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14:49:07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素养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语文180分,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基本思想,这一定是今后的大方向。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之基础,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将伴随孩子一生。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和教学环境――课堂。

在此着重探讨教学主体――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情感“缺钙”。

所谓教学情感“缺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故事内容的介绍,缺乏对富有情感色彩词汇的深刻体会和分析。学完后记住的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书中具体的语句一般都忘记了,即教学“意化”。例如,在学习《列宁和卫兵》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能清晰地记忆文本内容,但对文本语言,包括一些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却没有留下印象。比如,课文开头写:“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教师让学生转述,学生说:“清晨,太阳照在斯莫尔尼宫上。”文本意思都在,但是文本中丰富的语词却没有了。课文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这个短语表达此时此刻“太阳”的状态和景观,用“洒”表达“照”的意思,而学生转述时只会运用原来掌握的简单语词“述意”,而没有记住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语词,这种学习方法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

我国小学语文课一直以“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的“读懂课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课文学完,学生脑中留下的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二三百篇课文,实际上只知道了二三百个故事而已。

(二)儿童文学素养低。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指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周作人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

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在入选的320篇课文中,有264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占82.5%。其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寓言、科学文艺、散文、小说、独幕剧等。

此外,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主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古今中外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这些作品基本涵盖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却是:1.语文教师忽略儿童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2.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中儿童文学知识方面的匮乏,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享受到儿童文学的阅读乐趣,难以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

(三)学科知识单一。

学科知识综合化是创新的基础,跨学科综合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除小学语文课之外的一至两门其他学科教学,并学会把这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很难想象一知识贫乏、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课后老师经常被学生问及几个问题:圆明园是哪朝哪代建造的?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要兴建这座园林?为什么圆明园要建在北京西北部?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温泉浴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文中说到“大火烧了三天”,如果积极地灭火,那么用什么方法灭火最快最省最好?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历史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地理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建筑学范畴,有的属于科技知识范畴。对上述问题要求语文老师都能准确地回答,老师只有具有较深厚的多学科知识积累,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

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着内在的联系,面对现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显得明朗了许多。

小学教育专业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

(一)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未来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用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文学文化、科学文化)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广博与精深兼具,宏观与微观贯通。

首先,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包括政治理论、科学人文及不断积累的社会生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一般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拥有博中求精求专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因为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对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这些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类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最后,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具备相当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对儿童心理结构与活动进行深入观察的人,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复合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观、整体观、辩证观、发展观都有科学的认识。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应用。方法制约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活跃智力的、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有敏锐的观察感、有责任感的新人。

(二)扎实的儿童文学素养。

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把学生看作社会的、发展的、独立的、完整的人,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品德、个性等全方位了解并努力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他们,才能正确对待他们,才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的主要需要是把人性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和知识传给学生的途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求他们同时把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人素质和特性传授给学生。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掌握认识规律。除了“讲”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导”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例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看图画写童话、看玩具写童话、根据故事开头写童话、根据关键词写童话、根据课文续写童话、根据材料扩写童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童话创作中尝试,放飞想象、张扬个性、激发童心、释放童真,让学生想写、乐写、善写,为以后中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文学是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熟悉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的体裁功能,倡导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理念教育,让“儿童文学回归儿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生动活泼,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小学教育R涤镂乃匮的途径

(一)整合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中文专业”,到形成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不可能与高师中文专业完全一致。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中文类课程显得特别多,而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相对宽厚一些,对此需要对中文类课程进行整合。不仅符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安排,而且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素养。

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要求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通过整合,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兴趣,还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充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

加强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语文教学实践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师院校小教专业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较少,组织语文活动能力不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准备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延长见习和实习时间,并加强指导。还要加强教育实习和实习指导,切实提高实习水平和实习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为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因此,教师语文教学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成为课堂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小教专业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在将来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教学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读、写、算、画、体操、舞蹈等,还要加强对“三笔字”和普通话的要求。训练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内在修养,为其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点是全面性、基础性。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结合专业要求,使学生形成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要求是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进行单项训练,为培养实际教学能力打下基础,突出师范性、规范性。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这一阶段训练反映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教学技能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会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训练紧密结合具体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总之,教育目的应符合社会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实现“人尽其才”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65,1173.

[3]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是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现象,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教学实践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实践教学训练,提高技能技巧才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读、说、写能力训练

写字、朗读、说讲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比如自选一首短诗,上讲台在5分钟内做到写清楚、读清楚、讲清楚。为了便于操作,可做如下要求:

1.选短诗(古今中外皆可,8句以内)。

2.在黑板上写清楚,做到书写规范(笔画、笔顺正确,间架结构合理),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字大小轻重适度,美观。

3.选好后,熟读、背诵,在读中理解,不要先看他人的参考资料。

4.用普通话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讲清楚,指诗的字词句落实,说明诗作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这些要从诗句本身中得出,不能穿靴戴帽,更不能转述他人的分析资料。

6.声音适度,面向全体同学,可带准备材料,不可念稿。

7.如板书应边说边板书。学生通过上台表演,展示自我,字写得差的应抓紧练字,普通话、朗读差的要补课,讲清楚不是念稿子,更不能背稿子,要从诗的字词句中理解、述说,要用自己的话归纳诗的内容和特点。要求不可过高,只要“清楚”即可。

二、听、评、说课训练

听课、评课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研究、评价的过程,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训练这两种能力的方法是案例评析法。所谓案例评析就是围绕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成功的具体教学实例,采取观看―评议―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真正领悟所学内容。“观看”是指看教材上选载的典型案例,看精选的录像片段,看印发的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评议”是依据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评议,既可以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也可以是教师间的互相讨论;“总结”就是要求教师对这一过程的教学做出小结。查一查在“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小结”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安排了哪些内容?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是怎样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这样安排是否符合教学原则?提倡教师间相互交流,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评价教学案例。 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哪些识字方法?怎样体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哪些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小结,不仅直观感受到识字教学的教学方法,还真正理解了识字教学训练的规律和原则。“说课就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把自己对某一课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主要用口头语言(可以有相关的辅助手段)向领导、评委或同行进行阐述和演示的过程。”小学语文其实质是表现或评估教师理解教材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它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比听课评比(选拔)更省时高效,简便易行,并且是目前学校招聘教师常用的选拔方式。因此,应加强训练。具体训练要求:(1)提供一篇大家都没有参考资料的文章,自己阅读理解。(2)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3)编写说课稿。说课稿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样式。一般地说,说课稿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4)说课演练。每上课前教师要进行1 5分钟左右的说课演练。

三、教学模拟训练

案例评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还只是停留在“理解”层面,没有直接地亲身感受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形成从教技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模拟教学训练就是尝教学的“滋味”。只有通过教学训练,才能衡量是否形成了教学技能,是否具有了灵活运用和创新教学水平。“模拟教学是在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模仿、创设一个教学环境,假定学生对象进行教学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它是限于条件为培养学生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而创设的活动,有助于训练掌握备课、编写教案、设计板书、施教(教学步骤、教学节奏、教学语言、应变能力、教态)等技能。教师之间每人设计后先在小组说课交流,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分析、设计的,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即这样设计的目的和理论依据。经过讨论,修改教学设计后在班里试讲。每个同学既是执教者,又是“小学生”,既听讲,又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个人既是执教者,又是评议员,除完成本人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对其他成员的教学进行如实、中肯的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四、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语文课中的“僵”化为“活”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注意力又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呢?多媒体计算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营造一种再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抓“激趣”。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抓“创境”。在理解一段课文前,创设课文情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的阅读课文,一般比较生动、有趣,情境再现十分容易。例如讲授《桂林山水》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课文。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所能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三)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语文课中的“难”化为“易”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多媒体电脑教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贞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环节[J].咸宁学院学报,2 007,(7).

