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健康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3 11:47:05

校园健康管理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1篇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各项规范化管理之中,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学校先后成立了卫生安全工作小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等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法规,逐一落实卫生安全制度,先后制定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晨检制度》《消毒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病愈返校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食堂管理规章制度》《食堂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使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学校领导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主管校长经常组织开展工作,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的格局,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全校师生人人讲食品卫生安全,时刻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每位教职工都自觉承担对学生卫生安全教育的责任,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有效地遏制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卫生安全基础设施

我校食堂基础设施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分块,无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机会。副校长亲自抓食堂管理工作,严把采购关,确保优质、安全的食品输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上岗,定期参加培训,养成良好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就餐环境、食品储藏、加工、餐具消毒、保洁等环节的卫生监督。食堂重地非本食堂人员禁入,严防投毒等突发事件发生。学校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食品为宗旨。

四、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创建健康科学的育人环境

学校领导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校园环境高品位,一景一处都育人”如气势宏伟的校门、“拥抱未来”大型雕塑,校风、校训,先进的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水泥篮球、排球场地,洁净的人行道及大面积的绿化花园和设计先进的喷泉,校园环境已达到“绿化、美化、亮化”标准。学校被评为部级绿色学校,学校共有90多间教室,所有采光照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平均照度150XL,教学设备先进,学生课桌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教室及宿舍环境洁净,食堂、卫生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人人讲卫生,学校以年级部为单位做好室内外卫生检查及个人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班级积极争创卫生流动红旗,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健康教育是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健康教师上好每两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健康知识。其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利用板报、传单、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安全知识。每学期举办一次卫生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以卫生安全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卫生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学生们掌握了许多卫生安全知识。通过学习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认识食品标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发现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拒绝不安全食品,不断地形成科学的、安全的、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学生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2篇

一、制定“生活四课”课程常规,强化校园生活课程意识。

为强化学生校园生活意识,促进学生校园生活规范化管理,学校分别制定出了“晨读”、“午餐”、“午休”、“候车”四项校园生活课程的基本措施要求。譬如,针对午休课课程化管理,学校制定出《午休质量评比工作细则》,对班级学生午休入睡的姿势、速度、纪律、质量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以及评价操作办法,为学生午休效果提供了管理的基本保障。又如针对“候车课”课程化管理,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学生候车课行为规范》、《学生候车课指导与评价办法》、《乘车纪律评比细则》、《候车值日教师工作职责》、《校车接送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车管员工作规程与职责要求》等规章,有效地实施了校园生活相应课程规范要求管理监督机制。为校园“生活四课”拟定基本的制度常规,最终为孩子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系统管理形成常规,能够强化师生们校园生活相应课程教育与受教育的意识,能够提高对孩子校园生活的管理效益。

二、实施校园“生活四课”课程评价管理,把孩子生活管理列入班级管理评比之中。

为真正落实学生校园生活课程化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将学生的“晨读课”、“午餐课”、“午休课”、“候车课”四项管理,列入到了平时班级管理评价之中。下面就以“午餐课”管理为例吧,学校的大致做法是这样的:由于午餐学生有1900名之多,学校在安排好学生分批分点就餐的前提下,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午餐由各班值日生轮流跟班监管班级纪律,对学生排队分餐、按号入座、文明就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班级自主评价;二是各班值日师生负责分头组织、评价与报告;三是学校行政人员对各年级每天午餐的情况进行综合性集中评比,每天午餐各年级评定出一个“最优班”,对严重违规的班级给予“亮黄牌警告”。这样操作,能够明显有利于孩子良好用餐的行为习惯形成,也是有利促进了班级自主管理的。

三、“生活四课”课程管理全员化,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管理的实效。

对孩子校园生活实施课程化管理,不仅学校师生参加,凡与学生生活管理相关的人员都组织参与。譬如“候车课”,在接送学生整个过程的管理中,学校始终以安全为核心,除了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教师、生活服务人员参与管理外,学校还建立了接送人员工作档案,把车管员和司机的每月评比资料和司机与他“座驾”的合影资料存入工作档案,学校还每月通过召开司机、车管员、居委会相关人员联席会议,向他们了解并征求反馈孩子们乘车的纪律情况,在他们之间开展月考评工作,使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管理延伸到校外,顺利地促进了学生相关校园生活管理课程化的实施,提高了学生校园生活管理的实效。

