

289.27

17.16

769.25

57.21

13.44

2666.33

88.86

30.00

1008.92

1999

13547.96

586.05

23.12

5721.57

314.81

18.17

1049.71

69.24

15.15

2326.26

87.24

26.66

1057.34

2001

12543.47

579.77

21.64

6514.38

338.57

19.24

1404.97

84.00

16.73

2021.84

63.01

32.07

1061.35

2005

12000.00

571.00

21.00

6300.00

350.00

18.00

1700.00

130.0

13.00

2500.00

90.00

28.00

1141.00

2010

11500.00

548.00

21.00

6000.00

353.00

17.00

2100

-2500

162

-192

13.00

3000.00

107.00

28.00

1170.00

总之,新中国建国5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招生规模小,远远适应不了中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使得不仅大量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涌入教师队伍,而且教师层层拔高使用,形成了大量的不合格教师,致使职后培训处在持续不断的学历补偿教育阶段,真正意义的继续教育无法实现。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近年来,除高师本科仍然供不应求外,中师已经供大于求,专科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趋于饱和,出现了整体性的分配难状况。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和正在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乃至供过于求转变。

(二)中小学教师队伍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求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都要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中小学教师教育总是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伴随义务教育的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本身长期处在数量扩张阶段,义务教育师资也同样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数量扩张阶段。由于受强劲的需求拉动,师范院校往往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上。由于缺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社会压力,往往不能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质量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往往存在重数量增加、轻质量提高、轻在职教师思想业务提高的倾向。因此,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由于始终处在巨大的师资需求压力下,长期处在数量扩张阶段。

当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义务教育开始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摆在突出位置。随着整个义务教育入学高峰的消退,教师需求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需平衡和供过于求,多数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教师超编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开始由数量扩张期进入质量提高期。与此同时,师范院校也开始面临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惟一手段,师范教育也同时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义务教育、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同时或相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进入新的战略转变期。这一转变将从根本上制约乃至决定着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型。

二、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新形势将使教师教育的功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是21世纪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共同战略任务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基本方向。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的战略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且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在21世纪,各门类科学和各层次分支将进一步不断分化,不断交叉,加速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而相互融合。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承担此任务的教师就应该洞察、理解并运用这种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全球化发展形势的战略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加入 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必须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文化与宗教之间、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包括市场经济、文化冲突等各种挑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要顺应这种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小学教师和国民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新时代的战略需要。在 21世纪,要求经济、环境、人口、社会协调发展,并且都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因此,教育要把人的发展、人的素质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上述三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给我们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中小学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要革新。

(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创新教师教育,造就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还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只有变成能力,知识才更有用;能力只有作用于知识,能力才更有力量;人们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方会应用知识,才能发展知识,才会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21世纪将把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到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本。创新素质是学生发挥潜力、实现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发展创新教育。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和培养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需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又怎么能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呢?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的队伍,才能把学校办成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必须是成体系、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教师的创新素质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教师的个人基础素质方面,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第二层面是教育教学创新素质,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实践的层面,具有较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和实践经验。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强化创新精神。

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师教育。这就要从师范教育抓起。首先在师范院校积极进行创新教育实验,改变长期以来注重单纯知识传授的做法,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实践、探究实践,参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评价创新的实践,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

(三)21世纪的教师教育功能将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21世纪的教师教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旗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把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创新素质将是教师必备的首要的素质。这就是说,21世纪的教师教育必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教师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为重点的教师教育。

但是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教育都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来。教育既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也可以扼杀人的创新素质;既可以培养出创新人才,也可以培养出只会照本宣科、只会照抄照搬、只会死记硬背、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头模仿抄袭的庸才,甚至会在学校把那些颇具创新意识、创新潜质的学生扼杀在摇篮中。我国的传统教育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习惯于按照一个固有的模式,把千差万别的学生经过反反复复地打磨,最后塑造成个个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的标准产品。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基础知识扎实,但这种以扎实基础知识为目标的教育传统具有两面性,特别是往往形成死记硬背的机械的灌输式的接受性教育,教育的结果是扼杀人的创造性,培养不出大量的创造性人才来。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与这种传统教育功能相配套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师教育功能很难使教师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因此,要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教师,必须从转变传统的教师教育功能入手,把教师教育的功能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转变教育功能要正确认识培养创新人才和传授知识的关系。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都需要传授知识,但两者有如下五个方面不同:

——教学目标定位不同。传统教育把传授知识当作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的,而创新教育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目的和基本方向,把传授知识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途径和基础。创新教育同样重视知识教育,而且认为没有必要的知识就不能形成人的创造力。但在对如何学习知识、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等方面与传统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学习方式不同。传统教育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特别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创新教育既强调接受性学习,更强调探究性学习。创新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式、单一接受性的教育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接受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不同。创新教育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在促进人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接受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传统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接受性学习,强调灌输,强调机械记忆。创新教育强调的是自主、主动的接受性学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强调在理解基础上使知识成为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所学知识的内容不同。传统教育具有应试特征,要求学生为升学考试而学习,必须牢固掌握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它包括书本知识和经验知识两个类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

