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范文

时间:2023-03-01 15:14:27

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1篇

《明星伴你游》这档节目,是我们早在2009年便开始酝酿的,当时一直想用一种好玩的状态做媒体,在玩的过程中做事业。去年,当我们做完第一季的《明星伴你游》节目后,真正发现并嗅到了这档节目的娱乐价值和商业气息。从内容上,这样的节目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当今年开始,一批真人秀节目前赴后继地出现,如《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中国版《花样爷爷》等都在国内各大卫视热播,而其拍摄的外景地,明星的装扮也顺理成章地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受节目影响,游客也开始争先前往这些或名不见经传、或久负盛名的外景地,从而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同时,各类节目中出现的产品也成为明星效应后的又一个品牌增长点。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更是间接地带动了新一轮的休闲娱乐方式和综艺内容创新,使传统电视台的收视也获得了新的增长点。

谈到跨界,对时尚行业来说,各种跨界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在媒体领域,如果不是因为各种外部的冲击,“纸”质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或者还在膨胀的自我优越感下生存,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如何解决根本问题进行思考,创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此外,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我们需要用更多的载体把我们丰富的内容展现给大家,这是媒体价值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吸引大众和读者的方式,我们无法管控受众的接受途径,也无法控制他们受网络诱惑后与传统媒体和方式渐行渐远,我们惟一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用新的方式和新的内容继续保持和他们的“亲密接触”。

在这个受各种媒体冲击影响的时代,包括专业媒体、渠道类媒体、社交类媒体为主的非自媒体,到如今日益强大的自媒体,媒体的形态越来越丰富。无论形态如何,内容取胜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而新的“媒体融合”也不是简单的“占地为王”的概念,载体的互融互通让内容经营越来越能凸显出来。

对小资来说,我们深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尤其是当媒体的业态越来越复杂和透明,只有改变才能够继续发展。人在旅途,谁也难保自己不会岔进黑暗的胡同,陷进泥泞的沼泽。而融合更是一种新的姿态,不是拐个弯,而是扩大媒体的渠道,从传统的纸媒,到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到影音内容的呈现,我们也在发展的道路上从传统的棚内拍摄挪到了棚外的真人秀,不断地推动杂志和内容节目的创新,拓展我们的阅读和收视群。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2篇

一、新媒体类型分析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既往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诞生的电视媒体开始成为传统媒体。已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崭露头角并旺盛生长。目前,它们还披着业务形态的外衣,国家广电总局也为这些业务的准入设置了门槛,但正像当初电视从电影中脱颖而出一样,新媒体进入电视时空势不可挡,至少以下几种类型的新媒体将给电视带来一场不可避免的深刻革命。

1 面向电视机显示的“数字”服务:互动电视

互动电视,人们通常称之为IPTV或流媒体。是利用宽带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这种服务具备三大强势功能,一是点播功能:一是时移功能,一是回访功能。

点播,不受时段和频道的限制;时移,错过的精彩还能再现;回访,电视节目随时调看。这些功能的发挥,弥补了电视线性传播的不足,变有限传播为无限传播。

2 面向电脑显示的视频服务:网络电视

几年前,我们在网上看视频节目,路堵现象严重,现在搜索百度,相关软件五花八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支持P2P直播,点播。

承载在互联网上的网络电视新媒体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网民一族不仅虔诚追捧。而且参与其中。派生的视频交流是先进的通讯工具,也是传播可视信息的一条现代化的途径。

3 面向社会显示的分众服务:户外电视

户外电视有别于家庭电视。主要针对移动群体,例如交通工具上的乘客,银行、医院和楼宇等公共场所的移动人群。它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用户可以在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电梯、巴士、的士、轮渡、地铁等移动载体中收看到电视画面。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和汽车上也可以享受实时的电视节目。

户外电视的诞生,意味着电视媒体将不只是以家庭为传播对象的大众媒介。

4 面向手机等显示的个:便携电视

便携电视,不妨定义为移动多媒体广播,它是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7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手机、PDA、MP3/M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和多种信息服务的一种业务。基于3G网络的手机电视也属于便携电视的范畴。

便携电视改变着人们的收视习惯。也将改变视频节目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二、新媒体的现实表现

催生新媒体的幕后英雄是先进技术:为新媒体形成产业推波助澜的是电信,而全面发展新媒体,广播电视部门责无旁贷。这种“三合一”的产物,决定了它的生长空间。也决定了它的现实表现。

1 IPTV电视改变传统电视面貌

从2005年起,中国电信开始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市进行IPTV业务试点。2008年是IPTV的突破之年。电信集团下属各试验省采取了多种积极举措发展用户。同时,抓住北京奥运良机,推出“奥运装机”、“奥运连连看”等主题营销活动。并跟家电卖场捆绑营销以及结合农村党员远教等农村信息化项目拓展市场空间。促使用户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中国电信IPTV用户数累计达151万。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电视媒体对于IPTV觉醒得较早。进入新世纪,在国家广电总局的主导下。原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加快升级为数字电视的步伐,为开展IPTV业务赢得了先机。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杭州华数率先获得IPTV运营牌照。IPTV牌照是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内容的一个业务增项,接收终端为电视机。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技术拓展了电视频道资源,提高了信号质量,丰富了节目内容。广电部门在提供传统广播影视服务的同时,还能提供电子政务、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医疗保健、就业指导、生活资讯、电视购物、股市行情、短信彩信、电子邮件等各种资讯服务。尤其在互动服务方面,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视媒体的面貌。

2 网络电视高频率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在广电系统,央视国际的网络电视目前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宣布成立网络传播中心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并对“央视国际”(CCTV,eom)进行全面改版。至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实现了网上同步视频直播,近400个电视栏目的主要内’容提供了网上点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网对所有赛事提供全程直播,提供网上点播的视频9732个。网络带宽拓展到100G,可以实现供8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视频,10万人同时点播。

在经历前两年的“跑马圈地”之后,商业视频网站开始真正考虑如何才能实现盈利。目前,在商业视频网站上开辟页面广告和视频嵌入广告的情况已经比较普遍。新浪宽频、悠视网、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十分活跃,积累了大量人气。2007年,海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再次对中国视频网站进行投资。

3 户外电视在城市的发展初具规模

2003年1月,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公司在公交车上安装移动电视。最早开展车载移动电视业务。目前,已有北京、重庆、长沙、南京、武汉、成都、深圳等50多个城市的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

2006年6月,南方传媒集团与广州地铁总公司合作经营地铁电视。2007年5月北京地铁开始大规模安装移动电视,设在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内的“北京移动电视直播室”正式启用。东方明珠地铁电视今年底开播。2007年10月,地铁电视在深圳地铁1号线列车正式开通。

楼宇电视基本是民营资本的天下。2006年1月,上海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25亿美元收购了即将上市的竞争对手聚众传媒。吞并聚众后的分众传媒实力增强不少。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字联播网已经覆盖中国近75个城市,三万多栋楼宇,有六万多个液晶显示屏。在中国楼宇电视广告市场占到98%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目前,一线城市的楼宇电视市场

已被瓜分完毕。但北京、上海等地广电系统的公司正在凭借无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和内容优势,阻止分众传媒的业务扩张。北京、上海、以及武汉等地开播城市频道,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安装户外电视,挖掘新的商机。

4 手机电视领便携电视风气之先

手机电视的运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最先破题。2004年6月,上海移动与SMG旗下的东方龙就开展了手机电视的密切合作与业务探索。2007年7月,东方龙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开播全球首个专为手机电视打造的专业频道,命名为“第五媒体”。

央视国际的手机电视后来居上。2006年12月,央视国际联手两大运营商共同启动央视手机电视业务,移动和联通的用户分别通过“移动梦网”和“视讯新干线”进入央视手机电视专区,可选择直播、点播、下载以及定制推送等方式观看央视同步播出的8套节目,以及音乐节目、体育赛事、实时路况信息和衣食住行等视频内容。