四、“生活四课”课程化管理以指导与监管为一体,促进孩子自律、自爱、自我发展。

在校园生活实现课程化的管理中,学校对孩子的管理十分注意以监督引导并重的办法来调控,如此做法能易于体现出了孩子校园生活的课程化管理效益。诸如,“晨读课”、“候车课”之前,由专任教师要组织孩子快速进教室,维持好纪律;“晨读课”、“候车课”进行时,则由轮值的专任教师指导朗读或书写练习,督导孩子在上学与放学前后学会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非正常课时间,为孩子提供创造养成自爱、自律、自我提高发展的空间,师生与学生家长对此举反映良好。

五、“生活四课”课程化以评价管理为手段,以规范管理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

虽然学校开设的“生活四课”并非孩子的选修课程,但大体上是按照以教学的分工与教学的基本形式进行操作管理的,这点尤其类似于日常教学的分工与基本形式的评价管理的操作。就拿学校“午餐课”评价的做法吧,为了规范孩子用餐的行为习惯,增强孩子们用餐文明、节约、卫生的意识,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学校向孩子们规定用餐要“有序”、“节约”、“卫生”、“安静”四方面的基本要求。

几年来,正由于学校把学生的校园生活―――“生活四课”当做了课程化来管理,明显促进了学生校园生活管理规范化发展,丰富了孩子的校园课外生活,规范了孩子校园生活的秩序,活跃了孩子校园生活的氛围,提高了对孩子校园生活管理的操作效益,并明显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如今,学校的孩子们,坏习惯少了,好习惯明显多了;他们待人礼貌,文明卫生,自信、自尊、自强。家长由原来的担心,逐渐变成如今的放心、开心,家长们也逐渐将孩子家庭生活的管理重视起来了。这些年来,学校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率,始终保持着“零”的记录,校园内恶性事件从未发生过,学校先后被评估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市一级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交通安全学校、市巾帼文明岗,市、区两级“办学行为办学效益评估”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学校还曾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誉为了小学生学习新规范活动优秀奖,还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合理安排孩子校园日常生活,规范孩子的校园活动,整合校园课余时间的教育资源,把孩子的校园生活课看作孩子“选修课”一样来重视,把孩子的校园生活放到了课程管理的高度来看待,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形成生活与教育融合的规范系统且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活课程,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应该值得我们教育管理者去探索和尝试的。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网络监管 思想教育

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网民的数量在剧增,网络文化业态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它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网络管理中心是全校网络运行的最主要支撑平台和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破坏学校稳定的堡垒,是展示学校整体风貌的“窗口”,是学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大力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坚持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是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仅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谈一点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加强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在信息爆炸的电子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显得重要而迫切。当务之急,高校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要以了解和熟悉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的各种形态为前提,把握大的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和参与到他们的网络生活中,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生的虚拟生活之中,使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能力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还需要合理配套各类专兼职人员,既要有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又要有网络管理人员,还要有网络文化研究人员。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统一指导、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网络工作队伍。凭借这支队伍,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绿色网络校园”。通过各种途径密切关注网上动态,随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大学生网民的信息解读能力,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促使他们健康上网。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自我调节与管理能力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民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能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思想阵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首先,要使青年学生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青年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又容易冲动,因此要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适时宣泄不良情绪,找到合理表达自己诉求的方法,防止过度迷恋网络游戏,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要使他们学会计划自己的生活,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的甚至难以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另有些学生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不良也会导致网络游戏依赖和成瘾现象的产生。最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定型阶段,因此教育他们增强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在网络社会里遵守起码的行为准则,自觉加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可以开展关于网络游戏道德方面的座谈会,让学生参与进来自由讨论,一般是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危害性,提高大学生网络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三、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力量开展网络信息完全方面的科学研究,利用技术的力量对侵入网络的有害信息进行处理,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将有害信息拒之校园网外。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首先,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充满时尚和青春活力的文娱活动,想方设法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其次,及时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最后学校适度介入网络游戏,最大限度地控制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进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四、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有效管理网络文化

当代大学生,受世界经济浪潮的影响较深,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和尝试较为积极。但是,由于涉世未深,自我自制能力差,一不小心就会做出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事情。高校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不制作、不传播、不散布有害信息,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校园网络文化技术上的监管可以从三个点切入:

一是校内网站监管。网站留言板和BBS均以互动方式进行交流,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信息,属于校园网络文化监控的重点。现在的留言板和BBS在技术上可以做到实时记录者的用户名、时间、上网计算机IP地址,以及上网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等资料。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信息有据可查,又可以对学生产生自我约束效果。

二是校内上网场所监管。通常,高校校内可以上网的场所有公共计算机房、学生机房、网络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学生宿舍等地点。公共上网场所的上网计算机可以使用机房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学生凭学生证实名登记上网,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使用校园IC卡刷卡上网。机房管理系统软件具备了记录上网时间、上网计算机IP地址的功能。学生宿舍上网管理.简单的可以采取分配固定IP地址、用绑网卡MAC地址等手段,也可以安装一套宽带认证计费系统软件。上网者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上网并接受软件的管理。这样,通过技术上的管理措施,结合网站对信息者相关资料的记录,可以按图索骥,较方便地寻找到信息的人。

三是校内网络信息监管。要想有效阻挡校外网络不良文化传人校冈网内,可以采取在校园网网关处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的方法。

五、以学生为本,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本,通过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设计,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网络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驾驭能力,在知识积累、能力锻炼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1.网络环境条件下的高校道德教育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以疏导为主要方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最迫切的目标,指导他们学会选择,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以培养具有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个体,使大学生成为网络道德的自觉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2.需要重新设计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既是德育的手段,又是德育的内容。学校网络德育要在原有德育内容基础上突出价值观的教育和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3.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门网站,占领网络“红色”阵地。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技术化、时代化的迫切需要。建立网络德育信息数据库,通过网上“两课”答疑和辅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关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的网络文化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8-01-23.

[2]罗南.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监管问题及对策.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36) .

[3]曲青山.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7).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4篇

1目前龙柏社区医生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

1.1基本情况龙柏社区共管辖24所学校,其中幼儿园13所,小学6所,中学5所。2013学年管理学生数为10529人。

1.2团队组成健康管理团队由校园医生、卫生老师和条线医生组成,我社区实施校园医生包干制,由具备中级职称的全科医生担当,一位校园医生管理1~2个学校在人员分工上,校园医生负责学校健康管理的具体实施,卫生老师在校园医生指导协助下完成学校各项日常卫生工作,条线医生负责条线质控、效果评价与反馈。

1.3服务内容校园医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面向学校师生和家长开展培训及提供医学向导服务,指导协助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对特异体质学生的筛查与关注,协同开展对常见儿童发展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研究,开展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业务指导与带教,协助做好健康档案、制度建设、健康教育、食品卫生等学校卫生工作[1]。

1.4服务形式定期进入校园服务,原则上1w进校园2次,1次最少1h,校园医生刷绩效卡,卫生老师刷机构卡,双卡联动进入区学生健康管理系统,完成医生进校园工作日志,卫生老师评价后刷机构卡保存。

1.5质控和绩效条线人员负责质控,并以数据报表形式上报质控科,领导小组平台监控,结合校卫生老师满意度真实性和上级医疗机构考核结果,按照得分情况发放绩效所得。

2取得的成效

2.1学生健康管理内容更丰富更完善通过信息化管理,学校卫生不仅仅是以往单纯的健康体检、健康宣教,而是增加了口腔保健、因病就诊、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牙防保健、视力监测、疾病监测等一系列内容,将服务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2.2信息化使管理更有效原有的人工统计费时费力,数据时有误差,疾病随访也不规范,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及时的将每次体检数据录入后,系统会自动提醒随访,并会发放告家长书,使得儿童的健康问题得到了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关注。我们以幼儿园疾病管理为例。将2010学年和2012学年相比较,在疾病规范随访率从原有的96.5%提升到现在的100%。

2.3医教结合紧密、互动增加校园医生定期入校园,使医生和学生之间、和老师之间、和学生家长之间互动增加,校园医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增加了学生对医生的信任度,家长也可以通过闵行健康网上的网络数据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医生的满意度。

2.4健康教育普及率增加健康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通过黑板报宣传或者授课,更多的可以通过上闵行健康网等专业网站学习了解,学生还可以上健康网进行网上健康素养测试,了解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

2.5加强了校园医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在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增加了校园医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它将最新学习内容、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共享,并定期有上级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做指导。