【2】武玉鹏.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教育实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7.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验;体验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68-03

作者简介:李霓虹,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论。

随着人本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历程,关注人的内心与人的发展,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目前正愈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特点

“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验”作为一种概念,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均出现过。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体验”被生命哲学家视作人的存在方式。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体验”主要是指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不管是哪个范畴的表述,都可以看出体验包含这么三个要素:个体经历、情感参与、认识活动。

而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是一种师生双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活动有多种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体验式教学则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亲身去感知、尝试、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实践。注重实践活动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特点。体验式教学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亲历,需要学生亲身去感知、尝试、应用。没有学生个体的亲历,体验式教学就失去了基础。个体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积极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成为体验式教学的关键。体验式教学中,往往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提供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知识,掌握能力。当然,学生的亲历不单指亲自参加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心理层面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别人等虚拟亲历。

2.关注个性。体验往往建立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走进课堂,体验一定是个体亲历的,别人无法代替。学生的实践体验往往是个体依据自己的需要,从自身价值取向、认知结构出发,结合已有的经历进行。由于亲历的个体特点,带来其理解、感受、建构的结果也具有独特性。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体验。因此,体验式教学需特别尊重学生在个体经历中的个人独特感受。

3.情感参与。体验一定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可以说,情感是体验的核心,充分调动情感是体验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当然,情感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及全身心的投入会带来积极的体验;反之,消极的情感参与则有可能产生消极的体验,影响体验的深入及效果。

4.互动生成。体验是一种伴有情感反应的意义生成活动,体验的结果除了产生情感,还会有所领悟、生成意义,两者缺一不可。有情感而没有意义的生成就只是一般的情感,不能算作体验。只有意义没有情感,与单纯的认知性的理解没有区别,也不能算是体验。体验是一种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深刻的体验一定会带来对体验对象个性化的理解及感悟。而体验式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互动活动,即师生参与,交互影响的动态活动过程。体验式教学中的生成往往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来实现。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一门应用学科。它给学生未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教育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技能。通过实践的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能力。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探索性特点。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运用于该课程,目的在于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提升作为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实施时既要考虑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又要结合课程的实际,从而形成其特有的方法与模式。

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很多,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实际,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评析辩论、教育实习这样几种方法。借鉴美国大卫・库伯 “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如下模式:

1.在案例探究中构建理论。理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理论学习往往采用教师直接讲授,或引领学生在自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的办法,基本上是从概念和理论入手。即使用到案例,也往往作为理论的佐证,学生学习过程基本是被动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体验。

根据体验式教学主张,可以把教学序列作这样的调整,先精选一个案例,让学生观摩或研读,揣摩别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归纳出相关理论。有时也拿一篇课文让学生先尝试设计,再拿出教例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引出相关理论。表面看只是教学序列作了调整,实际上却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发现、体验式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应用已有知识、能力、生活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是在探究、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构建,这带给学生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理论是在学生探究发现中归纳总结出的,学生在构建理论的同时伴随着深切的体验,伴随着对理论的感知理解和认识,对相关理论的印象也就更深了。

2.在模拟课堂中加深领悟。通过案例探究归纳出相关理论,学生只是在脑海中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对理论的理解还停留在认识表层,还不一定很深很透,需要在情景模拟实践体验中去加深领悟。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精选相关教学实录,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再现,我们将之称为“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要求所选实录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能突出反映教学内容的特点,并且内容要求尽可能地完整。“模拟课堂”形式可采用个体和合作的方式,先在小组内进行,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学生进行模拟时,要求尽可能还原课堂,将师生对话完整再现,并要求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模拟课堂”后马上进行评价,对“模拟课堂”的评价由师生共同完成,包括对所选教例蕴含理论的评价,以及对展示者表达技巧的评价。

“模拟课堂”将理论的学习由认识层面拓展到实际体验层面,给学生提供有益的经验积累,加深了对理论的领悟理解。“模拟课堂”教例的选择本身就是对理论的再巩固,通过“模拟课堂”模拟者可实际体验课堂教学,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观摩者也可间接感受小学语文课堂实际,进一步了解理论在实际中究竟如何运用。“模拟课堂”有别于文本案例和课堂录像,参与性强,难度相对较小,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初次上台的畏难情绪,帮他们树立信心。

3.在实际运用中内化迁移。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但模仿也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生在实际中独立运用又可分为课内试教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

课内试教有别于模拟课堂,它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其形式又可分为说课和试教,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说课,讨论修改后在全班试教,全班评议。这次试教不同于“模拟课堂”,它是在学生实际运用的层面上进行,着重于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实现理论的内化迁移,在实践中形成教学能力。

教育实习是学生深入小学顶岗上课,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体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这一阶段极其重要,学生在小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备课、上课、管理学生等一系列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训历练,完成由学生到准教师质的飞跃。

通过上述环节的亲身体验,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感知和内化,丰富了学生的相关经验,使学生理解、感悟、设计、表达、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由于体验式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体验,课堂放得开一些,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观,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狠练内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实施时,要明确要求,避免体验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要注重及时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总之,体验式教学的确能为《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注入活力,值得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3.