北京电视台在2007年获得手机电视牌照后,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着力建设自有品牌的手机流媒体集成运营平台“京视新视界”。山东移动与山东广播电视局联手开通的“广视无限”,江苏移动开通的“江苏视界”。安徽移动与新华社安徽分社联合开通的“安徽移动新华手机报”也包括了手机流媒体服务的内容。

2008年9月,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广电系统主导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的“全国性运营商”。中广移动下一步将在37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加紧全国网络的建设。不久之后,手机电视可望大规模普及。

三、融合新媒体:电视媒体的当下选择

中央电视台以其绝对的平台和强大的资源,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引领着中国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的广播电视机构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各地方台,尤其是城市电视台应该迅速地积极行动起来。以求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1 建设官方网站,开辟网络公共阵地

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官方网站,是双方融合的第一步。传统的电视是线性传播,无法存储,受收看时间和收看地域限制。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电视的不足。

在官方网站上,可以设置台、频道、节目介绍;登载节目播出时间表,方便观众查阅;登载视频节目,开辟互动功能等。建设官方网站也是电视一种全新的营销、推广手段。各种官方信息都可以在这里。可以扩大电视的传播途径,提高电视的网络影响力,使电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传播。目前,全国各大电视台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甚至一些电视栏目、电视选秀活动都有独立域名的官网。

2 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加强电视的互动性

电视是单向传播,互动性较差。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双向交流,互动性强。进入网络时代,电视观众除了选择看与不看之外,还可以选择通过网络来参与电视,发表自己对电视节目的看法。互动的需要使电视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广泛应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论坛。论坛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网友可以畅所欲言,对节目或褒或贬。

博客。与论坛相比,它更个性化―些。

即时评论。在新闻后面发表即时跟贴,予以评价。这是新闻门户网站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

网络参与。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站,吸引观众通过网络手段参与到节目的制作。

网络报料台。设立征集新闻线索栏且,让受众能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过程中,有电子邮件、BBS、留言板等方式。如今,网民可以成为生产者、提供者和传播者。网民用DV、手机等工具拍摄的素材。都可以成为电视节目的新闻素材。电视台可以开通网上空间,供网民上传自己的新闻素材。

网上调查。调查,是为了让受众看到大众的立场。编辑对节目、栏目或可能会引起普遍社会关注的重要现象、话题。根据调查主题预设几个答案,由网民选择。调查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也为电视台引进电视剧提供了参考。

短信互动。看过《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人都记得,这些节目将手机用户参与节目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虽然现在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选秀节目和手机短信业务进行限制,但电视与手机短信互动的趋势不可逆转。

网上直播。可以是嘉宾访谈,也可以是观众与网民之间聊天;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单向的演讲;也可以是双向的对话。现场第一反应的真实性是直播的核心价值。

3 台网联动

奥运会期间。央视网与央视新闻频道联手打造的互动节目《我的今日之最》,开创了电视演播室与网络演播室在直播中无缝衔接、电视主持人与网络主持共同主持的节目模式。

网上直播是台网联动的最佳形态。有嘉宾访谈、观众与网民之间聊天等。实际上,我们今天的许多新闻节目开始在网上全程直播。

4 内容融合

媒介融合首先是指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某种新的传播技术。但是其意义并非只限于媒体界限的淡化,而是节目内容和形式呈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在传统媒体之间也已经展开,如《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是报纸与电视的融合。而网络与电视的融合也是方兴未艾。凤凰卫视的《网罗天下》便是这样一种尝试:从内容上讲,它每天为观众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和论坛有价值的信息,展示网民意见。还有MP3下载乃至Flas,整档节目活泼有趣,又不失知识性。从形式上讲,节目基本上只有两个主体:主持人、网页。

《网罗天下》给大家提供了电视制作的一种新思路――融合网络资源。也许有人会觉得多此一举,但是网络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为观众找到关注点也是媒体的一项工作。

四、建设新媒体:电视媒体的未来走向

无论是从产业发展的商业角度,还是事业发展的传播角度。电视媒体在利用新媒体、融合新媒体的基础上,必须在建设新媒体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建设新媒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参与新媒体建设,一是在融合、参与中建立全新的媒体,或媒体集团。

第一,要依托和发挥电视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视频节目。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国家广电总局随后印发了《关于促进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副省级以上电视台办好所属网站,积极创作生产

视听节目;建立交易平台,探索产业发展模式。

电视上网是大势所趋。节目上网,实时直播,相机点播,能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进入网络。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与网络合作,多个平台、多种渠道宣传推广自己。也有利于提高现在线性传播模式的点击率。

但电视上网必须升级网站。升级网站投资颇大,难以即时见效。我们不妨借船出海。租船出海。或者引资造船。地方电视机构选择与央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巨头进行战略合作,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双方合作的基础是:电视有内容,网站有平台,目前已有50多家电视网站与新浪、搜狐签署了合作协议。

为了有效地进入新媒体,我们必须提高节目研发能力。虽然传统电视中有很多内容经过改编、后期处理等精加工后非常适合新媒体电视播放,但电视与新媒体融合之后,必然会出现一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专门为新媒体的特点量身定造一些节目。

第二,要大力开疆拓土,主动参与新媒体建设。

数字电视是广电的优势所在,挖掘数字电视的商业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开辟资讯频道。 目前,武汉电视台建有数字电视资讯频道。内容共分12个大类,包括天气、新闻、影视信息、旅游信息、交通信息等等。每天更新信息条数500多条。

资讯频道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电视制作方式不同。资讯频道的内容制作都在互联网上进行。具有人力消耗少,制作花费少等特点。

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后,家庭电视变成多媒体信息平台,资讯频道的开辟,使广电部门在提供传统广播影视服务的同时,还可提供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医疗保健等各种资讯服务。

建立数字频道。数字电视是技术进步的产物。频道资源比以往更加丰富。可以说,只要你有内容,你的内容具有竞争力,就有你的播出空间。当然,进入数字频道还需要出入证,但我们可以预料,市场的法则将开启这个领域的大门。

还要介入手机电视业务,目前。手机电视巨大的产业商机和商用前景,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

IPTV与有线数字电视是竞争的关系,一个家庭的客厅不可能同时摆放两台电视机。国外的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线网发达的美国,IPTV进展缓慢,而有线网不算发达的法国,IPTV用户已达60万户。因此。在技术上要进行有线网络双向改造,以适应大规模发展IFrV的需要。否则,广电在“三网融合”中,很难继续保持主阵地、主渠道地位。

第三,立足广电。发展新媒体。

立足广电发展新媒体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潜能的发挥,毫无疑问地节约资源,节省投资,减少竞争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移动多媒体广播。这是依托广电的传统传输方式,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兴业务。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电视相比,具有频率资源限制小、收看质量高、收视费用低等特点,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6月,北京地区移动多媒体广播开路测试获得成功,10月青岛电视塔播出CMMB信号。随后上海CMMB网络调试成功。至2007年底。6个奥运城市及深圳、广州共8个城市均开通CMMB发射站;全国其他大部分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都已完成前期的频率规划、发射选点等工作,准备铺设CMMB网络。

在移动多媒体广播这个平台上,可以拓展与户外电视和便携电视相关的业务。

电子商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模式按照交易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媒体的介入目前还是一个盲区。

电视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优予其他媒体。以武汉电视台为例。我们办有一系列面向企业、面向生活的市场化服务性栏目,并且办有消费购物频道,假如我们与有关方面联手,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我们直接介入经济生活的能力必将大为提高,经济节目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也将大为增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展类似于互联网的播客,类似于电信的“三网融合”,类似于现代企业的媒体群。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3篇

一、新旧传媒融合的必要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不言而喻: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渠道得到了更新和飞跃,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传播信息。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记者”,信息传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体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大融合的趋势正在呈现。