2.6提供就诊便利学生的健康卡内的体检信息和医保卡内的就诊信息相互关联捆绑,方便就诊,同时对学生的因病就诊、缺课管理、传染病等管理更便捷。

2.7信息化利于质控和绩效考核医生绩效卡和卫生老师的机构卡双卡联动进入系统,完成的工作系统自动记录入医生工作日志,方便统计,体现阳光绩效。

3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3.1医教结合程度不够学校老师对校园医生的认可程度不一,当医生进校园的时间安排上一旦和教学进度有冲突时,矛盾即会产生。

3.2校园医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从观念上来讲,需从"医疗为中心"转为"以医疗保健、宣教为中心"的观念,其次,医生进校园是一项新颖、复杂、多层面的应用性很强的工作模式,校园医生不但要掌握相关医学理论,而且还要具备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改变以往凭直觉与经验无计划性工作的习惯[1]。

3.3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社区一位校园医生管理1~2所学校,平均管理700位左右学生,按照工作要求和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校园医生本身还兼有门诊及家庭医生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均有限,感到力不从心。

3.4健康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信息化的推进很大程度上能改变单一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但目前还没有完全的利用信息化的功能,一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不够重视这一宣传手段。

4体会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说:"医生的介入不是替代或干涉学校教育,而是通过医教结合更科学地关照儿童的身心成长。"通过"医生进校园",将引进高水平的卫生专家资源,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卫生保健人员缺乏、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卫生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重点难点问题。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达到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4.1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医教结合领导层的重视、政策的支持、良好的沟通都能进一步加强医教结合。在目前升学率为第一目标的教学体制中,争取政策的支持,明确校园医生的职责和权利,促进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而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校园医生除了自己强硬的专业水平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与卫生老师建立良好关系,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4.2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聘请三级医院的儿科医学、儿童保健、心理学、特殊儿童教育、营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团队,定期组织校园医生再教育培训,专家团队也可定期下学校对校园医生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3丰富服务内容,开拓服务对象校园医生不光针对学生的健康管理,还应该增加针对教职员工的保健培训,在疾病预防中更多关注教职工中存在的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等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

4.4改变宣教形式,体现多样化在信息大爆发的年代健康教育宣传不能仅仅拘泥于以往黑板报的形式,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建立公众微信平台。

4.5鼓励全员参与,保障工作时间配齐人员和保障时间是做好校园医生服务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在目前校园医生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共同参与,分担校园医生的一部分工作。

4.6加强绩效考核,落实工作待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老师学生满意度等因素,合理落实校园医生报酬,真正体现劳务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德育 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特点

1.1 广泛性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呈现出教育内容和参与者这两方面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广西大学在“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同参与,共发展”十佳班级心理辅导评选、现场心理测验、辅导员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等丰富的活动。

1.2 间接性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学生无意识地主动学习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过程中乐于分享,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传达给周围的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氛围。在这种学习与教育的环境里,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完成受教、自教、施教的过程,提高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1.3 时尚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保证内容的新颖和时尚是提高大学生参与率高的重点。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加入了现场心理测验、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加入了时尚的元素,深受学生的欢迎。现场心理测验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和达到健康心理的积极理念,在游戏中学习到了心理健康的知识。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专业上面的理论基础,还塑造了合作观念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1.4 对象全面性

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校团委都进行了强力的管理保证活动中大学生接触到健康、有效的教育活动。5月17下午,我校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专题培训举行。材料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党委副书记、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共70人参加。广西大学在“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同参与,共发展”十佳班级心理辅导评选、辅导员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由校团委管理负责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保证了在大方向上的一致性和上下一心的对象全面化。

2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原则

2.1 德育主导性与先行性相统一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德育重要的载体,运用好这个载体对高校德育建设有巨大的价值。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首先考虑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德育发展的要素,注重载体建设的思想性适应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并在活动的设计中将德育理论知识蕴含于活动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强调德育的主导地位和功能的实现。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突出,鲜明地表现出德育主导性与先行性。

2.2 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历届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内容和形式都不落窠臼,推陈出新。仅仅讲求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将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技能。在此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通过收集学生的评价,大家普遍认为在此次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更能在生活当中注意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达到育人的功能,具有实际的价值才能保证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是“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在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上会受到个性和功能需求的影响。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况开展了三种不同的活动,现场心理测验活动参与的人数最多,面对的对象范围最广;其次是团队辅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这两项活动参与的大学生多是具备基础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概念,渴望在活动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最后是心理情景剧大赛,这项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和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剧本、确定剧中角色和刻画表演人物全面地深刻地完成了一次短期的心理健康知识之旅。

