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4:29:08

行政复议论文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1篇

(一)行政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机构为复议机关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即我们常说的法制处或法制办。实际上,它们在行政机关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不是主流机构。而且同行政机关里的其他部门一样,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行政管理体制上,都完全受制于行政机关的领导。此外,法制工作机构的权限仅仅限于审查和提出意见,最终还是要由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来作出复议决定,这对复议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在复议机构没有足够自的复议体制下,又如何能够保证其客观、公正地运用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对案件进行审查处理呢。公正的前提在于独立,所以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行政复议程序缺乏中立性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设计之初是作为一种行政机关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制度出现的,因此《行政复议法》规定,一般情况下的行政复议机关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包括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两种情况),省一级的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复议机关为本级机关。这两种情况需要分而论之。(1)对于前者,其将行为机关和审查机关分离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但由于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复议过程难免会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从而导致该撤的不撤、该改的不改等不公正的现象,久而久之,使得公众产生了行政机关之间“官官相护”的感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过程中时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形,即一些具体行政行为是下级机关在请示上级机关之后或直接在上级机关授意之下作出的,此时,行政复议无异于自己审查自己。(2)对于省级行政机关为自己的复议机关的规定,这与“自己不做自己法官”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有观点认为,省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毕竟很少,而且工作人员一般素质较高,应该能够保证复议的质量。对此,笔者并不赞同。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的滥用和办案人员的素质不能说毫无关系,但也绝不能说素质高就一定能杜绝权力的滥用,还是应该有相应的制度来进行保障的。更何况,省一级的案子往往涉及更大的权益,一旦有误,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行政复议质量难以保证原《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该规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行政复议机关由于不愿作被告而常常作出维持的复议决定,而这也是我国当前行政复议普遍具有高维持率的主要原因。《行政诉讼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在行政复议制度实施之初,立法者主要是将其定位为“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错的一种监督制度”,这种定位直接将行政复议定性为一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并无二致,因而其必然要受到司法的审查。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虽然对此条规定进行了修改,即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复议机关高维持率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的行政复议资源本来就不足,再加上还要频繁地应诉,复议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行政复议制度实施效果的每况愈下,我们有必要调整一下我们对行政复议制度性质的认识,也就是从偏行政性转到偏司法性上来,要更多地重视其对人民权利的救济功能。这与当下“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工作宗旨也是相契合的。站在将行政复议视为准司法的角度来看《行政诉讼法》的这项规定,我们会发现将作为居中裁判者的复议机关推上法庭,造成“拉架的挨打”,这明显与法理不符。此外,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都是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因最初的具体行政行为所引发的行政争议,而将争议的标的又转向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无异于平添争议。

(四)行政复议制度普及率不够在当下对行政复议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的大形势下,我们也不能忘了制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行政复议制度的宣传和推广问题。据调查,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民众普及率很低。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开展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时,曾在15个省(区、市)发放调查问卷4800份,根据回收的4351份有效问卷统计,超过60%的受调查者表示对行政复议缺乏了解,其中1184人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制度完全不了解,约占1/3。在一些省市,不了解行政复议制度的受访者竟高达80%。此外,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制约《行政复议法》实施、行政复议作用发挥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群众对行政复议缺乏了解。在某省,检查组随机走访的几名曾经申请过行政复议的相对人,他们都表示,申请复议纯属偶然,此前根本不知道行政复议这种救济渠道和方式。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制度如何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完善行政复议相关问题的建议

鉴于行政复议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有必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制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设立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独立性欠缺主要就表现在复议机构受制于复议机关,自己没有决定权。鉴于此,国务院决定在部分有条件的省市设立复议权相对集中的、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即行政复议委员会。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单位的复议权集中到一个独立的机构,如在各级人民政府设置行政复议委员会,统一受理相对人针对下一级政府和同级职能部门提起的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设置很好地解决了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的问题,而且将分散在各个单位的复议权集中起来也有利于提高复议的质量。但行政复议委员会现在仍处在试点的过程中,其机构设置和相关的运行机制与《行政复议法》实际上是相冲突的,这不禁让人们对其合法性产生质疑。事实上,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是打了一个“球”,它并没有公然违背《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复议决定书的落款仍为原复议机关,但只不过是一个形式。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需要尽快从立法层面对这种改革予以法律上的确认,真正做到立法先行。

(二)吸引社会上的学者、专家及其他公正人士的广泛参与针对如何保证复议机关公正性的问题,其实近几年一些地方的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已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北京市和哈尔滨市都对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进行了细化规定,除了主任、副主任和常任委员以外还应有相应比例的外部委员,由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及其他公正人士担任。北京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外部委员的比例达到60%,哈尔滨市更是高达80%。这些外部委员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行政复议机关(机构)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事实证明这种人员设置的确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据统计,近两年来北京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555件,比2010至2011年案件总量增长了61.8%,并已连续两年超过法院同期同类行政诉讼一审案件数量。哈尔滨市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也早已大大超过了行政诉讼案件。现在这种吸收外部委员的人员设置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基层的推广,如果某些基层县市的专家、学者没有那么多,这种吸收外部委员的制度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吸收外部委员的制度还是要坚持的,如果专家、学者的数量不够,也可以招募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公正人士,比如学校老师、基层有声望的干部等。为了防止外部委员的专业水平不够以致影响复议的质量,我们还可以邀请基层法院和基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当兼职委员。毕竟,根据目前大部分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情况来看,委员会最低也就设置到县一级,这一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三)加快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厘清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关系,并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尽管新《行政诉讼法》对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但仍然没有改变复议机关作被告的状况。站在行政复议是具有准司法性的行为的角度,我们可以参考诉讼制度中一些程序上的设计,比如复议决定作出后并不立即生效,而是给予相对人一定的期限,若相对人提讼,则复议决定自动失效,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若在法定期限内,相对人未提讼,则复议决定生效并具有执行力。另外,无论复议机关作出何种决定,相对人都只能针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规定可以让复议机关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不但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让相对人与原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争议尽快得到解决。对于复议机关不受司法审查是否会导致其权力滥用的问题,应当不必过多担心,因为它仍受到人大、政府、检察机关以及社会的多方监督,若有违法违纪问题,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2篇

从域外有关立法情况看,均有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相类似的行政救济程序。因法律传统、司法体制、救济体系等不同,对申请人资格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在于,大多数国家均坚持“利害关系人”或“利益受影响、受侵害”等标准。

(一)美国有关规定在美国,行政复议是请求司法救济的前置程序。美国的行政复议申请人范围非常广泛,一方面,美国司法审查坚持“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故资格的逐步放宽意味着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也在扩大。根据相关法院判例,行政程序法对一切在法律意义范围内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人都授予了资格,甚至具有主张他人利益的资格;另一方面,美国行政复议属于广义裁决中的一种,凡有权申请行政裁决者,也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正式裁决的有权申请者范围,从权利和利益直接受行政决定影响者,发展到间接受影响者。

(二)德国有关规定德国的行政复议称为异议审查。按照行政复议程序要求,申请人原则上必须出于维护自身权利,不存在公益复议。一般而言,申请人应该证明自己的权利由于行政机关已采取的措施或因行政机关停止作出相应措施而受到了侵害,有时只需主张影响其权利的行政行为不合目的即可。申请人主要是不利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有时也可以是受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第三人。申请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也可以是机构和社团,但必须具有行政程序法要求的参与能力和行为能力。

(三)日本有关规定在日本,行政复议称为行政不服审查,又叫行政不服申诉。日本的《行政不服审查法》未明确规定申请人资格,但从其立法目的看,申请人应具有不服申诉的“利益”。日本最高法院在一个案件中指出“,关于该处分具有进行不服申诉的法律上的利益者,即因该处分,自己的权利或者法律上所保护的利益被侵害,或者必然地具有被侵害之危险的人……”。因此,在对他人作出的处分而使自己遭受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提出不服申诉,但对以保护第三人或一般国民利益为目的的处分不能提起不服申诉。