所谓媒体融合,即是在新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合作的方式,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形成集约化、集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对新媒体不可遏止的扩张与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利用这个契机因势利导,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力量扩张自己,更大限度地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积极优化整合自有资源,进行跨平台、跨媒体、跨地域的市场化、规模化运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当下,媒介融合成就了多种媒体借力共赢的格局,而最多的还要数报、台与网的融合。众多的报刊杂志纷纷开辟了网络版,门户网站的新闻版面则加进了音频和视频,广播和电视融入了网络传输,手机兼具上网的功能,媒介已经形成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格局。

近几年来,广播电视、报纸等与各门户网站的深度合作、项目互动屡见不鲜。央视国际等国内49家电视台与搜狐网形成了战略合作联盟,除了在网络平台建立推广专区之外,还开展了短信互动增值业务、流媒体电视、博客播客、大型活动的共同策划推广等一系列深度合作,有效地实现了电视信号之外的二次传播,极大地拓展了电视节目资源。湖南卫视近两年来举办了“超级女声 、“快乐男声”等极具影响力的活动并大获成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市场接轨,利用网络新媒体、移动通讯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宣传、包装活动品牌形象。他们在与新媒体的竞合中锻炼了自己,壮大了自己,开辟了新的市场和空间。在一定区域内,对传播资源进行跨媒体融合,实现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介的网上融合的这一模式,兼具报纸的强大新闻采编能力、广播电视先进的制作传播手段,加上网络双向传播的亲和力,可谓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跨媒介网上融合可提供网上多媒介信息服务,解决目前单一媒介融合信源不足、服务单一化等问题,使得这一信息平台的信息量倍增。跨媒介网上融合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特征。比如广播电视是即时传播、顺时播放的,受众不能像翻阅报纸般随意选择,也不能随时欣赏自己喜爱的内容。而现在,广播和电视纷纷登陆网络,不仅可以随时点播,而且可以重复播放,弥补了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缺憾”。

尽管传统媒体已经很难与新媒体完全割裂开来,但传统媒体专业、权威、便捷的新闻传播则是新媒体不能替代的。“伦敦大爆炸”中,虽然当天新闻摄影的第一张图片像被手机一组抢了风头,但传统媒体后来居上,报道深度与规模的长项发挥使得“伦敦大爆炸”的报道更权威、更深入。在新媒体传播技术日益增强之时,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助力,彰显和突出传统媒体优势,放大传播效果?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

应该说,跨媒介网上融合仅仅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冰山一角。对传统媒体来说,在传媒的冲击下,把握和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实施“全媒体运作”,整合媒体资源,借助和利用新媒体资源放大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是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必须追求的目标。

作为传统媒体开发媒介固有资源实施全媒体运作,可以借助自身信息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介质及数字新媒体传播资源的新空间,向全媒体延伸,以弥补和拓展传统媒体自身的传播覆盖率和信息影响力。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都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增加多媒体报道记者和视频信息内容。在英国,BBC已将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开始探索全平台的360度采编;国内有好多传媒也已经开始走全媒体之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拥有9个广播频率基础上,又开辟了北京广播网、DAB手机电视、数字多媒体机、数字电视动感音乐频道、IPTV网络电视、《新广播报》、《音乐周刊》杂志,将现有的广播资源整合融入新媒体。《宁波日报》全力打造综合传播平台,探索重大主题报道互动联动滚动机制,在提升媒体趋势下的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从创办中国宁波网,到推出宁波手机报、互动多媒体报、户外电子屏保、电子纸报、宁波动码新媒体,再到目前加强视频内容信息的建设,逐步确立了报业作为新媒体内容供应商的市场定位,平面媒体逐步向新媒体靠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整合集团所有媒体记者,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始了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运作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在许多重大或突发事件报道中实现了新闻一次生产、多形态展示、多渠道发行、多介质阅读的采编流程再造,整合了新闻资源,提高了集团整体作战水平。

纵观已经进行全媒体运行的传媒,其更加突出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优势,通过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延 伸新的价值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既能保持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不可替代的受众认可,又能形成集约化的运作模式和宣传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包括进行新媒体实验项目,搭建以媒体资源为平台的网站等;搞好全媒体新闻部门的组建,建设高素质的全能媒体记者队伍;打造集新闻采编、经营管理于一体的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从传统媒体独立作战向全媒体整合运营转变等等。在全媒体运作这一过程中,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媒体记者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多媒体生产的能力,熟悉不同媒体的生产要旨,使新闻作品能够适用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这是全媒体运作的关键,也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媒体;新媒体;融合

一、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影响

1.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冲击

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各种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运营模式的出现,新媒体的定义在不断被改写。业界从传媒生态理论、传播理论、传媒发展史等方面和角度,做了不同的定义。就本文而言,我们定义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方面有相当创新的媒体平台和机构,它借助于IT和AV方面的新技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的新型媒体。

内容采集与传播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有力挑战。进入信息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者。传统媒体信奉的“内容为王”,新媒体则不仅在信息内容采集渠道进行冲击,更在内容渠道进行冲击,更多地体现为“传播为王”。在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新的信息时代,内容的产生固然重要,但信息的及时、有效、方便、快速传播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绩效和长期生命力。以微博为例:温州动车追尾、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在征地拆迁、反腐倡廉、涉警形象等舆情事件中的表现,使得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

传统媒为发散式、填鸭式传播,新媒体则更多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于经济学术语,新媒体从供给推动型传播改为了需求拉动型传播。新媒体在及时互动的优势,提高了媒体用户粘着度和忠诚度,并为受众分析、精准营销打下了基础。

作为广播媒体,由于其是声音媒体,一次性传播媒体、单向传播媒体,因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加巨大,传统广播市场份额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在新媒体、泛媒体时代不断发展,是每个广播人都在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2.广播媒体的优势

广播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伴随性、灵活性、快捷性。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接收听广播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使收音机越发向小型化、轻便化发展。有的只有火柴盒大小,尤其是随身听这种为青年人所青睐的收听工具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播媒体可以为受众所随身携带。

广播媒体的快捷性。是指广播广告传播速度最快。广播可使广告内容在讯息所及的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耳中。现场直播、大型活动等,广播的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广播广告是诸媒介中制作周期最短的。对广告主而言,广播广告是最为方便、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广播广告在安排播出和调整时段上相对比较容易,比较灵活。

当然,广播媒体制作成本和播出费用的低廉性,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是业界共识。

二、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泛媒体时代,既受到一定的冲击,又保持了自身固有的优势,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了广播媒体的发展,拓展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应,必将有效改变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

1.新媒体为广播媒体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传统的广播媒体设备单一、陈旧,而在新媒体融合趋势下,广播采集、传输、发送、接收设备不断涌现。例如,数字广播卫星、基于链路冗余和链路聚合技术的3G音频传输的AIP200、数字音频监测仪AES-Monitor等设备的出现。

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单一。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台等。在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推出了网络电台形式――银河台,囊括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特色,呈现给广大网民受众可以观看的广播,可以收听的网络新体验。将固定与移动技术的融合,帮助受众通过网络、收音机等都可以收听银河台节目,这是媒体融合创新。广播网站的出现,加强了网络广播的独立性,同时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也提高了广播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时,所有中央及地方台的报道动态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网友的评论互动成为编辑节目的主要依据。其中,“中国之声”节目在进行直播的同时,实现了中国广播网的同时直播,给各大地方电台网站提供了更多地震救援的图文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与新媒体,即网络融合的优势。以网络、微博、微信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媒体丰富了信源渠道。网络新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源。基于网络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加工、技术,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网络新媒体的引入,增强了广播媒体的互动特性,丰富了广播媒体的播出手段,扩大了广播媒体的覆盖范围、突破了广播媒体播出时间制约,形成多次传播效应。