[2]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构建策略

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是出于对实践的感知,虽然不是得心应手地操作某种技术的熟练技能,没有明确的逻辑模式和准确的知识形态,但它能够帮助师范生做出适当的教学选择,它追求的是师范生在教育情境中以经验为基础的自我设定,是以对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顿悟为基础的对教育的合理性追求。下面笔者从真实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个角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学科教学,探讨构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有效策略。

一、在真实性学习中构建

所谓真实性学习(Authentic Learning),Authentic的中文翻译是逼真的、可靠的,真实性学习不等于真实学习,并不是在真正实践中的学习,而是指模拟一个高度逼真的教学环境与场景学习。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建构需要直观形象的专业教育场景,对于1~4年级的师范生来说,能进行专业实践的活动只有短暂的教育见习(一般前四年的学习中只有一周时间的见习)。只有创设一个与教师工作非常接近的场景,引导师范生应用教育理论知识,用教师的思维思考问题,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建构出为师范生所拥有的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课程实施中,真实性教学设计应注意情境学习设计一定是基于任务或问题的,然后基于教学内容创设行为发生的真实场景。

比如在“小语教”的教学中展开微格教学,这是一种真实性的学习。首先,确定微格教学训练的主题和具体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要求选择,比如专门进行课堂导入的教学训练、写字教学训练、字义教学训练等。师范生可以查阅、观看相关教学资料或视频。其次,利用微格教室的摄录设备,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录像,课后,观看教学录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详细记录下来,或和同学一起分析讨论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师范生经过全面反思,为自己新的实践行动做准备。微格教学的数字化环境可以使评价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更有效合理。如果要进行的是某个单项教学技能训练,譬如,进行“课堂导入方法”的教学,就可以让师范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片断模拟。一位师范生模仿教师,其他师范生扮演小学生,选择不同类的课文进行课堂导入教学,师范生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交流之所以这样教学的原因,相互评价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帮助师范生构建分析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概念框架,养成专业思维习惯,习得实践性知识。

二、在问题研究式学习中构建

从个人教育知识建构的角度看,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学会批判地看待教育理论,形成新的见解,而且可以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普林在《教育研究哲学》中说:“通过分享问题、疑问和尝试性结论,教师能够建立大量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也许是尝试性的,但经受了批判性质疑,这种知识是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解释和对解释加以评判得到发展的。”[1]与一般研究的结论不同,这种实践性的结论着眼于具体情境。

问题解决式研究是师范生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直接目的,一般情况下,问题解决式研究的程序是:

1.发现问题,选定问题。

师范生研究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多种多样,层出不穷,但由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限制,往往不能从众多繁杂的教育现象中提取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教师需要根据师范生的感受和能力,选取“真问题”。比如,一位师范生在实习时接到一个小学生的请假条,是这样写的:

老师您好!

下午我妈妈要带我去一个我也不知道什么的地方,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下午也不知道是哪些课不能上,希望您批准!

这位师范生看到请假条时哭笑不得,同时感到这位三年级的小学生还不会写假条,认为值得研究,但又不知道怎么研究,从哪个角度切入,是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还是小学生思维训练?通过教师指导,该生决定把小学生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作为研究问题。

2.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假设,即对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效果之间关系的假定性说明,是实验科学中的变量对因变量结果的假定性推测。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师范生进行假设时应依据已有的教育知识教育事实、当前的教育情境教育条件及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类型。提出假设,需要进行逻辑检验,看它能否合乎情理地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将假设纳入教育实验方案,进入实验过程。

通过对163本实习日记的叙事研究发现,85%的师范生在实习时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做小学生的班主任真不容易,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吵起来听不见人声;有45%的师范生无法控制课堂,出现学生吵闹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有位师范生进行了深入思考――怎样的教师气质和风格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针对问题作出假设――班主任树立严厉的形象更有利于班级管理,这个假设是师范生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和其他教师的经验逻辑推理的结果,该生在实习日记中反思:

开始,我对他们很亲切,记得上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时,老师讲过,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可是,当我对他们微笑时,他们却吵翻了天、炸开了锅,我叫他们停下不要说话了,根本没有几个学生听,即使有两三个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闭嘴了,没坚持三秒一看别的学生还在说,也又吵起来,气得我脸都绿了。后来,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的小学指导老师,他告诉我,对待他们必须板起面孔。

3.基于实践效果的后续行为。

如果实践效果很好,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总结,反之,则要继续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样是上例中师范生对于班主任管理风格的问题研究,师范生在进行“严厉的管理风格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假设后,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管理风格从“亲民”转为“严厉”,对违纪学生不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板起面孔”训斥;该师范生说:“至少学生不敢顶撞我,我这样做的直接意思就是告诉学生:我虽然是实习生,但是也不是好惹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年龄太小了,训斥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哭个不停,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方法,谁表现得好,我就表扬谁,这样一来,似乎所有孩子都进入我预想的状态了”。在该案例中,师范生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修改行动――反思,在一系列行为中,获得了关于班级课堂管理的实践性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师范生主体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并在“建构――解构――建构”的模式上逐渐生成。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20**年3月,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我来到了火炬小学,在2年级2班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这样的生活紧张忙碌,但充实而快乐,却初次品尝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指导老师的课,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很多实际的技巧和方法。语文教学指导老师辛宝荣老师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她教会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教学中付出的努力、汗水,会化成一颗颗珍珠;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深刻体会 ,这些体会将会成为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愉快而又艰辛的实习工作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在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堂的布置上,在课时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学期的时间,感受颇多。

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听课

在实习的两个礼拜后我开始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听课的老师都很认真地做笔记,我作为一个实习生就更应该认真去学习。听了一节课,我认认真真的几下了授课老师讲的内容,并且认真地对老师讲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思考评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及意见。虽然以前也有去听课的经历,可是都没有认认真真地去分析,现在才发现,原来从一节课中我们可以学到如此多的东西,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是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交流等等,都使我受益匪。从每节课中,我都总结出经验,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无论这节课上得好还是欠佳,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二、上课

相信每个人的第一节课都是很紧张的,我也不例外。在上课前,我不断地看教材,怕自己会忘词,又不断地检查上课时要用的教学用具,反复地进行试验。终于,我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第一节课,在开始,我的紧张导致我教学时经常丢东拉西的,不过学生都很配合我,很活跃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我慢慢地也镇静下来了,按照我的计划,顺利地开展我的课堂。就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我顺利地结束了我的第一节课。在课后,我马上找指导老师进行讨论。老师首先肯定了我的教法,这让我很高兴,同时,老师也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提出了我在上课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能马上调整讲课的思路,及时修改教案,更完善自己的教学。而我在上完每节课后,都会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并且一一记录下来,为以后上课作参考。

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去做。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会了我很多东西。2年2班的学生是一群热情的孩子,在第一天就围着我问个没完。所以我很快就和我的学生熟悉起来了,就在一周后,我已经基本上能吧我们班学生的名字记住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有特色。

我作为班主任,主要的工作是:早上七点半到班,去监督他们早读,在上课期间,有时候要走到班上巡视上课况;可以说,做一个班主任,就是要把几乎一天里的大半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而且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主动去引导和与学生交流,以便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时所存在的问题。

三、收获与体会

1、教师的光荣。实习之前,我一向认为做一名教师很简单,实习报告网特别是体育教师,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尝到了教师的辛苦,更多地感受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和光荣。在我离开实习学校之前,在和学生说我实习工作快结束时,学生都舍不得,都叫我们不要走,难依难舍。这对于我们是一股极大的肯定与安慰。从而我对教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学生在一起,生活更多的在于充实。

2、做一名老师容易,做一名好老师的确很难。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首先,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然后,又要顾及班中的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实习工作结束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实习的一些收获和体会,都对于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上,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实习报告(二)