——知识的价值观不同。传统教育强调学习知识是为了升学、做官。创新教育强调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使用,为了增强创新能力。

总之,要在教师教育中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实实在在地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根本改变教师教育的功能,特别是转变师范教育的传统功能,把培养具有传授知识能力教师的单一功能,转变为双重功能,即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传授知识能力的双重功能,使我们的教师教育功能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学习知识和学会传授知识为基础。

(四)推进教师教育不断创新的对策

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重点解决目前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落后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实现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紧密结合,使教师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深化改革,大力提高在职教师和新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二是要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落后于中小学和理论界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实践的状况,要及时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应用到教师教育的实践中来,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三是要根本改变我国教师教育特别是职前师范教育严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状况,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材,根本改变现行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和培养方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把变革教师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摆在首要位置,实现“七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确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二是在培养目标上,从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转向以培养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三是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被动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和灌输式教学向自主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四是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做法,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五是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六是教学过程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七是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师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的做法,使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评价不仅在促进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导向作用。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育类课程的力度,加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高等师范院校要遵循教师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各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跨专业、跨院系选课制,建立健全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中小学教师。本科师范院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采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培养双语型中小学教师。大胆探索与其它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模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建设。采用音像录放等设施,尽快把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广大农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教师教育的对外开放力度。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制度既受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决定,更受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规律的制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范围内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扩大,特别是按照WTO统一规则的约束,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越来越趋于一致,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正在成为一个客观趋势。因此,我们研究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借鉴工业化国家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做法。

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师职业定位思想,使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自觉的教育者,就必须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

三、适应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社会需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师教育机构将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转变,教师培养由封闭的师范教育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

(一)中小学教师的学科学历水平的高层化与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高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师范教育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延伸而不断提高。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经历了从初等师范教育到中等师范教育,再到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变化的若干个发展阶段。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发生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实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教师的大量需求,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初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延长初等义务教育年限,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这种社会需求使师范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高等师范教育应运而生,与中等师范教育并存,逐步形成了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院校以及其他专门师范学校 (职业师范学校、特殊师范学校)并存的师范教育体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等师范学校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发生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它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智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随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任务的完成,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延长中等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达到完全普及,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师范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等师范教育逐渐向高等师范教育转变,并最终为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

这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伸,社会对师资培养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随之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低层次的师范学校逐渐被更高层次的师范院校所取代,这就导致了师范教育体系结构重心的逐步上移,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师范教育体系。各国还根据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改革陈旧的师范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日本于1873年建立起第一所师范学校,1878年政府规定每个县必须设立一所自己的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1943年,师范学校的教育水平达到了高等教育学院水平。1949年起,实行了新的教师培养制度,由大学培养教师,导致了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做法的废止。鉴于此,政府规定,每个都、道、府、县必须设立一所大学 (或系),开设教师培养课程,而且允许一般大学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实现了高学历化,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获得硕土学位者在中小学任教的越来越多。

法国在17世纪出现了教会办的小学教师培养机构,19世纪称为师范学校;19世纪末,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69年改招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大学开始介入教师培养,大多数师范学校变为中学后教育机构;1979年,教师培养期再延长1年,由此,法国的各级各类教师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1986年秋季开学起,师范学校不再面向高中毕业会考合格者招生,而改成直接招收普通大学第一阶段毕业者,即接受3年大学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者,这些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后再学习 2年的教育专业。

20世纪60年代以后,墨西哥确立了由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专门师范学校所组成的师范教育体系。1984年,政府又提出教师工作全面专业化的目标,要求198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初等学校教师都要具有大学本科的专业水平。中等师范教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目前,墨西哥已没有了中等师范学校。

美国于1823年创办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1852年开始建立高等师范教育,1892年原纽约教师培训学院改名师范学院,1898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大学中第一所师范学院。20世纪初,一些中等师范学院先后升格为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有些师范学院并入大学成为所属机构,或改为综合性大学。到20世纪60年代,全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几乎全部由设有教育学院和教育系的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承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许多州立大学也建立了规模不同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开设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担负师范教育任务,授予教育专业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师中,学士以下的仅占0.3%,学士学位的占到48.3%,硕士或专家占51.7%,博士占0.7%。

(二)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科学历水平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师学历水平标准几经变化。建国初,相当于初中的初级师范毕业生就可以做小学教师,高中、中师毕业生可以做初中教师。随着《教师法》的颁布,中小学教师学科学历水平标准实现了法制化。 1993年10月国家的《教师法》规定: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幼师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中师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当具备师范专科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普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高师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等学校教师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法》所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标准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提高教师学历资格的要求提上了国家决策的日程。1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特别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补充教师按照要求,应实现小学与幼儿园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硕士化。这一目标到 2010年左右在多数省份将成为现实。

教师学历标准的提高,要求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开创教师培养的新格局。“十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满足《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的各项要求。到2005年,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者均力争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50%左右。