2.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从第一届到第八届,每年长达一个月的活动都是有声有色。在第七届“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期间,广西大学举行了“阳光心语”传递、“心情演绎”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心海拾影”心理电影展播、“心栖云端”心理健康讲座、“心翼互助”团体辅导活动、“画言心语”心理漫画展、“手舞心语”手语歌比赛、“心海畅游”班级心理方案评选、心理委员工作坊等系列活动。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继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中心,孜孜不倦地大胆创新,因此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3 高校德育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3.1 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校园是传授知识、培养全面综合人才的圣地。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间接地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广泛地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2 塑造健康的大学生人格

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时间持续一个月,大学生在活动开展的气氛环境中会在潜意识里受到心理、行为和思想上的影响。这次活动中的心理情景剧大赛在帮助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方面产生了很好的人格培养效果。从教育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理论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德育一直在都是在寻找互动的教学模式,追求“对话”、“交往”的教育模式。但是这样的模式是需要建立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实施。作为教育主体、客体的大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就会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给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广西大学开展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一定程度调节了校园紧张的学习生活,为德育的高效性铺平了道路。

3.3 锻炼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能力

大学生最终都会进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处理初入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大学校园教授的是文化知识,在教授文化知识的背后是“受之鱼,授之于渔”的技术和能力。大学生逐渐形成个体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游刃有余。校园文化活动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给予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活动的参与中逐渐地培养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等等。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两手都硬”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陶冶和提升,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性人才。

4 高校德育校园文化活动的思考

以广西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例,活动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是“5.25”——“我爱我”。将大学生意识的着眼点由他人、社会转向自身上面,提醒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关注自我,这一口号明确响亮,直指人心。大学生是兴趣广泛、充满活力的群体。把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点放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才能激起广大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更多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

但是,系列活动进行过程中,单个活动的宣传力度远远达不到理想当中的学生覆盖面。在单个活动与系列活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的宣传处理得不够细致和连贯,部分学生对于系列活动保持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观印象。高校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当更新运作程序,引进项目化管理机制。将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配置,从而达到一种项目设计最优的状态。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与社会上企业的沟通、谈判与合作培养了自身的独立性、工作积极性,锻炼了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同时让社会、企业能够更直接地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了解,对于他们选择储备人才起着堡垒作用。通过项目化管理,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校外资源,能够在经济基础与管理技巧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使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与智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坚实的扶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丹丹.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2] 张科,佘万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为主题,按照总书记强调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建设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强化学校规范管理为关键,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建设、校园文化和pe="text/javascript"

src="/pagead/show_ads.js">

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总体目标

以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为主要奋斗目标,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完善校园安全、师生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遏制安全事故,使学校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的氛围,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合力,促进师生员工和教育事业共同网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具体目标为:

1.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安全卫生设施达标,法制、安全和卫生意识增强。

2.压降校园刑案和安全卫生事故,杜绝重大刑案和重大安全卫生事故。

3.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建设“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校园文明程度提高。

4.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创建和谐校园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组 长:张炳华、滕玉英

副组长:龚向东、姜晓华、何陈、葛强、顾迎海

成 员:陈铁梅、何美芳、李勋、赵瑛、朱丰慧、周宇飞、陈亚娟、季武斌、管军、任卫华、茅胜卫、茅雅琳、王永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校长办。由顾迎海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82213804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倡议书、专题学习会等,营造创建氛围,创设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3、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现各个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和问题,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强化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集师生智慧,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5、完善制度,加强保障。学校将继续完善师生评价、家校联系、安全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6、及时 总结,巩固深化。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创建活动小组工作会议,对创建活动进行阶段小结或总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创建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事迹,探索建立活动长效机制。

四、目标任务:

(一)规范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其次加强绿化建设,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的档次和水平,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规范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开发,抓好新课程计划落实;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规范安全管理

学校将定期进行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活动安全管理,落实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与总结,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建立安全月报制度。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卫生保健意识与心理调节能力,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标语进行安全卫生与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四)规范教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来源:文秘站 )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健康成长。

(五)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恶化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队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规范财产和收费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建立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有效、合理使用学校经费。加强教育收费管理,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秩序,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七)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教学、校产、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合理分类,装订整齐,有专人负责,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定。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效益。