(四)法国有关规定在法国,行政复议称为行政救济,包括善意救济和层级救济。善意救济是当事人向作出行政处分的原行政机关申请救济;层级救济是当事人向作出行政处分的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救济。无论是善意救济还是层级救济都是公民的当然权利,只要是行政行为的当事人就可提出,如果要限制其资格就必须有法律明示或默示规定。

(五)其它国家有关规定瑞士《行政程序法》第48条规定,得提愿之人包括:(1)受被撤销之行政处分影响之人,且其对该处分之撤销或变更有受保护之利益;(2)其他之人、组织或官署,联邦法律赋予其提愿之权利者。西班牙《行政程序法》规定,对于行政行为有主观权利或直接且属人之正当利益者都可提愿;其《公共行政机关法律制度及共同的行政程序法》规定,利害关系人可提愿。澳大利亚《行政上诉裁判所法》规定,申请人必须符合身份规定,即利益受到行政决定的影响,但其提起申诉不必有任何理由,只要行政上诉裁判所批准审查行政决定,申请人就有资格提出申请,裁判所必须审查。

(六)我国台湾地区有关规定台湾地区“诉愿法”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或其他受行政处分之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得提愿。诉愿人既包括了行政处分的相对人,也包括利害关系人。

二、完善我国复议申请人主体资格认定制度的建议

从域外有关制度规定看,对申请人主体资格认定基本上实行弹性制度,并注重从不同角度完善救济渠道。由于国情不同,没有必要照搬域外做法。但是,结合我国行政复议实践,进行有选择地借鉴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正确把握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合理区分权益受到侵害的形式判断与实质审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成为审查复议申请人资格的标准。在行政复议中,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因法律规范保护范围的权益可能受到行政行为不利影响,而在行政主体与受影响人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可以归结为行政法律关系。从行政复议办案实践中,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行政主体有意通过行政行为创设的针对特定相对人的行政法律关系;二是行政行为以特定相对人为指向,但影响相对人以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在行政主体与其他人之间产生行政法律关系;三是事实行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在行政主体与受害人之间产生行政法律关系;四是基于法律特别规定产生的行政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构成看,至少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申请人认为其受到了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即存在真实的法律争议。二是申请人的权益属于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规范保护范围。三是具体行政行为客观上具有影响申请人权益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即属于行政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侵犯申请人权益的现实性,应当是实质性审查阶段解决的问题。在审查立案阶段,即便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但只要该行为具有侵犯其权益的可能性,就应当根据“优势证据原则”,先认定其具有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资格。在案件进入实体审查阶段,对申请人、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判定是否支持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因此,只要申请人符合上述三个要素标准,即使合法权益未受实际不利影响,都不影响申请人资格,而只影响其在实体审理中能否得到支持。

(二)科学认定特殊复议主体申请资格对于实践中存在的几类特殊主体,要参照有关规定,实事求是地把握和处理:(1)关于公司股东行政复议申请资格问题。从法律上看,股权是股东向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后所享有的权利,具有内容具有综合性、权利关系从属性、权利行使间接性等特征。行政机关对公司的具体行政行为,尤其是注销有关证照、强制整合兼并等重大行政行为,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自,而且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涉及股东权益。我们认为,除了公司或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外,在公司或公司法人代表怠于维护公司权益情况下,股东有权以自己名义提起行政复议。(2)关于法人分支机构行政复议申请资格问题。应当参照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有关规定,正确判定和区分该分支机构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除自然人、法人之外的“其他组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1992〕22号)规定,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因此,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后,法人分支机构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3)关于村民或农民集体成员行政复议申请资格问题。依据《物权法》、《行政复议法》等立法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20号)等规定,村委会或农民集体怠于代表农民集体维护集体权益时,过半数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共同提起复议或诉讼。

(三)综合把握复议申请人资格的构成要件对于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复议申请资格构成要件,要全面理解和综合把握。(1)申请人是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里的影响应当是指直接、现实的影响,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间接、不确定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具有复议申请人的资格。对于“影响”的判断,应当是形式上的判断,至于是否存在实质上的影响需要到立案之后具体审查中来查明。(2)申请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相关人。相对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对象,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相对人作为复议申请人没有争议;行政相关人是指其合法权益受行政行为实质影响的除行政相对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相关人作为复议申请人是参照行政诉讼有关规定对复议受案范围的适应扩大。这里的实质影响,要求相关人的权益损害与行政行为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3)复议申请在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之内。现行法律对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只有首先满足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规定,才能进一步判定是否具有复议申请资格。综上所述,在确定复议申请人主体资格时,应按照“宽严相济”的原则,综合把握“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权益受到侵害”等构成要件,既要适当扩大范围,充分保护复议申请权,使当事人获得实体救济;又要严格把关,防止当事人权利滥用,节约复议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的行政复议制度目前我国大陆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造成了“大,中诉讼,小复议”的格局。而在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诉讼愿制度却倍受民众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陆行政复议制度无法达到善治标准。下面援引善治九个要素对现行行政复议制度作出分析。

(一)认可度与服从度,行政复议比行政诉讼更便民、快捷,不收费用,审查时间短,审查范围更广但有学者统计,“有70%的行政纠纷未经复议直接进入了行政诉讼程序。”“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全国各地行政复议的维持率基本上都在60%以上。有些地方的复议维持率高达90%以上。”低复议率,高维持率,低纠错率,决定了申请人不愿选择复议,或者虽选择了复议,但对复议决定不服,选则了继续上访或诉讼。行政复议之所以没有得到民众认可与服从,主要是因为行政复议性质定位错误。我国的行政复议主要是一种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而非公民权利的救济方式或纠纷解决方式。“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也是行政性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也是行政复议的当然原则,所以复议机关能够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复议机关要对自己的复议行为负责。”复议机关实际上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不愿做行政诉讼的被告,而维持原处理决定可以不用当被告,这就造成了高维持率,低纠错率的现象,并直接造成行政复议公信力的缺失。

(二)法治,在此指的是依法复议行政复议所依据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是广义的法律。行政复议对法律依据的审查只限于规章以下(不包括规章)的规范性文件。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自己能决定的由自己审查,自己无权决定的报有权机关审查。但由于地方本位主义及部门本位主义,一个复议议机关的法制机构常常无法纠正错误的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恶法横行。

(1)行政复议不允许审查规章以上的法,造成规章以上(包含规章)的恶法长时间有效,有违法治原则。

(2)行政复议对规章以下(不包括规章)的规范性文件,有权决定的,自己进行审查,无权决定的,报有权机关审查,但由于部门利益及地方利益的原因,这些审查起不到自行纠正的效果,一些违反程序公正、与上位法冲突、侵害民众利益的规范性文件仍然大行其道。

(三)透明性对于行政复议而言,一是要允许申请人、第三人及人查询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证据;二是要允许申请人、第三人参与到审理过程中来;三是审理过程要对社会公开;四是复议决定应当说明理由,除对申请人、第三人及人公开外,还要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确立了书面审查为原则,直接言辞为例外的审查方式。由于书面审查方式不透明,无法确保公正。此外,对社会公众参与复议的听审未作任何规定,无法保证行政复议审查过程的透明。最后,复议决定往往不向社会公开,无法接受社会监督。