(三)适应教师学历资格标准提高的需要,师范院校必须改革布局结构,提高办学层次

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资格,必须首先改革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实现教师教育的高等教育化。21世纪初,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下,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布局、层次和类型等方面的调整,实现本省范围内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的合理整合,使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由“三级”向“两级”适时过渡,提高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程度。在各地高等学校布局调整中,不得削弱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结构调整中,不得削弱在职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资源重组中,不得流失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调整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和培养初中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并建立培养小学、幼儿园专科学历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使培养初中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高师本科。要确定合理的师范院校培养规模、结构,初步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等师范正在逐步减少,中师在一些省份已经或正在趋于消亡,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的步伐加快。1995年全国有中等师范897所,2000年减少到683所,到2001年又减少到 570所。2001年与2000年每万人中的中师在校生数相比,发达省份大幅度下降,中师正在走向消亡,如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而一些中西部省份变化不大,中师在校生仍然占较大比例,如山西、河南、海南、陕西、新疆等地。

(四)适应教师学历水平提高和教师专业化需要,师范教育体系由独立型向依存型转变、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在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为了保证师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师范学校在较长时期内形成了独立型、定向型和封闭型的教育体系。所谓独立型即学校独立设置;所谓定向型即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所谓封闭型即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封闭,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在教师培养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各国都设置了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以保证大量提供师资。

师范教育的这一特性是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社会专业分工而形成的。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普通劳动者具备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因而出现了国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开始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的专业,再加上教育科学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训练成为可能。从中等师范学校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大学都逐步形成了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招生、经费、管理以及学生就业上,体现出了与其他类型学校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并为国家的教师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特别是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国教师教育发展重心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移,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性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利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性与封闭性联系了起来,限制了教师质量的提高。鉴于此,许多国家都努力改革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改革师范教育模式,将它的独立性逐步弱化,而将师范教育的功能部分地依存在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于是,这种单一的、独立的、封闭的教师培养体系开始被打破,教师培养朝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综合大学化的方向迈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德等国都相继改革了师范教育模式,所有师资一律由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培养,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大学水平以上。这就导致工业化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步由独立型、定向型、封闭型向依存型、非定向型、开放型转变。

工业化国家实行这一转变,一方面加强了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建立了综合大学加师范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增强了师范教育自身的功能,顺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

在我国,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我国职前教师的培养必将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走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逐步走向边缘化,实现师范教育的转型。

四、随着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开发与应用,教师教育将由低技术构成的劳动密集型教育产业向高技术构成的新型教育产业转变

(一)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和教师教育是教育产业,也同样存在教育生产力问题,同样存在第一生产力问题。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和教师教育都不重视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轻视乃至忽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单纯强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强调教师教育中的学科知识教育,忽视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只见知识不见人,忽视人的发展,把教育变成单纯知识教育。在教育指导上用传统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广大教师缺乏教育科学素养,特别是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

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有一个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换的历史进程,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依赖于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同样存在着这一轨迹,在许多学校,人们把提高教育质量理解为提高升学率,通过延长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实行强化训练和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工作压力,这正是典型的粗放式教育生产方式的集中体现。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其第一推动力显然属教育科学,而不能依赖加重师生负担来发展教育。只有教育科学真正成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才能得以维系。可面对课业负担过重屡禁不止的现象,面对教育领域内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的屡屡发生,教育科学的第一生产力性质并未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中得到落实。

就教育思想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来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生产力水平和教师教育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处在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的知识教育的阶段上,是一种低水平的教育生产力和低水平的粗放式的教育生产方式。这种低下的教育生产力和教育生产方式怎么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呢?

从教育技术状况看,我们的教育同样是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教育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却是技术构成最低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教师上课只要有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和一些参考书、几支粉笔就可以了,教师的工具还不如农民的工具值钱。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快教育第一生产力,首先是教师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试验,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加快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教育、改造教师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水平。

(二)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教育科学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的教育基本观念,但教育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有两个条件:一是用教育科学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并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二是大力推动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试验,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学研究使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因为教师始终处在最普遍的教育实践层面,只有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结果产生最大影响,使教育科学不仅内化为自身素质,而且还将实践经验升华、转化为教育科学,都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教育领域,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内化为自我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将教育科学的巨大的能动性、物质性充分体现出来。

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水平较好,但教育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在职教师培训,也主要是强化学科知识培训,普遍忽视教育科学素养的教育。要大力提高教育第一生产力,惟一的办法是强化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在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大力改革课程结构,大幅度提高教育科学课程的比例,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同时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试验,实现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改革试验和教研活动三个结合,促进科研型教师的快速持续成长。

(三)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师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技术素质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的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首先必须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首先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和教师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教师教育面临的战略任务。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同时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育功能、学校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及教师职能、教师角色、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都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学校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人才观。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课堂教学、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单一。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调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音像、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

目前,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这种情况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率先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根本。21世纪初,要加快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通用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显著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

要制定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推进师范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依托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建设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在“十五”期间,每所师范院校都要能够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接,并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随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这些教师教育机构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和日常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能力。加快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整合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教育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远程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2005年前,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要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新模式。加强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师范院校要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参与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新模式。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下面就我省的幼教、特教、扫盲工作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九五”期间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简要回顾

“九五”期间,我省从事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同志们深入学习,解放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扎实工作,不断进取,使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全省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我分三块对“九五”期间幼教、特教、扫盲工作情况进行简要回顾。