五、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成立组织,进行动员,以“实施和谐教育、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营造创建气氛。

2、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对各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民主生活会、系列讲座等措施,创设和谐班子;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种法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请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给学生作报告,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爱心牵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团结互助、尊敬师长、扶贫帮困的好习惯,增强为集体、为师长、为同伴服务的意识。

3、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根据前一阶段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修改方案。根据查找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对各校工作进行督查。

4、第四阶段:表彰奖励。学校对创建活动进行总结,并将相关总结材料、宣传资料、图片资料、活动照片等送交创建办公室。并开展表彰奖励活动。逐步建立创建和谐校园长效机制。

六、工作重点与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人际环境

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因素,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行为规范》。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乐业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就能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倡宽容、诚信、友善精神,弘扬正气,推崇高尚,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提倡友善、沟通和换位思考,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发展的有利环境,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

2.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校

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得到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不断充实完善。制定制度要集思广益,不合理的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缺乏制度保证的,要认真研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平安的校园环境

校园平安稳定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要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无违法犯罪事件。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挥我校心理教育的优势,针对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过各种渠道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出版专刊,创办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师生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促进领导与群众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和谐氛围。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师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5.加强文明卫生习惯教育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安全、卫生、文明意识,教育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深化“爱卫生、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文明学校。

6.创建和谐的教育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ite=网咨询qq&menu=yes" target=blank>电话:13182443908

请到百度搜索 学院宣传部部长事迹材料 相关文章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亚健康 校园文化 预防 整治

一、亚健康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伴随着校园文化的出现,亚健康的校园文化也随之出现。并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亚健康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以校园文化的形式出现,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建设的文化。学校教师与领导者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与风俗习惯对校园建设和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校园基础设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校园文化朝着消极方向发展。校园文化带来无形的、非正规的和许多不成文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将给学校成员以规范和约束,使他们自觉自愿的依据学校不成文的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调控,这种自觉自主的自我管理在很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硬约束带来的不足与偏颇。而对于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后必然传承下去,为了使校园文化起到应有的积极的作用,预防与整治亚健康的校园既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也有现实的实践价值。

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单一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忽略人文精神熏陶。一味追求文化活动形式,弱化文化活动内涵;片面追求建设模式趋同,缺乏文化校本特色都是亚健康的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老师和行政人员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使学校管理权限被束缚,教育责任不明确,不能充分发挥文化传递功能,推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促进校风建设。通过对亚健康校园文化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让校园文化建设扎根于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让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学校办学理念;让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于区域文化发展;让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二、亚健康校园文化的预防和整治

学校有意识地提高校园文化的时候造成许多误区,形成了亚健康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原因所影响。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直接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校园建筑设施方面:校园过度绿化造成学生活动空间减少,园林景观空洞并不能真正发挥陶冶功能。雕塑等斥资过多导致教育经费短缺,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室的人均面积,灯光色彩配置不合理,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教师方面:校园文化的晶核在于教师。评课活动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教师业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市场经济介入校园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教师的创新思维,这些都对校园文化有不健康的影响。管理层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流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并不一定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如何整治:合理建设校园文化要做到统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做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整体需求。校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其效益的角度,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使校园文化能够立足于社会并且备受重视,蓬勃发展。

突破传统的教课备课模式,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达到更好的效果。

更改过去理解的竞争与合作方式,让教师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转变教师的僵化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老师对于校园价值的认识。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更改,要以学校文化是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这个主题。

学校文化的建立要提倡民主,学校负责人和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资源,积极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学生要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其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然后学生家长更要提高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在强调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德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能。

亚健康文化的预防

提高教师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操守,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校文化的意义和内涵。重视学生对于学校文化的看法和希望。严明校规校纪,让学生了解管理部门的力量,感受学校纪律的严肃性。形成高度自觉的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习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实施教育。把思想引导与纪律相结合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更加注重思想引导的作用。

结论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核心是对于学校价值的一种判断。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健. 校园文化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8-92.