一、实习目的

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了解现今小学生和教育的现状。实习单位为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班级为三年级二班。

二、实习内容

1、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积极引导,认真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工作。

2、班主任工作

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处理班上日常杂务,管理好学生日常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学生干部处理班上各事务。

三、实习效果

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略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及自己的刻苦努力,现能较好地上课及做好班主任工作。

四、实结及体会

初为人师,对于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性、颇具诱惑力的事情。2008年8月31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重庆丰都龙河中心小学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二十天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和艰辛。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1、认真做好实习前期工作

首先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因为心态决定一切是辅导员叮嘱的。学做师者就得像师者。指导老师对我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在开学典礼后指导教师介绍了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和实习期间该注意的事项。我也主动把实习班级的每个学生和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2、名师指导按步骤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实习的开展,指导我的是本校的高级教师,教育前线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教师。我们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见习阶段,时间为一周。在这个星期里,我全面熟悉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认真听指导老师的每一堂课,并做好每节听课纪录,课后与老师交流,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教学过程。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反思,仔细体会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个细节,并这个细节中所蕴含的意思。因为在课堂上的每个动作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指导教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还经听一些竟赛课、公开课、优质课。之后与指导教师一起探讨,更多的是老师的指点。吸取他人优秀成份作为自己所用。是模仿与学习相结合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上课阶段,我的指导老师是本校的高级教师,并且是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所以她给我上的课是很多,而且给我安排的课时也是很多的,这就使得我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上讲台的次数就自然增多。一天中最多有三节课,一般都是两节课。所以就有很多交流的时间,在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师也是及时地经我指出。另外在课后细心琢磨教材、详细写教案、做课件,每一样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认为能教好本课为止,这才交到教师那里进行初审。在审查时指导老师要求我说出我的上课计划,这就练习了说课的环节。在指导老师的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之后在上课前进行试讲。我的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坚持听课,在课后细心帮我评课,针对我课堂上出现的缺点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倍受鼓舞,在课后努力改正,提高教学水平,以确保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不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整体规划,依教学秘书的按排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努力下,我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3、积极做好班主任实习工作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当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则是更辛苦的。小学生各方面都要细致如微,稍有不注意就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给管理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我的工作做好。我从早上7点20就起床,早餐之后就到学校签到。每天的主要任务:一是看早读,每天早上7:50到教室督促他们打扫卫生,检查仪容仪表,红领巾的佩戴,督促他们认真早读。二是在上课时间进行巡堂,检查上课情况,如有上课不认真听讲者,下课及时找他谈话,正确引导。三是第六节课后为课外活动,我要辅导个别学生,给个别学生作思想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全校大扫除、红领巾检查、“红歌传唱”等活动。

经过不懈的努力,班级整体情况有了改善,我与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我成为他们诉说心事的对象,我也是他们忠实的倾听者,借此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4、虚心求教认真吸取他人优点

在实习期间,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我在认真地写实习日志,对每节课都要反思。得与失都在我的心里很清楚,做到下一次少犯错误。在反省自的同时,也要向他人学习。我多去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到讲课比赛现场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亲临片区赛的现场,从那里我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从他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的能力,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虽说我的实习生活已结束,但我对教学的追求和努力将一如既往,我对学生的关爱也将永不消减,作为准老师的我有信心做好教育工作。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语文实习报告(三)

我在今年4月10日到凤山中心小学报到,担任二年(4)班语文实习老师。正式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这次我顶替的教师是黄 老师,她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上课前给我提出课文的重要点,要怎样克服上课时的紧张情绪。怎样入手才能使学生易懂、明了,帮我分析上课的每一个环 节,如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容易的发现老师的意图,接受新的知识等等,使我受益良多。我本来是11日开始上课的,但我并没有急着上新课, 只是在课堂上我只是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先和学生接触,拉近和他们的距离,为下周一的上课做准备。这样一来,心情放松了很多。

做好备课工作。现在的小学教材都比较活,有一定的跳跃性,而低年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知识点也比较细,在把握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方面有一定的难 度。备课时,要熟知了解教材,知道这课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又是什么,结合教参书和学生的练习再来备教材,在教学时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对于在教学 过程中无法串起来的部分可以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备《四个太阳》时,通过阅读教材,参考有关书籍,我知道了课文重难点在哪。通过课文要让学生懂得什 么。在这些头绪理清楚了之后。再写一份详案。而且,李老师对我说过,小学低年级要多指导他们朗读课文。我也这样觉得,所以我这篇课文里面设计了些朗读的环 节。并首先是教师范读,接着学生模仿读。因为,有些东西可以通过朗读感悟出来。最后这堂上得很不错,整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都设计得不错。教学内容也很 流畅。夏老师也说进步很大。

活泼课堂氛围。上课,除了传授新知识,让学生学得更好,不应是一节课得全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感受 学习的快乐,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具有一种教学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环境,让所有喜欢说话的孩 子们都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因此我不只是给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而是给予更多的互动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或者提问之后给一点时间 把他们的做法讲给同桌听。这样让每个人都动起来,往往还会有不少精彩的发现呢!但是这样一来,课堂秩序怎么控制呢?这就得益他们老师原先制定的一些课堂纪 律管理口令。响亮拍三下手,学生们马上有反应:一面双臂做端坐姿势做好,一面说:快坐好!从而提醒没有留意到老师指令的学生。或者讲课时候发现有学生没有 看黑板的,老师就说:小眼睛,小朋友马上说:看黑板!诸如此类的口令,形成学生们的一种共识,这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说到课堂的调控手段, 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二年级的实习生也创造了一种奖惩方法:分组画星星。对于表现的特别好的组,每次加一个星星,纪律不好的组,每次擦掉一个他们已经得到的星 星,并对获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进行小小的礼品奖励,这个措施结果很奏效,小朋友们也乐意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星星奖励。

巩固教学成果。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学内容并不多也相对较容易,大部分的学 生都能很快地掌握。但即使出色的课堂仍会有学生没学懂,仍会出现学生一知半解的现象,学生仍会很快地遗忘,通过练习与作业及时巩固,查缺补漏,是非常有必 要的,而每一次的作业、每一次的课堂小练习、每一次的单元小测试都是一个很好的查缺补漏的机会。老师评讲时,只许学生听,不许学生订正,常用举一反三的方 法来评讲试卷练习,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订正错误。把仍不会的学生集中出来,再进行个别辅导,而且同时发信息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加强辅导,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 掌握好所学的内容,让每个学生的知识点过关。