(四)责任行政复议是指行政复议机关要对其所作出的复议决定负责。由于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复议同样是首长负责,不管行政机关内部的法制工作部门审查后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最终决定的还是行政首长,这样行政复议机关就不愿意担责任,不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从而也担不了责任,做不了被告。这是复议机关极不负责的表现,也是行政复议高维持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回应行政复议的回应主要指及时受理,及时审查案件并作出负责任的复议决定。目前我们行政复议决定大部分都是维持,还有一部分是和解或调解结案。有许多维持的复议决定不是因为行政行为正确而维持,而是因为维持可以避免复议机关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这样的回应是不负责任的反映。和解与调解是一种很好的结案方式,但若被申请人敲了竹杠,而不顾正义与否,一味息事宁人,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及第三人接受的,如果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并且不损害公共利益与他人合法权益,并就行政赔偿与申请人及第三人达成协议的,应当作出同意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终止行政复议的决定。这样既能节约行政复议资源,又能避免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冲突。

(六)有效对于行政复议来讲,不仅指办案的速度,更是纠错率与公正程度要求,应做到案结事了,降低率与率,降低行政违法所带来的损失。我国大陆行政复议有效性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虽然有第三人制度,但缺少类似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与集团诉讼的共同复议与集团复议制度的完整设计,造成复议效率低下,甚至同样的案件出现相互矛盾的处理。

(2)行政复议初衷是高效、便民,但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实现公正,其高维持率、低纠错率,造成申请人选择与信仿,最终既不高效,也不便民。

(3)不停止执行为原则,停止执行为例外,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七)参与在行政复议中是指被申请人、申请人及其人、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充分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来。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实行书面审理为原则,言辞审理为例外,很难实现申请人及其他复议参加人的参与权。如今行政复议制度参与制度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大量上访事件,而且增加了社会维稳成本。一是保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审查行政复议,从而提高复议决定的公信力;二是保证行政复议不会成为政府的一言堂;三是保证政府不被强势利益集团所控制,造成权为钱所用,形成权钱交易;四是法律专家与专业人士的参与更能够确保复议决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五是可以培育公民社会,还政于民,实现官民共治。最后,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因对事实认定非常关键,也应当参加审理。审理过程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八)稳定对行政复议而言,主要是案结事了,不至于转为诉讼与上访。由于行政复议制度无法确保公正,低纠错率,高维持率,造成诉讼与上访甚至命案与。

(九)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具体而言,复议程序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程序过度行政化,复议案件的办理按照普通办件的内部流程逐级报批,复议程序没有体现复议活动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内容的特点。第二,程序中立原则缺失,没有规定回避制度。此外,复议工作人员与被申请机关工作人员之间沟通频繁,而申请人很难有机会向复议工作人员陈述意见,二者没有得到同等对待。第三,程序参与原则缺失,没有为申请人参与复议过程作出制度安排,在程序构建上体现为较强的复议机关主导色彩,强调通过复议工作人员的努力去查明事实真相,并不重视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对抗对复议过程的推动。此外,参与原则的缺失使得律师在复议中发挥作用的空间极其有限,不利于复议专业性的提升和案件审理质量的提高。第四,直接言词原则缺失,复议案件的审理原则上实行书面审,不进行言词辩论,只在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没有体现裁决争议行为应当具有的两造对抗、居中裁决的基本程序构造。第五,程序理性原则缺失,将行政复议的灵活、便捷优势简单化为过度简化程序,对调查与证据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导致办案人员无所适从,复议决定的理性基础欠缺制度保障。第六,程序公开原则缺失,行政复议过程封闭、不透明,不向社会公开,复议决定书不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作出详细的理由说明。行政复议由于实行书面审原则,不公开举行,公众无法旁听,既不利于对复议活动的监督,也使其公正性难以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

二、善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与完善

我国目前行政复议的改革在善治的角度,取得了以下成就:认可度与服从度,也就是善治的合法性大大增强。参与性与公正性有所增强。两造对抗的言辞审理方式,既保证了当事人的参与,又增强了公正性。社会稳定与和谐程度大大提高。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试点地区,对行政复议案件的率与率降低。从目前改革的成果来看,行政复议委员会基本上达到了善治之目标。但是,从长远来看,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方能达到善治目标:

(一)完善议决方式,确保行政复议委员会独立于政府之外,从而达到善治之公正性目标目前普遍的做法是行政复议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行政复议委员会主任由复议机关行政首长担任,副主任由复议机关法制机构负责人担任,常任委员来自各法制机构,非常任委员来自法律专家与专业人士。办公室负责受理案件,负责调查取证,下达复议通知书,根据审理结果制作复议决定书并转交行政首长签字,送达复议决定书,制作调解书,负责采用简易程序对简单案件进行书面审查,其它日常事务。

(二)确立上下级指导关系,确保上下级相互独立,从而达至善治之公正性目标现在对此尚无任何规定。建议在国务院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负责国务院最终裁决与行政复议案例的整理与发行,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的任职保障等工作,并对全国各级行政复议委员会进行工作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省级行政复议委员会,设区的市一级政府设立市级行政复议委员会以及县、县级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一级政府设立县级行政复议委员会,它们之间在管辖权限上的分工,对应于各级行政机关,各级行政复议委员会之间是指导关系。

(三)收取行政复议费,确保财务独立,从而实现善治之公正目标报酬问题,目前各地方没有统一标准。如果行政复议的费用都由行政复议机关出,那么行政复议就会成为复议机关的一个负担,行政复议机关当然不会舍得多花钱去养一帮专门跟自己作对的非常任委员。如果允许行政复议委员会像法院那样去收复议费,那就好办了:复议越公正,复议案件就越多,复议案件越多,创收越多,创收越多,非常任委员的报酬越多,非常任委员的报酬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复议费应当向那些捅了漏子的被申请人收。行政复议委员会如能实现自我创收,就能够保持财务上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其公正性。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4篇

(一)决策简单、权威性不高

一些行政机关对主要事实缺乏全面准确的调查取证就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引发行政争议从而在行政复议中败诉。如郑州交运集团不服国土局作出的郑国土资罚决字(2011)43、4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中,市国土局对申请人缴纳3510.32万元的土地预交款后未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原因未予以查明,同时对该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仍不清楚,做出行政处罚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此外,为避免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再加上复议机构难免受行政机关的干扰,行政复议机关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一般不予撤销或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因而出现行政复议决定维持率高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复议的权威性。

(二)构设置不全、力量薄弱

依法行政的工作重点在于基层,大量的行政执法行为也是发生在基层,因而行政争议也主要集中体现在基层,但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基层行政复议力量极为薄弱。一是政府机构中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不全。市级以下政府复议机构多设在政府办公室,属其中一个部门科,这样的设置与便民利民政府的要求完全不符,人民的诉求更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援。二是复议机构专职人员编制偏少。政府的职能部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并且许多工作人员都临时调配,法律水平不高。其他工作任务较多时,相互推诿情况多有发生,加上行政复议机构工作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不少工作人员都力图寻求机会调动岗位,行政复议专业队伍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三是复议机构基础建设不够健全,各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由于政府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对其提供的基础设施不足,经费、车辆、设备等都存在些困难,制约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到案件的及时、公正的审理。

(三)行政复议工作不平衡

随着一些地区案件的增加,行政机关忙于应付、疲于诉讼,忽视了行政复议制度,并且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纠纷,不重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再加上行政复议案件的增多,法律关系的日益复杂,涉及公安、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和城市房屋拆迁等社会性的行政争议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难点,因此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四)社会公众的认知度较低

我们常说人民是权利的主人,但在实际生活中,行政机关是强者,而公民本身处于一个弱势地位。行政复议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公民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侵害,从而解决这种不平衡权力造成的不公正问题。但是由于有关机关对行政复议法的宣传不到位,很多公民并不了解行政复议这种制度,甚至不知道该机制,故而老百姓的意识中只有通过诉讼和上访才能解决行政问题,很少有通过行政复议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造成行政复议的实际操作水平不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护公民的利益。

