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范文

时间:2023-03-16 10:37:46

国外媒体

国外媒体范文第1篇

融媒体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巨大变化,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新闻媒体对于新闻内容的深度性和独特性追求更为迫切。而受众也有了更加强烈的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欲望。在我国,对外宣传媒体是国外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媒体宣传内容对于构建国家形象至关重要。而伴随着融媒体态势的发展,官方媒体在进行对外宣传时也需要适应时代态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直接关系到主流舆论阵地的发展壮大,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但目前我国融媒体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媒体对融媒体实践的积极探索可以给我国外宣媒体提供一些积极思路。本文以英国BBC融媒体实践为例,分析了国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并认为国内宣传媒体可以在建立全媒体新闻平台,拓展社会化传播渠道;发展服务应用,形成用户体验和互动;打造创意新闻产品,力争进入世界主流三个方面进行借鉴。

一、国外融媒体实践现状

(一)传统报业继续探索数字化和网络化

在全球媒介大发展、大创新的当代,国外传统报业也不遗余力地专注于数字化转型之大计,新举措新创意不断。比如《纽约时报》推出的“NYT Now”改变了新闻在移动设备上的呈现方式;“Cooking”重构了数字平台上的服务性新闻,“Times Insider”让人们看到《纽约时报》记者是怎么工作的;“Upshot”将智能分析、写作、数据可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数字化的创新之于《纽约时报》而言,其成功后的回报也是振奋人心的。

未来的报纸正在通过四大渠道来获得生存:纸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并要让内容符合各自媒介的特点,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华盛顿邮报》正追寻着这一目标。其网络版不单单是纸质版的翻版,而是借鉴新媒体的特点,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文字让位于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其产品和品牌进一步得到读者的认同。

(二)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相互渗透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Leichtman Research Group(LRG)的研究显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末,美国有线电视公司互联网服务订阅用户已经达到4991.5万,刚好超过付费电视用户的总和4991万。与这一市场需求趋势相对应,美国两大电视台――HBO与CBS均公开宣布推出独立视频包月服务,即面向不购买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消费者推出不捆绑有线服务的独立网络视频服务。CBS将这项服务命名为“CBS ALL Acess”,定价为包月5.99美元,CBS所有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24小时之后,将进入付费视频产品中,且电视剧插播广告将会比电视台播出时减少四分之一。CBS的新举措还包括将电视剧等节目提供给Netflix、Hulu、亚马逊等网络视频平台。这一举措改变了之前电视台从互联网撤回节目自立门户的势头,转而对互联网电视市场采取积极融入的态度。

美国第三大传媒公司维亚康姆集团在2014年入驻索尼OTT电视服务,也是呼应网络电视服务的市场需求的举措。维亚康姆(Viacom)9月与索尼达成协议,来自维亚康姆的22个电视频道将入驻索尼推出的基于云的OTT电视服务(cloud-based TV)。这一服务协议的达成,被认为是清除了索尼进军OTT视频服务的障碍――过去那些只能通过有线电视观看的付费频道,现已可以通过OTT电视提供。

(三)传统媒体重视受众体验

改变以网页为核心的产品呈现状态,重视受众体验,尤其关注社交渠道对信息传播的作用,充分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这是《纽约时报》2014年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探索中的几个主题,其原因在于《纽约时报》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网页虽然仍有较高的访问量,但其影响力正在快速衰退。由此可见,虽然受众对大众化传播的注意力快速消退,但个性化的互动意愿始终存在。

基于以上判断,《纽约时报》在其最近的《创新报告》中认为应该加强对社交网络的利用,并尽可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调整内部架构,有组织地进行推广;其次要发挥作者和记者的影响力,让他们为自己推广;再次是创造“影响力工具”并训练各部门编辑使用;最后是优化数据和流程,确保工具和工作流能随需而变。

二、英国BBC的融媒体实践案例分析

融媒体时代,受众开始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这成为大众新闻传播的一个显著趋势。越来越多的媒体正通过自办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各种渠道鼓励和吸引受众提供新闻素材或发表观点。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05年成立了“用户生产内容集成中心”(UGCHUB),用于处理受众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的新闻信息,以提供给BBC的各编辑部和播出平台使用。由此,BBC在融媒体实践中走在了业界的前列。目前,BBC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已经融入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受众参与新闻报道生产和管理模式,其经验可以给我国对外宣传媒体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

(一)数字平台凸显定制化和数字化

BBC 近年来一直侧重于对数字内容的新媒体渠道和终端的拓展,在电视、PC电脑终端、移动终端均建立起新媒体业务。①BBC 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安迪将 BBC 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6),实现媒体的数字化;第二阶段(2007-2012),实现不同平台的媒体资源连接,这五年是BBC真正面向全媒体快速转型的重要阶段,一举改变了延续90年传统的BBC旧貌;第三阶段(2013-),实现新旧媒体的真正融合,是转型的最终目标。

基于此,BBC 在 2014 年度报告中,特别将“通过线上创新,增强用户黏性”作为公司四大战略目标之一。早在2007年,BBC就完成了对PC、手机和广播电视化的布局。在手机客户端方面,BBC对 iPlayer可点播节目的时间范围做了重大调整,把节目内容调研由7天延长至30天,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摆脱时间限制尽情使用iPlayer。此外,BBC还开发了天气预报应用程序,在8 个月内累计了5000万用户,并创下了每分钟15次的下载记录。两项调整进一步扩大了BBC 数字用户的规模,有利于提升用户黏性。②

广播电视方面,BBC将原有的视频服务“Red Button”升级为“Red Button+”,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Red Button+”可以很好地实现多屏互动,不但可以使内容完成移动终端到互联网间的传输,还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

(二)用户参与的生产模式

用户生产一词最早是2005年从互联网领域进入到公众视线的,其专指用户利用各种新技术和平台生产并分享的内容,比如视频、图片、博客和开源网站等。而用户(user)一词,也更多地是指代各种新媒体技术如网络或手机的使用者。而在媒体融合实践中,用户的作用不容小觑。③

“分享”是BBC转型的核心战略理念之一。基于这一理念,BBC大力开展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技术研发,鼓励用户建立博客、播客、微博、社交区和讨论区,大量采用来自观众和读者的内容。④一方面,BBC会建立起一个新闻线索人的数据库。当新闻事件发生时,BBC的记者们首先会到数据库中匹配适合的被采访者,或者是通过其官方网站上的“Have Your Say”论坛主动向受众寻求新闻内容。与此同时,受众也会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参与到新闻实践中。包括受众为各种突发新闻事件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个人案例、新闻线索以及网络留言或评论等。当然这些受众的主动参与显得较为零散和碎片化。

BBC 近些年在数字平台改建过程中不断扩展反馈和分享通道。例如,在 iPlayer上设置专门的反馈平台、开辟UGC 通道等,通过交流和互动与受众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同时丰富消息来源和新闻视角,提升用户黏性和参与感。2015年5月,BBC与Facebook新推出的“新闻快读”服务达成合作意向,为突发事件和即时新闻的传播搭建更快捷和形式多元的传播平台,通过社交网络的互动机制来提升内容产品的讨论热度和曝光率,增强BBC用户的参与感。

(三)信息化的把关机制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受众主动和传者主动都贯穿在了整个大众新闻传播的进程中,“受众参与新闻”并不能完全算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样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只不过是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主动性。因此对于新闻专业者来说,他们所要扮演的仍然是“把关人”的角色,要用BBC传统的新闻规范和价值理念对用户生产内容以及用户评论做出甄别、评估和把关。和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用户生产内容和评论的产生机制、传递方式以及成果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用户生产内容的数量已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之势。因此,传统的“把关”机制和具体的实践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基于这种挑战,BBC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致力于建立清晰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同时积极转变观念,不再把受众参与内容仅仅作为一个第三方的素材或线索来看待,而努力将用户培养成为新闻业生产上的“合作伙伴”,形成一个“业务分工合作”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下,传媒可以相对独立地行使大众新闻传播的组织、把关和引导权利,而新闻选题、采集和报道过程则由媒介机构和受众参与内容共同完成。

三、国外融媒体实践对我国外宣媒体的启示

“融媒体”概念的兴起,与外宣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变革息息相关。但真正达到媒体融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定意义上,“融合”不是一种确定状态,而是媒介数字化、社会信息化革命背景下的一种演进过程。通过对国外融媒体实践的分析,要想建立良好的外宣媒体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建立全媒体新闻平台,拓展社会化传播渠道

互联网实现了人、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日益成为社会的一个技术设施,而技术则是这场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的前沿技术,也是促进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更好地进行融合转型,传统媒体需要运用好这一新技术,改变单纯服务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路径,形成适应互联网传播特点的新闻生产流程和驱动体系。一方面,传统媒体要保持和发扬其专业采集、深度分析的优势,更充分占有海量数据,通过深度挖掘,向受众呈现更精准、更快捷、更丰富的新闻和信息。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建立数据中心,力争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依托社交媒体借力发展,无论对其内在发展还是国际发声都是一条有益道路。国内主流媒体可以加强同微博、微信、甚至Facebook、Twitter等国内外社交媒体的合作,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形成既符合社交媒体使用者需求,又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的社会化传播路径。

(二)发展服务应用,形成用户体验和互动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的用户平台构建需要经历四个转型,即社区化、社交化、产品化和平台化。社区化是第一步。社区化的核心价值是为媒体获得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而社交化强调的是用户以个人身份在朋友等关系圈里主动、积极地参与信息分享与互动。在此基础上,媒体应改变面向所有受众生产的大工业模式,转而针对一个个有特殊需求、有特性的小圈子,形成自己的产品群,从而走向“产品化”。