经过学习,我感受颇深!上课,真是一门大学问。老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相应 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师要有预见能力,你必须在课堂开始以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 力。教师还必须将处理过的信息传输给学生,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教师还必须要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学生面前要始 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在遭遇到各式各样挫折情况下,仍能善于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学 生面前。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在实习学校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小学中的日常教学和日常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尽管自己也当了近15年学生,而小学时代更是在我生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初次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重回小学去实习、去体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大不相同,而视角更是变得迥然不同了,因此感受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来谈谈我的实体感受。由于本次实习是分散型的模式,因此我们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较之以前减少了很多。不过,在实习期间,我还是深感到了作为实习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了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了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如今回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颇多,不禁有一种眷恋。自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就渴盼着走上讲台,希冀着孩子们叫我“老师”。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心中怎是难以抒发的成就感。我实习的班级是六年级一班,这个班级非常优秀,“优秀”主要体现班上大部分同学是教师子女,教师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均比较高,很多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爱好特长,并且知识面都比较广。但他们仍有作为孩子的天真,永远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这个班级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对我和潘长江同姓时,报以的爽朗笑声。但同时,我也深感作为小学老师的责任之重大。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没有健全。虽然六年级的某些同学对老师的观点、看法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质疑,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始终相信“老师讲的即是真理”。因此,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虽不算很大,但做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主要是来自对学生人生的负责。要知道做小学语文老师,就意味着当班主任。尽管我不知道我们的辅导教师——吴老师平时忙不忙,但每周星期四,我都看见吴老师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忙碌。“起早贪黑”无疑就是班主任每日的生活状态。早上得早到学校,督促同学们的朝读。中午要负责帮同学们添饭、守午休和辅导同学们的作业。除此之外,班级琐事更是层出不穷。很多同学天性跳调皮,总是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小茬子,这就得找学生谈心,做做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而六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家长思想的左右下,他们都很看重成绩。因此也要常找那种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谈心、鼓励他们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这些,常常会弄得老师疲于奔命。

第二,来谈谈语文教学的感受。简单一个字——“难”。教书匠好当,教育名师难成。听了几位老师分别讲的示范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老实说,当时的自己并不是很紧张。要知道,我一直很向往讲台,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但或许因为是第一次,经验实在不足和随机应变能力的确不强,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状况。首先是,不自信,在没有生字卡片的情况下,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六神无主起来,信口叫他们拿出书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是他们所没有遭遇的情况,一个个睁着困惑的眼睛望着我。这更让我乱了阵脚,随笔在黑板上写起生字来,丝毫没有注重生字的规范、标准性,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而且没能拿出教师的霸气,很好的掌握住课堂秩序,导致课堂陷入混乱局面。其次,我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居然把“逸”这个字读成了“yí”而完全不自知,在学生明确指出来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及时修正。板书方面更是存在很大问题,对同学的表扬用词很单调、甚至很不恰当。总而言之,这一节课上过之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教师基本功一点儿都不扎实,这需要我今后大大改进。其次是,没有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教学,即在教学设计时完全遵循自己的主观思维和理解,没有换个角度设想小学生会不会理解这个问题,这样讲学生会不会感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教学语言上不够规范,不够通俗化,不够幽默。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要创设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学产生良好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也提出要我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抓起,要树立自信心,站上讲台得有一种能控制住课堂的霸气。此外还要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些都是在上课之后,在课堂生成总结之时,老师面对面的以委婉的说话方式指出了上课时存在的缺点。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受挫的心理,更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了我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她完全没有教师的架子,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第三,来我谈谈我批改作业的感受。批改作业,是做实习教师时干的另外一件很值得回忆珍藏的事。还记得自己在上小学时,对语文老师所写的评语很是感兴趣,总是会对某位同学的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鼓励性评语充满艳羡之情,当时我就暗暗地想:以后自己当老师了,一定要给每位同学都写很多评语,让他们个个在心理上都得到平衡。而如今,真正轮到自己给同学们改作文时,才突然意识到这样写评语是不可能的。一是,要抓改作业的效率,二是有的文章可评可点的地方真的很少,三是这样会显得累赘、啰嗦。适当地让同学之间产生羡而不妒的情绪,反而有助于同学们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批改语文类其他作业时,我深刻意识到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六年级的同学,仍有少部分同学有写错别字的情况,尽管只是小部分,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或是画上一个伤心的表情。使同学们在评语和表情中知道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会在作业上清楚写明。我的指导思想是每个人都会犯错,错也不在乎大小,关键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心,而教师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不断纠正错误的机会的平台。对于个别情况的学生,我会采取单独辅导他们的方式,直到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从根本上纠正过来。

在实习期间,虽然我们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显得尤为的少,但是随着离别的临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舍不得。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而每周星期四发生的一幕幕、感动着我的每一件事,我相信都会成为我以后教育工作的一段宝贵记忆。实习是我教育旅途的第一步,现在的我无非是才迈出第一步。对于这步,我尽管不是很满意,但依然不能气馁。要知道将来的路还很长,这点儿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对于任何一个年轻老师来说,都会遇到暴风雨雪,而重要的是不放弃。只要有那个成功的信仰,再大的挫折都不再是挫折,再大的苦难也终不是苦难。一直清晰地记得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尽管现在的自己起点很低,但是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自己的阳光。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语文;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133-02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做好教学改革与深化的准备。对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上积极拓展,想尽一切办法创新教学手段。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教师在教学中也在积极地进行教学经验的推广,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如今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比较看好电教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

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教师非常看好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了自身的特性,将很多生硬的知识变得灵活,也让很多消沉的东西富有生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帮助教师营造教学氛围。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为了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更加热爱,教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指导和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促进先进教学模式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的呢?

1 和谐课堂,营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么要讲解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就要营造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能够快速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上课之前展示给学生一种大家都在学习的状态,学生看到这种情景,自然也会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同时为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一些幻灯片,如一些演讲的课件,让学生提高上课的精神。

在一次下课后听到学生的对话,一位学生问:你们班级的语文课有意思么?另一位学生说:很感兴趣,因为我们老师用多媒体来给我们上课,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高。听到这里笔者很欣慰,同时也在思考,即使还没上课,学生听到是用多媒体来讲就已经很感兴趣了,可见多媒体技术的神奇所在。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语文课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同时也促进了大家的学习,更能营造和谐的氛围。

2 促进课文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理解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电脑已经很普及,所以学生非常愿意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全身心地去理解课文知识,无论教师多么认真地讲解,学生的思维也不会有所领悟,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本身的热情。多媒体的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促进理解的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理解。

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诗句很难让学生去理解,教师在这样的状态下无论如何去讲解,都很难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而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让大家熟知其中的意境。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这种意境进行刻画,展示出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即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了解了这是一首山水诗,并且看到了诗人的意境描写,展示了有一位老人在垂钓,江上没有一个人,并且天气非常的寒冷,没有行人、飞鸟。这样的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古诗的真谛以及诗人的情怀。

3 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识记

小学语文中有很多的知识点是要求学生去识记的,所以教师要及时地归类,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果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那么学生的识记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到底能了解多少,基本上能记住多少,相信教师也不是很清楚的。多媒体运用动画、声音以及教师不断的切换来展示给学生知识点的实质含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只有真正地明白了才能快速地记忆起来。