二、面对行政复议运行的不足,采取的完善措施

(一)增强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水平、理解程度也在不断增强,而且在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后,他们也经常会请一些专业律师参与行政复议。因此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他们的执法人员要求是具备某一具体行政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执法者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立一个定期学法培训制度,抓好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丰富行政复议人员的法律知识,并要定期邀请行政复议领域的专家对其指导,加强对行政复议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学习,提高行政复议人员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性的开展有针对性的行政复议工作会议和行政复议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法律理论教育,强化复议为民的宗旨,形成公平正义、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理念和认识,实现复议效果最大化。加强工作人员对法律的学习,使其在执法过程中程序正当、行为合法,充分认识到行政复议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行政复议是把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制度,是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矛盾的法定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二)创新监督渠道和救济方式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种行政相对人行使救济权的法律途径,具有监督性和补救性的特点。就其监督的性质来说,是运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行政机关纠正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种内部层级监督制度虽然方便当事人申请复议和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效率,但缺少透明度,不利于排除来自行政机关内部的干扰,难以保证完全实现行政复议的监督功能。扩大监督渠道,开拓监督方式,更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同时也能更好的确保执法者正确行使权力,这样才能避免像赵作海案件的再次发生。救济体现的是对政府工作的检讨,弥补公民在遭受行政处罚后的损失。创新救济方式也尤为重要,救济不仅仅是对被侵害人的财产救济,也要注重精神损失补偿,如一些无罪冤案,无故被判刑几十年,当人身自由得到恢复时已经快丧失劳动能力了,国家如果按程序赔偿的话,受害人所得的赔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制定完善的救济法案是非常必要的。

(三)完善机构设施建设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的制度,同时也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是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机关需完善复议机制。笔者认为建立一个专门的复议机构,建立单独的复议局,使其与政府办公室分离,减少内部执法人员的过多干涉,可以更好地解决群众的诉求。建立单独复议机构,第一,可以减轻基层法院的负担,避免法院案件的相互推诿,提高法院的办事效率;第二,可以减少上访群体,避免社会舆论的盲目性,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形象;第三,方便人民进行行政复议,减轻人民的经济压力,减少财产损失。完善基层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还需扩大复议机构人员建设,增加复议机构人员的培养,完善对复议机构办公场所和设施,更好的体现复议为民的宗旨。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知度

各级政府及其法制机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组织地方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开辟法制专栏,通过专家讲座,知识竞答,法律咨询,案例分析等形式,有声势、有力度地宣传行政复议知识,做到报刊常年有文章,电台不断有声音,电视经常有图象,努力营造人民群众自觉运用行政复议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了解行政复议知识,学会利用行政复议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人员自觉依法行政。而人民群众也应当加强对行政复议制度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法律思想,运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人民群众对行政复议工作的认识提高了,思想重视了,政府法制机构的地位才能确保,人民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民的权利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三、结语

实现法治国家,健全行政复议制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必经和需要不懈努力进行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行政复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并加以解决,也需要法律工作者努力研究探索,使行政复议成为建设法治政府、化解行政争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型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个案中如何判定申请人是否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是确定行政复议申请能否受理的实质要件之一,也是最难以把握的。行政复议机构因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对申请人资格标准掌握较为严格。一般要求申请人必须与被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且要求是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同时申请人要维护的必须是自己的合法权益。“直接”、“自有”与“合法”是申请人资格实体要件的三大关键词。从近几年的行政复议实践看,这一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首先,它与学术界要求拓宽申请人资格以扩大行政救济范围的理念不一致,与司法机关实际掌握的行政诉讼原告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行政复议机构在行政复议程序结束后的应诉过程中遭遇被动。其次,“直接”、“自有”和“合法”三大标准实际上限制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使大量新型案件无法进入行政复议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救济和保护。再次,个案中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围应该界定在什么位置,缺乏统一、相对具体、可操作的标准,造成各地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立案标准不统一,同一类案件可能在A省能够得到救济和解决,在B省则可能被拒之门外,得不到救助。“同案不同判”的处理结果不符合行政复议法的立法本意、功能和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疑难情况的认定

近几年,随着行政相对人维权意识和行政复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越来越多,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行政复议机构发现判断申请人资格的难度不断加大,“直接”、“自有”和“合法”三大标准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笔者在行政复议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认定的几种典型疑难情况,在此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以探讨。

(一)间接利害关系人的资格认定案例1:A是某建筑公司的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A在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时得知,因单位没有按规定为包括A在内的部分职工缴纳工伤保险,A的工伤保险待遇将不能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出,而只能由单位负责,由此A与单位之间产生了纠纷。A经法律咨询得知:依据相关规定,为工作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是其单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A认为,单位未给自己缴纳工伤保险仍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建设部门审查不严所致。若建设部门严格审查,就不会出现其与单位的工伤待遇纠纷。于是A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要求撤销建设部门为该建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①分析:A与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但存在某种间接利害关系,他能否作为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我们认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除了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以外,还应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虽不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但他与被申请人的相对人(本案即指第三人A所在单位)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而且该民事法律关系受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约束。这意味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相对人之间要么具有共同的利益,要么存在利益纠纷,而且他们的利益还因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彼消此长。这种界定实际上由两个要件构成:一是申请人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民事法律关系。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相对人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互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二是申请人和相对人享有的权利或负担的义务受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而增加或减少[1]。再看本案,安全生产许可证是被申请人颁发给第三人的,第三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是被申请人的行政相对人。A受雇于第三人,与第三人有民事上利益纠纷。本案判断A是否具有申请人资格的关键在于,A与第三人的民事纠纷是否因具体行政行为而此消彼长。根据原劳动部、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参加工伤保险是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被申请人在审查第三人的安全许可证办理申请时,应当对第三人是否为全体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予以审查。如果被申请人当时能够发现并按规定要求第三人补办工伤保险手续,A就不会与第三人因工伤待遇给付问题形成民事纠纷。正是因为被申请人没有发现或发现未及时纠正第三人的错误行为,导致A面临医疗费用支付的困境。因此,A与被申请人为第三人某建筑公司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行为有法律上的间接利害关系,应当具备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

(二)“非合法”权利人的资格认定案例2:B是某村村民,他向本村村民委员会租赁了一块土地建设房屋。几年后,政府将包括B建设房屋所在地在内的某地块征收为国有。B对该征地批复不服,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B使用集体土地建设房屋,未经县级人民政府登记、确认,对被征土地不具有合法使用权,不具备申请人资格,继而决定不予受理。B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判决维持后B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尽管B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未经法律认可,但其房屋因征地被拆迁,实际利益遭受损失,与征地批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应当被认定为适格的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履行判决,最终受理本案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②分析:本案体现了司法机关与行政复议机关在原告或申请人资格认识上的差异。《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讼。这与《行政复议法》相同,都要求原告或申请人被侵犯的是“合法权益”。但有些法院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只要影响到当事人权益,无论是合法权益还是非合法权益,当事人均具备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资格。本案中B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虽未经有权机关确认,但B拥有土地上自建房屋的所有权。B提起行政复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因其没有合法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对拆迁房屋的行为作出补偿。房屋拆迁是征收土地行为的必然结果,B的房屋所有权消灭后虽然依法不应获得补偿,但实际利益受损。从行政诉讼的角度审视,B具备原告资格。但此类复议前置的案件,B必须也只能首先提起行政复议。若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则造成申请人因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规定不一致而无法通过任何法律程序解决矛盾的情况。笔者认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行政相对人维权的法律途径,将纠纷纳入法律程序,防止小矛盾演变成极端事件,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矛盾而产生的不安定因素。行政复议应当逐步向行政诉讼靠拢,不对申请人权益的合法性做过多强调,而以其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无利害关系作为判断依据,这也与世界各国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对提起程序一方资格的拓展方向一致。