传统媒体拥有突出的线下资源整合能力。因此,主流对外宣传媒体需要通过整合,建立更精确、更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精确的营销服务。这包括两方面:将虚拟的信息产品落实到现实的体验服务以及将单纯的商品升级为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享受的消费体验。比如整合国内各种星级酒店、个性餐厅、民间美食等资源,向国外用户提供收费的“中国文化课堂”等服务。可以使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宣传思想。

(三)打造创意新闻产品,力争进入世界主流

新媒体在技术应用与报道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使得“新闻+创意”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传统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用户阅读体验,还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基于此,我国主流对外宣传媒体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海外落地,运用国际广泛接受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利用时下流行的传播渠道,比如,以网络直播为原点,讲当下中国发生的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流行相结合,借助中国网络电视台多终端和海外社交平台等载体,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注释

①韩晓宁、王军:《国际传媒集团经营发展及战略转型分析》,《现代传播》2014年第6期。

②韩晓宁、张皓月:《融媒体时代国际广电传媒集团的转型研究――以BBC、CBS和迪士尼为例》,《视听》2016年第1期。

③顾洁:《“受众参与”:一种超越“用户生产”的新闻实践――从BBC的实践看一种发展中的新闻样态和类型》,《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9期。

国外媒体范文第2篇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关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始于2008年,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年之后,研究成果迅速激增。从文献分布来看,美国贡献了超过半数的论文;其次是澳大利亚,占总数的10%;英国居第三位,占总数的6%。从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超过30%的文献研究的是社会化媒体在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应用,超过11%的文献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从媒介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文献占到总数的6.3%,其他则分布在信息科学、图书馆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应用性研究成果丰富。相较于理论研究的“门前冷落”,应用研究可谓“门庭若市”,而且这些面向应用的研究为西方企业和组织带来了实际效益,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我国研究者学习。西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导向明确,研究问题的规模控制得当,便于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创新。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对理论创新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及管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273018)研究成果之一。

国外媒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会网络;影响力分析;LDA模型;社区发掘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3.026

〔中图分类号〕TP391;G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3-0158-09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more and more individual users and organizations choo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media spaces,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keeps on ascending accordingly.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studies of social media influences overseas in relative fields,such as computer science,and point out some basic and promising research area in social media studies including topic extraction based on contents,the popularity of information in social media,social networks and community detection.Furthermore,the paper introduced various fundamental and typical algorithms and models,and compared relevant findings.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ocial media studies was also proposed.Finally,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tudies to social media influence analysis in China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social media;social network;influence analysis;LDA model;community detection

社交媒体是帮助用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与获取信息、建立人际联系、形成虚拟社区的重要工具。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设备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并逐渐成长为用户创造内容、分享信息与搜寻信息的主要平台。在基本的社交网络形成与维护方面,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在维护了已有社交关系的同时,也会为陌生人建立虚拟空间中的弱联系或形成活动小组创造机会。有些社交媒体可以吸引很宽泛的范围内不同类型的用户(例如Facebook,Twitter等),但另外一些会基于语言、种族、性别、以及国籍等方面的相似性帮助人们建立联系。除此之外,这些社交媒体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吸纳新的信息与通讯工具(如WeChat逐步支持文字、语音、视频分享以及即时通话等信息与通讯功能),主要有:与手机的联通性,图片与视频的分享等。

在互联网技术较为先进,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美国,基于公司注册或商业交流的社交媒体工具在上世纪末即开始出现。进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的社交媒体在工具种类、用户范围、信息功能、交互方式等方面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飞跃,如表1所示。在此背景下,面向社交媒体以及基于社交媒体的社会网络分析也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社会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不同研究领域都有学者投入到了社交媒体的研究之中。就图书情报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者而言,基于社交网络结构的指标分析(如小世界网络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1-2],社交媒体中的虚拟社区识别[3-4](The detection of virtual community,等)和基于信息内容的主题挖掘、观点挖掘以及情感分析[5](Sentiment analysis)往往是关注的重点,也是目前在领域内拓展社交媒体研究的主要方向。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源自于其基本功能在用户群或社会网络(现实的或虚拟的)之中的发散、传递与延伸。因此,面向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研究应该从对社交媒体的构成以及基本功能的定义展开。在本文中,笔者借鉴了Boyd和Ellison的定义[6],并结合当前社交媒体发展的平台性,基于移动互联的泛在性,以及多项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整合性等特点对该定义进行了修正与补充。社交媒体站点是一种基于网络空间的服务平台,它可以支持用户执行以下功能: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建构并维护一份公共性或半公共性(Semi-public)的个人资料,形成自己在网络中与他人交互的虚拟形象。

在社交媒体的情境中,这一虚拟形象往往是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之角色的映射。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主动添加与系统的好友推荐等,构建自己的好友清单,与他人建立联系。

生产并分享各种内容和形态(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的信息,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浏览他人的公开信。

如上所述,社交媒体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既为用户构造了包含信息生产与信息分享过程的个人信息世界,也在社交网络与弱关系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应社交媒体在用户特征、社交网络以及信息传播方面的影响,面向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分析往往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兴趣变化:包括用户对某个主题信息的兴趣,对某个虚拟社区的兴趣,兴趣的持续度,以及用户的其他行为特征等;

社交媒体对社会网络形成与变化过程的影响: 关系的强度,网络的核心与边缘,社交网络中虚拟社区以及合作关系的形成等。这部分的分析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联系很紧密;

社交媒体对信息创造、信息传播等行为的影响:例如Twitter中Tweets的数量与分布;利用LDA等主题提取算法分析Tweets中包含的主题内容、情感倾向、热点新闻检测、公众关注点预测以及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基于社交媒体中信息的事实性问答(Factoid question answering)以及社区问答系统(Community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等。

由此可见,在计算机与图书情报研究领域,面向社交媒体影响力的研究与社交媒体本身的特征相关,研究的主题也围绕着社交媒体情境下的社会网络(偏向于结构分析)与信息生产传播(偏向于内容分析)两个核心问题展开。

1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生产与传播

服务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是媒体的根本功能所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与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离散的、节点式的媒体不同,它利用网络环境实现了媒体的情境化与平台化,从而增进了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提高了流动在网络中的信息的影响力。另外,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网络本身的民主性,也使得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成为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导者,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的生成与波动则显得更加频繁。因此,基于内容要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分析,是研究社交媒体作用,发掘社交媒体潜在影响力的关键切入点之一。

11 基于内容的主题提取:LDA模型及其拓展

近年来,主题建模(Topic Modeling)方法在不同领域的文本挖掘研究中都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其中,LDA主题提取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比较契合文档形成的实际过程,较好地描述了文档、主题与词之间的关系,故而逐渐成为主题建模的标准化方法。在社会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分析中,大量的内容分析与主题提取模型都是基于LDA模型延伸而来。例如,McCallum[7]基于LDA的模型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内容分析模型,用于在社交媒介中发掘小组并同时提取内容主题。Zhang[8]也基于LDA的主题分析功能,将LDA模型引入了虚拟社区识别与检测的研究领域。Qian[9]等人结合了不同来源的多模态数据,利用监督式(Supervised)的LDA模型研究了社交媒体中的事件分类问题。其他相似的扩展(Extension)模型也在社交媒体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例如,基于LDA模型的标签推荐[10],事件分类与提取[11-12],挖掘生成中(Emerging)的内容主题[13]等。

LDA模型是一种面向文本语料库集合的文档生成概率模型,它同时也是一个三层结构的贝叶斯模型。在这个模型,语料库中的每个文档都被建模为基于一个特定主题集合的有限混合(Finite mixture)[14]。LDA模型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技术,常被用于大量文档集合中的主题信息提取过程。LDA模型运用了词语集合的方法,将每个文档都建构为一个基于词语计数的向量。每个文档都是基于一系列主题的概率分布,而每个主题也是基于一系列词的概率分布。LDA模型定义的文档生成过程包含如下3个主要步骤:

对于每个文档而言,在其基于一系列文档的概率分布中选取一个主题;

在已选的主题下基于词的概率分布中选取一个词;

对于文档集合中每个不重复的词均进行以上步骤。

基于LDA的思路可以发现,一篇文章的每个词都是通过“以一定概率选择了某个主题,并从这个主题中以一定概率选择某个词语”这样一个过程得到的。因此,在一篇文档的生成过程中,文档集合里的每个词语出现的概率为:

P(词语|文档)=∑主题P(词语|主题)×P(主题|文档)

基于词语和主题的概率分布思路使得LDA模型的分析更加全面和平滑,因而也更优于其他类似的模型(例如Unigram模型和Mixture of unigram模型等)[14]。LDA模型中的联合概率如下所示:

p(θ,Z,W|α,β)=p(θ|α)∏Nn=1p(Zn|θ)P(Wn|Zn,β)

α和β表示语料级别的参数,也就是每个文档都一样,因此生成过程只采样一次。θ是文档级别的变量,每个文档对应一个θ,也就是每个文档产生各个主题z的概率是不同的,所有生成每个文档采样一次θ。z和w都是单词级别变量,z由θ生成,w由z和β共同生成,一个单词w对应一个主题z。通过上面对LDA生成模型的讨论,可以知道LDA模型主要是从给定的输入语料中学习训练两个控制参数α和β,学习出了这两个控制参数就确定了模型,便可以用来生成文档[13-14]。其中α和β分别对应以下各个信息:

α:分布p(θ)需要一个向量参数,即Dirichlet分布的参数,用于生成一个主题θ向量。

β:各个主题对应的单词概率分布矩阵p(w|z)。

在LDA模型的迭代中,把w作为观察变量,θ和z作为隐藏变量,就可以通过EM算法学习出α和β,求解过程中遇到后验概率p(θ,z|w)则无法直接求解,需要找一个似然函数下界来近似求解,LDA模型使用了基于分解(Factorization)假设的变分法(Variational Inference)进行计算,用到了EM算法[14]。每次E-step输入α和β,计算似然函数,M-step最大化这个似然函数,算出α和β,不断迭代直到收敛。综上所述,LDA文档生成模型的迭代运算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LDA模型示意图

与一般性的文档主题建模相比,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影响力应基于短文本建模,尤其是在微博(Microblogging)环境下进行分析。LDA主题提取模型在社交媒体的研究情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学者根据社交媒体中文本内容,者等多方面特征,对原有的LDA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作者主题模型(Author-Topic Model,AT)就是其中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LDA扩展模型。Rosen-Zvi等在作者与文档信息提取中首次提出了初步的AT模型[15],并在基于文本语料库的机器学习研究中拓展了该模型[16]。在AT模型中,文档中的每个词w都与两个潜在的变量相联系:信息者x和主题z。与LDA模型相似,社交媒体中的每个信息者都对应着一个包含多项特征的分布,这个分布被标记为θ,它是基于主题集合T产生的。相应地,每个主题也是基于词语的多项分布而形成的。在Hong与Davison[17]面向Twitter的主题建模研究中,与LDA模型中的文档生成过程类似,AT模型中的生成阶段如下所示:

对每一个文档而言,给定一个基于作者集合的向量;

对文档中的每一个词而言,给定作者集合ad,选择一个作者xdi~Uniform(ad);

给定一个作者xdi,选择一个主题zdi;

给定一个主题zdi,选择一个词wdi。

如上所述,AT模型中的主题生成规则与LDA模型相似。不同的是,AT模型增加了作者集合的维度,同时也没有应用基于概率的混合主题思路(Mixture of topic)。在社交媒体影响力这一研究领域内,Hong与Davison应用主题建模的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是:①基于主题提取的内容,预测Twitter中的流行信息与内容;②将Twitter用户和相应信息放入主题分类的范畴中去。在备用的数据集合中,研究者抽取了两周的Twitter信息与用户数据,并基于Twitter中已有的Twitter Suggestion建构了用户分类。

在评估指标的选择与构建方面,基于数据和模型的评估则因问题而异:对于第一个问题,研究者运用了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以及F值(F-Measure)作为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其他基于社交媒体内容的主题提取(如事件提取与事件分类问题)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12]。在主题建模方面,为了判别不同轮运行中训练和学习出的主题是否契合,一般引入Jensen-Shannon差异度(divergence)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公式如下所示:

DJS=12DKL(PR)+12DKL(QR)

DKL(AB)=∑Mn=1nalognanb

在公式中,M代表不同类型词的数量,na表示词n在类别a中的概率。由此可见,当JS相似度为0时,则说明两个分布是完全不一致的。Jensen-Shannon差异度值是基于每个分布的KL差异度平均值而确定的。这种引入差异度分析机器学习中不同分布相似度的做法在其他社交媒体内容影响力的研究中也有应用[18]。从JS差异度分析中可以发现,同一个主题下AT模型在运行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词的出现概率是各不相同,不断变化的。但一部分词在Twitter测试集中出现的概率排名一直很高。在研究中,Kendall一般被用于概率排名之间的差异度。对于相同的m个词,Kendall的定义入下所示:

τ=P-QP+Q

在上述公式中,P代表两个排名列表中排名一致的词数量,Q代表的则是排名不一致的词数量。由此可见,τ的值域是(-1,1)。1代表的是两个排名列表中相同词的排名是完全一致的。-1则代表两个排名是完全不一致的。一般地,当τ为0时,则表示有50%的词语排名是一致的。在Hong与Davison[17]的研究中,MSG,USER以及AT模型在同一个数据集中运行,其Kendall的平均值随着主题数量增加而变化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纵轴是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下所形成的Kendall τ平均值,横轴是主题的数量。随着主题数量的不断增加,所有模型对比的Kendall τ值都在持续下降,进而说明了主题数量增加与词语数量的增多增加了概率排名列表之间的不一致情况。Kumar等人[19]研究了Twitter等社交媒体中能快速获取信息的关键人及其识别问题。在他们的研究中,词语(Term)的出现概率与主题(Topic)之间在Kendall方面的相关关系也得到了验证。

在社交媒体的文本挖掘研究中,AT模型并不是惟一,也不是目前最优的LDA模型拓展。Hong和Davison将AT模型与USER模型以及传统的TF-IDF等模型作了比较,显示出了AT模型在短文本主题提取方面的较高准确度。但进一步地,Zhao等[20]学者在对Twitter与其他传统社交媒体的比较分析中引入了Twitter-LDA模型,并将其结果与传统的标准LDA模型,AT模型分别作了比较。研究者抽取了330个主题类型以及其中的Twitter信息(Tweets)作为算法的测试集,发现Twitter-LDA模型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模型。其准确度结果如表2所示。

在基于Twitter中短文本内容的主题分析中,除上述LDA类的关键词提取与主题发掘方法之外,Topical PageRank通常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每个不同的主题分别运行基于主题的PageRank算法(Topic-biased PageRank),并将与目标主题高度相关的关键词提取出来。通常地,特定主题PageRank(Topic-specific PageRank)的得分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Rt(Wi)=λ∑j∶wjwie(wj,wi)O(wj)Rt(Wj)+(1-λ)Pt(Wi)

在上述公式中,Rt(W)是指在主题t中词w获得的PageRank得分数,e(Wj,Wi)是有向边(WjWi)的权重,Pt(W)是词W的随机跳转概率(Random jumping probability)。在给定的主题t中,就所有的关键词w而言,必须满足Pt(W)的总和为1。上述初始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PageRank的算法构建了主题内词间的共现关系,为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提取提供了简洁有效的方法。然而,在不同的主题关系下,同样的词共现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例如,juice和apple可能经常共同出现,但若在电子产品的主题下,二者之间的共现关系就不能作为关键词提取的依据。由此可见,Topic-specifc PageRank算法还应该加入主题这一情境性因素[21]。特定边的权重不应该是对所有主题都通用的定值,而是一个关于t的函数。基于这种改进思路,可得主题情境下的PageRank关键词提取模型(Topic context sensitive PageRank method)如下:

Rt(Wi)=λ∑j∶wjwiEt(wj,wi)O(wj)Rt(Wj)+(1-λ)Pt(Wi)

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拓展的标准LDA模型在直接应用于社交媒体信息内容分析时的效果往往较差,原因在于社交媒体中的文本信息过短,且通常以单主题信息为主,故而不适合标准LDA模型的类别提取与训练过程。因此,在基于社交媒体中短文本内容主题的提取与分析中,LDA模型依然是该研究领域进行模型拓展的基础,其他的一系列研究模型,如AT模型,Twitter-LDA,USER等模型,都是在LDA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社交媒体的各项内容特征(文本长度,者特征,数量,主题数量等)通过增加变量,调整部分算法细节等方式进行拓展的。

12 社交媒体情境下的信息不平等:内容流行度分析 以新闻信息为代表的各类信息的流行度,是近年来面向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交媒体中信息的流行度受到内容,者影响力,时间等多项因素的影响,网络之外的情境因素,例如地理,语言等也很难被完全考虑到分析之内[22]。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中传播的成功率与信息的流行度也不是均匀分布的,而多半是遵循幂律分布的:一小部分用户占据了社交媒体中信息活动的主体,他们和关注的信息往往被赋予权威性,受到广泛的关注,阅读与分享。另一方面,大部分普通用户的信息则相对单一,受到的关注也比较少,其所生产与传播之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影响力也因而十分有限[23]。以Flickr为例,在40亿图片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图片被阅览超过千次,绝大部分图片都很少受到用户的点击与阅览。

基于内容流行度分析问题的复杂度,其研究者提出的算法和变量模型就相对分散,很少基于一个类似于LDA的基础模型发展出很多相似的但跨越多个研究问题拓展模型。在社交媒体研究领域诸多学者参考了已有的模型与指标,以试图预测特定信息内容在Twitter,Facebook等覆盖面较广的社交网络中会获得何种水平的流行度。Kim等[24]学者构建了包含爆炸性,热度,温和等不同程度的博客文章热度量表(Temperature scale),并抓取了文章点击率数据,以饱和状态的点击率(Hit count of saturated point)预测博客文章未来的流行度。Tatar[25]也认同了用户参与的记录在预测信息流行度中的重要性。与Kim的研究不同的是,Tatar关注了在线新闻流行度与相应较短时间段内用户评论之间的联系。基于为期4年的在线新闻与相关评论数据集,Tatar发展出了一个简单线性模型,并从准确度,复杂度等方面与其他类似模型作了比较。

由此可见,在基于文本内容的流行度分析方面,面向社交媒体中新闻信息的流行度预测是学者们较多关注的领域。除常见的twitter,Facebook,Flickr等社交媒体意外,Lerman和Togg[23]以网上新闻类社交媒体Digg为目标对象,研究了新闻受关注度随时间的变化走势以及影响因素。在Digg中,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进行投票,以推出自己认可的热点新闻。在基于2 159项不同新闻事件及其投票状况之分析的基础上,Lerman首先提出了事件投票的增速(导数)模型和投票者之为投票追随者(fans)的减速模型,后者指的是投票者的fans还未浏览被投票的新闻,这种情况的不断消减也可以说明特定新闻流行度的上升。其中,投票增速模型如下所示。

dNvote(t)dt=r(Vf(t)+Vu(t)+Vfriends(t))