笔者将一些知识点做成课件,然后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以及声音动画等特性,对知识点进行深一步的讲解,学生就会记忆得非常快。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笔者将游戏引进其中,将游戏与多媒体结合并且与学生互动。如在讲解一些生字的时候,笔者将这些生字展示给大家,学生通过多媒体已经完全掌握。接下来就是在游戏中帮助学生记忆,运用动画来猜一猜字。鼠标的跳动,动画的浮现,学生的热情,将这些语文知识很好地记忆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 写作赏析,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有了新的创新。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例文,这些例文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一定的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学生踊跃回答,不断地评论,展现了自主学习的激情。多媒体的展示下,学生对文章赏析得非常好,不仅是在学习中培养了学习的自主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集体荣誉感。多媒体下的写作赏析是学生学会写作的良好助手,在它的帮助下,学生在写作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可见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5 丰富知识,巩固复习

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思维探索,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力,更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很难顺利地完成,更谈不上去丰富额外的知识。多媒体有效地改进了这些问题,帮助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教师运用剩余的时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知识,丰富了大家的头脑。同时,多媒体的运用还能很好地进行巩固复习,促进大家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

6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国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样关键的学习期就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正是这样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在这样的主导中徜徉于课堂。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所以在这样良好的教学模式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多媒体教学模式带来的优势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在以后的教育进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万新,刘海峰,王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技能训练系统与培训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83-85.

[2]杨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师范生教学技能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70-72.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一 以设问的形式提问

这学期我在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实习,我听的是四年级卫老师代的语文课。卫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老师,虽年轻,可她已有十年教龄。卫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资质优深,无论哪一节课,卫老师的教学目标都能完成得非常好,教学目的也能很好地达到。课堂气氛控制得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活泼,连最不爱举手的学生及一些后进生都常常举手发言,教学技巧高超,总能引人入胜。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卫老师总是以设问形式提问学生,收效甚好,有问有答,学生学习气氛浓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一些问题,卫老师总是会说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师生之间配合默契。

例如,教学课文《去年的那棵树》,文章写得十分感人,也极富有教育意义。故事是一只鸟儿天天给大树唱歌,但是来年春天,小鸟飞来了,却没找着大树,它找遍了山谷,找到了仓库,最后找着了一个小姑娘,告诉它大树没了,但它点亮的光还在,于是小鸟朝着火光唱起了歌,唱完以后,它又望了望火光,然后飞走了。卫老师问:“小鸟为什么飞走了?因为……”学生回答:“因为冬天到了。”卫老师问:“它在飞走之前答应大树什么?”学生回答:“答应来年春天还来给大树唱歌。”卫老师问:“但是来年春天,小鸟怎么样?”学生回答:“小鸟又飞回来了。”卫老师又问:“飞来之后它遇上什么情景?大树呢?”学生回答:“大树不见了。”卫老师问:“而小鸟又是怎样做的?它是无情无义的飞走了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不是。”卫老师紧接着问“那它是怎么做的?”卫老师跟着学生一起回答:“它飞遍了山谷,找遍了仓库,最后找了一个小姑娘,告诉它……”学生紧跟着回答:“大树没了,但它点亮的火光还在。”卫老师接着问:“那小鸟是怎样做的?它知道大树没了之后它做了些什么?它飞走了吗?”学生回答:“没。”卫老师抑扬顿挫地和学生一起回答:“它朝着火光唱起了歌。”学生接着说:“唱

完以后又望了望火光才飞走。”卫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对朋友要真诚、认真。这节课轻松愉快、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 以激励的形式提问

听过一节公开课,是毕老师讲的《梅花魂》。我发现毕老师提问的一个弊端,也许是一些年轻的、没经验的老师惯有的、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毕老师的课讲得很娴熟,但在毕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毕老师对一个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其中第一排的学生回答完后,毕老师很满意地让他坐下了,又叫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回答这个问题,这位女生可能学习成绩不是很好,领悟得不到位。毕老师不是很满意,就对这位女孩说:“你能像他那样说吗?”当时这位女孩很是尴尬,什么也没说,就坐下了。

我认为,毕老师要达到她想要的教学效果,不应该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毕老师的好意,想让学生更好地回答和理解。但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如:我不如别人,并且容易引起生生之间的嫉妒,及对老师的不欣赏表现出不满。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应用激励的手段。如果是卫老师,她一定会说:“你看人家××回答的多好,你能比他回答得更好、更到位吗?试试用他的方式说一下!”这样,这位女学生会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很优秀,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心里一定会很高兴、很激动。一定会很努力、很完善的去回答这个问题,并且不会辜负老师,两全其美。

类似的教学提问技巧有很多,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高度的责任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亲人甚至成年人来对待,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伤害学生。而应用激励的温暖之心去牵引和扶持。让孩子对学习、对语文产生兴趣,才是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 针对多数人的提问

卫老师上的作文展示课,不是只提问优秀的学生来站起来读自己写的作文,这样时间长了,会滋生该生的骄傲情绪,以及其他学生的反感情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关注他,不关注“我”之类的不良想法。偶尔不读的话,也会让“被读惯得”学生心里不安、乱想。

卫老师的做法是把学生按作文写的水平状况进行分类,即一是通篇都描写得非常好的,即优秀作文。二是段落描写好的,即水平中等的学生。三是分为“妙语连珠”型的,即句子写得好的后进生。分别进行提问,让学生站起来读自己所写得好的部分。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有兴趣、有积极性。从而用心学习、习作。而那些平时写作水平不好的,因一段或一 句写得好而被提问站起来读的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鼓励,使其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地增强。这样,每个人都在进步。

四 讲究策略的提问

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无意中听到卫老师和武老师的谈话。谈话的起因在于一个女学生被武老师叫去呵斥,因为她没有及时到学校进行早读。7∶45早读,她8∶00才到,而武老师又知道她家离学校很近,选她作为早读首班提问领读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学生辩解说因为这几天生病了,才迟到的。可没用。武老师就让她出去了,然后在跟卫老师抱怨。

卫老师不以为然,给她出了个“好主意”。即班里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两个人一组,一“正”一“负”,“正”即“正式的”,“负”即“候补”。每天一组,一组一组轮流。这样就不会把任务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天天必须早起,而是实行轮流制的。这样学生多,广度大。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被重视,会很开心地接受这个“任务”,并很认真地去完成。既能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又能避免将任务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天天早起的现象,效果很好。卫老师的班里就采用这种办法,早读总是气势澎湃,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武老师听到后暗暗点头。

卫老师在讲授《白公鹅》一课时,先进行课前引导,最后把话题引到要讲的课文上,最后让学生分段。在分段的时候,卫老师让学生举手发言,举手发言者只有极少数。针对此情形,卫老师积极鼓动学生。思考片刻后,学生纷纷举手。虽然有些学生回答得不是很确切,但卫老师也给予了适当的肯定、鼓励,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最后,对此节课卫老师作出了总结。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达到了教学效果。

