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02:50:18

信息化工作方案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为使分公司信息中心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全面推进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使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提高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全球信息化的世纪风暴,正在影响和加速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分为五个层次,即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信息化搞好了,才能有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

l、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的目的

(1)提高效率。企业信息化可大大减少人力,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准确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

(3)、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增值的主体和对象。要求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这就迫使企业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而企业信息化又恰恰提供了一个知识和信息被获取、被增值的平台。

(2)、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市场的客观需求。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迅速地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做出反应,及时地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而现在的市场早已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当前市场经济时代的买方市场。企业信息化能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合理安排生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而有效地驾驭市场。

(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就是信息。企业要准确、快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企业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

4、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1)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技术,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加速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企业内联网:intranet),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3)、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入因特网,进行企业的信息,并建设企业外部网(即见extranet)。通过采集和利用国家宏观信息、企业材料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生产流通信息、市场信息等经营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的正确决策能力。

5、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单项微机阶段。在我国信息化初期,主要是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单项信息管理,关系型数据库刚刚建立,每台计算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所谓的管理还处于数字统计和科学计算的范畴。

(2)计算机网络化阶段。通过进行局域网的建设,使企业的计算机摆脱了单机的模式,使企业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上脱离了信息孤岛的局面,使部门内信息得到了较充分的处理。

(3)内部工作流的电子化阶段。将各局域网连接,形成企业内部(intranet),具体体现在诸如办公自动系统,财务系统的应用上。这些应用是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主体,培养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气氛,为企业在原来几乎无信息化应用的前提下产生了许多效益。

(4)企业级资源规划系统(erp)阶段。企业资源计划(w)是以intranet为环境,面向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它识别并计划企业全部资源的需求,全方位地实行采购、制造、发货和客户订单。更通俗地讲,erp是为制造商、分销商、服务公司在采购、制造、发货和客户订单等业务所有资源需求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5)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erp)阶段。这是对世纪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实现供需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b一c)、办公业务自动化(oa)等技术的全面集成,资源共享、数据共享的适应网络经济的充分柔性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e-*rp系统支持下,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在展示室或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商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通过供需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没有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6、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和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广义地讲,它的任务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1)、“硬件”方面:①网络的综合布线、因特网(internet)的连通、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构建;②财务、办公、科研、生产、营销等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或开发;③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挖掘与综合利用;④信息管理的组建以及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2)、“软件”方面:①相关的标准规范问题以及安全保密问题的研究与解决;②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以及数据的录入与更新的制度化;③全体员工信息化意识的教育与信息化技能的培训;④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变革。

二、分公司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要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依托于集团的数字神经系统,全方位改造企业。以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加产量与销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分公司财务管理系统为突破;建设分公司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而后延伸到产、供、销、存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规划体系(erp);接着实施客户管理系统(crm);再实现供应链管理(scm),最终走进电子商务。

2.分公司企业内部同(intranet)建设的框架结构

在分公司内部建成以游览器/服务结构为基础的intranet。通过ddn、isdn等万式连入internet。与总公司中央局域网(包括事业部、专业公司),四十八个成员企业子局域网,若干个集团销售网点和海外企业远程信息通道。

3、构筑intranet遵循的原则

按照集团发展战略目标,超前于集团发展步伐的原则;全集团统一的、综合的体系结构的原则;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的原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4、具体实施方案

按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通过对子局域网或子信息系统中的可选择模块分别投资,成功后再扩展、推广的方式;建设成于局域网,最后与集团中央局域网覆盖、整合,完成集团的网络信息体系建设。

首先,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在集团选择管理较规范、业务活动范围广、各产业体系较健全的企业做试点。

第二,在上述试点成功后,通过论证。拓展到企业管理的其他领域,实现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集成化管理,再在其他各企业全面推广,建设八个企业子局域网。

第三,建设、完善集团中央局域网;用ddn专线连接,与各企业干局域网整合,完成intranet建设,同时实现集团办公自动化(oa)。

最后,通过防火墙与国际互联连接。初步完成集团的信息网络化建设。集团各个层次的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密级和读写修改权限,调用准确可靠的集团内部信息才。游览因特网上的任何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断的对网络的改造和先进管理系统的应用、扩展,逐步实现电子商务。

三、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责和分公司信息化重点工作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配合信息化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重整,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

l、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责

⑴、编制分公司信息工作规划,作好信息工作计划;管理、协调和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并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⑵、负责各类应用软件的应用和管理。

⑶、组织参与制定分公司信息化有关制度、标准,分析分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是否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并提出调整、变革、优化和重组的建议。

⑷、负责管理、监督分公司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⑸、负责跟踪采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宏观经济信息、微观经济信息和发展动态,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分析,为分公司的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⑹、组织参与分公司基本信息设备的选型、建设、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网络硬件设备工程建设

尽管整个工程是分步实施的;但每一步的建设中必须将下一步的发展预留出来,使整个硬件设备兼容。既充分保护已完成投资,又要与未来的技术设备兼容或共存,以保持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整体招标的方式,以保证质量和网络运行的后期服务到位。