[2]季苹,张文清. 学校文化自我诊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

[3]余清臣,卢元锴. 学校文化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5.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8篇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引入,更使学校安全管理如虎添翼。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不断强化校园网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安装电子宣传栏,提高安全宣传的时效。我校于2008年在教学楼前设立电子显示屏,不但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各方面活动,而且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电子显示屏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阵地和舞台。

二是完善校园电子监控系统。数字化校园电子监控系统不但保障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成为学校各级管理者有效管理教室和学生的有力工具。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建设的数字化校园电子监控系统,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全面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安全。目前,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自成一个局域网,通过网络中心连入校园网,各间教室的考试监控系统则通过各间教室的网络接口嵌入校园网。我们还在办公楼安装了局部监控设备,进一步完善校园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当前,监控系统分三级来具体布控实施:一级监控为学校门口保安人员,根据管理权限通过设置在学校各处的监控点传来的视频,远程监控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点;二级监控为学校网管中心,管理和使用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并保管好相关资料;三级监控为学校领导,对全校电子监控信息进行远程监控,并指导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三是丰富学校网站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我们在校园网页面上设立了“消防宣传”专栏,其内容包括如何报火警、如何使用灭火器、火场逃生与自救等。宣传板是由县消防大队专门制作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灌输安全自救知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学生临危应变的能力。我们还设立防震减灾知识专栏,宣传逃生知识。

四是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困生思想问题。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在网上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咨询热线和心灵信箱,挑选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员,主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增强抗挫折能力,尽可能消除学生中的不安定因素。

数字化应是当前平安校园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上述一系列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举措,我校教学秩序井然。基于我们的理念与实践,平安校园建设应该创新思路,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支持。同时,要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平安校园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必须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放在构建平安校园这一更大、更高的目标中去部署。只有这样,数字化校园建设才能被赋予新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诚然,无论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是校园的平安建设,不仅体现为学校的政绩,更为重要的是牵系着全校师生的实际权益,是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因此,更加需要遵循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原则,科学建设数字化校园,营造团结和谐、安定稳定的校园环境。

没有可靠、实用、先进、经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难以实现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平安校园新局面。科技“创安”势在必行。我们相信,数字化手段将在我校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会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健康校园、学习提高

培养具有健康情操、健康心灵、健康体魄的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创建“健康校园”工作是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情操,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的有效载体。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师生持续健康发展为主线,坚持“健康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强学校规范建设,提高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以阳光健康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培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行健康的“阳光少年”,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通过开展“健康校园”创建活动,争取“六做到”,即:做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做到环境育人,校园整洁优美;做到爱岗敬业,教职工遵守职业规范;做到尊重生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到寓教于乐,文体活动特色纷呈;做到廉洁自律,学校形象健康诚信。针对教职员工、少年儿童、育人环境、社会资源、舆论氛围五大板块,重点实施健康行动五大工程,通过“小手拉大手,非常六加一”的形式,实现“打造健康校园,培育阳光生命”的目标,最终实现广大师生员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行健康(政治健康)的“三健康目标”。

一、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关爱工程

1. 关爱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对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构建领导与普通教师谈话机制,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努力克服职业倦怠,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确保教师以阳光健康的心理和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进程,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 关爱教职员工身体健康:每年对教职工开展2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对女教工进行一次妇科体检,适当组织教职工健康体检;为在职职工(女职工)提供互助保险,并逐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广泛组织教职员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及比赛,加强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1 小时。

3. 关爱教职员工品行健康: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做社会主义良好风尚的引领者,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远离违规家教,抵制商业贿赂,保持高尚志趣,注重言行修养,做到“一言一语,堪为师表;一举一动,当为示范”。党员教师要带头爱岗敬业,立足三尺讲台,呕心培育桃李。

4. 关爱领导干部政治健康:按照“四讲四做”的要求规范领导干部言行,即:讲和谐做团结的表率;讲奉献做服务的表率;讲党性做廉洁的表率;讲改革做创新的表率。打造风清气正、健康诚信、廉洁自律、严谨笃行的和谐班子。

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工程

1. 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发育:以生命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以健康课、校园广播、宣传窗等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尊重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开展大课间、校园集体舞、阳光伙伴、文体小组活动等;举办“阳光杯”篮球、排球赛,“健康杯”乒乓球赛;开展“百花杯”合唱、舞蹈、校园心理剧及古诗诵读活动。

通过多途径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端正健康观念,摒弃高分低能的现象,促进学生热爱生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2. 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心理咨询热线”、“流动心理辅导站”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打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3. 促进少年儿童品行健康发展:知识是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实现健康的行为是关键。要以礼仪教育为载体,从细小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伙伴、诚实守信、不说脏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小家务等,逐步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文明行为。