(一)幼儿教育方面

1997年,原省教委在昆山召开了全省幼教工作会议。五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在妇联、卫生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围绕“九五”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苏南、苏中、苏北涌现了一大批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现代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幼儿园。全省一类园从1997年的500所增加到1400所,在一类以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从1997年的15.1万上升到47.9万,占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总数的33%,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扩大。多元化办园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园从1997年的542所增加到目前的2183所。幼儿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历达标率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92.72%,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21.1%。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我省幼儿教育的管理体系和教育实践水平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高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到“九五”期末,我省幼儿教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县、乡为主的完善、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基层幼教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各地幼儿教育制度化、现代化发展和教师队伍的成长、先进经验的推广提供了保证。广大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幼儿素质的和谐发展、幼儿教育的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使我省的幼儿教育总体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为幼儿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在这五年当中,特别是近两年来,幼儿教育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明显。其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我省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与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教育的适龄儿童人数是183万,但入园率才达到78%左右,这与教育部对经济发达地区90%入园率的要求和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相距较远;其二,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九五”期间,我省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但面广量大的农村及城市流动人口幼儿教育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到平均水平。苏南五个市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到95%以上,苏北部分地区最低的只有64%,地区间的不平衡还比较严重;其三,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的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地区指导思想还不明确,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工作方式比较简单化,导致幼儿教育管理水平下降,师资队伍不稳,事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认真对待,认真解决。

(二)特殊教育方面

“九五”期间,在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以提高为主”的方针,以创建“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为重要举措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建设,普及并巩固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开展特殊教育科研,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殊教育的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年招生数以及毕业生数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到“九五”末,全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基本达到与当地其他儿童少年同等教育水平,视障、听障、智残儿童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达到95%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比率稳定在90%以上。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与残联密切配合,通过学校办学、社会办学、个人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早期康复。城市残疾儿童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60%,农村达到45%。目前,全省有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50多个。

积极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与高等教育。全省60%的特教学校创办了盲、聋职业高中和中专班,开设了按摩、推拿、计算机、机械、美工、服装设计等专业。通过“双证制”的实施,为残疾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现有8所高级中专(职高)特殊教育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南京聋人高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金陵职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办了盲、聋人专科教育。

加大特殊教育投入,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我省特殊教育总投入近2亿元,新建高标准校舍3万多平方米,添置了大量的微机、语言测试设备、多媒体及电视播放设备等。到2001年底,27所学校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成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

“九五”期间,我们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省特教学校专任教师98%学历合格,科研的拉动和“特教学科带头人”的评选、特教教师的国际交流等活动使我省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涌现了一大批有科研、有实践、有特色的典型学校。

“九五”期间我省的特教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经费投入渠道不畅,数量不足;不同地区之间特殊教育的规模和条件差异过大;对残疾儿童群体情况了解不细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三)扫盲工作方面

“九五”期间,我省各地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共扫除青壮年文盲30多万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在这期间,扫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十分明显。1995年,全省大约有青壮年文盲50万人。“九五”期间,在扫除30多万青壮年文盲之后,这个数字应该有明显下降。但据2000年全省人口普查资料,15到49岁的文盲人口仍然达到了48.26万人。从“九五”开始到结束,全省青壮年文盲总量没有明显减少,盲率排在全国第十一位。虽然从客观上来说,这与我省流动人口、外来婚嫁人口等数量的增加有关,但文盲较多的现实与我们经济、文化和教育大省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扫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意义

做好“十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幼教、特教、扫盲工作,首先还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前不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十六大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给我们研究幼教、特教和扫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五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800美元左右。江苏在1993年就完成了这个任务。1994年省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到2000年我们还要翻一番。跨入新世纪,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几十年,到建国一百周年之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我国建设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第三步跨越。这个跨越还要分若干阶段,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分为2010、2020、2050,江总书记指出这对我们民族来讲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了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有三个没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变;政治多极化趋势没变;发展的机遇仍大于挑战这个战略没变,这“三个没变”给我们民族的伟大振兴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外部条件。我们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总书记提出这个战略机遇期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是针对总体小康的三个不足而言,即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全面性;发展不平衡。所以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就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行动。从发展的战略上看,它要求实现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共同进步,追求均衡化的发展。总书记在阐述小康社会形态的四个主要方面即经济发展问题、政治民主问题、文化繁荣问题、生态优化问题时,于第三部分阐述了科技教育,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如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第二强调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既要注意新的提高、又要抓好薄弱环节,扫除文盲,实现均衡发展;第三从教育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来讲要体现全面性,要发展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形成学习化社会,并且促进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从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出发,真正把握中央对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去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中央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了“新三片”的规划,即,在尚未实现“两基”的15%人口地区,打好“两基”攻坚战;占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到2010年,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前不久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