4、管理软件的配备

由于我们是以财务管理软件为突破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的,因而在后续软件的开发上要以此为基础,积极配合软件开发商,将信息系统范围从财务管理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和人事管理。再扩展到生产管理,最后扩展到决策管理系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有我们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使开发的软件适合集团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5.强化微机培训,提高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

建企业网,实现办公自动化,人员培训是关键,只有全体员工都利用网络计算机资源,才能发挥集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⑴、对集团领导的培训。培训时采取灵活的方式,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分批培训,不受时间限制,随到随学,直到学会为止。

⑵、集团总公司员工培训。会同机关党委、人力资源部安排计划,集中时间脱产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计入员工档案。

⑶、对企业局微机应用人员培训。按信息系统,由各个部室负责组织本系统的人员培训,信息中心配合。

6、建立、健全各种网络、信息规章制度

企业要发展信息工作,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制定信息管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建立各种类型的工作程序。这些都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工作,我们将陆续完善。目前制定《分公司计算机管理办法》《分公司信息管理办法》《分公司信息保密制度》、《分公司信息对外制度》《分公司信息成果审批和信息员奖惩制度》,全体人员要贯彻执行。

7.加强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1)、信息来源。一种是在双向互利的基础上与各信息网络建立联系,交换信息;另一种是从互联网等媒体编辑整理信息。信息内容定位在行业动态、新产品、新技术、市场行情以及有关国家的经济政策、优秀的管理理念等。

(2)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编印信息刊物。

(3)信息中心是新成立的机构,其工作职责——信息管理,是一项新的企业管理理念,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各部室分厂的支持和协助。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统一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不断完善权属登记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并轨的基础信息设施,架构集应用、宣传、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在全县居于先进行列的政务、业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信息公开统筹兼顾原则。以公开为原则,对我县房产和重点工程工作所有非信息及部门的相关规定,分别在我局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

(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分步实施原则。创新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和运行方式,以上网运行为原则,构建覆盖我局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权力的电子化机制,保证部门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的要求真正实现。

(三)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原则。按照县政府统一规划,在局机关及所属二级机构同步实施,在本系统内整体推进房产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行政权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四)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原则。以建立房地产市场和重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全面推进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做到规范标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节约高效。

二、具体措施

(一)根据县政府《关于做好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设立专门机构(信息中心),抽调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局系统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设置,为局系统信息网络及其设备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各相关内设股室及所属二级机构要指定专业人员从事信息录报工作,由局办公室牵头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三)凡涉及我局的所有行文在纸质材料上报签发的同时,一并由相关领导进行网批。各相关内设股室及所属二级机构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小结及宣传报道等在纸质材料上报的同时均需实行网报,信息宣传稿件每月不得低于3条,并记入年终考核。

(四)各相关内设股室及所属二级机构每天登录进入办公系统,浏览信息,收阅公文,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好公文,确保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具体任务:

1、人秘股(办公室):主要负责国家、省、市、县近年来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我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汇总及网报,所发通知及文件需一并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下发。

2、交易中心、产权产籍股、开发办:尽快实现房屋权属登记系统与市局数据库的联网。结合我县房产部门工作实际,适时开通网上房地产,实行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网上签约和备案。适时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动态。

3、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推广使用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扩大统计覆盖面,实现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以及全县保障性房源的有效监控,及时全县房改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动态。

4、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实现科学的账户管理、快捷的资金划拨、动态的信息反馈、简易的信息查询,提高维修资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效率,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建设企业、政府主管机构和专户银行提供高效的交互平台。

5、物业管理股:主要负责全县物业管理的基本情况和近期动态以及小区业主的网上投诉。

6、住房保障股:主要负责全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基本情况及近期动态。

7、工程股、工程技术股:主要负责全县重点工程建设公告、政策法规、质量管理及建设动态。

(五)信息中心具体确定1名文件收发员和系统管理员专门负责电子公文的传输、接收和网络维护等工作。及时对全县房产和重点工程建设的具体事宜及相关数据进行网上,对各相关职能股室具体业务和相关材料网上下载工作和信息工作进行动态考评,积极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办公系统。

四、组织实施

建立我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抓紧推进落实。

(一)组织领导。局成立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内设股室及所属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并指定专人为信息员,确保我局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步骤。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推进:

1、制订方案阶段(3月28日~4月5日)。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县房产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报县政府办公室。

2、实施建设阶段(4月5日―4月30日)。根据县政府《关于做好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据《县房产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电子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分头组织实施。

①根据县政府提供的“市电子政务系统”,建立统一的电子平台系统,对各权力运行流程进行明确,建立对外受理系统,完善全局系统的网站建设。

②对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子系统的正确、准确运行工作。

③电子化系统、流程开始试运行。对电子化系统的批准权限、标准、流程、责任、监控等运行流程进行全过程的试运行,同时对操作人员进岗前训练。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2014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目标