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一些地方的广播媒体也开始引入视频直播技术,建立自己的视频直播间,广泛应用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活动的网络同步直播等场景。

2.突出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不是被弱化,而是更加强了。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演进,智能手机、PAD、以及机载无线接收终端、多功能收音机(如收音机手表、口袋媒体)等的出现,提升广播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广播传播范围,缩短了与广大受众距离。受众在互动参与中,自我表达的诉求得到有效响应。通过广播媒体为其搭建的互动平台,受众可以表达、分享自己对广播节目的理解、认识,并与主持人、其它受众进行交流。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我点的歌曲被播放了”初级的互动交流形式,形成“我的意见被采纳了”、“我的观点被发表了”、“我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了”等受众深度参与方式,从而提高受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4]。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便捷性、低成本,以及广播受众的多样性,是广告主扩大影响、宣传造势的重要选择。普遍认为,广播媒体做新媒体有着独有的优势。据报导,2012年广播媒体在新旧媒体的经营竞争中逆势上扬,独树一帜。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内容支撑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与分享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QQ、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采集素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路况、新闻线索、在线参与等节目制播流程中,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来源。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播出节目内容可同步给手机广播、网络电台所使用。

另外,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还能缓解频率资源紧张问题。如将各频率精品节目组合为精品(网络)电台,受众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合成个性化电台。从而真正实现小众化传播。

三、结语

我国的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烈碰撞,传统广播媒体作为弱势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大,让广播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了传统广播、手机广播、网络广播同步发播、立体播出的格局。同时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也为广播媒体发展带来技术支持,让广播媒体更具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蔡国栋,陈永松,张军利.广播的新媒体融合路径[J].现代传播,2012(10):149-150.

[2]张海珍,马新莉.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J].价值工程,2011,30(4):326.

[3]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60-61.

[4]刘丽萍.融合与创新:在新媒体竞争中发展广播媒体[J].新闻知识,2009(7):76-77.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 广播媒体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最早提出“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他认为“媒体融合”的本质是传播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功能上不断融合,逐渐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传播介质。

当今是媒体融合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优势整合,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广播也呈现出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发展趋向。如何突破传统的经营瓶颈,努力探索一条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的创新发展路径,是广播媒体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本文认为,广播具有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融合优势,与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融合可能是发掘自身优势、激发自身活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广播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优势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新媒体与移动通信业的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微信、手机客户端已经初步具备传播介质的功能,具有沟通便捷、信息及时、传播迅速等特点。从传媒发展态势上看,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广播媒体要在发掘自身优势、加强与微信、手机客户端融合上集中发力,利用新媒体平台激发自身活力、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从传播特性上看,广播媒体和微信、手机客户端应用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

首先,伴随性。手机集便携性、智能性、社交性于一体。广播是伴随性媒体,在传播上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收听信息,在这一点上具有报纸和电视不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即时互动性。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社交媒体软件正是满足了人们即时互动、沟通便捷、传播迅速的需求才广受欢迎的。微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传递信息,并以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到朋友圈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广播所具有的连线功能也具有即时互动性,较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广播的即时互动功能更强。若广播与微信、手机客户端融合,其原来的传播模式将升级为更具灵活性的、多元化的传播。

第三,共享声音传播。广播是声音媒介,这是广播媒体的核心资源,也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微信是以语音和文字为主要传输手段的社交软件,其语音功能和广播的电台互动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传统广播节目里,主持人和听众通过电话互动受线性传播的限制。如果借助微信语音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听众无需拨号,只需要持续按触摸键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方法更简单、更快捷。

二、中国之声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探析

广播与微信、手机客户端融合不仅仅是做内容的搬运工,更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从理念、技术、运营手段上充分借鉴新媒体。目前,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这是传统广播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直接方式;二是广播手机客户端,如蜻蜓.fm、考拉FM、荔枝FM、豆瓣电台等。

中国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一套节目,2011年率先在全国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后又在蜻蜓.fm上开辟专栏,借助微信、手机客户端的特色和功能,探索广播在新媒体语境里的创新之路。笔者以中国之声为考察对象,探索分析广播媒体如何借助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创新广播新闻报道模式,提升广播传播力。

(一)借助微信平台增强用户黏性

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是传统广播与微信融合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融合,并不是将广播节目内容完全不加改造照搬到微信公众号,而是传统广播与广播微信平台相互借鉴、沟通合作,利用彼此的优势,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广播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借助传统广播的节目资源和自身的新媒体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优势: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对广播节目进行预告、推荐或解读,既能弥补传统广播节目线性传播的缺陷,又能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节目传播范围;利用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增强受众收听节目的自主选择性;利用微信的互动功能开发一些以听众语音为主导的广播节目,突破传统广播节目以全知视角叙事的模式,探索广播节目播出方式的创新;利用微信的快速传播实现突发新闻的即时传播,增强时效性。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的微信公众号共分为收听节目、微社区、专题报道三个部分,其中收听节目根据节目内容划分为资讯头条、深度评论、精选特辑、王牌精品、历史人文等专区,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收听节目;微社区是一个互动社区,用户可以在帖子下评论留言,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可以连接到蜻蜓.fm,用户只要点击“收听节目”就可以进入“中国之声―蜻蜓.fm”,在蜻蜓.fm和微信公众号上同时收听“中国之声”。此外,“中国之声”每天在午间、晚间时段各推送三到四条热点新闻,用户即便没有时间“听”,也可以阅读到图文并茂的新闻资讯。

笔者选取了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11月5日全天推送的消息内容,考察中国之声是如何借助微信平台创新新闻报道模式的。经统计,2016年11月5日,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平台共推送9条消息,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分析出,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平台在消息报道和推送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数量上看,全天共推送9条,数量比较适当。微信公众平台不同于传统广播,在消息推送上是讲究时间和数量的,量少无法引起受众注意,量多容易引起受众反感。据统计,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平均推送的消息一般在5~9条之间,既满足了受众接收信息的需求,又没有进行信息轰炸;从时间上看,消息推送时间一般选择在午间休息和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段,既避免了工作时间受众无法阅读的缺陷,又满足了受众工作之暇放松精神的需要,更加人性化;从内容和来源上看,中国之声微信平台推送的基本都是容易吸引受众点击阅读的热点民生新闻,消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中国之声在线播出节目,而是综合了知乎、互动百科和其他媒体微信公众号,符合了网络传播的特点;从形式上看,消息形式比较多样,运用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受可以在消息下面留言评论。

微信公众号在实时传播和互动沟通方面具有传统广播没有的优势。广播媒体通过充分利用微信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进一步增强广播用户的黏性。

(二)借助手机客户端扩展传播渠道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手机客户端这一新生事物,并迅猛发展。据统计,2015年中国手机客户端应用数量已达百万量级规模,功能丰富、方便快捷、界面亮丽的手机客户端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

相对于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的容量更大、形式更多样、互动方式更灵活。中国之声并不是将广播节目照搬到手机客户端,而是利用手机客户端的特点对节目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划分出每日最热新闻榜、楼市新变局、环球时讯、养生大讲堂、致富早班车、今日文体、各国观察员、深度调查、第一连线等39个专辑;除此之外,用户在收听节目时,可以拉动进度条快进或回听,还可以返回主页浏览其他新闻,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性;用户还可以下载、分享、收藏节目;蜻蜓.fm具有保存历史新闻的功能,用户也可以收听旧闻。