Vf=Vfpage(p(t)θ(Nvote(t)-h)

Vu=CVfpage(q(t)θ(h-Nvote(t))θ(24hr-t)

Vfriends=ws(t)

在模型中,r衡量了新闻事件的兴趣度,或用户投票给该新闻的可能性。Vf(t),Vu(t)以及Vfriends(t)3个变量分别代表用户通过前一个网页,后一个网页或社交网络中的好友而得之该新闻。h表示的是推广新闻所需要的基本投票数。W指的是投票者的fans进入并关注被投票新闻的速率。公式θ(Nvote(t)-h)表示:当一个新闻的投票数少于基本要求h时,新闻只是在下一页可见;当超过h时,该新闻在前一个网页即可见。由此可见,用户了解新闻的信息渠道是决定该新闻是否被投票,以及其最终流行度为多少的决定性因素。流行度中的幂律分布与马太效应也就因此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中,单个用户对信息的关注也会影响其好友的关注。投票者未关注该新闻的fans数量下降模型就是针对该种现象提出的。如果一个用户的好友较多,或其处在社交网络相对中心的位置,其投票和分享新闻对该新闻的流行度就有较强的提升作用。该模型的数学化表达如下所示:

dsdt=-ws+aNdNvotedt

进一步地,Lerman得出了新闻事件流行度(这里以被投票数代表)随时间的累积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以及事件的数量流行度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在图3中,Lerman摘取了被投票较多,流行度较高的story2和累积流行度相对较低的story2作为样本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图4中,新闻事件的投票数与相应的事件频率形成了近似于幂律分布的状态。Gomez等人[26]在对Slashdot上社交网络与用户评论的分析中也发现了这种文本内容流行度在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不均衡分布的现象。

在社交媒体中,除了文本信息与图片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之外,视频信息(如YouTube)也是用户分享信息以及社交媒体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视频的流行度分析方面,Cha等学者[27]在基于YouTube视频集合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于文本内容流行度的长尾分布现象(Long-tail Distribution):极少部分的视频可以吸引百万以上的浏览量,而绝大部分视频的浏览次数不超过50次。除了上述的整体特征以外,基于视频主题和地理地区分布下的视频流行度分析也在社交媒体的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在面向地理地区变量的视频流行度分析中,浏览焦点(View focus)和浏览熵值(View entropy)是较为常用的两个衡量指标[28]。其他的相关指标有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以及单调性(uniformity)[29]等等。对于视频i的浏览焦点值F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1VimaxVik

浏览焦点代表的是视频i所获得的浏览时间与在单个地区的整个生命周期相比的最大值。另一方面,面向特定视频i的浏览熵值H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Hi=-∑Mk=1VikVilog2VikVi

浏览熵值衡量是特定视频信息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度分布状况。因此,较高的浏览熵值说明该视频关于地区的流行度分布较为平均,视频浏览的分布范围很广;熵值较低则说明视频浏览更集中于少量的地区。基于上述一系列视频流行度分析指标的研究发现,虽然社交媒体中的网络视频服务在本质上是面向全球的,但在线视频的流行度却受到了实际地理地区的显著限制,这与不同地区的用户在兴趣,文化背景以及浏览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有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视频的流行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还有很多地理性特征值得进一步挖掘。

2 社交媒介影响力的结构性分析:社交网络与社区发掘 除了信息内容本身的生成,分享以及传播以外,社交媒介中形成的社会网络与社区(Social networks and communities)也构成了社交媒介影响力传输的重要因素,即区别于主题或内容本身的结构性因素。对于社会网络的分析在学术层面和实际应用层面均有重要价值:社交媒介中人与人在虚拟世界相互联系并构成网络,对这种网络的分析可以使虚拟世界中模糊不清的信息传播和社会过程更为清晰,网络中不同内容和信息者的重要性都可以被量化评价。在社会网络的研究情境下,社交媒体系统正处于一个拐点。一方面,服务于信息生产的用户信息工具趋于成熟,但基于此的网络分析工具还相对滞后[30]。面向社交媒介的社会网络分析一般可以回答如下几个类型的问题[30-31]:

在社交媒体中各类交互关系的集合可以表现出哪些方式或模式?

在社交媒体空间(Social media space)的影响下,用户之间的关系通常如何建立?关系可以包含哪些层面?

社交媒体情境中包含哪些社会角色?哪些人占据的关键的角色位置:例如联系者,讨论启始者,内容生产者以及意见领袖等;

在不同的用户或参与者中,哪些社交媒体的信息内容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在社交媒介的情境中,用户的贡献(贡献内容或关系等)怎样与其中的社会网络结构联系起来?

在面向社交媒体的网络分析中,由于具体的问题有差异,不同的学者在具体指标与方法上都会有分歧。但在社会网络分析方面,Perer和Shneiderman[32]提出了指标清单往往是作为分析起点的基础性研究指标:

整体的网络矩阵(Network metrics),例如:节点数,边数,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半径等;

节点排名指标,例如:度,介数,节点中心度;

边的排名指标,例如权重等;

节点对的排名指标:例如度与介数等;

网络类型判断: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等。

上述指标均为社会网络分析的初始指标,也是更复杂网络分析的基础和起点。作为基础性的网络分析工具,以上的初始指标是为了得到关于社交媒介中网络结构的宏观把握。对网络进一步的分析,则往往需要涉及边的性质分析,以及社会网络中的虚拟社区发掘等问题。

在社交网络中边的性质分析方面,积极(Positive)关系和消极(Negative)关系的产生与互动往往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当涉及社交媒介中交互关系的讨论时,在积极关系(如关注,好友等)之外添加对消极关系的关注,可以是研究本身更贴近于社交媒介中虚拟网络的实际情况:基于社交媒介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通常包含着大量的积极和消极关系,并使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单一的系统中。若要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的作用和互动,就必须在边的方向和权重之外,增加对边的性质的考虑。Kunegis等学者[33]基于Slatshot中用户关系的语料库分析,挖掘了用户之间追随(tag)关系下的隐含的积极关系与消极关系。进一步地,Leskovec等学者[34]研究了Epinion,Slashdot以及Wikipedia中基于边性质的标记网络(Signed network),并探讨了上述不同社交媒体中稳定三边关系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研究特定社交媒体情境下基于3个用户为一组的交互关系是否显著地偏向于稳定或不稳定。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三边关系的稳定结构是分析复杂网络稳定性的基本出发点。如表所示,P表示的是特定三边关系的出现概率,P0则是相应的随机概率。S(surprise)衡量的是P偏离P0的程度。当P(Ti)>P0(Ti)时,则表明相应三边关系出现的概率大于随机概率,进而凸显了该种社交媒介对特定类型三边关系的塑造作用,也就是社交媒介影响力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表3可以发现,T3类型(即三边关系均为积极关系)的出现概率在3类社交媒介中都大于相应的随机概率(其中在Epinion中最高),进而了说明上述3种社交媒介情境都有利于用户间相对稳定关系的形成,这些实证观测结果与Heider早期关于结构性平衡的定义是相符的。

除了社交媒介中关系性质的分析以外,虚拟社区的形成与发掘也是面向社交媒体影响力之结构性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目前的社交媒介虚拟社区挖掘中,目标社区一般被分为两种范式:分众分类或大众分类(Folksonomy)[35]和meta图分类(Metagraph)[36]。大众分类法使得传统分类法摆脱了固化的现象,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为群体用户和信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桥梁。这种分类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条件限制。所以这种以自定义标签形式的大众分类在现下流行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Delicious、Flickr和43things等等。与分众分类相比较为复杂的meta图分类则关注的是不同用户的不同分面(Facets)之间的联系,并依据不同面的组配来为用户的关系和活动建图。在研究方法与算法复杂度方面,Papadppoulos等学者[37]总结并比较了包含连续性子结构发掘,节点聚类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内的社区发掘方法,如表4所示。

在上述的社区发掘算法复杂度比较中,复杂度A指的是不考虑网络密度的复杂度比较,而复杂度B指的是基于网络结构稀疏这一假设的复杂度比较。进一步地,在网络规模的比较中,S指的是小规模网络,即节点数不足104。M指的是大于小规模网络但节点数不足106的中型网络;L则是指节点数在(106,109)这一区间内的大规模网络。笔者认为,就方法论层面而言,未来社区发掘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改进算法,以解决社交媒体中数据量和网络规模急速扩张的现实状况。在社交媒介的虚拟空间中,社区中用户的整体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差别也有待挖掘,需要构建社会网络的动态模型加以分析[38]。另外,K丛分析,多维度分析以及超网络分析都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交媒介研究领域吸引更多学者的注意。

3 结论与讨论

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从信息内容和网络结构两个层面总结了目前的社交媒介影响力研究状况。社交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简言之,社交媒体是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结合体,它是一个“能互动”的媒体。和传统的社交形式和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社交媒体网站具有便捷,及时,时尚,互动性强,突出个性化,资料更新的及时容易,使用目的手段多样性等优点,体现出平民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等明显特征。具体来说,社交媒体的形态包括博客及微博客(如国外Twitter,Facebook等,国内的饭否网等),维基(如国外的Wiki等,国内的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图片分享(如国外的Flickr,Pinterest等)播客及视频分享(如国外YouTube等,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等。

纵观社交媒体的发展过程,可以说,社交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从内容挖掘(如基于LDA模型的一系列主题提取和内容挖掘的拓展模型研究)和网络结构(如网络节点与边的性质,网络中的社区发掘等)两个层面不断展开。当社交媒体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时,任何社会化的活动都不能忽略其影响。基于个人层面的影响分析,社交媒体已经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正改变人们寻找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和相互交往的手段。基于社会的影响来讲,首先,社交媒体是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具有更好的营销效果,对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外,可以说社交媒体正在掀起一场“网络革命”:社交媒体不再是人们单独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关注热点事件,组织政治活动,发动公民运动,实施危机救助的平台。相应地,面向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模型构建以及语义分析等,应将更大的数据量,更多的社交媒介现象纳入分析的范畴之中。

在国内的语境下,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在和公民事件中的影响力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相应地,国内面向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研究也可能借鉴国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从而在国内的社交媒体情境下更准确地挖掘信息生成规律,信息传播规律,用户行为模式以及社交网络结构等方面的动态特征。

参考文献

[1]Cheng X,Dale C,Liu J.Statistics and social network ofvideos[C]∥Quality of Service,2008.IWQoS 2008.1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IEEE,2008:229-238.