为实现“十二五”末“五年翻两番,总量超百亿”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是2010的4倍),2011年,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和两化融合等奋斗目标为:1、促进工业提速增效,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2%。2、狠抓重点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45个,新增亿元以上企业6个,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1个。3、加强企业技改升级。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实施省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15个,开发通过鉴定的市级以上新产品15个以上,其中省级以上7个。4、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增新兴产业企业10家以上,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0%,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增长50%。5、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县经济开发区新建2个特色园区,重点建设1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即在培育和壮大原有6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同时,另外增加4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培育重点,加大乡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培育销售超5亿元以上园区2个,超10亿元园区1个。6、大力实施两化融合。申报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省级3家、市级2家,实施重点两化整合项目3个。

二、2013年经济和信息化重点工作

(一)、加速产业集聚提升

1、加速产业集聚。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产业基地化的要求,加快构建“4+4”产业体系,一是确保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电子电器四大优势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四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9.6亿元,其中,酿酒食品产业92.6亿元,纺织服装产业13亿元,机械加工产业17.8亿元,电子电器产业16亿元,分别增长50%、50%、60%和80%。二是加大新兴产业培植力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倍增发展,其它新兴产业破题开篇,形成特色。通过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扩张、集聚式发展、爆发性增长,全年确保新开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个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年内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

2、建强特色产业基地(园)。坚持以特色园区建设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遵循“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园)建设。坚持“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凸显产业特色,增强园区产业的聚集度和关联度。重点支持双沟酿酒产业园、青阳机械零部件产业园、开发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及纺织产业园发展,培育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新增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个。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促进同类型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业,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供服务支撑。

3、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排查今后三年落后产能状况,做好分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基础工作。抓紧研究制定落后产能淘汰的具体时间表和推进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动员企业及早行动,加快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

1、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对全县50强企业,特别是纳税前50名和销售50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倾斜扶持政策,推进靠大、靠外、靠强,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综合运用政策支持、行政推动等多种举措,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申报省以上专项资金,县级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向省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

2、加大政策扶持。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支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强与省与市对口部门协调联系,争取其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帮助,及时兑现县里已出台的各项激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开展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力争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各级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投资和经营成本。

3、建立帮扶制度。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政银合作和银企对接、重点企业分工负责、联合协调会办等工作机制,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融通、能源供应、市场开拓等具体问题,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

4、做强本土企业。对于本土企业发展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给予帮助支持,协调解决本土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融通、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以及“退二进三”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大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力度

1、做好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及全局性的问题,把握运行态势,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各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控,着力做好12户重点企业预测预警和分析工作。加强与各县区对比分析,建立与兄弟县区信息交流制度。

2、加强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协调解决重点物资运输问题,确保电煤运输供应,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努力化解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加强对重点物流企业运营情况的跟踪,重点是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推动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的调研,申报省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争取政策扶持。利用省经信委搭建的产品万里行平台和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契机,组织我县名特优新生产企业参加,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大新增长点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指导相关企业制定客观、适度的增量项目(产品)年度产出目标,建立健全达产达效工作责任制,确保年度增量计划的全面完成。建立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产品)的定期监测和跟踪制度,及时了解把握序时进度,分析运行情况。

4、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加大技术中心投入,确保省级、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开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5%和3%以上。抓好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保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以上。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资源,共同推动食品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纺织服装加工等重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合助推器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联合,建立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后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四)、提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

1、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抓好15个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实施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大争取政策扶持力度。

2、搭建银企合作融资平台。积极帮助重点企业扩大授信额度,推动商业银行采用多种方式予以信贷支持,确保商业银行用于工业信贷比重稳步提高。及时了解企业资金需求,梳理项目,向银行推荐质量好的金融部门认可的项目,开展项目对接,保证全县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和银企合作洽谈的成功率。同时,加强对签约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情况的跟踪考核,确保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

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名牌产品、“三名”商标申报步伐,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加强品牌保护。落实政策扶持,对已认定的名牌产品和“三名”商标产品,协调有关部门在融资贷款、信贷担保、电力供应、交通运输、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产品、部级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出口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加大财政资金奖励额度。总结推广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定期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引导企业贯彻ISO9000、14000质量管理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促进活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认真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做到“储备一批、筛选一批、服务一批”。一是做好项目的调查储备,抓紧建立2011年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库。二是坚持优中选优。选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作用明显、填补我县新兴产业空白、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重点项目,作为国家、省扶持资金的优先申报对象。三是帮助企业掌握政策包装项目。指导企业学习掌握政策,做好项目包装,完备各项手续和材料,争取2011年省级资金不少于上年度。

2、加快创新转型。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专利新产品的扶持,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和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酿酒食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培育示范平台。扎实做好中小企业科技型、创新型、高成长型培育和发展,帮助我县更多企业进入省中小企业扶持发展的大盘子,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

3、推进信息化进程。继续落实“中小企业百千万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组织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应用电子商务行列,加强县中小企业网站建设和信息维护管理工作,强化服务基层,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努力搭建共享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对中小企业网络服务水平。