与传统收音机相比,中国之声在蜻蜓.fm上的板块设置摆脱了线性传播的限制,用户收听节目更加直观、灵活,选择余地更广泛;与网络电台相比,其基于手机移动互联网,具有电脑所不具备的伴随性优势,具有更强的便捷性。然而,略有不足的是,中国之声在蜻蜓fm上的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开发。比如:互动不足,缺乏必要的互动社区。中国之声在蜻蜓.fm上的信息容量很大,却只局限于点对点的单线传播,受众只能在每条语音消息后进行评论,无法对主持人、编辑提出建议,更无法与其他用户开展交流。中国之声的音频雷同度高,且以硬新闻为主,缺乏创新意识,更新速度慢。如《朝花夕拾》是2016全国“两会”特别节目,3月17日就已停止更新,却仍出现在重要位置。整体节目内容风格偏于严肃,缺乏广播剧等轻松活泼的娱乐节目。

三、对广播媒体运用新媒体提升传播力的几点思考

与其他广播媒体相比,中国之声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的排名和好评度都名列前茅,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笔者认为,可从创新报道形式、增强与听众互动两方面入手培养广播工作者利用新媒体的意识和技能,从而拓展广播新闻传播的路径。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提供者。2016年微信用户数量统计显示,微信注册用户数量已达9.27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新闻消费群体,为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广播媒体要多鼓励微信用户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提供新闻线索,选取真实准确的消息推送给广大用户,选取可以深入挖掘的线索采访调查,拓宽新闻来源。

微信是移动社交媒体,其消费者更青睐轻松愉快的报道,广播媒体要创新报道形式,尝试拍摄一些轻松幽默、契合时代主题的微型广播剧或视频节目,或以说唱的形式播报新闻,这比文本+图片的传统报道更能吸引受众关注。

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与受众的互动是最便捷的,但在新媒体面前仍相形见绌。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媒体要利用微信平台发挥声音优势,进行语音互动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在手机应用上开设互动社区,让用户之间可以随时沟通交流、分享建议。

四、结语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方面稳健发展,一方面已呈现出明显转折迹象:从高速发展转向稳健发展、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从业务改造转向模式创新、从要素整合转向平台融合。这预示着媒体融合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广播要走媒体融合之路,仅仅做内容的“搬运工”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新一轮挑战,广播媒体必须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拓宽新闻来源,创新报道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拓宽广播传播渠道,制作出符合新媒体用户收听需求的优质节目,打造融媒体时代广播传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周宇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实证研究》,《中国广播》,2015年第1期。

2.田园 《广播与类微信App的融合探析――基于中国广播媒体与微信互动实践的思考》,《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

3.薛琦《化“微”为“机” 创新广播新闻报道模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设微信平台的实践为例》,《中国广播》,2014年第4期。

4.杨蔚 《广播媒体微信公众账号运营策略》,《中国广播》,2014年第3期。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6篇

《媒体融合新观察》(CN:52-1172/G2)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媒体融合新观察》是全面反映新时代媒体融合学界、业界最新成果、展示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交流媒体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全媒体学术交流平台。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混搭 数字化介质 “元数据”留存

“碎片化”点播 三网融合

一、广播面临的变局

1.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当下,智能手机、Ipad、微博、电子商城、云计算等一再向传统媒体发出清晰的信号:随着技术的演进,各类智能化移动多媒体终端层出不穷,随着人们收听、收看方式的不断变化,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受众正在被打混、细化、类分,媒体之间的壁垒显著模糊,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2.电视数字化应用速度明显快于广播

近年,国内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推进工作进展很快。在此进程中,电视媒体数字化步伐明显快于广播。原因很清晰: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中的核心位置、电视媒体呈现方式的多样、电视媒体受众数量的众多,都使得电视在本轮广电数字化进程中需求明显,推进迅速。

二、广播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1.广播延伸至更多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除了数字广播(DAB)外,广播完全可以在更多的数字化平台上延伸、发展,比如互联网、有线数字网、手机等移动终端。这些数字化介质是广播未来生存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们也很明确地回答了广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延伸至更多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中继续找回那些“走了”的听众。

2.必须朝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其实,广播多媒体化的进程早已开始,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是:在保持广播自身传媒特点的同时,坚定地朝多媒体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问题,更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三、广播处在一个变化的进程中

1.广播的播出方式一直在变化

简单勾勒广播的发展过程,我们很容易发现,它经历了从“完整录播”到“录播加直播”到“全时段直播”的变化。这种变化演进,实际上就是听众的收听需求对广播的反向要求带来的。如今,数字化时代,广播依然要随着听众收听习惯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网络化、数字化、碎片化、互动化。

2.听众进入互动与随意收听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信息来源的选取更加随意,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已经深刻改变,由单向获取迅速转化为双向互动了。微博就是这一变化的典型。换句话说,传统广播听众的忠实度正在削弱,听众进入了互动与随意收听的阶段。

3.在途收听给了广播重新发展的“缓冲期”

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生活时代”,城市道路的拥堵导致人们对于路况信息的需求强烈。在途收听人群数量迅速增长,让广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暂时解决了广播的生存问题。但显然,人们收听广播的原因和需求,已经在悄然变化,这其中,给我们最大启示就是:收听需求与方式的变换,是未来广播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4.数字化技术给了广播新的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收听广播的老习惯自然与其发生关联——网络收听、网络电台、“播客”开始在网络上给传统广播开辟出条条新路;移动互联时代的快速到来,又将人们的收听习惯带到了手机等数字化智能移动终端上。事已至此,传统广播已经很难“回头”,必须变化。

5.“元数据”留存、“碎片化”点播使广播在未来得以生存

互联网的一大优势是对于“元数据”的保留。任何信息都会在互联网的世界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海量的“元数据”。“元数据”是可以被切割、编辑、组合成各种“碎片”的。同样,广播内容的“元数据”和“碎片化”就成为了新的网络收听习惯,成为了听众与广播互动关系的基础,

四、“混搭成平台”是趋势,“听众变用户”乃王道

1.“平台”的搭建是广播的媒体融合方向与趋势

“平台”是什么?简单的说,“平台”是广播进行媒体融合时,通过技术发展所选择的媒体组合,通过内容生产所形成的区域,通过听众互动所建立的网络社区,是未来广播的方向和趋势。

2.理念:处于新旧过渡阶段时,平台的搭建必须“混搭”

当前,技术发展与媒体融合、内容与受众习惯都处在一个不停变化的过程中,新与旧、现实与趋势均处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阶段。所以,既不能完全推陈,更不能简单出新,应该采用“混搭”的手段,搭建媒体融合的平台,新旧均有,把握好度。

3.手段:“混搭”成平台,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

“混搭”是一个比喻,也是现状。首先,当前广播的播出与收听形式处于混搭状态——传统线上广播、互联网广播、手机等移动终端收听并存;其次,广播开始寻求多样化的混搭方式——以音频为核心,充分利用数字化广播和网络及移动终端,开始视频、图片、文字。

4.广播要生存,必须将听众变成“用户”

虽然如前述,传统广播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与收听习惯的改变带来了变化的机遇。但是,最终这个平台的核心是听众,尤其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因此,广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是将听众逐渐过渡为“用户”,这是广播媒体得以生存并真正壮大的王道!