[2]Kwak H,Lee C,Park H,et al.What is Twitter,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10:591-600.

[3]Erickson T.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Virtual community as participatory genre[C]∥System Sciences,1997,Proceedings of the Thirtie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1997,(6):13-21.

[4]Mangold W G,Faulds D J.Social media:The new hybrid element of the promotion mix[J].Business Horizons,2009,52(4):357-365.

[5]Pang B,Lee L.Opinion mining and sentiment analysis[J].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2008,2(1-2):1-135.

[6]Ellison N 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1):210-230.

[7]McCallum A,Wang X,Mohanty N.Joint group and topic discovery from relations and text[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7:28-44.

[8]Zhang H,Giles C L,Foley H C,et al.Probabilistic community discovery using hierarchical latent gaussian mixture model[C]∥AAAI.2007,(7):663-668.

[9]Qian S,Zhang T,Xu C.Multi-modal supervised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for event classification in social media[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Service.ACM,2014:152.

[10]Krestel R,Fankhauser P,Nejdl W.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for tag recommend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CM conference on Recommender systems.ACM,2009:61-68.

[11]Qian S,Zhang T,Xu C.Boosted multi-modal supervised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for social event classification[C]∥Pattern Recognition(ICPR),2014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4:1999-2004.

[12]Tsolmon B,Lee K S.An event extraction model based on timeline and user analysis in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37th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ACM,2014:1187-1190.

[13]Saha A,Sindhwani V.Learning evolving and emerging topics in social media:a dynamic nmf approach with temporal regulariz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ACM,2012:693-702.

[14]Blei D M,Ng A Y,Jordan M I.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The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3):993-1022.

[15]Rosen-Zvi M,Griffiths T,Steyvers M,et al.The author-topic model for authors and docu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20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UAI Press,2004:487-494.

[16]Rosen-Zvi M,Chemudugunta C,Griffiths T,et al.Learning author-topic models from text corpora[J].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TOIS),2010,28(1):4.

[17]Hong L,Davison B D.Empirical study of topic modeling in twitter[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Workshop on Social Media Analytics.ACM,2010:80-88.

[18]Xu Z,Lu R,Xiang L,et al.Discovering user interest on twitter with a modified author-topic model[C]∥Web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Agent Technology(WI-IAT),2011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1,(1):422-429.

[19]Kumar S,Morstatter F,Zafarani R,et al.Whom should I follow?identifying relevant users during crises[C]∥Proceedings of the 24th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social media.ACM,2013:139-147.

[20]Zhao W X,Jiang J,Weng J,et paring twitter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ing topic models[M]∥Advance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1:338-349.

[21]Zhao W X,Jiang J,He J,et al.Topical keyphrase extraction from twitter[C]∥Proceedings of the 4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Volume 1.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1:379-388.

[22]Bandari R,Asur S,Huberman B A.The Pulse of News in Social Media:Forecasting Popularity[C]∥ICWSM.2012.

[23]Lerman K,Hogg T.Using a model of social dynamics to predict popularity of news[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10:621-630.

[24]Kim S D,Kim S H,Cho H G.Predicting the virtual temperature of web-blog articles as a measurement tool for online popularity[C]∥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2011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1:449-454.

[25]Tatar A,Leguay J,Antoniadis P,et al.Predicting 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articles based on user com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Mining and Semantics.ACM,2011:67.

[26]Gómez V,Kaltenbrunner A,López V.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and discussion threads in slashdot[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08:645-654.

[27]Cha M,Kwak H,Rodriguez P,et al.I tube,you tube,everybody tubes:analyzing the worlds largest user generated content video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7th ACM SIGCOMM conference on Internet measurement.ACM,2007:1-14.

[28]Brodersen A,Scellato S,Wattenhofer M.Youtube around the world:geographic popularity of videos[C]∥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12:241-250.

国外媒体范文第4篇

根据内容和目标受众不同把视听新媒体服务的商业模式分为长尾模式、短尾模式和中尾模式三种类型。基于额外付费影视内容的视频服务(如额外付费VOD、回看电视节目),目标是特定的观众,实行的是“短尾战略”。基于海量视频并多少带有用户生成内容的视频分享服务(如Facebook等社交网络、Dailymotion和YouTube)目标是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免费收看,实行的是“长尾战略”。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尾战略”。三种战略形成三种盈利模式:按次计费VoD或高水准CPM流媒体广告支持观看的视频服务;广告支持的免费大众视频分享;介于两者之间的视频服务。

目前广告是视听新媒体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以英国为例,广告支持的免费看(FTV View)视频服务收入在过去的两年中增长最快,2009年达到5430万英镑,年增长率达到123%。其余都是付费点播,其中订户点播达到1790万英镑,增长20%;按次付费点播(PPV)达到460万英镑,增长32%;下载到个人电脑(DTO)观看1720万英镑,增长43%。

互联网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拥有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互联网展示广告同比飙升22%。互联网展示广告曝光次数总计约1.28万亿次,平均向每位美国网络用户传递了超过6000份展示广告。其中Facebook展示广告排名首位,所的展示广告浏览量占展示广告总浏览量的23%,这一比例比上年同期提高9.2%。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在线展示广告曝光率最高。据2010年9月的统计,美国视频广告月总曝光量达到43.7亿次,视频广告浏览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45.4%,平均每个浏览者观看视频广告32.2次,每次持续时间0.4分钟。最大的视频广告平台是Hulu,2010年9月,Hulu视频广告曝光量达到7.94亿次,浏览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9.7%,平均每个浏览者通过Hulu观看视频广告27.5次。美国用户量最大的视频广告运营商是震撼媒体公司,据2010年5月的统计,其潜在用户达到1.03亿,渗透率56.2%。随着宽带上网的普及,美国几大电视网络均参与了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投放,他们在Google和Yahoo上购买搜索关键词,将网民引导到他们的网站,观看当季的电视预告片。

英国在线广告持续发展。2009年,展示广告上升了11%,达到7.09亿英镑,搜索广告增长了8%,并且其在所有互联网广告中的比重增势强劲,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9年的61%。2010年上半年,英国互联网广告支出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16.7亿英镑。虽然搜索广告主导英国在线广告市场,但YouTube等视频网站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对展示广告的投入加大也促进了互联网广告支出的增长。

日本的互联网广告是其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广告形式,2004年以来,广播、电视、杂志、报纸广告普遍下滑,互联网广告却逆势上扬,其市场份额先后超过广播广告、杂志广告和报纸广告,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0亿日元,已经越来越接近正继续下滑的电视广告市场规模。

以手机用户为业务目标的移动广告显示增长迹象,移动广告与在线广告并驾齐驱。从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英国移动广告公司Admob所接到的移动广告申请数量从2.54亿次增长到5.85亿次,几乎翻了一番。但移动广告的市场份额还不算大。2009年英国移动广告总收入103万英镑,仅相当于当年英国全部互联网广告费用的0.03%。移动广告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手机电视。在亚太地区,日本是移动广告发展的领头羊,2009年移动广告收入5.6亿美元。其次是韩国,移动广告收入1.88亿美元。

互联网音频广告还在试验阶段。MySpace音乐服务从2009年12月开始测试这一功能。用户在该网站上免费听音乐前将听到一段30秒的广告录音。MySpace音乐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增加营收。

新媒体传输分配渠道

融合技术使视听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同样的平台接触到不同形态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平台接触到相似的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终端访问内容。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业已存在的各类视听、信息传输网络实现了天地贯通,让所有带有视听功能的接收终端成为具有全媒体接入功能的播放器、搜索器和互动平台。

目前发达国家视听新媒体内容的传输主要有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DSL网、有线宽带网、LLU网、IP电视网、卫星数字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广播网等渠道。但媒介融合的趋势正在使渠道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广播电视、通信和互联网运营商各自推出的多重捆绑服务让渠道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视听新媒体接收终端

能够连接互联网的新设备不断涌现,可上网电视机、手机、iPad、高清电视、可上网蓝光影碟机等终端大面积接人互联网。据调查,全球在线消费者正在通过多种屏幕观看视频:70%的在线消费者通过电脑观看在线视频;11%的在线消费者观看过手机视频;11%的在线消费者已经拥有或者计划2011年购买类似iPad之类的平板电脑;30%的在线消费者观看高清电视;12%的在线消费者拥有3D电视机或者明确表示将购买3D电视机;22%的在线消费者拥有互联网电视机。