4、强化运行监测。抓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全县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报表统计、重点监测企业月报及运行分析。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活动,关注中小企业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反映企业的困难和矛盾,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对策建议。

5、促进集聚发展。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选择1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扶持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找准定位,努力形成“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特色。探索成立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承载集聚功能,积极申报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称号。做好产业集群的扶持引导,放大其龙头效应、支撑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中小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6、培育示范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指导,引导其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定位职能,合理收取费用,为全县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多层次、大范围开展创业投资洽谈、创业辅导培训活动。加强与社会化创业辅导机构的合作,逐步培养和扩大创业培训师资力量。组织有能力、够水平、业绩好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申报省级重点示范机构称号,利用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全县社会化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六)、加快“两化融合”进程

1、大力实施“865”工程。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和培育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木材加工、玻璃建材、治金新材料、包装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8个重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注重企业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产业联盟在线、节能减排监控、安全生产监测、人才培养交流6大领域信息化应用,主要抓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等5大关键环节,加快利用信息化提升全市工业整体发展水平。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县分管领导牵头、经信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参与的“两化融合”推进机构,统筹推进全市“两化融合”重点工作,认真做好产业推进、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人才培养、载体建设、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月报涉及信息化内容,按月统计示范试点企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3、强化学习培训。争取省经信委和省软件行业协会支持,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两化融合”和软件知识培训。组织企业赴先进地区、市内优秀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观摩活动,

4、推进社会信息化。继续开展政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安全高效运转。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平台,积极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定期召开信息化联席会议,推进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全社会信息进程。

(七)、落实节能降耗和能源保障措施

1、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建立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完善能源消耗预测预警机制,加大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地区的用能调控力度,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以能效达标为重点,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落实技术和管理措施,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加强能效电厂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强化考核验收,确保项目达产达效。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淘汰和改造高耗能、高污染设备。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面上宣传、点上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以重污染行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循环经济试点范围。进一步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联合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认真开展综合利用认定、年检,努力拓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织力度,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配合水务部门,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耗能超过3000吨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通不过审查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和备案。进一步健全县能评体系,从源头把好节能关,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对近年来我县新建、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违反能评规定的地区、企业,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领导注重、组织保证、职责明确。

管委会指导非常注重单位的信息化建立和信息化工作的治理。依据长常新发〔〕20号文件,新区治理委员会成立了以管委会副主任同志为组长,行政综合办公室主任王鹏俊为副组长,各部室为成员的信息工作小组。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为提高信息化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制订信息化工作治理、运转准则。财政室做好信息化建立的资金投入方案,保证信息化建立需购物资的资金需求。(包括购置安全防护软件、硬件等设备)还,指派专人负责治理收集运转及维护工作。

二、准则健全、保证信息安全。

我单位十分注重信息工作的准则建立,结合本身实践,坚持健全了各项信息治理准则,制订了《核算机运用准则》、《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收集信息安全治理准则》等。为保证信息保护秘密和工作需求,并根绝在网上干与工作无关的工作,单位共有电脑28台,实践连网电脑15台仅为营业部室供应了疾速、自力的上网通道,使网上办公成为单位工作的中间,保护秘密和安全工作也获得增强。初步坚持了单位信息化、收集化及无纸化治理,步入正轨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治理轨道。

三、积极做好电子政务网的使用工作。

依据运用电子政务内网办公主动化系统进行公函交流的要求,指定专人天天上班时间保证上岸机关办公系统进行公函交流,可以实时、精确、具体地搞好电子公函的上传下达工作,以便于指导尽快把握最新的信息动态。充分发扬政务信息为指导决定计划服务的顾问助手效果。并认真总结,做好年管委会电子政务的总结工作。

四、保证区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内容具体且实时更新。

我单位布置专人依照长政办发[]116号文件要求,对区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内容保证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经过各科室积极支撑共同,供应各类动态信息,经审核后实时、精确了单位工作职责、指导成员、机构信息、科室职责、年度总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工作方案、工作动态等网站信息。实时将信息资本向社会开放。

五、增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看法。

在积极参与区上组织的各类信息化培训的还,单位还组织干部对信息化建立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经过培训学习,提高了我单位信息工作人员的营业程度,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系统安全系统,保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与不变运转。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按照今年市、县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的要求,紧密结合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全系统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全县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考核对象

县局负责对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的绩效管理考核。

三、绩效管理工作内容(60分)

各基层司法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2013年度绩效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详见《附件》)

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根据方案要求全面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着眼平安,致力维护社会稳定。县局责任部门:基层股、社区矫正股。

2、着眼法治,致力推进法律服务。县局责任部门:宣教股、法律援助股、司法鉴定股。

3、着眼创新驱动,致力激发发展活力。县局责任部门:基层股、法律援助股。

4、着眼规范管理,致力提升科学水平。县局责任部门:基层股、法律援助股、司法鉴定股。

5、着眼强基固本,致力推动重心下移。县局责任部门:办公室。

6、着眼能力建设,致力打造一流队伍。县局责任部门:宣教股、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四、效能建设内容(40分)