五 以赏识教育的形式提问

武老师临时有事,卫老师替她上课。该班的教学气氛和效果远不如卫老师的班。卫老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首先导入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然后介绍诗人的简介,之后进入课文。卫老师引导学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这里省略了一个词语——李白。学生回答得不积极,声音也不洪亮。卫老师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最后一排有个男孩回答的积极响亮,卫老师特别提名表扬了他。其中有个男孩在下面做小动作走神,卫老师提醒他说:“同学这几节课表现的都很好,看你这节课还能向前几节课一样专心听讲不,你前几节课老师一向很看重你。”该生放下手中的小动作,很快进入状态。跟着其他同学,大声地积极回答卫老师对课文的分解所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高涨了起来。

孩子都喜欢被表扬,获得大人欣赏和赞许。所以应用赏识教育来教育他们,如果哪个老师认真并用心地做下去,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绝对不是不负责任地放弃他们,也不是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们,更不是所谓“为他们好”的打骂他们。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心自尊心,又损坏了自己的师德形象,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应提倡赏识教育,用赏识教育的提问方法来教育学生,启发诱导学生。

六 结束语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师范生 口语交际试讲 试讲模式

[作者简介]商晶(1971- ),女,辽宁沈阳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及语文教法。(辽宁 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49-03

师范生试讲实践教学包括汉语拼音试讲、口语交际试讲、阅读教学试讲、作文教学试讲、语文综合活动教学试讲、校本活动教学试讲、说课教学试讲等。试讲,是师范生对教学工作的初步模拟训练,是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的关键点,是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试讲既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语交际试讲是指师范生在详尽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备课,以组为单位在师范生间模拟课堂教学,完成口语交际授课训练,进而全面、有效地夯实师范生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方法,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技能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秉承实效、科学的口语交际试讲理念,笔者尝试探讨“引、疏、放”式师范生口语交际试讲模式。

一、“引”中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寻口语交际之“源”――交际话题生活化

口语交际话题是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源头,源是教学之本。后续教学行为教学素材的甄选、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都要依此展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要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其目的是告诉文本执教者,口语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学生原本的生活。因此,师范生在解读口语交际文本时,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蓝本,搭建学生“零生活距离”的交际平台。在还原学生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生活真实。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平台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初步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及社会交往,以便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我国现行通用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版、浙版等。其中人教版、北师大版是辽宁省通用教材。以人教版为例,1~12册小学语文教材本着不同阶段儿童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编排了92组交际话题。选课之初,笔者引导试讲学生从宏观上科学整合口语交际文本话题。深入研究后,学生发现教材中的文本话题从宏观上可分为两类:生活性话题文本与距离性话题文本。对于生活性话题文本,如《爱吃的水果》《打电话》《我该怎样办》等,学生备课选材时,可依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就地取材,实现生活化交际。对于距离性话题文本,如《奇妙的动物世界》《珍惜资源》等,学生则要充分研读文本,考量小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思维习惯等,围绕话题单元专题,创设特定生活情景,切入生活话题,让小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真实或实践再现的生活情境中,找寻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搭建“零距离”生活交际平台。

(二)建口语交际之“境”――交际情境生活化

一节口语交际课,并不是学生围绕交际话题简单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而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有序、和谐、文明的动态沟通过程。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本节课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所谓口语交际情境是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以特定教学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有理有序、文明得体地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学方法。

1.把生活植入情境创设。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社会生活。原生态的社会生活是小学生语言交际的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交际素材,诱导其产生强烈的语言交际表达欲望。师范生依据交际话题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时,应充分考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把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植入他们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表达时化抽象为具体,化杂乱为有序。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依据学生课前拼好的拼图创设“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的生动、有趣、活泼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个性与创造性思维,实现生动、具体、有序的口语表达。

2.情境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呈梯度螺旋式上升。学生知识的习得是“点”到“面”、“面”到“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交际情境的层次创设也要本着学生知识构建规律由简到繁,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两句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段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加想、想象的生活情境描述)。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奇妙的动物世界》,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你好,我是猫头鹰。你是谁呀?”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大家好!我是奇妙的猫科动物――猫头鹰。我身披褐色带白色斑点的羽毛外衣。我的双眼很特别是长在正前方的,而不是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我的眼睛又圆又大,晚上时特别明亮,很像猫的眼睛,可以看清猎物。所以,我常常在夜间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晚上谁最怕我吗?对,是老鼠。因为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捉鼠能手呢!”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我与猫头鹰的故事――“前几天,妈妈下班回家时给我带回来了一只猫头鹰。它的样子怪怪的,黄黄的眼睛,毛茸茸的鼻子,弯钩一样的嘴巴,柔软的翅膀老是扇来扇去的,好像很不安似的。一双小脚丫非常乖巧、可爱。每次我去看它,它都会把小脚丫立起来,好像是叫我看它跳舞呢!第二天,我打开笼子想和它一起玩。谁知它展开双翅,蹭地一下就飞到了我的肩膀上,还‘喵喵’地叫,好像在说:‘妈妈,我不想呆在笼子里,我的家是美丽的天空。妈妈,救救我吧,让我回家。’……后来,她飞走了,我没有伤心,反而觉得有点高兴。因为我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快乐,我们才能快乐!”如此,在情境梯度层面训练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表达内容,实现交际的梯度螺旋式上升。避免了交际训练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三)立口语交际之“序”――交际语言规范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口语交际语言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交际双方准确地理解、获取、传递交际信息的重要媒介。6~12岁是儿童交际语言形成、发展的关键期,这期间儿童语言的习得是在一种自发状态下观察、模仿、加工、实践及自我再创建的动态可控的更新过程。师范生在执教口语交际课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生交际语言,使其具有通用性、文明性、规范性、逻辑性。具体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交际话题限定的交际对象、特定的交际地点、场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小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做到交际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交际内容丰富多彩,交际思路清晰有序、循序渐进。

(四)面口语交际之“众”――交际对象众生化

交际对象众生化是指口语交际课应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双向互动动态实践中,了解、掌握口语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提升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的课堂可调控性较小,授课中口语交际互动层面不定,生生交际、师生交际随机性较大,难以从宏观上掌控。易出现几人争春、多数看景的被动局面。因此,执教者要努力创设利于互动双方共同学习、探索研究、共同提高的交际情境氛围,情境设计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互动交流中。同时结合契机适时予以鼓励,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一课时,可依据学生课前完成的创意拼图,创设利于每个交际个体(学生)主动交流的交际情境。例如交际情境之一:学生根据拼好的拼图介绍“我是谁?”。如学生拼成的是紫葡萄,交际时他(她)就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可爱的紫葡萄。我有甜美的果实,如果哪位娃娃口渴了,我愿把我甜美的果实奉献给你,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如学生拼成的是顽皮的猴子,交际时他(她)亦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一只顽皮的小猴子,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我爱做鬼脸。你们看,我的脸长得就像桃子一样,所以呢,我最爱吃桃子。希望大家跟我玩,也愿意和我交朋友!”……这样的设计既结合了授课契机,又鼓励学生全员热情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画一画、拼一拼、说一说,从而使课堂交际面向全体,实现交际对象众生化。