“新三片”规划体现了“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目标是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为完成中央的统一部署,不同区划中的基础教育肩负着不同的发展使命。江苏属于35%的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方向,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这一目标与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完成“两基”任务,到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目标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推进的过程必须扎扎实实,不能脱节,更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基本的思路就是要在巩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高。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突出“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总体上看我们已经实现了“两基”目标,但“两基”本身还存在着水平不等和程度不均问题,存在着“反复”的可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高水平的“普九”,就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就是从“普九”的比例上看,不少地方也出现了反复和波动的现象。扫盲工作也是这样,就像前面我们说到的那样,原有的一部分文盲扫除了,还可能出现一批新文盲。“两基”不巩固,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得到坚持不懈的强化,江苏基础教育总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要做好巩固工作,当前阶段的关键问题是要花大力气解决一个均衡发展的问题。从我省的情况看,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第二是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第三是群体之间发展不均衡,残疾人群体、流动人口和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与一般群体、优势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和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第四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在我省,苏南苏北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第五是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重知识性基础,轻能力性基础、创造性基础。这些均衡问题不解决,基础就不稳固。

为完成“巩固”的任务,特殊教育和扫盲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扫盲本身是“两基”的任务之一,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以及整个基础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对象是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拒绝歧视、较少差异的社会。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更加现代、更加文明的教育,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集中地体现在平等地面向每一种人群、每一个个体以及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促进每一个公民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公民获得更多的机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在教育以及全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应该增强从事这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础教育要“提高”,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目标,就是要解决一个向两头延伸的问题,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质量对整个基础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王湛副部长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0—6岁儿童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通过早期教育焕发这些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代幼儿教育已深入到脑科学、生理科学领域。当代脑科学指出,人脑有万亿个神经细胞,其中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发育。有研究证明0-4岁人脑的发展所奠定的人的学习能力大体上可开发50%,4-8岁可再开发30%。因此,一个人早期的脑开发对后天能够获得的学习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儿童个体的发展来看,早期的语言、运动、情感以及社会化发展对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潜能,不能错过关键期的教育。从幼儿教育与整个基础教育的关系来看,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发展得好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主动性都会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必须从幼儿以至婴幼儿开始。抓住了早期教育,就是抓住了提高基础教育效率的关键。

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言,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意义也同时表现为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直接要求。这几年,特教、扫盲都走上了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道路,不仅让受教育者获得基本认知能力,还让他们获得自立于社会的能力。扫盲中出现了功能性扫盲,对扫盲对象进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残疾儿童完成九年文化教育以后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已经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社会意义上讲,这也弥补了人群间受教育的差距,体现了教育的平等和社会的公正,是维护基本人权的表现。从文化意义上讲,儿童早期发展是提升人的水平发展的关键。因此,幼教、特教、扫盲工作都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意义,我们应该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找到我们教育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此外,我们应该看到,当前阶段开展幼教、特教、扫盲工作有着良好的背景和条件。近年来,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发展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过去不太受到关注的生活领域和人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发展和政策环境为江苏幼教、特教、扫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九五”以来,江苏基础教育的事业规模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省一方面继续高质量地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教育促小康工程,加大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的力度,一方面加快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这些良好的事业发展条件下,我们完全应该满怀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新局面。

三、“十五”期间我省幼教、特教、扫盲教育的目标与重点工作

根据国家《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关于“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厅已印发了《江苏省特殊教育“十五”发展意见》、《江苏省“十五”期间扫盲工作意见》,并即将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要求,结合“九五”期间的成就,到“十五”期末,全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要达到如下总体目标:

幼儿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0%,办好一批0—6岁示范性托幼中心,初步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0—6岁学前教育体系;大面积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和优质化,全省幼儿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特殊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到2005年,“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要达到与当地普通儿童少年同等教育水平,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其中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达到98%以上,农村达到92%以上;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城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80%以上,农村达50%以上,积极支持幼教、特教机构以及家庭、社区开展3岁以下的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活动;积极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扫盲工作:全省扫除45万现有文盲。重点扫除青壮年(15—50周岁)文盲;全面扫除有学习能力的青年(15—24岁)文盲;鼓励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以乡(镇)为单位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并巩固在95%以上;坚决杜绝新文盲产生。

上面的这些总体目标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任务非常艰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全省各地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注重实效。下面我分三块谈一谈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

(一)幼儿教育方面

1、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

我省幼儿教育的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从全省统一的发展目标出发,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各市城区和县以上城镇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5%,积极发展0—6岁儿童的教育,至少办好一所0—6岁学前示范性托幼中心,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科学育儿指导;经济发展中等程度的农村,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0%,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实验,90%的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指导;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农村,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80%,基本满足家长送子女入园的需要,大多数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指导。

各地要以这些具体目标为标准,规划今后一段时间幼儿教育工作。要强调全省规划的严肃性,完善配套措施,确保计划的实现。

2、继续深化幼儿教育体制改革

从历史上看,我国1956年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是:在城市中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群众举办;在农村提倡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教育行政部门在可能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办一些幼儿园;卫生、教育部门应该办好几个幼儿园和托儿所,起示范作用。1979年我国提出坚持两条腿走路,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1988年提出在地方人民政府举办幼儿园的同时,主要依靠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园。这一系列的方针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研究在政府指导下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办园,从而扩大我国儿童接受正规早期教育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形成了与义务教育不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

今后几年全省继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幼教管理体制,继续坚持“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发展方针。