(三)“非自有”权利人的资格认定案例3:A省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决定将B县C村集体所有的40亩土地征收为国有,以满足高科技工业开发区扩大利用土地的迫切需要[3]。C村村民委员会及全体被征地农民均同意征收土地,但另有部分不具有被征土地承包权的村集体成员不服,认为村民委员会滥用权利,在没有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的情况下,代表村民同意征收土地,遂向省政府提出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征地批复。③分析: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均是为自有利益申请行政复议。标题中“非自有”,指的是征收土地类行政复议案件中,承包土地不在被征收范围内的单个或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自己名义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情况。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角度看,他(们)维护的是包括自有利益在内的组织利益。但毕竟村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同,他(们)维护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有利益。这是我国《土地管理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确定为共有而产生的特有现象。依据现有法律规定,对征收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提起行政复议的是被征土地的所有权人和承包权人,一般为村民委员会和被征承包土地的村民。对被征土地没有承包权的村民一直被认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的资格。但实践中常有村民委员会滥用权力,未经村民同意或骗取村民信任,擅自作出决定,侵害村集体或村民利益的情况。从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价值取向看,完全将此类村民排除在外不利于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是承包权人以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本案当事人若以本人名义提起行政复议,不能认定其具有申请人资格。因为这些村民不是被征地农户,即与征收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利害关系,且他们只是村集体中的一部分人,虽然是共有权人,但因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是法定的共同共有,法律不允许也不可能单独划出他们的权利比例和份额,故不能被认定为具备申请行政复议的主体资格。事实上,无论是单个人还是部分人,在征地批复行为没有侵犯其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以本人名义对征收土地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均有一定公益性质,而我国现在没有关于公益行政诉讼或公益行政复议的规定。本案当事人不能以个人或部分村民的意见代替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而申请行政复议。对集体土地的权利主张或放弃是事关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宜的决定,应当体现公正,保护最广大当事人利益,防止滥用权利、浪费行政资源。就本案而言,申请人不是被征地农户,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当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批复不申请复议时,过半数的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三、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认定的建议

对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认定,要在遵循《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立法本意,从立法精神出发,以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原则,逐步放宽对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限制,从宽掌握立案标准,尽量与司法机关实现“无缝对接”。原则上,只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律利益有影响,申请人主观上认为有利益损失,都应视为具备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当今社会,基于行政权与公民权关系的“平衡论”日益受到政府与国民的重视,如何保障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行使,又能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国家立法要体现理性观念的问题,而且是在行政实际中使这看似矛盾的两者相得益彰、步入良性循环的问题。无论是行政诉讼还是行政复议,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对行政救济程序启动方资格审查由窄向宽的转变过程。行政复议,相比行政诉讼有其制度优势,能将行政纠纷尽可能地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对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认定也要符合上述法治理念和法律的发展趋势。目前,《行政复议法》修改正在酝酿阶段,期待能够对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认定在内的诸多不适应行政复议实践需要的规定作出更科学、更有操作性的修改。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6篇

复议资格视情况而定举报人如果购买了商品和服务,被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侵害,其对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主管部门不受理举报、举报受理后不答复的行为,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理由:举报人如果实际购买了商品和服务,其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一方面是检举、揭发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存在要求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保护其自身合法价格权益(财产性权利)的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主管部门受理举报、依法对举报作出答复的行为应当被视为履行保护公民财产性权利的履责行为,如果价格主管部门应受理而不受理举报,受理后未采取任何行动,或者未按规定进行举报答复,应当构成《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项规定的情形,举报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如举报人对价格主管部门就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所做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包括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不予立案、不予行政处罚或者处罚过轻、过重),不应当有申请行政复议的资格。理由:一是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公民财产性权利职责与履行职责达到公民理想效果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针对举报反映的价格违法行为,价格主管部门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是价格主管部门依职权行为,属于履行保护财产性权力职责效果的范畴,其直接影响的是被处罚对象(通常是被举报人)的权利、义务,与举报人个人权利、义务并无直接联系,举报人不得因价格主管部门对举报案件的查处未达成理想效果而对价格主管部门查处举报案件的行为提起行政复议。二是不能因为举报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影响到举报人后续民事诉讼等维权活动,就认为举报人对举报案件查处结果有申请复议资格。

民事维权与行政执法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举报人民事诉求能否获得支持的关键在于被举报人的经营行为构成民事违约或者侵权,而非其行为是否被执法机关认定为行政违法。倘若在这种情况下给予举报人申请复议的资格,实际上所有与被举报人进行过交易的人都可能被其经营行为侵害,则都应当有资格对举报案件的查处结果提出行政复议;那么,行政机关的任何一个处罚决定,都可能被不特定的多数人复议乃至诉讼,这与《行政复议法》仅赋予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申请复议资格的立法精神并不相符。三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被处罚当事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发现行政处罚确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由此可见,举报人对举报案件的查处结果不服,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看法和建议,但此时其行使的是公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应当通过申诉或者检举的方式进行,而不能通过行政复议方式进行。

二、针对投诉调解结果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价格主管部门办理价格投诉,是以调解为手段解决消费者民事权益争议的过程,属于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的规定,对于调解结果不服,投诉人不得申请行政复议,应当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四、获取举报奖励权不构成举报人申请复议的理由举报人(不管其是否购买了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因为价格主管部门查处举报案件的结果决定了自己可否获得举报奖励,认为举报案件查处结果与自身财产权有关,从而以维护自身获得奖励权利为由,对举报案件查处结果申请行政复议。理由:举报人获的举报奖励是一种期待权。《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申请人主张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应当是已实际取得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可期待的权益。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行政复议;证据制度;问题分析;完善路径

行政复议是一种立足于行政体系内部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既有行政性质,又有司法色彩。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自《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颁布实施以来,中间经2007年《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补强细化,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尽管行政复议在整体上仍被视为行政机制而存在,行政复议的准司法化已成国际趋势,在学界也取得较多共识。[1]行政复议的司法化要求吸纳司法制度的长处,对复议权形成公正、公开、有力的程序约束。证据制度是司法审查的精华所在,其在行政复议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我国现有的行政复议证据制度虽已初具规模,但无论从先天上还是从后天上看都存在不足,在整体和细节上都有所缺失。这些不足影响了行政复议制度的长期健康发展,亟需加以改革完善。从学界来看,还缺乏对行政复议证据制度深入的专题研究。[2]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为对象,以其完善为旨趣展开探讨。

一、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由《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实施条例》构建,所涉条文有:《行政复议法》第3条第2项,第11、22、23、24条,第28条第1款第1、3、4项,第36条;《实施条例》第15条第1款第6项,第21、33-37、43、46、47、63条。这些条文构建的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包括如下内容:第一,《行政复议法》第22条确立了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口头审查为例外的证据审查制度。第二,《行政复议法》第11条,第23条第1款,第28条第1款第4项,《实施条例》第21、 36条规定了举证制度(含举证责任分担、举证期限、举证主体等)。第三,《实施条例》第33条规定了听证制度。第四,《行政复议法》第24条规定了证据效力制度,根据该条,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者人收集的证据不具有效力。第五,《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1项规定了“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证明标准。第六,《行政复议法》第3条第2项、第22条,《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了复议机关调取证据制度。第七,《行政复议法》第23条第2款,《实施条例》第35条规定了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查阅权。第八,《实施条例》第37条规定了鉴定制度。

从上述条文不难看出,我国行政复议的证据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条文分散无序。证据制度所涉条文较为分散,分布于《行政复议法》和《实施条例》之中,散见于不相邻的多个条文之中,形式上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形成整体认知,也不便于适用。第二,体系残缺不全。行政复议的证据制度不单形式上缺乏系统性,就其逻辑结构来说,也存在颇多缺失,若将其与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相比即可一目了然,下文将重点讨论这一问题,此不赘述。第三,初始定位不准。由于《行政复议法》的立法宗旨是便民、快捷的效率主义,其初衷是“不宜、也不必搬用司法机关办案的程序,使行政复议‘司法’化”。[3]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该法对复议程序的设计与行政诉讼相比就显得颇为粗放,其中的证据制度也不例外。这种粗放型审查机制在保证快捷高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制度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实践中复议案件数量偏少、复议功能受阻的现状就反映了这一点。为了弥补《行政复议法》的先天不足,《实施条例》对证据制度做了个别补充,但仍未完成体系化改造。因此,全面梳理现行证据制度的问题,通过重新修改《行政复议法》加以一揽子解决,就日益显得必要。