(一)制定绩效管理工作方案(2分)。要按照县局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制定2013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办法,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工作时限、序时进度,组织实施等工作内容。未制定工作办法的扣1分,未向县局报送工作办法的扣1分,扣完全部分值止。

(二)过程管理与日常考核(4分)。绩效管理信息工作组,按要求完成从第二季度开始,每季度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省司法厅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线填报季度工作,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等工作任务。

(三)察访核验(10分)。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系统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察访核验,重点对绩效管理对象自评情况进行核验,主要采取实地调查、抽样检查等方式进行。察访核验时发现问题的1次扣1分,扣完全部分值止。

(四)督察督办(4分)。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做好上级优化发展环境监测、受理和办理群众投诉、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督察督办工作。发现问题和群众投诉属实的每次扣1分,扣完全部分值止。

(五)领导评价(10分)。由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2013年度工作绩效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县局领导评价为“满意(10分)”、“较满意(8分)”、“基本满意(6分)”、“不太满意(4分)”、“不满意(2分)”等五档次,对每档次分别赋予分值,并根据最后结果,计算出“县局领导评价指数”。

(六)满意度测评(10分)。一是省里群众满意度测评(5分)。二是各部门对所属单位测评(5分)。由县局绩效管理工作组对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年度工作绩效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测评分为“满意(5分)”、“较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不太满意(2分)”、“不满意(1分)”。

五、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以百分制计分,按年度综合绩效得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计算公式:年度综合绩效总分=绩效管理工作得分+效能建设内容得分。

2、年度综合绩效得分在70分以上(含70分)的绩效管理对象为合格单位(部门)。

3、在年度综合绩效得分为70分以上(含70分)的绩效管理对象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若干先进单位(部门)。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合格单位:年度综合绩效得分在70分(不含70分)以下的;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中发生重大腐败案件的(单位主动发现并向组织反映,积极配合查处的除外);因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违反“八项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工作步骤

(一)完成启动及绩效管理工作。2013年5月底前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成立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确定任务分工。

2、制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2013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并于5月31日前报市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全面启动绩效管理工作。2013年5月底前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召开县局绩效管理动员会(5月31日前)。

2、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按照《全县司法行政系统2013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方案,并于5月底前报送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完成过程管理与日常考核工作任务。2013年5月至2013年底前,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县局绩效管理实施组完成市局过程管理与日常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

2、县局绩效管理信息化工作组完成组织协调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完成从第二季度开始,每季度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省司法厅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线填报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等工作任务。

3、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做好上级优化发展环境监测、受理和办理群众投诉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督察督办工作。

4、绩效管理考核程序。全系统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在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四)完成指标考核工作任务。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中旬前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协调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做好指标体系考核工作。

2、2013年5月前,县局绩效管理信息化工作组要制定局绩效管理信息化工作方案,并下发组织实施。

3、县局绩效管理信息化工作组及时准确地把绩效管理工作方案中的指标内容及相应工作情况填入“省司法厅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五)做好接受查访核验工作。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旬前,做好以下工作:

1、县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协调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做好查访核验等工作。

2、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做好接受上级考核部门的查访核验等工作。

(六)做好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旬前,做好以下工作:

1、2013年5月底前,县局绩效管理材料组要制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关于做好2013年度绩效管理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并下发组织实施。

2、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按照《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关于做好2013年度绩效管理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七)做好考核评定工作。2013年至2014年4月中旬前,做好以下工作:

1、2013年5月底前,县局绩效管理实施组要制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2、2013年12月底以前,县局绩效管理实施组完成对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

3、各基层司法局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按照《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方案》,抓好所属单位所属行业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

(八)做好绩效管理考核结果运用工作。2013年至2014年5月前,做好以下工作:

2014年5月前,县局绩效管理成果运用组要结合2013年底公务员考核、评选先进股室、优秀公务员等评优评先工作,切实抓好绩效管理考核结果运用工作。

七、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把绩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全系统绩效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2、要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绩效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管、亲自抓绩效管理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选配精兵强将从事绩效管理工作。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从计划入手,认真谋划企业信息化工作。抓好落实信息化规划、年度计划和各项工作方案编制工作。一是在总结“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司“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征求意见讨论与完善工作。二是围绕增强新厂后劲和管理提升,结合新厂建设实际,年初和年中很好地谋划了《2016年度采购计划》、《2016年度采购计划中期调整项目》,及时将公司试点建设批次管理项目纳入企业计划。三是年初编制和中期修订了《2016年度____卷烟厂信息化工作计划与安排》,将年度工作纳入部门与个人绩效合约考核。充分体现对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业务和安全建设与集成与绩效思考,充分调动大家的智慧和能动性。