互联网电视机引领市场风潮。很多生产商目前正在加紧在他们生产的电视机中加入宽带连接功能,这样可以让电视用户接收和应用网络内容。越来越多的电视机生产商已经开始生产这种“联网式”电视机,其中包括LG、松下、飞利浦、三星和Cello等公司。雅虎、谷歌、苹果、康卡斯特等公司竞相推出雅虎电视、谷歌电视、苹果电视和Xfinity电视,采用各式各样的应用设备,将互联网可以实现的服务一一整合到电视机中,实现电视与互联网内容及功能的融合互动。英国代表下一代广播电视服务的“画布计划”,打算通过一种机顶盒将在线回看电视业务与电视机相结合。通过这类电视机,用户可以在Twitter微博,可以将自己收看节目的评论上传到社交网站Facebook,而且能与朋友分享YouTube的视频。用户还可以在任何时候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收看自己想看的任何节目内容。

国外媒体范文第5篇

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

对待外媒的观念和做法

为什么不能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如果说,奥运大阅兵和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渴望被承认。党中央也对媒体的开放寄予了厚望,不仅是汶川、玉树的天灾被电波传送到全世界,还有矿难等重大社会事件也被第一时间及时地报道。在这样坚定的改革意志面前,当野蛮拆迁、环境污染、社会过激举动、、黑恶势力等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公共话题的时候,坚持开放的宣传心态,增强透明度,让公众关注、讨论或许是现代公民社会寻找解决方式的有效途径。

全球社会经济分工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英美德等国家明显地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IT、金融业、生命科学、制药业、航空航天,包括发动机技术都被这些国家垄断,中国很难在短时间进入前列。同样的,传媒业实际上也是产业链的高端。在世界传媒业的蛋糕中,中国占有的份额很低。虽然,中国传媒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伴随着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英语被普遍接受,中国传媒已经被“逼”到传媒竞争的一线。给外媒一个机会是双赢的选择

BBC、天空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在英国本土占有明显优势。然而,如今BBC需要中国。在这个前提下,如果给BBC等外媒一个机会,实际上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从笔者关注的细节来说,在英国也有许多社会问题,情况或许比中国还严重,尤其是在苏格兰地区和伦敦南部老工业区。经济衰竭,罢工,地铁口乞讨的人,半夜两点酒吧里晃晃荡荡出来的醉鬼,还有尖锐的民族矛盾……而且,从媒体到公众对此并不忌讳。大选期间,电视上三党的候选人还以此相互攻击。同样的,让BBC、CBS有更大的采访报道空间,未必就像是某些观点宣称的那样,中国的国际形象会被丑化。2010年4月,由BBC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是,2009年中国国家形象又有小幅回升,远远超过英、美、俄、法等国。

国外媒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外媒体 转型 集成 整合

集成服务是从工业领域引入的一个全新词汇,国外媒体近年来的诸多实践和探索,体现了较为鲜明的集成服务的思想。从《金融时报》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到《纽约时报》“雪崩”项目声名鹊起;从《赫芬顿邮报》全球攻城略地,再到《新闻周刊》无纸化运作,这些举措背后激活生产要素、更新服务方式的宗旨清晰可见。而这,正是集成服务的精髓。集成服务的领域

国外媒体主要在哪些领域尝试集成服务?梳理众多国际知名媒体近年来的发展举措,不难发现四个重点领域:

一、品牌集成:让产品“无处不在”。许多国外媒体机构提出了“无处不在”的目标,即要占领传播技术创造的一切终端,让媒体产品“无处不在”。这种战略的背后,体现的是“品牌”集成的思路,即通过各种终端的品牌组合,强化品牌整体效应,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目的。路透社在2011年年度报告中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用户能用手中的任何接入工具接触到路透社的产品”。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总裁吉姆·沃尔顿认为“无处不在”将成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CNN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向“电视网播出、线上互动、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三点多面”格局发展。

二、终端集成:实现整合式、立体式的传播。许多国外媒体将报刊、电视、网站、手机、户外屏幕等各类终端载体融合、整合,提高智能化、协同性、兼容性水平,各终端内部联网连片、互联互通,形成集群化的终端布局,构成强大的内容产品的承载平台,从而实现整合传播和立体传播。例如,BBC以iPlayer视频点播服务为平台,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站和移动终端等传输渠道的大融合:用户利用iPlayer软件可以免费下载BBC的节目,然后用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观看和使用,最新版本iPlayer还具备社交功能,用户间能沟通互动。

三、产品集成:打造可以跨平台传播的新产品。国外媒体不断尝试跨媒介平台的传播方式,给用户更加便捷而新颖的使用体验。2012年,美联社推出了“数字新闻体验”服务,为用户提供现成的、可在网络的内容包,这些内容包集成在成员用户的网站中,可以实现在线平台、平板设备和智能手机之间的跨平台深度体验。《纽约时报》2013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雪崩”,则融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平台界线,为产品形态的集成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四、服务集成: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为了适应用户和受众需求碎片化、多元化的趋势,国外媒体的服务也进入“对象化”时代。除普适性大众版内容外,他们一方面要根据用户明确提出的各项需求,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源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深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根据用户习惯和偏好,选择最适合的渠道和形式,个性化推送关联度高的各类信息。截至目前,路透财经信息分析系统已能够提供超过100种的角色选择功能,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获得自己想耍的精准信息和服务。《纽约时报》也在2013年推出让用户自主选择的专题内容订阅包,订阅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潜在订户,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产品。

集成服务的方式

国外媒体具体是以何种方式开展集成服务的呢?综观国外知名媒体近年来的发展,常见的方式有三种:

一、流程再造:建立“多次利用”的集成传播机制。一些国外媒体通过采编流程再造,建立起新闻素材“多次利用”的机制。这样,新闻信息集成服务不再是单向、一次性的,而是提供与新闻信息相关的交互式的全程服务、多次服务。对媒体而言,这样的机制提高了不同部门之间资源共享程度,对用户而言,这种机制大大提高了传受双方的互动『生。CNN“中央厨房”式的采编体系这样运作:全球各地的记者站将采集到的新闻视频素材初步分离,然后统一传回亚特兰大总部的“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将原始素材及精编后的成片统一纳入资源共享库,由各频道、备制作中心根据自身的需求选用,从而实现全球节目共享。在这个系统中,CNN新组建了“CNN共享”(CNN Share)团队,专门负责为重要新闻创建预警系统和收集编辑内容,然后通过网站、手机和电视来共享这些内容,从而实现重要内容的多次有效利用,达到了“集成”的目的。

二、用户拓展:向新闻之外的领域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国外媒体机构把产业链条向非新闻领域不断延伸,有的媒体甚至以创新产品为依托,打造出全新的产业链条。如2013年4月《金融时报》推出培训服务“总裁教练”,就是一个为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提供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的新产品。这个产品为该报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

三、资源整合:开放媒体平台,增强对第三方机构的吸附力。国外一些媒体机构开放网络平台,允许第三方机构利用自己的产品和平台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完善了媒体自身的服务方式,还增强了对外部资源的吸附能力。比如,2008年S月,《纽约时报》网站正式对外开放API,允许第三方以网站内容为基础开发新的应用和服务。目前,《纽约时报》API项目已达二十余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型的内容。再如,美联社2012年对用户开放数字化视频资料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搜索、下载美联社超过130万条视频报道历史资料,并有权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产品。

集成服务的理念

国外媒体机构以何种理念开展集成服务的呢?透过上述实践,不难归纳四条明晰的集成服务思路:全面、整合、跨界、交互。

一、“全面”。即通过“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所有的新闻信息及相关需求。美联社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加里·普鲁伊特在2011年度报告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第一次拥有了一整套可以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解决方案。”这个“整套方案”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全面的、“一站式”服务的思路。《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媒体负责人也在不同场合表示新媒体时代,要以用户希望的“任何方式”提供他们想要的“任何内容”,这两个“任何”背后,也折射出一种全方位服务的理念。

二、“整合”。即通过搭建公共性基础性的技术平台,构建起一种新的组织架构,以打破部门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最为常见的整合是三种:一是内容层面的“共享”。如前文所述的CNN“中央厨房”式的采编流程,让新闻素材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实现N次利用。二是渠道层面的“合并同类项”。美联社近年来一直在构建并改进多媒体数据库,目的是为了把原来面向用户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自独立的传播渠道整合到这个统一的渠道中来。据法新社2012年度报告称,该社目前正在设计一个新的综合性网站,以整合并取代目前多个功能单一的网站,使之成为用户获取法新社信息的“唯一”通道。三是组织层面的结构功能调整,比如《华盛顿邮报》合并新媒体部和社交媒体部,《芝加哥太阳报》裁掉摄影编辑部等,都体现了“整合”的理念。

三、“跨界”。宏观上,一些大型传媒机构突破原有传播形态,向“全媒体”方向发展,“混业经营”特征更加明显。对大型报业集团而言尤为如此,事实上,目前几乎已经没有哪家媒体再是纯粹的“纸媒”,门户网站、视频业务、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型传媒集团必不可少的“标配”。法新社社长奥格2013年初在《法新社将应对五大挑战》的内部讲话中提出,法新社的转型目标之一,是要建设成为一家真正的“多媒体公司”。微观上,许多新闻产品突破原来只能在单一平台上传播的局限,实现了跨平动。

国外媒体范文第7篇

据境外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已经装备了外形酷似“阿帕奇”的武装直升机,该直升机被命名为直-10武装直升机,装有国产的数字化武器管理系统,可挂载各种北约制式武器,能大幅提升空中作战能力。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陆军航空兵的落后面貌,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决定研制专用的、具有先进水平的武装直升机。1998年正式立项后,成为“九五”计划的重点,由602所设计,全国有40多家院所配合研制。2003年4月第1架原型机试飞成功,经过试验改进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据欧美专家评论,该机作为世界一流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武器性能、电子设备可能稍逊于“阿帕奇”,但机动性和空战能力可能更胜一筹,其综合性能可与美国主力机种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媲美。它问世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中国有了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并使直升机技术水平一举提升了20年。