二、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现行的证据制度比较原则和粗疏,影响了行政复议的公正性,亟需加以检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证责任规定不够全面

在举证责任方面,《行政复议法》仅在第11条规定了行政复议申请的要求,申请人只要讲清主要事实即可,无需承担初步证明责任。《实施条例》第21条补充规定了申请人的初步证明责任。但整体来看仍有不足:第一,《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均明示了第三人参与行政复议的权利,但均未涉及其应负的举证责任。第二,《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4项关于被申请人逾期不举证视为无证据的规定是不完整的,忽略了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或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而不能如期举证的情况。第三,在申请人的初步证明责任问题上,《实施条例》第21条虽作了补充,但仍有不周之处,忽略了不作为案件中的除外情形—在行政机关不作为案件中,行政机关往往不向相对人提供书面答复,相对人难于获取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初步证据,复议机关在没有相应证据的情况下又不予立案,致使行政机关不作为案件很难被立案—这在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中早已有成熟的规定可资借鉴。[4]

(二)证据开示和质证有所缺失

如果说举证责任更近似于实体问题的话,那么证据开示和质证就是较为彻底的程序问题。证据开示起源于英美,后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纳,在我国一般称为证据交换,是指庭审前控辩双方相互获取案件的信息、展示证据的一种诉讼制度,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其作用一是使双方互相了解各自掌握的证据内容,以提高庭审的效率和裁判的准确性,防范证据突袭导致的司法低效。二是防止审判人员先入为主、未审先判。证据开示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主体、范围、对象、方式、效力等方面内容。质证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律人在审判过程中针对对方举出的证据进行的质疑和质问。”[5]质证制度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法院正确地认定证据,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有利于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我国行政诉讼设置了证据开示和质证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证据开示和质证适用的案件范围。首先,《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21条规定,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其次,《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意味着所有的案件都应适用质证制度。(2)证据开示的效力。首先,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35条,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其次,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7条,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除正当事由经法院批准可延期提供外,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原告或者第三人放弃举证权利。再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3条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1条,被告应当在收到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法院提交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除正当事由经法院批准可延期提供外,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3)质证的效力。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35条,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除外,也就是说,庭前证据开示和质证的效力是相同的。

比较而言,我国的行政复议以便民、快捷、效率为立法原旨,实行以书面审查为原则、以开庭审查为例外(《行政复议法》第22条)的审查制度,没有设置类似于行政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也没有设立质证制度,而是以重大、复杂案件的听证制度作为补充(《实施条例》第33条)。但是,现有规定的不足是较为明显的:第一,它没有普遍地建立证据开示和质证制度,证据的效力完全取决于复议机关的判断,未能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制度的公正性不足。第二,已经建立的重大、复杂案件的听证制度也有局限性,一是适用范围极为有限,大部分行政复议案件不可能都是重大、复杂案件,也就不可能适用听证;二是模糊粗糙,《实施条例》第33条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规定,听证的程序、效力等均告阙如,使得听证容易流于形式。从实际情况看,当前许多地方确立了行政复议听证规则,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为巩固实践成果并为其提供法律依据,有必要对听证制度的具体适用情形及要求予以细化并规定在《行政复议法》中。

(三)证据认定规则体系缺失

证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不断升华的认识和确认过程。证明过程是在行政复议活动中,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一定的证据规则审核证据进而认定特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此处所谓的“证据规则”,是一套综合的技术规则,如证据资格、证明效力认定、推定、认知等。对此,《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均未作出规定。证据认定规则体系的缺失也造成当前行政复议实践中的“无所适从”,办案人员在审核证据和认定事实时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

(四)证明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且严苛

“证明标准是指证明质和量的有机结合,即指证明对象的范围和证明所达到的程度的界定。”[6]它反映了证据所应当达到的说服力程度。行政复议的证明标准是一个质、量结合的双面结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1、 3项的规定,一方面,具体行政行为必须“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是关于“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具体行政行为不得“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是关于“量”的规定性。其中的问题主要是“质”的规定过于严苛:相关规定在内涵上接近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它意味着定案的证据必须经过逐一查证,真实可靠;证据之间、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得出的结论是惟一的,排除其他可能性。这种证明标准要求极高,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若严格实施,很可能对行政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三、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重构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揭示,我们可以得出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亟需全面修改完善补充,亦即在一定意义上需要“重构”的结论。下面就重构的方向、原则和具体对策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修改的方向和原则

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重构应通盘考虑、整体推进,以保证制度内部的协调性以及制度对实践的适应性。针对目前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相关学理和现实社会背景,提出如下修改的方向和原则。

第一,总体上应当准司法化。准确判断行政复议的法律性质,是完善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理论前提。行政复议具有准司法性,具体的制度建设应当以此作为自身定位。这一定位有利于同时发挥行政性和司法性两种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兼顾效率与公正。原有证据制度的各种问题总体上可归结为,整体上将行政复议定位为行政性机制,过于强调效率价值,遮蔽了人民的公正性诉求。因此,完善行政复议的证据制度,应以准司法化为基本方向,充分借鉴吸收司法审查的先进制度。

第二,兼顾效率与公正两种价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比,应当说二者在证据制度上具有诸多共性,当前在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缺位情况下被迫照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行政复议的准司法性既有司法性的一面,也有行政性、监督性的一面,因此,行政复议的证据制度理当与行政诉讼有所区别。行政复议对行政效率的追求或者说对效率与公正的平衡,在构建行政复议证据制度时便应当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在证明标准上,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证据明确”的标准,使其在适应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特点的同时,也可有效地实现各类证明标准之间的顺利过渡。总之,准司法化并非一味照搬行政诉讼的制度,而应平衡效率与公正两种价值诉求。

第三,证据制度的内容应当体系化。应当从整体上着眼,构建起逻辑自洽、井然有序的证据制度。体系化的资源有二:一是《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二是各地有关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规范性文件。[7]证据制度在《行政复议法》中的具体表述也应注意:一是可考虑新建一章“证据”(建议置于“程序”一章之前),相对集中地规定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二是由于证据制度部分与程序制度部分在内容上有交叉,故须对两部分内容统筹作出合理安排。

(二)若干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基于上述方向和原则的指引,笔者就如何改进行政复议证据制度问题,从观念、制度、队伍、政策、方法等方面,择要提出如下具体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总则中增加专门条款,规定审核证据、认定事实的总体要求。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认真审核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其根本。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均未在“总则”部分规定审核证据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为突显证据的重要性且提升行政复议决定的权威性和可接受性,我们认为,应在《行政复议法》“总则”部分增加规定:“行政复议委员会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公正地审核证据,准确认定事实。”

第二,增补申请人的初步证明责任的相关除外情形。在不作为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中,申请人应当对被申请的不作为和损害结果负有初步证明责任。《行政复议法》没有对此作出规定,《实施条例》第21条予以了完善,[8]但该条规定仍有不周到之处,忽略了相关除外情形。我们认为,在以下两种例外情形中,应当免除申请人的初步证明责任:(1)被申请人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2)申请人因被申请人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原因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且能作出合理说明的。

第三,被申请人因正当事由不能如期举证的,应允许其申请延期举证。在被申请人的举证责任问题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均作出了规定,但其忽略了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或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而不能如期举证的情况。如果仅根据现有规定“逾期不举证 的视为无证据、依据”,则会导致复议机关不得不撤销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如此固然保证了行政效率,但同时也牺牲了公平,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也非常不利。