2、从源头做起,认真安排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抓好绩效管控,努力完成阶段性工作和任务。一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做好新厂人才培养对接,选好苗子、压好担子、铺好路子,加快信息化与标准化队伍建设。主要聚焦新厂信息技术等关键岗位要求,借助设备(系统)厂家以及兄弟单位的现场带教平台,新厂系统安装调试契机,量身定制了技术技能层级人员培训培养方案,精心实施了“精准培训”和“催化培训”。对高架后台系统、MES、卷包数采、制丝集控、机房、网络、1#工程、会议系统和能源管控系统等关键用户进阶及相关系统进行了操作应用培训,均取得了预期成效,为下一步全面适应新厂的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要求打下了基础、增添了“底气”。二是努力促进新厂计算机机房项目与新厂MES和各管控系统对接,努力配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今年上半年,制丝中控、能源管控、卷包数采以及物流高架等项目实施单位开始现场安装,期间,利用各种交流沟通方式,努力做好各项目实施配合、MES系统与各管控系统的协调与衔接工作,同时,根据我厂实际管理需求,提出MES系统优化建议,包括后期按“大数据+卷烟工业”要求,开展了合作生产批次管理项目调研、优化方案、立项和招标活动。以较高标准、较严要求促进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三是逐步推进企业制度规范与新厂管理、技术和工作对接,努力实现新厂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一年来,根据拟定的管理体系对接方案,全面梳理老厂现有制度和规范。针对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技术标准进行了评审和修订的基础上,结合新厂岗位设置、职能分工、管理要求,充分考虑新厂生产管理要求和管理的延续性,分期分阶段进行了计算机和信息化制度整理和修订,突出体系文件传承性、创新性、充分性、精简性、适应性。优选了高架库和中心机房两个岗位做标准制订工作试点,以此推广到全厂各岗位,以确保新厂试生产之时,主要的制度、标准、工作流程基本到位,做到各项工作开展、各项生产操作和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下一步体系管理平台的构建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同时做好制度文件宣贯及落地,全面梳理并构建新厂制度体系问题。

3、从安全角度,认真落实新老厂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抓好人员、制度执行和运行保障工作。一是抓好对接技改项目现场再造和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安全交底工作。及时召开对接新厂座谈会,规避技改现场的安全管理风险,严肃厂纪厂规,对新厂现场参与人员开展了安全管理与技术交底工作。二是抓好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一方面,加强了网络检查排查。按日常、节假日和月度、季度巡检要求,组织开展了机房网络及信息系统运行检查排查活动,累计按时组织处理故障93次。另一方面,为促进和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运维保障能力,按行业和公司及厂部要求组织开展了各专项活动。部署和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和公司网络安全保障和通报专项监控工作。按国家局通知要求,开展了2016年行业信息系统应用安全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工作。结合厂 “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自查活动和中心机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活动。日常围绕新厂信息项目对接事项,强化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巡查防护,确保了在现有的硬件基础条件下网络数据传输快捷安全,为我厂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4、开展现场再造与流程优化。一方面,为适应公司发展新变化,企业工作新常态,4月中旬以来,开展了OA系统企业首页布局及栏目内容调整工作。结合日常标准文件评审要求,适时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工作。另一方面,按新厂现场再造工作方案,开展厂内信息类、传媒类、音响类标识的规划和现场目视化信息收集工作,努力体现“行业典范”和“窗口企业”的品质要求。

5、抓好我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即将竣工投产试运行之际信息设备资产的安全清查管理和保值增值工作。年初和年中,根据公司和厂部资产全面清查工作方案要求,开展了IT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全面盘查工作,一方面,清查了企业所拥有电子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原值、净值及使用状况、固定资产台账建立情况、使用和报废合规情况、定期核对账物情况,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另一方面主要检查了低值易耗品领用签收情况;低值易耗品台账建立情况;管理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同各使用部门核对一次账、物情况;低值易耗品内部调拨(移位)、报废(处置)合规情况。全面摸清家底。通过账实核对工作,摸清企业存量资产的存放、使用状况及数量、价值信息。针对资产使用状况合理处置,盘活未使用和不需用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为防止资产闲置浪费,征集了老厂某些IT设备和会务系统资源对于新厂利用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

目前,网络通信、计算机机房、1#工程转接、

消防、监控、多媒体、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卷包数采等项目或系统建设基本符合技改进度要求,但也遇到的问题:一是企业MES生产执行等企业在线信息系统在试运行阶段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接口通断、数据传输及准确效率问题,功能是否全面符合性问题等等。

二是公司试点批次管理项目进度上存在滞后的问题。目前项目才刚刚完成评标工作。

三是企业各试运行信息系统其他应用人员对接培养与过程管理规范问题。

四、企业网络的安全风险规避与重要信息系统的识别与等保变更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原因一是是企业数字化工厂初建阶段,实施经验不足,加上在线信息系统正处在试运行阶段,批次管理项目待建系统也是应用试点,有个在实践中验证和摸索的过程。二是企业各试运行信息系统掌控和应用人员需要有一段对接培养与适应过程。三是企业网络的安全风险规避和信息系统过程管控存在新老厂过渡和改善的过程。

三、下一步打算与建议

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工作将紧扣公司“十三五”信息化规划要求,重点围绕明年适应新厂运行、保障新厂生产等工作,结合公司、厂部工作要求及本部门工作职责、工作实际,认真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企业网络通信、网络系统安全、计算机机房、1#工程转接、MES、动力能管、制丝集控、卷包数采等网络信息系统问题的梳理、现场再造整改与流程优化和过程管理规范工作。