五、例证:“混搭”成平台的“样板工程”

2007年12月25日,BBC首次推出iPlayer试验版。网友可以在有关界面上实时收听或下载收听过去一周的广播电视节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平台媒体下载播放器。2010年12月,在iPlayer下载节目的次数达到1.45亿次,比一年前增长了23%,其中72%(1.21亿)来自电脑,16%通过数字有线电视,5%来自PS3,4%来自手机电脑下载中,74%下载电视节目,26%下载广播,平均每天150万用户,其中110万电视用户,32万广播用户,5万两者兼之。

六、为什么强调“混搭”

1.混搭是广播传统的延续与创新的必然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8篇

新媒体的兴起推进了媒介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其中影视融合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影视融合主要体现在技术、形式、内容等方面:技术上,经历了早期“截取”到如今数码化的变迁,但技术因素并非影视融合的唯一因素,且技术在推动融合的同时也因为融合不断发展更新;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传播资源的融合,并且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内容上,影视融合表现多样化,主要有电视电影、电视剧的电影改编以及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等。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电影;融合

电影和电视的诞生初衷都是为了娱乐大众,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电视相比,电影更具艺术性,影院环境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感受,但去影院观影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电影票收费较电视偏高;影片都有固定排档时间,观众不能根据自己意愿随时观影;为了看一部电影还要专门去影院,且电影内容也较单一。这些因素都造成电影受众群体有限。电视虽然有着与生俱来的收视方便、内容丰富、受众广泛等优势,但由于内容庞杂,电视剧和电视节目之间广告较多,占时又长,容易使观众失去耐心。当前,社会已发展到新媒体时代,这种新媒体更严格地说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为了发挥电视和电影的优势以及克服各自的劣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有必要促进电影和电视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是一个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电影和电视的融合能够使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还能给受众带来更多的选择,使观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笔者认为,电影和电视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技术、形式、内容等方面。

一、技术融合

电影和电视由于经济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已逐渐走向融合。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电视和电影的融合,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下产生和形成的,甚至相信技术是影视融合最主要的原因。早期在电视或录像带上看电影的确会在技术质量上带来一些损失,比如色彩、清晰度及音质,最难解决的问题是画面高宽比。我们知道电视通常是4∶3,电影却从20世纪50年代宽银幕出现以来就是个扁长方形画面(如1.85∶1或2.35∶1)。在约翰•希尔的《牛津电影研究指南》中有这样一段:“为了把电影放进电视画面,电影工业采取了‘截取’技术。这不仅造成了许多原始画面的损失,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把电影又重新做了一遍。结果,尽管电影有‘大画面’的吸引力,电影制作者越来越意识到电视是电影发行放映的最后一站。这迫使他们在拍电影时把重要内容限制在‘安全区’内。”约翰•希尔以两部影片的对比举了一个例子,一部是1967年约翰•波尔曼的《空白点》,另一部是1984年米洛斯•弗尔曼的《莫扎特》,对比两部影片在电视上的观影效果,《莫扎特》在电视上播放的效果同在影院的差不多,而《空白点》则是“杂乱”和“粗糙”的。

现在,数码化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02年9月的《现代电视技术》期刊在编辑前言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影视融合数字为媒》的文章,文章认为制约高清晰度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节目源,电影是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重要来源之一,数影一致的帧频,既可完成数字电影制作,又可完成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是影视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另外,数字特技、数字合成、计算机虚拟场景、虚拟角色等多项目前已经可以达到的技术将使电影制作与电视节目制作越来越从“形似”走向“神似”。谷时宇在《信息革命与影视融合》中写道:“在这场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中,电视和电影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认为,在数码化的基础上,从物质载体来看,电影将与HDTV融合,而电视最终将与电脑终端融为统一的多媒体平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技术一直密不可分,技术在电视和电影融合的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技术在推动影视融合的同时,影视融合也在探索着更多的可能,并不断促进着技术的发展。电影《阿凡达》轰动上映之后,为了在电视上观看也能有相似效果,专为电视研制的3D眼镜也曾走俏一时,不仅掀起了一股3D技术热潮,还带动了IMAX的发展。美国马萨诸州理工大学教授L•普尔认为,融合是不同技术间的结合,是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1]。

当然,技术并非促成电视和电影融合的唯一因素,亨利•詹金斯在他的《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中反驳了人们认为融合是一个技术过程的观点。他认为融合鼓励消费者获取新信息,并把分散的媒体内容联系起来,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为技术融合推波助澜的还有媒体所有权形式的变化:原来的好莱坞只关注电影,新的传媒集团却拥有横跨整个娱乐业的控股权益。他告诫我们:“媒体融合并不只是技术方面的变迁那么简单,融合改变了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融合改变了媒体运营以及媒体消费者对待新闻娱乐的逻辑。记住这一点:融合所指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2]47美国的安德鲁•纳奇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3]但如果没有技术,影视融合只能是个未经实践的概念,电视和电影也无法达到像今天这样的融合,因此笔者认为技术仍然是推动影视融合最主要的因素。也正是依托技术,电视和电影在融合的过程中被深刻地影响、改变了,甚至还形成了融合产物,产生了新的艺术形态。谷时宇先生在《信息革命与影视融合》中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多媒体艺术”。例如:从物质载体上看,归功于数码化的技术,电影已可以与HDTV融合,我们在电视上看电影与在影院里观影只剩下观影体验的区别。那么,我们在电视上看的电影,应该定义其为电视还是电影呢?物质载体的转变对电影艺术形式是否产生了影响?当我们换一个载体观看同样内容,我们是否需要改变内容原本的定义?这是技术上影视融合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影响,类似的争论需要我们对影视融合产生的新现象和新的融合产物进行相应的研究并进行细分。

二、形式融合

当今媒介融合最为明显的现象是资源的融合,电影与电视在形式上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传播资源融合,这带来了一系列较为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一)电影与电视的形式合流早在1998年,约翰•希尔便意识到,电影和电视的关系是随着不同的历史和地域情景而发生变化的,过于强调两种媒体的不同点或相同点都是误导。他认为虽然美国的经验极其重要,但它也只是电影和电视达成联姻的一种模式。历史告诉我们,旧媒体绝不会寿终正寝———它们甚至也不会逐渐削弱淡出。消逝的只是我们用以存取媒体内容的工具———8轨道磁带、Beta录像带等。学者们称之为承载技术[2]44。即使影视融合在形式上对电视和电影都有影响或促成一些转变,但它们的艺术形态依然存在。亨利•詹金斯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融合仍将是一种拼凑产物———体现出各种不同媒体技术之间的草率组合关系———而不是一个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系统。眼下,推动媒体融合的文化变迁、法律纷争以及经济合并等,正在先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变迁而来临。种种这些变迁会如何展开,这将决定下一个媒体时代的力量平衡情况。”[2]49在当今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荧屏不再被局限于广告、节目和电视剧的播映,银幕也不再仅仅被用于放映电影。如今,不少电影已在荧屏上播映,甚至还产生了新片种———电视电影。动画片转化为动画电影还能勉强算作是电影的形式,而曾经仅在报纸或电视上出现的广告也已跃然于银幕上,成为影院的映前广告,甚至还有电视节目、体育赛事都纷纷登上了银幕。如果说这种传播资源的融合一部分是由于技术推动得以实现,那么另一部分应归因于经济使然。如今媒体已经产业化,还产生了许多媒介集团,原本仅涉足于广播电视的媒体开始涉足于电影领域,包括收购电影公司或者投资拍摄电影等,而原本仅涉足于电影领域的媒体也意识到电视的便捷和广泛性,开始对电视感兴趣,电影制作方也发现利用电视能把影片的宣传和可能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例如,好莱坞向电视台提供旧片,建立电视片机构,用好莱坞风格拍摄电视故事片、连续剧和系列剧,并在电视网黄金时段播出———这意味着美国电影与电视终于在娱乐节目领域全面合流。从此以后,好莱坞逐渐取代纽约成为美国电视的中心[4]。我国CCTV-6电影频道的成立则标志着我国电视和电影走向全面合流。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部分代表提出建立电影频道的议案,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顺应潮流当即拍板:筹建电影频道。1994年6月30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广播电影电视部:“同意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由此,电影频道正式组建;1995年11月30日,电影频道试播成功;1996年1月1日,电影频道以CCTV-6的崭新形象正式亮相。从此,“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电影频道除先后推出了《中国电影报道》《流金岁月》《电影人物》《音乐之声》《佳片有约》《世界电影之旅》《光影周刊》《电影音乐》《今日影视》《银屏导视》等十多个深受观众喜爱的栏目之外,还支付了数十亿资金给全国各电影制作单位,用于购买和拍摄国产影片,建立起了拥有全国95%以上国产影片电视播映权的巨大片库[5]。电影频道从1999年开始组织拍摄电视电影,以电影的手法,最开始用胶片,后来用数字高清电视格式做出90分钟的故事片,每年拍摄100多部,共拍摄了700多部。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国产片的节目源,还在电影创作的样式上做出了新的探索,部分优秀的电视电影甚至在国际上获奖。随着电影频道覆盖面越来越广,以及它的品牌影响,电影频道开始在对电影的宣传手段上下功夫,对许多国产影片进行全方位、多侧面、高频率的宣传,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近年来,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还陆续开办了付费频道“CHC家庭影院”“中国电影频道(cmc北美)”“中国电影频道(cmc香港)”“CHC高清电影频道”和“CHC动作电影频道”。