第四,增加证据交换制度。证据交换有利于争议双方在充分了解对方证据的基础上就特定争点展开交锋,以提高裁断的效率和准确性。但《行政复议法》和《实施条例》均未对证据交换作出规定。考虑到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开庭审查为例外,证据交换制度可以在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情形下适用。

第五,增加证据保全制度。《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均未对证据保全作出规定,但其本身又是完整的证据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故有必要予以补充。行政复议期间,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申请人、被申请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向行政复议委员会申请保全证据,行政复议委员会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第六,增加证据排除制度。对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复议机关不能照单全收,而应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均未作出规定,有必要予以补充。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阐述。其一,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当事人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应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其二,不能作为认定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但可以作为认定其他事实的依据,包括:(1)被申请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行政复议期间未经行政复议委员会同意自行收集的证据;(2)被申请人在行政程序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而在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期间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3)行政复议委员会调取的证据。

第七,增加证据自认制度。证据自认有利于提高复议审查的效率,也有利于推动调解与和解,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均无规定,有必要予以补充。参考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我们认为自认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自认的形式:明示承认;默示承认;当事人在场时人承认。(2)自认的撤回:一是复议终结前,对方同意的可以撤回自认;二是有证据证明自认系受胁迫或存在重大误解的可以撤回自认;三是自认与案件事实不符的可以撤回自认。(3)自认的适用限制:一是,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而作出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二是,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的,复议, 机关不应确认, ;三是,对于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即使一方自认,另一方仍需举证;四是,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当事人仍应提供有关证据。[9]

第八,增加证据补强制度。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依据:(1)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2)与申请人、第三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申请人、第三人有利的证言;与申请人、第三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申请人、第三人不利的证言,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作的证言。(3)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4)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5)经一方或者他人改动,对方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6)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第九,应当限制复议机关所调取证据的效力。《行政复议法》第22条和《实施条例》第33、34条规定了复议机关依职权或依申请调查、调取证据的权力。首先应明确的是,这类证据不得作为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只能作为认定其他事实的依据。其次,对于这类证据,应当对其效力加以限制。我们认为,复议机关取得这类证据后,应当听取申请人的意见,否则不能作为作出对申请人不利的复议决定的定案根据。

第十,根据行政复议的目的和使命合理设定证明标准。行政复议肩负着“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使命。[10]如果行政复议的证明标准低于具体行政行为,则其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将无从谈起;如果行政复议的证明标准高于具体行政行为,则又会出现行政程序中已达到证明标准的案件,因不能满足行政复议证明标准而被撤销。[11]同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也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尽管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与具体行政行为三者的证明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但应当内在地统一。行政程序的证明标准不能过于严苛,那样会增加行政机关的运行成本,但行政程序的证明标准也不能过于宽松,那样行政行为中的主观恣意就可能增加。行政复议的证明标准同样如此。行政复议证据制度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12]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有一定的可比性。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标准,又称优势证据标准;[13]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又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标准,要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具有质与量的双重规定性;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凿”和主要证据充足标准,与行政复议基本一致。行政复议既要考虑效率,也要考虑公正,总体上看,它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影响低于刑事诉讼高于民事诉讼,如采民事诉讼“优势证据”标准,则难以体现国家公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而采刑事诉讼的“证据确凿”标准又不具现实性且过于严苛。因此,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在总体上应当低于刑事诉讼而高于民事诉讼。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证据明确”的标准,其在适应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特点的同时,也可有效地实现各类证明标准之间的顺利过渡。

最后,应当对证据和程序两部分的内容分类归并。由于证据制度部分与程序部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为了保持证据制度部分的独立性和程序部分的完整性,建议将申请人、第三人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程序、复议机关依职权或依申请调查证据的程序、听证程序转移至“程序”一章加以规定。在这些问题上,《行政复议法》和《实施条例》均有规定且关系紧密,有必要将相关内容予以合并。

【注释】

[1]较为集中的论述参见周汉华主编:《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从五个方面对行政复议司法化进行了探讨,较为全面。此外参见杨小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13页;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7页;周汉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化改革思路”,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朱新力:“行政复议应向司法化逼近”,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方军:“论中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重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第1期;刘莘:“行政复议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应松年:“行政复议应当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载《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2期。

[2]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行政复议+证据”为题名进行搜索,发现仅有13篇文章,其中4篇报刊文章,1篇硕士论文,1篇会议论文,7篇(非核心)期刊文章,总体来看还不够深入。

[3]杨景宇: 《关于的说明》,载宋雅芳主编:《行政复议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

[5]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页。

[6]刘善春:“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3年第2期。

[7]例如,《海南省行政复议证据规则》、《云南省行政复议证据规则》、《平顶山市行政复议证据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即对本行政区域行政复议的证据规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可资立法借鉴。

[8]该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一)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二)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其他情形。”

[9]参见《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第8、13、67、74条。

[10]《行政复议法》第1条。

[11]参见徐继敏:“行政复议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探析”,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2]《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1、2项。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8篇

湖南公务员历年真题

一、考试的指导思想

公务员录用考试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科目设置

本次招考分A、B两类进行考试。

(一)报考A类职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

(二)报考B类职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知识两科。专业知识是否考试由招考单位商省、市(州)组织、人事部门确定,其考试范围、时间由招考单位在报名时告知。如招考单位不要求进行专业知识考试的,则按A类职位考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和英语三部分。

笔试科目均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2014年4月1日。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

(一)本科主要测验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二)本科考试的大体范围和内容为: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数量关系

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1)数字推理,如每道题会给出一个其中缺少一项的数列,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2)数学运算,每道题会给出一道运算式子,或者是一段表达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得计算出答案。

2、判断推理

主要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图形推理、演绎推理、事件排列、常识判断等。

(1)图形推理,每道题会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应试者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图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2)演绎推理,每道题会给出一段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陈述,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3)事件排列,每道题会给出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的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同时按事件顺序给出四个数字序列,要求应试者选择一种最合乎逻辑的事件顺序。(4)常识判断,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会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项答案,要求应试者选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单选和不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这种题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其测验题型主要有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

4、资料分析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每道题会给出一段资料,提出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第二部分:公共基础知识

1、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2)思想

思想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思想的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2、法律

(1)法学基础理论

法的概念和特征。法律体系。我国的立法体制。法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法的效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宪法

宪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国体的概念,我国的国体。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与主要特征。

(3)行政法

行政法的概念、内容、特征和作用。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成立与合法要件。行政许可的概念、分类及作用。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和种类。行政复议的概念、基本原则与范围。

(4)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特征、受案范围、管辖原则。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5)公务员法

公务员法的基本内容及立法宗旨,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

3、行政管理

行政的主体、客体。行政组织的特点及设立原则。行政公文的格式与撰写。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电子政务的应用。

4、时事政治

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所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第三部分:英语

1、词汇选项。主要测试应试者理解在一定语境中单词和短语意义的能力。

2、完型填空。主要测试应试者正确把握文章内容,以及在一定语境中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完成句子。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基础上,通过正确选项,使句子完整的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占60分、公共基础知识占30分、英语占10分。

四、申论科目考试

(一)本科主要是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本科考试的试卷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提出注意事项,给考生答卷提出指导性意见;(2)给定一组3000字左右的资料;(3)提出申论要求,即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

(三)本科考试的基本要求:(1)用大约150-200字的篇幅,概括资料反映主要内容(15分);(2)用大约300-400字的篇幅,针对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5分);(3)针对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自拟题目,用1000-1200字的篇幅写篇议论文(60分)。

申论考试全部为主观性试题,用签字笔或钢笔作答,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五、笔试总成绩合成

(一)报考A类职位的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

(二)报考B类职位的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占60%、专业知识或申论成绩占4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法治;法治指数;法治烟草