二是认真抓好公司试点批次管理项目进度追赶工作。借鉴行业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主要是关键技术方面突出“大数据+卷烟工业”精益制造与管理要求,架构好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力求在合同签订后,早日完成系统需求方案与集成改造方案,合理部署调度,力争在6月底以前完成____公司组织的统一验收和后续实现大数据应用和管理工作。

三是继续抓好企业各试运行信息系统关键岗位和其他应用人员对接培养与过程管理规范工作。编制实施各岗位绩效管理工作标准,修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各项管理标准。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能动资源保障新厂生产与经营管理正常进行,促进提升工作绩效。

四是认真抓好企业网络的安全风险识别,梳理优化规避风险措施、强化基础安全设施。科学开展网络与各信息系统后期运维保障工作。同时,按国家局和公司要求,抓好企业在用重要信息系统的识别与等保变更工作。

总之,2016年,在公司技改指挥部、厂领导和各部门上下动员和各实施单位的通力协作下,企业信息化工作能够坚持PDCA循环工作方法,共同促进企业先后完成了各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规划、功能设计、部署配置与开发、单元测试上线、生产联调、系统优化、实操培训和项目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为系统试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续也充分跟踪和及时处理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达到了持续改进的效果。我厂朝着数字管理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为企业提升系统管理积累推广经验。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推行。学校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视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福鼎一中校园信息化教研管理中心”,制定理念领先、符合校情、操作性强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学校专门划拨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实行“有成果表彰,有责任担当”的物质精神“双奖励”奖惩推进机制,保障软硬件环境建设,努力创建信息化“智慧校园”。

落实工作方案,规范过程管理。学校遵循“统筹部署、分类指导、注重应用、协同创新、特色发展、辐射带动”的原则,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立足学校自身需求和特色,有效落实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领导排查、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外出考察对比等方式,定期研究试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服务教师学生,促进水平提升。近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拥有教育信息中心主控大厅、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校园微信平台和微官网、校园无线网络平台、数字化的省级示范图书馆等设施。陆续启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综合平台,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曾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互联网 + 教育”策略,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参与多项部级、省级以上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多位教师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福建省“微课堂”评选活动一二三等奖,入围福建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展示。学生信息技术作品曾荣获卢嘉锡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省信息学竞赛大奖等,并有发明专利。

致力模式探究,彰显示范引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形成了“智慧校园+智慧人生”的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教育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师专业发展和谐氛围。

参加成果推介 开展展示交流。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喜人。近两年,近10位教师通过福建省网络教研平台,参加了“网络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展播等活动,展现了风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也促进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年来,高考本一上线率、高分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宁德市前茅,多位学生被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当前,学校正积极落实“教育信息化2020年”行动计划,并向着创建省级乃至部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展望“十三五”,福鼎一中教育信息化工作必将再谱新华章。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据翟燕驹介绍,根据工信部关于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的“165号文件”精神,棉纺织行业被确定为开展信息化改造提升试点行业,进行在线生产监控及管控集成试点攻关,启动试点项目,建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全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带动棉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整体提升。

王建伟介绍了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推进情况。他表示,把棉纺织行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列入到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当中,反映出棉纺织行业依托两化深度融合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希望通过试点工作的探索,从点开始,进而全面建设点、线、面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格局。

据悉,目前棉纺织行业在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着在线监控应用比例偏低,集成应用的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次启动试点项目,重点围绕棉纺织企业在线生产监控和以管控集成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形成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改造提升工作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到2014年底,完成技术攻关、企业试点、重点企业推广;第二阶段从2015-2018年,实行行业全面推广。按照工信部五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步骤,计划使棉纺行业百强企业的大部分都能够应用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夏令敏指出,信息化工作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推动的工作,也是在纺织行业现代化过程以及转型升级中始终要坚持的重要工作。棉纺织行业作为信息化的试点行业,工信部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他透露,下一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两化融合中重点推动的将有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基础工作;二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他希望试点企业能尽快制定好工作方案,在试点过程中和相关企业、行业进行交流,也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给予纺织行业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更多支持。力争在2020年,纺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得到较大提升,在信息化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会代表参观了江苏悦达纺织集团公司信息化应用情况。悦达纺织自创建以来就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在战略定位、组织领导、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供应链组织等关键环节加快应用,多方位覆盖,累计投入2700万元资金,先后实施应用了用友NC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RP信息管理系统、协同办公(OA)平台、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管理、服装生产管理/服装CAD设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在两化融合方面迈出了扎实的一步。经过10年建设,悦达纺织信息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示范单位,2012年悦达纺织作为纺织行业代表参加了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成果展,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鼓励,并荣获当年“部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工作目标