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社会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型期。过去的企业人、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社区建设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幼儿教育发展的格局将逐步转向以社区为背景,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我们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各地实际,重新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社区是政府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对外开放的平台。理想的社区管理,应该是在政府支持下,出现一种非政府、非市场的社会公益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公民的自治管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幼儿教育要反映社区的民主管理的特点。幼儿教育最终必将纳入满足公民需要的、依托社区资源进行的、促进社区发展的社区教育体系。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建立以社区为依托,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不再把0—3岁儿童和0—6岁儿童的保育教育按部门划分权限,而将整体考虑儿童的教育规划,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但现在我们的改革还没有到位,理想的社区运行还未成熟。这个时候,政府更应加强统筹:统筹发展规划;统筹收费、分类等政策;协调医、保教等管理部门;统筹公办、民办等各种资源。随着十六大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我们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社区公民参与管理活动。

“九五”期间,各地政府和政府部门举办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幼儿园。今后,这类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要继续扩大和发展,示范和导向作用要继续增强。要明确政府办好示范性幼儿园的责任。现在有部分地区在改制思想还没有明确的基础上,就以甩包袱的姿态将幼儿园“处理”掉了,这是不对的。中央最新的方针仍然重申政府有责任办好示范性幼儿园。但是我们有的地方公办园一所都没有了,政府怎么行使职能?示范性幼儿园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起模范带头作用;另一个是起管理作用,它是政府管理的依托,形成指导服务网络的基础。在教育部报国务院的文中提到几个问题:县级以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办好一定数量的示范性幼儿园;农村各乡镇政府必须办好中心幼儿园。关于改制问题,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不能简单地一卖了之,企事业单位改制可采取国有民办、联办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办园转制必须报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转制时要确保当地幼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抱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体制变革的问题。不能因为有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部门就马上退出。更不能将政府部门举办的幼儿园简单变卖,造成教育资产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

“十五”期间,入园率的提高对幼儿教育规模发展的要求提高。必须根据现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坚持“两条腿走路”,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正规与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对新办园,我们应坚持在登记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政策方面一视同仁。

要特别重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应当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情况作为考察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业绩的重要方面。为此,一是要抓好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扩大中心幼儿园的规模,更好地发挥中心园的办园效率和辐射作用;二是要防止和克服只抓学前一年入园率的倾向;三是要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办好幼儿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作用,结合布局调整,将空余的教室和其他资源主要用于举办幼儿园(班),切实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问题。为农村幼儿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农村地区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竭尽全力。

3、进一步强化对幼儿教育的管理

从“九五”开始,幼儿教育的管理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管理工作的强化,不但对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导向意义。今后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幼儿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安排专人担任的幼儿教育管理干部,教研部门必须配备专职幼教教研员。同时要明确,乡镇以下幼儿园的管理是乡政府的责任。有条件的地方,每个乡镇也要明确指定一个幼儿教育管理干部;没有条件的乡镇,也必须设有幼教辅导员,幼教辅导员可由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担任,也可由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或文教助理兼任。只有配备了一支强有力的幼教管理队伍,才能保障幼儿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查幼儿教育管理干部的资格,提高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切实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二是幼儿教育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把幼儿园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混为一谈。要尽快地进入角色,摸清家底,建立本地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详细档案,认真做好0—6岁儿童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台帐,建立幼儿园园籍制度,保证幼儿的受教育年限。要提出并实施本地幼儿教育合理的发展规划,以更高的热情促进事业的发展。

三要继续引导民办幼儿园(改制园)的发展。民办园在登记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要与公办园享受相同的待遇。要完善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民办园的审批程序,严格按照《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规定办好有关手续。审批民办幼儿园时,要充分考虑布局设置的合理性,定量控制,防止盲目办园,形成恶性竞争。已经举办而没有进行申报登记的民办园必须补办审批手续,领取办园许可证,不符合办园条件的一律要求停办。同时要为民办幼儿园制定相关政策,确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使民办幼儿园得到健康发展。要注意在民办幼儿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规范、教育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发挥它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要坚持依法治教。国家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省颁发的《江苏省幼儿教育暂行条例》等法规、文件仍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幼儿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要规范幼儿教育的管理行为,针对当前在登记注册、园长和教师资格管理、办园体制改革、收费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严格管理,加强执法监督,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4、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7月国家正式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订的,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科学纲要,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现实,在充分吸纳世界范围内早期教育优秀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力求体现终身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尊重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师生共同成长等先进的观念。它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启动,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部署,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同时展开。从2001年开始,全省已组织多次专门的培训活动,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师资培养培训部门要把幼儿园教育新纲要的执行纳入到统一的计划当中,把它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通过培训的组织,把教师和园长观念的转变作为落实《纲要》精神的核心,坚决反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确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组织模式,教育部曾经组织各地在幼小衔接问题上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结论为到小学后,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一位因素不是知识准备情况,而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儿童是否处在对学习和探索的积极主动的状态,我们过去过多地强调像成人一样给儿童灌输知识,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改变这样的教育状况就必须从园长和教师的教育观抓起;第三,要把新的观念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践来体现先进的教育观念,关注儿童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际体验和经历,体现以儿童和儿童的发展为中心的精神;第四,把贯彻《纲要》精神与开展托幼一体化实验结合起来,促进两类教育的有机整合与衔接,构建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第五,要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水平。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科研、资源建设、服务网络的社会化发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真正把幼儿教育变成全社区所有成员共同关注的事业。