直-10武装直升机的设计综合了中外武装直升机的备方面优点,采用了国外流行的武装直升机布局,实行了5叶浆单旋翼、串列式座舱,其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实行了两座舱间防弹玻璃分隔。据称,直-10武装直升机的技术受到了意大利著名直升机厂商奥古斯塔公司的影响。电子战系统综合了国产“浴火”雷达、预警接收机分系统等多信息融合技术产品的特点。其前座舱配备了引进的俄罗斯R-50直升机的00式K-37弹射椅,低空救生能力超过了-欧美同类机型。而且,直-10武装直升机是一款具有第三代武装直升机特点的隐形武装直升机。

直-10不仅配备装甲,外型被弹面小,而且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在战斗力方面与直-9相比有质的飞跃。例如,直-10的头盔瞄准具可将作战时必要的光学,红外线、仪表的视频和图文信息都投射到头盔前面,不必频繁盯着仪表。炮塔和光电塔同步随动于头盔瞄准具,这使飞行员看哪里,哪里的视频图像就同步显示到头盔上,使视力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都提高上百倍。该机配有自动跟踪/照相、视频录像功能,有在复杂条件下帮助起降的无线电高度表,以精确控制旋停高度。座舱中配备有两三个数字多功能显示屏,仪表大都实行“傻瓜”式和直观式,并有语音、图文提示和告警。机舱中的2个飞行员可以相互传递和切换语音、视频、照片,进行相互默契协调,井有数字地图和GPS/GLONESS导航,可以说,该机的数字化水平相当高。

发动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软肋。无论是“飞豹”还足歼-10,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发动机问题的困扰,而立足出口的“枭龙”战机甚至一度因为俄罗斯不同意中国再出口RD-93引擎,连交货都成了问题。最近,直-10武装直升机也因为发动机问题而引来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国外媒体一致认为中国直-10安装了2台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PT6C-67C型涡轴发动机,PT6C-67C涡轴发动机的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为153l马力。据媒体估计,直-10武装直升机的重量约为5.5吨,最大武器外挂1.5吨,旋翼直径12米,最大平飞速度超过27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约230千米/小时,机载燃油航程约800千米。

中国这次公开的是直-10的三号试验机,携带了8枚“红箭”10反坦克导弹。在早前的试飞过程中,一架试验机还携带了8枚“天燕”90型空空导弹。目前的测试正集中在武器运用方面,机炮是30毫米单管型机炮。直-10安装了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并且拥有一个机载稳定瞄准系统,有电视成像、激光测距功能,上要用于制导“红箭”10反坦克导弹。从稳定瞄准系统的外形判断,应该安装了激光照射系统,因此,“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可能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系统。发动机排气孔的设计采用了降低红外特征的方式。纵列式座舱的布局非常接近A129,各由4面六角形整体挡风玻璃构成。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也与A129基本相当,后者的水平视野为260度,垂直视野为-34-+56度。

直-10的垂直安定面也部分借鉴了A129的设计方式,尾粱的下方小垂直安定面安装了尾轮,但是尾桨的安放位置正好相反,直-10为4叶桨,布放在垂直安定面右侧,而A129的2叶桨位于垂直安定面左侧。直-10着陆装置的起落架都是单轮式,尾轮是同定式的。

国外媒体范文第8篇

《对外传播》: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中央日报社和驻华记者站的情况。

张世政:《中央日报》创刊于1965年,与《朝鲜日报》、《东亚日报》同为韩国三大报纸。现在中央日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期刊、有线电视台、网络以及一些事业部门等等。中韩两国建交以后,中央日报社于1993年开始在中国设立记者站,当时只有一名记者。2000年左右,开始增加为两名常驻记者,同时在中国香港也设有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和香港记者站负责报道发生在中国的新闻。我2007年1月份接替前任来到北京。

《对外传播》:《中央日报》对中国哪些领域的事情最为关注?您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中文系,您本人对中国哪些方面出较感兴趣?

张世政:《中央日报》最关注是经济方面的新闻,然后是政治领域的,包括国际关系、外交关系,以及中国国的政治。我个人比较关注中国的全貌,以及中国和大国之间的关系。还有京剧,最近我写的文章就是关于电影新片《梅兰芳》的,黎明在韩国有一定的名气,他在《梅兰芳》里面表演京剧《霸王别姬》里虞姬的戏份时,会扮成女人的样子,这也是韩国国读者比较关注的。

《对外传播》:2008年中国有很多国际关注的人事,您在2008年的采访报道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张世政:有两件事情很难忘。一个是北京奥运会,一个是四川地震。

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但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亚洲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我“第二”时间赶赴四川地震现场。记得5月12日下午2:28,我在办公室感到眩晕,当时我听到的消息是地震发生在很偏僻的地方,我向韩国总部报告发生地震的地方人很少,虽然震级大,但不会有很多人伤亡。但是那天晚上公布的死亡人数很多,第二天早晨我五点钟起床,乘飞机去成都,比温总理晚一些。

《对外传播》:在地震现场采访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

张世政:我在成都、都江堰呆了8天,天天发稿子。当时有一件事情,我在机场遇到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四川人,他的老家就是震中映秀镇,知道发生地震的消息后,始终联系不上家人,十分着急,特别担心。5月13日见到他,他告诉我他家里25个人左右都在映秀,我专门采访了他,并发了消息,某个家乡在震中的人不知道家人的生死状况。16日左右,他们老家有些年轻人拼命地跑出来,知道他家里面的人基本没事,但是房子都倒塌了。很多韩国的读者也在为他祈祷。

《对外传播》:您接受过很多中国媒体的采访,比如《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等等,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媒体同行?

张世政:中国媒体报道国际的新闻量有所增加,我听说胡主席6月份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提出要更加重视国际新闻。与韩国记者相比,我认为韩国记者之间、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外传播》:在网上看到关于您在很多中国地方城市采访的消息,有哪些感受?

张世政:前不久我去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了采访。原来我以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在10月下旬召开,但是9月30日我在新华网上看到10月9日召开的消息。看到后我很着急,怎么办呢?比预计要早几天召开,我还没有准备好。9月25日中国开始十一黄金周,所以没法联系上小岗村。但是我提前准备好一些采访资料,黄金周结束以后,10月6日星期一,我给小岗村那边打电话,说我想采访他们的村长、支书等一些负责人,他们说时间很紧张,我说我必须今天过去,明天采访,请你们帮个忙。

我为什么那么着急呢?9月30日胡主席亲自去那里考察,10月9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或者当天,我打算报道中国农村改革方向或者现场的新闻,我想平时他们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是不会接受的,会说“不行,不行”。我很诚恳地、很有礼貌地向小岗村要求,特别积极地解释我的情况,以及采访的目的,这样说他们终于答应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个人感觉这是很大的变化,除了中央政府,地方也采取这么开放的态度对待国外媒体,这是罕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值得关注的变化。我正面评价这样的变化。

今年7、8月份的时候我还去了的老家。地方媒体对我很热情,在中国有35个左右的韩国特派记者,我个人觉得我是比较多去外地采访的,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地方政府的一些外事部门的负责人对我很好,很积极、热情,我认为不但他们的态度重要,而且要采访的记者的态度也很重要。比如我很积极地介绍我采访的目的、要求,沟通好的话会是双赢的。比如我去采访报道大连的经济发展情况,介绍给韩国读者,便于韩国投资者了解大连的情况,以后到大连投资,这个对大连的老百姓好,对韩国投资者也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有些记者误解、误会地方政府太多,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些地方政府还不够开放,但是我一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太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我猜测他们内部一定有问题。关键是我自己选择采访什么地方、什么现场、什么话题。

我记得去年1月份开始,外交部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开放外国媒体的采访限制什么的,10月17日我去外地采访,收到一个通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继续实行开放的政策。这说明中国在国外媒体采访报道方面有了信心。

《对外传播》:刚才您提到了在新华网上看到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的消息。平常您都关注哪些中国的媒体。

张世政:启动电脑,我IE的主页就是新华网,其他关注的网站还有人民网。《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是我平常必看的。比如《京华时报》,信息很多,和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新京报》我看得更多,我个人觉得看这些报纸更容易了解中国真正的面貌,更客观一些,还有其他一些政治性的报纸,每天差不多看20多份。

我们的直接采访有限,两个人“覆盖”整个中国,都直接采访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会依赖中文媒体,先看大体的情况,值得报道的,搜集资料,需要直接采访的话直接和新闻人物联系,一些新闻事件就直接去现场。

《对外传播》:2008年就要过去了,您对2009年采访工作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哪些关注?

国外媒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5・12汶川地震”《纽约时报》框架理论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5・12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震级最高、影响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地质灾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重大公共议题。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了消息,并及时了各地的震感信息;15:0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开始地震直播,并在此后一个月,保持了每天不低于18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时定期召开新闻会,通过媒体每天向公众实时更新地震伤亡人数。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于5月18日开展的“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救灾机制反应很快,95.13%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地震灾害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公开的透明程度较高。大部分国外媒体对此次中国政府及媒体在地震中的表现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有学者认为“‘5・12’不仅是地震纪念日,也是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英国《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马珍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形容她在灾区的见闻。本文选取《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为样本,期望通过框架分析发现《信息公开条例》如何在重大负面议题中影响国外媒体对华新闻报道。

一、理论回顾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框架(framing)概念在《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一书中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人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管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1985年Fillmore提出框架是“知识或者连贯的经验图示的具体统一的构架”,最近Fillmore把框架看作是“认知结构……编码于词汇中的预设知识”。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E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潘忠党教授指出“框架”是“一种建构、处理新闻话语的策略”及对“话语自身特性”的研究。在对新闻框架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1 研究的问题

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指新闻生产者在生产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使用选择策略,包括强调和排斥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二是建构意义,是人们解释社会现象时使用的一套内在结构。概言之,媒介的框架是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依据,媒介框架有助于简化新闻判断、加快处理新闻信息,是媒介编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

本文根据框架理论提出如下研究问题:

(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批判主义指导下的严肃媒体《纽约时报》是否会以政治议题作为内容框架?