推进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人口信息化应用水平,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一)围绕自治区下达的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指标任务,补充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统筹安排,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人口计生、公安、统计、民政、卫生等部门,对人口信息出入较大、统计误差率高、人口信息不完整的人口基础信息进行再核查。特别是要协调公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补充完善公民身份证信息,确保公民身份证等人口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二)抓好全员人口信息化再培训。各县(市)区既要通过强化培训来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质量的提升,又要积极组织参加区、市的业务培训。四月份,市将分县区举办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化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确保县、乡两级工作人员能有效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注重做好日常的升级培训。目前,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正处于完善阶段,有些应用功能需要升级,我们将把每次升级部分的功能及时反馈县区,利用短训的方式,确保基层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应用功能。

(三)进一步强化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各县(市)区、各乡(街)镇要按照区、市的统一部署,组织人力抓紧做好深入细致的核对补录工作,通过进一步的补录,把错报、漏报、漏填的个案信息按规范要求在数据库进行完善,确保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真实可靠,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进一步提升人口基础信息核查的重点。全员人口信息包括常住人口信息、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及流动人口信息,这是今年自治区平时抽查考核的重点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常住人口信息质量提升的难点是身份证信息质量,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身份证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提升的难点是育龄妇女的出生、妊娠、避孕等信息质量,要通过深入宣传、服务和走访、入户核对等形式将信息及时收集、补充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是今年提升全员人口信息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人口流动性大,收集个人信息困难以及户籍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或收集的不完整等方面,务必要通过国家PADIS平台或与户籍地取得联系等方式进行完善。

三、实施阶段

今年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一)安排部署阶段。制定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方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案,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加快信息系统的测试,抓好信息系统的培训,完善系统应用功能。

(二)组织实施阶段。制定下发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培训工作,配合做好信息系统的测试,组织对人口信息数据质量进行补充完善,开展抽样调查考核。

(三)总结巩固阶段。总结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对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创新人口服务和管理,健全工作机制,为2012年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具体要求

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把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作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部门联系会议,交换人口基础信息,研究部署各阶段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县(市)区要统一思想认识,将工作任务细化并落实到个人,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切实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乡(街)镇、村居也要把任务进行量化,按片分包落实到人,做到个案信息变更及时,人人信息准确健全。

3、加强部门协调,做好信息共享。积极组织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充分利用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定期交换、完善和更新新婚、出生人口信息,通过实名登记信息交换,确保人口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人口信息质量。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金土工程;信息化建设

1 引言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2 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机构都刚成立不久,两方面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技术人才方面很缺乏,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来说。管理和维护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二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不足,计算机设备配置上有待改善。

3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浅析

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在信息时代提高企业、政府部门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为各个行业的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已经加入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大军之中,国土资源行业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有以下特点:

国土资源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国土资源工作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信息生产和维护的过程,作为信息化的主体,收集、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数据信息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就是要开发一系列用于辅助业务办公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下面简要地从机构建设、网络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及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介绍一下本溪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3.1机构建设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设立国土资源信息管理机构,成立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县)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建立专项数据库,负责三级网络建设和管理,负责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审批和监控系统管理,行政执法动态监测系统及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管理。

3.2网络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各级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工作,是构建综合协同办公系统的重要工程,对于形成申报、审查、审批和供应于一体的三级网络运行体系,促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效管理,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首先开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的运行,下一步还要开展耕保系统软件、建设项目预审系统、地籍规划系统、矿产资源编号报批系统、城镇1:500地籍图应用系统,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化建设工程必须精算,通过精算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节省的资金可作为完善提高信息化工作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和软件等。精算后要由政府控购采购办具体办理招投标业务。

信息化建设工程最好是分批分段进行,这样能前后照应,互相兼顾,互相补充完善,有利于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步步为营、稳妥地向前发展。

3.3引进专业人才,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科技含量高、任务重,开展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确保系统安装、维修、信息录入、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工作的需要,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例如:本溪市国土资源局为配合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信息中心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求信息中心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引进技术和人才,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计划是:

(1)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的成果组要有信息中心参加;

(2)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要和信息中心合作办公,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要在局内抽调懂土地业务的骨干和国土资源局外借调懂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测绘的专业人员,组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3)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仪器设备的引进,包括各种软件的应用,不能和信息中心重复:

同时。本溪市也对执法监察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按照国家、省的联网应用要求,推广应用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系统。对广大应用人员就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中的违法案件综合统计、查处,以及卫星数据汇总等操作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使我市的执法监察管理队伍能够熟练地运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系统软件。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应用计算机管理各类违法案件,进一步促进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3.4构建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1)基础建设

①开通省、市、县三级网络;

网络是先行,网络是依靠,没有信息网络的支持,信息化即是空谈,网络建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共享的程度,信息共享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②进行必备设备采购;

③建立办公自动化(OA)流转系统;

④网上办公试运行;

⑤进行县区级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2)完善管理工作体系

①全面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包括:全市地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

②建立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③在三级网络上应用执法监察、耕地保护、矿产开发等各种系统软件;

④正式开展网上报批工作;

⑤对内部、外部机构提供档案咨询和查询的工作。

4 结束语

上一篇:灾后重建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人口普查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