一、构建烟草“法治指数”意义

(一)引领法治烟草建设着力方向

烟草“法治指数”体系是法治烟草建设的“指挥棒”,通过烟草“法治GDP”的引领,推动法治烟草建设的有效开展。烟草“法治指数”体系通过若干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对国家烟草专卖局及各直属单位、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市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县级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及行业内对应的其它企业在依法行政、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管理三个领域内进行客观、科学评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各个具体指标清晰可辨,且被赋予一定分值予以量化,从而将法治烟草的原则要求转化为易于操作、易于判别的具体标准,将法治烟草建设的要求分解、细化和量化,法治烟草的建设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引领烟草行业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形成推进法治烟草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二)有效实施法治烟草建设过程控制

在全体行业内同仁的积极努力下,法治烟草的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建设法治烟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阻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口号化”法治烟草建设现象突出。部分单位和部门,尤其是相关领导干部法治烟草建设作为时髦的、假大空的口号,法治烟草建设工作停留于空喊口号,流于形式上。其二,“片面化”法治烟草建设现象出现。有些地方把法治烟草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是上级部门的法治建设,形成了上级部门极力推进,基层部门“跟进有限”的片面化建设局面。最后,“盲目化”建设现象严重,多数地方的法治烟草建设缺乏量化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指标体系,盲目性比较大。

(三)综合衡量法治烟草建设成效

法治指标的认知功能,主要说明“是什么”,这是判明法律现象和法治实践水平的关键。认知功能表现在:可计量性;概观性;现实性。烟草“法治指数”实现烟草法治建设评估由抽象法治向量化评估方向的转变,能够科学评定烟草行业各地区、各级单位推进法治烟草建设的成效,可以作出恰当、准确的评估和定位,也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法治烟草建设成果进行排位,比较和彰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建设法治烟草的努力程度及推进成效。烟草“法治指数”科学评价并指引烟草行业的依法行政、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管理。

二、烟草“法治指数”主要内容

(一)依法行政类

依法行政类指数主要是评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烟草专卖行政管理中是否严格遵守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主要评价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过程中是否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否符合各项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要求。依法行政类指数的具体考核点为:执法主体合法,执法行为文明、规范,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健全;依法依规严格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自由裁量公正、合理等。重点关注对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二)依法生产经营类

依法生产经营类“法治指数”重点评价烟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局“六个严禁、一个严控”相关政策,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调拨、销售,烟草专卖品的购进、销售、销毁、卷烟网上订货、客户信息管理、货源分配、客户服务和品牌培育是否严格规范,烟叶合同的签定是否自愿平等、合法合规,烟叶收购、销售、调拨、运输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依法管理类

依法管理类“法治指数”重点评价烟草企业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严格执行单位党组议事规则、工作规程、“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等,重大决策、合同(尤其是劳动合同、涉外合同)、规范性文件是否事先审核,其实质内容是否合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是否严格规范,员工劳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选举权、批评监督权等各项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否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财经秩序、招标采购领域,依法处理稳定问题。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法律纠纷处理等涉及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依法进行。

三、烟草“法治指数”评估

烟草“法治指数”评估主体可以设为四个层次:一是卷烟零售户、烟农、消费者等社会公众;二是地方政府法制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三是企业一线员工;四是第三方学术机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评分权重可以参考余杭模式,适当向社会公众和第三方机构倾斜权重。在考评方式上,可以制定若干不同领域、不同侧重点的调查问卷,按百分制制定评分明细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不记名评分,每年开展一次全面的“法治指数”考核评分。

参考文献:

[1]李华玫,李华胜.烟草“法治指数”体系之构建与基本路径.会议论文,2012.

[2]候学宾,姚建宗.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05).

行政复议论文范文第10篇

湖南公务员历年真题

一、考试的指导思想

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科目设置

本次招考分A、B两类进行考试。

(一)报考A类职位的笔试科目为公共知识、英语和申论三科。

(二)报考B类职位的笔试科目一般为公共知识、英语和专业知识三科。专业知识是否考试由招考单位商省、市(州)组织、人事部门确定,其考试范围、时限由用人单位在报名时告知。

(三)公共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部分。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

三、公共知识科目考试

(一)本科主要测试应试者对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二)本科考试的试卷结构为基础知识、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三)本科考试的大体范围和内容为: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

1、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2)思想

思想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思想的历史地位。思想的活的灵魂。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2、法律

(1)法学基础理论

法的概念和特征。法律体系。我国的立法体制。法的适用范围、适用原则。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种类。法的效力。法治的概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宪法

宪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国体的概念,我国的国体。政体的概念,我国的政体。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与主要特征。国家机构的概念。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性质及主要职权。

(3)行政法

行政法的概念、内容、特征和作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成立与合法要件。行政许可的概念、分类及作用。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和种类。行政处罚的适用及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行政违法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行政赔偿的概念、构成要件和赔偿范围。行政复议的概念、基本原则与范围。

(4)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受案范围、管辖原则。行政诉讼原告、被告的概念、资格及其确定。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3、行政管理

行政的主体、客体。行政的范围。行政组织的特点及设立的原则。行政组织的结构。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公文的格式与撰写。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电子政务的应用。

4、世贸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组织结构、基本原则及争端解决机制。

5、时事政治

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所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第二部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数量关系

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理解和计算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1)数字推理,每道题会给出一个其中缺少一项的数列,要求应试者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一个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2)数字运算,每道题会给出一道运算式子,或者是一段表达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2、判断推理

主要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其测验题型主要有图形推理、演绎推理、事件排列、机械推理、定义判断、常识判断等。(1)图形推理,每道题会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应试者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图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2)演绎推理,每道题会给出一段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陈述,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3)事件排列,每道题会给出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的词语或一句话表述的,同时按事件顺序给出了四个数字序列,要求应试者选择一种最合乎逻辑的事件顺序。(4)机械推理,每道题会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若干答案,要求应试者运用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物理现象和机械运动的理解与判断能力,选择一个正确答案。(5)定义判断,每道题会先给出一个概念的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者从中选出最为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6)常识判断,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每道题会围绕常识性问题列出若干项答案,要求应试者选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单选和不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言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种题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其测验题型主要有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

4、资料分析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每道题会给出一段资料,提出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公共知识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四、申论科目考试

(一)本科主要是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本科考试的试卷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提出注意事项,给考生答卷提出指导性意见;(2)给定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3)提出申论要求,即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

(三)本科考试的基本要求。(1)用大约150—200个字的篇幅,概括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20分);(2)用大约300—400字的篇幅,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30分);(3)针对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自拟题目,用1000—1200字的篇幅写篇议论文(50分)。

申论考试全部为主观性试题,用签字笔或钢笔作答,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五、英语科目考试

(一)本科主要测试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二)本科考试的试卷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词汇选项。主要测试应试者理解在一定语境中单词和短语意义的能力。

2、完型填空。主要测试应试者正确把握文章内容,以及在一定语境中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阅读理解。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理解的能力。

4、补全短文。主要测试应试者在把握文章结构、掌握作者思路的基础上,通过从若干可供选择的语句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句表述思想的能力。

5、完成句子。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基础上,通过正确选项,使句子完整的能力。

(三)测试难度按掌握常用词汇5000个左右以及与这些词汇相关的常用词组确定。

英语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六、笔试总成绩的合成

(一)报考市(州)以上机关A类职位的按公共知识、申论、英语分别占40%、40%、2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报考县以下机关A类职位的按公共知识、申论、英语分别占45%、45%、1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

(二)报考市(州)以上机关B类职位考专业知识的,按公共知识、专业知识、英语分别占40%、40%、2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不考专业知识的,按公共知识、英语分别占80%、2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报考县以下机关B类职位考专业知识的,按公共知识、专业知识、英语分别占45%、45%、1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不考专业知识的,按公共知识、英语分别占90%、10%的比例合成笔试总成绩。

上一篇:行政处罚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政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