(2)国际报道中《纽约时报》是执行政治中心还是读者中心的媒介属性框架?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选取时间为“5・12地震”发生后第一天开始,到地震发生后一个月截止,即2008年5月13日至6月12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纽约时报》网站2008年5月13日至6月12日对中国“5・12地震”的所有相关报道共71篇,包括新闻报道、评论、新闻分析、图片、读者留言等体裁。选择《纽约时报》是鉴于其自身品质、影响力和代表性;选择网站是为方便取样。《纽约时报》网站在地震发生后即刻开辟了“中国地震”专版,之后一个月,一直放在首页的醒目位置。截止笔者撰文时(2008-6-18),这个专版在“纽约时报重要话题”页面的点击量仍保持第二位。

本文主要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由于只有1名编码员并鉴于样本量较少,编码相对简单,故采用EXCEL进行录入和分析。

三、分析结果

新闻的框架要素,如议题、关键词和报道方式,虽然是具体而微观的,但也可以反映媒体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本研究采用以下3个指标对样本进行分析:报道主题、新闻来源和报道技巧。

1 报道主题体现人性而非政治化的新闻内容框架

报道主题反映了新闻生产者对新闻的取舍,即哪些议题是他们所希望得到关注的,而相对其它议题则是他们所不希望被讨论或关注的,也就是在新闻框架构建中的界限。对样本的71篇文章进行分析后,笔者按报道主题进行如下归类: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救援”议题占总议题比重为26.8%;涉及政治、宗教的议题占19.7%;对灾区现场的描述和由于地震中校舍坍塌造成学生遇难的相关报道各占14.1%;地震中中国政府及媒体表现的议题占12.7%;环境议题、奥运议题及其它议题各占4.2%。报道中“救援”、“灾情”主题构成最重要的内容框架,另一内容框架是正面积极地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同时西方媒介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等公共议题的关注也体现在5・12地震报道中并形成另一内容框架。

2 消息来源构建接近、客观的新闻价值框架

消息来源是框架建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全面的消息来源将尽可能保证新闻的全面和公正。笔者将71篇文章中的消息来源(news source)按灾民(s)、官方(A)、专家(E)、救援者(R)、志愿者(v)、引用(Q)(引用栏下分为外媒和国内媒体)及其它(o)进行编码,结果发现:

(1)71篇样本除去7篇评论,剩下的64篇新闻报道中,信源最多时达到22个,最少为2个;信源在5个(含)以下的报道篇目为18篇,占28.1%;信源在6―15个的报道篇目为42篇,占65.6%;采用信源超过(含)16个的篇目为4篇,占6.2%。

(2)按消息来源多少排位,从高到低为灾民(s)、官方(A)、专家(E)、救援者(R)、引用(Q)及志愿者(v)。如下表显示:笔者又将引用的信源进行再检索,结果如下:

另外,笔者将每篇报道的发回地进行归类,发现从灾区现场(北川、映秀、里县、都江堰、成都等)发回的报道有38篇,从国内其它地区(北京、上海、香港)发回的报道有19篇,从海外及其它地区发回的报道或评论共计14篇。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65.6%的报道篇目采用了超过6个信源,消息来源也包含了中国官方消息、专家意见、救援者

及当事人。此次地震中中国民间力量的崛起和志愿者发挥的巨大作用国内媒体多有关注,《纽约时报》的报道在这方面也有体现。比如采用了10个来自志愿者方面的信源,也有专门的文章提及地震促使中国社会公民化进程。另外在引用的56个信源中,有43个来自中国国内媒体。尽管报道中提及新华社总会有一句“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插入语解释,但对新华社信源的引用还是达到26个,大大高于路透社(8个)和美联社(5个)。对中国官方媒体消息的采用,说明了《纽约时报》对信源可信度的承认,截然不同于“3.1”报道中对中国政府的诟病。

3 报道技巧体现新闻价值框架和新闻内容框架

报道方式是建构新闻框架的重要手段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图片的使用和网络媒体惯用的“编读互动”(Q and A)。

(1)图片的使用

71篇样本中,配图的报道共计53篇,占74.6%。图片来源如下表:

通过对报道技巧的分析,我们看到大量图片的使用使得《纽约时报》网站的地震报道更鲜活更引人关注。同时在图片的选择中。海外通讯社或媒体的新闻图片要多于国内通讯社的图片,这也说明了海内外新闻生产者对价值框架理解的不同。

2 编读互动

地震发生后,《纽约时报》网站开通了“编读互动”版块(Q and A),邀请读者就其关心的问题与纽约时报驻中国记者展开讨论。截至5月21日问答结束,《纽约时报》网站共收到读者留言348条,其中热点问题共9个,分别为:

A中国政府对地震的反应;

B如何与身处灾区的亲戚朋友取得联系;

c目前为止美国为地震做了什么;

D外国援助物资是否能够顺利进入中国:

E灾区倒塌房屋的建筑质量问题;

F藏区受到地震什么样的影响;

G中国媒体对地震的报道是否准确;

H从长远看,灾区需求是什么;

I《纽约时报》的读者通过何种渠道可以给予灾民帮助;

J地震及余震可否预测;

K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外国援助。

以上九类议题在《纽约时报》网站以后的报道中都得到了充分关注,读者参与构建了《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框架,反映出以读者为中心的媒介属性框架。

四、结语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24小时,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回答记者提问。之后一个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了二十五次会,外国记者也被允许自由在灾区采访。表明我国政府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宽松的信息传播环境:由于信息公开,海外媒体记者可以接近事发地和当事人,来自灾民的信息才可能居信源之首,大量的报道才可能从受灾现场发回,“救援”才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内容框架。

在对西方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的分析中,“妖魔化”是一种极有市场的观点,今年的“3.14”事件更将这一观点推向高潮。但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媒体都已进入规模化市场化的运行轨道,“按新闻规律操作新闻报道”是市场化而不是政治化的要求。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媒介属性框架非常明显地被建构。在“编读互动”(Q and A)中提问的网民既有千里之外的美国人,也有在中国工作或学习的美国人,还有在外华人和本土中国人。“编读互动”的重要议题无一例外地反映在报道的内容框架中,并没有因其为国际事务报道而强化政治性。尽管这一单独案例并不能说明《纽约时报》的国际新闻立场,但笔者认为与不久前西方媒体在“3・1”中的“一边倒”态度相比,“5・12汶川地震”中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国外媒体的态度,恰好体现了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对华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国外媒体范文第10篇

■1月15日光明日报推出《作品》副刊,以刊登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小说、诗歌、报告文学为主。

■2006年中国报业十大新闻评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遭富士康集团天价索赔、2006新京报正式向法院TOM网站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新浪网达成战略合作等上榜。

■新年来临之际,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知名网络杂志平台Xplus合作,推出第一份合作结晶――电子文汇报;此举标志着中国报业集团正式牵手新媒体,开始进入共同经营数字报纸领域。

■据解放日报报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至今年1月推出上海手机报i-news一周年之际,用户已达20万,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手机报纸。同时,由用户自定义的i-news改版方案也已完成,新版内容正式上线。

■1月8日中国日报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国首份专门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英文报纸――《奥运周刊》。

广电新闻

■2007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全方位改版,推出了一档奥运人物节目――《我的奥林匹克》。

■《“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近日由三联书店推出,该书是中央电视台创办于1996年的深度调查性报道栏目“新闻调查”的文字结集。

■根据央视索福瑞(CSM)全国电视收视市场分析,齐鲁电视台以全天收视率2.669%、市场占有率19.005%,在全国省市级地面电视频道中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均高居第一名。

■2007年1月1日,北京卫视频道全新改版,以“弘扬文化品位、彰显大家风范”频道定位,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传播理念,以“宫墙红和汉白玉白”包装色调,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1月4日,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策划的2007年新春特别系列活动宣布启动。活动主题是“广播过大年,三元合家欢”,将通过“瞧这一家子”全家福照片和背后故事征集展示等8项活动,带给广大听众一个热闹愉快的春节。

网络媒体

■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正式开通,网址是:www.scio.省略。

■1月4日搜房网与TOM在线宣布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搜房网将负责TOM旗下房产频道的内容建设与经营管理。

■据悉,百度公司已获得网络新闻牌照,将进军门户网站。1月16日,百度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并未正面证实该消息,但表示,百度如果要做门户,将会与目前的门户有很大区别。

国外媒介

■华盛顿邮报主编Leonard Downie Jr表示,从2007年1月开始,华盛顿邮报印刷版的编辑将同时为网站和报纸工作。

■纽约时报集团近日宣布,以57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包括9家电视台在内的广电业务,此举旨在集中精力改善报纸业务。

■瑞典Post Och Inrikes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报纸。这家报社宣布,报纸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将来只在网络上发行。

■美国网络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发表的报告显示,2006年11月份,Google网站的全球访问量超过雅虎网站,居全球第二,美国微软公司网站的访问量居全球之首。

上一篇:校园媒体范文 下一篇:手机媒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