(二)影视融合在形式上带来的影响与变革电影和电视的融合在形式上为双方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与变革:电影成为电视的节目资源,电视为电影提供更加便捷的传播渠道。电影使电视节目的种类得到丰富,电视台开设电影频道及许多跟电影有关的栏目,如《光影星播客》《电影大事件》等,电视的一些内容也搬上了银幕,例如原本在电视上放映的动画片变成动画电影,还有电视节目被改成电影上映的,甚至还有为电视栏目主持人量身定制的电影。优秀的电视剧被改编成电影,卖座的电影也被改编成电视剧,电视和电影已然达成了资源共享。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影视融合是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在达到融合的最大限度之前将继续发展下去。但影视融合带来的许多新问题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决,如新兴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坚守、受众的细分和规模化的矛盾、保持文化品位和娱乐化泛滥的冲突等。

三、内容融合

电视与电影在内容上的融合表现十分多样,除了产生电视电影这样的新型融合产物外,电视给电影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如动画片到动画电影的转变、影院映前广告、电视节目涉足影院、电视剧的电影改编等。电影也给电视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如电影频道的成立、电影娱乐与电影资讯类栏目的设置、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等。电影和电视目前仍然处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更多的融合现象以及融合产物出现。

(一)电视电影电视电影是电视和电影相互作用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它同时具有电视和电影的双重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影视融合产物。电视电影是电视节目的内容,但从形态上看,它也属于电影的范畴。电视电影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且许多电视电影是由好莱坞制作出品的。事实上,由于电视台自行拍片的费用过高,美国电视业的最初目标是大量购买好莱坞旧片播映权,但直接购买的好莱坞现成影片的长度和重复放映能否为电视观众所接受也成为人们关心的另一方面。50年代初,因为好莱坞对电视业采取了严厉的抵制措施,非好莱坞出品的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开始登上荧屏,直到50年代中后期,电影业的处境变得严峻,不少影片公司抵挡不住经济的重压,纷纷把旧片出售给电视台,之后,电视业与好莱坞大制片厂的战争宣告结束,电影和电视从抵制走向了合流。好莱坞向电视台提供旧片,建立电视片机构,用好莱坞风格拍摄电视故事片、连续剧和系列剧,并在电视网的黄金时段播出———这意味着美国电影与电视终于在娱乐节目领域全面合流[4]。英国的电视电影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1984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BBC第四频道开始拍摄、制作电视电影,很快便成为英国一种新的电影工业现象。我国的电视电影诞生于20世纪末期。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和Finivest公司的竞争阶段中,电影都是各家节目编排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所有电视产品中,电影是获得收视率最高的节目[6]。1999年我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为了满足其开办的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节目播出需求,开始创作生产电视电影,2009年起,国家广电总局给电影频道出品的每部电视电影发放公映许可证,电视和影院均允许放映,这是对中国电视电影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的充分肯定。电视电影作为新型的影视融合产物,在形式上与电影类似,因此人们把它看作电影工业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但因其制作初衷是为了在电视媒体播放,受众是电视观众,故也可以归属为电视节目。电视电影在为电视台创造利润的同时也需要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艺术性。时长在90分钟左右,100分钟以内,制作成本较低。电视电影跟电影一样,有完整的故事开端、发展和结尾。我国的电视电影主要为CCTV-6电影频道制作出品,符合时代主旋律,贴近人民生活,生活类和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占了主导市场,近年又多了不少谍战类和抗战类的电视电影。美国电视电影受好莱坞的影响较大,基本还是继承了好莱坞式的故事模式,题材主要以人物传记、新闻事件、西部故事和战争片为主。电视电影还有一种形式是系列剧,又称为迷你剧,一般一至三集,每集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相互之间可能又有关联。比如我国《杨门女将》系列、英国的《神探夏洛克》。

(二)电视剧的电影改编电视剧的电影改编在西方早已不是新现象,我国近年也颇为兴盛。西方许多电视剧已形成一个模式,如美剧《欲望都市》《实习医生格雷》,英剧《Theinbetweeners》《神探夏洛克》等。主角不止一个,每个主要人物设置都很讲究,人物性格也都会随着一集集推进使观众发现更深层的闪光点。这种模式大致如下:每集设置一个主题或一个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围绕这一事件或主题展开更多的事件。西方电视剧普遍节奏快、信息量大,有时连拍很多季,会不断加入新的人物来充实剧情,在不冲淡剧情的同时又让观众产生兴趣挖掘亮点。我国电视剧与西方相比,节奏慢,每集信息量少,除了情景剧基本不拍摄第二季,也鲜少在剧中加入新人物。美剧改编电影常把不重要人物删去,只留最重要的角色,如《欲望都市》电影版,四个单身女孩都到了一个成熟的状态,与电视剧版的零散不同,故事设置更集中。电影版花了更多心思在故事情节设置上,仅保留在女主角Carrie恋情线中占据主要位置的Big和Aden,删去了原剧中其余次要功能性人物,整个线索更清晰,影片的事件也更集中。目前这个模式在西方国家应用较广泛,是个成熟的改编模式。我国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却无法那么省事,首先,我国电视剧大都是整部拍完了再播,加入新人物容易影响全局。其次,我国多数电视剧不会拍很多季,没必要为了充实剧情加入新人物。因此我国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基本只能靠情节来支撑,从情节上再做梳理。

(三)电影的电视剧改编西方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经典属《星际之门》系列。1994年电影《星际之门》上映,1997年电视剧《星际之门—SG1》开拍,俗称SG1,共十季。SG1第八季剧情提出亚特兰蒂斯,是2004年衍生剧《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SGA,共五季)的前传。2008年接着《星际之门—SG1》的剧情又拍了《星际之门—真理之箱》和《星际之门—时空连续体》两部电影。次年又拍了电影《星际之门—众神之子》,但只是翻拍了一下SG1第一季的1、2两集。同年,衍生美剧《星际之门—宇宙》(即SGU)播出,共两季。可见,由电影改编成电视剧或者从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并不是一个影视融合形式的终结,而是可以转化甚至循环的。SG1是对电影版的延续,原角色都被保留并深化,从第一季起还加入了新角色Carter。这种模式就像是电视剧改编成电影模式的逆转,即加入新人物以产生新交集与线索,扩充故事内容和时长。SG1第一季第一集有97分钟,相当于一部电影的长度,第二集起时长才缩减到美国普通电视剧的基本长度四十多分钟,且片头也转换成电视剧的风格。可见《星际之门》电视剧版第一季第一集其实算是《星际之门》电影版下集,称为电视剧其实从第一季第二集才真正开始。