二、“疏”中完善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名课仿学

名课(公开课)是一线教研展示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对师范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观看、研摩一节好课,师范生可以学到如何围绕交际话题科学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展示的“教”与“学”直观教学环节中,了解本节宏观教学理念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境的梯度设计、学生学法的一般引导方式及教学语言、教学组织语言、教学评价语言的准确运用。使师范生将学到的学科专业理论较好与实践教学对接,进而“适教”。

如观看、研摩欧阳智慧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会拼图》,欧阳老师秉承“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既注重情境创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学会分享中学会实践与创造。“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 “邀请朋友共赏拼图”六个循序渐进的交际情境,在教与学的全方位碰撞中,学生学到了交际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学法指导的一般原则:仿学与创造性学习。即德・斯普朗格提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学情境设计容量在教学时间上的一般分配原则即规范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语言,基本课堂提问教学用语,人性化的教师激励语言等。

(二)说案会诊

说案是指师范生以组(6~8人)为单位进行的8~10分钟的简单说课。主要从说交际话题、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理论依据、说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讲述。每名学生说课后,组内评课,就交际话题、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及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整改方案。学生根据组内评议重新整理、编写教案,为下一步组内微格做准备。

(三)组内微格

微格教室内的试讲教学(以下简称微格试讲),是一种以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即时反馈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微型”细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化、可调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可模仿、可描述、可分类、可定位、可控制、可反馈等特征。

组内微格一般以6~8人为一组,分“热身”微格和正式微格两步进行。五分钟“热身”微格训练时,执教学生可根据试讲后的录像回放反思本节口语交际教学知识容量、课上机动留白处理、交际情境创设、教学语言运用等是否合理,反思后再次整编教案。二次微格,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更好地根据机动的教学情境,训练自身的教学语言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等,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

三、“放”中升华、拓展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实训试讲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步入真实教育情境―一线小学生中,学生在跃跃欲试地兴奋之余,也了解到备案与授案的不同,体悟到教案留白设计即同一问题,可据不同的学生预留几种不同的答案的重要性。“教然后知困”,实习后,学生对以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口语交际专业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升华。

(二)赛课试讲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实训建设,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准优秀教师”。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赛前,参赛学生仔细研读教材,把握赛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依据交际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年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科学制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找寻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策略。赛中,学生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参与的小学生在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赛课试讲既检验了师范生自身教学技能又促进他们互相学习、沟通、交流。使他们不但了解了常规课的操作模式、策略、原则,又尝试摸索出了展示个性的个人风格课。

在“放”的教学氛围中,师范生不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接,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反思性教学实践推动了他们教学行为研究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拓深了师范生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参考文献]

[1]丁炜,钱晓林.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黄乃佳.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状况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小学语文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师生 教学理解 实践知识 教学设计

近年来,教师的实践知识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基于“为实践性知识而教”的教学价值取向,笔者在高师生教育学科的教学中进行了教学设计活动。高师生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推敲》为例,在一定时间之内,阅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观察高师生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总结他们的《推敲》教学设计,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不合理。

尽管已经系统学习过语文课程标准,但还是有少数的高师生不能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去思考教学目标。除了每个人都有的“朗读课文”和“掌握字词”的要求外,还有 “讲述故事”“理解推敲的含义”“感知人物形象”“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75%的人将“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忽略了对小学语文而言、对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推敲的方法,养成推敲的习惯”的要求。85%的人将“理解推敲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对“推敲”含义的理解应该是自觉的、容易达到的要求。在这样不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教学内容自然不可能做到合理准确,甚至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全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合宜。

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教的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高师生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学情分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的活动;或者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但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图式与阶段特点;脱离了学生的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灵动就僵化为机械传统的“伪学生主体”的教学。很多学生运用了“讲一讲、演一演”的教学方法,即让小学生讲讲推敲故事、演演贾岛撞韩愈的情节与场景,满足于表面上的师生互动、学生文本互动,不敢大胆质疑——“敲果真比推好么?”更没能引领学生在更深的思维层面思考“为什么敲比推好?”“推敲的方法是什么?”

高师生在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语文教材教法、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等相关教育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以上问题的现象值得反思,究其原因,根源于与高师生的教学实践知识缺乏、教学理解(这里的教学理解是教学主体对教学以及教学相关事象的理解)不正确。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一线教学的新教师应关注高师生的教学理解,重视高师生实践知识的积累。投射在教育学类课程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进行学习指导,加强高师生的教学理解

要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而教师的教学观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作用。高师生虽然学习了不少教育理论知识,但人们也逐步认识到高校教育学类的课程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紧跟快速发展变革的教育实践,以致高师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解很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童年时代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进入教师教育培养之前,自身的求学经历通过“学徒观察”的方式习得相当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形成了相应的教学假定与信念。教育类课程要作为教育知识的“过滤器”和“识读机”,修改或转变既有的教育信念与假定,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高师生对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进行意义的解读。

二、改变评价方法,促进高师生的教学理解

平时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在这次教学设计活动中却表现出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入、学生学情把握不准确的缺点,是因为在当下以甄别师范生学习成绩为评价目的,以理论知识为评价内容,以纸笔测试为评价手段,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教育类课程的评价方式下,师范生“上课听理论、考前背理论”,只要有正常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立竿见影地得到不错的考试分数,还可能产生教育理论素养高的幻觉。教育学类课程除了笔试测验之外应该同时发展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去表现其所知与所能,不仅检测学生知道什么,而且关注学生能做什么,依据学生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评判其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解。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诸如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教育实习的教学反思、开展教育调查、说课、实地课堂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课题研究等考试形式,要求师范生完成相应任务。

三、采用案例教学,积累高师生的实践知识

对于师范生来说,实践知识在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形成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入职适应性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教师在教学技能的讲授中,穿插真实的班级教学情景案例,案例没有特定的解决办法,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案例来自于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为缺乏实践经验的高师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鼓励高师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出程序性知识,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帮助高师学生建立其教学实践知识。

四、模拟教学情境,完善高师生的实践知识

在课堂教学条件下,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创设以模拟的真实情况为主要特征的人为情境,让学生扮演该情境下的不同角色,并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指定活动,以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为一体。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师范生体验一个教学片段中的全部实践性知识;也可以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相结合,将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加以分解简化,让师范生体验某一项教学技能对应的实践性知识。

上一篇:电梯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环艺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