三、育人环境人文整洁优化工程

1. 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以实现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健康教育管理水平。一是成立创建“健康校园”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二是建立科学的创建“健康校园”的规章制度,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作为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三是注重流程管理,各类资料积累翔实,为总结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四是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学校公共卫生软件硬件建设资金的落实。

2. 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学校教室、办公室、厕所等分布合理,标识醒目、规范;学校道路平坦,排水系统良好,建筑立面整洁;校内走廊等公共区域布置健康宣传教育版面及盆花,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垃圾收集符合要求,果壳箱设置合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学校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30% 以上,积极争创绿色花园学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学校临街环境亮化、美化、和谐协调。以“健康、清洁、文明、和谐”为主题,积极开展“爱护校园、洁净校园、美化校园”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通过高雅的校园文化突显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校处处蕴藏教育资源,让学校每个角落都发挥作用。

四、社会资源通力合作网络工程

依托“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理念,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实现对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时空的健康促进,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组建一支由“六个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能够全面实施健康行动计划的队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广大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即:健康教育服务志愿者队、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队、阳光运动指导志愿者队、文明礼仪示范志愿者队、五老义务宣讲志愿者队、健康行动宣传志愿者队,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统一协调,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五、舆论氛围寓教于乐宣传工程

发挥教育育人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大力实施舆论氛围寓教于乐宣传工程,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宣传栏、家长会、主题班队会、健康教育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和家长宣传不同内容的健康知识。主动参与社区的健康促进和社会公益活动,协助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红十字日、爱眼日、爱牙日、爱耳日等纪念日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健康校园辐射效应,树立健康校园良好形象,使行风满意率逐年提升。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量数据;“预防”思维;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5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0 引 言

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校园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校园安全的认识,提升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各校在公共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隐患:林生指出社会多元思想的交集、宗教势力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网络犯罪等给校园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陆伟认为学校安全教育不足,治安管理落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网络负面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外部环境都是校园安全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集中于治安管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学校的教研、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

大数据时代来临,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可以消除数据信息的不确定性,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张春艳,2014)。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特点,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这些数据得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应用研究校园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构建海量数据应用下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分析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1 海量数据下校园公共管理管理机制的建立

1.1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应用的内涵

任何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海量数据本身都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但是人们探究某一具体数据时,它自身的数据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多样性的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海量数据的应用有两个内涵,一是技术的应用,二是思维的转变。海量数据应用技术既包括诸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可视化等旧技术,也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而海量数据应用思维则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形成了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考虑方式。海量数据应用技术和思维的创新的融合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科教文卫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数据紧密结合,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1.2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

1.2.1 校园安全管理中新技术手段得以应用

海量数据的应用在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中所发挥作用,可以从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转变角度理解。校园环境内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校园安全危机潜在发生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集合。庞大的数据需要有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统计与应用等操作,大数据新的技术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表格的整齐排列,而是实现了向“消除僵化的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1.2.2 校园安全管理从“应对”到“预防”的思维转变

在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人们面对少量数据结果习惯于“因果关系”思考,由“因”到结果进行探究,这是一种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应用,实时实现数据的更新与监控,可以实现校园环境动态可视性,关注事物之间相关关系。在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校园公共安全影响因子的考量不仅仅需要知道为什么,更需要知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采取防控措施。

1.2.3 海量数据应用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缺乏海量数据支持,往往局限于单一部门防范措施的推动。一方面单一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够有效整体排查与应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掌握不同的资源与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协同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底下。海量数据应用需要校园安全管理的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医疗保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部门的联动,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

1.3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海量数据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务必需要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校园环境内各种与安全风险相关的数据信息。校园安全管理数据库包含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校内或校外周边常住人口的年龄、户籍、宗教、教育与病历等)、网络信息传输数据库(网络信息记录、通信记录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筑布局、气候、交通道路、人口布局、安全隐患布局与安全设施布局等)、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测评数据或心理健康跟踪数据)、医疗卫生监控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医疗记录、校内食堂等设施卫生监管数据、校外娱乐餐饮服务卫生数据等)、校园安全事件案例库(校内历史安全案件记录或典型安全案例)等。

此外,校园安全管理涉及校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主要相关部门有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校医院、心理咨询室、教务处以及当地派出所、城管、卫生监督局等,这些部门不仅负有收集数据的责任还是安全管理防控的关键力量。本文构建海量数据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

上一篇:文化消费案例范文 下一篇:学校网络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