5、增加对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继续安排幼儿教育的经费,并保证做到逐年增长。财政经费主要用于教育部门已经举办的幼儿园,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表彰奖励等。

同时,各地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筹措幼儿教育发展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和弱势群体的幼儿教育,调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积极性,多方解决乡镇与农村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要积极鼓励社区、集体和个人的出资办学、捐资助学行为,完善政策与制度,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

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各地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教育成本合理分担的机制。要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类别制定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加强对幼儿教育收费和使用的管理,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6、加强园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新形势对我们幼儿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比中小学更加突出,尽管我省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上与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各地要加强师德建设,针对幼儿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按照教师成长的特点和师德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培养教师对幼儿崇高的情感。

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今后,全省幼儿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要通过培养、培训两个渠道进行,争取到“十五”期末,各市城区和县以上城镇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60%以上幼儿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园长达到专科以上毕业程度;经济发展中等程度的农村40%教师达到专科以上毕业程度,园长达到专科毕业程度;经济发展较低的农村,90%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20%教师达到专科毕业程度,大多数园长达到专科毕业程度。

要严格把好幼儿教师和园长的上岗关,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条例》对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各项规定,在全省范围内严格实行园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一律不允许颁发资格证书。无资格证书的园长和教师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参加培训和资格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清退。

同时要保障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特别要对民办或转制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住房、保险等各类待遇作出具体的规定,使其与公办幼儿园以及中小学保持一致,促进幼儿教师、园长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二)特殊教育方面

1、着力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

我省的特殊教育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域差异。特殊教育发展好的地方,不论是入学率、硬件设施还是队伍素质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实现“十五”目标困难不大。也有部分地区的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特殊教育薄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综合利用当地政府、残联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个人的力量,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全省今后也要对这些地区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并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创造条件,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省政府统筹下,苏南五个市和苏北五个市已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包括建立在教育方面共同发展的制度。前段时间,教育部转发了苏州地区对口支援陕西榆林地区的经验,我们要本着这样一个好的精神加快苏南苏北的联动,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发展均衡的问题。

2、发展特殊教育的内涵,满足发展需求

总体来看,“十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质量的提高、内涵的发展。提高质量、发展内涵,首先要关注残疾儿童在入学之后的实际受教育环境。特殊教育学校要不断丰富现代特殊教育的内涵,保证建设和发展的标准不低于普通学校。加大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力度,提高特殊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水平。要加大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和开展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力度,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自然、平等地融入社会群体的机会。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特殊教育科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要提高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层次。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省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前三年的早期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我们要求全省各市至少设立一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附设残疾儿童学前班,各市重点发展一所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的高级中等教育主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同时我们还要与更多的高校进行联合,举办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校必须招收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入学,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新办面向残疾人的专业,鼓励残疾人通过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等方式,接受高等教育。

3、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落实助学政策

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事业费、基建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要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并按“两个增长”的原则逐年增加,这是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必须予以保证。各地在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校校通工程等项目时,要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各地要积极扶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以弥补学校经费不足。

“十五”期间,省继续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并逐步增加,各市也要设立相应的配套经费。同时要联合多方协作,争取民政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残疾儿童不因为教育费用问题失学、辍学。

提高学生助学金标准。从明年开始,省、市、县共同努力,免去残疾儿童的全部杂费、代办费。苏北地区由省里解决,苏中地区由省、市共同解决,苏南地区主要由地方解决。

4、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五”期间,全省每年由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100名特殊教育师资。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逐步配备专业课教师、心理康复教师、言语康复教师、医疗康复教师、特教工程技术员等专业技术人员,使特殊教育师资更趋专业化。

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已有的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每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评选学科带头人。各市要对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调配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普通学校教师及应届普师毕业生,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省教育厅将委托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对全省非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的特教师资进行系统培训,系统学习特殊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促进特殊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

各地要保障和提高特殊教育战线教职工的待遇,保证工资和特殊教育津贴足额按时发放,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特殊教育津贴标准。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适当的倾斜。对普通学校主要承担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任务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岗位补助。

(三)扫盲工作方面

“十五”期间开展扫盲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的原则,巩固扩大扫盲成果,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盲工作,努力扫除青壮年文盲。突出效率原则,积极进行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初步建立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满足文盲基本学习需求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江苏省“十五”期间扫盲工作意见》下发时,文盲人口最新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因此,现在我们把《意见》中“扫除8万现有文盲”的目标及时调整到45万。