我国电影改编成电视剧的典型要数2014年10月在电视上首播的《红高粱》。《红高粱》电影凭借着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熊奖的殊荣,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原小说著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郑晓龙将《红高粱》拍成了电视剧,但在人物、剧情、创作风格上都与电影有很大不同。电影《红高粱》有许多意象需要观众琢磨。如影片开场九儿出嫁,九儿的衣裳、花轿都是艳丽的正红色,与周围贫瘠的黄褐色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电视剧贴近生活,不仅增添了琐碎的家常和15名新角色,事件也说得很明白,观众省了琢磨。电影《红高粱》把大量原著信息浓缩在一个多小时内,漏一个细节都可能使观众对后续剧情的发展产生理解障碍。电视剧每集有40分钟引出主要事件,只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来丰富。电影《红高粱》中,人们是愚昧封建甚至荒蛮的,电视剧《红高粱》中人们却是淳朴的。电影里巩俐饰演的九儿静默地面对命运,电视剧中周迅饰演的九儿却倔强地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虽然和青梅竹马的张俊杰的感情戏太偶像剧,九儿屡遭困境也总有“玛丽苏能力”化险为夷,但从收视上看,电视剧《红高粱》还是成功的。电影很深刻,想要表达较宏大的东西;电视剧比较有人间烟火味儿,更贴近生活,形成了不同的两种风格。

很难说电影版《红高粱》和电视剧版《红高粱》孰好孰坏,它们看似从一部作品演变而来,却是不同形式的存在:不同的时长限制、不同的解读和表达、不同的精神内核都承载在作品中,能脱离彼此独立存在。电视剧体现了淳朴的民风,电影体现了对封建和荒蛮的批判,创作者对作品解读角度不同,呈现给观众的也不同。不论从电视剧改编成电影还是从电影改编成电视剧,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角色,它们的内容和风格也可以相似却不相同,甚至精神内核都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改编更需要创新,才能把一部作品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影视融合对于影视艺术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视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视融合给了受众更多选择:对观众来说,影视融合丰富并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观众可以选择在家里的电视上看电影,还是去电影院看电影,是看电视剧还是省时间直接看改编的电影,是在家里看电视节目和球赛还是和朋友去影院体验大银幕的气氛效果……无论电影还是电视,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起到教导作用。对影视工作者来说,影视融合是个机遇,在艺术上能实现更深的探索,但也同时对现有的传统艺术形态造成冲击,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也是一个挑战。影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影视融合的不可避免并正确加以引导,在融合的大环境下,在杂乱中找到规则,去除糟粕,精益求精,合成精华,使艺术、技术、文化等都得到更高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鹏程汪伶俐.媒介融合对影视生产和传播的影响[C]//张阿利.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44.

[2]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J].传媒观察,2009(5):50-51.

[4]邵牧君.电影终于登上荧屏———重温美国影视合流的历史[J].世界电影,1996(5):13-33.

[5]顾建中.影视合流孕育出靓丽的奇葩———CCTV-6电影频道十年辉煌[J].当代电视,2006(8):60-62.

[6]安东尼奥•皮拉蒂,朱塞佩•里盖利.创意工厂意大利传媒市场[M].史克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9.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9篇

今天,人类的信息消费已经不再仅仅依赖大众传媒。传统媒体以内容换销量,再以销量换广告的经营模式似已走到尽头。于是,“内容为王”的法则被质疑,而一时找不到新的营利模式又令传统媒体的转型面临困境。我们不能否认技术改变了传播历史。但是,深入思索这段历史变迁,还应该看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由于传统媒体不能满足用户高度个性化的需求。而作为个人门户的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恰恰在于能让每个人都能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内容并自由信息,这与大众传媒在内容生产中只能注重“共同兴趣”完全不同。

已经为大家熟悉的博客、微博以及正在受到关注的各类移动客户端等,都让我们看到了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革命。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用户在微博上加关注或者下载某个客户端,还是冲着它能够提供的内容或服务而去的。事实上,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本质上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技术能够让这个工具变得更人性化、更完美,但工具效用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负载其上的信息。信息才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并做出决策的依据。社会化媒体虽然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目前在这个平台上所能获得的内容其实还远不能令人满意。

媒体组织必然继续承担内容供给的职责。但内容建设却是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比克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更不容易。因为任何媒体组织都在本国特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而内容建设是触及意识形态及各个敏感领域的工作,无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当下中国“两个舆论场”的客观存在,本身就是传统媒体内容建设面临困境的结果。

内容建设既需要媒体人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新闻理念,也需要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向前推进。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媒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有新的认识和界定;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道德规范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等,都需要有更大的改进与提高;媒体组织结构与生产流程管理也需要顺应技术发展不断加以改造。媒体融合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借助技术的推动力突破内容建设的瓶颈,重新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众声喧哗中成为舆论的引领者。

新媒体融合范文第10篇

2014年,面对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强势出击,地面频道在内容生产和广告营销层面遭受更大压力,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更趋明显。在此态势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继续坚持“全省收视、全媒覆盖、全国影响”的战略方向,以“融合新媒体”为驱动之源,在内容、渠道和营销三大环节全面创新,不断全面提升频道的竞争实力。

一、升级内容

对电视而言,内容为王的理念在媒体融合时代仍未过时,优质的内容仍是电视媒体的竞争利器。新媒体的出现,对电视内容生产而言,是压力更是可以改进自身的手段。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两大自制节目类型:“新闻+综艺”均借助新媒体,实现了自身的内容升级。

新闻方面,今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搭建了全媒体记者团队,为所有一线记者配备安装特殊软件的智能手机,并重新构建新闻采编流程,实现新闻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屏。与此同时,搭建了全媒体演播室,在主播之外设置副播岗位,通过大屏幕播报来自互联网与观众提供的内容资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双屏互动、电视与观众在线互动。

综艺方面,频道季播综艺节目《我是大赢家》之“名嘴K歌秀”,首次借助微信摇一摇打造电视与观众的实时互动,不仅解决了电视与观众的连接互动,微信的社交属性还形成了观众与观众的连接互动,在这一闭环系统中,电视与观众的黏性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截止12月13日,节目郑州市网最高收视达2.48%,最高市场份额7.94%,同时段排名所有落地频道第二,超越同时段播出的湖南卫视王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

二、拓展渠道

频道所有自办栏目均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借助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在手持终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APP平台,植入自己的内容,发出自己的声音。

针对频道王牌新闻节目《都市报道》,频道专门成立了新媒体组,负责《都市报道》等新闻节目在手持终端(官方微博、微信订阅号等)的编辑工作,编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节目内容。官博与官微不简单地作为节目在手持端的宣传平台,而是依托频道新闻资源,从海量的网络资讯中撷取符合频道理念、对手持用户具备吸引力的内容,进行重新的解构、组合和编辑,以适合网络传播的风格进行,经营自身新媒体新闻品牌,实现多终端、多平台传播。目前,《都市报道》官微正在重点打造的“都市微社区”,每天访问量达5000并在稳步攀升,节目通过微信与观众互动的渠道进一步拓展。《打鱼晒网》、《食客准备着》两档日播栏目利用微信与观众连接互动,开展了“鱼丸握手会”、“美食发现之旅”等多个活动并反哺节目内容,在栏目与活动、线上和线下互动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与此同时,频道还实现了节目在CUTV、WTV、云图TV等网络视频集成端的传播,覆盖用户近六千万,初步实现了频道节目在新媒体渠道的全媒覆盖。

三、整合营销

如果说前两年,广告营销的关键词是“定制”,那么2014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广告营销以“整合”为特点,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内容、渠道和手段为广告主提供优质的服务。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专门成立了企划部,作为广告团队的有益补充,负责策划、整合节目、活动和新媒体资源,对广告主提供O2O的定制服务。2014年,企划团队策划的“铁笼足球”、“我猜世界杯”等多个定制式服务的广告案例,在业界收获了极高的评价。

与此同时,频道2013年底开通的河南首款电视互动APP“都市摇摇乐”,今年下载人数突破百万,注册人数逾40万。作为一款集新闻娱乐、互动游戏、生活消费为一体的新型多媒体互动手机客户端,“都市摇摇乐”以手机为媒介,不仅强化了观众与电视的互动和粘性,更为频道节目实现混媒传播、广告增值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

上一篇:新媒体转型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冲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