1、健全工作档案,明确工作计划,提高管理水平

各地要针对“九五”期间新增文盲数量巨大这一情况,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以行政村为单位,逐个登记造册,建立文盲档案。要特别关注青壮年文盲人员分散、妇女文盲比例较高的实际,把他们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对象。近期,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逐一对所辖乡镇的青壮年文盲档案资料进行检查,一定要做到文盲资料清楚、完备。对复盲、迁移性文盲、婚嫁人口文盲等新增文盲,要随时建档,形成完整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对文盲进行动态管理。健全对文盲情况档案、规划和计划档案、项目管理档案、扫盲教师及工作情况档案、教学和教研资料档案、评估考核档案等各类档案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扫盲教育和管理的网络化,逐步提高扫盲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情况资料,编制“十五”扫盲规划和各年度扫盲工作计划。要以村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和超过95%、彻底扫除15—24周岁的文盲为目标,来编制规划和计划,要突出以青壮年文盲集中的县(市、区)和乡(镇)为工作重点,明确扫盲的目标、任务、要求、责任等。按照扫盲规划和年度计划设立有关扫盲项目,按项目组织实施。对项目管理,省里将组织市级扫盲管理干部到国家扫盲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各市、县(市、区)也要对所辖县(市、区)和乡镇的扫盲人员进行培训。

为更好地保证扫盲工作的开展,各市县要按现有的政策,提供扫盲工作的专项经费,并保证其足额、到位。

2、严格小学入学和学籍管理,降低辍学率,坚决杜绝新文盲产生

全省新文盲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年全省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没有入学的就有1万名,占1.6%。另外,全省小学巩固率为99.7%,尚未达到100%,以小学在校生600多万总数计算,每年又将有2万多儿童因为辍学成为新文盲。“两基”的巩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学入学年龄全省统一为六周岁,要杜绝提前或推迟入学。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女童、残疾儿童入学问题。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舆论和教育手段,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坚决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各地特别要防止小学生因学校布局调整、收费、考试成绩不好受到歧视等原因造成流失,成为新的文盲。

3、改革扫盲管理方式,实行项目管理制

规划年度扫盲计划,以文盲突出的县、乡为重点。设立青少年、少数民族、妇女等扫盲的专门项目,集中力量扫除数量集中的同类项目;按项目的组织实施,明确领导责任,做到经费专用、工作到位。

4、积极进行扫盲教学和评估改革

要转变扫盲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识字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生产劳动技术相结合的扫盲教学方式;逐步建立以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导向、满足文盲学习要求的扫盲机制,提高扫盲的质量和效益。探索多种形式的功能性扫盲途径和方法,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改革扫盲的评估方法,重视扫盲教育的过程评估,改变主要以识字为主的评估方法,向考核学员实际文化能力和应用性技能水平的评估转变。

5、进一步完善扫盲教育实施网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扫盲工作的负责部门和人员,负责扫盲的日常工作。农村扫盲工作由乡(镇)政府负责,要组成行政领导牵头,教育助理和中心小学、成教中心负责人参加的扫盲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扫盲的组织实施工作。城乡用工单位(包括私营),法人代表是扫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扫盲规划和要求,负责扫除本单位现有职工中的青壮年文盲。

有扫盲任务的地方,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村成人学校要把设置扫盲课程和承担扫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负责本施教区内的具体扫盲教学。教师参加扫盲工作要计入工作量,对超工作量的给予课时补贴。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文盲较多地区,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扫盲活动,把参加扫盲活动列为学生社会实践、综合实践和假期活动的内容。居住分散和零星的文盲,难以组成扫盲班的,可以采取“包教包学”的方式扫盲。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农村中小学、成人学校承担扫盲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农村成人学校要按照省定编制配备教师,人口为5万及以上的乡镇为3人,其他乡镇是2人,明确扫盲工作及管理责任。扫盲任务较重地区,要有专人全职从事扫盲教育工作。

要落实扫盲经费,今年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作了明确规定:由县财政拨款的成人教育经费由每人0.2元提升到0.5元。可以运用于扫盲、职业培训、劳动转移的技术培训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运用这个政策。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促进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新发展

幼教、特教、扫盲工作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幼教、特教、扫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各地的经验和实践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加强领导首先要解决领导者自身的观念和认识问题。当前阶段,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是要求领导者牢固地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把自身的工作、把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幼教、特教、扫盲工作关系着全省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着弱势群体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关系着我省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领导责任。在思想上,幼教、特教、扫盲工作要有位置,位置问题不解决,工作就无法得到应有的落实。

其次,各地要集中力量,创造条件,解决组织健全和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十五”期间,幼教、特教、扫盲工作事业发展的任务在加重,但少数地区的管理力量反而在削弱,原有的一些职能机构被取消,人员被安排从事其他工作。这种现象要坚决防止。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前一段时间各地幼教、特教、扫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管理上的复杂性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领导,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领导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

要加强领导责任的落实,要从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规划抓起。各市县要把幼教、特教、扫盲工作严格列入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为此,各市县区领导要加强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调查研究,对照发展目标,对存在问题和本地区的薄弱环节进行归总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实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领导制度,要定期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地区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突出问题。加强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经验交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事业发展。

要加强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检查和督导。目前,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检查、督导和评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省里将加大对各地专项检查、督导和评估的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要把幼教、特教、扫盲工作作为“两基”检查督导、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在基本的项目指标以及重点工作的开展方面,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的制度。要把幼教、特教、扫盲工作检查、督导和评估的情况作为干部考察和任用的重要标准。各市县也要相应加强检查、督导和评估,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使幼教、特教、扫盲工作走上更加规范的发展道路。

上一篇:乡镇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